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105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方法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65ac34580216fc700afdf6.png)
2.2实验方法2.2.1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方法2.2.1.1 反应溶液的制备(1)配制底物PNPG溶液:精确称取0.3766gPNPG,加适量0.1mol/L磷酸缓冲液(pH为6.8)溶解,再用容量瓶准确定容到50mL,配制成25mmol/L的母液。
将母液分别稀释成0.1、0.5、1.0、2.0、3.0、4.0、5.0mmol/L7个不同梯度的标准品溶液,备用。
(2)配制α-葡萄糖苷酶的酶溶液:将冻干酶粉(酶活力为14u/mg)用0.01mol/L磷酸缓冲液(pH为6.8)溶解,配制成2u/mL的母液。
再将酶液分别稀释,配制成0.1、0.2、0.3、0.4、0.5、1.0u/mL的酶溶液,备用。
(3)配制DNJ标准溶液(抑制剂):精确称取0.0010g DNJ 标准品,用容量瓶准确定容到10mL,配制成1000μg/mL DNJ标准母液。
将母液分别稀释成、1、5、10、20、40、60μg/mL六个不同梯度的标准品溶液,备用。
(6)0.2mol/L的Na2CO3:称取2.16g Na2CO3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定容到100mL,4℃下保存,备用。
2.2.1.2 PNP标准曲线的绘制精确称取0.0278g对硝基酚(PNP),加0.01mol/L磷酸缓冲液(pH为6.8)溶解,再用容量瓶定容至10mL,即得20mmol/L母液。
用蒸馏水将其母液稀释成浓度分别为1、5、10、20、40、40、80和100μmol/L的标准溶液。
取100μl上述标准液,各加入150μL 0.2mol/L 的Na2CO3,混匀 1 min ,再于405 nm处测定其吸光度,得标准曲线方程:y=128.13x+0.3579 (R2 =0.9998),其中y 为浓度,x为吸光值。
2.2.1.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测定方法参照Masao Hattori等试验条件,并做调整。
实验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样品空白组和样品组,各反应物按表中剂量在96孔板中进行加样,每组3个平行。
a-糖苷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a-糖苷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2e6bba0a417866fb94a8ea4.png)
a-糖苷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分泌科吴捷思考经DECODA研究,哪种血糖与心血管危险关系更为密切?与英美人群相比,我国人群的饮食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常用口服降糖药(拜糖平)经尿液排出比例约为多少?叙述关于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a-糖苷酶抑制剂的基本情况导读:a-糖苷酶抑制剂能够降低餐后血糖大约是20%-50%,同时也可以使空腹的血糖下降约10%,另外,这个有研究认为对309例糖尿病患者的服用阿卡波糖三年,除了降低血糖以外还能够明显的下降胰高血糖素样即GOP-1的水平。
a-糖苷酶抑制剂它主要包括阿卡波糖(Acarbose)拜唐苹、伏格列波糖(倍欣)。
1.阿卡波糖是1990年由德国拜尔制药公司开发上市,它的作用是对肠道内的蔗糖酶,麦芽糖酶,无精酶和葡萄糖淀粉酶都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药动学性质,毒性低,因此,被许多国家广泛的推荐为二弦糖尿病治疗的一个主要的药物.2.背兴1994年上市的因其所用的剂量小不良反应少疗效突出,目前也已经在多个国家被广泛使用.a-糖苷酶抑制剂的结构特点主要是由环己糖醇和氨基糖组成的一个假双糖结构,它是抑制a-糖苷酶活性中心所必须的一个部分,在假双糖结构的两侧或者一侧连接有不同数目的葡萄糖分子,有研究发现这个化合物中连接葡萄糖分子数目与其对应的a-糖苷酶抑制剂的抑制作用强度有关。
a-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a-糖苷酶它主要是抑制a-葡萄糖苷酶,a-葡萄糖苷酶能够将小分子的复合物分解为单糖后方能够吸收,因此a-糖苷酶抑制剂它能够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减少餐后高血糖对β细胞的刺激作用,减少餐后的胰岛素的一个分泌。
食物中的绝大部分碳水化合物为复合糖,包括分子量小的低聚糖(寡糖)以及分子量较大的多糖。
复合糖必须在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处被a-糖苷酶作用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
食物中含量最多的是淀粉,必须经过a-糖苷酶作用分解。
阿卡波糖合成路线
![阿卡波糖合成路线](https://img.taocdn.com/s3/m/edf9ebb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2.png)
阿卡波糖合成路线
阿卡波糖(Acarbose)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用于治疗糖尿病。
阿卡波糖的合成路线如下:
1. 以葡萄糖为起始原料洗脱露骨醇,然后进行一个羟甲基化反应,生成4,6-O-甲基葡萄糖醛酮;
2. 经过醛酮的保护,然后进行胺化反应,生成4,6-O-甲基-2-氨基-2-去氧伽马吡啶;
3. 脱除保护基,然后进行Hofmann消除反应,生成N-甲基-2-氨基-2-去氧伽马吡啶(N-Methyl-2-amino-2-deoxy-gamma-picolinic acid or NADEGPA);
4. 经过酯化和胺化反应,生成N-甲基-2-氨基-2-去氧伽马吡啶的氰乙酰乙酯(N-Methyl-2-
amino-2-deoxy-gamma-picolinic acid cyanethyl ester);
5. 将氰乙酰乙酯与3,4,6-三甲基-2-萘-1-酚进行缩合反应,生成N-甲基-2-氨基-2-去氧伽马吡啶
的N-乙酰基-4,6-O-乙酰基-β-葡萄糖苷;
6. 经过酸性水解反应,去除保护基和乙酰基,得到最后的产物阿卡波糖。
以上是阿卡波糖的一个合成路线,具体的反应条件和配体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详细的化学合成知识和实验操作经验才能完成。
a-糖苷酶抑制剂
![a-糖苷酶抑制剂](https://img.taocdn.com/s3/m/7d3cee057cd184254b353533.png)
种类天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glucosidase inhibitor)主要源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目前已上市并在临床上应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降糖药主要有:拜唐苹(阿卡波糖),每片50毫克(德国拜耳);卡博平(阿卡波糖),每片50毫克(中美华东);倍欣(伏格列波糖),每片0.2毫克(天津武田);奥恬苹(米格列醇,miglitol),每片50毫克(四川维奥)。
其中拜唐苹及卡博平为医保药物,倍欣与奥恬苹尚未进入医保目录。
拜唐苹:(阿卡波糖),Acarbose特点:由白色放线菌属菌株发酵而成,为德国拜耳公司出品,仅有微量原形或分解产物为人体吸收,绝大部分经肠道排出。
规格:50毫克/片剂量:150~300毫克/日副作用:消化道反应:肠鸣,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偶有腹泻,一般两周后可缓解,必要是可减量。
倍欣:(伏格列波糖),V oglibose特点:由日本武田药品有限公司生产,通过抑制α- 葡萄糖苷酶,延缓双糖(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为双糖)在α- 葡萄糖苷酶作用下分解为单糖,延缓葡萄糖与果糖的吸收速度,从而降低餐后血糖。
规格:0.2毫克/片剂量:0.6毫克/日副作用:同拜糖平。
编辑本段作用机制食物中的淀粉(多糖)经口腔唾液、胰淀粉酶消化成含少数葡萄糖分子的低聚糖(或称寡糖)以及双糖与三糖,进入小肠经α- 葡萄糖苷酶作用下分解为单个葡萄糖,为小肠吸收。
在生理的状态下,小肠上,中、下三段均存在α- 葡萄糖苷酶,在服用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后上段可被抑制, 而糖的吸收仅在中、下段,故吸收面积减少,吸收时间后延,从而对降低餐后高血糖有益, 在长期使用后亦可降低空腹血糖, 估计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编辑本段作用特点(1)抑制小肠上皮细胞表面的α-糖苷酶。
药物与酶的结合时间大约是4~6小时,此后酶的活性可恢复。
(2)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而不抑制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3)一般不引起营养吸收障碍。
知母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知母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提取分离及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48e29fc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0.png)
知母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蓝萍;叶小利;李学刚;王亮;黄文文;柳明
【期刊名称】《中成药》
【年(卷),期】2010(032)011
【摘要】目的:筛选知母中降血糖的活性成分.方法:以α-葡萄糖苷酶为靶标,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色谱法和苇结晶等操作对知母的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筛选知母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结果:知母30%醇洗脱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强,对其进一步分离纯化,分离出知母中降血糖活性单体,经1H-NMR等结构鉴定为芒果苷.结论:芒果苷为知母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主要活性成分.
【总页数】4页(P1945-1948)
【作者】蓝萍;叶小利;李学刚;王亮;黄文文;柳明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药学院药用资源研究所,重庆4007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
【相关文献】
1.桑叶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诱变选育 [J], 朱孟峰;许伟;邵荣;韦萍
2.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桑树内生细菌分离及鉴定 [J], 武婷婷;刘万振;生吉萍;王正荣;申琳
3.纸色谱法筛选知母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J], 陈丽华;潘自红;曹云丽;马庆一
4.知母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J], 杨秀芳;陈梅;闫倩茹
5.藏药材诃子中3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分离与鉴定 [J], 马家麟;陈涛;谭亮;王环;李玉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服降糖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比较总结
![口服降糖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比较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84fe9a50b1c59eef9c7b42d.png)
口服降糖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比较总结(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一、AGI家族成员二、AGI作用机制比较三、AGI抑酶谱差异比较四、AGI药动学参数差异比较五、AGI用法用量区别比较六、AGI降糖差异比较七、患者用药注意事项八、AGI常见不良反应比较九、AGI特殊注意事项比较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但它到底是一种怎样作用的降糖药物,不同的AGI之间又有怎样的区别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AGI家族成员常见的AGI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
认识他们从化学结构开始:表1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三药比较图1 三药结构比较二、AGI作用机制比较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食物中的糖包括多糖(淀粉)、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等)、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以及半乳糖)。
除单糖可以直接由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入血外,其余均需经α-葡萄糖苷酶水解转化成单糖才能利用,也就是说如果抑制了α-葡萄糖苷酶活性就可以减少糖的吸收。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结构类似这些寡糖,能在寡糖与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位点与后者结合,可逆性抑制或竞争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减少寡糖分解为单糖,从而延缓肠道对单糖,特别是葡萄糖的吸收,使餐后血糖峰值渐变低平、波动减小,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降低。
如阿卡波糖,它是一种生物合成的假性四糖,其化学结构类似于四个葡萄糖结合成寡糖。
用药教育:阿卡波糖等和碳水化合物(糖)化学结构相似,它会冒充碳水化合物,与肠道上水解碳水化合物的酶——α-葡萄糖苷酶结合,使真正的碳水化合物无法被水解,从而降低餐后血糖。
阿卡波糖等应在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
如果饭后服用,α-葡萄糖苷酶已经与碳水化合物结合,或碳水化合物已被α-葡萄糖苷酶水解,阿卡波糖等将无法发挥降糖作用。
注意:α-葡萄糖苷酶是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α-临界糊精酶、蔗糖酶和乳糖酶等组成的一类酶的总称。
1110105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ppt课件
![1110105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c013ceb9d528ea81c779d3.png)
药物效果与副作用
影响碳 水化合 物吸收 的药物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剂,如:
阿卡波糖,伏 格列波糖,米 格列醇
抑制小肠上段的α-葡萄糖 苷酶,阻断碳水化合物分 解成单个葡萄糖,未分解 的碳水化合物到达小肠的 中下段,并使得这些部位 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活 性增加,分解碳水化合物 成单个的葡萄糖并吸收入
4
• 持续的高血糖引起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 原因,因此保持正常水平的血糖并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十分 重要。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胰岛素(INS)及其 类似物,胰岛素分泌促进剂,INS增敏剂等[5],虽都能达 到短期内降糖的目的,但久用此类药物会加速胰岛组织的 老,损害身体各种器官,诱发并发症。α-葡萄糖苷酶抑 制剂是治疗糖尿病的新途径。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已有 阿卡波糖,米格列醇,伏格列波糖三个α-葡萄糖苷酶抑 制剂应用于临床。
血糖浓度高时刺激胰岛素分泌,但在低 血糖期则不会,可以使葡萄糖水平和餐 后胰岛素反应正常化,其缺点是必须注 射,而长期皮下注射可降低体重。
8
药物类别
胰岛素 增敏剂
作用机理
药物效果与副作用
噻唑烷二 本类药因能增强胰岛
酮类化合 素的作用,纠正糖及
物,如曲格 列酮、罗格 列酮
脂质代谢异常,降低 空腹及餐后血糖井能 改善高糖毒性,治疗
• Ⅱ型糖尿病(NIDDM)治疗的长期目标是长期稳定血糖使其 处于正常水平,防止各种并发症。理想的血糖水平是3.35.6mmol/L,餐后血糖水平不超过10mmol/L[6]。目前常用 食疗,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索治疗,见表1。
7
表1:Ⅱ型糖尿病的治疗途径
药物类别
作用机理
药物效果与副作用
胰岛素 (INS) 分泌促 进剂
一种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泽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泽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9adcebf05f0e7cd1852536b1.png)
专利名称:一种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泽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易醒,肖小年,张建平,仲秋晨,焦爽
申请号:CN201010045856.2
申请日:20100119
公开号:CN101797312A
公开日:
201008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泽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将泽泻粉碎,浸提,过滤,浓缩,静置冷藏,分取清液,浓缩,得到泽泻粗提取液;依次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将正丁醇萃取部分合并,减压蒸馏浓缩,干燥后即得到泽泻提取物。
该泽泻提取物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作用,酶抑制率可达92.30%,加入到药物载体,制成颗粒剂、或胶囊剂、或片剂、或口服液、或注射剂;或者加入载体,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保健饮料或保健食品。
该发明简单易行,适于推广。
申请人:南昌大学
地址: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99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夏材祥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其在降血糖药物或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其在降血糖药物或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4b868d2faa00b52acec7ca34.png)
专利名称: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其在降血糖药物或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玉梅,杨周颖
申请号:CN202010028778.9
申请日:20200111
公开号:CN111195247A
公开日:
2020052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龙血竭红素A的新用途,包括在制备降血糖药物、保健品或功能食品中的应用,还包括用于制备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剂的应用。
本发现创造性地发现,龙血竭红素A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并且其抑制活性远远强于临床药物阿卡波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降血糖组合物,包含龙血竭红素A和药用辅料或保健品用辅料,用作药物制剂或保健品制剂。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地址:666303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
国籍:CN
代理机构: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康珉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专利文献分析及其中药源新药开发进展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专利文献分析及其中药源新药开发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881a3e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3.png)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专利文献分析及其中药源新药开发进展姚虹【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2(21)24【摘要】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研究开发的一类新型口服降血糖药物,具有作用温和持久、毒副作用小甚至无毒的优点,是近年来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热点之一.中药是我国特色的药物资源,从中药资源中寻找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则是我国新药研究的特色.专利是新药开发产品化过程中标志性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文献.通过相关中国专利及相关文献分析,综述中药源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新药开发的现状.%α-glucosidase inhibitor is a new oral hypoglycemic drug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in the late 1970s,with mild and persistent effect, little side - effect, even non - toxicity, which is one of the hot points of diabetic pharmacotherapy in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rug resource is becoming the new drug research way,it is our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to find a - glucosidase inhibitor from Chinese medicine. Patent is the key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 in the process of new drug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the relevant Chinese patents and literatur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of Chinese medicinal new drug of α - glucosidase is reviewed.【总页数】2页(P15-16)【作者】姚虹【作者单位】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20131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上海,201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8;R977.1+5【相关文献】1.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机制研究 [J], 王文;王金虎;张小康;赵祥妤2.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及食品源抑制剂的开发前景 [J], 聂莹;陈俊帆;苏东海;韭泽悟;李志姣;程永强3.海洋天然产物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J], 朱月霞;沈金阳;刘玮炜;邵仲柏;吴小小;吴琦;金叶;刘顺;李姣姣;吉敬;史大华4.瑞格列奈联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治疗社区老年T2DM患者的疗效分析 [J], 赵保团;唐晓青5.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罗汉果内生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J], 周巧丽;付强;王琪;胡梦琪;金岳;赵丰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α-糖苷酶抑制剂
![α-糖苷酶抑制剂](https://img.taocdn.com/s3/m/89a8ce49b4daa58da0114af4.png)
α-糖苷酶抑制剂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类新型口服降糖药,临床常用的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三者的降糖作用并无明显差别。
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降低餐后高血糖,如果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热能占50%以上,则降糖效果更为明显。
α-糖苷酶抑制剂降糖作用温和,单独使用不会导致低血糖,无药物继发性失效的现象。
单药治疗可降低空腹血糖1.4~1.7毫摩尔/升、餐后血糖2.2~2.8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0.7%~1.0%。
α-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优势α-糖苷酶在食物的吸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食物必须与这种酶结合才能被消化吸收而使血糖升高。
α-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部位在小肠上段,它通过可逆性地抑制肠系膜刷状缘的α-糖苷酶,延缓α-糖苷酶将多糖(如淀粉、寡糖等)分解为葡萄糖,从而减慢葡萄糖的吸收速度,降低餐后血糖。
阿卡波糖主要抑制α-淀粉酶,作用于大分子多糖的消化过程;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选择性地抑制双糖水解酶(麦芽糖酶、蔗糖酶),使双糖分解为单糖的过程受阻。
由于这种抑制作用是可逆的(α-糖苷酶抑制剂与α-糖苷酶结合数小时后又自行解离),所以碳水化合物向葡萄糖的转化仅仅是推迟,而不是完全阻断。
α-糖苷酶抑制剂对空腹血糖无直接作用,但可通过延缓肠道内糖的消化和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减轻葡萄糖的毒性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进而使患者的空腹血糖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α-糖苷酶抑制剂的适应证(1)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适用于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者及老年人。
对于空腹、餐后血糖均升高的患者,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合用;(2)该药能降低糖耐量低减患者向糖尿病转化的风险,故可用于对糖耐量低减患者的干预治疗;(3)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磺脲类或双胍类降糖药效果不佳,尤其是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可以加用α-糖苷酶抑制剂;(4)用于单纯饮食治疗血糖得不到满意控制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肥胖者更为适宜;(5)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α-糖苷酶抑制剂可作为胰岛素的辅助治疗药物,但不能单独使用α-糖苷酶抑制剂控制血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磺酰脲(SU)类 ,如:格列美 脲;非磺酰脲 类如瑞格列奈
α-肾上腺素受 体拮抗剂,如 :咪格列唑
升血糖素 样肽一 1(GLP-1)
该类药物可与胰腺β-细胞 上的调整蛋白(也称SU受体
)结合,特异性阻滞胰岛 β-细胞上ATP敏感性钾通道
,使膜去极化,促使电压 依赖Ca2+通道开放,引起 胞浆内Ca2+浓度升高,从
• Ⅱ型糖尿病(NIDDM)治疗的长期目标是长期稳定血糖使其 处于正常水平,防止各种并发症。理想的血糖水平是3.35.6mmol/L,餐后血糖水平不超过10mmol/L[6]。目前常用 食疗,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索治疗,见表1。
表1:Ⅱ型糖尿病的治疗途径
药物类别
作用机理
药物效果与副作用
胰岛素 (INS) 分泌促 进剂
• 基于上述优点,第二代酶-抑制剂筛选模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筛选方法。虽
然早已有从人胰腺和唾液中成功分离纯化出α -淀粉酶的报道,但由于其材 料来源有限,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价格极其昂贵。因此,近年来的以淀粉、 蔗糖、麦芽糖为底物的酶-抑制剂筛选模型所使用的α -淀粉酶大多为猪胰 型酶,蔗糖酶、麦芽糖酶等,其他α -葡萄糖苷酶大多来源于酵母。猪、酵母 的遗传型存在的差异造成它们所表达的酶也必然有差异。这一事实使该筛 选模型无法做到与糖尿病患者体内情况完全一致,也无法直接评价α -GI的 体内药效,最终还需要高血糖动物做药理试验研究。
葡萄糖氧化法
• 以淀粉、蔗糖、麦芽糖等α -葡萄糖苷酶直接水解物为底物的筛选模型的具
体筛选过程与以PNPG为底物的筛选模型基本相同,只是所用底物不同。
• 具有以下优点: (1)具有PNPG底物筛选模型的经济、快捷,可在体外进行筛
选等优点; (2)筛选得到的α -GI靶向作用具体,作用机制确切。α -淀粉酶 、蔗糖酶、麦芽糖酶等α -葡萄糖苷酶是体内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关键酶 ,其作用底物分别为淀粉、蔗糖、麦芽糖等。如果一种物质抑制α -淀粉酶 水解淀粉、或抑制蔗糖酶水解蔗糖、或抑制麦芽糖酶水解麦芽糖,则该物质 就具有相应酶抑制活性;如果同时具有2种或2种以上的酶抑制作用,则该物 质就具有2种或2种以上相应酶的抑制活性; (3)与PNPG底物筛选模型相比, 假阳性率较低。另外,这种筛选模型还具有定向筛选的特点。
减慢胃肠道排空及对营养 物质的吸收,也可能是减 少食物诱发的胰高血糖素 释放。
能降低餐后高血糖,改善组织对INS的 敏感性,如增强INS与其外周组织受体 的亲和力,降低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 糖的摄取和利用。
目前处于Ⅲ期临床研究中。
药物类别
作用机理
药物效果与副作用
NO合成 酶抑制 剂
如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胍
能选择性地抑制诱导型一 氧化氮合酶(NOS),阻止 白细胞介素-1(IL-1)诱导 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减轻 糖尿病引起的血管机能障 碍。
• 临床观察统计证实,糖尿病并发症高发是造成死亡的主要 原因,其死亡率也上升到继心脑血管病,肿瘤之后的第三 位。糖尿病因其病因的复杂,并发症多,治愈率低,成为 国内国际一大医学难题,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为不死 的癌症。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统计数字表明,2000年全球 共有1.5亿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占90%以上,其中 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2000多万人,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 二),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3亿[3,4]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大 量增加,糖尿病的治疗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卫生保健问题。
血糖浓度高时刺激胰岛素分泌,但在低 血糖期则不会,可以使葡萄糖水平和餐 后胰岛素反应正常化,其缺点是必须注 射,而长期皮下注射可降低体重。
药物类别
作用机理
药物效果与副作用
胰岛素 增敏剂
噻唑烷二 本类药因能增强胰岛
酮类化合 素的作用,纠正糖及
物,如曲格 列酮、罗格 列酮
脂质代谢异常,降低 空腹及餐后血糖井能 改善高糖毒性,治疗
高血糖动物筛选模型
• 思路:首先构建高血糖动物模型,然后将待筛样品注射或灌胃该动物模 型,通过观察动物血糖浓度的变化评价该样品的药效作用大小,最后进 行作用机制和作用靶位的研究。其主要包括四氧嘧啶、肾上腺素、氨 基葡萄糖等所致的动物高血糖模型和原发性糖尿病小鼠(NOD小鼠)模 型。
• 采用该筛选模型筛选药物的突出困难是:实验周期长,耗资大[15]、化 合物用量大、难度大,无法做到同时进行上百种中草药或其成分筛选, 更不能阐明其作用的有效成分及作用特定靶点。但具有检测方法比较 深入细致、结果相对可靠等优点。因此基于高血糖动物模型的方法不 太适合大量筛选的要求,但可用于进一步的生物活性验证。
3. 不同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 米格列醇 伏格列波糖
陆生动植物 海洋生物
天然产物或微生物 发酵产物为母体,通 过化学半合成的方 法
3.1 微生物来源
• 阿卡波糖
• 1977年,德国拜尔公司在游动防线(Actinoplanes)SE50,SE82 和SE18的代谢产物中提取出近似低聚糖(寡糖)的抑制α-葡萄糖 苷酶活性物质[20]。经过深入研究,德国拜耳(Bayer)公司1990 年在欧洲和拉丁美洲推出了第一个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 波糖(Acarbose),商品名拜糖平[21,22]。
• 这一筛选方法的建立为α -GI的体外筛选奠定了基础,被公认对α -GI 的研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筛选过程经济、快捷,并可进行体外直接筛 选,因此,这一筛选模型特别适用于α -GI的初步筛选。
• 由于该模型只能筛选到对麦芽糖酶有强活性的抑制类药物,无法筛选 到同时对α -淀粉酶、蔗糖酶、麦芽糖酶等α -糖苷酶具有抑制作用的 α -GI,更是无法直接评价筛选得到的降糖物质在体内的药效作用。因此。 该方法筛选得到的α -GI假阳性率高、体内外活性差异较大或体内活性 低、临床效果不理想。
它们可以使血糖平稳且缓慢地维持在一 定水平。此类药物对Ⅰ,Ⅱ-型糖尿病 均适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磺酰脲 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合使用,减少后 者用量。其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腹部不适 ,胀气,排气等消化道反应。
双胍类,如: 二甲双胍
胰岛淀粉蛋白 类似物
主要通过增强外周组织糖 的无氧酵解,增加组织细 胞对糖的利用。抑制肝糖 原异生及肝糖生成,抑制 或延迟肠壁细胞对葡萄糖 的摄取从而降低餐后高血 糖。
作用机理
药物效果与副作用
脂肪分解增强和长链 脂肪酸氧化加速,可 使葡萄糖氧化减弱及 糖原异生增加,这是 餐后血糖升高的原因 之一,游离脂肪酸分 泌增强则是胰岛素抵 抗的主要因素。该类 药物用于改善肥胖症 患者的脂肪代谢。
治疗糖尿病性肥胖症方面也发 挥着重要作用。但有文献报道 Orlistat可能与直肠
主要缺点是短期和长期不良反 应的发生率较高,而且用一种 生长因子进行长期治疗的做法 尚存疑问。
胰岛素 及其类 似物
如赖 脯胰
调节糖代谢,弥补机体胰 可弥补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
岛素不足。
但长期使用使胰岛机能钝化,
产生依赖性。
2.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2.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
主要成分是淀粉,麦芽糖和蔗糖。 淀粉和蔗糖(双糖)均不能直接被肠 壁细胞吸收。
小肠上皮绒毛膜刷状缘上的α-葡 萄糖苷酶的作用
• 2.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 2.2.1 PNPG法[17] 2.2.2 葡萄糖氧化法[18,19] 2.2.3 高血糖动物筛选模型
PNPG法
• 以PNPG为底物测定中草药提取物或降糖活性成分对α -葡萄糖苷酶抑 制活性大小,从中草药中筛选强活性降糖活性因子是目前最常用、最经 典的筛选方法。
癌的产生有关。
钒化合物, 钒酸盐化合物在体内 钒的过氧化物还是氧钒的有机
如:麦芽酚 外均有类似于INS的特 配合物口服后都具有降糖能力
氧钒
性,在脂肪组织和骨 。不过,其较低的胃肠道吸收
骼肌刺激葡萄糖吸收 率限制了它们进一步的临床研
,糖原合成和葡萄糖 究。
氧化酵解,减少食物
吸收。
药物类别
作用机理
药物效果与副作用
而增加胰岛素分泌和释放 。
降血糖活性较好,口服吸收快,但可引
发低血糖,粒细胞减少以及心血管等不 良反应。
有靶受体阻滞作用亦能抑 制胰岛细胞上ATP敏感性钾 通道,胰岛细胞上亦有咪 唑啉结合位点。
使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降低,不良反应
有腹泻、腹胀等,此类药还可引发高血 压,故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GLP-L由肠道L-细胞合成并 分泌,进餐时由肠道释放 ,本品断裂物可强有力地 促进INS分泌。
1.糖尿病及其治疗
1.1 糖尿病的分类
•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型) 约占糖尿病患者的10%
•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 约占90%
1.2 糖尿病的治疗 • I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受损或先天缺陷引起的,对这类患
者只能通过补充胰岛素(如肌肉注射或口服)的方式加以 治疗,但久用此类药物会加速胰岛组织的老化,损害身体 各种器官,诱发并发症。
时不引起体
重增加及低血糖而受 人注目。
β3-受体激动 剂,如:乙 醇胺类和苯 氧丙醇胺
类药物
β 3-受体主要参与机 体的脂肪分解和产热 过程。β 3-受体激动 剂可明显减少白色脂 肪组织,并促进棕色 脂肪组织的产热过程 ,从而减轻体重,增
加脂肪组织的胰岛素 受体数,改善高血糖 及高胰岛素血症,对 肥胖型糖尿病作用效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陆彩鹏 11101054
内容
引言
• 糖尿病(DM,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 病,其特点是餐后高血糖,餐后高血糖是由于胰腺的β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或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所引起的, 高血糖能进一步抑制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胰岛素调节外 周组织葡萄糖吸收的能力,伴随因胰岛素(Insulin)分泌 及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1]。随着患 糖尿病时间的延长,导致眼、肾、神经、血管和心脏等组 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以致最终发生失明、尿毒症、脑中 风、心肌梗塞等,最后危及生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