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历年岩石学考试重点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 P 等因素综合起来,会引起新
( 4)时间。在实验室的化学反应都是瞬间实现的,但是在地球系统的化学反应则是漫长的
地质历史时期完成的。在实验室短时间内无法发生的变质反应和变质作用(以天、月
计算),在地球系统的地质演化历史中是可以发生的(以
Ma 为单位),以百万年为单
位。
2. 变质作用分为哪些类型与特征(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气液变质作用,区域变 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其他类型变质作用例如冲击变质和复变质作用),回答提示:
结构构造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8. 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角闪石岩,变粒岩,麻粒岩,榴辉岩;
(1)板岩: 具有板状构造的浅变质岩。原岩—主要是泥质岩、
粉砂岩或者中酸性的凝灰岩,
经过轻微变质,原岩矿物成分基本无重结晶作用或者只少部分重结晶,主要是脱水、
硬度增高。
(2)千枚岩:具有典型的千枚状构造的浅变质岩。原岩—泥质岩、粉砂岩或者中酸性凝灰
岩、片麻岩、变粒岩 ) ,具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定向构造,颜色深。 (3)脉体:又称新成体,指新生的不同数量的长英质脉体,通常是花岗质或长英质的伟晶
岩、细晶岩等,颜色较浅。 10. 变质带,递增变质带,变质相,变质相系。 (1)变质带:变质作用过程中, 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随之发生变化,
1
岩石学重点
(4)交代结构:指一个变质矿物和矿物集合体被另一个矿物和矿物集合体取代的现象,在
取代过程中有物质成分的交换和结构的改组。
5. 变余构造,变成构造;
(1)变余构造:变质后,仍然保留原岩的部分构造特征,是恢复原岩的标志。
(2)变成构造: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构造。
6. 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条带状(层状)构造,眼球状构造,线
榴石典型榴辉岩不含长石,可以含少量石英,常见蓝晶石、辉石、金红石、尖晶石等。 9. 混合岩,基体,脉体; (1)混合岩:由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熔融的长英质组分和原岩中难熔的组分,在新的条
件下互相作用和混合,形成不同成分和形态的岩石,统称为混合岩。 (2)基体:又称古成体,指残留的变质岩基体 ( 高级或中高级区域变质岩 , 主要是斜长角闪
别。不同点在于粒状矿物含量高,板片状、针柱状矿物在其中断续定向分布。片麻状
构造的特点是岩石沿片麻理无特别强烈的裂开趋势。
(5)条带状(层状)构造:又称为条带状构造或成分层,是由不同成分、不同结构的浅色
与暗色层(或透镜体)互层构成的面状构造。广泛出现在区域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和
混合岩之中。
(6)眼球状构造:特点是眼球状巨大颗粒或颗粒集合体在基质中定向分布。见于动力变质 岩和混合岩中。
。在 P、 T
3
岩石学重点
较高时,会形成超临界流体,具有更大的化学活动性。对岩石变质的作用为:
(a) 溶
剂:促进岩石中一些组分的溶解、迁移,变质反应进行
; (b) 流体直接参与变质反应,
直接影响变质作用, 影响变质反应的方向与进度。 (c) 流体有利于岩石的部分熔融 , 岩
石的熔点随 H2O 增加,熔点下降。流体的作用应同 成分的形成和结构构造的改变
融,熔浆渗透、交代、贯入于变质岩中形成混合岩的作用,是区域变质作用中的高级 作用。 3. 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和变质方应,交代作用,变质分异作用,变形和碎裂作用; (1)重结晶作用:同种矿物,经过重新溶解、组分迁移,再结晶形成原矿物的方式。重结 晶作用的结果是晶粒由小变大 (2)变质结晶作用和变质方应: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在原岩基本保持固态条 件下使旧矿物消失、新矿物形成的变质方式,一般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来实现,这种 化学反应称为变质反应。包括同质多象转变和形成新的矿物组合。 (3)交代作用:由于流体的迁移使固态岩石与外界产生复杂物质交换,从而改变岩石化学 成分的一种变质方式。 (4)变质分异作用: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来均一的岩石发育出不同矿物集合体,使岩石 出现不均一的现象,称为变质分异作用。 (5)变形和碎裂作用:在应力作用下的一种变质方式 ①变形作用——岩石和矿物所受的应力超过弹性限度时产生塑性变形,即为变形作用。 结果——岩石和矿物基本保持原来的连续性,无破碎现象,应力消失后,不能恢复原 来的状态。 ②破碎作用——在地壳浅部,岩石和矿物所受的应力大大超过其弹性限度时,会发生破 裂、裂开的变质作用方式。 4. 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交代结构; (1)变余结构:由于变质、重结晶作用不完全,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被部分地 保留下来形成的结构。常见于变质程度较浅的变质岩中,是恢复原岩的重要证据。 (2)变晶结构:岩石在固态条件下,由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形成的结构。是变质岩中最 常见之结构。 (3)碎裂结构(变形结构):机械破坏而产生的结构。
气液变质作用
岩体、矿脉等 岩浆的挥发分,
化学活动性
交代
蚀变岩、云英岩
附近
地壳内的热水
流体、温度
区域变质作用
古老的结晶 造山作用, 受温度、 压力 (负荷压 重结晶、变 宽泛
宽泛
基底、造山带 力 )、应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控制
形、交代等
混合岩化作用
在区域变质作用的基础上,地壳内部热流升高,产生深部岩石部分熔融,熔浆渗透、
1. 变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P、 T 、流体、时间) ( 1)温度 : 温度实际代表热量,是变质作用的能量来源,是最重要的因素,绝大多数变质
作用是在温度增加的条件下进行。温度能够导致作用包括:导致重结晶作用、促进矿 物之间 的化学反应 , 形成新的矿物与矿物组合; 导致温度升高的热源包括地热、 岩浆 侵入热、构造运动、地球内部物质的相变释放能量和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能。 ( 2)压力 : 包括静压力(均向压力) 、粒间流体压力、应力(定向压力) 。其中应力对岩石 的作用为 : A. 在超过岩石弹性和强度极限时, 会使岩石变形和破裂, 产生节理、 裂隙、
可出现角闪岩相,为低压相系,由于洋底扩张洋底变质作用的岩石遍布整个洋底。
冲击变质作用
发生在陨石冲击星体表面时产生的冲击坑中, 它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 压力可达数 十到上百个吉帕 (GPa) ,温度可超过 10000℃。因此它是在瞬时高温和动态高压条件下
发生的特殊类型变质作用出现了一些特殊的高压变质矿物,如:柯石英、斯石英。
具细粒等粒粒状变晶结构( <1mm)。原岩—粉砂岩、岩屑砂岩,基性—酸性凝灰岩及
少量中酸性喷出岩—经过中高级变质作用形成。
(8)麻粒岩:高温、中压下稳定的区域变质岩,岩石中含水矿物
(Bi, Am) 均不稳定,含量
少,或不出现。
(9)榴辉岩:超高压、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成分主要有绿色的绿辉石+粉红色的石
交
代、贯入于变质岩中形成混合岩的作用,是区域变质作用中的高级作用。
埋藏变质作用 洋底变质作用
沉积盆地中的沉积物 (包括火山物质 ), 被埋藏到一定深度,引起温度和压力的升高,从 而产生变质作用。由埋深引起,应力作用不明显,埋藏变质的温度、压力条件较低,一 般出现浊沸石相和葡萄石-绿纤石相组合,普遍发育变余组构。 洋中脊附近的岩石由于受到来源于洋中脊地幔对流的热和自上而下的热卤水的影响发 生变质作用, 变质程度自上而下主要为沸石相、 葡萄石-绿纤石相和绿片岩相, 深部也
每种变质作用的定义、哪些主要因素起作用,产生的结果。
变质作用(分类)
分布、产状
成因及控制因素
变质方式
P/T 比及代表性岩石
接触变质 热接触
侵入体与围
岩浆热
温度为主挥
重结晶
很低
角岩
接触交代
岩接触带
岩浆热、挥发分
发分Baidu Nhomakorabea
重结晶、交代
矽卡岩
动力变质作用
断裂带
构造运动
偏应力
变形、
构造角砾岩、
动态重结晶
碎裂岩、糜棱岩
岩石学重点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历年岩石学考试重点
变质岩部分
一、名词解释 1. 变质作用,正变质岩,副变质岩; (1)变质作用:由地球内力作用下引起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从而使地壳中已形成的岩
石在基本保持固态状态下,原岩组分、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等方面发生转化的作用。 (2)正变质岩:由岩浆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3)副变质岩:由沉积岩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2. 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气液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1)接触变质作用:在岩浆岩体边缘和围岩接触带上,由于高温、溶液的影响使岩石发生
状构造;
(1)板状构造: 又称为板劈理是重结晶程度很低(隐晶质)的低级变质岩典型的面理形式。
通常由密集的间隔平面(劈理面)显示,沿着劈理面岩石容易裂开呈平整、光滑但光
泽暗淡的板片。
(2)千枚状构造:面理由细小(多小于 0.1mm)的片状硅酸盐定向排列而成,重结晶程度比
板状构造高,但肉眼仍难以识别矿物颗粒。岩石易沿面理裂开,劈开面不如板劈理面
平整,但有强烈丝绢光泽(绢云母、绿泥石等片状硅酸盐矿物造成)。千枚状构造的
明显特征是存在折劈、微褶皱和扭折带。
(3)片状构造:岩石重结晶程度高。面理由肉眼可识别的(粒径>
0.1mm)的片、板、针、
柱状矿物连续定向排列而成。岩石较易沿面理裂开,但裂开面平整程度比千枚状构造
差些)。
(4)片麻状构造:又称为片麻理。与片状构造相同点是岩石重结晶程度高,矿物肉眼可识
的变质作用。 (2)动力变质作用:在构造运动产生的压力下,使岩石发生破碎的变质作用。 (3)气液变质作用:具有化学活动性的热水溶液和气体对岩石进行交代,而使岩石发生变
质的作用。 (4)区域变质作用: 是大面积发生的区域性的变质作用, 是在地壳活动带发生的变质作用。 (5)混合岩化作用:在区域变质作用的基础上,地壳内部热流升高,产生深部岩石部分熔
劈理构造,甚至破碎 ; B. 岩石中的矿物会晶格变形、晶体破裂,矿物可以在垂直于应
力的方向上平行排列,形成片理 ; C. 可以提高变质反应进行的速度。
( 3)具化学活动性流体 : 粒间流体约占岩石体积的 1-2% ,其成分除 H2O、CO2、 O2 外,还
有其他成分,如盐酸、硫化氢等,具有很大的化学活动性(酸性或者碱性)
岩,经过低级变质作用形成,变质程度比板岩稍高
(3)片岩:具有片理构造的浅变质岩。
(4)大理岩:碳酸盐岩矿物(方解石、白云石为主) >50%的变质岩,石灰岩、白云岩等碳
2
岩石学重点
酸盐,经过区域变质作用或热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
(5)石英岩: Q>85%的变质岩,由石英砂岩或硅质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
因此变质岩的矿物组合能反映变质作用的强度,且变质作用的强度在空间上具有规律 性的变化,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变质强度带。 (2)递增变质带:在一个变质地区,化学成分相似的岩石中,其矿物成分在空间上的规律
变化可以反映其受到变质作用的温度和压力条件的变化,利用等化学系列变质岩中随 着温度增高、新矿物相依次出现来划分的变质强度带, (3)变质相: 一个变质相是指类似的温度、 压力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的所有变质岩的总和, 其矿物组合与岩石化学成分之间有固定的、可以预测的对应关系。 (4)变质相系:每一个变质地区可以用一系列的变质相表示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这种系列 称为变质相系。 二、简述题
3. 举例说明变质作用的主要方式(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和变质反应,交代作用,变 质分异作用,变形和碎裂作用) (1)重结晶作用:同种矿物,经过重新溶解、组分迁移,再结晶形成原矿物的方式。重结
。
(6)角闪石岩:
①矿物特征:含角闪石+斜长石,石英较少或无角闪石等暗色矿物≥
50 %,矿物成分除
Am、 Pl 外,常见铁铝榴石、绿帘石、黝帘石;
②原岩—基性岩 ( 侵入岩、 喷出岩、 火山碎屑岩 ) ,富铁白云质泥灰岩—中-高温区域变
质作用形成。
(7)变粒岩: 含长石、 石英较多 ( >70%),且长石 >25%;云母或其他暗色矿物较少 ( <30%),
(2)区域变质岩:原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3)混合岩:由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熔融的长英质组分和原岩中难熔的组分,在新的条
件下互相作用和混合,形成不同成分和形态的岩石,统称为混合岩。
(4)接触变质岩:由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5)交代变质岩:热的气体和溶液作用于已形成的岩石,使其产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
(7)线状构造: 即线理, 是岩石中各种线状要素的平行定向排列。 岩石中可有不同期线理,
按先后顺序以 L1、 L2、 L3等记录之。按线状要素的不同,线理可分为拉伸线理、皱纹
线理、交面线理等 3类。
7. 动力变质岩,区域变质岩,混合岩,接触变质岩,交代变质岩;
(1)动力变质岩:由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