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服装舒适性的主观评定

合集下载

服装舒适性

服装舒适性

1.服装舒适性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分类:服装舒适性,从广义上来说,是指着装者通过感觉(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知觉等对所穿着服装的综合体验,包括生理上的舒服感、心理上的愉悦感和社会文化方面的自我实现、自我满足感;从狭义上来说,就是指生理舒适性。

生理舒适性主要包括温度舒适性、接触舒适性、适体舒适性等。

温度舒适性是指在外部环境条件与自身活动条件的交互作用下,服装发挥适当的辅助体温调节功能,使人体保持热平衡。

服装舒适性是研究人体、服装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交叉科学,人体和环境的热交换收到服装的影响,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是描述人体和环境热交换的重要指标。

服装舒适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纺织品和服装的结构与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之间的关系,人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服装热湿传递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价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

研究方法大致从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三个方面着手。

舒适性的分类:①热湿舒适性;②接触舒适性;③压力舒适性;④视觉舒适性。

2.发展演变过程(两个里程碑):①1941年Gagge提出指标克罗(Clo);②1962年Woodcock提出指标透湿指数i m3.温度表示方法:①摄氏度℃(冰水混合物为0℃,沸水为100℃);②华氏温度℉(冰水混合物为32℉,沸水为212℉);③绝对温度oK(零下273℃=0K)。

三种温度的换算关系:℃=5/9(℉-32); K=℃-2734.温度的四个表示方法:①水汽压(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②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③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存在的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水汽压之比);④露点温度(指空气在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5.辐射:①太阳常数:太阳常数是进入地球大气的在单位面积内的总量,要在地球之外,垂直于的平面上测量;②玻尔兹曼定律:黑体辐射力j*与其绝对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

即:j*=εδT^4;③基尔霍夫定律:在给定温度下,对于给定波长,所有物体的比辐射率与吸收率的比值相同,且等于该温度和波长下理想黑体的比辐射率;④黑体:指入射的电磁波全部被吸收,既没有反射,也没有透射。

服装压力舒适性的主观评价试验分析

服装压力舒适性的主观评价试验分析
57混纺纱的混纺比测试在检测二组分三组分混纺产品的纤维含量时通常采用国家标准gbt2910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和gbt2911纺织品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但如遇到混纺纱中各组分纤维溶解性能相同或用户提供试样少等情况则不能采用该方法因此二组分三组分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 ��� 年第 � 卷第 期 广西纺织科技
,,
, 53 .3
, 6 6 . 7
做成 9 种款式相同 1, 2 , 3 , 1, 2 ,
的紧身背心, 这 9 款试样分别记为
实验人员的选择
图1
数量估计标尺
选择腰围在 56 .7 80. 0 之间的近似连续分布的试 � 在室温 24 , 相对湿度为 6 0% 的条件下,试验人员
收稿日期: 2 009 -09 -18 � � � � � 10 左右,每种试样试穿完后需要静放 20 30 , 以 作者简介 : 周彬 (19 81. 2 - ) , 男, 山东 泰安人, 助教, 主要从 事纺织检测与产品开发� � 使其达到初始穿着状态 � 试穿者在数值 0 10 的范围内
服装压力舒适性的主观评价试验分析
周 彬
盐城 224 005)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摘要�通过 3 种不同氨纶含量的单面针织面料进行人体穿着试验, 对服装压力舒适性进行了主观评价 � �关键词�主观评价;舒适性;服务压力;试验
+ 中图分类号: 101. 92 3.9
文献标识码:
服装压力舒适性是人的一种主观感觉, 是在一定的 意程度� 任何影响服装压力舒适性的物理指标都不能单 独地用来全面表达服装的压力舒适性 � 离开了人体主观 因此, 现将采用服装实际穿着验的主观评定方法来对 服装在穿着过程中的压力舒适性进行评价� 感受进行压力舒适性评价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准确的�

服装舒适性与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

服装舒适性与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
12
4 60
Cotton Textile Technology
Vol. 27 8
服装舒适性与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
吕进
( 青岛大学)
提要 对影响服装舒适 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 认为研究纤维、织物的各种 性能与服 装舒适性
的关系以及人体生理舒适要求、形态舒适要求与 服装结构之间的关系对提高服装的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All factors influencing garment comfort is analysed and evaluated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finds the researches about some garment propert ies have important signif icance in improving garment comfort, the researches involves the relat ions between all properties of fibre & fabric and garment comfort, and between human body comfort demands & appearance comfort demands and garment structure.
但是我们在进行腰部结构设计时主要注重腰围静
态美, 因此腰围舒适量主要考虑生理舒适量, 一般
控制在 2 cm~ 3 cm。
表 4 腰围变化所需宽松量
单位: cm
姿势
动作
平均增加量
直立正
45 前屈
1. 1
常姿势
90 前屈
1. 8
坐在

第六章 服装舒适性的主观评定

第六章  服装舒适性的主观评定

指导如何选定数字的原则,构成了定 义每一标尺的准则。
有四类数字或测量标尺:类别、顺序、 区间(等距)及比例标尺。
从类别标尺到比例标尺,数字的规则 变得更有约束性,同时增加了这些数字的 计算操作性。
四类心理学标尺的描述和能应用的分析方法总结 列于下表。
心理学标尺类型
标尺
原则
用法
可应用的统计方法
Hollies五级标尺
标尺 舒适性评价
1 完全不舒适
2
不舒适
3
舒适
4
较舒适
5 完全舒适
2、霍莉主观舒适评分表
舒适性评
在空调室的时间间隔/min
价术语
0
15
30
45
60 75
刚硬 静电感
粘腻 不吸汗
冷 滑腻
湿 紧贴 刺扎 粗糙 擦挂
说明 舒适性评分值:1-2-3-4-5 、完全舒适~非常舒适
3、热舒适标尺
在服装舒适性研究中,最有典型意义 的是弗里茨的语义差异标尺。使用该标尺 研究织物手感。
弗里茨的语义差异标尺使用七级标尺, 3在两端代表极值,0在中间代表二者都不。 如下例所示。
弗里茨的语义差异标尺
感觉特征
柔软的 光滑 凉爽 轻 细的 脆的
滑腻的 天然的 极薄的 紧贴的 易碎的
花的 悬垂好的 瘙痒的
硬挺
极值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非常 一定程度 二者都不 一定程度
2
1
0
1
2
1
0
1
2
1
0
1
2
1
0
1
2
1
0
1
2

服装舒适性主观评价及主客观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

服装舒适性主观评价及主客观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
服装尺 寸 的稳定性 。
2 ) 受试 者 。本实 验选 用 1 5名身 高 ( 1 6 0 ±5 ) c m, 体重 ( 5 0 ±2 ) k g , 年龄 为 1 9 ~2 1岁 的女 学生 作 为受 试 者, 实 验前 对受试 者进行 培训 , 在 实验 条件下 进行 实 际穿着 对 比实验 。 3 ) 实 验步骤 【 6 ] 。首先 在室温 2 9 ℃, 相对湿 度 7 5 的环 境 中 , 受试 者 穿上实 验服 , 蒙住 双 眼 。实 验 开始 时, 受试 者 先在 固定 的脚踏 车上 运 动 1 0 mi n , 骑车速度控制在 6 0 r / mi n , 使 受试 者 在 大运 动条 件 下 大量 出
l 主 观 评 价
1 . 1 实 验 1 ) 实验 材料 。实 验 中 , 实验 面 料选
表 1 织物 的基 本 结构 参 数
择 纯棉 、 纯涤 纶 、 涤 棉 混 纺 3种织 物 , 织 物
组织 为平 纹 。试 样 规 格 参数 如表 1所 示 。
将 实验 面料 做 成款 式 及 规 格 相 同 的 上装 , 测试 前 , 每件 服装 均经过 3次洗涤 , 以保 证
第 3期
刘丽 英 , 等: 服 装舒 适性 主观评 价及 主客 观指标 间 的相关 性研 究
6 1
4 ) 实验 问卷 设计 。在设计 舒 适性 问卷 时 , 对所 研究 对象 的性 能采 用语意 差别 进行 描述 , 将受试 者 的感
觉 强 度赋 予数 值 , 采用 经验 赋值 的 方 法 。本 工 作 采 用 五 阶 标 尺嘲 , 舒适评分值分别为 I , 2 , 3 , 4 , 5 , 其中 1 代 表 完全 不舒 适 , 5代表 非常 舒适 。主观 问卷 选 取 7种 主 观感 觉 进行 评 价 。随时 间 变化 的环 境 条 件及 主 观

服装穿着热湿舒适性的评价方法

服装穿着热湿舒适性的评价方法

收稿日期:2000-03-30作者简介:尹继亮(1975-)男,97级硕士研究生,现攻读博士。

服装穿着热湿舒适性的评价方法尹继亮 来侃 张一心(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安710048)唐世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北京100010)文章编号:1002-3348(2000)04-0055-04 服装穿着热湿舒适性是服装的重要功能要求之一,服装穿着热湿舒适性就是指在一定气候条件和人体活动水平下服装调节人体与环境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从而维持使人体感觉舒适的衣内微气候的性能。

服装穿着热湿评价可采用以下几个步骤[1]:(1)利用平板仪和单值“出汗”系统测量织物的隔热和水汽传递特性,由于服装的款式和人体穿着合适度、身体姿势和运动等因素,这种方法不能测定服装的隔热特性。

(2)在“出汗”暖体假人上评价服装传热传湿性能。

测得的数据用于程序计算机模型,用来预测人体穿着的耐受极限。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服装配套的整体热湿传递性能,可以比较服装配套间舒适性的相对差异。

但由于现在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人体着装舒适性的模型,所以这种方法还暂时不能确定服装穿着舒适性的程度。

同时由于目前假人系统还有待完善,所以要获得真实结果还需要进行真人穿着实验。

(3)对着装受试者在人工气候仓内进行实际穿着实验,测量人体生理参数。

用以建立、验证或修改数学模型预测系统。

同时在生理测定基础上,对受试者对服装舒适性感觉进行回答,即心理学评价。

(4)现场穿着实验,受试者穿着规定服装,作规定的工作,所引起的生理、心理变化与根据人工气候仓的结果比较,检验服装的性能。

综上所述,服装热湿舒适性的评价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织物单纯传热传湿和服装透气透湿的研究;②着装人体生理学研究;③着装人体心理学研究。

1 织物热湿传递评价和服装透气透湿评价单纯热传递测试方法:冷却法、恒温法、暖体假人法、平板仪法和热脉冲法。

单纯湿传递测试方法:透湿杯法包括蒸发法(包括倒杯法)和吸收法,密度梯度法包括R 管法和平板法。

服装穿着舒适性

服装穿着舒适性

难点内容:
• 服装压力舒适性; • 服装间气候;
第一节 服装压与压力舒适性研究
服装压的分类 影响服装压的因素
服装压舒适性的评定
服装压
• 亦称为着装接触压、着装拘束压; • 定义:人体着装时服装作用于人体表面且垂直于人体表面的单位
压力;
• 服装压的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由于服装的重力作用对人体产生压 力的影响;第二种是由于材料的变形产生张力,从而产生作用于 人体上的压力,使人体产生紧迫感;
• 如果织物既有很高的摩擦阻力,而织物的延伸阻力又大,可能对 人体产生较大的着装压力,从而导致不舒适感。
• 通过对人体坐姿时皮肤的变形与织物的实际伸长之间关系的研究, 发现皮肤应变明显高于实际织物的伸长,这表明在顺应皮肤的应 变方面,合适的服装尺寸及滑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近年来消费者偏爱迷你的服装,迷你服装一般采用弹性织物,而 弹性织物能够小变形地延展和收缩,这是近期广泛用来使服装合 体的另一种方法。如Lycra类弹性纤维也大量应用于泳衣等紧身功 能性服装,既达到提高人体活动性能的功能,又满足人体的压力 舒适性。
人体姿势与服装压
• 根据Kirk Ibrahim的压力公式可知,人体某点的服装压与该点的曲 率半径成反比;
• 因为姿势的变化会引起人体细部曲率的半径变化,因此动静态时 人体同一部位曲率半径不同,从而服装压也会发生变化。人体细 部曲率半径的变化由表可见;
部位 肩 胸 腹 背
方向 横 斜 纵 斜 横 斜 纵 斜 横 斜 纵 斜 横 斜 纵 斜
• 它由两层薄膜组成,每层薄膜上铺设银质导体并涂上一层压敏涂层。两片薄 膜压合在一起形成传感器。银质导体从传感点处延伸至传感器的连接端。传 感点在电路中起电阻作用;
• 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附着在许多表面上进行测量。传感器的附着 容易受外部条件影响,调节难;

服装舒适性

服装舒适性

同年(1941年)Ress使用热板导热仪 测定了“织物冷感” 。 1945年,美国哈佛疲劳研究所 Belding等人在人工气候条件下,对穿着不 同保暖服装的士兵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 作为比较不同军服效率的实际基础。 1946 年 Burton 发表论文,详细地论述 了人体舒适性取决于自身产生的热量和向 环境散失热量之间的能量平衡。


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地球大气层的温度来自太阳的光和热。但 是太阳并不直接给空气加温,太阳的辐射几乎 能够全部通过洁净的大气层,被地球表面吸收 。 地面吸收太阳的辐射热能以后温度升高, 与地面直接接触的空气层被加热,通过冷热空 气的对流作用又把热能转移到上层空气。这种 上、下气流和风,带着空气团不断与地面接触 而被加温,就形成了某一地区的气温。
物理过程 —— 视觉刺激:颜色、光泽、质
地等 热刺激:热湿传递 机械刺激:触觉、压力等


生理过程 —— 神经末梢对刺激的反应:热、 力等体温调节反应:血液流 动、汗 心理过程 —— 感官知觉反应,评估 综合感知 —— 舒适或不舒适,程度




舒适性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热舒适性:能够如愿以偿舒适的热湿状态,与服装的热湿 传递性能和空气透过性有密切关系。 接触舒适性:当纺织品与皮肤接触时所引发的各种神经感 觉,主要与织物的表面特性有关,包括纤维末梢粗细、织 物的密度及表面光滑度。 压力舒适性: 纺织品允许人体自由运动、减少束缚、根据 需要保持身体形状的能力。织物蓬松度、力学性能及服装 对身体的总体合身性是该舒适因子的主要因素,织物的手 感性能与该因子具有高度相关性。 服装美观性: 服装引起眼、手、耳、鼻的主观感觉,包括 衣服外观的良好状态和穿着者的愉悦性。

浅谈服装舒适性

浅谈服装舒适性

浅谈服装舒适性作者:韩静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20期韩静(泉州纺织服装学院,福建石狮 362700)摘要: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服装有着最为基本的遮体御寒的功能.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人们对于服装的功能需求越来越高,除了基本功能以外,还需要在穿着的时候感觉到舒适合体,已经成为了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产物了.本文将从服装的舒适性出发进行较为详尽的探讨,主要介绍了服装舒适性的几个分类,并指出了影响服装舒适性的几个方面的因素,最后结合这些情况提出了应该在进行服装结构设计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服装着装时候的舒适性问题,从而使得服装发挥出人体第二皮肤的重要职能.关键词:服装舒适性;基本功能;科学性;艺术性;第二皮肤;服装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TS9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3)10-0109-021 前言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必然离不开服装,千百年来,服装已经经历了最初仅仅是发挥出其遮风挡雨功能的时代,走入了人们还需要服装在进行着装的时候,能够体现出一定的舒适性,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因此,服装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保护性特征,更要显示出一定的舒适性特征.事实上,服装可以说是人类的第二皮肤,它穿在人体上应该感觉到舒适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不合体的服装将会大大降低服装的实用性功能.那么,所谓服装的舒适性就是指人们在选择服装这种客观物质进行穿着的时候,应该感觉到一定的舒适体验,不仅是生理方面的,也要是心理方面的舒适,从而体现出服装的舒适功能.2 服装的舒适性分类作为已经发展了数万年历史的服装来说,其已经从最初的遮体御寒、适应环境的基本功能向着更高的功能发展,它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穿着物品了,更应该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综合产物.这是由于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的突破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人们对于服装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注重服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那么,服装的舒适性到底有哪些类别呢?具体分类如下:2.1 运动舒适性服装穿在人体上,首先它应该符合人体的运动特征,否则,服装将失去其应有的作用,这是因为人的生命就在于运动,任何服装都不能穿在人体上妨碍人体的活动,从而使得人体活动能力受限.这样的服装将是失败的,不具有舒适性.应该来说,这就是服装运动学的基本理念所在.因此,服装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服装对于人体的运动舒适性,要能够做到认真分析人在各项运动中可能存在的与服装有关的运动变化关系,并根据这些运动特征进行服装设计.比如说,服装中的腰身设计应该注意到后腰身的设计应该与前腰身的设计不是完全相同的,男装与女装的腰身设计也应该是有区别的;2.2 热湿舒适性所谓服装的热湿舒适性就是指人体在穿着了一件服装以后,能够在环境、服装本身以及人体自身三者之间形成一种生物热力学的综合性平衡关系,能够维持人体体温的稳定,并为人体发挥出正常的生理机能创设良好的条件,满足人体生理方面对于服装的实际需求,进而让人体感觉到服装的舒适性能.应该来说,服装的这种热湿舒适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个时候的服装应该是人体、环境二者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载体,并通过传递不同的热、湿程度来调节人体的感觉,进而达到人体的生物平衡.比如说,人体出汗时,服装应该具有良好的汽相缓冲能力和液相缓冲能力,从而让人体在进行运动的时候,不会感觉到阴冷;2.3 触觉舒适性这种感觉主要是指服装跟人体的皮肤进行接触的时候,让人感受到一种对于服装这种材料的生理感觉.从内在来讲,它主要是来自于人体皮肤与服装的材料进行直接接触时,服装材料对于人体表皮层下的神经系统的一种刺激,要让人体能够在感觉到刺激的时候,不能够有一种刺痒的感觉,这种突然变化的幅度也不能过大.一般来说,服装材料的舒适感主要表现为:冷暖感,爽适触感,动态穿着感等,它也被称作为压力舒适感,它对人体的着装来说是最为直接的一种影响.这种触觉舒适性不能给人体过大的压力,否则它将引起服装穿着的不舒适感;2.4 视觉舒适性这种服装的舒适性主要是指服装的款式、色彩以及样子等方面对于不同人们的带来的感受,从而使得这些服装消费群体产生不同的心理舒适感受.一般来说,服装的视觉舒适性是由心理机制引出来的,会通过服装外在的色彩、款式、面料触觉等来对服装消费者产生不同的视觉刺激,进而影响到消费群体对于服装的态度,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服装消费行为.3 服装舒适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一般来说,服装的舒适性是受到多重因素影响的,具体有这么几个方面:3.1 生理机能因素对于服装来说,其舒适性受到生理机能因素的重大影响,它主要表现为:服装材料本身所固有的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柔软性、伸缩性、重量和化学性等多方面的生理机能因素.比如说,服装的吸湿性机能就是指服装材料是否能够及时吸收人体皮肤表面所排出来对汗液和蒸汽,并通过服装材料释放到空气中去.如果吸湿性能好,服装的舒适性就越高.事实上,近些年来,人们已经对服装的材料进行了改良,以改善材料的吸湿性能,从而提高服装的舒适性.那么,服装的保暖性、透气性、柔软、光滑度、伸缩性以及化学性能因素等,都将对服装的舒适性产生较大的影响,服装的保暖性越好,其舒适性也越高,透气性越好,舒适性也好.服装材料越柔软、光滑度高,服装的表面触觉就越好,其舒适性也越好.此外,人体生理机能也会对服装舒适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光从服装生理机能来考虑其舒适性,是有失全面的.这是因为当人体与服装产生联系后,人体本身也会有一定的生理调节功能,以使人体获得对服装的最佳舒适性.比如说,人体在进食以后,食物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就要看人体进食的质和量区别,肌肉运动也会对人体代谢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服装的舒适性.当然,人的性别、年龄、体质、遗传、生活习惯等的差异使人对服装舒适性有不同的感受;3.2 心理方面的因素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现代人对于服装的需求除了最为基本的实用功能以外,还要追求其心理感应,看服装是否能够带来一种赏心悦目的情趣,从而更好的展现自己的个性和艺术品位.这就是现代人对于服装的心理追求.因而,人的心理方面也会对服装舒适性产生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服装心理方面的舒适性包括了色彩、光泽、款式、抗皱性、挺括性、抗起毛起球性、与环境的适合性等因素.就服装色彩来说,它往往是通过人们的视觉来产生一种心理感受,它会影响到人的视觉神经,还会影响到人的心脏等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服装色彩能使人产生冷与暖、兴奋与沉静等多种不同的心理感受.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服装色彩的舒适性将给人带来一种服装的舒适性.甚至有时会因为不同的色彩搭配而产生不同的感情效果.此外,服装的不同风格也会给人带来一种不同的心理感受,这是因为服装作为人体的第二皮肤,是人类表达心理感应的有效语言之一,不仅需要获得生理方面的满足感,也要追求心理上面的平衡感,这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服装的社会效果.不同的服装风格将会给人带来高贵感、庄重感、时尚感等多种不同的感受.对于具有高贵感的服装来说,其一定是材料珍贵,做工精细,款式现代的,但是,不一定是舒适的,其更多的是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而服装的庄重感和时尚感也是反映出了人的不同文化修养与气质,能够使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舒适感.然而,一些时尚感较强的服装却不一定利于人体穿着需要,甚至还会影响到人体皮肤的呼吸,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因而,我们说,服装在追求审美心理需求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其舒适性能的实现,满足心理需求和生理需要;3.3 服装材料性能因素服装的舒适性显然还会受到服装材料自身性能的影响.比如说,一些服装材料本身就对人体穿着来说,不具有舒适性.根据一项调查表明,化纤材料的服装往往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异常刺激感,而真丝则更为适合人体的穿着舒适性要求,它不仅美丽轻盈,而且柔软光滑,具有独特的保健性能.棉质的服装则是更利于吸汗、透气,而且它的价格还相对较为便宜.此外,粘胶纤维综合了上述两者的优点,环保材料的服装则对人体健康更为有益,给人一种舒适、自然的感觉.因此,服装的不同材料显然会对服装的舒适性产生较为重大的影响,应该来说,还是较为直接和关键的影响.一些服装材料本身还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应,这主要是材料的色彩因素产生的保温性有一定的差别.这些服装材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服装的设计效果,从而直接影响到人体穿着时候的舒适感和服装性能.因而,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服装材料来设计服装,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服装材料来选择和穿着服装,从而使得服装材料既体现出美观又具有良好的舒适性.4 结语总之,服装舒适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对服装舒适性进行评价,可以是主观评价,也可以是客观评价,它是衡量服装设计与制作水平最有效的标准,能左右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又能提高服装产品的质量,在进行服装结构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服装舒适性要求,根据服装材料、人体结构等来具体实施服装的结构设计,从而使得服装满足人们基本的实用功能基础之上,更能够让人们穿出健康、穿出时尚、穿出个性,将服装的舒适性发挥到极致,让服装美与健康美有机结合在一起,满足人们生理需要的同时,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促进人类文明的更快、更好发展,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切不可只重视服装的设计,而忽略其穿着等各方面的舒适性,否则,这样的服装设计将是失败的,无法推广开来,也无法得到普遍消费群体的认可和接受.参考文献:〔1〕孙斌.关于服装舒适性的评价与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09(04):93-95.〔2〕陶海湄,孙莉.浅析服装的舒适性[J].国外丝绸,2004(01):28-31.〔3〕向东.特体服装结构版型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35-70.〔4〕邢旭佳.原型服装结构制图法的特点与适应性[J].丝绸,2004(3):26-30.〔5〕张技术,佟立民.着装舒适性影响因素的探讨[J].北京纺织,2005. 〔6〕张渭源.服装舒适性与功能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145.。

服装舒适性综合测试与评价体系探讨

服装舒适性综合测试与评价体系探讨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服装舒适性综合测试与评价体系探讨O n com pr ehens i V e t es t and eV a l ua t i on sys t em0f t he cl ot hi ng com f or t口宋英莉,刘静伟(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陕西西安710000)服装舒适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心理学、卫生学、物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

人们对舒适性的理解千差万别。

L i【11对舒适性是这样定义的:舒适性是物理上、生理上、心理上的多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状态。

Sl at er【2将舒适性定义为:人与环境问生理、心理及物理协调的一种愉悦状态。

随着人们对服装要求的不断提高,舒适性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

从存在状态来看,服装舒适性可分为穿着舒适性和非穿着舒适性。

服装的易保养性、易存放性均属于非穿着舒适性范畴:我们通常所说的舒适性是穿着舒适性,一般是指人体着装后,在环境、服装和人体三要素组成的系统中,服装具有的满足人体要求并排除任何不舒适因素的性能。

人们早已意识到,从正面描述舒适性很难,但不舒适的感觉却能很容易地用刺、痒、热、冷等表达出来。

因此,关于舒适性可广泛接受的定义是:无痛、无不舒适感觉的一种中性状态。

酬由于主观舒适感觉因人而异,所以对舒适性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在下面的论述中我们将其限定为穿着舒适性。

一、服装舒适性的研究内容及其影响因素l服装的穿着舒适性能是受到物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人体活动因素、环境气候因素等交叉影响的一种综合性能。

H1在人体一服装一环境系统中,影响服装舒适性的因素很多。

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来考虑,服装应当从心理、生理、感觉方面同时满足消费者对于舒适性的需要。

一是服装的生理舒适性,包括着装后运动机能的舒适性(包括服装的弹性、刚柔性、平滑性、带电性、合身性,装结构尺寸、服装重量和服装款式等)和着装后卫生机能的舒适性(包括织物的吸湿性、透湿性、放湿性、透水性、透气性、含气性、保暖性等)。

服装舒适性的主观评定课件

服装舒适性的主观评定课件
实验对象
年龄在18-60岁之间,不同体型、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人群,共计100人。
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
• 实验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试穿的方式进行主观评定 。
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1. 设计问卷,包括服装款式、材质、透气性、保暖性、柔软度等方面的问题。
2. 选择不同款式、材质的服装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目的和意义
目的
提高消费者对服装舒适性的认识和评 价能力,促进服装行业对舒适性的重 视和改进。
意义
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穿着 体验,推动服装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可 持续发展。
02
服装舒适性的定义与影响因

舒适性的定义
舒适性
指穿着服装后,人体所感受到的轻松、自在和满足的程度。
舒适性的评价标准
包括生理舒适、心理舒适和社会舒适,其中生理舒适主要关 注服装对人体的生理需求满足程度,心理舒适关注服装对人 的心理感受的影响,社会舒适则关注服装在特定社会文化环 境中的适应性。
口袋和拉链设计
合理设计口袋和拉链位置,方便使用,避免 不适感。
领口、袖口和裤口设计
注意细节处理,如宽松的领口、袖口和裤口 ,减少束缚感。
缝线和纽扣设计
选用合适的缝线和纽扣材料,确保耐用性和 舒适性。
生产工艺的优化
热压和粘合工艺
采用热压和粘合工艺替代传统缝制工 艺,减少线头和摩擦。
预缩水处理
对面料进行预缩水处理,减少尺寸变 化和缩水现象。
பைடு நூலகம்场竞争力。
03
主观评定方法介绍
主观评定方法的定义和分类
主观评定方法是一种通过人的感觉和经验来评价服装舒适性 的方法。它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其中直接方式是通过 人体试穿实验来进行评价,间接方式则是通过问卷调查、评 分等手段来进行评价。

服装舒适性评价方法

服装舒适性评价方法

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是环境,、服装、人体之间生物热力学的综合平衡,能满足人体生理状态的要求,同时,服装舒适性作为一种主观感觉,穿着舒适与否对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影响很大.因此,服装的舒适性研究一直是现代纺织服装科技领域的前沿课题,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多种衡量服装热湿舒适性评价方法,主要有物理指标评价法,微气候参数评价法、暖体假人法、生理学评价法、心理学评价法、综合评价.1 物理指标评价法1. 1 热舒适性物理指标评价服装的热舒适性单项指标主要是保暖率、热传导率、热阻值. 1941 年,盖吉(Gagge.A. P. ) 等人通过研究服装的热传递和热阻值,提出了与人体生理参数、生理环境和外界环境条件相联系的服装隔热保暖指标克罗值( clO) ( 表示服装向外界环境散热时的总热传递阻值) ,由此解决了服装热传递的定量测试问题,为该领域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 2 湿舒适性物理指标汗液的传递是服装热湿舒适性的最重要指标,传统的评价湿传递性的指标有保水率,脱湿率、芯吸收率、透湿率. 袁观洛模拟服装对人体皮肤表面汗汽的吸水量,以最大吸水率比较不同服装面料的吸湿、放湿性能; 李显波等人综合脱湿率、芯吸收率、透湿率、借助线性模型数学。

理论的矩阵求解方法综合评价服装湿舒适性; Scheurell 采用表面含湿变化" ( dynamicsurface wetness) 小型服装湿度仪, 根据氧化钴颜色变化检测表面水分的变化, 以确定服装内湿含量及舒适性能. 李俊~ 张渭源研究细纤度丙纶针织物的湿传性能, 把毛细高度~ 湿阻、保水率、放湿干燥率结合在一起, 建立了一套全面评价织物湿舒适性的试验评价体系.1. 3 热湿综合评价方法单纯性热传递和湿传递只考虑织物两侧所形成的温差或水汽浓度差, 而织物两侧的温、湿差是同时存在的, 在织物中热量和水汽是同时传递并相互作用, 为了更好模拟实际穿着情形,应采用热湿同时测定的方法.在人体处于相对静止时, 织物静态热湿性能评价指标综合为热阻、湿阻、透湿指数与蒸发散热效能指数.透湿指数消除了各种织物在对比中所受织物厚度的影响, 透湿指数在0~1之间, 值越大, 织物对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 越易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维持人体的热湿平衡; 蒸发散热效能指数描绘了织物热阻对透湿的交叉影响, 其值越低, 透湿性愈差. 透湿指数及蒸发散热效能指数是静态热湿舒适性能的综合评判指数. 范士秀采用模拟人体皮肤的出汗装置, 在静态热湿交换条件下, 对服装面料的透湿指数进行测试和探讨, 通过多元回归, 得出透湿指数与透气性成正比, 与服装热阻成负相关.但实际上人体的散热、散湿并非总是在稳态条件下进行, 尤其在夏季, 外界气温较高, 人体常常要通过汗液蒸发带走热量, 这样人体皮肤表面常常要经历干燥出汗蒸发干燥的过程在稳态条件下测得的舒适性能难以全面反映人体穿着时的实际感觉, 因此, 有必要对织物的动态热湿舒适性能进行研究. 当着装的人体在运动出汗时, 要求贴身织物对人体应有良好的汽相缓冲能力和液相缓冲能力. 汽相缓冲系数为衡量织物对人体皮肤表面汗汽的吸收和输送能力的评判指标, 液相缓冲系数表示织物吸收汗水、蒸发放湿能力的大小. 人体出汗后, 微气候中温度的迅速下降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所以织物动态舒适性还要织物能在人体出汗后, 使微气候中的温度下降较小, 并能迅速回升至出汗前的温度值, 其评价指标为BT( 出汗后微气候中温度下降至最低后的回升角的正切值) , BT值越大, 织物在散湿中对温度的缓冲能力越好, 温度下降较小并能迅速回升至出汗前的温度值, 从而保证了织物在湿输送的同时, 皮肤不产生阴冷感. 所以评判织物热湿舒适性要综合考虑各项静态、动态指标, 结合透湿指数、蒸发散热效能指数、汽相缓冲系数、液相缓冲系数建立多指标评判图, 综合评判服装的热湿舒适性能. 郭维婵等人选定服装面料服用性能综合评判论域|= ( 透湿性、吸湿性、热传递性、悬垂性、抗皱性) . 为了较好地协调各个性能指标, 综合合理地评价服装面料的优劣, 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预处理, 模糊综合评判的关系式为B= A R, B 为综合评判结果, A 为各指标对织物服用性能效果的影响权重系数集, R 为模糊服用性能评价效果与指标面的模糊关系矩阵. 该方法的不足之处表现为没有与人体的生理状态相结合, 单纯性地考虑了服装的热湿指标.微气候参数评价原田隆司等人指出了服装小气候概念, 认为在环境-衣服-人体系统中, 把视点放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实际生活中衣服的状况上, 与此对应进行体温、耗氧量、出汗量等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研究的重点是人体的调节功能. 在原田的这一理论基础上, 许多学者把服装微气候作为研究热湿舒适性的基础, 通过测量织物与模拟皮肤间气候区温度、湿度的变化来反映织物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 并提出了一系列评价指标. 如vmbach 得出了水汽传递指数等8 项指标; 原田等人甚至提出了高达33 项指标, 但由于这些指标过于繁杂且缺乏足够的稳定性而难以得到实际应用. 另一类是通过模拟皮肤热损失来反映人体的舒适感. 钱军等人通过热流计测定损失, 并提出了散热因子等 3 项指标, 张怀珠以非显性蒸发的生理条件作为分析基础, 设计了相应的非显性蒸发状态, 无任何蒸发的模拟装置, 以湿热散失、干热散失、透气阻抗对服装的热湿移动特性进行比较研究; 李栋高等人以皮肤温度、生理饱和压差、无感发汗量及热阻值为测定服装内小气候状态参数, 以形成热湿舒适性特征的描述和表征方法, 描述在非显汗状态下服装的热湿舒适性.3 暖体假人法暖体假人作为研究服装舒适性和特种功能服装的一种仪器最早在美国发明, 从Z O 世纪4O 年代起, 美国、加拿大、英国、前苏联、日本等都进行过暖体假人的研制. 我国总后军需服装备研究所,中国纺织大学也成功地研制了暖体假人. 暖体假人本体形态、区段划分、关节活动、代谢产热、体表温度分布、皮肤辐射系数等均符合人体解剖生理特点, 模拟人体表面温度分布, 进行与人体有关的热学研究. 假人各个区段分别进行温度控制, 镍铬丝加热, 采用电子计算机为中心控制的闭环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暖体假人是进行服装隔热值试验研究的理想测试设备, 它可以经受任何试验条件, 可按需要进行连续试验来多次重复试验, 由于没有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 试验结果稳定、误差较小, 可以进行精确合理的测量. 利用暖体假人进行服装热湿舒适性测定的指标为克罗值和透湿指数. 但到目前为止, 其模拟出汗装置还不能达到汽热同时进行.4 生理学评价方法服装生理学评价方法是指通过人体在特定的活动水平和环境下, 以穿着不同种类服装对生理参数的变化来评价服装舒适性的一种客观方法, 是服装功效学的主要手段之一. 服装生理学评价指标有: 体核温度< 一般使用直肠温度作为体核温度> 、平均皮肤温度、平均体温、代谢热量、热平衡差、热损失、出汗量、心率和血压等. 尽管人体的生理指标因人而异, 但其变化是有规律的. 从统计学的观点来看, 人体皮肤的表面温度和出汗潮湿面积比例变化是在一条生理曲线带内, 在着装状态下, 人体可以通过生理调节使得人体皮肤表面温度和出汗潮湿面积比例都能满足产热和散热平衡的要求, 但使人体感到舒适的皮肤表面温度和出汗潮湿比例只有一个很小的范围. 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以实验数据为基础, 提出了人体舒适状态下有关生理指标的大致范围, 其中代谢产热量为81. 1O4 W, 不显汗蒸发水分量为45~ 65 g/h, 直肠温度为37C , 平均皮肤温度为33C. 也有人认为由于生理学方法的可重复性差, 不大适合服装舒适性的评价, 因此, 这也是这一方法的不足之处5 心理学评价方法心理学评价方法即主观感觉评分法, 它是对客观评价方法的补充及检验. 其方法是预先设计好问卷调查表格让受试者通过穿着试验根据自己个人的心理感觉对穿着服装的舒适感觉指标< 如闷热感、粘体感等> 进行舒适感觉评分但指标的确立和标尺的划分是心理学评价方法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完善或公认的方法. 评分标尺一般分为三点标尺、五点标尺和七点标尺. 由于给人提供一维刺激时一般人能够清楚区分的感觉量级数不超过7 个故心理学方法的标尺设计不应超过7 个点. 综合受试者的评分结果后可得到各种服装舒适感觉指标的主观感觉评分值然后再用适当的数学方法进行处理即可评出各种服装的综合舒适感觉指标的优劣性.6 综合评价法唐世君等人认为由实验测得的基本指标在物理意义上不明确而且基本指标间在物理意义上会有重叠. 为了找出影响服装热湿舒适性的主要因素综合全面地评价服装的热湿舒适性对所测基本指标进行了主因子分析并采用方差最大的正交旋转法旋转从而获得具有明显独特物理意义的两个因子. 主因子1 中因子载荷较高的指标有人体皮肤湿润率、衣内温度微气候区相对透湿速率、综合透汽速率以及衣内水汽分压. 这几个指标与服装的湿蒸发有关. 从量化关系上来说主因子1 与人体皮肤湿润率、微气候区相对透湿速率、综合透汽速率成正比而与衣内湿度、衣内水汽分压成反比. 因此主因子1 是描述服装综合性能的其值越大服装透汽能力越好服装的湿舒适性就越好. 主因子Z 中因子载荷较高的指标有人体皮肤温度、衣内温度及衣内基本有效温度这些指标都与温度有关而且主因子Z 与人体皮肤温度、衣内温度、衣内基本有效温度都成正比所以主因子Z 是描述衣内综合温度的指标其值越大说明衣内综合温度越高服装热舒适性越差. 因此,主因子1 大,说明服装透湿性好。

服装舒适性评价方法

服装舒适性评价方法

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是环境,、服装、人体之间生物热力学的综合平衡,能满足人体生理状态的要求,同时,服装舒适性作为一种主观感觉,穿着舒适与否对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影响很大•因此,服装的舒适性研究一直是现代纺织服装科技领域的前沿课题,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多种衡量服装热湿舒适性评价方法,主要有物理指标评价法,微气候参数评价法、暖体假人法、生理学评价法、心理学评价法、综合评价•1物理指标评价法1. 1热舒适性物理指标评价服装的热舒适性单项指标主要是保暖率、热传导率、热阻值.1941年,盖吉(Gagge.A. P.)等人通过研究服装的热传递和热阻值,提出了与人体生理参数、生理环境和外界环境条件相联系的服装隔热保暖指标克罗值(clO)(表示服装向外界环境散热时的总热传递阻值),由此解决了服装热传递的定量测试问题,为该领域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2湿舒适性物理指标汗液的传递是服装热湿舒适性的最重要指标,传统的评价湿传递性的指标有保水率,脱湿率、芯吸收率、透湿率.袁观洛模拟服装对人体皮肤表面汗汽的吸水量,以最大吸水率比较不同服装面料的吸湿、放湿性能;李显波等人综合脱湿率、芯吸收率、透湿率、借助线性模型数学。

理论的矩阵求解方法综合评价服装湿舒适性;Scheurell 采用表面含湿变化"(dynamicsurface wetness)小型服装湿度仪,根据氧化钻颜色变化检测表面水分的变化,以确定服装内湿含量及舒适性能.李俊~张渭源研究细纤度丙纶针织物的湿传性能,把毛细高度~ 湿阻、保水率、放湿干燥率结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套全面评价织物湿舒适性的试验评价体系.1.3热湿综合评价方法单纯性热传递和湿传递只考虑织物两侧所形成的温差或水汽浓度差,而织物两侧的温、湿差是同时存在的,在织物中热量和水汽是同时传递并相互作用,为了更好模拟实际穿着情形,应采用热湿同时测定的方法.在人体处于相对静止时,织物静态热湿性能评价指标综合为热阻、湿阻、透湿指数与蒸发散热效能指数. 透湿指数消除了各种织物在对比中所受织物厚度的影响,透湿指数在0~1之间,值越大,织物对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越易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维持人体的热湿平衡;蒸发散热效能指数描绘了织物热阻对透湿的交叉影响,其值越低, 透湿性愈差.透湿指数及蒸发散热效能指数是静态热湿舒适性能的综合评判指数•范士秀采用模拟人体皮肤的出汗装置,在静态热湿交换条件下,对服装面料的透湿指数进行测试和探讨,通过多元回归,得出透湿指数与透气性成正比,与服装热阻成负相关•但实际上人体的散热、散湿并非总是在稳态条件下进行,尤其在夏季,外界气温较高,人体常常要通过汗液蒸发带走热量,这样人体皮肤表面常常要经历干燥出汗蒸发干燥的过程在稳态条件下测得的舒适性能难以全面反映人体穿着时的实际感觉,因此,有必要对织物的动态热湿舒适性能进行研究•当着装的人体在运动出汗时,要求贴身织物对人体应有良好的汽相缓冲能力和液相缓冲能力•汽相缓冲系数为衡量织物对人体皮肤表面汗汽的吸收和输送能力的评判指标,液相缓冲系数表示织物吸收汗水、蒸发放湿能力的大小•人体出汗后,微气候中温度的迅速下降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所以织物动态舒适性还要织物能在人体出汗后,使微气候中的温度下降较小,并能迅速回升至出汗前的温度值,其评价指标为BT(出汗后微气候中温度下降至最低后的回升角的正切值),BT 值越大,织物在散湿中对温度的缓冲能力越好,温度下降较小并能迅速回升至出汗前的温度值,从而保证了织物在湿输送的同时,皮肤不产生阴冷感•所以评判织物热湿舒适性要综合考虑各项静态、动态指标, 结合透湿指数、蒸发散热效能指数、汽相缓冲系数、液相缓冲系数建立多指标评判图,综合评判服装的热湿舒适性能•郭维婵等人选定服装面料服用性能综合评判论域|=(透湿性、吸湿性、热传递性、悬垂性、抗皱性).为了较好地协调各个性能指标,综合合理地评价服装面料的优劣,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预处理,模糊综合评判的关系式为B= A R, B为综合评判结果,A为各指标对织物服用性能效果的影响权重系数集,R为模糊服用性能评价效果与指标面的模糊关系矩阵•该方法的不足之处表现为没有与人体的生理状态相结合,单纯性地考虑了服装的热湿指标.微气候参数评价原田隆司等人指出了服装小气候概念,认为在环境-衣服-人体系统中,把视点放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实际生活中衣服的状况上,与此对应进行体温、耗氧量、出汗量等生理学方面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是人体的调节功能.在原田的这一理论基础上,许多学者把服装微气候作为研究热湿舒适性的基础,通过测量织物与模拟皮肤间气候区温度、湿度的变化来反映织物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评价指标.如vmbach得出了水汽传递指数等8项指标;原田等人甚至提出了高达33项指标,但由于这些指标过于繁杂且缺乏足够的稳定性而难以得到实际应用.另一类是通过模拟皮肤热损失来反映人体的舒适感.钱军等人通过热流计测定损失,并提出了散热因子等3项指标,张怀珠以非显性蒸发的生理条件作为分析基础,设计了相应的非显性蒸发状态,无任何蒸发的模拟装置,以湿热散失、干热散失、透气阻抗对服装的热湿移动特性进行比较研究;李栋高等人以皮肤温度、生理饱和压差、无感发汗量及热阻值为测定服装内小气候状态参数,以形成热湿舒适性特征的描述和表征方法,描述在非显汗状态下服装的热湿舒适性.3暖体假人法暖体假人作为研究服装舒适性和特种功能服装的一种仪器最早在美国发明,从Z O世纪40年代起,美国、加拿大、英国、前苏联、日本等都进行过暖体假人的研制.我国总后军需服装备研究所,中国纺织大学也成功地研制了暖体假人.暖体假人本体形态、区段划分、关节活动、代谢产热、体表温度分布、皮肤辐射系数等均符合人体解剖生理特点,模拟人体表面温度分布,进行与人体有关的热学研究.假人各个区段分别进行温度控制,镍铬丝加热,采用电子计算机为中心控制的闭环温度自动调节系统.暖体假人是进行服装隔热值试验研究的理想测试设备,它可以经受任何试验条件,可按需要进行连续试验来多次重复试验,由于没有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稳定、误差较小,可以进行精确合理的测量.利用暖体假人进行服装热湿舒适性测定的指标为克罗值和透湿指数.但到目前为止,其模拟出汗装置还不能达到汽热同时进行.4生理学评价方法服装生理学评价方法是指通过人体在特定的活动水平和环境下,以穿着不同种类服装对生理参数的变化来评价服装舒适性的一种客观方法,是服装功效学的主要手段之一.服装生理学评价指标有:体核温度< 一般使用直肠温度作为体核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平均体温、代谢热量、热平衡差、热损失、出汗量、心率和血压等.尽管人体的生理指标因人而异,但其变化是有规律的. 从统计学的观点来看,人体皮肤的表面温度和出汗潮湿面积比例变化是在一条生理曲线带内,在着装状态下,人体可以通过生理调节使得人体皮肤表面温度和出汗潮湿面积比例都能满足产热和散热平衡的要求,但使人体感到舒适的皮肤表面温度和出汗潮湿比例只有一个很小的范围.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以实验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人体舒适状态下有关生理指标的大致范围,其中代谢产热量为81. 104 W,不显汗蒸发水分量为45~ 65 g/h,直肠温度为37C ,平均皮肤温度为33C.也有人认为由于生理学方法的可重复性差,不大适合服装舒适性的评价,因此,这也是这一方法的不足之处5心理学评价方法心理学评价方法即主观感觉评分法,它是对客观评价方法的补充及检验.其方法是预先设计好问卷调查表格让受试者通过穿着试验根据自己个人的心理感觉对穿着服装的舒适感觉指标< 如闷热感、粘体感等> 进行舒适感觉评分但指标的确立和标尺的划分是心理学评价方法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完善或公认的方法.评分标尺一般分为三点标尺、五点标尺和七点标尺.由于给人提供一维刺激时一般人能够清楚区分的感觉量级数不超过7个故心理学方法的标尺设计不应超过7个点.综合受试者的评分结果后可得到各种服装舒适感觉指标的主观感觉评分值然后再用适当的数学方法进行处理即可评出各种服装的综合舒适感觉指标的优劣性.6综合评价法唐世君等人认为由实验测得的基本指标在物理意义上不明确而且基本指标间在物理意义上会有重叠.为了找出影响服装热湿舒适性的主要因素综合全面地评价服装的热湿舒适性对所测基本指标进行了主因子分析并采用方差最大的正交旋转法旋转从而获得具有明显独特物理意义的两个因子.主因子1中因子载荷较高的指标有人体皮肤湿润率、衣内温度微气候区相对透湿速率、综合透汽速率以及衣内水汽分压.这几个指标与服装的湿蒸发有关.从量化关系上成正比而与衣内湿度、衣内水汽分压成反比.因此主因子1是描述服装综合性能的其值越大服装透汽能力越好服装的湿舒适性就越好•主因子Z中因子载荷较高的指标有人体皮肤温度、衣内温度及衣内基本有效温度这些指标都与温度有关而且主因子Z与人体皮肤温度、衣内温度、衣内基本有效温度都成正比所以主因子Z是描述衣内综合温度的指标其值越大说明衣内综合温度越高服装热舒适性越差•因此,主因子1大,说明服装透湿性好。

服装人体的工程学与舒适性测试实践研究

服装人体的工程学与舒适性测试实践研究

服装人体的工程学与舒适性测试实践研究1. 什么是服装人体的工程学服装人体的工程学是将工程学原理应用于服装设计和制造的领域。

它涉及研究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特征和运动机制,以了解人体在不同活动和环境条件下对服装的需求。

通过使用工程学的方法,设计师可以优化服装的功能性、舒适性和性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2. 为什么需要对服装进行舒适性测试舒适性是评估服装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人们穿着舒适的服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疲劳感,并改善工作环境下的人体热舒适性。

因此,对服装进行舒适性测试可以帮助设计师了解服装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并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3. 舒适性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舒适性测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热舒适性测试:评估服装对人体热平衡的影响,如透气性、湿透性和保温性等。

- 动态舒适性测试:评估服装在不同活动强度下的舒适性,包括运动时的舒适性和运动过程中的阻力。

- 静态舒适性测试:评估静态状态下的舒适性,如服装的贴合度、压力分布和不适感等。

- 人体工效学测试:评估穿着服装时的人体姿势、关节活动度和姿势稳定性等。

4. 舒适性测试如何进行舒适性测试通常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主观评估:让穿着者填写问卷或进行面试,评估他们对服装舒适性的感知和评价。

- 客观评估:使用传感器或仪器监测穿着者的生理指标,如皮肤温度、湿度、心率和肌肉活动等。

- 运动分析:使用运动捕捉系统记录穿着者在不同活动下的动作轨迹和关节角度,评估服装对运动的影响。

- 压力分布测试:使用压力传感器测量服装对身体不同部位的压力分布,评估服装的贴合度和舒适性。

5. 舒适性测试的意义和应用范围是什么舒适性测试的意义在于帮助设计师优化服装的功能性和舒适性,提高用户体验。

通过了解用户需求和对服装舒适性的评估,设计师可以改进服装的设计和材料选择,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

舒适性测试的应用范围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工作服、运动装备、医疗服装等。

总结起来,服装人体的工程学与舒适性测试实践研究是将工程学原理应用于服装设计和制造的领域。

医用防护服的人体工程学与舒适性评价

医用防护服的人体工程学与舒适性评价
为和反应
实验法:通过 实验对比不同 防护服的舒适 性和易用性, 收集数据并进
行分析
生理指标: 心率、血 压、呼吸 频率等
心理指标: 满意度、 舒适度、 易用性等
运动学指 标:关节 角度、肌 肉活动、 动作时间 等
生物力学 指标:压 力分布、 剪切力、 摩擦力等
环境指标: 温度、湿 度、空气 质量等
人体工程学原理:根据人体生理结构和功能特点进行设计 舒适性评价:考虑穿着者的感觉、心理和生理需求 平衡设计:在满足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同时,兼顾舒适性 设计方法:采用实验、模拟和优化等手段,实现人体工程学与舒适性的平衡设计
选用透气、 吸湿性好 的面料
设计合理 的版型, 避免过于 紧绷或宽 松
增加可调 节的扣子、 拉链等细 节设计, 便于穿着 和脱卸
活动范围:手臂、腿部、 头部、腰部等部位的活动
范围
防护服设计:根据人体姿 态和活动范围进行裁剪和
设计
舒适性评价:测试防护服 在不同姿态和活动范围内
的舒适度和灵活性
尺寸调整:根据不同体型进行 尺寸调整,确保穿着舒适
材料选择:选择透气、吸汗、 舒适的材料,提高穿着体验
结构设计:根据人体工程学原 理,设计合理的结构,提高活 动便利性
主观评价方法:优点是直接反映穿着者的感受,缺点是主观性强,可能存在偏差。
客观评价方法:优点是客观准确,缺点是难以全面反映穿着者的感受。
综合评价方法:优点是兼顾主观和客观评价,缺点是操作复杂,需要多种评价方法的配合。
选择建议: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必要时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 进行综合评价。
舒适性的定义: 指人们在使用产 品或服务时所感 受到的舒适程度, 包括生理和心理
两个方面。

服装舒适度测试及评价方案探究

服装舒适度测试及评价方案探究

服装舒适度测试及评价方案探究小编(服装学院 ***专业 ***学号)一、研究目的人类懂得穿衣蔽体已有几万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对纺织品和服装舒适性的科学研究仅有几十年的历史。

服装的舒适性是指人体着装后,服装具有满足人体要求并排除任何不舒适因素的性能。

人们对服装热湿舒适性的研究是在初步形成了服装舒适性的某些基本定义,指标和获取了大量实验数据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后逐步开展的。

目前,对于杜庄舒适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湿舒适性方面,其中包括织物导热,导湿性能的研究[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早已不只是简单的御寒或遮羞,而是有了更多的要求和期望。

因而,研究服装舒适度测试及评价方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服装设计与生产水平的提高,以满足人们对于高标准服装质量的要求。

二、研究对象2.1 服装舒适性服装舒适性,涉及心理学、卫生学、物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

由于人们的感知不尽相同,所以对主观舒适性的判断也不同。

与人体、服装及服装的穿着环境都有关系。

Slater 给出的舒适性定义基本可以归纳为人与环境之间在生理、物理和心理方面互相协调的一种令人愉悦的状态[2]。

换言之,舒适型包含生理舒适性、物理舒适性和心理舒适性。

图2-1 生理舒适性、物理舒适性和心理舒适性关系图生理舒适性与人体维持生命状态的能力有关。

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在干制过程中,各个具体因素都是与另外的因素交互作用后得出综合感受,如图2-1所示。

2.2 服装舒适性的研究内容及其影响因素服装的穿着舒适性能是受到物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人体活动因素、环境气候因素等交叉影响的一种综合性能[3]。

在人体—服装—环境系统中,影响服装舒适性的因素很多。

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来考虑,服装应当从心理、生理、感觉方面同时满足消费者对于舒适性的需要[4]。

一是服装的生理舒适性,包括着装后运动机能的舒适性(包括服装的弹性、刚柔性、平滑性、带电性、合身性,装结构尺寸、服装重量和服装款式等)和着装后卫生机能的舒适性(包括织物的吸湿性、透湿性、放湿性、透水性、透气性、含气性、保暖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主观评价时的注意事项 ⑴主观评价得到的结果几乎完全 依赖于试验主题---人的主观公正性。 ⑵人的观点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⑶对主观评价所获数据实施统计 分析困难较大。 ⑷主观评价所获得数据存在不一 致性。

2.主观评价的要素: ⑴采用一个或一组评定属性 ⑵属性的相关描述 ⑶属性的等级评价范围 ⑷属性的定量表征 ⑸相应的数据处理 ⑹主观评价等级和客观测量的结 果相比较

通过对各种面料进行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得 出表示织物触觉舒适性的物理参数与主观评价等级 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见下表:
织物硬度、粗糙度、紧密度与 织物手感等级的相关关系 织物种类 硬度 粗糙度 紧密度 主观评价值
A
B
0.474
0.495
0.223
0.215
0.425
0.417
2.6
3.0
C
0.376
着装试验的局限性: 1.人体试验涉及到各种因素,是对实 际情况的客观反映。然而,作为“传感器” 的人体在体格、体型、生理反应、运动等 方面因人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因此测试结 果离散性较大。 2.另外,通过改变一个因素来讨论其 影响的分析难以实施。 3.同时,伴随长时间的重复试验,受 试者疲劳、空腹等也会影响其生理反应。 为克服着装试验中的这些不利因素,可 以与模仿人体形状及生理特性的仪器及装 置(如暖体假人等)相结合进行实验。
弗里茨的语义差异标尺
感觉特征 柔软的 光滑 凉爽 轻 细的 脆的 滑腻的 天然的 极薄的 紧贴的 易碎的 花的 悬垂好的 极值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非常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一定程度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二者都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一定程度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非常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极值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感觉特征 毛糙 粗糙 热 重 粗糙的 柔韧的 吸湿的 人造的 蓬松的 飘扬的 弹性的 素的 刚硬
第三节

服装舒适性主观评价方法

一、主观舒适性的评价指标 服装穿着热湿舒适性的综合评价,主要是指人体着 装后的生理、心理参数和服装微气候参数的综合评价。 人处在一定的热环境中,通过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 等方式,和周围环境进行热交换。环境变量和人体变量 的不同组合,会使人体产生不同的热舒适感。 当对处在一特定环境下的着装人体进行热舒适感评 价时,若直接列出所有变量显然很不方便,更不利于对 不同环境的相互对比,用一个指标来包含尽量多的影响 因素显得非常必要。
第五章
服装舒适性的主观评价
第一节 服装舒适性主观评价概述



人体穿着服装时是否感觉舒适,受服装、 环境和人体等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是服装舒 适性的重要反映,同穿着者的心理感觉和健康 密切相关,甚至影响其劳动效率和工作质量。 若穿着不适,会加重疲劳,增多热损失。 服装穿着的舒适感觉属于主观现象,是服 装、环境、人体等多种因素的综合。 获得主观感觉的唯一方法是应用主观评价 技术。对服装舒适性的主观评价,是指通过人 体生理学试验或现场穿着试验,对服装面料的 舒适性进行测定和评价
0.219
0.364
3.3



除此以外,更广泛用于织物触觉舒适性的 主观量度还有织物的含水量。 研究表明,穿着织物的含水率、实验室 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和着装人体主观舒适值之间 有密切关系。 对服装舒适性主观评价的进一步研究,是 让受试者在空调恒温室内穿着服装,以此评价 其穿着感觉。
三、主观评价技术在服装穿着舒适性 其他方面的应用

服装热舒适主观评价等级
等级 1 2 热舒适感觉 无法承受的冷 冻僵 等级 8 9 热舒适感觉 温暖,感觉舒适 温暖,感觉不舒适
3
4
非常冷

10
11

非常热
5 6
7
凉爽,感觉不舒适 凉爽,感觉舒适
舒适
12 13
接近承受极限 无法承受的热



4. 费里茨的语义差异标尺 在感觉研究中,另一常用的态度标尺 是语义差异标尺。语义差异标尺由一系列 两极比例标尺组成,其中每一标尺都由一 组反义词或一个极端词加一个中性词组成。 两极词的每端限定于若干分开条目的 5~7个比例尺上。相反情况下,中心是两 极端间的中点。 应答者需在标尺上做下标记,以一个 或几个术语最好的表达对物体态度的准确 描述。
3.测试与人体生理反应相关的指标, 如体温、皮肤温度、心率、血压、能量 代谢率、蒸发汗液量、皮肤上残留的汗 液量、血液成分、尿液成分、体重、身 高、体表面积等; 4.记录人体感觉,如身体局部或全 身的冷暖感、舒适性、 着装心理感觉 等; 5.计算服装的热阻(clo); 6.计算服装的传热效率。

霍莉穿着试验中使用的微气候及执行程序
测定周期 1 2 3 4 5 6 7 8 9 在人工气候室 测定前是否运 中的时间/min 动 0 1 15 16 30 31 45 60 75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否 否 空气温度 /℃ 35 35 35 35 35 35 35 21 17 相对湿度/% 20 20 70 70 70 70 45 75 75

稍热

很热

手感主观比例标尺
标尺感觉值 感觉特征 -2 干燥 -1 有点滑腻 0 滑腻适中 1 非常滑腻 2 极度滑腻

湿感主观比例标尺
标尺感觉值 感觉特征 0 绝对干 1 几乎不湿 2 略微湿润 3 适度湿 4 非常湿



三、着装试验 着装试验通常在人工气候室中进行。 在人工气候室中,对应于试验的目的,设 定适宜的环境条件和运动负荷。运动负荷 可以利用跑步器来设定。测定的常规项目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测定环境因素,如气温、湿度、风 速、辐射热、气压等; 2.测试服装因素,如服装重量、包覆 面积、服装表面积、衣下空气层、衣内温 湿度、服装上滞附的汗液量、服装表面温 湿度、热流量等;
类别 (性别、年龄 生活场所等)
决定平等
分类,分级
运算,众数,百分 数,x2检验,二项 式检验
中位数,双向方差 分析,秩序,相关 性,其他非参数统 计方法
顺序 决定平等,相对位置 (用于获得所 考虑用面料或 服装的等级)
等级
区间 决定平等,相对位置, 指数,态度,测 平均差,标准差, 差异量值 量知觉 全范围统计方法 (最常用的标 尺) 比例 决定平等,相对位置, 销售,花费,许 多客观测量 (主要可应用 带有有意义零点的差 异量值 于物理仪器所 产生的数据) 全范围统计方法



语义差异标尺因广泛使用而改进成许 多形式,如升级语义差异标尺、数字比较 标尺及Staple标尺(语义差异标尺的一种 简单形式)。 在服装舒适性研究中,最有典型意义 的是弗里茨的语义差异标尺。使用该标尺 研究织物手感。 弗里茨的语义差异标尺使用七级标尺, 3在两端代表极值,0在中间代表二者都不。 如下例所示。
2、霍莉主观舒适评分表
舒适性评 价术语
在空调室的时间间隔/min 0 15 30 45 60 75
刚硬 静电感 粘腻 不吸汗 冷 滑腻 湿 紧贴 刺扎 粗糙 擦挂
说明
舒适性评分值:1-2-3-4-5 、完全舒适~非常舒适
3、热舒适标尺 采用美国陆军NATICK研究所研究人 员John McGinnis ,所设计的简单标 尺,可以很容易的评判热舒适性的问 题,如下表所示。这种标尺用于热舒 适性研究非常可靠,它既可以用于热 应力评价,也可以用于不同气候条件 下的热安全评价。

等级 1 2 3 4 5 6 7
服装热舒适性主观评价等级
热舒适感觉 无法承受的冷 冻僵 非常冷 冷 凉爽,感觉不舒适 凉爽,感觉舒适 舒适 等级 8 9 10 11 12 13 热舒适感觉 温暖,感觉舒适 温暖,感觉不舒适 热 非常热 接近承受极限 无法承受的热
二、主观评价在服装触觉舒适性领域的应用

“舒适性”一词含义广泛,它不 仅仅指服装与身体的接触与保暖方面 的舒适程度,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问 题也可以用主观评价技术进行研究, 这已经在某些领域里得到人们的重视, 下面列出部分可用主观评价技术进行 研究的问题:



⑴服装风格、式样的外观因素(视觉上 的)。 ⑵穿着常用服装时工作与生活方面的 方便程度。 ⑶对特殊环境所要求服装的接触性能 (防护性能的)。 ⑷劳动或进行体育活动时对服装的接 触感觉。 ⑸鞋袜穿着时的舒适性评价。 ⑹服装色彩对舒适性的影响(视觉上的)。 ⑺冬季使用手套的方便程度。 ⑻纱线蓬松性对织物接触舒适性的影响。
评价内容 织物手感 织物的耐用性 织物色牢度 穿着松紧度 相关感觉 动态感觉和记忆 标准光亮度下的表观 可比光亮度下的表观 穿着时的表观 等级种类 多重等级 参照相应等级 参照灰度等级 多重等级
织物质量等级
颜色匹配度
表观及感觉
标准光亮度下的表观
多重等级
参照相应等级
一、主观评价在服装热舒适性领域的应用

第二节 服装舒适性主观评价的应用

人体穿着不同的服装,在不同的大气条件 和运动状态下的热舒适性问题涉及面很广,对 于它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很久,在纺织服装等测 试领域里,主观评价等级作为一种技术手段, 有着相当广泛的学术和商业价值。目前我们织
物舒适性的主观等级评价如下表所示:
织物舒适性的主观等级评价
服装穿着感觉 指 标
紧、松、重、轻、硬、静电、不吸湿、冷、 滑腻、潮湿、粘身性、刺扎、粗糙、骚 痒、等 粗糙、光滑、硬挺、柔韧、毛糙、 柔软、冷、暖、硬、 光滑度、柔软度、粗糙度、厚度、重量、 温暖感、硬挺度、蓬松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