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秋天的怀念]
5-秋天的怀念-课文+注释
![5-秋天的怀念-课文+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fcc07713be1e650e53ea9913.png)
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第5课《秋天的怀念》 (共28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5课《秋天的怀念》 (共28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78ba24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2.png)
的
质中得到启示,勇敢面对生活的困境,顽强地活下去。
意
蕴
④第三次去看花: 象征了母亲菊花一样的精神品格,我
完成了母亲生前的遗愿,体悟到生命的可贵,决心和妹
妹坚强的活下去。
结尾处不同颜色花的深意: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 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 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评
母亲去世前:“我”因双腿瘫痪变得阴郁,暴怒无 常,几乎丧失了生活的勇气。
母亲去世后:和妹妹一块去北海看花,决定一块好 好儿活。
①“看花”是本文的中心事件,也是本文的线索。
三
②春天去看花:是希望“我”看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次
的景象,驱散心中的阴云,重新唤起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看
花
③秋天去看花:是想让“我”从菊花傲雪凌霜的精神气
理解:“好好儿活”寄托了母亲对儿女最纯粹的爱与希望,无论遭 受了怎样的打击,都要珍爱生命,勇敢地活下去,找到属于自己 的幸福。
评
人物形象
①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运用了动作描写,通过“悄悄”“躲”“偷偷”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母亲的小心谨慎,表现了母亲不忍打扰我,不放心我,耐心等 我安静下来的心理和情态,刻画了一位慈爱与细心的母亲。
21岁的他,风华正茂,生龙活虎,却不幸 瘫痪了双腿;
28岁的他,发表第一篇小说,之后在病榻 上创作了大量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
51岁的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 出成就奖,是现在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59岁的他,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 根据生前遗愿,捐献了脊椎、大脑和肝脏;
他的多半生都在轮椅上度过,可他活出了境 界,活出了生命的高贵。这位伟大的作家就是 史铁生。在他不平凡的一生中,他的母亲给了 他在磨难中坚强的动力。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bd2da3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1.png)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 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 点搞丢了?便觉得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rù chuānɡ), 一连数日只能歪七八扭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 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 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 因为任何灾难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不,我不!“
任务二 母亲为了让史铁生“好好儿活”,她都有哪些举动?
母爱是执着, 是坚强,是生
死相依……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 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 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母爱是细心、理解
母亲: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史铁生《病隙碎笔》
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 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 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 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 朗和欢乐。
拓展延伸
肢体残缺的史铁生,用笔、用信念书写着人 生,好好活着,作为肢体健全的我们,遇到困 难时,又该怎样“好好儿活”?
好好儿活
母亲: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母亲: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母亲: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 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 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任务三
后来史铁生好好儿活了吗?请结合生平 经历,谈谈他是如何“好好儿活”的?
助读资料: 1969年,18岁,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 1973年,22岁,确诊截瘫,轮椅生涯开始。
史 铁 生
学习目标
1.朗读并品析关键词句,理解作者情感。 2.领悟文中“好好儿活”的道理。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18张)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18张)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f7c14b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d.png)
读课文,划分段落,简单归纳每一段的内容。
第一节:母亲要带我去看花 第二节:我答应去看花 第三节至第五节:母亲再也不能同我去看花了 第六节:我和妹妹看了菊花
仔细品读课文,你独
处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殷
殷 母
有读出了一个种怎样
子 情
的儿子呢?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 我的动静。”
母亲是个敏感细心的人,这体现在“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 眼儿,她比我还敏感”等细节描写中。
她是一位活得辛苦、无比慈爱的母亲; 她是一位细心地母亲; 她是一位无私坚忍的母亲。
课文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 天的怀念”?
文章写了两次秋天。 原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是母亲去世的季 节。
“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氨氮心情的写照, 具有象征性。
在一个秋天妹妹推着我去看菊花,“秋天” 是“我”悟出母爱、走出低谷的季节,以此为题, 抒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双腿瘫痪后,我的状态如何?具体表现在哪里? 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1、望着王者天上被鬼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玻璃砸 碎 2、妈妈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不!我不去!我可活什 么劲儿 3、听着李谷一的甜美歌声我会突然把手边的东西摔向 四周墙壁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细节描写。“眼边儿红红的”说明母亲强忍悲伤,表 现了母亲对儿子字的呵护和关爱。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 备。”
文中的母亲是个乐观慈爱的人,这体现在她兴奋的动作语言中表 现出的喜出望外。
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 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5 秋天的怀念
秋天大地丰收、 硕果累累,充满 了美好。然而这 节课的作者却带 着悲伤,让我们 一起去上看看。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知识点 图文解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知识点 图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edd2f9183c4bb4cf6ecd113.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知识点图文解读知识点归纳一、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作家。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二、故事背景《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高位截瘫。
后来,在他的许多文章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
《秋天的怀念》便是怀念母亲的文章。
本文写于1993年。
三、理解词义暴怒无常:形容一个人的脾气坏到了极点,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
猛地:突然、忽然。
侍弄:方言,经营、照管、喂养的意思。
狠命:使劲、拼命,表示用尽全力。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捶打:用拳头或器物砸。
田地:这里指地步,指不好的处境或境况。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絮叨:来回的说,指说话啰嗦。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①②段):写双腿瘫痪后的“我”暴怒无常,母亲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
第二部分(第③一⑥段):写“我”答应母亲到北海去看菊花,但悄悄出去的母亲却带着牵挂永远离开了“我们”兄妹。
第三部分(第⑦段):母亲离世后的又一年秋天,“我”和妹妹去北海看菊花,“我们”懂得了母亲让“我们”“好好儿活”的含义。
五、问题归纳1.如何理解“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通过“砸玻璃”和“摔东西”两个细节,具体写我双腿瘫痪之后内心的痛苦和暴怒无常,并用“我”的暴怒无常来衬托母亲的坚韧顽强。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c45db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8.png)
比较品读,体味母爱
1.前后比较(要求:读课文,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品味)
对比原文中的三个“悄悄地”有何不同。 ①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②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③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 悄.地.出去了。
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深沉而忧伤的。 朗读深沉而忧伤的文章宜低沉稍慢。
注意朗读时的语气、节奏,把握文中的感情基调
语气——是朗读时运气发声的微妙技巧,如抑扬顿 挫、以气带声等,不能用符号完全表示。我们可以 先学会用↗↘→表示语调的上扬、下降和延长。
节奏——是朗读全篇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声 音形式的回环往复所构成的整体感。节奏要与全篇 的逻辑思路、感情基调统一。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 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稍快,显出作者的暴躁);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 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稍快,显出作者的暴躁)。母亲就悄悄地 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 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带着恳求)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 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 什么劲↗!”(稍大、急促)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无奈焦急)忍住哭声说: “咱们娘俩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给儿子信心),∨好好儿活(带着哭腔)→……”
■ 1、谁怀念谁? 史铁生怀念母亲 2、为什么怀念? 母亲去世了,母亲生前给了史铁生无 微不至的爱 ■ 3、什么在秋天去怀念 母亲在秋天去世的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46张PPT)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4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4d4462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c.png)
这篇文章是作者为怀念母亲而 写的,找找文中哪些语句蕴含了作 者复杂的情感,作者是如何体现的?
(1)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一直”,表达了作者当时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苦情绪中,完全没有注意到母亲的严重 病情,事后想来无比悔恨的心情。
母亲 的话
“我”的 表现
母亲的 表现
对母亲的情感
第 一 次
暴怒 无常
悄悄地…… 偷偷地……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 开了,我推着你去
走走。
“不,我不去!” 扑,抓,忍 狠命捶打两条腿。 住哭声
第 二 次
独自看落 叶
母亲进来了, 北海的菊花开了, “什么时候?” 挡在窗前。 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好吧,就明天。”
(2)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再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永远离去的无限痛苦和遗憾的心情。 (独立成段的作用?) 结构上承上启下,总结上文,承接下文,与下文“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相照 应。内容上突出表达了“我”对母亲永远离去的无限痛苦和遗憾之情,
(3)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史铁生的笔下,看看他又是怎样描绘母亲的。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学习目标
一.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理解重点词语的意 思,感知课文主要内容。(重点)
二.把握课文中描写母亲动作、语言、神态的 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间真情。 (难点)
三.通过品悟对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说 的“好好儿活”的含义,学会感恩,学会爱。 (素养)
示例二:“我”最终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的真正含义,有了面对生 活的勇气和信心,这正是母亲的期望,而菊花却成为怀念母亲的永远的 寄托。
初一语文第五课《秋天的怀念》
![初一语文第五课《秋天的怀念》](https://img.taocdn.com/s3/m/2953b38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0.png)
《秋天的怀念》一、课文内容概述《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
文章讲述了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的“我”,在母亲的耐心呵护和关爱下,重新鼓起生活勇气的故事。
二、重点字词1. 瘫痪(tān huàn):由于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身体的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运动的能力。
2. 暴怒无常:脾气非常恶劣,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
3.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4. 诀别(jué bié):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
5. 絮絮叨叨(xù xù dāo dāo):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三、段落解析1. 第一段:写“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
-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通过具体的行为描写,表现出“我”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母亲的动作体现了她对“我”的理解和关爱,不想让“我”更加痛苦。
2. 第二段:母亲想带“我”去看菊花,“我”却一次次拒绝。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母亲希望通过看菊花让“我”重新感受生活的美好,走出内心的阴霾。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我”的拒绝和自暴自弃与母亲的期望形成鲜明对比。
3. 第三段:母亲去世后,“我”和妹妹去看菊花,领悟到母亲的良苦用心。
-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菊花的描写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美好,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新认识。
四、主题思想文章通过回忆母亲在“我”双腿瘫痪后对“我”的关爱和照顾,以及母亲去世后“我”对母亲的怀念,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在经历苦难后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活的重新审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72706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9.png)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悄悄”出去是为了让“我”纵情发泄心中的 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也突出了 母亲的谨慎谨慎,说明母亲怕让儿子痛苦,让儿 子伤心;
“偷偷”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关注着 “我”,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眼边儿红红的”,神态描写,说明母亲强忍 着内心的悲痛,无私地关爱、呵护着“我”。
导入
有这样一位儿子,在他二十一 岁风华正茂之时,却不幸患病,导 致双腿瘫痪。他痛不欲生,不能自 拔。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虽然身患 重病,但仍然精心照料双腿瘫痪的 儿子,鼓励他重新生活的信心。
可就在北海菊花灿烂开放的时 候,母亲却带着无限的牵挂永远的 离开了。而这个秋天,也成为了儿 子永生的怀念。今天,就让我们一 起走进课文《秋天的怀念》。
插叙。说明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 活的人。但为了照料“我”,母亲放 弃了对生活的享受,体现了“母亲” 对我的深爱。
记叙文常用的叙述方式
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 暂时中断叙述,并不会改变全文中心,插入 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或事件 的叙述方式,叫插叙。它是记叙文常用的一 种叙述方法。 插叙的作用:使情节更完整,让结构富有变 化,增进读者对人物事件发展的了解,插叙 的节奏也适应读者心理,使其感到有张有弛, 活泼轻松,便于全面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 形象更加饱满完整,便于突出文章的主题。
课文解读
第五段
读第五段,分析“绝”“竟”的意思?
“绝”和“竟”说明“我”当 时对母亲的病情的严重,对母亲 的离去,毫无思想准备;如今想 来,追悔莫及,肝肠寸断。
课文解读
第六段
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 她正艰巨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巨地生 活。
第一个“艰巨”:指呼吸困难。 第二个“艰巨”:指生活很不容易。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36张PPT)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07f7ae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0.png)
D. 祖母絮.絮.叨.叨.地向姐姐说着五十年前的往事,可姐姐对老掉牙的事 情根本不感兴趣。
解析:(“喜出望外”指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此处与前文“高兴” 语义重复,使用不正确。A. “暴怒无常”指脾气恶劣,容易发怒,而且很没规律,使 用恰当;C.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来回地翻动身体,也形容事情多次反复,使 用恰当;D.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此处形容祖母的唠叨,使用恰当)
摆弄;修理。 来回翻身,一次又一次。 恳求。 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 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高尚纯洁。 花开得旺盛的样子。引申为写文章,做事气势很大。
预习检测
1、下列词语中画横线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憔悴(jiāo) 仿膳(shàn) 瘫痪(huàn) 翻来复去 (来回翻身)
要求:
1.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有关描写人物的语句;
2.用下列句式回答:
“我从文中
(修辞/用词/句子等)感受到了
的;刻画了一个
的母亲形象。
母爱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 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 着我。
一系列的叠词,写出母亲让“我”尽情发泄 心中的痛苦,自己却强忍内心的悲伤。表现了 细腻而深沉的母爱。
史铁生
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翻到课本24页, 插图中的人物就是史铁生,从 这幅插图中,你觉得他是一个 什么样的人?
新课导入
可实际上史铁生的人生经 历了巨大的痛苦!
新课导入
史铁生21岁时,双脚瘫痪。26岁时,他的母亲因患 重病离开人世,留下他和未成年的妹妹。30岁,双肾失灵, 患上肾病。31岁时,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38岁时,与 妻子结婚,从此妻子成为了他的一双腿。40岁,发表了 《我与地坛》,震惊了文坛,自此开启了他的创作之路。 但厄运并没有就此放过史铁生,1980年末,史铁生急性 肾衰竭,氮质血症、肾盂积水、多病齐发,不得不被迫休 息,史铁生辞去了原来手工活生活,专心于创作。2010 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突发脑溢血逝世。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27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27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26ea6f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3.png)
淡雅
高洁
热烈而深沉
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 母亲要带我去看花,是想唤起“我”生存的 欲望,
• 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坚强品质的写照; • 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 • 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 菊花在我眼里五彩缤纷,泼泼洒洒,是在告
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 边红红的,看着我。
“悄悄”突出母亲的细心;“偷偷”写出了母亲对 “我”的不放心和牵挂关切;眼边“红红”写出了母亲内 心的悲伤;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2、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 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 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 弄的那些花都死了。……母亲扑过来抓住 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 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她常常肝 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tān huàn qiáo cuì jué
fù
瘫 痪 憔 悴 诀别 翻来覆去
xù dāo zēng chuāng chuí
絮 叨 憎恨 创伤 捶打
shàn shì
仿膳 侍弄
xiǔ
整宿
请大家读一读文章的标题,从这个 标题里,你读出了什么?
文章写的是秋天的故事,表达了怀念 之情。“秋天”点明了时间;“怀念”点 明了感情,也说明了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2、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暗示了母亲的离开, 请大家细读课文,找一找这些句子。
①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插叙花死了,暗示了母亲的命运。母亲爱花, 说明她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可是她为了我放弃 了对生活的享受。表现了母爱的深沉。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82e518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c.png)
积极乐观( 扬 缓 ) 7遗憾、悔恨(抑、缓)6
轻松、无所谓(扬、稍急)35
愤怒(扬、急)工
愧疚(抑、缓)2
赏析语句·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 悄地进 来,眼边红红的。”句中的“悄悄地”“偷偷地”表现了 母亲怎样的情感?· 母亲“悄悄地”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地发泄内 化的痛苦,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这无声地离 开 ,体现了母亲的谨慎小心,她怕自己让儿子痛苦, 她理解儿子的行为,也为儿子伤心。“偷偷”表现了 母亲不放心,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本文在内容上主要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但作者却不以“怀念我的母亲”为题,而以 “秋天的怀念”为题,好在哪里?. 以“怀念我的母亲”为题,只是直白地表现出对 母亲的思念,缺乏韵味。而以“秋天的怀念”为题,不仅表现出对母亲的深切缅怀,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其中也包含着一种人生的精神和意义,这 题目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从1-5段中,找出一些否定意义的语句,并 说说这些语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我看不见的地方”“不,我不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就再也没回来”“我没想到她已经病 成那样”“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这些 有否定意义的语句说明“我”从没有考虑过母亲的感 受,从未为母亲着想,对母爱浑然不觉,母亲的病危激起了“我”对生命的感悟,表明“我”对自己少 不更事的追悔,对母亲深切的思念。
深入探究 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作家。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 回到北京。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 上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 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 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 丰满的思想。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等 ,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25张PPT)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020631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0.png)
A、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B、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C、她还在大口大口的吐着鲜血。亲没有说完的 话。“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 女儿······”
示例: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 的女儿,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重新扬起 生活的希望,坚强的活下去——这是母亲最 后的,也是最大的心愿。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中国 作家、散文家。16岁毕业于北京清 华大学附属中学。18岁去陕北延安 插队。21岁因病致双腿瘫痪,转回 北京。23岁起到北京某街道工厂做 了7年的工人。后又患尿毒症,靠透 析维持生命。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 的主要内容。
2.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 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玻听着璃听砸着碎李;谷一甜美的歌声动,作我、会语猛言地描把写手边
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 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2.面对这样的“我”,母亲是如何做的?
身患重病的母亲
宽慰
病危那天
想方设法央求
临终前
念叨
找出文中描写母亲动作,语言和神态的词句, 并进行赏析。
示例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
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赏析: 这句话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悄
悄地”“偷偷地”这两个动作,刻画了 细腻深沉的母爱,母亲让 “我”尽情 发泄心中的苦痛,自己却强忍着内心的 悲伤。
归纳:
通过这些动作、语言、神态 等的刻画描写,表现了母爱的伟 大深沉、执着无私。
思考: 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深沉而伟大的,那么儿 子对母亲又是怀着怎样一种情感呢?
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 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 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 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 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 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 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第五课:《秋天的怀念》解析
![第五课:《秋天的怀念》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e67488b8f67c1cfad6b86b.png)
▪蓼蓼者莪,匪我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我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找出文中描写母亲动作, 语言和神态的词句,用不同 的符号标出,并圈出重点词, 然后小组一起交流学习成果。
▪ 母亲这时就悄悄地 躲 出去,在我 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
——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
——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妈妈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
——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
气变的
。
深受苦楚的母亲
有没有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没有,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 地听着我的动静”。
▪父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 风霜雪雨也沉着坚定; ▪父爱是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遇 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
▪母爱是一缕阳光,__________________
▪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__________________
▪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当一切恢复沉寂后,她又悄悄地进 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 (说明了母亲面对脾气暴躁无常的 “我”,非常小心谨慎,其中包含了无限的 宽容和忍耐。)
▪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们 娘俩儿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说明了母亲非常在意“我”的内心感受, 想立刻扑灭儿子轻生的念头,害怕儿子禁不住 打击,自暴自弃,失去生活的勇气。)
▪ “ 咱娘俩好好儿活”写出母亲既是在劝慰
“我”,也劝慰自己要好好儿活。期望儿女们无论遭 受怎样的打击,都要珍爱生命,勇敢活下去,遭到自 己的幸福。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e12dfb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f.png)
思维导图
慈爱 坚忍 细心 睿智
母亲
爱 怀念
儿子
活什么劲儿
绝望
忧伤的回忆
希望
深切的悔恨
要好好儿活
主旨归纳
本文讲述了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忍受着身体和精 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的故事, 歌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 怀念和愧疚之情,以及正确面对生命的残缺遗憾,勇 敢地“好好儿活”的决心。
高洁
烂漫
翻来覆去
喜x出iǔ望外
shàn
词语集注
暴怒:极端愤怒。 近义词:狂怒 沉寂:十分寂静。 可形容夜晚、村庄、消息等。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 多指睡不着觉。也形容多次地重复。 央求:恳求。 多强调说好话并再三请求。 歇后语:范进中举——喜出望外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通常强调不再相见。 淡雅: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可形容服饰、色彩等。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 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 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
这句话略快速点儿读,郁积的情感小小地释放出来,因为这时“我” 答应母亲去北海看花,态度好转,母亲看到了希望,内心高兴。读到 “一脚踩扁一个······”时,要读出母亲害怕触碰到“我”脆 弱内心的担忧、不忍,要读出母亲呵护“我”情绪时的小心翼翼。
抓住细节间接抒情
史铁生在文中没有直抒胸臆,而是抓取微小平常的生活 细节来写母爱,含蓄感人。请仿照这种方式进行片段写作。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30张ppt).ppt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30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8c0b235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6.png)
弄
(nònɡ)侍弄 (lònɡ)弄堂
形近字
悴( cuì )憔悴 粹( cuì )精粹 萃( cuì )萃取
( sù )宿舍 宿 (xiǔ )整宿
( xiù )星宿 (xiān)鲜血 鲜 (xiǎn)鲜为人知
意为“少”时读xiǎn
捶( chuí)捶背 锤( chuí)铁锤 唾( tuò)唾手可得
覆( fù )翻来覆去 履( lǚ )西装革履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母亲:喜出望外、激动难耐
“好吧,就明天。”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我”:勉强应付
朗读技能 朗读技能
外部技巧 内部技巧
重音 停连 语气 节奏 情景再现
把握感情基调
语气,是朗读时运气发声的微妙技巧,如抑扬顿挫、以气带声等,不能 用符号完全表示。我们可以先学会用↗↘→表示语调的上扬、下降和延长。
走近作者
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 作家。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后因双 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1979年开 始发表作品。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 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 地坛》鼓励了无数人。2002年获华语文 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他的早期
创作富有想象力、精致绵密,中后期创作
为了“我”,母亲虽然爱花,却没有精力、时间,也没有心思再养花了。
C、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好好儿活……”
母亲的这句话朴素简单,却体现了母亲的伟大和坚强,自己虽然遭
受病痛折磨,但还是坚强地宽慰儿子。
母爱是——好好儿活
“扑”“抓”两个动作,说明母亲十分害怕“我”禁不住打击,失去生活 的勇气;“忍”说明母亲尽管自己十分悲恸,却抑制悲伤鼓励安慰儿子。
第5课秋天的怀念(学生版)
![第5课秋天的怀念(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a9f53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a.png)
第5课 《秋天的怀念》(一)基础知识一、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一2010),生于北京,作家。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故事背景《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高位截瘫。
后来,在他的许多文章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
《秋天的怀念》便是怀念母亲的文章。
本文写于1993年。
三、理解词义瘫痪_______:由于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身体的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运动的能力。
暴_____怒:极端愤怒。
沉寂____:①十分寂静;②消息全无。
侍___弄:①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②摆弄,修理。
憔悴_______: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央求:恳求。
絮______叨:①啰啰唆唆地说话;②形容说话啰嗦。
诀__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淡雅____: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高洁:高尚纯洁。
烂漫:①形容颜色鲜丽;②形容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翻来覆____去:①来回翻身;②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喜出望外: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
一、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3):第三部分(4~6):第四部分(7):二、重点问题掌握1.如何理解“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2.“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
”这句话中的“悄悄地”“偷偷地”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3.“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这一句运用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怎样理解母亲的“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5.“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第5课 《秋天的怀念》-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第5课 《秋天的怀念》-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d1097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a.png)
细腻、深沉、温柔、无私、隐忍、坚定……
母亲
母爱的艰辛与伟大
?
儿子
儿子当时对母亲的态度如何?之后发生改变了吗?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我:““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 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朗读外部技巧
运用声音手段来传 情达意的各种处理方式。
外部技巧主要包括 重音、停连、语气、节 奏等。
任务二
品母子情深
(隐秘的爱与痛切的憾)
要求: ①品读母爱,解读母亲形象。 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去北海看花:事件线索
母亲为帮助我走出困境,做了什么?
①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 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 那些花都死了。
解析: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此时的母亲是怎样 的痛心焦急!她多么想立刻扑灭儿子轻生的念头,立刻阻止他 的自暴自弃!儿子的痛苦在母亲心中已经加倍,母亲却没有跟 儿子一-起抱头痛哭,而是“忍着哭声”,她是以怎样强大的毅 力克制着自己的悲情,怎样努力地给儿子一份坚定的力量啊!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 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 会想到童年的事
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 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 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
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 是怎么种的
史铁生《合欢树》
中国中国协作即使只养着一个人, 也该是史铁生。(莫言)
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每个文 字背后,都是他用生命在歌唱。(余华)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26651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8.png)
品味文意 寸草难报三春晖——孝亲要趁早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 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 的背影中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 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知你:不 必追。——龙应台《目送》
我真想警告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 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 及了。——《我与地坛》史铁生
后来妹妹告知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词语连用,突出母亲病的程度
母亲:爱里有忍耐,有欺骗,有坚强 ——为了儿子。
母亲形象
从全文的叙述描写来看,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母亲深深理解儿子的痛苦,包容儿子的暴怒,想方设法宽慰儿子,多次央 求儿子出去散散心,到北海看菊花,盼望儿子早日走出内心的绝望,勇敢 面对生活的苦难
沉痛思念 感受到母亲深沉的爱
认识史铁生
“史铁生”,一个用写作治愈残缺,用生命书写传奇 的人。可,这个传奇的生命,是依靠另一个生命的支撑润 泽,才熠熠生辉于繁星银河。
略通阴阳的亲戚算得他五行缺铁,于是,母亲取名时 特意留了个“铁”字,然而占卜是一种蛊惑,铁生终究缺 铁——“每日口服针注”。他庆幸母亲在“铁”后选了 “生”,也许是不经意,也或许是天意,“铁生”二字像 护身符“是我屡病不死的保佑”。
作者情感
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又是什么呢?
痛悔、理解、怀念、写小说回报母亲
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其实就是对母亲、对生活、对 命运的态度的“理解”——为所爱的人承受一切苦难,为所 爱的人献出一切爱,也为所爱的人更坚定地生活下去。对作 者而言,就是更坚强地面对、对待生活给予的苦难。
“秋天”常常隐喻着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淀; “秋天的怀念”暗示着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过 暴躁绝望的心理过程,在母亲去世后,在风轻云淡的秋天, 在菊花绽放的时节,才真正体会了母爱的坚忍和伟大,懂得 了母亲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精品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3126a7a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a.png)
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奖成就,同年 《病隙碎笔》
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作品集: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 拜日》、《命若琴弦》、《往事》等。 散文随笔集:《自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 笔》、《合欢树》等。 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史铁生作品集》。
2给加点字注音:
tān huàn
暴怒 沉jì 侍弄 锤打 qiáo cuì 央求 絮叨
瘫痪 bào nù 寂 shì chuídǎ 憔悴 yāng qiú xù dāo
jué别 诀 淡雅 dàn yǎ
高jié 洁 烂漫 làn màn 整宿 xiǔ 翻来fù去 覆 喜出望外 wàng
3、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事情而特别高兴。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来回翻身。 憔悴: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整宿: 整夜。
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
2
揭示文章主旨,抒发了作者对母亲深切地怀念,也突出了母 亲对作者一生的最大影响,寓意深刻,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主旨探究
本文以看花为线索,回忆了三次 看花的经历:第一次母亲要带我 去,我没答应;第二次,母亲要 带我去,我答应了,母亲却不能 同去了;第三次我和妹妹一起去 。借此歌颂母爱的伟大,同时表 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2、母亲“挡在窗前”中“挡”这一动作有何用意?这一细节有怎样的表达效 果?【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3、谈谈母亲提议去北海看菊花有何用意。
读课文(7段) 分析文章内容
课文结尾处写北海的各色菊花,有 什么深意?
描写北海的各色菊花,无论“淡雅”“高 洁”,还是“热烈而深沉”,都是“泼泼洒洒, 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象征着母亲的期望: 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无论选择怎样的人生, 都要“好好儿活”,活得坚忍,活出尊严,活 出自我生命的个性与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 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
学习目标
1 、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通过朗读课文,能够感知文章内容,梳理文章脉络。
3. 能找出文中有关母亲的语言、表情、动作描写,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4 、通过反复品味“好好儿活”这简单的四个字,体会母亲的用心良苦,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能找出文中有关母亲的语言、表情、动作描写,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学习难点
通过反复品味“好好儿活”这简单的四个字,体会母亲的用心良苦,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通过朗读课文,能够感知文章内容,梳理文章脉络。
学习过程
一、导入
由课题导入
二、检查预习
1. 字词
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憔悴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恢复豌豆
2. 作者简介
史铁生双腿瘫痪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
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听读文章,
要求:注意字音,重音还有情感
2. 自由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的标题是“秋天的怀念”,请问文中怀念的是谁?
(2)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明确:深沉、略带伤感。
3. 在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品味课文(1)你觉得“我”是一个
什么脾气的人?(性情暴躁、脾气暴怒)(2)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我”的暴躁?为什么那么暴躁,是天生的吗?
(3)当史铁生的母亲看到儿子这个模样时,她的心情是怎样的?母亲当时又是一种
怎样的情况呢?
身体状况那么不好的母亲,却一直想带儿子去看菊花。
(4)文中提到了作者几次在秋天看菊花?(完成表格)四.小结
一次看花,多么平常的小事,却蕴含了伟大的母爱!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找出文中有关母亲的语言、表情、动作描写,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2 、通过反复品味“好好儿活”这简单的四个字,体会母亲的用心良苦,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秋天的怀念》感受作者的情怀。
二、合作探究,研读品味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1-5 段,画出描写母亲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并说出你从中读懂的怎样的母爱。
(先把你找到的句子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再说说这句话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让你读懂了怎样的母爱。
)
三.深入理解,体会情感
1. 在母爱的温暖里,作者一颗冰冷的心活过来了,也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从哪一段可以看出来?(学生齐读)
2. 文中两次提到“好好儿活”,怎样理解结尾作者重复“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深意。
明
确: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会勇敢的面对活中的磨难,坚强的活下去。
四、领悟主题,感悟人生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瘫
痪时,怀着博大无私之爱
的母亲是怎样地痛心与忍辱负重地照顾自己,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之情。
史铁生笔下对亲情的回忆与感悟,让人感觉亲切而意味深长。
思考:文章题目为什么叫“秋天的怀念”,
明确:母亲于秋天病逝,带走了未能陪儿子看菊花的遗憾,留下了对儿女无尽的牵挂。
多年后的一个秋天,“我”在妹妹的陪同下,终于完成了母亲的遗愿,去北海看花,作者是怀念母亲对儿子博大无私的爱;怀念母亲坚毅的性格;以勇敢面对人生的决心,以告慰母亲在天之灵。
五、拓展阅读
1 《我与地坛》节选
2 《有关庙的回忆》节选
六、作业布置
完成《直通中考》第五课一、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