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浅论山东大学历史上的四次灭亡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史为鉴】浅论山东大学历史上的四次灭亡危机
开端:新政遗产,光绪御批,时代产物
如果说戊戌变法留下了唯一遗产是一个京师大学堂,清末新政留下了的就是山东大学堂。戊戌变法的失败实际上已经宣布了清政府的灭亡,可怜光绪也算得上一代明君,终究没能扛得住历史的车轮。慈禧虽然平定变法,但是变法已经深入人心。无奈之下,慈禧玩了个换汤不换药,实行所谓的“新政”,“内阁”清一色的王爷贝勒,咱们不提此节。但是这个“新政”给中国留下了几许遗产,山东大学就是其一。
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是被派来平定义和团运动的,“袁大总统”也确实有几把刷子,三下五除二干掉了几个义和团“大师兄”。袁世凯一到山东就请义和团几个大师兄吃饭,酒过三巡,问道:尔等真个刀枪不入?答:然!老袁说:那好,咱们到后院试试吧。几声枪响,大师兄们死了。义和团的真实面目这里也不再细谈,卸磨杀驴的活计清政府还是干的很漂亮的。
回归正题,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一听上面要玩“新政”,好家伙,走着……一纸奏章直达天庭:咱们建个山东大学堂吧?光绪这点权利还是有点:准奏!
实际上,山东大学堂创办就是为了迎合清政府的“新政”,但是山东大学却结结实实的就此扎根,谁能想,这一走就是一个世纪。
第一回:辞旧迎新,远走岛城
山东大学建立起来了,但是此后的20多年风风雨雨,其实并不如意。先后有六个专门学校和山大分分合合,一所大学的能量是抗不过乱世的风风雨雨的。
1928年,北伐大军终于基本上统一了全国。翻看历史书,似乎这就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政府干掉北洋政府,山大归属也跟着转移到国民政府手里。
山大校史是这样写的“1928年,国民北伐军进抵山东,奉系军阀败逃。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兵济南,制造了“五、三”惨丅案。在动乱中,学校经费无着,随即停办。”一同停办的还有私立青岛大学。
“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的报告,下令在省立山东大学的基础上筹建国立山东大学。”
蔡元培不愧是中国大学办学行家,力主山东大学搬到青岛筹备,与私立青岛大学合为一处。当时的教育部长蒋梦麟也不愧为著名教育家,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1929年6月,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奉令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除接收省立山东大学外,并将私立青岛大学校产收用,筹备国立青岛大学。”
“1930年4月,国丅民党政府任命杨振声为校长,9月21日,举行开学典礼,国立青岛大学正式成丅立。”
很多人污蔑山大校史不清都提这么一段,说山大真正的历史就是从30年开始。但是我们说话要有证据,山大从济南到青岛,两年时间虽然已经停办,但是人员师资教学物资都在,而且山东大学筹办委员会和后来的国立青岛大学筹办委员会也是和山大前后相承,所以山大并没有断。
品味这一段历史,我们不知是该欣慰还是该痛惜。改朝换代的大潮里,神马都是浮云。而后面的另一次改朝换代,又一次证明了这个定理。
不论怎么说,山大活下来了。而且迎来了一次辉煌。虽然她是如此的短暂。
第二回:国难当头,谁人幸免?
有时候我们看一所大学,觉得他实在是伟岸雄壮。但是如果把他置身于国家大势,历史浩劫中,他又是如此的弱不禁风。改朝换代能让你或生活死,民族存亡自然更不必说。
抗丅日战争不过是二次世界大战的远东战场中的一部分,山大不过是抗丅日战争中苦苦挣扎的百所大学中的一所。只是西南联大的成功不是谁都能复制,刚刚搬迁青岛七个年头的山东大学缺的就是校亡人亡的凝聚力。乱世之中,我们又能责怪谁?闻一多杨振声在青岛自封“醉八仙”的豪情在学校内乱中消泯,一众名流,不论文理,有几个把山大当做了归宿,而不是仅仅一个过客?
于是“1937年,“七、七”事变,抗丅日战争爆发。11月国立山东大学由青岛迁往安徽安庆,不久再迁四川万县。图书、仪器、案卷分批运出,损失严重。1938年春学校在万县复课,不久教育部下令“暂行停办”。师生分别转入国立中央大学,图书、仪器、机械分别暂交国立中央图书馆、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央工业职业学校保管使用。……”
抗战中挣扎的大学不少,但像山大这样直接停办的不多。我们不知道是该称之为洒脱还是该称之为悲哀。名师散尽,教学物资分光,山大还有什么?
还有沦陷区的校址,还有千百师生心中的一个名号,还有它40多年传承的一股子韧劲。这,就足够了!
“1946年春,经国民政丅府教育部批准。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赵太侔再任校长。复校后设文、理、工、农、医五个学院,计有中国文学、历史学、外国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地质矿物学、土木工程学、机械工程学、电机工程学、农艺学、园艺学、水产水15个系,医学院不设系,并附设一个大学先修班和高级护士学校。各学院学生修业年限为四年,其中工学院五年,医学院六年,实行分学制和必修制、选修制。1946年10月25日举行开学典礼。知名学者王统照、陆侃如、冯沅君、黄孝纾、丁山、赵纪彬、杨向奎、萧涤非、丁西林、杨肇、童第周、曾呈奎、王普、郭贻诚、王恒守、李先正、刘遵宪、朱树屏、严效复、杨宗翰、郑成坤、李士伟、沈福彭等应聘来校执教。”
有人依旧是忘不了山大的,把山大当做归宿的确是不多,但有几个就足够了。赵太侔、童第周就算得上如此。
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山大不论怎么说是挺过来了。而这一时期之后山大也就创造“文史见长,海洋学科远东第一,生物学科国内第一”的名声。
但是辉煌的背后总是暗藏着危机,盛极则衰难免让人难以接受。
第三回:大学之乱,实为人祸
中国近代史说白了就是一个改朝换代史,牛鬼蛇神纷纷登台,登台了就要打破原有格局,一切重新洗牌。
52年以及之后的院系大调整,就是一次重新洗牌。洗牌自然有好牌和臭牌之分。有吃亏和白得之别。总起来说,你在前朝混的越好,本朝你就被整的越惨。十三所教会大学全部给瓜分干净,谁叫你不是跟正苗红来着,活该!民国时期的几所综合大学损失惨重,也只能徒呼奈何。中央大学,交通大学,清华,浙大,武大,厦大,山大尤为惨烈。这里别家事咱不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