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观点2017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求进-交通银行
2017——经济形势怎么看 工作怎么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2017——经济形势怎么看 工作怎么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d199ee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13.png)
10/2017 年 01 月 (上)共产党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认真总结了2016年经济工作,全面部署了2017年经济工作。
2017年将召开党的十九大,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这次会议对于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做好2017年经济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会议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
复杂的国际环境要求中国有稳定的经济大局。
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也需要“稳”作为前提和保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范围广、任务重,只有在经济环境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才能取得预期成效。
会议强调,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分析,预算安排主要是指财政的钱往哪儿投、怎么花:一是为深化供给侧改革护航,二是减轻企业负担,三是给民生保障兜底。
“在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背景下,2017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最大发力空间,是继续大力实施减税降费,真正把企业负担减下来。
政策立足点,应放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制度成本和税费成本上。
”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分析,“中性”这个提法值得关注,这是针对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作用而言的,意味着货币政策在“稳增长”的同时,未来还会兼顾“防风险”等其他目标。
从2016年二、三季度开始,金融资产价格上涨,金融风险冒头。
对此,今后货币政策在维持“中性”时,会更关注金融风险。
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央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
![央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https://img.taocdn.com/s3/m/8c929546f5335a8102d220d8.png)
央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作者:来源:《财经界·上旬刊》2017年第09期中国经济总体呈现出企稳回升态势,尤其是第三季度以后经济回升势头有所加快,但经济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部分地区房价涨幅较大。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称,中国经济总体呈现出企稳回升态势,尤其是第三季度以后经济回升势头有所加快,但经济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部分地区房价涨幅较大。
报告显示,2016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各地区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推进改革,妥善应对挑战。
总体看,各地区经济运行缓中趋稳,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
全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加权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6%、8%、8.2%和2.7%,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2.3%、20.6%、20.3%和6.8%,较2015年分别上升0.8个、0.3个、0.2个和下降1.3个百分点。
报告称,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尤其注重根据形势变化把握好调控的节奏、力度和工具组合,加强预调微调,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进一步提高。
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和贷款增长总体平稳,信贷投向结构持续优化,行业集中度下降,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增速放缓,高耗能产业贷款占比继续降低,对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薄弱环节和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东部地区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投资和出口等指标占全国的份额有所提高。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扩大,占全国比重持续保持在50%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缓中趋稳,民间投资增速高于其他地区,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
财政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第三产业占比继续提高,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金融运行总体稳健。
2017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2017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955d404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9.png)
2017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2017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2017年12月7日至8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
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打造稳健、适度、有序的金融环境。
会议指出,要加强监管协调,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健全监管制度体系,提升监管科技水平,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和应对,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会议还强调,要深化政策沟通和合作,加强国际金融合作,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增强金融市场功能,促进金融业对接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
此次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刻洞察,也为中国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中国的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将为全球金融市场提供了重要的信心和稳定。
2017:稳在哪里 进在哪里
![2017:稳在哪里 进在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cb89f68ff242336c1fb95e9b.png)
2017:稳在哪里进在哪里作者:魏杰汪浩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7年第1期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分析了当前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总结了2016年经济工作情况,并对2017年经济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再次强调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稳中求进”既是当前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点,也是对2017年各项具体工作的基本要求。
那么稳中求进,稳在哪里?进在哪里?2017:稳在哪里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依旧需要认识、把握和引领新常态,必须保持宏观经济有条不紊,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具体来说,要“稳”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稳通货膨胀。
2016年9月我国PPI当月同比增长0.1%,这结束了PPI自2012年3月以来连续54个月的负增长,并且在9月和10月分别达到1.2%和3.3%,由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传导,我国CPI同比增长率也逐渐上升,自9月至11月分别为1.9%、2.1%和2.3%,这种翘尾因素很可能传导到2017年。
因此在2017年必须把通货膨胀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能超过3%,这将有赖于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增长速度不能超过12%。
第二,抑制资产泡沫。
我们预计股市泡沫在未来几年中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很小,而目前主要面对的是房价的泡沫。
一般来说,买房的主要目的有三种,分别为刚性需求、投资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当投资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的比例偏大,就会出现房价泡沫,比如我国目前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已经出现了房价泡沫的威胁。
在2017年一定要抑制房价泡沫的进一步扩大,同时防止泡沫破灭带来的灾难,房子的供给不能超过其刚性需求。
第三,稳定人民币币值。
近来人民币出现连续的大幅贬值,给外汇市场带来很大震荡,这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人们对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出现质疑;二是美元加息,导致持有美元吸引力加大。
人们的贬值预期又进一步加剧资本外流,从而导致预期的自我实现,人民币进一步贬值。
2017年国家金融政策
![2017年国家金融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8d83d83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6f.png)
2017年国家金融政策金融行业有哪些新的政策,关于金融的政策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年国家金融政策,希望你们喜欢! 2017年国家金融政策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7〕9号),进一步完善了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1月,为保障春节前由现金投放形成的集中性需求,中国人民银行陆续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TLF)操作为现金投放量较大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支持。
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6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扶贫办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的通知》(银发〔2017〕19号),切实发挥评估工作对进一步改进精准扶贫金融服务的积极作用。
2月17日,发布《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定向降准相关制度,对参与定向降准金融机构2016年度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领域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动态调整其存款准备金率。
3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银发〔2017〕58号),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和改进对制造强国建设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3月13日,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信贷政策工作的意见》(银办发〔2017〕48号),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提高信贷政策定向结构性调整功能,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和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指导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2017年信贷政策工作。
3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人员调整。
丁学东、郭树清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肖捷、尚福林不再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职务。
201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四项原则
![201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四项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3260cc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6.png)
201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四项原则201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四项原则,这些原则对于促进金融体系健康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四项原则。
首先,坚持稳中求进原则。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提出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
这就意味着要继续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但同时也要推动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创新,以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这一原则的核心是要稳定市场预期,坚持定向调控,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建设一个稳定、健康、有序的金融环境。
其次,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原则。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业的根本任务是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为此,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金融资源更加向实体经济倾斜。
这一原则的核心是要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的责任制和激励机制,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提升。
第三,坚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原则。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风险是当前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最大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会议提出了加强金融监管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措施。
这一原则的核心是要健全金融监管框架,完善金融监管工具和手段,强化金融风险防控能力,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最后,坚持深化金融改革原则。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化金融改革,破除金融体制机制障碍,提高金融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
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包括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完善金融市场基础制度等。
这一原则的核心是要加强金融改革的系统性思维,推动金融体制的真正转型和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
综上所述,201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四项原则,即稳中求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
这些原则将对促进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为金融领域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纲领,这些原则将引领中国金融体系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并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稳中向好态势更趋明显
![稳中向好态势更趋明显](https://img.taocdn.com/s3/m/c45763f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2.png)
稳中向好态势更趋明显——2017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解析文/本刊记者 钟 时2017年上半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创新,狠抓政策落实,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稳中向好态势趋于明显,呈现增长平稳、就业向好、物价稳定、收入增加、结构优化的良好格局。
中国经济增速连续8个季度保持在6.7%至6.9%的区间,表明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稳中向好态势明显,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
6.9%的经济增速超出了许多市场机构的预期。
这一成绩的取得,与中国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切相关。
今年以来,中国继续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通过简政减税、放宽准入、鼓励创新,持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减少无效低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交出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单。
下半年,经济运行当中的积极变化仍会继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将会得到持续巩固和扩大。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3814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9%,二季度增长6.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987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52987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06516亿元,增长7.7%。
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
此外,工业增速创下2015年以来最好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继续跑赢GDP,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都在回升。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稳中向好态势趋于明显,呈现增长平稳、就业向好、物价稳定、收入增加、结构优化的格局,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
2017年2月25日央视财经发表文章
![2017年2月25日央视财经发表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4a02a9e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68.png)
2017年2月25日央视财经发表文章标题:中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稳中求进迈向新阶段2017年2月25日,央视财经刊发一篇文章,题目为“中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稳中求进迈向新阶段”。
该文章详细分析了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取得的新成果,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方向和前景。
文章首先指出,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从依赖出口、投资拉动的发展模式转向以消费拉动为主导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中国经济正逐步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转型,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文章指出,这一转型步伐的加快,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动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文章强调中国经济稳中求进,迈向新阶段。
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理念,注重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
通过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结构性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措施,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
同时,文章指出,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这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详细分析了中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
首先,文章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通过淘汰过剩产能、推动企业降杠杆等措施,中国经济实现了从过度产能向优质产能的转型。
其次,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这将推动中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最后,文章指出,中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还受益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强了与世界经济的互联互通,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章最后指出,中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稳中求进迈向新阶段,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新的阶段,中国经济需要进一步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大创新驱动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17 年经济发展七大动向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17 年经济发展七大动向](https://img.taocdn.com/s3/m/1ca2fb28da38376bae1faea3.png)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17 年经济发展七大动向作者:暂无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7年第1期2017 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2016 年12 月16 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七个方面传递出2017 年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向。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成为治国理政重要原则会议明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2017 年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稳中求进是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
中国要发展,必须在稳的基础上发展。
只追求速度,不考虑发展质量和效益,就会摔跟头。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
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稳的目的是进,目标指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即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辛鸣说,这是党中央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更加深入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判断和重大决策,对于做好2017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质性进展深化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推进?会议明确,2017 年将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质性进展。
“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要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会议在强调2017 年继续铁腕化解钢煤过剩产能的同时,提出要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
去库存,要在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前提下,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去杠杆,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降成本,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补短板,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
2017年中国经济回眸:稳中有进,一份提气的成绩单
![2017年中国经济回眸:稳中有进,一份提气的成绩单](https://img.taocdn.com/s3/m/21bd6f2a79563c1ec5da7122.png)
2017年中国经济回眸:稳中有进,一份提气的成绩单作者:牛绮思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50期2017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很提气的“年报”:经济增速一枝独秀,就业目标超额完成,企业景气度多项指标创近5年新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年内4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稳”是主基调,中国经济总体平稳“颜值高”。
6.8%,这是今年三季度的中国经济增速,也是中国经济连续第九个季度保持在6.7%~6.9%的运行区间内。
“在经济总量的高基数上,在转型升级的强压力下,中国经济还能保持中高速增长,且运行波动如此之小,不仅在世界上独占鳌头,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说。
“进”是关键词,经济发展转变方式“气质好”。
放眼全国,先进产能稳步发展,优质供给加快孕育,落后产能陆续退出,6月30日成为全国地条钢“归零”日。
今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8.8%,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消费保持第一驱动力的地位,中国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年初以来,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高于全国,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也在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由负转正,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两办:2018年起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到2020年,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构建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该方案要求依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情形包括: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在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划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发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发生其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后果的情形。
国办:推进重大项目相关政府信息公开日前,国办印发《关于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明确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及其他依法不予公开的内容外,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过程中的信息要尽可能对外公开,包括重点公开批准服务信息、批准结果信息、招标投标信息、征收土地信息、重大设计变更信息、施工有关信息、质量安全监督信息、竣工有关信息等八类信息。
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家解读201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家解读201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https://img.taocdn.com/s3/m/5f7bfb1231126edb6f1a1096.png)
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专家解读201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者:来源:《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上半月》2018年第02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解读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在稳中求进中,首先“稳”是大局,“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进”是在“稳”的前提下,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重点是深化改革开放和调整结构。
“稳”和“进”辩证统一、相互促进。
经济社会发展平稳,才能为深化改革打下坚实基础,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国正处在一个大不同于以往的宏观经济环境当中,用一句话来高度概括,就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政策思路已经初步形成。
这一思路的突出特征是:不仅聚焦于发展规模,更注重发展质量;不仅着眼于短期调控,更注重持续增长动力;不仅着力于需求侧的总量收放,更注重供给侧的结构优化;不仅立足于政策层面操作,更依赖于改革行动加以实施。
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学上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变化做出论证。
比如,供给方面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不仅仅是指市场体系,还包括政府供给系统,更多体现在政府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上。
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将立足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立足于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立足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读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内,都是中国经济工作的主线。
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矛盾的解决需要长期努力。
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从企业角度来看,必须转变观念,适应新时代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技术与商业模式,从而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从政府角度来看,也要与时俱进地提高对行业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标准,尤其是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同时加强质量监管。
2017中国经济走势与宏观政策
![2017中国经济走势与宏观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c9174f6b8e9951e79b892784.png)
2017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原因是客观存在诸多有利于中国经济平稳增 长的积极因素
福 产 业 需 求 旺 盛, 推 动 相 关 行 业 投 资增长。预计 2017 年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 8.0% 以上,其中基础设施投资 仍占主体地位。消费需求保持相对稳 定。传统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有所回 落, 但 是 旅 游、 休 闲、 文 化、 体 育、 教育等个性化新兴消费有较快增长, 电商网购继续成为重要消费方式。预 计 2017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 长 10% 以上。预计 2017 年外贸进出 口好于 2016 年。外部需求回暖,有 利于中国出口。同时,外贸新优势也 在加快培育。外贸企业自主开拓国际 市场能力增强。“一带一路”和国际 产能合作带动装备制造业出口增长, 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不断提高。 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以技术、品 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 优势正在形成。跨境电商、市场采购 贸易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外贸新业 态快速增长。对外贸易与跨境双向投 资相互促进的局面正在形成。
总 之,2017 年 中 国 经 济 增 长 将 延续 2016 年的“缓中趋稳,稳中向好”
经济全局
ECONOMY OUTLOOK
039
发展趋势。预计 2017 年经济增速不 低 于 6.5%,CPI 涨 幅 2.4% 左 右 ;新 增加城镇就业岗位 1300 万个 ;固定 资产投资稳中略降,预计增长 8% 以 上 ;消费稳中略降,预计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增长 10% 以上。以美元计 价出口增长 -5%,进口增长 -2% 左 右,外贸顺差略有收窄,预计将达到 4200 亿美元。广义货币 M2 增长 11%12%,人民币贷款增长 11%-12%,名义 利率保持不变,到 2017 年底 1 美元兑 人民币汇率不超过 7.3。2017 年中国主 要宏观经济数据预测值如表 1 所示。
稳中向好 好于预期——解读2017年中国经济年报
![稳中向好 好于预期——解读2017年中国经济年报](https://img.taocdn.com/s3/m/65fcf2a45fbfc77da269b170.png)
端供给 和无效 供给 ,产能过剩 行业市场 加速 出清 ,市 4.3%,连续 6个 季度 下降。
24
Hot TopicAnalysis 热点 解 析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深化 改革进展积极
比上 年增 加 359万 头 ;猪 肉产 量 5340万吨 ,增 加 4l 万 吨 。
国家统 汁局 农村司 司长 黄秉信说 ,2017年 各地区
牛羊 肉产 量平稳增 长,羊 肉产量增长怏 于牛 肉产
各部 门牢蒯树立 并积极践行 新发展理 念 ,深入 贯彻落 量增长 。据统 汁,2017年 ,全 国肉牛出栏 62万头 ,
实 中央 “三农 ”工作 各项决 策部 署,坚持 稳 中求进 工 比上年增加 s2万头 ;牛 肉产量 726万吨 ,增加 9万吨。
中 国 工 业 经 济 呈 现 稳 中 向 好 、结 构 优 化 、动 力 增
成本 费用下 降 .利润 率上 升 、l— l1月.规模 以
强 、效 益 提 升 的 良 好 势 头 , 为迈 向 高 质 量 发 展 夯 上 工业企业 每百元 主营 业 务收 入 中的 成本 、费崩合 汁
实 了基 础 。
长 自 201 1年 以来首 次加快 。
减 少 I1.7天 ;产 成品存货 周转 天数 为 l4.3天 .同比减
行 业 、产 品 增长 面 扩 大 。2017年 ,41个大 类 行 少 0.5天
业 中有 36个 行 业 增 加 值 保持 增 长 态 势 ,增 长 面 达
四是 小微 企业生产经 营状况 改善 ,面临困难 有所
新建 企 业拉 动 作 用明 显。2017年 ,有 近 9Il()(1家
增长 6.1% ;第三产业增加值 427()32亿元 ,增长 8.()%。 新建规 模 以上工 业企业 相继 量产 ,对工业增 长的贡 献
2017年,中国经济要稳住什么
![2017年,中国经济要稳住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840c507ba0d4a7303763a9a.png)
2017 年 ,中国经济要稳住什么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公司家的意义不不过感觉宏观经济政策与家产趋向,更是借此穿越繁琐喧哗的商业环境,在“泡沫”里寻时机,于“雾霾”中辨方向。
在 2016 年 12 月 16 日谢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稳中求进”被确定为 2017 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
会议公报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在2017 年贯彻好这个总基调拥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纵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7 年中国经济的整体部署,能够看出这里重申的稳,绝非悲观层面的碌碌无为,而是在高度重视风险的前提下,一种踊跃的预期指引和战略定力。
在我看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言“稳” ,应当有这么几层意义:稳固宏观政策框架系统会议以为,十八大以来,初步确定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
这个政策框架,包含对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个大逻辑的判断和以供应侧构造性改革为主线,以五大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导的政策系统。
实践证明,这个政策框架系统客观反应了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周期后的基本现实,也是中国经济将来获得打破的重点所在。
宏观政策框架系统的稳固,一方面防止了政策的摇晃 ; 另一方面,也为新的经济学思想的最后形成确定了一个优秀的基础。
而我向来以为,中国可否经过经济实践,在经济学思想方面获得重要打破,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经济转型能否成功。
稳固供应侧改革的主攻方向毫无疑问,推动供应侧构造性改革是目前和此后一个期间内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也是我们超越中等收入圈套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我们看到,经过一年多时间中国经济的实践,供应侧改革的内涵和政策路径渐渐清楚。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重申,我国经济运转面对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固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本源是重要构造性失衡,致使经济循环不畅,一定从供应侧、构造性改革上想方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向平衡。
会议指出,“供应侧构造性改革,最后目的是知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升供应质量,根本门路是深入改革。
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走向:稳中有进 深化改革
![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走向:稳中有进 深化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624a067325c52cc58bd6be57.png)
0 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消费物价温和上涨,工业品价格由负转正,房价上涨
2016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呈现温和上涨 走 势 。 1-11 月 CPI 上 涨 2.0% , 涨 幅 同 比 提 高 0.6个百分点。按照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增速推算, 1-11月全国商品房价格同比上涨10.6%,涨幅 同比加快3个百分点。
2017目标:要在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 策前提下,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
(一) 三去一降一补 三去:去杠杆
2016成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 55.8%,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杠杆率有所下 降。
2017目标: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把 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
(一) 三去一降一补
0 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显成效,生产端趋于稳定
2016年以来,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 积极进展,“ 三去一降一补” 五大歼灭战全 面发力,我国工业生产企稳回升,1-11月,规 模 以 上 工 业 生 产 增 长 6% , 连 续 9 个 月 保 持 在 6%以上。前三季度,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 率 分 别 为 4.1% 、 37.4% 和 58.5% , 分 别 拉 动GDP提高0.3、2.5和3.9个百分点。
2017我国经济发展走向
稳中求进
深化改革
课程 内容
一 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依然曲折 二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三 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走向
一、国际经济环境: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依然曲折
2016年以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全球经济继续保持 弱势复苏态势。
2017年,由于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尚未出现,英国脱欧、美法德等主要国 家大选、德国和意大利银行业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仍将持续,主要经济体之间政策 分化仍将延续,世界经济疲弱态势难以明显改变。
稳中有进稳中求优稳中有为
![稳中有进稳中求优稳中有为](https://img.taocdn.com/s3/m/a327b206844769eae009edfa.png)
稳中有进稳中求优稳中有为年中经济形势述评( 2013-07-01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头版新闻新华社记者张旭东、王宇、雷敏2013年即将过半。
面对国内外复杂因素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中国经济稳中求进,形势总体平稳。
当前,中国经济既拥有难得机遇,也需应对诸多挑战。
坚定信心,稳中有进、稳中有为,坚持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就一定能够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稳中有进:中国经济运行的主基调没变尽管经济增速稍缓,但5月份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目前的中国经济仍处在平稳运行的通道中,投资、工业增速、物价、就业等当前主要经济指标依然稳健。
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眼里,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可以用一个…稳‟字来概括。
他表示,无论是经济增速和“三驾马车”,还是就业、物价等,都在合理区间,不必过分担心中国经济会出现急剧回落。
与连平的判断基本一致,大多数经济学家在研判中国经济时,普遍认为“平稳”仍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主基调。
“中国经济已进入中速增长阶段,速度总体上还是合适的,从全球来看,中国经济速度增长并不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中国经济增速步入筑底、平稳增长的新区间,正寻找新的平衡。
”连平说,随着美国经济的温和回升,出口市场将好转,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出口有望小幅度回升;而3月份后实际消费增速已开始缓慢上升,预计未来消费持续小幅走高可能性较大。
从5月份数据看,月度经济增速的核心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同比增长9.2%,只比上月略微回落了0.1个百分点。
内需也比较稳定,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实际增速比上月反弹了0.3个百分点达到12.1%。
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提升,二、三产业间内在比重发生变化,这释放出了中国经济结构正在优化的积极信号。
根据瑞银证券首席特约经济学家汪涛的观察,得益于国内订单的好转,5月份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分项中生产指数大幅回升,显示出库存周期正在企稳的事实。
2017国际收支和人民币汇率走势
![2017国际收支和人民币汇率走势](https://img.taocdn.com/s3/m/b4c9023e650e52ea551898af.png)
2017国际收支和人民币汇率走势作者: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7年第02期综合考虑,维持2万亿美元左右的官方外汇储备基本上是适度的受经常账户顺差收窄、资本和金融账户持续逆差的影响,2016年中国国际收支逆差可能小幅扩大。
预计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小幅增长,服务贸易逆差继续扩大,经常账户顺差基本保持在合理区间。
在人民币贬值预期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输出加快背景下,资本和金融账户仍将维持逆差,但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已近尾声,原来流入的短期资本流出压力减弱,非直接投资逆差有望收窄,并将带动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收窄。
结汇趋于平稳,投机性购汇将继续被有效抑制,外汇市场供求趋于平衡,资本流动总体趋稳。
尽管人民币汇率可能继续承压,但贬值幅度基本可控,汇率波动幅度将进一步加大。
货物贸易顺差基本稳定,经常账户顺差处于合理区间1.货物贸易顺差基本稳定。
受外需疲弱、高基数等因素影响,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顺差3669亿美元,同比下降10%。
2017年中国出口或将小幅增长,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美国经济增长加快可能带动中国出口增长,但特朗普上任后可能带来贸易战,给中国出口增长带来较大不确定性。
欧洲经济复苏基础依然脆弱,而且面临主要大国政权交替等不确定性。
亚太新兴经济体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中国稳外贸相关政策措施将继续发挥作用,政策仍将大力支持出口增长以及出口结构升级。
人民币贬值对出口也会有一定促进作用。
中国经济运行平稳,工业生产回稳,进口需求有望保持稳定。
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一定程度上也将带动进口金额增长。
综合考虑,预计2017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口径货物贸易顺差5000亿美元左右。
2.服务贸易逆差继续扩大,出国旅游仍是最大逆差来源。
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服务贸易逆差1830亿美元,逆差规模同比增长28%,主要是旅游逆差增长较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席观点2017: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求进2017年,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特朗普新政的实施、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倒退以及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资金流出压力的加剧,这些复杂多变的外部因素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考验。
今天,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做客本期“首席观点”,他结合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团队的研究成果,对新一年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出口环境好忧参半投资消费总体平稳记者:从拉动国内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您认为2017年的经济增速有何变化?连平:出口缓慢回升至低速增长。
出口景气指标普遍回升,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和RECP谈判为出口创造增长空间,预计出口增速保持在1%左右的低速增长。
同时贸易结构升级,出口地域转型升级,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的趋势仍将持续。
如果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排除出口继续负增长的可能。
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进口量平稳增长,预计进口增速小幅上升至3%左右。
全年贸易顺差约5200亿美元。
一快一稳一降,投资运行总体趋稳。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落实关键年,大量计划项目有望获得批复并加快落地。
目前PPP项目库金额合计已有16万亿,2017年将超过20万亿,落实情况有望好转。
基建投资增速可能达到在17%左右,保持快速增长。
2016年初以来工业生产运行平稳,工业产品价格回升,企业利润改善。
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有助于制造业扩大生产、增加投资。
预计制造业投资增长3%左右,逐渐触底企稳。
一线和部分二线热点城市房地产政策趋紧,三、四线城市仍处于去库存阶段,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可能放缓至2%左右。
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消费保持平稳运行,助推经济中高速增长。
未来将逐步消除制约养老、教育、体育等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大旅游、文化等领域有效供给,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
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都有提升,文体娱乐、旅游等消费意愿较为强烈,信息技术发展促进消费增长。
房地产销售回落逐渐影响后续消费,家具、家电、建材等消费可能放缓。
汽车保有量已经很大,加之优惠政策促进2016年汽车类提前消费,难以避免2017年汽车类消费增速再次跌入个位数增长。
2017年消费增长10.2%左右,物价水平整体上行对消费名义增速起到抬升作用。
2017年中国经济运行面临四个不确定性。
一是特朗普新政对中国经济带来不确定性,预计会就汇率和贸易问题向中国施压;二是在美联储继续加息背景下,资本外流和汇率贬值可能继续相互推动,引发潜在风险;三是民间投资虽然趋稳小升,但增长动力依然不足;四是房地产市场降温过快可能对经济增长带来下行压力。
2017年经济增速可能达到 6.5%左右。
不确定性形成的不同类型合力组合将会带来经济增长的波动。
如果外需环境恶化,汇率贬值幅度加大,房地产销售和开发投资增速显著下降,民间投资继续下行,增速可能滑入6.5%以下;如果外需环境改善,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民间投资回升,经济增速将高于6.5%。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能力依然很大,重要的是增长质量的提升。
在“十三五”期间保证年均经济增长6.5%的基础上,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经济梯度转移,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增强发掘新人口红利的能力,是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重点。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明显回升通胀压力有所显现记者:去年12月PPI同比增长5.5%,涨幅为2011年9月以来最大,2017年这一态势是否还会继续?对CPI的传导作用又有多大?连平: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带来工业产业上游的输入价格上涨,出现PPIRM同比涨幅超过PPI涨幅的情况。
去产能力度加大,从煤炭、钢铁向其他更多行业展开,可能刺激相关行业的产品价格上涨。
楼市政策逐渐收紧,债券市场也出现震荡,不排除一定数量的闲置资金流入部分供求关系偏紧的工业品和消费品领域,部分产品价格存在阶段性飙升的可能。
产业结构调整时期难以显著提振工业需求,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不会支撑PPI长时期高涨。
CPI温和上升。
2016年初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工业领域产品价格加速上涨,并逐渐传导至消费端,带动剔除食品、能源以外的核心CPI持续上涨。
核心CPI上升将推动整体物价水平上涨,形成物价上行周期。
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调节好货币闸门,有助于控制物价上涨势头。
宏观经济缓中趋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需求增长有限,经济运行状况难以支撑物价明显高涨,PPI对CPI的传导作用减弱,整体通胀压力不会太大。
猪肉价格下行周期逐渐结束,2017年二季度可能回升。
猪周期现象逐步淡化,猪肉价格再次上涨的幅度有限。
非食品价格有所上涨,工业生产消费品价格涨势明显,原油类相关消费品价格上升,服务类价格平稳上涨,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小。
2017年PPI翘尾因素为2012年以来首次回正,翘尾因素高点出现在2月份,之后逐渐下降,全年平均值在4.56%左右,比2016年高出7.1%,对PPI同比增速将起到明显抬升作用。
预计2017年PPI同比涨幅上升至5.5%左右,上半年PPI呈持续上涨态势。
工业领域需求难以显著增加,PPI 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随着涨幅扩大到一定程度,以及翘尾因素减弱,下半年涨势将有所放缓。
2017年CPI翘尾因素比2016年微升,全年走势呈波浪形状,高点出现在1月和5、6月,下半年翘尾因素整体呈下降趋势。
预计2017年CPI平均同比涨幅上升至2.5%左右,全年走势受蔬菜、鲜果等价格的季节性走势影响而有所波动。
年中受到夏季天气影响推升蔬菜价格,叠加猪肉价格上升和翘尾因素上升的作用,CPI涨幅可能迎来年内高点,个别月份涨幅或达到突破3%。
抑泡沫与去库存并举房地产景气向下缓行记者:房地产调控的格局在2017年会发生大的改变吗?连平:决策层“抑泡沫、控房价、防风险”的态度坚决,预计房价涨幅居前的城市仍有可能加入或加码调控,并且这种“紧”的格局至少在2017年上半年不会发生改变。
当然调控目的为“稳”而非“降”,不会达到房价持续下跌的程度,抑泡沫的实质是防暴跌,未来政策仍有相机抉择的空间。
另一方面,去库存效果初显但并不显著,这一任务仍需继续推进,预计未来高库存压力的城市将维持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预计2017年,房价依然会保持增长,涨幅放缓。
城市房价分化是现阶段我国楼市发展的一大基本特征,这种高度分化的格局还将持续存在。
从历史和当前房价涨幅的视角,城市房价分化可归为五种类型:被限购的核心城市将有一段时间处于量缩价稳的状态,但蛰伏调整后房价仍有上涨空间;历史增长稳健、前期涨幅相对温和的城市及核心城市周边区域将承接需求外溢,有量价上涨的潜力;产业基础薄弱、由资金炒作导致房价冲高的城市可能出现降价;经济欠发达、不靠近核心城市圈亦无旅游养老等特色的三四线城市将面临一个缓慢的去库存过程。
市场成交方面预计2017年将降温缩量,景气下降。
限购限贷和严格监管两大利器的结构性调控将熨平成交波峰,前期集中入市对阶段需求的透支将使市场观望情绪转浓,加之基数抬升,成交高增长不可持续。
预计201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速均将明显下滑,并有可能出现同比负增长。
资金和成交具有向下传导和向外分流的效应,但不论从开发商拿地的考量还是投资资金的保值增值考虑,都很难从高价值城市完全转向低价值城市,真实置业需求更不会大规模撤离。
同时,预计201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将面临压力,增速趋于下行并、缓慢回落,全年增速约2%左右。
负面影响来自于房企资金来源的减少和需求端意愿的减弱两个方面,而积极影响则主要来自于土地市场方面。
预计供地较少的热点城市地方政府将在2017年落实加大推地的计划,一二线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和金额占比进一步提升,土地拍卖“三高”现象有所缓解,全国土地购置面积降幅收窄。
国际收支有所改善人民币汇率贬中趋稳记者:对于国际收支及人民币汇率,您的判断是什么?连平:货物贸易顺差基本稳定,经常账户顺差处于合理区间。
美国经济增长加快可能带动中国出口增长,但特朗普上任后可能带来贸易战,给中国出口增长蒙上阴影。
中国经济缓中趋稳,进口需求基本稳定,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一定程度上也将带动进口金额增长。
预计2017年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口径货物贸易顺差约5000亿美元。
出境旅游热加之贬值预期下个人购汇需求强烈,服务贸易逆差或将扩大至2600亿美元左右。
已经出台的规范居民换汇行为的举措,将有助于控制服务贸易逆差的扩大。
综合考虑,2017年经常账户顺差约2400亿美元,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2%左右,基本保持在合理区间。
直接投资逆差扩大,非直接投资逆差收窄。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输出加快,预计2017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口径直接投资逆差或将进一步扩大至1400亿美元左右。
非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仍可能出现一定规模的逆差,但外资外撤趋于减弱,逆差有望逐步收窄。
综合考虑,预计2017年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3800亿美元左右。
国际收支逆差1400亿美元左右,逆差规模略有缩小。
外汇供求不平衡状况逐步改善,资本流动各项数据趋稳。
受人民币仍贬值预期影响,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局面难以扭转,但企业正常运营需要一定的流动资金,结汇规模进一步萎缩空间不大,投机性购汇需求仍将被抑制。
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已近尾声。
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后,海外官方机构增持人民币资产需求稳步上升,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外汇市场供求。
预计全年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2300亿美元左右。
考虑到央行调控可能对外汇占款产生一定影响,预计2017年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下降2.5万亿元左右。
2017年人民币汇率贬中趋稳,波动幅度扩大。
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地缘政治风险增大,黑天鹅事件频发,人民币贬值的外部压力依然较大。
中国经济增长可能继续放缓,市场主体全球资产配置需求、避险需求和套利需求依然较强,中美利差仍将处在低位,人民币仍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
但特朗普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力度可能不及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对美元指数的推动作用趋于减弱。
监管层针对外汇和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仍将持续发挥作用,人民币贬值幅度基本可控。
未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将进一步增强。
从各国经济基本面来看,相较于其他货币对美元的跌幅,人民币的下跌或将相对温和,人民币汇率指数有望基本稳定。
信贷增速小幅回落数量目标效果趋弱记者:2016年,信贷数据受地方债务置换的影响较大,实际信贷增速较快,今年这一情况会有所变化吗?连平: 2017年信贷仍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资金融支持力量。
当前国内经济运行压力依然较大,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状况下,信贷增速保持相对稳定更为有利。
有助于信贷保持稳定增长的因素则主要体现为积极财政政策、民生基建项目、农业规模化经营、国企改革、“一带一路”战略和区域化布局等融资需求。
但未来信贷增长也存在一些负面因素。
一方面,国内楼市的调控,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必然难以维持2016年的高增速;另一方面,防控金融风险工作的加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银行的风险偏好和投放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