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部编新教材七年级上册 济南的冬天(整理版)

合集下载

部编七上册第课《济南的冬天》

部编七上册第课《济南的冬天》

部编七上册第课《济南的冬天》本文档是对部编七上册第课《济南的冬天》进行介绍和的文档。

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济南冬天的特点和人们在寒冷季节中的生活情况。

本文档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介绍这一课。

内容一、济南的冬天特点济南位于中国的东部,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

冬天来临时,济南的气温会大幅下降,常常出现寒冷天气。

除了低温天气,济南的冬天还经常出现的是雾霾天气。

这是因为燃煤取暖和工业排放导致的大气污染。

因此,冬天时济南的空气质量较差。

二、济南冬天的风景尽管冬天的济南寒冷,但它的风景依然美丽。

著名的泉城奥帆基地,在冬天也不失其魅力。

湖面上的水汽与冰冷的空气相交融,形成了美丽的景象。

此外,济南的冬天还有许多植物园和公园,如千佛山植物园和大明湖公园,它们在冬天时呈现出特殊的景色,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三、济南冬天的生活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季节,人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暖。

在济南的冬天,人们通常会穿暖和的衣物,如羽绒服、毛衣等。

此外,人们还会喝热的饮料,如热茶、热巧克力等,来暖身。

煮火锅是冬天的常见活动,人们会邀请家人和朋友一起围坐在火锅旁,品尝美食,享受温暖的氛围。

四、济南的冬天习俗冬至和春节是济南的重要节日。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在冬至这一天,人们会吃饺子、汤圆等传统的节日食物,以庆祝冬天的到来。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人们欢聚一堂,庆祝新年的时刻。

济南人会贴春联、放鞭炮,还会举行传统的舞狮和舞龙表演。

通过对部编七上册第课《济南的冬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和人们在寒冷季节中的生活情况。

济南冬天的特点包括低温和雾霾天气;济南冬天的风景依然美丽,有著名的泉城奥帆基地和许多植物园和公园;人们在济南的冬天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保暖,并会参与煮火锅等活动;冬至和春节是济南的重要节日,人们会庆祝这些节日。

总的来说,济南的冬天充满了特色和习俗,给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整理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整理《济南的冬天》结构第一部分:以北平的“寒”,衬托济南的“暖”;以伦敦的暗,衬托济南的“亮”;以热带地方的“热”;衬托济南的“温”。

将济南的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特征,勾勒出来。

第二部分: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远山,“空灵”水晶图。

写阳光下济南的全景。

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温情的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与赞美,寄予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写作特点抓住景色特点描写。

按顺序、布局、谋篇层次井然。

比喻、拟人情景交融问题1和25段什么关系?答:总分关系找出第二段的过渡句,作用?答:“设若出奇”作用:承上启下,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

第1段的作用?答:点明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总领下文,“温晴”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第5段“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的作用?答:最后的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总的观感,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点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阳光普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济南冬天的水各有什么特点?答:阳光普照下的山:可爱,充满温晴,温暖。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媚秀气城外远山:素淡雅致济南冬天的水:温暖,多情,澄清。

第3段、第5段按什么顺序写?答:第3段:自上而下的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第5段:自下而上的空间顺序。

写绿萍、绿水藻、垂柳对写水有什么作用?答:衬托了水的温暖、多情、澄清。

写空中、半空中、天上对写水有什么作用?答:突出其清亮的特点,衬托了水的清澈。

对比:北平的冬天风多,济南没有风声;伦敦冬天多雾,济南冬天响晴;热带日光毒,响亮的天气,济南冬天温晴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修辞:(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拟人,“睡着”“唤醒”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整理————————————————————————————————作者:————————————————————————————————日期: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整理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整理《济南的冬天》结构第一部分:以北平的“寒”,衬托济南的“暖”;以伦敦的暗,衬托济南的“亮”;以热带地方的“热”;衬托济南的“温”。

将济南的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特征,勾勒出来。

第二部分: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远山,“空灵”水晶图。

写阳光下济南的全景。

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温情的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与赞美,寄予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写作特点抓住景色特点描写。

按顺序、布局、谋篇层次井然。

比喻、拟人情景交融问题1和25段什么关系?答:总分关系找出第二段的过渡句,作用?答:“设若出奇”作用:承上启下,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

第1段的作用?答:点明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总领下文,“温晴”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第5段“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的作用?答:最后的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总的观感,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点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阳光普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济南冬天的水各有什么特点?答:阳光普照下的山:可爱,充满温晴,温暖。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媚秀气城外远山:素淡雅致济南冬天的水:温暖,多情,澄清。

第3段、第5段按什么顺序写?答:第3段:自上而下的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第5段:自下而上的空间顺序。

写绿萍、绿水藻、垂柳对写水有什么作用?答:衬托了水的温暖、多情、澄清。

写空中、半空中、天上对写水有什么作用?答:突出其清亮的特点,衬托了水的清澈。

对比:北平的冬天风多,济南没有风声;伦敦冬天多雾,济南冬天响晴;热带日光毒,响亮的天气,济南冬天温晴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济南的冬天》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详解

《济南的冬天》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详解

读文章开头,说说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
体特点的。
对比
温晴
与北平相比 与伦敦相比 与热带相比
无风声 无浓雾 无毒日
宝地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更鲜明地突出了济南冬天的 无风声、无浓雾、无烈日——“温晴” 的特点,更好地表现了位于北方的济南 的冬天的特殊性。赞誉济南是个“宝 地”,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1934年8月老舍应聘到青岛国立山东大学,3年后他再次回到济南安 家。可仅仅3个月之后日寇兵临济南城下,为了抗战,老舍被迫离开济南, 当时他曾暗下决心,“我必须回济南,必能回济南,济南将比我所认识的 更美丽更尊严。”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老舍最终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背景资料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 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老舍192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 中文。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 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 寂苦。”(《想北平》)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 1929年夏动身回国,但因路费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 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天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 并编辑《齐鲁月刊》。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祖国的大 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
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穿”字既准确表现了雪、 草覆盖的状态,又引出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的比喻,生动形象地 写出雪光之妙。
②妙在雪态:
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 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 美的山的肌肤。
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
②妙在雪态: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2017部编新教材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整理版)

2017部编新教材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整理版)

2021/2/4
1
25
探究美
想一想,为何老舍先生这些 文学大师们能描绘出如此精彩的 画面,他的语言能如此优美?我 们写景时要向他学习什么呢?
2021/2/4
1
26
启示
▪细致观察 ▪角度多样 ▪情景交融 ▪运用修辞手法
2021/2/4
1
27
写景抒情的特点
情景交融。文章在描写济南的
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021/2/4
1
33
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 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 雪露了点粉色。
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 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 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 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2021/2/4
1
34
模仿《济南的冬天》写一篇《家 乡的冬天》
提示:老舍先生写济南冬天抓住 了景物特点,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你写家乡的冬天,准备抓住什么 特点,融入什么样的情感?
2021/2/4
1
35
谢谢!
⑹镶: 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
的边缘。
⑺贮蓄:存放、积存。
⑻澄清:本课指清亮,透明。
⑼空202灵1/2/4:美妙无穷而不可1捉摸。
14
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一 (1)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
(2)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写济南冬 二 天的山景。(3)写雪后的山景。
2021/2/4
1
白雪与暗黄的草色, 组成彩色的美景。
21
2.妙在雪态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整理
“绿的精神”的珍贵、可爱、美丽。
(14)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
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作用:写出了天空的纯净、蔚蓝,衬托出了水澄清的特 点。
1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像些小日本看护妇。”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 点粉色。”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外远山,“空灵”水晶图。写阳光下济南的全景。
中心
表达了作者对温情的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与赞美,寄予对
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写作特点
抓住景色特点描写。
按顺序、布局、谋篇层次井然。
比喻、拟人
情景交融
问题
1和25段什么关系?
答:总分关系
找出第二段的过渡句,作用?
答:“设若出奇”作用:承上启下,转到对冬天山水的 描写。
16、课文第1段中说“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可
否改为“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的”?
答:不能改,因为原句表明济南的冬天没有大风,但并 非没有风,符合实际情况。改后就成了没有风了,不符和客 观事实,所以不能该。
17、课文主要抓住济南的冬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作者
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答:温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济南的冬天的天气特 征。
比喻,作用:形象的描绘出树尖上落着白雪的景象,赋 予树林以温晴的特点。
(5)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拟人,作用:“镶”字将“山尖小雪”人格化了,好像
银边是山尖小雪有意做的
(6)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 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 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部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

部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

学校教师备课笔记入新课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

说起冬,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冰封雪飘、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

但在老舍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

那么,称为“宝地”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嘛?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

基础知识2.谈话引入新课二、讲解新课,初步感知三、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一.生字词正音释义1.正音镶(xiāng)响晴(xiǎng?qíng)温晴(wēn?qíng)安适(ān?shì)肌肤(jī?fū)秀气(xiù?qi)绿萍(lù?píng)水藻(shuǐ?zǎo)贮蓄(zhù?xù)澄清(chéng?qīng)空灵(kòng?líng)水墨画(shuǐ?mò?huà)蓝汪汪(lán?wāng?wāng)?2.释义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响晴:晴朗无云.温晴:温暖晴朗.安适:安静舒适.肌肤:皮肤.秀气:文雅;斯文.绿萍:一种植物.水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贮蓄:积;存.澄清:水清澈明净.空灵:灵活而捉摸不透.水墨画:用墨汁画的画.蓝汪汪:形容很蓝.二.解题《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齐读生字词收集关于作者的常识,并和大家分享四.1.(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

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2.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

第二部分(2/6段)具体些济南冬天的山水景物。

②阳光下济南全景图③阳光朗照下的山④薄雪覆盖下的山⑤城外远山⑥济南冬天的水3.用3、4、5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

该单元的主题是“多彩的四季”,让学生领略到四季自然景物的美。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写景散文,本文语言清新、优美、亲切、自然,描写生动形象而又妙趣横生。

作者对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文知识积累,但是对于散文这种文体的学习有一定程度的困难,对课文语言美、艺术手法美的感知还不够,对于散文的中心思想难于把握。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领会作者对景物的特征进行细致描绘的方法,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表达对济南的热爱赞美之情。

2过程与方法学生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析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领会作者对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通过景物描写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体现的情感,以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五、说教法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在教授本课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能力,用发现法、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去发现美、感知美、探究美。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相互交流,激发主动获取知识。

六、说学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采用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反馈练习法。

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发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进行拓展巩固。

七、说教学过程1导入先以简洁的话语引入新课。

同学们,一提到北国的冬天,总会让人想起“大雪纷飞”、“寒冬凛冽”这样的景象。

然而在冰雪皑皑的北国之冬中,有一个地方的景色与众不同,它的气候温晴,它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这个地方就是济南。

《济南的冬天》课文全解(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济南的冬天》课文全解(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济南的冬天》课文全解【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词积累贮zhù蓄:存放、储藏。

澄chéng清:文中指清澈明亮。

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住另一物体的边缘。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安适:安静而舒适。

空灵:文中指透明的,不可捉摸的。

水墨画: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

满族,北京人。

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

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

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

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济南是一座山城。

冬天,济南的天气非常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济南市面上的生机勃勃。

市面上繁忙异常,很多人手里提着厚厚的棉衣,一边吹着呼呼的口气,一边挤在卖火烧的小贩摊子旁边等着热气腾腾的早餐。

路上的行人都走得很快,各种各样的车辆也在马路上穿梭。

老年人们都走得慢而稳,小孩子冻得直打喷嚏。

济南市的少年儿童们也不例外,他们冬天的呢大多是黑色的,棉制品一样的带子耐寒又实用。

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的玩意儿。

有的人会在南山的雪场滑雪,有的在干净、安静的图书馆里看书,有的则在家里和朋友打着网络游戏。

无论做什么,都非常的有意思。

济南的冬天是一个很长的季节,但是大家都很喜欢这种感觉。

因为在寒冷的天气,有着热气腾腾的美食和欢声笑语,也有着惬意而舒适的小确幸。

课文教案课文内容分析•内容及描写都比较生动形象。

•通过描写,补充了人们的生活细节,能体现出人们过冬的状态。

•人与城市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关系。

课文教学建议课前准备教师宜利用以往经验,通过描写和实物贴图等方式,让学生去了解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

课堂分析•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

•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去体会寒冷的感觉。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感受、身体感受,去分析济南市民在冬天中的活动状态。

•教师应适当发挥大胆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细节,掌握冬天的生活信息。

课堂小节1.在学生对《济南的冬天》内容有所了解后,让他们通过活动去感受寒冷的温度。

2.让学生有机会在示范区了解济南市民在冬季时耐寒防寒的方式和穿衣搭配。

3.通过卡片游戏的方式,带出学生了解济南分布的各种美食和文化。

课后思考1.在冬天对于济南市民来说有什么最吸引人的部分?2.介绍一下济南的传统美食有哪些?3.美好的事物如何在冬天中发扬光大?4.如何代入济南市民,让你在冬天生活过得更舒适呢?总结本次教案主要展示了《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原文与教学建议。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精品课件
朗读脚本: “睡着”“唤醒”是拟人修辞使用
的核心,应该重读;“是不是”用的是 商量口吻,要缓而轻地去读,仿佛一位 长者,带着对济南冬天是“理想境界” 的满足。“个”稍微拖长,引出期待, 这样如人一般睡着的老城,是个什么呢? 在“理想的境界”前短暂停顿,然后重 且缓的读出本句结尾,读出喜爱和亲近 的意味。
济南城对天空说:“不要下 大雪啊,我们的小山太秀气,受 不住大雪的!”
天空说:“放心吧,不下大 雪,下大雪我还怕压坏了空灵的 蓝水晶呢!”
山坡对小村庄说:“有人说 咱们在一起是张小水墨画,你知 道那是个啥吗?”
小村庄说:“我就知道咱们 都顶着点儿小雪,比啥画都美!”
说说你是怎样写出这些对话的。
阳光下的老城——小摇篮
小雪后的山
山上——看护妇 山尖——镶银边 山坡——穿花衣 山腰——害了羞
山坡——小村庄 雪后的城外 房顶——雪
水面——热气
冬天的河水
水中——绿色 水里——柳影
动人的冬景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济南的冬天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 知文章内容,体会济南的冬天的美。(难点) 2.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 法的作用。(重点) 3.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对祖国河 山的热爱之情。(素养)
第2课时
(三)揣摩风格,读出独特 的交流感
有人说,老舍的《济南的冬 天》有独特魅力,和渗透其中的 亲切的交流感有很大关系。
赏析:“暖和安适 地睡着”是最放松 的状态,“唤”醒 老城的春风也有了 一种温柔不忍打扰 的味道。这样的冬 天,当然是理想境 界,让人不由得也 想体验。作者用这 样的拟人形象,写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济南的冬天》是⼀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舍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去了西南地区,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东省会济南后,感受⾮常强烈。

标题“济南的冬天”,简洁阐明了地点,节令。

⽼舍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特点,描述出⼀幅幅济南特有的动⼈的冬景。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原⽂ 对于⼀个在北平住惯的⼈,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个刚由伦敦回来的⼈,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然,在热带的地⽅,⽇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反有点叫⼈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能有温晴的天⽓,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睛想:⼀个⽼城,有⼭有⽔,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只有北边缺着点⼝⼉。

这⼀圈⼩⼭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个⼩摇篮⾥,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吧,这⼉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们在冬天是⾯上含笑的。

他们⼀看那些⼩⼭,⼼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他们由天上看到⼭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雪呀。

看吧,⼭上的矮松越发的青⿊,树尖上顶着⼀髻⼉⽩花,好像⽇本看护妇。

⼭尖全⽩了,给蓝天镶上⼀道银边。

⼭坡上,有的地⽅雪厚点,有的地⽅草⾊还露着;这样,⼀道⼉⽩,⼀道⼉暗黄,给⼭们穿上⼀件带⽔纹的花⾐;看着看着,这件花⾐好像被风⼉吹动,叫你希望看见⼀点更美的⼭的肌肤。

等到快⽇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

就是下⼩雪吧,济南是受不住⼤雪的,那些⼩⼭太秀⽓! 古⽼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那么宽敞,⼭坡上卧着些⼩村庄,⼩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画的吧。

部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济南的冬天》

部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济南的冬天》

学校教师备课笔记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

说起冬,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冰封雪飘、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

但在老舍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

那么,称为“宝地”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嘛?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

2.谈话引入新课二、讲解新课,初步感知三、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一.生字词正音释义1.正音镶(xiāng)响晴(xiǎng?qíng)温晴(wēn?qíng)安适(ān?shì)肌肤(jī?fū)秀气(xiù?qi)绿萍(lù?píng)水藻(shuǐ?zǎo)贮蓄(zhù?xù)澄清(chéng?qīng)空灵(kòng?líng)水墨画(shuǐ?mò?huà)蓝汪汪(lán?wāng?wāng)?2.释义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响晴:晴朗无云.温晴:温暖晴朗.安适:安静舒适.肌肤:皮肤.秀气:文雅;斯文.绿萍:一种植物.水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贮蓄:积;存.澄清:水清澈明净.空灵:灵活而捉摸不透.水墨画:用墨汁画的画.蓝汪汪:形容很蓝.二.解题《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时齐读生字词收集关于作者的常识,并和大家分享四.1.(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

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2.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

第二部分(2/6段)具体些济南冬天的山水景物。

②阳光下济南全景图③阳光朗照下的山④薄雪覆盖下的山⑤城外远山⑥济南冬天的水3.用3、4、5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

1段: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 2段:俯瞰济南全城; 3-5段:先俯视城外小山,再仰望山光雪景,最后远眺城 外山景; 6段:近观水景,刻画水晶之色。
【点拨】观景顺序:由山到水,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
1. 济南的山有怎样的特点?(3-5段)作者主要运用什么顺 序来写雪后的山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 水里照个影儿呢”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水也不忍得冻上”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水拟 人化,生动形象写出了济南水清、柳美的特点,突出了济南 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3.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这里为什么用“卧”字?
【整体感知】
济 南 的温 冬晴 天(与三地
对比)
阳光下的济南 山中的济南 水上的济南
阳光朗照 薄雪覆盖 城外远山

天 热爱 的 之情 济 南
【再读课文】
作者描写了“阳光下的济南”、“山中的济南”和“水上的济
南”,都是济南,这几个部分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试着划
分文字段落。
要求: ➢ 3分钟独立思考。 ➢ 原位展示。
2 济南的冬天
“上帝把春的艺术赐给了西湖,把夏的艺术 赐给了瑞士,把秋天和冬天全赐给了济南。”
——老舍《济南的秋天》
1. 朗读课文,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 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准确的描写的方法。
3.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第一课时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满族,作家。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 的光荣称号。他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

(部编版七上)《济南的冬天》

(部编版七上)《济南的冬天》
或直接抒情,或创设意境,流露深情, 或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3、注意色调对比,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写。 4、移步换景
济南的冬天具有怎样的特点?
响晴 温晴
作者是怎样写出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 对比
异地之冬:北平
伦敦
热带
↓↓
光毒,响亮)
济南的冬天:无风声 响晴
温晴
↓↓
冬天的济南 (宝地)
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 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 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
作者抓住了济南哪些最有特点 的景物来写冬天?








1.你最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些景色或景 物?你认为语段中哪个词语用得最妙? 妙在何处? 2.有感情地朗读你所喜欢的语段。
,现代著名 作家,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满族人。代表作有: 小说:《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话剧:《龙须沟》
《茶馆》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 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 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 暖和。
写作特点:
1、善用比喻和拟人,准确而恰到好处,予人美感。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由里到外
绿萍、绿水藻、绿柳 (衬托水的绿)
“绿”——冬水温暖多情, 富于生机。
澄清、清亮、蓝汪汪 (蓝水晶)
“活”——冬水清澈通透
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 既表现济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对祖 国山河真挚的爱 。
若写一篇题为“温州的冬天”的文 章,你会写哪些最有特点的景物?
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 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 雪露了点粉色。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
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 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看谁读得好 听录音,朗读课文
预习作业
预习第3自然段,画出你认为 用得贴切的形容词。
看谁的板书设计最好
作业
其实啊,我们家乡也是个山青水秀的 风水宝地,尤其是冬天,景色迷人。大家 有兴趣拿起自己的生花妙笔,描绘一番吗 ?相信你一定能移情入景,用比喻、拟人 等修辞手法,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
作者简介
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 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 联主席等职。1951年12月, 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 艺术家“的光荣称号。1966年 8月24日,老舍被林彪、江青 及反革命集团摧残迫害,不 幸逝世,终年67岁。先后在 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任 教七年,对山东产生了深厚 感情,他称山东为“第二 故乡"。
老舍1936年在青岛
老舍故居
老舍书法
济南的冬天
正音
奇迹( ) 暖和( ) 髻儿( ) 肌肤( ) 宽敞( ) 澄( )清
济( )南 着( )落 看( )护 露( )出 水藻( ) 地毯(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伦敦( ) 慈( )善 镶( )上 狭( )窄 贮( )蓄
讨论
阅读第1自然段 1.你对冬天的景色进行过观察吗?冬天的气候
谢谢指导
《济南的冬天》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学习目标
1.了解济南冬天的景物特点; 2.学习老舍先生的写景方法; 3.抓住特点写写家乡的景物。 4.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品质。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和人民艺术 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 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幼年丧又靠母亲抚养长 大。 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爱上了文学。毕业, 任天津南开中学国文教员。1924年应聘去英国 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在英国六年,共发表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下面几组语句的优劣,说说好在 哪儿。 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 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 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 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 天也特别暖和
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 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 雪露了点粉色。 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 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 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 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解释下列生词:
⑴响亮: 指天气极为晴朗、明亮,与上文“响晴” 意义相近。 ⑵温晴:天气温暖、晴朗。 ⑶出奇:特别、不寻常。 ⑷安适:安静而舒适。 ⑸慈善:原指仁慈、善良,对人关怀,富有 同情心,本课指温和,合人心意。 ⑹镶: 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 的边缘。 ⑺贮蓄:存放、积存。 ⑻澄清:本课指清亮,透明。 ⑼空灵:美妙无穷而不可捉摸。
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 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从人们的感受写,不仅描绘笑容, 更突出心理活动。
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 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 山景。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 何处 ? 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1.妙在雪光、雪色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 镶上一道银边”, “一道儿白,一道儿 暗黄,给山们穿上一 件带水纹的花衣”, 松的翠与雪的 白相映生色;
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 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 “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 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 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 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 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 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 个影儿呢!”
济南的山与房屋
济 南 的 雪
日光下的济南
济南的泉
济南的泉
1898—1966,现代著名作家, 北京人,满族 。原名舒庆春,字 舍予。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 祥子》,话剧《茶馆》等。1951 年老舍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 在济南齐鲁和山东青岛大学任教七年之久,对 山东产生了很浓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 “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在1931 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作。
⑵创造意境, 流露深情。
⑶虚实结合, 展开想象,抒 发热爱之情。
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 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 镶上了一道银边”等,写出景物的外 形,饱含喜爱的心情。
体味美 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朗读,并 说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景物,你 感受到了怎样的特点? 推荐一句你认为写的好的句 子,说出推荐的理由。
启示
细致观察 角度多样 情景交融 运用修辞手法
写景抒情的特点
情景交融。文章在描写济南
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 情。
⑴直接抒发感 情。
如开头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 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 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 切。 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 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 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 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模仿《济南的冬天》写一篇《家 乡的冬天》 提示:老舍先生写济南冬天抓住 了景物特点,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你写家乡的冬天,准备抓住什么 特点,融入什么样的情感?
“整个的是块空灵 的蓝水晶” 用拟人突出水的
绿的特征。
用比喻突出水的
清亮的特征。
1.水的绿:
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 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 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2.水的清、亮:
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 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 蓝水晶。
探究美 想一想,为何老舍先生这些 文学大师们能描绘出如此精彩的 画面,他的语言能如此优美?我 们写景时要向他学习什么呢?
如洗的蓝天与似 银的雪相映生辉;
白雪与暗黄的草色, 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 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 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以动写静,写出 动人的形态;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 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 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城外的远山有什么特点? 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听读要求:
1、根据朗读带的读音给 不认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2、把不理解的词语在书 上标记出来。 3、按描写的不同景物, 给文章分段。
生字词:
济(jǏ)南 真得( dĕi )算个宝地 暖和( huo ) 一髻( jì )儿 看护妇( kān ) 镶(xiāng )上 薄( báo )雪 水藻( zăo ) 贮( zhù )蓄( xù ) 澄( chéng)清 着(zhuó )落 着(zháo )急
赏析美 例: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 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这句话含有两个比喻,一是将树尖的雪比作 “白花”; 二是将树尖顶雪的矮松比作“日本 看护妇”。比喻贴切得表现了雪后树的秀美。
例: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 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 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 的境界? 句中用“晒”“睡”“醒”形象地突 出了小村庄舒适、温暖的环境。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 夏天是热情奔放的, 秋天是收获幸福的, 谈到冬天,大家常会联想到那凛冽的北风、刺骨 的寒流以及那肃杀的气象;又会想起“千里冰封、万 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的孤寂。 北方的冬天,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 望而却步,然而北中国的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 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到是那么的“慈善” 可亲、笑容可掬。今天,就让我们追随都会先生的足 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济南那 秀气的山、澄绿的水。……
阳光朗照下的小山具有什么特点?作 者是怎么写出这一特点的?
特别可爱
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 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 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 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一 (1)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
(2)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写济南冬 二 天的山景。(3)写雪后的山景。
(4)城外远山。 三 (5)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济南冬天的天气具有怎样的特点?作 者怎样写出这一特点的? 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温情
三 组 对 比
北平的寒 济南的暖 伦敦的暗 济南的明 热带的热 济南的温 北平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 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 有风声的。 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 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 是响晴的。 热带地方的日光是永远那么 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 人害怕;济南有温晴的天气。
运用对比手法写有什么好处?
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 的特点,由“奇迹”、“怪事”、“害怕” 引出“宝地”,文章紧紧抓住这一天气特 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这些对比来自作者对济南冬天的 感受,来自作者对济南的爱。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济 南
济南素有“泉城”的美称。泰山山脉丰富的地下 水沿着石灰岩地层潜流至济南,被北郊的火山岩阻挡, 于市区喷涌而出形成众多泉水。 喷涌不息的泉水在市区北部汇流而成的大明湖和 位于市区南部的著名佛教胜地——千佛山交相辉映, 构成了济南“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风景线。清冽 甘美的泉水是济南市的血脉,赋予这座城市灵秀的气 质和旺盛的生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