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案(1)

植物的叶和蒸腾作用【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叶的基本结构2、完整地描述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3、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叶的结构;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和意义;难点:证明气孔的存在,以及让学生理解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
【教学预设】【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去采各种各样的叶子。
用塑料袋套住植物4个小时,观察到塑料袋内有水珠。
【教学预设】引入:这个塑料袋是我早上套在这株植物上的。
现在请大家观察一下塑料袋内有什么现象。
生1:我看到塑料袋内有水珠出现。
老师:你知道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吗?生1:我觉得这些水珠可能是从植物体内散发出来的,也可能是从土壤里蒸发出来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老师: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生2:我认为这些水珠不可能是从土壤里蒸发出来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因为塑料袋并没有将土壤包进来。
老师:所以你认为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生2:我认为是从植物体内散发出来的。
老师:嗯,非常好,你对实验观察得很仔细,也很会思考。
那么,你认为这些水分主要是从植物的什么器官散发出来的呢?生2:我认为主要是从植物的叶子散发出来的。
老师:你猜的没错,这些水分是从植物的叶子散发出来的。
你了解叶子的结构吗?下面我们来看看叶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一、叶的结构植物的叶千姿百态,形状各异,但各种叶子的结构却差不多。
播放视频:《叶的结构》帮助学生归纳出叶的结构及特征【板书】一、叶的结构老师:叶脉中的导管负责输送水分,气孔是气体进出的“窗户”,那么,叶脉与叶表皮上的气孔相通吗?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验证气孔存在的实验视频通过实验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叶脉和气孔是相通的。
所以,塑料袋内的水是植物体通过气孔散发出来的水蒸气在塑料袋上液化而成的。
二、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结合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请同学们写出植物从根吸收水分,到在导管中运输,最后从气孔散失到空气的整条路径。
【板书】二、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水——根毛--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的导管--气孔——空气提出蒸腾作用的概念三、蒸腾作用1、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导学案一、导入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植物的叶子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今天我们将进修植物的叶子结构及其功能,以及叶子的蒸腾作用对植物发展发育的重要性。
二、目标1. 了解植物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叶子的蒸腾作用原理及其在植物发展中的作用。
3. 能够诠释叶子的结构与蒸腾作用之间的干系。
三、导学内容1. 植物叶子的结构植物叶子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通常由叶片、叶柄和叶鞘组成。
叶片是叶子的主要部分,其表面通常有许多小气孔,叶肉内含有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处所。
叶柄毗连叶片与茎,起支持和输送水分、养分的作用。
叶鞘则是叶柄与茎的毗连部分。
2. 叶子的蒸腾作用叶子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叶子内的水分被蒸发成水蒸气,并通过叶子表面的气孔开释到大气中的过程。
蒸腾作用有助于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及养分,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调节植物体内的温度,以及输送养分和激素等。
3. 叶子的结构与蒸腾作用的干系叶子的结构与蒸腾作用密切相关。
叶片上的气孔可以调节蒸腾作用的速率,帮助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适应发展。
叶肉中的叶绿素则是光合作用的关键,通过蒸腾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开释氧气。
叶柄和叶鞘则起到输送水分和养分的作用,维持植物正常的发展。
四、实践与检测1. 观察植物叶子的结构,尝试用显微镜观察叶片上的气孔和叶绿素。
2. 进行实验,验证蒸腾作用对植物发展的影响,比较进行蒸腾的植物与关闭气孔的植物的发展情况。
3. 讨论植物在干旱环境下如何适应,探究叶子的结构如何帮助植物减少水分蒸发。
五、总结与拓展通过进修,我们了解到植物叶子的结构和蒸腾作用对植物发展的重要性。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更加关注植物的发展环境,帮助植物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增进植物的发展发育。
同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探究植物的其他器官结构和功能,深入了解植物的发展规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4.5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教案设计

日期周次课时 / 课题 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材解读目标1、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2、知道气孔的分布状况。
3、知道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
4、完整地描述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重点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难点实验设计证明气孔的存在、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学情教学准备课件,教案环节师生活动占用时间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植物进行生理活动所需的水分、无机盐来自(),吸收水分、无机盐的器官是(),吸收水分无机盐的部位是()。
2、植物体内有机物来自(),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叶不但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同时也是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
二、新课教学:1、叶的形态在自然界中,植物的叶千姿百态,大小和形状差异很大。
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特征与植物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
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例:生活在潮湿阴暗环境下的植物,一般叶片较大且叶表面无角质层,以增加换气的面积;生活在干旱环境下的植物,叶片一般较小。
甚至退化成针刺状或小鳞片状,叶表面多覆盖有蜡质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思考:为什么生活在干旱环境下叶片较小?为了防止蒸腾作用散失水分,适应干旱环境。
2、叶的组成思考:叶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它的组成结构是否千差万别?一片叶是由叶柄和叶片组成的。
叶的形态虽然是多种多样的,它的基本结构却是相似的。
3、叶片结构表皮是由大量无色透明排列紧密的表皮细胞组成有利于光线的透过和叶内结构的保护。
表皮上分布着大量的气孔。
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4、叶的功能1.光合作用2.蒸腾作用思考:根吸收的水分经过茎的运输到达叶后,用于光合作用的水分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水分到哪里去了?活动:A.选取一盆正处于生长旺盛期的阔叶植物(如天竺葵等)B.用一透明塑料袋把几片邻近的叶片包扎起来,不要透气。
C.对该植物浇水后,置于阳光下照射。
D.观察塑料袋内有没有水珠产生。
如果没有水珠产生,请把植物搬到室内使其快速冷却,再观察塑料袋上有没有水珠:_______。
八年级下册科学《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开始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幅描绘各种植物叶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大家知道这些植物的叶子有什么作用吗?”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植物叶子的认识。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章节教学的重要策略。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完成观察、实验、讨论等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分享观点,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小组合作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在每次实践活动后,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在下一次活动中改进。此外,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他人的不足,并给予建设性的意见。
八年级下册科学《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八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随着学生对生物学的深入学习,他们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过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本案例旨在通过生动、直观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植物叶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植物叶与蒸腾作用的关系,以及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总结植物叶的结构与功能、蒸腾作用的意义,以及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小学科学叶的蒸腾作用(教案)

小学科学叶的蒸腾作用(教案)科学教案:小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引言:蒸腾作用是植物中非常重要的生命过程之一,它帮助植物吸收水分、传输养分,并且维持了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本教案旨在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讨论,帮助小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叶的蒸腾作用的概念;2. 了解叶的蒸腾作用的过程;3. 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鲜活的多叶植物,透明塑料袋,橡皮筋,吸管;2. 实验笔记本和铅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 引入话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科学现象,那就是叶的蒸腾作用。
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吗?- 讨论问题:请学生分享关于水的吸收在植物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的。
2. 知识讲解(10分钟):- 通过简单的语言解释叶的蒸腾作用,并引导学生理解植物如何通过叶子中的气孔释放水分。
- 使用白板或黑板上画出示意图,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蒸腾作用的过程。
- 引导学生思考:叶子中的蒸腾作用有什么好处?它对植物有什么影响?3. 实验操作(30分钟):- 分发实验材料,每个小组一个鲜活的多叶植物。
- 指导学生剥离一片健康的叶子,并将其放入透明塑料袋中。
- 用橡皮筋将塑料袋固定在叶子的茎部,确保袋子封闭。
- 用吸管轻轻吹气进入袋子,将袋子内部充满空气并尽量密封,然后将袋子放置于一侧。
- 让学生观察袋子内部的变化,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4. 实验观察与讨论(20分钟):- 指导学生观察袋子内水滴的形成和规律。
-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袋子内水滴的来源是什么?- 为什么袋子内会有水滴?- 水滴形成的过程是什么?- 如果袋子中没有水滴,可能会是什么原因?- 引导学生总结叶的蒸腾作用的过程,并与之前的知识进行对比。
5. 拓展讨论(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中气孔的作用和重要性。
- 讨论和提问:- 为什么植物需要释放水分?- 如果植物没有气孔,会发生什么情况?6. 总结(10分钟):- 回顾本次课程的重点:叶的蒸腾作用。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第5节植物叶及蒸腾作用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案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学目标:12.弄清水分,无机盐与有机物的运输;3.弄清蒸腾作用。
.弄清叶的结构;教学重点:12.弄清水分,无机盐与有机物的运输;3.弄清蒸腾作用。
.弄清叶的结构;教学难点:1.弄清叶的结构;2.弄清水分,无机盐与有机物的运输;3.弄清蒸腾作用。
常考点:1.弄清叶的结构;2.弄清水分,无机盐与有机物的运输;3.弄清蒸腾作用。
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1.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位于木质部中,导管的结构程管状,上下连接,细胞质和细胞核消失,中间的横璧也消失,形成了中空的长管。
知识点二:有机物的运输1.有机物的来源: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的主要器官。
植物体各器官、组织需要的有机物主要由叶片供给。
2.有机物的输送:主要是在韧皮部的筛管中进行。
3.有机物的运输方向:沿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知识点三:叶的结构1.叶的结构:都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局部组成的。
知识点四:蒸腾作用1.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外表〔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2.蒸腾作用的部位:主要通过叶片进行,其次在叶柄和幼嫩茎处也能进行。
二、重难点突破考点一:叶的结构叶的结构:都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局部组成的。
表皮:包括上下表皮,有一层形状不规那么、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扁平细胞构成,有利于光线的透过,细胞壁较厚,角质化,并由角质层,主要起保护作用,并能水分散失过度和病虫的侵害。
叶肉;在上下表皮之间,叶肉细胞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叶脉:是生长在叶片上的维管束,多由导管和筛管构成,是水、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通道,同时对叶片有支持作用。
例1.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如图〕,会发现叶片外表有许多小气孔产生,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了叶片的〔〕1/1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案A.下表皮光照较强B.下表皮气孔较多C.下表皮颜色较深D.上表皮生命力弱答案:B【解析】气孔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2020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提高必刷题训练第4章植物与土壤4.5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要点1 叶的大小和形状1.不同植物叶的大小和形状差异很大.王莲漂浮于水上的圆形叶直径可超过2米,而浮萍的叶直径只有几毫米;枫香的叶宽大如拳,而松树的叶细如缝衣针2.植物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特征与植物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一般叶片较大且叶表面无角质层,以增加换气的面积;生活在干旱环境下的植物,叶片一般较小甚至退化成针刺状(如刺叶石竹)或小鳞片状(如麻黄),叶表面多覆盖有蜡质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要点2 叶的结构一片叶由叶柄和叶片组成,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等结构组成的.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由大量无色透明的表皮细胞组成,有利于光线的透过和叶内结构的保护.叶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对叶起保护作用.叶中半月形的细胞是保卫细胞,两个保卫细胞间的小孔是气孔.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Δ基础题系列1.(中考眉山)“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具有的作用是()A.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B.过滤尘土和净化空气C.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D.降低噪音和调节气候【答案】C【解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等.根据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体现了森林对环境的影响.森林是大自然的保护神。
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在下雨时节,森林可以通过林冠和地面的残枝落叶等物截住雨滴,减轻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增加雨水渗入土地的速度和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减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林木盘根错节的根系又能保护土壤,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
如果土壤没有了森林的保护,便失去了涵养水分的能力,大雨一来,浊流滚滚,人们花几千年时间开垦的一层薄薄的土壤,被雨水冲刷殆尽。
浙教版科学八下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word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八下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word教学设计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本节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八年级下卷科学第四章第五节。
本节内容就是第四章的重难点之一。
本章内容按“土壤―植物―土壤”,植物营养器官自下而上的进行:根―茎―叶。
之前已经自学了植物的根与物质稀释、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本节内容主要自学植物的叶的结构以及稀释去的水的用途,少量留存在植物体内或参予光合作用,大部分用作蒸腾作用。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掌握叶片的结构,学生才能透彻理解蒸腾作用的知识,同时也能为讲解光合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叶片的结构又是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充分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二、学情分析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而本节与生活联系更加密切,学生兴趣浓厚。
其次,在以前的学习中,对植物的器官根茎叶等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叶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光合作用,学生已在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中学习过,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因此,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应当让学生简单的回顾一下光合作用,是学生对叶的功能有较完整的概念学生。
三、设计思路本节课从客观事实玉米一生耗水量入手,展示植物吸收的水很多,但是99%的水却用于蒸腾作用,根据动机理论,这样子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再通过一个实验或生活现象认识蒸腾作用的存在,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影响蒸腾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进行观察、思考,并通过设计探究实验,深化认识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促成学生主动有效学习;然后围绕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知识体系,通过两个实验学习叶的结构特点,主要是气孔的组成和分布,综合性的归纳出水喝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
这样子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构建。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叙述植物的水气现象,表述植物水分散佚的主要原因。
植物的叶和蒸腾作用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20 -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4.5 植物的叶和蒸腾作用(二课时)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在课本中安排在第四章第五节,前面讲了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在茎当中的运输,这节主要讲水运输到叶之后的去向,以及叶的结构。
叶的结构在七年级已经涉及,这里主要体现其中的气孔结构及功能。
本节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叶的结构及功能,以及当中气孔的结构,通过实验掌握气孔的一种功能。
第二课时主要围绕植物的蒸腾作用,让学生明白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再探究其发生部位,具体到气孔,把叶和蒸腾作用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然后通过讨论,知道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以及在生活当中的应用,最后通过读图,综合归纳出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的运输路径。
由于按教材的顺序不好安排课时,我把教材安排的顺序打乱,重新进行了组合。
思路是先讲叶的结构再讲功能,当中气孔的另一种功能放在第二课时让学生留有悬念;第二课时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说明了气孔的是植物体散失水分的窗口这一功能,这样就完整的把叶的结构和功能结合起来了。
[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观看视频《植物的叶》了解各种形态的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②通过读图,知道叶的基本结构及相应的功能。
③通过实验知道气孔的分布状况、结构及功能,叶进一步提高学生显微镜的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②通过徒手切片制作临时装片,及对保卫细胞气孔的观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视频以及对叶的形态结构、功能的学习,增强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科学理念。
[教学重点]1、知道叶的基本结构。
2、知道气孔的分布状态、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叶表皮及不同植物气孔的实验,了解不同植物气孔的分布状态、结构。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课题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课型新课/实验课课时 1教学目标1、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2、了解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3、知道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及作用4、完整地描述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重点难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教学过程课后反思课堂引入:我们都知道“水从低处留”,可在植物体内,是什么促使水从根部向茎、叶运输呢?一,了解各种不同的叶及叶的结构看书及课件中各种不同的叶子。
简单了解叶的结构。
二、蒸腾作用1、实验观察:选取一盆正处于生长旺盛期的植物,用一透明的塑料袋将邻近的叶片包扎起来,对该植物浇水后,置于阳光下照射。
观察塑料袋上有无水珠生成,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
3、蒸腾作用的意义:⑴有效降低叶片温度,使植物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致受害⑵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也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4、学生讨论: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p153的活动)①在春天的阳光下,水银柱将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水银柱会上升。
--因为在春天的阳光下,使气孔打开,且气温升高,蒸腾作用会加强。
②如果把这一装置放在夏天的烈日下,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夏天的烈日下,水柱不会缩短。
--因为夏天的烈日下,气孔会关闭,蒸腾作用基本停止。
③如果把这一装置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水银柱将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阴湿的环境中,水银柱会上升,但非常缓慢,甚至不易觉察。
实验准备时间要两个小时,太阳光照射要充足④如果在实验室里,用电吹风吹叶片,水银柱将会有什么变化?--水银柱会迅速上升。
--因为电吹风可以营造气孔周围的小气候--水分散失快,气温高,蒸腾作用会加强。
结论;大气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等因素都能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
⑤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条件有关。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案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案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这可真是个有趣的话题呢。
咱们就像走进一个神秘的植物世界,去探索叶子和蒸腾作用的奇妙关系。
咱先来说说叶子吧。
叶子啊,那可像是植物的小扇子。
你看那些大树上的叶子,一片一片的,形状各种各样,有像小手掌的,有像小针的,还有像小扇子的。
这些形状不同的叶子啊,可都有着大作用。
它们就像是植物的嘴巴和鼻子,既能吃进去东西,又能呼出去东西。
那蒸腾作用呢?这就好比是植物在出汗。
咱们人热了会出汗,植物也一样啊。
植物通过叶子把水分变成水汽散发出去,这个过程就是蒸腾作用。
你可能会问了,植物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就像是我们家里烧水,水烧开了会冒热气一样。
植物体内的水分变成水汽散发出去,能够让植物里面的水动起来,就像血液循环一样。
叶子和蒸腾作用之间的联系可紧密了。
叶子上面有好多小气孔,这些小气孔啊,就像是一个个小窗户。
水汽就是从这些小窗户里跑出去的。
要是没有这些叶子,植物就像被堵住了嘴巴和鼻子,蒸腾作用就没法好好进行了。
就像我们要是把鼻子和嘴巴捂住,呼吸就困难了一样。
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好多好处呢。
它能让植物降温,就像我们吹风扇能凉快一样。
夏天的时候,植物在大太阳底下,全靠蒸腾作用来给自己降降温。
而且啊,蒸腾作用还能把根部吸收的水分和养分拉到植物的各个部位,这就像是小火车拉货一样,把好东西拉到需要的地方去。
咱再说说不同的植物叶子在蒸腾作用上有什么不一样吧。
有些植物的叶子特别大,像荷叶,它的蒸腾作用就比较强,因为叶子大,小窗户就多啊。
有些植物叶子小,像松针,它的蒸腾作用相对就弱一些。
这就好比大房子窗户多,通风就好,小房子窗户少,通风就没那么好。
在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蒸腾作用的影响呢。
你看那些在潮湿地方的植物,它们的蒸腾作用可能就没那么强,因为周围环境已经很湿润了。
而在干燥地方的植物,蒸腾作用就比较强,它们要努力把根部的水运上来。
这就像我们在不同的环境里,会有不同的表现一样。
还有啊,蒸腾作用对整个生态环境也有很大的贡献。
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案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构建知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回顾板书(一)叶的形态 Nhomakorabea(二)叶的组成
(三)叶片的结构
(四)叶片功能
问:不同的叶片的结构相同吗?
教师介绍叶片的内部结构
由于结构和功能的相适应性,说说叶片的功能。
活动:1.选取一盆正处于生长旺盛期的阔叶植物( 如天竺葵等)
2. 用一透明塑料袋把几片邻近的叶片包扎起来,不要透气。
3. 对该植物浇水后,置于阳光下照射。
4. 观察塑料袋内有没有水珠产生。如果没有水珠产生,请把植物搬到室内使其快速冷却,再观察塑料袋上有没有水珠: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
2.将A、B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相对应地贴在同一张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
3.向浸过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滴一滴水,观察到蓝色试纸的颜色变化。
4.过一段时间,观察贴在叶上下表皮上的试纸颜色的变化。先变色的是,颜色深一些的。
思考:水分是从上下表皮的什么结构散发出来的呢?
读图:说说水从植物吸收到蒸腾散失的途径
学生回答:以增加换气的面积
学生回答:减少蒸腾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总结叶片的结构
学生回答: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学生完成活动得出:植物蒸腾作用产生水
学生理解
学生回答:1.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因强烈阳光的照射而灼伤叶片。
2.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也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学生活动后回答:大气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气流速度等因素都能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导学案》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叶的结构和功能。
2. 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原理和意义。
3. 掌握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对植物发展发育的重要性。
二、导学内容:1. 植物的叶的结构和功能。
2. 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原理和意义。
3.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对植物发展发育的重要性。
三、导学过程:1. 植物的叶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叶是植物体的重要器官,主要有叶片、叶柄和叶鞘三部分组成。
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叶柄毗连叶片和茎,叶鞘包裹着叶柄。
叶片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开释氧气,并合成养分。
叶柄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叶片,使叶片能够充分展开接受阳光。
2. 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原理和意义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水分的过程。
植物利用根部吸收的水分通过茎部输送到叶片,然后通过气孔蒸发出去。
蒸腾作用的主要原理是水分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同时叶片的气孔可以调节水分蒸发速度。
蒸腾作用的意义是帮助植物保持水分平衡,调节植物体内温度,增进养分的吸收和运输。
3.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对植物发展发育的重要性植物的叶和蒸腾作用对植物的发展发育至关重要。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处所,是植物合成养分的关键器官。
蒸腾作用则帮助植物保持水分平衡,调节体内温度,增进养分的吸收和运输。
植物的叶和蒸腾作用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对植物的发展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了解了植物的叶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了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原理和意义,掌握了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对植物发展发育的重要性。
植物的叶和蒸腾作用是植物发展发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增进植物的发展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珍爱生态环境。
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加深对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的理解,为将来的进修和钻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4章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案1

1、在春天的阳光下,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水银柱会上升。
--因为在春天的阳光下,使气孔打开,且气温升高,蒸腾作用会加强。
2、放在烈日的阳光下,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夏天的烈日下,水柱不会缩短。
--因为夏天的烈日下,气孔会关闭,蒸腾作用基本停止。
3、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引入】水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呢?
【实验】
实验说明:
1、氯化钴蓝色滤纸:氯化钴如果不含结晶水,则呈蓝色,若含结晶水,则呈红色。因此,向氯化钴蓝色滤纸呵气,水汽会使滤纸变红色。
2、实验前要用滤纸将上下表皮上的水分洗干,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选用同一张叶片,目的是进行对照,因为叶片大小会影响实验结构。
轶事
记录
课后
反思
【实验】植物的蒸腾作用
实验说明:选用生长旺盛的阔叶植物,以及“不要透气、浇水后阳光照射”,都是希望蒸腾作用能加强,而使实验结果明显,易于观察。
实验现象:能观察到水珠的产生。
实验结论:叶片中确实有水汽散发出来--蒸腾作用的存在。
二、蒸腾作用:
1、什么使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课题
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日期
教学
目标
1、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2、知道气孔的分布状况。
3、知道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
4、完整地描述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重点
难点
重点: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难点:实验设计证明气孔的存在、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案

【设问】从刚才的实验可知,不是叶表皮的每一处都在散发水分。那么,水又是从上下表皮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呢?
【结论】观看视频蒸腾作用的门户,得出气孔是叶片排出气体的门户,那么气孔的结构又是怎样的?
【读图】结合视频素材和教材图4-41叶的结构,
【结论】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特征与植物生长的环境相适应。
【提出】叶的形态虽然是多种多样,它的基本机构却是相似的。
【读图】对照教材图4-37叶的结构示意图,概括叶的基本结构
【投影】一、叶的结构
【讨论】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后,通过茎运往高高在上的叶、化、果和枝等。据估计1株玉米从出苗到收获需消耗四、五百斤水。根据日常生活经验1株成熟的玉米,把它所有的物质全加起来,它的质量也远远低与四、五百斤,那你知道它吸收的水分到哪里去了吗?
【实验】
【实验说明】:1、氯化钴蓝色滤纸:氯化钴如果不含结晶水,则呈蓝色,若含结晶水,则呈红色。因此,向氯化钴蓝色滤纸呵气,水汽会使滤纸变红色。
2、实验前要用滤纸将上下表皮上的水分洗干,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选用同一张叶片,目的是进行对照,因为叶片大小会影响实验结构。
【实验现象】:贴在叶表皮表面的氯化钴蓝色滤纸都会变成红色。下表皮滤纸先变色,并且颜色会深一些。
二、蒸腾作用
三、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布置作业】作业本
五、教学反思
重点: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难点:实验设计证明气孔的存在,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三、教学用品
课件 视频
四、教学过程
【引入】叶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散发水分的主要器官。叶的结构具有哪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功能呢?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附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解释植物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2)举例说明蒸腾作用的概念;(3)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4)说出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2.能力:(1)观察植物蒸腾失水的演示实验,运用观察和分析能力;(2)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植物蒸腾失水的观察实验,以及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的探究实验等,形成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2)通过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树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材内容分析〗1.教学重点(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2)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2.教学难点(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2)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实验。
3.与其他章节的联系(1)水分蒸腾促进植物吸收水分和水分与无机盐的运输,因此,“蒸腾作用”与“吸收作用”一节的知识相联系;(2)植物的蒸腾作用是自然界水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这部分知识与“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一章知识相联系;(3)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实验中,气孔的知识和叶的结构知识相联系。
〖课时分配〗本节内容的教学时间为1课时。
先演示植物的蒸腾现象,进而指出植物主要通过气孔蒸腾散失水分,接着通过“气孔的数目和分布”的探究实验,揭示植物与蒸腾作用相适应的某些形态结构特点,最后阐述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五、设计思路1.教学方法本节课以学生探究为主,老师以一连串的问题引路,学生动脑思考、讨论、解答问题、自主总结,同时辅以教师的演示、讲授和点评,师生共同努力,圆满完成此部分的学习。
2.教学思路本节课的内容按两条思路展开,一是通过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现象”,引导学生探讨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以及蒸腾作用的意义;二是通过对“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的探究,引导学生探讨与植物蒸腾作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3.问题思路上课一开始,联系前面学习吸收作用的知识,指出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各种生理活动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绝大部分的水“跑”到哪里去了呢?给学生一个悬念,引起他们探究的兴趣,而自然地引入蒸腾作用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叶的形态与生长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知道叶的基本结构。
3、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生理意义及影响蒸腾作用快慢的因素。
4、知道气孔的分布状况、结构及其作用。
5、描述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难点:实验设计证明气孔的存在,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三、教学用品
课件 视频
四、教学过程
【引入】叶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散发水分的主要器官。
叶的结构具有哪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功能呢?
【展示】各种生境下的植物叶的形态
我们发现,植物叶的形状各不相同。
如王莲漂浮于水面的圆形叶直径可超过 2 米, 而浮萍的叶只有几毫米;枫香的叶宽大如拳, 而松树的叶细如缝针。
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特征与植物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
例如,生活在潮湿、 阴暗环境下的植物, 一般叶片较大且叶表面无角质层,以增加换气的面积;生活在干旱环境下的植物, 叶片一般较小甚至退化成针刺状(如刺叶石竹)或小鳞片状(如麻黄), 叶表面多覆盖有蜡质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结论】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特征与植物生长的环境相适应。
【提出】叶的形态虽然是多种多样,它的基本机构却是相似的。
【读图】对照教材图4-37叶的结构示意图,概括叶的基本结构
【投影】一、叶的结构
【讨论】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后,通过茎运往高高在上的叶、化、果和枝等。
据估计1株玉米从出苗到收获需消耗四、五百斤水。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1株成熟的玉米,把它所有的物质全加起来,它的质量也远远低与四、五百斤,那你知道它吸收的水分到哪里去了吗?
【实验】植物的蒸腾作用
实验说明:选用生长旺盛的阔叶植物,以及“不要透气、浇水后阳光照射”,都是希望蒸腾作用能加强,而使实验结果明显,易于观察。
实验现象:能观察到水珠的产生。
叶 叶片
叶肉:含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 叶脉:导管和筛管,运输物质 上下表皮:无色透明细胞组成,利于光线透过;排列紧密,保护叶内结构
叶柄
实验结论:叶片中确实有水汽散发出来--蒸腾作用的存在。
【投影】二、蒸腾作用
植物体根吸收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中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事实上,根吸收的水约99%是通过蒸腾作用的方式散发出去的。
【讨论】对植物来说叶的蒸腾作用有何意义?(结合人出汗可以降低体表的温度,排除代谢废物的意义)
【疑问】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蒸腾作用快慢是不一样的。
那么,哪些环境因素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快慢呢?
【观察并讨论】让学生观看PPT上的演示实验,如下图所示,在一个玻璃缸内注入适量水银,水覆盖其上。
在水银中插入一根玻璃管,玻璃管用橡皮管与植物的橡皮管相连。
实验时,分别让植物在春日阳光,夏季烈日,阴湿环境及电吹风的影响下,水银柱上升的快慢及高度。
【结论】: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有:气温、光照和湿度等,一般情况下,气孔周围如果湿度大、气温低、光照弱,则蒸腾作用就弱;湿度小、气温高、光照强,则蒸腾作用就强。
【提问】蒸腾作用把水从根部运输了上来,那它又是从叶的哪里散发出来的?
【实验】
【实验说明】:1、氯化钴蓝色滤纸:氯化钴如果不含结晶水,则呈蓝色,若含结晶水,则呈红色。
因此,向氯化钴蓝色滤纸呵气,水汽会使滤纸变红色。
2、实验前要用滤纸将上下表皮上的水分洗干,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
选用同一张叶片,目的是进行对照,因为叶片大小会影响实验结构。
【实验现象】:贴在叶表皮表面的氯化钴蓝色滤纸都会变成红色。
下表皮滤纸先变色,并且颜色会深一些。
【实验结论】:水是从叶的上下表皮散发出来的,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设问】从刚才的实验可知,不是叶表皮的每一处都在散发水分。
那么,水又是从上下表皮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呢?
【结论】观看视频蒸腾作用的门户,得出气孔是叶片排出气体的门户,那么气孔的结构又是怎样的?
【读图】结合视频素材和教材图4-41叶的结构,
【实验】取一片叶子,浸在盛有60℃左右的烧杯中,仔细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哪一面多?为什么?
【总结】叶的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对叶起保卫作用。
表皮上有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气孔。
下表皮的气孔数目比上表皮的气孔数目多。
【分析】气孔张开或闭合的条件
水份充足→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增强
水份缺少→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
【活动】我们已经学过水和无机盐是从根部吸收,经导管进行运输的。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知识,参照图4-42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完整的概述出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并派代表到黑板上,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展示出来。
【总结】根毛→根部导管运输→茎中木质部导管→叶中导管→叶片气孔蒸腾散失→叶外【课堂小结】一、叶的结构
二、蒸腾作用
三、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布置作业】作业本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