第四讲-系统评价的方法与评价原则
第4讲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第4讲定性安全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dca5a4f121dd36a22d8216.png)
安全等级 特级安全级 安全级 临界安全级 危险级
系统安全评价分值范围 A≥95 95>A≥80 80>A≥50 A≤50
21
第四讲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第一节 安全检查表
编制程序
系统(装臵)
有关系统(工艺、设备) 资料
子系统(装臵) 部件组件
人、机、物、料、法、环 安全检查表
第四讲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主要章节:
第一节 安全检查表法
第二节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第三节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第四节 MES评价法 第五节 MLS评价法
1
第四讲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定性安全评价: 借助对事物的经验、知识、观察及对发展 变化规律的了解,科学的对生产系统的工艺、 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安全 状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评价的结果属于定性的指标,如是否达到 了某项安全指标、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 因素等。
定性化检查
半定量化检查
定量化安全检查表
10
第四讲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第一节 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所需常用资料
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是否偏离规定);
国内外事故(事故和未遂事故)案例; 详细的工艺和装臵说明(是否偏离设计); 研究的成果等有关资料(发现新的安全问题); 以前的类似的安全分析报告。
11
第四讲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第一节 安全检查表
检查表格式内容——检查结果定性化
1.列举需查明的所有不安全因素;
2.采用提问方式,并以“是”或“否”来回答, “是”表示符合要求 “√” ; “否”表示还存在问题“x” ,“≈”表示部分符合。 3.在每个提问后面也可以设有改进措施栏 4.每个检查表均需要注明检查时间、检查者、后 面直接责任人,以便分清责任 ;
5系统评价方法
![5系统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43d9c237375a417866f8f1c.png)
逐对比较法、古林法
例 企业为生产某紧俏产品制定了三个生产方案, 它们是: A1:自行设计一条新的生产线。 A2:从国外引进一条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 A3: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改装一条生产线。 通过权威部门及人士讨论决定评价指标为五项,它们 分别是: (1)期望利润;(2)产品成品率;(3)市场占有率;(4)投 资费用;(5)产品外观。 根据专业人士的预测和估计,实施这三种方案后关于 五个评价项目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p1
p2 p3
1
1 1 1
1
1 1/2 1
1
2 1 1/3
4
4 5
1
1 3 1
1/2
1/2 1/2 1
p4
p5
1/4 1/4 1/5 2 2 2
1
3
1/3 1/3 1 1
p6
3
组织部门给三个人,甲、乙、丙对每 个目标的层性打分。
健 康 状 况
p1
B1 甲
甲 1
乙 1/4
丙 1/2
乙
丙
4
2
1
1/3
3
j 1
Vij Ai A1 A2 Am …
ij
Xj
X1
X2 …
Xn
1
2 n
… V1n V1
Vi
V11 V12 V21 V22 Vm1 Vm2 …
… V2n .. . … Vmn Vm
…
V2
V V
j 1 j j j
n
1j
2 j
…
V
j j
mj
ij ?
舒 适 C19
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
![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0e63d86529647d27285252.png)
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第一讲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 (3)评价 (3)评价系统的相关问题 (3)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3)评价方法分类 (4)评价的基本过程 (5)评价的原则 (5)评价的实施 (5)多指标综合评价 (6)综合评价问题的要素 (6)指标体系的建立 (7)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7)专家调研法 (7)多目标决策的基本概念 (8)多目标决策的特点 (8)多目标决策的分类 (8)属性、目标、目的与准则的定义 (9)多目标决策的求解过程 (9)多目标决策问题的要素 (9)第二讲多属性决策分析、主成分分析 (11)多目标决策与多属性决策的差异 (11)特点(多属性决策) (11)指标体系(多属性决策) (11)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11)指标标准化的方法 (12)主成分分析的原理 (12)如何消除指标间的相关性? (12)为什么要进行决策矩阵的标准化? (12)主成分分析法的步骤 (12)功效系数法的基本步骤 (12)主成分分析的特点及缺陷: (12)第三讲层次分析法 (13)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13)第四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13)模糊综合评价 (13)模糊综合评价的思想和原理 (13)对隶属度的运算 (14)确定权重的方法 (14)模糊综合评价建模步骤 (14)模糊综合评价的优缺点 (14)第五讲人工神经网络 (15)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 (15)八个要素 (15)联接模式 (15)有导师训练与无导师训练 (15)利用BP网络进行评价的优点 (15)几种典型的激活函数 (16)指标体系的构成 (16)三种尺度变量的区别 (16)相似系数 (16)第一讲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评价是指按预定的目的,确定研究对象的属性(指标),并将这种属性变为客观定量的计值或主观效用的行为。
(秦寿康)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CE)①对研究对象功能的一种量化描述,既可以利用时序统计数据去描述同一对象功能的历史演变,也可以利用统计数据去描述不同对象功能的差异。
安全评价人员培训教程
![安全评价人员培训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e064a954f242336c1eb95e71.png)
安全评价人员培训教程—安全评价概论内容提要1、安全评价现状与发展2、安全评价基础知识3、安全评价机构管理4、安全评价目的和意义5、安全评价原理6、安全评价程序7、安全评价结论8、安全评价技术文件第一讲 安全评价现状与发展(p12~16)1.1安全评价产生 1.2国外安全评价概述 1.3我国安全评价现状第二讲 安全评价基础知识(p3~4\7~8\10~12)2.1危险与安全(p3)危险: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安全:是指免遭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
{不期望后果可能性}={危险}+{安全}2.2事故(p3)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件包括:未遂事件(未遂过失)、事故一个不期望的过程,没有产生不期望的意外后果,这时所有的事件,都称为未遂事件。
一个不期望的过程,导致了不期望发生的意外后果,这时所有的中间事件称为未遂事件,意外后果事件称为事故。
统称 事件未遂事件2.3风险(p3) 1、风险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
它有两个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风险(R)=可能性(F)And 严重程度(C)美国人对交通意外事故的承受水平我国人口13亿,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3万,我国交通事故可能性为(次/人·年):102、风险表示——风险率风险率(R )等于事故发生概率(P )与事故损失严重程度(S )的乘积。
统称 事件未遂事件 事故严重性可能性极显著轻微显著时间事故损故事故次数事故损故时间事故次数P S R =⨯==2.4系统与系统安全(p4) 1、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具有独立功能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生产系统要素:• 人员、物资、设备、资金、任务指标、信息 2、安全生产系统3、系统安全是指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识别系统中规定的危险源,定性或定量表征其危险性,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化,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可接受安全程度。
04.第四讲 教育评价中收集资料的方法
![04.第四讲 教育评价中收集资料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4ae2c68bd63186bcebbc96.png)
第四讲教育评价中收集资料的方法在教育评价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有观察法、问卷法、访问法、测量法一、观察法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是到现场观察,特别适用于行为表现方面的评价。
(一)观察种类:最主要的一种分类是分成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主要区别在于是否直接参加被观察的活动过程。
参与观察直接参加对方的活动,收集的资料较为直接具体,但较为容易影响对方的活动进程。
而非参与观察是从旁观察对方的活动,不那么容易影响对方的活动过程,但收集的资料不够直接具体。
从收集资料的目的看,如有条件的话还是尽可能采用参与观察,但要遵循某些规则。
(二)观察记录常用的观察记录有快速记录,卡片记录,表格记录、观察日记和录音录像。
但最主要的是卡片记录和表格记录,见p47-48。
二、问卷法问卷法的主要特点是填答问题表格,主要适用于内隐的心理活动方面的评价,比如思想性、认识性比较强的问题。
(一)问卷种类主要有限制式、开放式、半限制式三种问卷。
1.各种问卷的特点① 限制式问卷:对提出问题事先安排好答案,让对方从中选择。
限制式问卷又分为单选、多选和排序三种。
② 开放式问卷:对提出问题事先不安排答案,让对方自由回答。
③ 半限制式问卷:对提出问题事先既有安排好答案,也有自由回答。
2.选用问卷种类一般原则① 能比较简明扼要表达答案意思的可用限制式问卷。
② 能比较简明扼要表达答案意思,但把握不到安排的答案能否包含所有的想法,可用半限制式问卷。
③ 对于一些复杂的探讨性的问题,不易简明扼要提安排答案的,可采用开放式问卷(二)设计问卷的原则p50-51列举五点,应特别注意第(2)(4)两点三、访问法访问法的主要特点是直接交谈,特别适用于深入了解情况以及不具备填答问卷能力的对象。
(一)访问法的步骤:见p51。
(二)访问法注意的问题:p52。
四、测量法测量法的主要特点是具体测试。
主要适用有量表可测的事物。
(一)测量量表1.类别量表:表示事物的分类。
2.顺序量表:表示事物的顺序。
教育评价理论与方法教育量化评价理论与方法
![教育评价理论与方法教育量化评价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d49251915f804d2b16c195.png)
2、协同自评模式
• 该模式 是一种以被评价者自我评价为主, 在评价人员的协同下,共同完成从制定评 价目标开始的一系列活动的评价模式。
• (1)被评价者在自我评价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自律性、 自控性、自励性和自信性。
• (2)评价双方在评价全过程中,建立起民主协商关系,为达到共同 制定的目标而形成协同精神,在双方交往中形成和谐的合作氛围。
2、苏格拉底研讨评定模式
苏格拉底研讨评定模式:又称为“发现方法”或“发现性对 话”。其本质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批判性地检讨已有的观 念或见解,进而自己去顿悟真理、发现真理。
3、质性档案袋评价
质性档案袋评价:20世纪80年代针对当时教育评价的弊 端提出来的。档案袋评定就是汇集学生作品的样本, 目的是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美国南卡罗 来纳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教授格莱德勒,以不同 的标准分为: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和课 堂型。比尔约翰逊又分为最佳成果型、精选型和过程 型。主要意义在于他们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机会,使 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存在的问题是操 作管理上难以实施,评价标准与方法难以确定、掌握。
实践模式
a、山东烟台模式:即“三制一管两提高”模式,取消百分制,实行“等 级+特长+评语”的学生评价模式。
b、湖北黄石模式:即“两体一制”模式(指标体系、方法体系、方法 制度)。
c、湖南汨罗模式:“两系三维”模式。 d、天津市创建“三A”学校评价模式。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学校工作
的德育、智育、体育三个方面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一评价制度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e、北京人大附中学生质量综合评价模式。该方案的操作性较强。
(三)我国教育评价模式
第四讲 临床医学科研常用的研究方法
![第四讲 临床医学科研常用的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2d8c96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1.png)
第四讲临床医学科研常用的研究方法临床医学科研是指在医学临床实践中进行的研究,旨在提高医学临床实践的质量、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为了有效开展临床医学科研,研究人员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介绍临床医学科研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前瞻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是一种经常应用于临床医学科研的方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研究对象是一个相对健康的人群,通过对这个人群的观察,研究人员可以了解该人群在一段时间内发生某种疾病或者其他导致发病的因素。
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核心是长期的随访观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适用于观察某种罕见疾病的发病原因。
该方法的核心是选取一组已经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然后再从相同的人群中选择一组健康对照组作为对比,分析两组人群在某些暴露因素上的差异。
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人员可以初步判断某种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有无相关性。
三、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的研究方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药物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或其他对照治疗,然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
随机对照试验具有高度控制的特点,可以减少其他干扰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四、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是一种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通过一次性的调查,收集人群特定时间点的信息。
横断面研究可以了解人群在某一时期的疾病发生情况和与之相关的因素,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然而,横断面研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只能提供相关性的信息。
五、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是一种综合评价医学证据的方法。
该方法的核心是系统地检索、筛选、评价和综合已有的研究文献,从而得出对某个研究问题的结论。
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具有高度科学性和客观性,可以提供比单个研究更可靠的证据,为医学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
![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17e1ecd0c22590102029d88.png)
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
第一讲 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3 评价 ..................................................................................................................................................3 评价系统的相关问题....................................................................................................................... 3 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3 评价方法分类 ..................................................................................................................................4 评价的基本过程 ..............................................................................................................................5 评价的原则 ......................................................................................................................................5 评价的实施 ......................................................................................................................................5 多指标综合评价 ..............................................................................................................................6 综合评价问题的要素....................................................................................................................... 6 指标体系的建立 ..............................................................................................................................7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7 专家调研法 ......................................................................................................................................7 多目标决策的基本概念................................................................................................................... 8 多目标决策的特点........................................................................................................................... 8 多目标决策的分类........................................................................................................................... 8 属性、目标、目的与准则的定义................................................................................................... 9 多目标决策的求解过程................................................................................................................... 9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要素................................................................................................................... 9
mis课件第四讲
![mis课件第四讲](https://img.taocdn.com/s3/m/f29cf4a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4.png)
动态性
MIS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能够随着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而 不断更新和调整。
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数据处理
收集、整理、存储、检索和传 输信息。
辅助决策
提供决策支持,帮助管理者做 出科学决策。
组成
管理信息系统由硬件、软件、 数据、人员和过程五个部分组 成。
预测功能
通过数据分析,对未来趋势进 行预测。
信息系统管理的工具与技术
项目管理工具
用于项目进度控制、任务分配、资源 调度等方面的管理,如Microsoft Project、Trello等。
配置管理工具
用于配置项的识别、控制、追踪等方 面的管理,如CVS、Git等版本控制 系统。
数据库管理工具
用于数据库的创建、设计、查询等方 面的管理,如MySQL Workbench、 Oracle SQL Developer等。
详细描述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将现实世界的事物抽象为对象,每个对象具有属性、行为和状态。该方法注重对象之间的交互 和关系,通过封装、继承和多态等机制实现系统的模块化和复用性。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和 可维护性。
敏捷开发方法
总结词
一种灵活的开发方法,强调快速响应变化和持续交付价值。
详细描述
敏捷开发方法注重灵活性和适应性,通过短迭代周期来快速响应变化。这种方法鼓励团队成员的积极 参与和协作,通过持续的用户反馈和迭代来不断完善系统。敏捷开发方法适用于需求变化快、项目复 杂度高的场景,能够提高开发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系统监控工具
用于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性能指标 等方面的管理,如Nagios、Zabbix 等监控系统。
06 信息系统评价与优化
信息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标准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2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2](https://img.taocdn.com/s3/m/9390dabbbe1e650e53ea998b.png)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评价人本身很难、评价标准难定、评价过程复杂;教学评价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学评价与教学材料、教学设计、教学问题、教学情景一样,都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料,因此,教学评价是促进人主动发展的重要的资源,是新课程实验中的重要内容;教学评价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学评价是一种引领发展的力量,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教学评价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人唤醒一个人。
第一讲语文课程评价的内涵评价,就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语文教学评价就是运用评价理论、方法和技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系统地、科学地收集、处理语文教学信息,对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过程。
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语界对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与实施课程改革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其主要问题表现为:重选拔、轻发展;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量评、轻质评;重结果、轻过程.针对上述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一个体系:纵向讲,贯穿一个过程,横向看,增强一个多元、多维.五个评价功能:鉴定、导向、激励1、评价的目的:“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进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语文课程标准》)。
评价目的: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
2、评价的特点:“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
什么是整体性和综合性?一是做到全程评价。
不能只抓期中、期末,更要重视对平时教学情况的考查。
第四讲讲义完整版
![第四讲讲义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dfa0176c85ec3a86c2c50d.png)
第四章社会学研究方法讲座一社会学方法论1.1 什么是方法论及其探讨的问题社会学方法论处于社会学方法体系的最高层次,它从属于一般科学方法,规定着学科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的理论与逻辑基础。
社会学方法论是关于如何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包括研究的立场、方位、视角、基本观点,以及认识和解剖对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逻辑程序。
从一定意义上讲,方法论是一种工具理论,它只涉及科学发现与检验的原理和逻辑而不涉及具体的事实;学科理论则是包含经验事实的实质理论。
方法论也不同于研究方式与具体方法,它是对研究方式方法一般原理的系统探讨与评价。
其探讨的问题主要有:1、有关社会与人类行为的知识问题。
2、社会现象的性质问题。
3、社会研究的性质问题。
4、研究方法的问题。
1.2 三大社会学方法论传统由于指导思想的不同,社会学家们对方法论问题存在着各种对立的观点,在社会学发展史上,先后形成了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和批判主义方法论三大方法论传统,而且20世纪以来,实证主义方法论在西方社会学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实证主义方法论长期以来一直在西方社会学中占据主流地位。
尽管各派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主张社会学应当成为一门科学。
社会学不是探讨“应该如何”,而只是客观地阐明社会“究竟是如何”,它不关注于独特的历史事件,而主要关注于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规律。
他们坚持认为社会研究的逻辑方法是假设演绎法,科学假说的陈述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仅当它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时才是可接受的。
获取经验证据需要采用实验、系统观察、调查、访问、文献考察等方法。
虽然社会科学在方法、技术的运用上有其特点,但它在理论构建、证据搜集、证据分析与评判、理论检验等方面所运用的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并无本质区别。
实证主义者把自然科学方法论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把自然科学当作科学的范例,在他们看来,社会学是符合科学的逻辑的。
人文主义方法论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大陆兴起的一种与实证主义相对立的主观主义社会学思潮。
第四讲 效度2
![第四讲 效度2](https://img.taocdn.com/s3/m/0236d8d56f1aff00bed51e37.png)
可见,高信度才会有高校度。即可信的测验 未必有效,而有效的测验必定可信。
第一节 效度的概念
第 四 讲 测 验 的 效 度
二、效度的性质
效度评估的相对性
测验效度受时空限制,且用于与测验目标一致的 情况下才会有效。
效度评估的艰巨性
测验所测量的心理概念本身是否清晰,是测验效 度高低的关键。
第二节 效度评估的方法
第 四 讲 测 验 的 效 度
一、内容效度
最常用
(一)什么是内容效度
指测验内容对于所要测量的心理概念的 反映程度。由于这种测验的效度主要与测验 内容有关,所以称内容效度。
第二节 效度评估的方法
第 四 讲 测 验 的 效 度
提 高 内 容 效 度 的 工 作 思 路
明确测验目的 定义测验概念 编制测验题库 选择测验试题 测验 明确所测量的心 理特征的概念,并划 定出哪些行为与这种 心理特征有关。 测验题目应是界 定的内容范围的代表 性取样。
特质主要功能疑病hs反映身体功能不正常的关注33抑郁d反映抑郁倾向60癔症hy反映依赖天真幼稚自我中心等癔病人格60精神病性pd反映人格偏离蔑视社会习俗规范反社会行为50男女性化mf反映性别色彩60偏执pa反映多疑孤独过分敏感40精神衰弱pt反映紧张焦虑强迫内疚等神经症特征48分裂sc反映异乎寻常或分裂的生活方式78轻躁狂ma反映联想过快活动过多情绪高昂不稳46社会内向si反映内向胆小不善交际
第二节 效度评估的方法
第 四 讲 测 验 的 效 度
(三)校标的评价 在检验一个测验的效标效度时,难点在于找 到合适的效标。一个好的效标必须具备: 效标必须能最有效地反映测验的目标,即效 标测量本身必须有效; 效标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稳定可靠,不随 时间等因素而变化; 效标可以客观地加以测量,可用数据或等级 来表示; 效标测量方法简单,省时省力,经济实用。
投资项目绩效管理与评价(七)第四讲 项目绩效管理系统(PPMS)
![投资项目绩效管理与评价(七)第四讲 项目绩效管理系统(PPMS)](https://img.taocdn.com/s3/m/ab6eebd876a20029bd642dff.png)
项 目远 期 影 响 和 目标 可 能 需 要 项 目本 身 的运 营情 况 。项 目绩 效 监 控 需 要 特 别关 注 的 是 :资 产 运 营 是 经过 很 长 的 时 间才 能 顺 利 实现 ,要 否符 合 原 计 划 的参 数 变 量 ;是 否 对 远远 晚 于 项 目产 出 的交 付 时 间 :要 了 解 远 期 影 响 需 要 持 续 不 断 的 监 项 目资产 进行 了维 护 以尽量 延 长 其 使 用 寿命 ;是 否有 维 护 基金 或 设 备 更 新储 备 金 、储 备 金 是 否 有现 金 支 持 、是否 为 主 要 资产 准 备 了 今后 的
一
目完工 之 后 应 该 为项 目今 后 的 发展 调 整和 制 定相 关 的政 策 , 监测 ”也 “ 需 要 持续 一 段 很 长 的 时 间 。项 目的 远 期 影 响评 价 是 项 目绩 效 评 价 的 一
个 重 要组 成部 分 ,一般 应 聘 请 独 立
的咨 询机 构 或专 家来 完 成 。
告。
构 制 定的 明 确 “ 规定 ” 在 项 目的 策 , 划 设 计 、施工 和最 终 的 交 付使 用 阶 段 都 要 符 合 这些 政 策 制 定政 策 时
至 少 应 包 括 以 下 几个 方 面 的 内 容 :
的维护及其适 当的运 营,而不仅 是
2 远 期 影 响评 价 和报 告 .
维普资讯
业 务 讲 座
图 一
投 资项 目绩 效管理 与评 价() 七
张 三 力
第四讲 项 目绩效管理 系统 ( P ) P MS
( 接 第八 期 ) 上
维 修 和 更新 资 金 ;制定 的价 格 是否 测 ,任何 与原 计 划 或 预期 结 果 的 偏 合理 、 能否 满 足持 续运 营要求 、 述 差 都 需 要 加 以 识 别 并 进 行 原 因 分 上 资 金 费 用 是否 已有 储 备 ;预 期 的 短 析 ,可 能 的话 还 应 考 虑 采取 补救 措 期 效 果 是 否 已经 实 现 、今后 能 否 持 施 。 目产 出 的完 成并 不 意味 着 “ 项 监
信息系统评价方法贝德尔方法
![信息系统评价方法贝德尔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1be24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9.png)
信息系统评价方法贝德尔方法
信息系统评价的贝叶斯方法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1. 明确评价目标:首先需要明确信息系统的评价目标,包括功能、可靠性、易用性、安全性、灵活性等方面。
2. 数据收集:根据评价目标,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用户反馈、系统性能数据、故障记录等。
3. 贝叶斯网络的建立: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表示系统各个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和条件独立关系。
4. 参数学习:通过历史数据和观察结果,学习贝叶斯网络中的参数,包括条件概率和联合概率分布。
5. 推理分析: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和已知证据,进行推理分析,计算各节点的条件概率和联合概率分布,进而对系统进行评价。
6. 决策制定:根据推理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决策,包括系统改进、故障预测、风险控制等方面。
7. 持续监测与更新:对系统进行持续监测和数据收集,不断更新贝叶斯网络模型和参数,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贝叶斯方法是一种基于概率和统计的方法,因此需要足够的样本量和高质量的数据来进行准确评价。
同时,由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建立和维护需要较高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资源评价原理与方法
![资源评价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71993c1ed9ad51f01df2a7.png)
第二节 国土资源评价的目的与内容
一、评价目的 所谓国土资源评价,就是针对特定的国土区域,根据资源类别,
属性、形成原因和形成条件以及时空分布规律,从科学角度对其存 在、数量、质量和可使用情况进行客观评述和估价。其评价的对象 是一个国家或国家内部的某一特定区域(行政区或自然区)由自然、 经济、社会(人力)三大资源组成的复杂的物质系统。这一物质系 统是人类长期作用于自然界的产物,是人类与自然界在相互作用的 历史长河中积累起来的物质成果。
开展国土资源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国土规划地地域内各种重要资源特别是整个国土资源系统的数量级与质量结构与分布以及开发潜力等方面的评价从强化地域整体功能出发明确所规划的地域国土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优势资源在全局限性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提示各种资源在地域组合上结构上和空间配置上合理和不合理匹配和不匹配的关系掌握各种资源特别是重要资源的开发潜力明确国土开发与整治的方向与重点为制定人地协调发展与强化地域系统功能的国土规划提供全面的科学依据它是国土资源调查与政府制定规划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所谓自然资源评价,就是按照一定的评价原则或依据,对一个 国家或区域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 、地域组合、空间分布、开
发利用、治理保护等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定和估价。自然资源评
价以自然资源的考察研究工作为基础,是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前 提条件和依据所在。其目的是从整体上提示自然资源的优势与劣 势,开发利用潜力的大小,限制性及其限制强度,并提出开发利 用和治理保护的建议,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 益提供科学依据。
2)根据评价侧重,自然资源又可以区分为以自然属性评价为 主的自然资源质量评价和以经济属性评价为主的自然资源经济评价。
自然资源质量评价主要根据自然资源的潜力高低对自然资源做 出评价,在确定潜力高低的标准中一般以自然属性的评价为主,适 当考虑与之有关的经济属性。通过对自然属性在开发利用中所反映 出的适宜性及适宜程度、存在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强度划分出自然资 源的潜在开发利用能力等级。通过自然资源质量评价,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提示地区内或地区间自然资源优势程度、为自然资源的合理 开发和生产力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由于不同自然资源种类的质量 内涵和标准不尽一致,所以首先对各单项自然资源的质量评价,然 后在单项的质量评价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对区域自然资源质量 进行全面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统一的制作规范 ➢严格的质量控制 ➢不断更新(约每年一次)
6
Cochrane系统评价与EBM
Cochrane 系统评价属EBM中最高质量的证据,因为:
由世界权威统计学和流行病学专家领导方法学研究 有不断更新的统一工作手册 各专业评价组编辑部结合专业实际制定特定的方法学 有完善的系统评价培训体系 有健全的审稿和编辑系统进行质量把关 有发表后评价和反馈机制,要求作者对评论和意见作
19
提出问题
临床重要并可行的问题 构成系统评价问题的四要素:
- 研究的受试对象(P) - 主要的干预措施(I) - 研究的重要结果(O) - 研究的设计方案(S)
20
例1:阿司匹林(干预措施)是否能降低急 性脑梗死患者(研究对象)的短期死亡 率(研究结果)?---- 随机对照试验 (设计方案)的系统评价
否 不一定及时
8
Cochrane系统评价的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当今世界潮流) 解决病人的问题
采用与病人密切相关的判效指标 以实践者(医生、政府决策者、病人)作为主要
读者,语言尽可能简单明确易懂
9
Cochrane系统评价16年的标志性成就:
➢指导临床: 疾病指南广泛引用
➢学术认可: 2007年影响因子4.6 2008年影响因子5.182
纳入研究的局限性是指单个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可从各个研究的设计、实施等方法学质量方面进行 归纳总结;
系统评价的局限性是指系统评价研究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如资料收集是否全面、纳入研究的多少、 在研究过程中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等。
44
系统评价的评价要点:
是否集中回答了重要的临床问题? 是否全面检索了有关的数据库?重要的
可以同步在Lancet、JAMA、BMJ等杂志上发表
10
3、SR与Meta-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Meta-分析的定义:
广义:Meta-分析是应用定量方法去概括(总 结)多个研究结果的系统评价。
狭义:Meta-分析是文献评价中,将若干个研 究结果合并成一个单独数值估计的统计学方 法。
目前多数认为Meta-分析是系统评价的一种 类型,但系统评价不一定都是Meta-分析,可以 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文献质量评价
34
文献质量评价
35
Cochrane系统评价的基本步骤
1. 提出问题,制订系统评价计划书 2. 检索文献 3. 选择文献 4. 评价文献质量 5. 收集数据 6. 分析资料和报告结果 7. 解释系统评价的结果 8. 更新系统评价
36
收集数据
设计资料提取表题目、发表时间、作者等) 纳入研究特征:
42
Cochrane系统评价的基本步骤
1. 提出问题,制订系统评价计划书 2. 检索文献 3. 选择文献 4. 评价文献质量 5. 收集数据 6. 分析资料和报告结果 7. 解释系统评价的结果 8. 更新系统评价
43
解释系统评价的结果
1. 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系统评价的局限性包括纳入研究的局限性和系 统评价的局限性。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系统评价概述(掌握) 第二节 系统评价的方法(熟悉) 第三节 系统评价的评价原则(掌握) 第四节 系统评价的应用(了解)
1
第一节 系统评价概述
系统评价的概念 Cochrane 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系统评价与叙述性文献综述的区别与联 系
2
1. 系统评价的概念
文献质量评价
随机分组序列的产生方法 2 分:通过计算机产生的随机序列或随机数字表产生的序列; 1 分:试验提到随机分配,但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未予以交待; 0 分:半随机或准随机试验,指采用交替分配病例的方法,如按入院顺 序、出生日期单双数。 双盲法 2 分:描述了实施双盲的具体方法并且被认为是恰当的,如采用完全一 致的安慰剂等; 1 分:试验仅提及采用双盲法; 0 分:试验提及采用双盲,但方法不恰当如比较片剂与注射剂而未提到 使用‘双假’的方法。 退出与失访 1 分:对退出与失访的病例数和退出的理由进行了详细地描述; 0 分:没有提到退出或失访。
价原则
4
系统评价: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
寻找证据应首先去找系统评价的报告, 因为它比单个试验偏倚较少而更为可靠。
——— David Sackett, 2000
5
2、Cochrane系统评价
Cochrane 系统评价是Cochrane协作 网组织制作并发表在Cochrane图书馆 (Cochrane Library 和因特网上)的高 质量系统评价。
六、其他:封面、致谢、利益冲突、参考文献、 时间安排、人员、经费、结果传播等
24
Cochrane系统评价的基本步骤
1. 提出问题,制订系统评价计划书 2. 检索文献 3. 选择文献 4. 评价文献质量 5. 收集数据 6. 分析资料和报告结果 7. 解释系统评价的结果 8. 更新系统评价
25
文献检索
制定检索策略,系统、全面收集文献 (包括所有语言、发表和未发表的文献)
方法:
检索电子数据库(目前主要的检索途径) 查阅相关实践指南
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
查阅会议论文集 手检主要的、相关的专业期刊
检索进行中的临床试验注册库
查阅相关系统评价和原始资料的参考文献
26
Cochrane系统评价的基本步骤
有明确的选择标准
评价方法不统一或未评价 有严格的评价方法
多采用定性方法
多采用定量方法
有时遵循研究证据,较主观 多遵循研究证据,较客观
未定期更新
定期根据新试验进行更新
13
第二节 系统评价的方法
系统评价类型 系统评价的基本步骤
14
1、系统评价类型
按临床问题 病因、诊断、治疗、预后性系统评价 最常用的是治疗性的系统评价
1. 提出问题,制订系统评价计划书 2. 检索文献 3. 选择文献 4. 评价文献质量 5. 收集数据 6. 分析资料和报告结果 7. 解释系统评价的结果 8. 更新系统评价
27
选择文献
(两人独立筛选)
28
Cochrane系统评价的基本步骤
1. 提出问题,制订系统评价计划书 2. 检索文献 3. 选择文献 4. 评价文献质量 5. 收集数据 6. 分析资料和报告结果 7. 解释系统评价的结果 8. 更新系统评价
21
Cochrane系统评价计划书格式
Cochrane系统评价计划书有统一的格式,包括: 一、背景(background)
1、概述:疾病的定义、病因、疾病负担、流 行病学、疾病的自然史
2、该病的治疗现状 3、介绍被评价的干预措施 4、本系统评价的必要性
22
Cochrane系统评价计划书格式
二、系统评价的目的(Objectives) 三、原始研究的纳入标准(inclusion criteria)
16
2、Cochrane系统评价的基本步骤
Cochrane系统评价的完成和发表程序
17
Cochrane系统评价的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制订系统评价计划书 检索文献 选择文献 评价文献质量 收集数据 分析资料和报告结果 解释系统评价的结果 更新系统评价
18
Cochrane系统评价的基本步骤
1. 提出问题,制订系统评价计划书 2. 检索文献 3. 选择文献 4. 评价文献质量 5. 收集数据 6. 分析资料和报告结果 7. 解释系统评价的结果 8. 更新系统评价
方法学部分(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 基线资料(年龄、性别、严重度、病程、随访和失访 等) 纳入/排除标准 干预措施资料(治疗方法、剂量、疗效、对照措施等) 结局资料(死亡、残废等)
37
数据管理
所有的数据资料均要输入系统评价管理软件 (review manager,Revman 5.0)
Revman软件是Cochrane协作网制作和保存 Cochrane系统评价的专用软件。其主要作用为制 作和保存Cochrane系统评价计划书或全文,对录 入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并用MetaView将分析结 果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以及对系统评价进行更新。
出及时反应 不断更新,新证据发表后及时再版 有完善的原始研究资料库提供原料 对原始研究质量进行了严格评价,有纳入和排除标准
7
Cochrane系统评价的特点
特点
Cochrane系统评价
资料搜集
全面
质量控制措施
完善
方法学
规范
不断更新
是
反馈意见及修正
及时
一般系统评价 不一定全面 不一定完善 不一定规范
相关文献有否被遗漏? 文献纳入和排除的标准是否合适? 是否充分分析了可能的偏倚?
45
解释系统评价的结果
2. 系统评价的论证强度
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对论证强度进行 分级,系统评价者可就使用何种方法评价证据 强度咨询其所在的Cochrane评价小组。
按原始研究的设计方案 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 Cochrane系统评价主要针对RCT进行评价
按纳入原始研究的方式 前瞻性、回顾性、累积性系统评价
按统计方法 定性、定量系统评价(Meta-分析)
15
以评价治疗措施疗效的Cochrane系统 评价为例,介绍系统评价的基本方法和 步骤。
和排除标准(exclusion criteria) 1、研究对象 2、干预措施 3、测量指标(重视选择终点指标) 4、研究类型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