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青少年脊柱侧凸筛查临床实践指南及路径指引
202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探索、发展、创新
2023青少军特发性脊柱侧凸:探索、发展、创新脊柱侧凸是一种复杂的三维畸形,严重影响病人身体外观、心肺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真诊疗是脊柱外科领域所面||备的重大挑战。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口(adolescent idiopat h ic scoliosis,AIS )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脊柱侧口类型,也是青少年常见的畸形类型,真相关研究已成为脊柱外科研究的焦点。
Lenke教授提出AIS分型是AIS研究的标志性事件,墓于Lenke分型,AIS的诊疗曰趋标准化。
随着术中导航技术、脊柱外科机器人、数字骨科及3D打印等新技术的应用,探索和发展新技术在AIS诊疗的应用也已成为脊柱外科研究的热点。
本期《骨科》杂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专题,汇集国内多个优秀青桂外科团队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AIS的手术治疗、围术期管理及并发症处理等多个方面,全方面展示了目前脊柱外科学界对AIS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成果,以期能为脊柱外科医生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一、AIS融合节段的选择及平衡重建常见的AIS类型主要为以单胸弯为主弯的Lenke1型及以单腰弯或胸腰弯为主弯的Lenke5型。
真治疗原则是根据病人具体分型,恢复脊柱正常由度,尽可能保留脊柱运动功能,即在矫形主弯的同时,重建冠状面及矢状面平衡,恢复肩和青盆平衡,尽量保留脊柱活动度。
因此,AIS矫形手术融合节段的选择对于病人预后至关重要。
谨慎选择远端固定椎(lowestinstrumented vertebra,LIV)是避免矫形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等并发症的关键,也是目前AIS相关研究的热点问题。
对于Lenke1A型A IS,阜期研究认为LIV选择髓骨中垂线(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CSVL )头端触及的最后一个椎体,即远端触及推(last touching ver-tebra,LTV)可显著降低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的风险。
随着对选择性胸弯融合理论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多以CSVL头端平分的最后一个椎体,即远端实质触及推(last substantiall y touching vertebra,LSTV ) 作为LIV,以降低术后冠状面失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中医诊疗方案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中医诊疗方案概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疾病,以侧弯和扭曲为特征,多见于10岁至18岁的女性。
中医诊疗方案是一种综合治疗方法,结合中医药和其他非手术治疗手段,旨在缓解症状、改善脊柱曲度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诊断与评估1. 综合病史与体格检查:包括家族病史、发病年龄、骨龄、身高、体重等。
2. X线片:用于测量脊柱曲度角度并评估是否需要治疗。
3. 其他辅助检查:如核磁共振成像(MRI)、电生理检查等。
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疗法:根据脊柱侧凸症的病情,选用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
2. 中医按摩疗法:通过按摩、拍打、推拿等手法,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和紧张,减轻疼痛感。
3. 中医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脊柱的正常生长发育。
4. 中医推拿疗法:通过推、拿、捏、揉等手法,调整骨骼、肌肉、腱鞘等组织的位置,纠正脊柱的侧凸情况。
5. 中医理疗疗法:使用温热疗法、矫形器、牵引等物理治疗手段,改善脊柱畸形,增强脊柱稳定性。
注意事项1. 治疗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家族史等,确保选择适当的中医诊疗方案。
2. 中医治疗方法需要长时间持续进行,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治疗。
3.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体态和体位,避免长时间坐姿或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
4. 定期随访和监测治疗效果,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中医诊疗方案是一种综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的方法,包括中药疗法、按摩、针灸、推拿和理疗等。
这些方法能够缓解症状、改善脊柱曲度,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家族史,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并定期随访和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骨科临床路径全集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临床路径 ...................................... 14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手术治疗标准住院流程 ....................... 14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临床路径表单 ............................... 18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临床路径
(2011 年版)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ICD—10:M41.1) 行侧凸后路矫形术(ICD—9-CM-3:81。05/81。08)。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患者就诊年龄 10-18 岁,可伴有心、肺功能受 损。评价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性成熟程度,其母亲妊娠期的健 康状况,妊娠前三月内有无服药史,怀孕分娩过程中有无并 发症等;家族中其他人员脊柱畸形的情况。 2.体格检查: (1)畸形情况描述:侧弯类型,双肩高度,剃刀背方向 及高度,胸廓外形,腰部对称情况,躯干偏移,C7—S1 距离, 身高、坐高,脊柱活动度; (2)病因查体:皮肤的色素病变,背部有无毛发及囊性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 ................................................. 135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 135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 140
2021中国青少年脊柱侧凸筛查临床实践指引及路径指引
2021中国青少年脊柱侧凸筛查临床实践指南及路径指引摘要青少年脊柱侧凸是发生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常见脊柱疾病。
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当出现脊柱畸形时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通过早期筛查及时发现脊柱侧凸,能够有效避免疾病的进展。
对青少年脊柱侧凸筛查工作进行规范非常必要。
指南的制定过程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指南制定方法,由多学科专家组成指南制订小组,通过多轮针对临床医生的在线问卷调研确定指南中需要定义的重要临床问题。
对青少年脊柱侧凸领域已发布的相关指南、系统评价以及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并对相关证据进行评价。
经过多轮德尔菲投票确定指南的推荐意见及其推荐强度。
最终形成10条推荐意见,涉及青少年脊柱侧凸的筛查对象、青少年脊柱侧凸的筛查方法及筛查后的临床路径指引,旨在为我国青少年脊柱侧凸筛查的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脊柱侧凸筛查对象与流程脊柱侧凸按照发病年龄可分为婴幼儿、青少年、成人脊柱侧凸,不同年龄的脊柱侧凸有各自的特点。
超过80%的婴幼儿脊柱侧凸随生长发育有自愈倾向,剩余的20%病情进展较为严重,可能需要长期的、复杂的治疗。
成人脊柱侧凸多与退行性变有关,25岁以上的成年人脊柱侧凸患病率为8% , 60-90岁的成人脊柱侧凸患病率高达68%。
成人脊柱侧凸较为复杂,是否治疗、选择何种治疗方式需要依据患者的症状、畸形程度和并发症来确定。
而对骨骼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尤其是脊柱侧凸程度较轻的患者,在确诊脊柱侧凸后给予适当的干预,对阻止侧凸进展是有效的。
1.建议将10-18岁青少年纳入为脊柱侧凸的筛查对象(证据质量:A;推荐等级:强推荐)。
相较于复杂及难以控制的成人脊柱侧凸,婴幼儿和青少年人群更适合作为脊柱侧凸的筛查对象。
鉴于婴幼儿不具备聚集于学校、便于开展筛查工作的特性,本指南将主要筛查对象选定为青少年,国内外针对脊柱侧凸的筛查也集中在青少年人群中。
作为青少年脊柱侧凸的主要类型,AIS的全球患病率为1.34%,亚洲地区为0.4%〜2.5%,美国10-16岁人群AIS的患病率为1%〜3%。
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附件及编写说明
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附件及编写说明引言部分1.1 概述在当今社会,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孩子们面临着脊柱弯曲异常的风险。
脊柱弯曲异常不仅会对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
因此,及早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至关重要。
本技术指南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并提供相关附件和指导书用于实践操作和家庭日常注意事项。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脊柱弯曲异常附件、编写说明和结论。
首先我们将概述本文的内容和目标,然后详细介绍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的定义、分类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接下来,我们将提供一些与平衡座椅、锻炼和体位训练方法以及家庭日常注意事项相关的附件,旨在帮助孩子们正确使用工具,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最后,文章的结论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强调脊柱弯曲异常防控的重要性。
1.3 目的本技术指南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方面的知识,并提供相关附件和编写说明,以帮助孩子们预防和控制脊柱弯曲异常。
通过有效应用本指南中所列举的预防措施和实践操作方法,希望能够减少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发生率,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请根据需要进行适当修改和补充。
2. 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2.1 定义和分类: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特征为脊柱在正常生理曲线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弯曲。
根据弯曲的部位和性质,可以将脊柱弯曲异常分为结构性脊柱侧凸和功能性脊柱侧凸两种类型。
结构性脊柱侧凸表示脊椎骨本身存在异常或畸形,如先天性骨折、畸形或感染等原因导致的。
功能性脊柱侧凸则是由于不正确的姿势、不良习惯或肌肉失衡引起的非结构性问题。
2.2 预防措施:预防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需要从小培养正确的姿势和习惯。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坐姿:尤其是对于学生族群来说,在课堂上学习时应保持正确坐姿,不低头或驼背,避免长时间不正确姿势引发脊柱问题。
2021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远端附加现象的研究进展(全文)
2021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远端附加现象的研究进展(全文)摘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一种最常见的脊柱畸形,矫形术后可并发远端附加现象。
远端附加现象常伴有不理想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多见于选择性胸椎融合术后的患者,表现为主弯跨度向远端未融合椎体延伸。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远端附加现象的定义为主弯下端椎向远端移动,主弯远端椎体数目增加且伴有远端融合椎下端第一椎体偏离骶骨中线增加5 mm以上或远端融合椎下第一椎间隙成角增加5°以上。
远端附加现象发生的危险因素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远端融合椎的选择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由于外科医生的标准不同,远端融合椎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对此存在较大争议。
远端附加现象的发生不是单个危险因素直接导致的结果,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骨骼成熟度、远端融合椎与骶骨中线的距离、L4倾斜分型、肩平衡、冠状面平衡、腰弯柔软度、主胸弯矫正率、远端融合椎旋转等。
远端附加现象的进展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不得不进行支具治疗甚至手术翻修。
目前关于术后远端附加现象进展以及手术翻修指征的文献报道甚少。
本文针对AIS患者术后发生远端附加现象的危险因素、预防以及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发生于10~18岁青少年的一种原因尚不明的脊柱畸形。
国外统计人群的患病率为0.47%~5.2%,国内统计人群的患病率为0.11%~2.5%[1,2,3]。
对AIS的治疗,特别是手术治疗,学术界已逐步达成共识。
AIS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肩部失衡、交接区失败及远端附加现象等。
其中远端附加现象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特征为融合节段以下腰椎的弯曲及远端融合椎(lowest instrumented vertebra,LIV)下方第一椎间隙成角增加引起的进展性矫正丢失,常常伴有不理想的临床结果和再手术风险[4]。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和进行性结构性脊柱侧凸临床路径
长期医嘱:同前 临时医嘱: □ 术前医嘱 □ 明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后路
脊柱侧凸矫形、内固定、植 骨融合 □ 术前禁食水 □ 术前用抗菌药物皮试,手术 抗菌药物带药 □ 一次性导尿包术中用 □ 术区备皮 □ 术前灌肠 □ 配血 □ 其他特殊医嘱
□ 入院介绍(病房环境、设施等) □ 入院护理评估 □ 观察心肺功能、劳动耐力
孢菌素,MRSA 感染高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万 古霉素;
(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 (《中华骨科杂志》.2008 年 1 月.28 卷.1 期);
(3)术后必要时使用激素:地塞米松、甲强龙等; (4)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使用预防并发症的药物。 4.术后必要时制作支具。 (十)出院标准 1.切口:愈合好,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未完 全愈合切口。 2.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合并症:本病可能合并其他疾病,患者术前心肺功能 障碍,术前准备及检查时间可能延长。患者术前存在神经功 能障碍,如截瘫、不全瘫,术后恢复时间延长,可适当延长 住院时间,但不以神经功能完全恢复为出院标准。 2.本病因畸形程度不同及发病年龄差异,可能需要分期 手术治疗。 3.并发症:术后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需要延长治疗 时间。 4.内植物选择:根据矫形方法选用不同内植物。 5.植骨融合选择:根据术中情况选用不同植骨材料及方
术并发症和切口愈合不良
□ 完成手术记录
生命体征情况等并作出相
情况,确定畸形矫正情况,
□ 完成术后病程
应处理
明确是否出院
□ 上级医师查房
□ 观察下肢运动、感觉
□ 完成出院志、病案首页、
□ 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并 □ 根据病情拔除引流管
中国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凸普查及早期治疗状况
中国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凸普查及早期治疗状况
李卫平;刘尚礼
【期刊名称】《广东医学》
【年(卷),期】2000(021)006
【摘要】@@脊柱侧凸是青少年常见的躯干畸形,好发于青春期,随年龄增大畸形也随之增剧,常引起外观畸形、心肺功能障碍及残疾。
为早期发现脊柱侧凸,及时矫治,防止和减少该畸形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使需手术病例的比例降低,应大力开展脊柱侧凸的群体普查。
在美、加、日、澳等先进国家自70年代起对脊柱侧凸进行了大规模的群体普查及防治宣传,使目前接受手术治疗的人数及术前侧凸平均角度在逐年下降。
【总页数】2页(P526-527)
【作者】李卫平;刘尚礼
【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 510120;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 5101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J], 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王宗萍
2.定期开展学龄前儿童视力普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儿童弱视 [J], 李晶;金玲
3.粤北山区青少年脊柱侧凸普查和早期治疗 [J], 李远景;李子英;黄水云;徐瑞香;何红梅;刘国强
4.中国儿童人口结构状况及教育政策建议——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J], 苏尚锋;丁芸
5.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发展状况研究 [J], 方奕;何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临床治疗研究的开题报告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临床治疗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临床治疗研究
研究背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是一种常见病,主要发生于10-
18岁的青少年,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坐姿时间的增加,该病的患
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目前,对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采
取的主要措施是矫正脊柱,从而达到纠正侧凸的目的,然而对于不同类
型的侧凸,矫正可行性和治疗效果并不一致,因此需要开展相关的临床
治疗研究。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
床治疗措施及其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研究内容: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青少
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进行分类研究,在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侧凸矫正可行
性和治疗效果的基础上,评估采用脊柱矫正治疗、物理疗法治疗和手术
治疗等不同临床治疗措施的优缺点、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最终为临床治
疗提供实证依据。
研究方法:选择影响脊柱侧凸发生和发展的因素(如年龄、性别、
体型、家族遗传等)作为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借助一系列的
矫正仪器对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治疗。
对治疗前后的脊柱侧凸程度、疼痛
缓解情况、姿势纠正程度等进行量化测量和对比分析,以确定治疗效果。
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治疗提供更为
有效的指导,为病患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其治疗效果,减轻病
患及家庭的负担,同时也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探索方向。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诊疗策略
未见先天性发育异常的椎体;
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右侧胸弯,顶锥在T8、T9或T10
胸椎平背畸形,即矢状位T5-T12<+10°
对于胸弯是结构性主弯,腰弯是非结构性弯(Lenke 1和2 型),判断腰弯修正非常重要
确定腰弯的顶椎:腰弯中最水平且偏离骶骨中线 (CSVL)最远的椎体或椎间盘。
准确画出CSVL 如果A、B、C三型难以鉴别,定为B 为不影像判断,将CSVL想象成最细
修正弯 A
修正弯B
修正弯C
腰弯修正A型
患者可能有明显的胸廓倾斜,但整体冠状位和矢状位的平衡尚好。
骨盆无明显的倾斜,AIS的骶骨可能有倾斜,但骨盆一般不会有明 显的倾斜。
非典型AIS
左侧胸弯(主弯) 胸椎过度后凸, 矢状位T5-T12>40° 顶椎过高,在T6或者T6以上 可疑有神经功能不全的症状或体征
AIS行MRI检查的指征
典型的AIS患者,胸椎正常生理后凸减少或消失,出现平 背畸形(hypokyphosis, T5-T12<10°),甚至前凸。
AIS ,上胸弯(T2-T5)矢状面后凸≥20°或上胸弯和主 胸弯有明显的交界处后凸,都预示着上胸弯为结构性弯
AIS , T10-L2后凸≥20°,称为胸腰交界性后凸。 预示着胸腰弯或腰弯为结构性弯
注意
是指在青少年期10-18+11岁发病的原因不明的脊柱 侧凸,包括10岁
小于10岁的称早发特发性脊柱侧凸 0-3+11岁定义为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 4-9+11岁为幼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
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的研究进展。
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脊柱侧弯筛查方法进行综述,总结出目前脊柱侧弯筛查方法的不足之处及最有效的方法。
结果:脊柱侧弯的筛查方法主要分为肉眼观察法,如Adams前屈试验,和仪器测量法,如Moire测量法。
现有的国内外筛查方式主要为肉眼观察法和仪器测量法相结合,如:Adams前屈试验+Moire测量法+脊柱X全长片。
1.国内外研究现状1.1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分类早在公元前,“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对脊柱畸形做了简单的描述。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三维空间理论认识的逐渐加深,人们逐渐发现脊柱畸形不单单是脊柱在身体某一个平面的失衡或异常弯曲,而是脊柱在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等三维空间中的畸形。
脊柱侧弯是一种三维的脊柱和躯干扭转异常,包括在冠状面上的侧方弯,水平面上的椎体旋转和矢状面上的脊柱正常生理曲度改变。
国际脊柱侧弯研究学会(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SRS)将脊柱侧弯定义为应用Cobb法测量站立位脊柱正位X线片的脊柱弯曲,角度大于10°[1]。
脊柱侧弯分为先天性脊柱侧弯、后天性脊柱侧弯和特发性脊柱侧弯。
后天性脊柱侧弯根据病因可分为姿态性脊柱侧弯、神经病理性脊柱侧弯、胸部病理性脊柱侧弯和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中最常见的是特发性脊柱侧弯,又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国外文献报道发病率约为1%~3%[2],好发于女生,一般10岁左右起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目前研究认为与遗传、激素水平、内分泌异常(如褪黑素)等因素有关[3]。
1.2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1.2.1国外脊柱侧弯筛查方法20世纪80年代国外就开始在学龄儿童中开展脊柱侧弯筛查,通常包括体格检查,即通过视觉观察受检者的肩膀、肩胛骨和臀部是否存在不对称。
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点方案
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点方案
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一般检查:受检者取自然站立姿势,双足与肩等宽,双目平视,手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
医生从背面观察受检者,检查双肩是否等高,头部是否居中;左右肩胛骨在脊柱两侧是否对称,肩胛下角是否等高;两侧腰凹是否对称;两侧髂嵴是否等高(即骨盆是否水平);棘突连线是否倾斜或偏离正中线。
2. 前屈实验(Adam's试验):受检者双脚并拢与肩同宽,身体向前弯腰足够深,双手放在膝盖上。
医生从前方或者后方观察孩子背部两边是否左右不对称。
除了以上筛查点方案,还可以使用EOS系统进行筛查。
EOS系统具有绿色、高效、精准、智能四大优势,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在受检者负重位(站姿或坐姿)情况下进行全身三维扫描的超低放射剂量的X射线扫描系统。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专业脊柱侧弯书籍或咨询专业医生。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近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近况
杨小锋;宋敏;张晓刚
【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
【年(卷),期】2006(27)5
【摘要】特发性脊柱侧凸是青少年较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由于此病在患者成年后治疗十分困难,采取手术治疗有严格的适应症,并且存在很大风险.因此,国内外都强调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首选非手术疗法.这对于预防疾病发展,减少重度侧凸病人的数量,降低医疗成本和减少手术几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近期文献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非手术疗法进行概括,对治疗机理、治疗效果以及适应症的选择加以阐述,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总页数】4页(P406-409)
【作者】杨小锋;宋敏;张晓刚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学院,兰州,730000;甘肃中医学院,兰州,730000;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兰州,73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2.13
【相关文献】
1.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近况 [J], 杨威;陆延;周红海
2.非手术治疗较大角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31例临床观察 [J], 孙江河;孙洋;李虎;邢孝民;孙淑芳;孙其伟
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非手术治疗 [J], 王恒冰;王继孟
4.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近况 [J], 吴镇林
5.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发病机制及非手术治疗 [J], 关欢欢; 李筱贺; 高尚; 王建忠; 王海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中国青少年脊柱侧凸筛查临床实践指南及路径指引摘要青少年脊柱侧凸是发生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常见脊柱疾病。
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当出现脊柱畸形时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通过早期筛查及时发现脊柱侧凸,能够有效避免疾病的进展。
对青少年脊柱侧凸筛查工作进行规范非常必要。
指南的制定过程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指南制定方法,由多学科专家组成指南制订小组,通过多轮针对临床医生的在线问卷调研确定指南中需要定义的重要临床问题。
对青少年脊柱侧凸领域已发布的相关指南、系统评价以及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并对相关证据进行评价。
经过多轮德尔菲投票确定指南的推荐意见及其推荐强度。
最终形成10条推荐意见,涉及青少年脊柱侧凸的筛查对象、青少年脊柱侧凸的筛查方法及筛查后的临床路径指引,旨在为我国青少年脊柱侧凸筛查的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脊柱侧凸筛查对象与流程脊柱侧凸按照发病年龄可分为婴幼儿、青少年、成人脊柱侧凸,不同年龄的脊柱侧凸有各自的特点。
超过80%的婴幼儿脊柱侧凸随生长发育有自愈倾向,剩余的20%病情进展较为严重,可能需要长期的、复杂的治疗。
成人脊柱侧凸多与退行性变有关,25岁以上的成年人脊柱侧凸患病率为8%,60~90岁的成人脊柱侧凸患病率高达68%。
成人脊柱侧凸较为复杂,是否治疗、选择何种治疗方式需要依据患者的症状、畸形程度和并发症来确定。
而对骨骼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尤其是脊柱侧凸程度较轻的患者,在确诊脊柱侧凸后给予适当的干预,对阻止侧凸进展是有效的。
1.建议将10~18岁青少年纳入为脊柱侧凸的筛查对象(证据质量:A;推荐等级:强推荐)。
相较于复杂及难以控制的成人脊柱侧凸,婴幼儿和青少年人群更适合作为脊柱侧凸的筛查对象。
鉴于婴幼儿不具备聚集于学校、便于开展筛查工作的特性,本指南将主要筛查对象选定为青少年,国内外针对脊柱侧凸的筛查也集中在青少年人群中。
作为青少年脊柱侧凸的主要类型,AIS的全球患病率为1.34%,亚洲地区为0.4%~2.5%,美国10~16岁人群AIS的患病率为1%~3%。
我国4~20岁人群的脊柱侧凸筛查数据表明:青少年脊柱侧凸的发病高峰为13~15岁,其中男生发病高峰为14岁、女生发病高峰为15岁。
青少年在骨骼发育成熟之前都有可能患AIS,且13~15岁为发病高峰。
鉴于脊柱侧凸在青少年人群中的高患病率和13~15岁的发病高峰,建议将筛查对象年龄适当拓宽为10~18岁。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均发现青少年人群中发生脊柱侧凸的女生多于男生。
国内针对4~20岁的脊柱侧凸筛查数据表明:男生患病率为0.87%,女生为1.22%,性别差异显著,男女之比为1∶1.54。
女生较男生更容易在青少年时期患脊柱侧凸,且这种性别比例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这提示筛查脊柱侧凸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对女生的筛查。
2.建议将筛查对象的脊柱侧凸家族史纳入筛查结果考量指标(证据质量:B;推荐等级:强推荐)。
14%~51%的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亲属患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的家族聚集和遗传倾向已得到证实。
因此筛查对象的家族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提示意义,对有脊柱侧凸家族史的青少年可考虑适当放宽筛查后转诊指征。
但在实际工作中筛查对象对其家族史可能并不了解,家族史数据的收集可通过向家长发放知情同意文件,以回执的形式获得。
3.建议选择学校作为脊柱侧凸的筛查地点,在社区医院与该地区中心医院协助下进行(证据质量:A;推荐等级:强推荐)。
目前国内外的脊柱侧凸筛查地点均以学校为主。
学校作为青少年的集中场所,在进行筛查时具有很大的便利性,因此建议将学校作为脊柱侧凸的筛查地点。
但是学校筛查存在转诊困难的问题,因此建议学校筛查的开展在社区医院和地区中心医院的协助下进行。
学校对青少年进行统一组织和管理,地区中心医院在社区医院的协助下展开筛查工作。
一方面确保筛查的专业性,另一方面为筛查结果可疑阳性青少年的后续管理和随访提供便利。
4.脊柱侧凸筛查建议由接受过筛查培训的专业骨科医生和学校保健医生或全科医生共同完成(证据质量:A;推荐等级:强推荐)。
在国外很多学校都建立了针对AIS的筛查程序,通常由经过特殊培训的护士进行Adams前屈试验检查。
而国内学校一般缺少专门的执业护士,因此筛查的执行建议在接受过筛查培训的骨科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经过培训的学校保健医或全科医生可辅助完成筛查中的初筛环节,但对可疑阳性的青少年需经骨科医生进行确认及后续转诊。
鉴于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脊柱侧凸及其危害性的认知水平低,学校保健医生或全科医生在筛查工作中应帮助专业骨科医生进行一定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青少年和家长对脊柱侧凸的警惕性,充分认识到筛查的必要性,并对筛查结果有正确的认知,对筛查阳性结果既不忽视,也不过分焦虑,能够正确、及时地接受正规治疗。
5.仅通过体格检查的方式进行脊柱侧凸筛查(证据质量:A;推荐等级:不推荐)。
脊柱侧凸的体格检查方法包括目测法和Adams前屈试验,二者是目前临床上最易使用的、不用借助任何工具的筛查方式。
目测法包括双肩外观、腰线外观及骨盆水平度的观察。
脊柱侧凸患者双肩不等高、肩胛骨倾斜、一侧腰部出现褶皱、骨盆倾斜是典型的临床表现。
该项检查过于依赖临床医生的经验和主观判断,作为最易获取的筛查资料,虽具有一定的检查意义,但由于准确性较低一般不单独作为筛查方法。
Adams前屈试验为公认的脊柱侧凸首要筛查方法,操作简单、无创、价格低廉。
但Adams前屈试验也有其明显不足,单独使用Adams 前屈试验筛查脊柱侧凸的灵敏度为84.4%、特异度为95.2%;该方法假阴性率高,易导致漏诊,因此不建议单独作为脊柱侧凸的筛查方式。
本指南不推荐单纯应用目测法或Adams前屈试验来进行脊柱侧凸筛查。
除目测法、Adams前屈试验外,目前常用的筛查手段还有需要使用筛查仪器或筛查工具的波纹图像法及躯干旋转角测量法。
波纹图像检查法虽然具有无辐射、灵敏度高的优点,但其需要的仪器体积庞大、步骤繁琐、耗时长,不适合对在校学生进行大批量筛查。
脊柱侧凸测量尺和便携式电子脊柱侧凸筛查工具作为脊柱侧凸的筛查工具,其原理均是通过测量躯干旋转角评估脊柱侧凸的严重程度。
其中,便携式电子脊柱侧凸筛查工具是基于人因工程理论设计研制的一种新型的数字化脊柱侧凸筛查工具,具有可便携、操作简易的特点,可降低筛查过程中因筛查尺读数错误造成的筛查结果不准确的发生率。
该设备得到的角度数据与国际通用的脊柱侧凸测量尺的筛查数据相比,在脊柱侧凸早期小角度的筛查中更具优势,且重复精度更高,可作为脊柱侧凸筛查尺的替代工具。
X线作为脊柱侧凸诊断金标准,由于存在辐射,不建议作为筛查手段,而应作为筛查阳性者最终的确诊手段。
本指南建议联合选择目测法、Adams前屈试验、躯干旋转角测量(包括脊柱侧凸测量尺或便携式电子脊柱侧凸筛查工具等)作为青少年脊柱侧凸的筛查手段。
7.筛查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可疑阳性对象的隐私保护(证据质量:B;推荐等级:强推荐)。
脊柱侧凸的确诊可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抑郁;另外患者父母的抑郁和焦虑与孩子的抑郁和焦虑也密切相关。
脊柱侧凸重点筛查对象处于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青春期,在筛查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可疑阳性对象的隐私保护,同时也要对脊柱侧凸的危险因素、危害和应对方式进行积极宣教。
让青少年及其家长对脊柱侧凸有正确的认知,可能对减轻心理负担有一定帮助。
8.建议将脊柱侧凸测量尺测得的躯干旋转角>5°或便携式电子脊柱侧凸筛查工具测得的躯干旋转角>3°作为学校筛查阳性指标(证据质量:B;推荐等级:强推荐)。
Coelho等发现,将脊柱侧凸测量尺测得的躯干旋转角>5°作为转诊标准,可以识别出87%的Cobb角>10°的患者和100%的Cobb角>20°的患者。
Bunnell则以最小躯干旋转角>7°作为转诊标准,以减少假阳性的数量,并建议在4~12个月内重新筛查躯干旋转角为4°~12°的人群。
而便携式电子脊柱侧凸筛查工具在前期临床验证中被发现测量结果为3°时对应Cobb角为10°。
本指南建议将脊柱侧凸测量尺测量的躯干旋转角>5°或便携式电子脊柱侧凸筛查工具测量的躯干旋转角>3°作为学校筛查阳性指标。
建议学校筛查阳性的青少年在3个月内转诊至医院,以明确诊断。
9.应建立筛查后的转诊网络,对筛查阳性的青少年进行及时的早期干预和随访(证据质量:C;推荐等级:强推荐)。
筛查呈阳性时缺乏转诊途径是脊柱侧凸筛查后青少年未接受有效诊治的常见原因。
上海市静安区进行的脊柱侧凸筛查研究发现,筛查阳性对象中只有57.9%被成功转诊到医院。
因此学生及家长需要了解更多的脊柱侧凸常识及其危害,促进复筛查后向医院转诊。
建立完善的筛查后转诊对接网络,有助于对筛查阳性的青少年进行及时的早期干预和随访。
针对学校筛查阳性的青少年,应积极建议其在3个月内转诊至对应骨科门诊,由脊柱侧凸专业医生进行再次筛查,并依据筛查结果决定是否由专业放射科医生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以明确诊断。
若门诊未确诊,也建议其定期随访观察,随访周期以6~12个月为宜。
10.脊柱侧凸的确诊手段为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证据质量:A;推荐等级:强推荐)。
目前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Cobb为脊柱侧凸确诊的金标准。
由专业放射科医生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骨科医生根据X线检查结果采用Cobb角测量法对脊柱侧凸角度进行测量,Cobb 角≥10°定义为阳性,确诊为脊柱侧凸。
对具有非典型表现的AIS患者,可能需要使用CT和(或)MRI评估潜在病变。
脊柱侧凸的典型影像学表现正在朝着3D表征发展,还包括矢状面和水平面上的轴向旋转。
EOS X射线影像采集系统可以对脊柱进行更精确的3D重建,其3D参数可在脊柱侧凸早期阶段预测侧凸进展。
EOS 是目前评估脊柱侧凸最理想的成像方法,但由于价格昂贵未被广泛使用。
波纹图像检查法和3D超声能够减少在脊柱侧凸监测和管理中对射线照相的需求。
波纹图像检查法可有效监测侧凸进展,但无法测量Cobb 角;超声仪的扁平传感器无法完全与皮肤接触,导致部分图像信息丢失,且难以识别骨标志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