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聚体干筛、湿筛实验方法(一种)

合集下载

大团聚体测定方法

大团聚体测定方法

大团聚体的测定方法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姓名:高强伟 学号:S2*******摘要:土壤团聚体是指土壤中大小、形状不一、具有不同孔隙度和机械稳定性的结构单位,通常将粒径>0.25mm 的结构单位称为大团聚体。

按水稳定性可把大团聚体分为非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和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是评价土壤结构性的重要指标,团聚体的测定有利于了解土壤水分的众多方面,如径流、人渗、再分布、通气以及根系生长。

而本文介绍用干筛法测定非水稳定性大团聚体,湿筛法、Le Bissonnais (LB)法测定水稳定性团聚体。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水稳性;测定方法;结果计算土壤团聚体是指一组黏结在一起的多个基本土壤颗粒,这些土壤颗粒之间的黏结力比其与周围土壤颗粒的黏结力更强,是土壤的结构单位[1-3]。

土壤团聚体对于外来破坏性作用力的脆弱性的度量[4],影响着土壤的一系列物理性质,特别是入渗和土壤侵蚀 [5-6],决定土壤对风和水的搬运作用的敏感性,还影响着耕作土壤孔隙的大小,进而影响土壤入渗、产流、侵蚀及肥力状况[1]。

从农学意义上讲,适于植物生长的良好结构主要依赖于直径为1—10mm 的水稳性团聚体,因为这种团聚体有利于调节通气、持水、养分的保持和释放[7]。

1 干筛法测定非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国家标准法)1.1 测定步骤第一步:在野外采取土样时,要求不破坏土壤结构,一个样品采集1. 5-2. 0 kg ,采回来的土样,将大的土块按其结构轻轻剥开,成直径10 mm 左右的团块,挑去石块、石砾及明显的有机物质,放在纸上风干(不宜太干)。

第二步:将团粒分析仪的筛组按筛孔大的在上、小的在下顺序套好,将土样倒在筛组的最上层,加盖,用手摇动筛组.使土壤团聚体按其大小筛到下面的筛子内。

当小于5 mm 团聚体全部被筛到下面的筛子内后,拿去5 mm 筛,用手摇动其他四个筛。

当小于2 mm 团聚体全部被筛下去后,拿去2 mm 的筛子。

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筛分法(精)

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筛分法(精)

FHZDZTR0009 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筛分法F-HZ-DZ-TR-0009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筛分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2 原理土壤团聚体是指土壤中大小、形状不一、具有不同孔隙度和机械稳定性、水稳定性的结构单位,通常将粒径 >0.25mm的结构单位称为大团聚体。

大团聚体分为非水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两种,非水稳定性大团聚体组成用干筛法测定,水稳定性大团聚体组成用湿筛法测定。

筛分法根据土壤大团聚体在水中的崩解情况识别其水稳定性程度,测定分干筛和湿筛两个程序进行,最后筛分出各级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分别称其质量,再换算为占土样的质量百分数。

注 1:湿筛法不适用于一般有机质含量少的、结构性差的土壤,因这些土壤在水中振荡后,除了筛内留下一些已被水冲洗干净的石块、砾石和砂粒外,其他部分几乎全部通过筛孔进入水中。

注 2:粘重的土壤风干后会结成紧实的硬块, 即使用干筛法将其分成不同直径的粒级, 也不能代表它们是非水稳定性大团聚体。

3 仪器3.1 平口沉降筒, 1000mL ,带有橡皮塞。

3.2 水桶(搪瓷桶或铁桶 ,直径不小于 40cm ,高不小于 45cm 。

3.3 套筛, 高 5cm , 直径 20cm , 孔径分别为 10mm 、 7mm 、 5mm 、 3mm 、2mm 、 1mm 、 0.5mm 、 0.25mm ,共 8个,有底和盖,并附有能装 5个套筛的铁架子1个。

3.4 团聚体分析仪,手摇或电动,含 4套筛子,每套有 6个筛子,孔径分别为 5mm 、3mm 、 2mm 、 1mm 、 0.5mm 、 0.25mm ,电动团聚体分析仪在水中上下振荡速度为每分钟 30次。

3.5 白铁盒或铝制盒, 10cm ×10cm ×10cm 。

4 操作步骤4.1 采样:通常是采耕层土壤,根据需要也可分层采样。

采样时要注意土壤的湿度,最好在土不沾铲,接触不变形时为宜。

实验四土壤团聚体组成测定

实验四土壤团聚体组成测定

实验四 土壤团聚体组成测定一、目的意义土壤团聚体即团粒结构,是指土壤所含的大小不同、形状不一、有一定孔隙度和机械稳 定性的团聚体之和,是鉴定土壤肥力状况的指标之一。

根据其在静水或流水中的崩解情况, 分为水稳性和非水稳性团粒结构两种。

测定土壤团聚体的组成,有利于农业上及时采取措施 改善土壤结构,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水肥气热环境,促进作物高产。

二、图样采集处理在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干不湿时采集土样,深度依需要而定,但应尽量保持原状,带回室 内后,将土块轻轻剥成 10­12mm直径的小块,弃去粗根和小石块,然后将图样风干。

三、测定方法(一) 仪器:1000ml 沉降瓶,白铁水桶、土壤筛干筛、湿筛各一套,并附有装筛子的架子、 天平(感量 0.01g)、铝盒、烘箱、干燥器、震筛机(机械筛分用)(二) 操作步骤1. 干筛称取风干土样 1000g,通过孔径为 10、7、5、3、2、0.5、0.25mm的筛组进行干筛,摇 动 10 个来回,取上两层,余者摇 5 个来回,筛完后将各层样品分别称重(精确到 0.01g), 计算各级干筛团聚体百分含量,计入结果表内。

机械筛分:10 秒钟——5 秒钟2. 湿筛(1)根据干筛法求得的各级团聚体百分含量,将风干样品按比例配成 50g;(2)为防止堵塞筛孔,故不把 0.25mm 的团聚体倒入准备湿筛的样品内,但在计算时需 计入这一数据。

(3)将配好的样品倒入 1000ml 沉降瓶,沿瓶壁徐徐注水浸润土壤至饱和,浸泡10 分钟, 再缓缓注满,橡皮塞封口。

(4)数分钟后颠倒沉降瓶,直至瓶中样品完全沉淀,再倒转,往复 6 次。

(5)将湿筛组用薄板夹住放入盛有水的大铁桶中,水面高出筛组约 10cm(6)将沉降瓶倒立进入顶层晒面,轻轻移去盖子,使土粒落在筛子上(持续到溶液基本 澄清为止),盖上塞子,取出沉降瓶。

(7)手压顶部盖子缓提速降,上下 10次取上 2层,再 5 次取其余层(8)将各层的土粒借白瓷盘和洗瓶转移到铝盒中,倾去上清液,105℃烘干称重(精确到0.01g),然后计算各级团聚体百分含量,并计入结果表内。

森林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森林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森林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森林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它可以帮助我
们更好地了解森林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从而为森林生态
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样品采集、实验方法和结
果分析三个方面介绍森林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一、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是森林土壤微团聚体组成测定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采集样品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点,避免受到人为干扰和污染。

一般来说,采集深度应根据所研究的问题而定,但一般不宜超过30厘米。

采集的样品应尽可能保持完整,避免过度破碎和混杂。

二、实验方法
森林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用的是湿筛
法和干筛法。

湿筛法是将土样在一定的水分条件下通过一组筛网进行
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微团聚体组成。

干筛法则是将土样在干燥条件
下通过一组筛网进行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微团聚体组成。

两种方法
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应根据实验目的和条件而定。

三、结果分析
森林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结果应包括微团聚体的数量和粒径分布两个方面。

微团聚体数量的多少反映了土壤的团聚性和稳定性,而微团聚体的粒径分布则反映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

通过对微团聚体组成的分析,可以了解土壤的结构和功能,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森林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森林土壤的特性和功能,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测定时,应注意样品采集的代表性和完整性,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对结果进行全面分析。

土壤团聚体的测定方法

土壤团聚体的测定方法

土壤团聚体的测定方法
土壤团聚体是指土壤中的颗粒以及有机物质通过吸附力和黏结力相互结合形成的团块状结构。

常用的测定土壤团聚体的方法有:
1. 阴离子和阳离子浸出法:将土壤样品浸入高浓度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溶液中,使土壤团聚体解聚,然后通过筛网分离土壤颗粒,根据不同粒径的颗粒数量和比例来评估土壤团聚体的状况。

2. 高速离心法:将土壤样品与水混合,并通过高速离心的方式分离土壤中的粗颗粒和团聚体。

然后通过筛选和称重,计算土壤团聚体的质量百分比。

3. 干密度法:将土壤样品晾干后,通过测量一定体积的土壤的质量来计算土壤的干密度。

干密度越高,表示土壤团聚体越好。

4. 湿筛分析法:将土壤样品与一定量的水混合,通过特定粒径的筛网筛分,根据筛网上的土壤颗粒数量和比例来评估土壤团聚体的状况。

5. 显微镜观察法:将土壤样品制成薄片,然后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土壤团聚体的形态和结构,评估土壤团聚体的连通性和稳定性。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应用或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准确的土壤团聚体的测定结果。

同时,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也可以选择其他适合的方法来评估土壤团聚体的性质。

土壤大团聚体类型及测定方法

土壤大团聚体类型及测定方法

操作步骤
3.样品达到水分饱和后,用水沿沉降筒壁灌满,并 用橡皮塞塞住筒口,数秒钟内把沉降筒簸倒过来. 直至筒中样品完全沉下去,然后再把沉降筒倒转过 来,至样品全部沉到筒底,这样重复倒转10次。 4.将一套孔径为5、3、2、l、0.5、0.25毫米的筛子 ,用白铁(或其它金属)薄板夹住,放入盛有水的木 桶中,桶内的水层应该比上面筛子的边缘高出8-l0 厘米。
一、仪器:
1.沉降筒(1000毫升);水桶(直径33厘米,高43厘米)。 2.土壤筛一套(直径20厘米,高5厘米),并附有装待子的铁夹 子。 3.天平(感量0.0l克),铝盒、烘箱,电热板,干燥器等。 4.团聚体分析仪,手摇或电动,含4套筛子,每套有6个筛子 ,孔径分别为5mm、3mm、2mm、1mm、0.5mm、 0.25mm,电动团聚体分析仪在水中上下振荡速度为每分钟 30次。
THANK YOU
各级团聚体的烘干重(克) 100 烘干样品重(克)
有时为了方便,快速的测定水稳性和非水稳性团粒的 数量也可用下法:取九个直径为l50毫米的培养皿(内垫 同样大小的滤纸)顺序排列,贴上标签,分别将已过干 筛的各级团聚体,各任选50粒,放于皿中的滤纸上,用 皮头滴管加水(加水时要特别性意适量),直到滤纸上出 现亮水膜为止。开始记下时间,20分钟后,计算破碎的 土粒占所放土粒的百分数,此数即为非水稳住团聚体的 含量。将其乘以原来干筛后计算出的该粒级含量,则得 实际非水稳性团聚体含量。 将各级团聚体的总含量减去各级实际非水稳性团聚体 含量即为各该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
土壤大团聚体的测定方法
注: 1)湿筛法不适用于一般有机质含量少的、结构性差 的土壤,因这些土壤在水中振荡后,除了筛内留下 一些已被水冲洗干净的石块、砾石和砂粒外,其他 部分几乎全部通过筛孔进入水中。 2)粘重的土壤风干后会结成紧实的硬块,即使用干 筛法将其分成不同直径的粒级,也不能代表它们是 非水稳定性大团聚体。

实验四土壤团聚体组成测定

实验四土壤团聚体组成测定

实验四 土壤团聚体组成测定一、目的意义土壤团聚体即团粒结构,是指土壤所含的大小不同、形状不一、有一定孔隙度和机械稳 定性的团聚体之和,是鉴定土壤肥力状况的指标之一。

根据其在静水或流水中的崩解情况, 分为水稳性和非水稳性团粒结构两种。

测定土壤团聚体的组成,有利于农业上及时采取措施 改善土壤结构,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水肥气热环境,促进作物高产。

二、图样采集处理在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干不湿时采集土样,深度依需要而定,但应尽量保持原状,带回室 内后,将土块轻轻剥成 10­12mm直径的小块,弃去粗根和小石块,然后将图样风干。

三、测定方法(一) 仪器:1000ml 沉降瓶,白铁水桶、土壤筛干筛、湿筛各一套,并附有装筛子的架子、 天平(感量 0.01g)、铝盒、烘箱、干燥器、震筛机(机械筛分用)(二) 操作步骤1. 干筛称取风干土样 1000g,通过孔径为 10、7、5、3、2、0.5、0.25mm的筛组进行干筛,摇 动 10 个来回,取上两层,余者摇 5 个来回,筛完后将各层样品分别称重(精确到 0.01g), 计算各级干筛团聚体百分含量,计入结果表内。

机械筛分:10 秒钟——5 秒钟2. 湿筛(1)根据干筛法求得的各级团聚体百分含量,将风干样品按比例配成 50g;(2)为防止堵塞筛孔,故不把 0.25mm 的团聚体倒入准备湿筛的样品内,但在计算时需 计入这一数据。

(3)将配好的样品倒入 1000ml 沉降瓶,沿瓶壁徐徐注水浸润土壤至饱和,浸泡10 分钟, 再缓缓注满,橡皮塞封口。

(4)数分钟后颠倒沉降瓶,直至瓶中样品完全沉淀,再倒转,往复 6 次。

(5)将湿筛组用薄板夹住放入盛有水的大铁桶中,水面高出筛组约 10cm(6)将沉降瓶倒立进入顶层晒面,轻轻移去盖子,使土粒落在筛子上(持续到溶液基本 澄清为止),盖上塞子,取出沉降瓶。

(7)手压顶部盖子缓提速降,上下 10次取上 2层,再 5 次取其余层(8)将各层的土粒借白瓷盘和洗瓶转移到铝盒中,倾去上清液,105℃烘干称重(精确到0.01g),然后计算各级团聚体百分含量,并计入结果表内。

湿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方法

湿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方法

湿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方法湿筛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团聚体测定方法。

它通过筛选土壤样品,可以定量评估土壤的团聚体大小和稳定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湿筛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及其在土壤研究中的指导意义。

首先,进行湿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需要准备好需要测定的土壤样品,并将其均匀混合。

同时,还需要准备一套筛网,常用的筛孔直径有5mm、2mm和0.25mm等,以逐渐减小筛孔直径的方式进行筛选。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将土壤样品倒入最大筛网中,然后用适当的水量将其湿润,同时用手或搅拌器将其充分混合均匀。

接下来,将湿润的土壤样品通过5mm筛网进行筛选,去除大颗粒的杂质,将得到的细颗粒和团聚体继续湿润。

然后,采用2mm和0.25mm筛网依次进行筛选,将不同粒径的团聚体分离出来。

通过湿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可以得到不同级别的团聚体含量。

大颗粒的团聚体往往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小颗粒的团聚体则易于破碎。

通过对团聚体含量的分析,可以评估土壤的结构稳定性和质地特征。

同时,还可以研究土壤团聚体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为土壤改良和农作物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保持操作过程中的湿润度,避免土壤样品因过干或过湿导致测定结果的不准确。

其次,筛网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土壤性质进行合理选择。

不同的筛孔直径可以反映不同级别的团聚体含量,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湿筛法是一种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土壤团聚体测定方法。

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可以评估土壤结构稳定性、认识土壤团聚体的特征,从而为土壤管理和农作物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严格控制相关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同时,还可以与其他土壤分析方法结合使用,进一步深化对土壤特性和质地的认识。

干筛湿筛实验方案

干筛湿筛实验方案

1.将采回的土壤分别用湿筛法和干筛法处理。

湿筛法:一、将采回的湿土在室内沿自然结构将土块小心掰成直径约1 cm的小土块,除去植物残体,小石块以及蚯蚓等动物。

接着以湿筛法和离心法对土样进行处理:将分成小块的土样置于1.0 mm分样筛中,去离子水浸泡5min,然后小心地上下移动浸在水中的筛子,移动幅度3 cm,移动速度约每分钟25次,保持2min,通过1.0 mm筛的水土的混合物再以同样操作依次通过0.5mm、0.25mm、0.053mm、0.02mm的分样筛,将保留在筛中的土收集起来,即为相应粒径土样。

孔径<0.053 mm的土样采用离心法(3000 r/min, 离心5 min)获得。

最后得到粒径>1.0 mm、0.5~1.0 mm、0.25~0.5 mm、0.1~0.25 mm 、0.053~0.25 mm 、0.02~0.053 mm 、<0.02 mm 6种土样,各土样充分混匀,样品风干后,采用四分法分取制样。

二、土壤微团聚体分离:称取鲜土50.0g共3份,分别置于盛有5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水土比为10:1),浸泡过夜,将烧杯放入CSF一1A超声波发生器的清洗槽中,用21.5kHz、300mA超声分散30min,用铜筛/尼龙筛湿筛法分离出2.00~0.25mm 粒径的团聚体,继而用虹吸——沉降法,通过Stokes定律计算沉降时间分离0.25~0.02mm粒径的微团聚体.(将制得的各粒组样品用冷冻干燥仪(thermo savant)冻干,备用。

)沉降法是利用颗粒在介质中的沉降速度来测定颗粒尺寸及其粒度分布的。

根据Stokes 定律,在层流区,直径为D 的球形颗粒在粘度为μ的介质中以速度V 沉降时所受的流体阻力为R = 3πμDV 。

当这个力与颗粒的有效重力相平衡时,颗粒沉降的速度就达到了最大值[ 1 ] 。

颗粒的沉降速度V 与粒径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V =(ρs - ρf ) gD2/18μ(1)式中, g 是重力加速度;ρs 为样品密度;ρf 为介质密度;μ为介质的粘度系数。

不同深度土壤团聚体含量变化

不同深度土壤团聚体含量变化

2 . 7 6 l 6 7 5 i∞ 1 8 . 7 6
0 8 2 8 , 1 6
0 . 2 0
1 6 2 1 3 2 0 3 4 0 7 3 3 3
关键词 : 土壤 团聚体 ; 水稳 性 团 聚体 ; 非 水 温性 团聚 体
1 概述
土壤 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位 , 其在土壤中的形状与排列, 即它的稳 定性 对土壤物理性质以及植物的生长具有极大 的影 响, 而 其数量 的多少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土壤 的供 储养分 、 持 水性 、 通透性 等能力的高低㈣ 。土壤结构稳定性 的变化, 即团聚体稳定性 的变化 可 以作为表征土壤 生态特性 的一个重要指标【 司 。研 究土壤中不同深 度 的团聚体含量变化对农业有一定指导作用嗍 。

1 3 0 ・
科技论 坛
不 同深 度土壤团聚体 含量变化
张寅寅 孙仲秀 顾欣燕 刘杨杨 李 晓
( 沈 阳农业大学, 辽宁 沈 阳 1 1 0 8 6 6 ) 摘 要: 以辽 宁朝 阳喀左地 区的土壤 为研 究对 象, 对该地 区的土壤剖 面中不同深度 的干筛、 湿 筛测得的 团聚体进行 了比较 , 阐述 了二 者之 间的 关系, 说 明了土壤 团聚体对农业生产 的影响。
失严重 。
湿筛数据 n2 - l 4 2 干筛数据 -
湿筛 数 据
1 4 2 一 I 7 9
千筛数据 攫筛数据
9 + 2 9 0 3 5
6 1 4 1 6 8 5
2 O 0 5 1 . 2 6
5 2 5 3 1 5 3
3实验结果与讨论
2材 料 与方 法
表 1不同深度各粒级( 干, 湿筛 ) 土壤 团聚体分布( %)

实验八 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分析实验

实验八 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分析实验

实验八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分析1. 实验目的与方法原理本实验的目的是使用土壤团聚体分析仪测定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含量。

土壤团聚体,是指土壤中大小、形状不一、具有不同孔隙度和机械稳定性、水稳定性的结构单位,通常将粒径>0.25mm的结构单位称为大团聚体。

大团聚体分为非水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两种,水稳定性大团聚体组成用湿筛法测定。

湿筛法根据土壤大团聚体在水中的崩解情况识别其水稳定性程度,测定分干筛和湿筛两个程序进行,最后筛分出各级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分别称其风干后的质量,再换算为占原风干土样总质量的百分数。

2. 仪器(1)白铁(铝)盒,10cm×10cm×10cm;(2)套筛,高5cm,直径20cm,孔径分别为8mm、5mm、2mm、1mm、0.5mm、0.25mm,共7个,有底和盖;(3)团聚体分析仪,含4套筛子,每套有5个筛子,孔径分别为5mm、2mm、1mm、0.5mm、0.25mm,另有4个配套的水桶,电动团聚体分析仪在水中上下振荡速度为30次/分钟,振幅4cm左右;(4)Φ12cm的蒸发皿,5个/组;(5)喷雾器、胶头滴管。

3. 操作步骤(1)采样:通常是采耕层土壤,根据需要也可以分层采样。

采样时要注意土壤的湿度,最好在土不沾铲,接触不变形时为宜。

在田间多点(3-5点,耕层样不少于10个点)采集有代表性的原状土样,剥去与铲面接触变形的部分,采样量1.5- 2.0 kg。

样品放入白铁盒或铝制盒,以保持土壤的结构状态。

装样和运输时要避免震动或翻倒。

运回实验室内,沿土壤的自然结构轻轻地剥开,将原状土剥成直径为10mm-12mm的小土块,同时防止因外力的作用而变形,并剔去粗根和小石块。

将土样摊平,置于透气通风处,让其自然风干。

(2)干筛分析:将风干的土样混匀,取其中一部分(一般不小于1kg,精确至0.1g)。

用孔径分别为8mm、5mm、2mm、1mm、0.5mm、0.25mm筛子进行筛分(筛子附有底和盖)。

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筛分法(精)

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筛分法(精)

FHZDZTR0009 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筛分法F-HZ-DZ-TR-0009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筛分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2 原理土壤团聚体是指土壤中大小、形状不一、具有不同孔隙度和机械稳定性、水稳定性的结构单位,通常将粒径 >0.25mm的结构单位称为大团聚体。

大团聚体分为非水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两种,非水稳定性大团聚体组成用干筛法测定,水稳定性大团聚体组成用湿筛法测定。

筛分法根据土壤大团聚体在水中的崩解情况识别其水稳定性程度,测定分干筛和湿筛两个程序进行,最后筛分出各级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分别称其质量,再换算为占土样的质量百分数。

注 1:湿筛法不适用于一般有机质含量少的、结构性差的土壤,因这些土壤在水中振荡后,除了筛内留下一些已被水冲洗干净的石块、砾石和砂粒外,其他部分几乎全部通过筛孔进入水中。

注 2:粘重的土壤风干后会结成紧实的硬块, 即使用干筛法将其分成不同直径的粒级, 也不能代表它们是非水稳定性大团聚体。

3 仪器3.1 平口沉降筒, 1000mL ,带有橡皮塞。

3.2 水桶(搪瓷桶或铁桶 ,直径不小于 40cm ,高不小于 45cm 。

3.3 套筛, 高 5cm , 直径 20cm , 孔径分别为 10mm 、 7mm 、 5mm 、 3mm 、2mm 、 1mm 、 0.5mm 、 0.25mm ,共 8个,有底和盖,并附有能装 5个套筛的铁架子1个。

3.4 团聚体分析仪,手摇或电动,含 4套筛子,每套有 6个筛子,孔径分别为 5mm 、3mm 、 2mm 、 1mm 、 0.5mm 、 0.25mm ,电动团聚体分析仪在水中上下振荡速度为每分钟 30次。

3.5 白铁盒或铝制盒, 10cm ×10cm ×10cm 。

4 操作步骤4.1 采样:通常是采耕层土壤,根据需要也可分层采样。

采样时要注意土壤的湿度,最好在土不沾铲,接触不变形时为宜。

土壤团聚体湿筛法的具体步骤

土壤团聚体湿筛法的具体步骤

土壤团聚体湿筛法的具体步骤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土壤团聚体湿筛法的那些事儿。

你看啊,这土壤团聚体就像是土壤里的一个个小团体,它们抱在一起,有着自己的小天地。

而我们要做的呢,就是把它们好好地分一分,看看都有啥情况。

先准备好工具,就像战士上战场得有趁手的兵器一样。

一个筛子,这可是关键家伙,要选合适的孔径哦。

然后就是一些容器,用来装不同筛下来的东西。

接下来就开始行动啦!把土壤样本小心翼翼地放到筛子上,这时候可别毛手毛脚的,得温柔点对待它们。

然后呢,把筛子放到水里,就像让它们去泡个澡一样。

水可不能太凉也不能太热哦,不然这些小团体可不高兴啦。

在水里轻轻地晃动筛子,就好像在给它们按摩一样。

看着那些小团聚体慢慢分开,顺着水流往下跑,是不是感觉挺有意思的?就好像看着一群小伙伴在玩耍,然后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

哎呀,你说这土壤里的奥秘还真是多啊!通过这样的湿筛法,我们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土壤的结构和组成啦。

这可不是随便玩玩的,这是在探索土壤的秘密呢!等筛完了,把不同孔径筛子上留下的东西分别收集起来,仔细研究研究。

看看大的团聚体有多少,小的又有多少,这可都是很重要的数据呢。

你想想,如果我们连土壤的情况都搞不清楚,那怎么能种好庄稼,怎么能让大地更肥沃呢?这就好比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总得先了解一下那里的地形地貌吧。

所以啊,土壤团聚体湿筛法可真是个重要的事儿,可不能小瞧了它。

我们要认真对待,就像对待我们的宝贝一样。

这样说起来,是不是觉得挺简单的?其实啊,做起来也不难,只要你用心,肯定能做好。

而且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越来越了解土壤,越来越喜欢和这些泥土打交道。

总之,土壤团聚体湿筛法是我们了解土壤的一个重要途径,让我们好好利用它,为我们的土地、为我们的农业做出贡献吧!。

大团聚体测定方法

大团聚体测定方法

大团聚体的测定方法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姓名:高强伟学号:S2*******摘要:土壤团聚体是指土壤中大小、形状不一、具有不同孔隙度和机械稳定性的结构单位,通常将粒径>0.25mm的结构单位称为大团聚体。

按水稳定性可把大团聚体分为非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和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是评价土壤结构性的重要指标,团聚体的测定有利于了解土壤水分的众多方面,如径流、人渗、再分布、通气以及根系生长。

而本文介绍用干筛法测定非水稳定性大团聚体,湿筛法、Le Bissonnais (LB)法测定水稳定性团聚体。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水稳性;测定方法;结果计算土壤团聚体是指一组黏结在一起的多个基本土壤颗粒,这些土壤颗粒之间的黏结力比其与周围土壤颗粒的黏结力更强,是土壤的结构单位[1-3]。

土壤团聚体对于外来破坏性作用力的脆弱性的度量[4],影响着土壤的一系列物理性质,特别是入渗和土壤侵蚀[5-6],决定土壤对风和水的搬运作用的敏感性,还影响着耕作土壤孔隙的大小,进而影响土壤入渗、产流、侵蚀及肥力状况[1]。

从农学意义上讲,适于植物生长的良好结构主要依赖于直径为1—10mm的水稳性团聚体,因为这种团聚体有利于调节通气、持水、养分的保持和释放[7]。

1 干筛法测定非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国家标准法)1.1 测定步骤第一步:在野外采取土样时,要求不破坏土壤结构,一个样品采集1. 5-2. 0 kg,采回来的土样,将大的土块按其结构轻轻剥开,成直径10 mm左右的团块,挑去石块、石砾及明显的有机物质,放在纸上风干(不宜太干)。

第二步:将团粒分析仪的筛组按筛孔大的在上、小的在下顺序套好,将土样倒在筛组的最上层,加盖,用手摇动筛组.使土壤团聚体按其大小筛到下面的筛子内。

当小于5 mm团聚体全部被筛到下面的筛子内后,拿去5 mm筛,用手摇动其他四个筛。

当小于2 mm团聚体全部被筛下去后,拿去2 mm的筛子。

按上法继续干筛同一样品的其他粒级部分。

不同筛分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不同筛分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7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4 (1)doi:10.11838/sfsc.1673-6257.23044不同筛分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崔炎田1,2,王呈玉1,2,姚俊红 1,2,王 东1,2,李明怡1,2,高云航3,刘淑霞1,2*(1.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2.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土壤资源可持续 利用重点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118;3.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摘 要:探究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数量在不同土壤筛分方式下的变化,对团聚体筛分方式进行优化。

以黑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筛分方式处理,比较干土干筛、干土湿筛、润土干筛、润土湿筛4种筛分方式的优缺点。

结果表明,润土干筛比干土湿筛处理≥2 mm 粒径的土壤团聚体高出约85.97%,而在2~0.25、≤0.25 mm 粒级中团聚体所占比例最高的干土湿筛比最低的润土干筛分别高出约80.90%、91.82%。

>0.25 mm 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 0.25)在润土干筛下达到最高,为99.35%,该指标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成正相关,其值越高则表示土壤抗蚀能力越强。

干土湿筛处理下各粒级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分布平均。

干土湿筛处理下,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最高。

而润土干筛处理下土壤真菌数量较高,与润土湿筛、干土干筛、干土湿筛3个处理方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综上发现,干土湿筛处理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更好,土壤微生物数量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结构、土壤质量起到优化的作用。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土壤微生物数量;黑土;筛分方式收稿日期:2023-01-29;录用日期:2023-02-20基金项目: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0101100JC);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7)。

作者简介:崔炎田(1999-),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施肥与环境研究。

E-mail:Cuiyantian13@。

团聚体干筛湿筛实验方法(一种)

团聚体干筛湿筛实验方法(一种)

团聚体干筛、湿筛实验方法(一种)实验方法1、采集样品要注意土壤湿度,不宜过干或过湿,最好在土不粘铲,经接触而不变形时采取。

采样面积为10cm2,深度视需要而定,从下至上分层采取。

采样要有代表性,一般耕作层分两层采样,取样点不少于10cm2小心地不使土块受挤压,尽量保持原来的结构状态。

剥去土块外面直接与土铲接触而变形的土壤,均匀地取内部的土壤约1.5―2kg,放在木盒或铁盒内(防止挤压)带回室内。

将带回的土样先风干,待稍干时把土块沿自然结构面轻轻地分成直径约1cm的小土块,避免受到机械压力而变碎。

除去粗根和小石块,风干后备用2、用四分法取风干样品200g,分数次置于套筛上,筛孔大小自上而下排列的顺序为5mm、2mm、1mm、0.5mm、0.25mm。

加筛盖和筛底盒后用手干筛,直至各筛上的土团不再下漏为止。

然后收集各筛上的土样,分别称重,计算各级团聚体占风干土样的百分数具体方法:取200g(有资料是“将为量不多的”)分析土壤放在上面最大的筛子上,并将整套筛子小心地左右摆动地进行筛分,筛子不应太强烈地振动。

在分开每个筛子时,还要用手掌在筛壁上小心地敲打几下,其目的是为了敲落其中塞住筛孔的团聚体。

土壤干筛后分成>5mm,5-2mm,2-1mm,1-0.5mm,0.5-0.25mm,<0.25mm的粒级。

分别收集团聚体的每一粒级,称重并计算其百分含量??将全部分析称样当作100%,把得到的资料整理成图表粒级与统计处土样样地取样5-2mm g % 2-2mm 1-0.5mm g % g % 深度>5mm 理编号序号 /cm g % 干筛 0.5-0.25mm g % 样本<0.25mm 总量 /g g % 湿筛3、根据上面求得的各级于筛团聚体的百分含量,按比例配成50g风干土样具体方法:用干筛时所得的各粒级土样共50g作试样。

取试样时,用技术天平从每一粒级中称取数值上相当于一半其百分率质量的土样,精确至:0.01g。

干筛湿筛实验方案

干筛湿筛实验方案

1.将采回的土壤分别用湿筛法和干筛法处理。

湿筛法:一、将采回的湿土在室内沿自然结构将土块小心掰成直径约1 cm的小土块,除去植物残体,小石块以及蚯蚓等动物。

接着以湿筛法和离心法对土样进行处理:将分成小块的土样置于1.0 mm分样筛中,去离子水浸泡5min,然后小心地上下移动浸在水中的筛子,移动幅度3 cm,移动速度约每分钟25次,保持2min,通过1.0 mm筛的水土的混合物再以同样操作依次通过0.5mm、0.25mm、0.053mm、0.02mm的分样筛,将保留在筛中的土收集起来,即为相应粒径土样。

孔径<0.053 mm的土样采用离心法(3000 r/min, 离心5 min)获得。

最后得到粒径>1.0 mm、0.5~1.0 mm、0.25~0.5 mm、0.1~0.25 mm 、0.053~0.25 mm 、0.02~0.053 mm 、<0.02 mm 6种土样,各土样充分混匀,样品风干后,采用四分法分取制样。

二、土壤微团聚体分离:称取鲜土50.0g共3份,分别置于盛有5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水土比为10:1),浸泡过夜,将烧杯放入CSF一1A超声波发生器的清洗槽中,用21.5kHz、300mA超声分散30min,用铜筛/尼龙筛湿筛法分离出2.00~0.25mm 粒径的团聚体,继而用虹吸——沉降法,通过Stokes定律计算沉降时间分离0.25~0.02mm粒径的微团聚体.(将制得的各粒组样品用冷冻干燥仪(thermo savant)冻干,备用。

)沉降法是利用颗粒在介质中的沉降速度来测定颗粒尺寸及其粒度分布的。

根据Stokes 定律,在层流区,直径为D 的球形颗粒在粘度为μ的介质中以速度V 沉降时所受的流体阻力为R = 3πμDV 。

当这个力与颗粒的有效重力相平衡时,颗粒沉降的速度就达到了最大值[ 1 ] 。

颗粒的沉降速度V 与粒径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V =(ρs - ρf ) gD2/18μ(1)式中, g 是重力加速度;ρs 为样品密度;ρf 为介质密度;μ为介质的粘度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方法
1、采集样品要注意土壤湿度,不宜过干或过湿,最好在土不粘铲,经接触而不变形时采取。

采样面积为10cm2,深度视需要而定,从下至上分层采取。

采样要有代表性,一般耕作层分两层采样,取样点不少于10cm2小心地不使土块受挤压,尽量保持原来的结构状态。

剥去土块外面直接与土铲接触而变形的土壤,均匀地取内部的土壤约1.5—2kg,放在木盒或铁盒内(防止挤压)带回室内。

将带回的土样先风干,待稍干时把土块沿自然结构面轻轻地分成直径约1cm的小土块,避免受到机械压力而变碎。

除去粗根和小石块,风干后备用
2、用四分法取风干样品200g,分数次置于套筛上,筛孔大小自上而下排列的顺序为5mm、2mm、1mm、0.5mm、0.25mm。

加筛盖和筛底盒后用手干筛,直至各筛上的土团不再下漏为止。

然后收集各筛上的土样,分别称重,计算各级团聚体占风干土样的百分数
具体方法:取200g(有资料是“将为量不多的”)分析土壤放在上面最大的筛子上,并将整套筛子小心地左右摆动地进行筛分,筛子不应太强烈地振动。

在分开每个筛子时,还要用手掌在筛壁上小心地敲打几下,其目的是为了敲落其中塞住筛孔的团聚体。

土壤干筛后分成>5mm,5-2mm,2-1mm,1-0.5mm,0.5-0.25mm,<0.25mm 的粒级。

分别收集团聚体的每一粒级,称重并计算其百分含量……将全部分析称样当作100%,把得到的资料整理成图表
3、根据上面求得的各级于筛团聚体的百分含量,按比例配成50g风干土样
具体方法:用干筛时所得的各粒级土样共50g作试样。

取试样时,用技术天平从每一粒级中称取数值上相当于一半其百分率质量的土样,精确至:0.01g。

例如,土中5mm—2mm粒级的土壤团聚体含量为12.40%,则取土6.20g;土壤无结构粒级,即<0.25mm的,不要加在土样内,理论上这—部分粒级的土壤可以通过所有的筛孔,但实际上这个粒级的团聚体会塞住筛孔,妨碍较大粒级的筛分,但在计算取样数量和其他计算中都需计算这一数值。

因此实际取样会少于50g……
因为在团聚体水稳性测定时已经取了平均试样50g,即:干筛时所得粒级百分含量的一半,所以,湿筛后,每个粒级的重量乘以2,就得到相应各级水稳性团聚体的百分含量
4、将套筛(从上到下的顺序为5mm、2mm、lmm、0.5mm、0.25mm)放于振荡架上,并置于水捅中,桶内加水达一定高度,使套筛最上面筛子的上绦部分在最低位置时,仍离开水面约1cm左右
5、将称好的50g土样放入套筛内
6、开动马达,使套筛在水中上下振动30min
7、振荡后将套筛轻轻离开水面,待水稍干后,用洗瓶将各级筛子上的团聚体轻轻冲入蒸发皿,倾出皿中的清液。

然后放在电热板或水浴上蒸于称重(蒸发皿应事先编号称重),精确至:0.01g
注意事项
1、取样时,注意风干土样不宜太干,四分法取样时,应细心,以免影响分析结果
2、在进行湿筛时,应将土样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筛面上
3、将筛子放到水桶里时,应慢放,避免团粒从筛中冲出
4、振荡架及水桶应编上1、2、3、4号,土样应放对角1、3,2、4套筛
四分法取样
土壤采样时,一般每个混合样品约需一公斤左右,如果样品取得过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

四分法的做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干净的塑料薄膜上弄碎,混合均匀并铺成四方形,划分对角线,分成四份,保留对角的两份,其余两份弃去。

如果保留的土样数量仍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对角的两份达到所需数量为止
时间预计
干筛:
开始时间:2014年12月16日,预实验;2014年12月17日,正式实验
过程耗时:135÷2(同时2样)×20min≈17h=6days(≈3h/day)=3.5days(≈5h/day)
结束时间:约于2014年12月25日
湿筛:
开始时间:2014年12月17日,预实验;2014年12月18日,正式实验
过程耗时:135÷4×40min≈23h≈8days(3h/day)
结束时间:约于2014年12月26日
总共时间:2014年12月16日开始,2014年12月26日结束
时间纠正:在做完两组干筛以后,可以继续做一组湿筛。

湿筛后要烘干土样,加上称量,耗费时间大约10min。

则,一组湿筛(4个样)要耗时40min左右。

湿筛过程30min净空闲可以继续干筛。

干筛的15min净空闲也可以进行湿筛、烘干其他操作
结合起来,应该耗时至少>23h≈8days(3h/day);预留两天空白期,有时候可能一天能做6小时,也排除可能有其他事,则,初步估计26号能结束;27号归还实验仪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