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反垄断法
反垄断法条文
![反垄断法条文](https://img.taocdn.com/s3/m/a08fa963e2bd960590c677b7.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垄断协议第三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第四章经营者集中第五章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第六章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
第三条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第四条国家制定和实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规则,完善宏观调控,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第五条经营者可以通过公平竞争、自愿联合,依法实施集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第六条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
第七条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并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及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技术进步。
前款规定行业的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严格自律,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不得利用其控制地位或者专营专卖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
第八条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第九条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研究拟订有关竞争政策;(二)组织调查、评估市场总体竞争状况,发布评估报告;(三)制定、发布反垄断指南;(四)协调反垄断行政执法工作;(五)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规则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条国务院规定的承担反垄断执法职责的机构(以下统称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反垄断执法工作。
反垄断法禁止的基本内容
![反垄断法禁止的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c6b21d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3.png)
反垄断法禁止的基本内容反垄断法禁止的基本内容反垄断法是一种旨在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反垄断法规定。
在中国,反垄断法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
根据该法规定,禁止以下行为:一、协议限制竞争协议限制竞争是指企业之间通过合同、协议等方式进行的限制竞争行为。
例如,企业之间达成价格协议、划分市场、限制生产数量等行为都被认为是协议限制竞争。
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利用其强大的市场地位进行不正当竞争行为。
例如,企业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进行价格歧视、拒绝交易等行为都被认为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三、集中经营集中经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合并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控制其他企业的经营活动。
例如,企业之间进行资产收购、股权收购等行为都被认为是集中经营。
四、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是指企业在广告、宣传等活动中进行虚假、误导性的宣传行为。
例如,企业在广告中夸大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等行为都被认为是虚假宣传。
五、垄断定价垄断定价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通过控制价格来限制竞争。
例如,企业通过提高价格来限制其他竞争对手的进入市场等行为都被认为是垄断定价。
六、强迫交易强迫交易是指企业在与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时,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对其他经营者采取不公平的条件或者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进行交易。
例如,企业通过威胁或恐吓等方式来强迫其他经营者接受其不公平的交易条件等行为都被认为是强迫交易。
七、捆绑销售捆绑销售是指企业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捆绑在一起出售,并要求消费者必须同时购买才能获得某种优惠。
例如,一些电信公司将手机和套餐绑定销售,要求消费者必须同时购买才能获得优惠等行为都被认为是捆绑销售。
八、掠夺定价掠夺定价是指企业通过低于成本价格的方式来限制竞争对手的进入市场。
例如,企业通过低于成本价格的方式出售产品来吸引消费者,从而使其他竞争对手无法进入市场等行为都被认为是掠夺定价。
2023年注册会计师《经济法》 第十一章 反垄断法律制度
![2023年注册会计师《经济法》 第十一章 反垄断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db27c5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6.png)
第四编经济法律制度——第十一章反垄断法律制度第01讲反垄断法概述第一节反垄断法概述一、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及适用除外★★★(一)地域范围——属地原则+效果主义原则1.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属地原则)。
2.境外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效果主义)。
【注意】这里的境内不包括我国港澳台。
(二)除外领域1.知识产权的正当行使;【注意】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仍适用《反垄断法》。
2.农业生产中的联合或者协同行为农业生产者及农村经济组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储存等经营活动中实施的联合或者协同行为,不适用《反垄断法》。
【注意】国有垄断企业:(1)国家赋予其垄断性经营权,合法经营活动受法律保护;(2)其从事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经营者集中行为,同样受《反垄断法》调整。
【例题·多选题】(2017年)下列关于《反垄断法》适用范围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只要垄断行为发生在境内,无论该行为是否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均应适用《反垄断法》B.只要行为人是我国公民或境内企业,无论该行为是否发生在境内,均应适用《反垄断法》C.只要行为人是我国公民或境内企业,无论该行为是否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均应适用《反垄断法》D.只要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无论该行为是否发生在境内,均应适用《反垄断法》『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反垄断法》,选项A正确、B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反垄断法》,选项C错误、D正确。
【例题·多选题】(2016年)下列行为中,违反我国《反垄断法》的有()。
A.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行业的国有企业之间达成垄断协议的行为B.为了保障对外贸易中的正当利益,具有竞争关系的境内企业就固定商品出口价格达成的垄断协议C.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外实施的对中国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或者限制效果的垄断行为D.农业生产者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储存等经营活动中实施的联合行为『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1)选项A:对于铁路、石油、电信、电网、烟草等重点行业,国家通过立法赋予国有企业以垄断性经营权,但是,如果这些国有垄断企业从事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或者从事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经营者集中行为,同样应受《反垄断法》的限制;(2)选项B: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出口卡特尔),予以豁免;(3)选项C: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反垄断法》;(4)选项D:《反垄断法》对农业生产者及农村经济组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储存等经营活动中实施的联合或者协同行为排除适用。
反垄断法程序制度
![反垄断法程序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89b6ad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d.png)
反垄断法程序制度
反垄断法程序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反垄断执法程序制度: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实施反价格垄断执法,适用本规定。
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反价格垄断执法工作。
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反价格垄断执法工作。
对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的价格垄断案件,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指定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进行查处,重大案件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直接组织查处。
2. 反垄断民事诉讼:因垄断行为受到损失以及因合同内容、行业协会的章程等违反反垄断法而发生争议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原告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在反
垄断执法机构认定构成垄断行为的处理决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人民法院受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不以执法机构已对相关垄断行为进行了查处为前提条件。
《反垄断法》课件
![《反垄断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95719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1.png)
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监管
强化互联网企业反垄断审查
01
对互联网行业进行全面深入的反垄断调查和审查,严厉打击互
联网领域的垄断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建立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机制
02
在加强反垄断监管的同时,建立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机制,保
障用户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
完善互联网行业法律法规
03
制定和完善互联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互联网企业的法律
建立健全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行 为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国有企业违反反垄断法 的行为。
PART 06
《反垄断法》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行业协会组织垄断协议案
总结词
行业协会组织垄断,损害市场竞争秩 序
详细描述
某行业协会组织多家企业达成垄断协 议,限制产量和价格,导致市场供应 不足,价格上涨,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和市场竞争秩序。
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规范企业行为
要求企业遵守法律法规, 不得从事垄断协议、滥用 市场支配地位等违法行为 。
限制企业合作
限制企业之间签订限制竞 争协议、协同行为或形成 垄断联盟,促进企业之间 的公平竞争。
提高企业合规意识
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合 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合 规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国际发展
中国发展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市场经 济发展的需要,先后制定和修订了《 反垄断法》,以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 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许多国家都制定 了《反垄断法》,以维护市场经济的 公平竞争。
《反垄断法》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
地位
《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具 有重要意义。
2024禁止市场垄断及不正当竞争协议一
![2024禁止市场垄断及不正当竞争协议一](https://img.taocdn.com/s3/m/657d22d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f.png)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禁止市场垄断及不正当竞争协议一本合同目录一览1. 定义与术语解释1.1 合同主体1.2 垄断行为1.3 不正当竞争行为2. 禁止垄断行为2.1 主体间的价格 fixing2.2 市场分配协议2.3 限制生产或销售数量2.4 排他性交易约定3. 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3.1 虚假宣传3.2 商业诽谤3.3 侵犯商业秘密3.4 非法使用竞争对手商标或商号4. 合同期限4.1 起始日期4.2 终止日期5. 违约责任5.1 违反垄断条款的后果5.2 违反竞争条款的后果5.3 法律救济6. 争议解决6.1 协商解决6.2 调解6.3 仲裁6.4 法律途径7. 合同的生效、变更与终止7.1 合同生效条件7.2 合同变更程序7.3 合同终止情形8. 一般条款8.1 适用法律8.2 合同的完整性8.3 合同的修改与附件9. 主体权利与义务9.1 主体权利9.2 主体义务10. 监督与检查10.1 监督机构10.2 检查权利11. 罚则11.1 违反规定的处罚措施11.2 处罚的执行12. 保密条款12.1 保密信息定义12.2 保密义务12.3 保密信息的例外13. 附则13.1 合同的翻译13.2 合同的生效日期14. 签署14.1 签署主体14.2 签署日期第一部分:合同如下:1. 定义与术语解释1.1 合同主体1.2 垄断行为垄断行为包括但不限于:1)固定价格、维持价格、或者以其他方式限制商品或服务的销售价格;2)限制生产或销售数量;3)划分市场或客户群体;4)以排他性协议限制交易对象;5)妨碍市场竞争的其他行为。
1.3 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但不限于:1)虚假宣传;2)商业诽谤;3)侵犯商业秘密;4)非法使用竞争对手商标或商号;5)其他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及公认的商业道德的行为。
2. 禁止垄断行为2.1 主体间的价格 fixing双方不得就商品或服务的销售价格进行协商、约定,以排除、限制竞争。
反垄断法法律规定(3篇)
![反垄断法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8d705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d.png)
第1篇一、概述反垄断法,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是我国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
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以来,反垄断法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一)立法目的1. 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2.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3.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适用范围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生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2. 外国经营者在中国境内发生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3. 中国境内经营者对外国经营者发生的垄断行为,根据情况,可以适用本法。
三、垄断行为(一)垄断协议垄断协议是指经营者之间达成的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包括:1. 价格垄断协议;2. 限售垄断协议;3. 限购垄断协议;4. 限制出口垄断协议;5. 限制进口垄断协议;6. 限制新进入垄断协议;7. 限制合并垄断协议;8. 其他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垄断协议。
(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包括:1. 抬高价格;2. 搭售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3. 拒绝交易;4. 限定交易相对人;5. 限定交易方式;6. 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三)经营者集中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通过合并、收购、合营等方式,达到一定规模,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包括:1. 合并;2. 收购;3. 合营;4. 其他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经营者集中。
四、反垄断执法机构及其职责(一)反垄断执法机构1.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 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3. 直辖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二)职责1. 调查和处理垄断行为;2. 审查经营者集中;3. 制定和发布反垄断指南;4. 组织开展反垄断培训;5. 宣传普及反垄断法律知识;6. 其他反垄断执法职责。
2024版反垄断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课件
![2024版反垄断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41562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7.png)
反垄断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课件•反垄断法概述目录•禁止垄断协议行为•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及法律责任目录•监管与执法机构设置及职责划分•企业如何应对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挑战01反垄断法概述反垄断法定义与立法目的反垄断法定义反垄断法是一部旨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防止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
立法目的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反垄断法适用范围及对象适用范围反垄断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也适用该法。
适用对象反垄断法适用对象包括经营者、行业协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反垄断法基本原则与制度基本原则反垄断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原则、鼓励创新原则、社会公共利益原则以及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原则。
基本制度反垄断法的基本制度包括禁止垄断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控制经营者集中以及反垄断审查制度等。
此外,还规定了反垄断执法机构、法律责任等相关内容。
02禁止垄断协议行为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垄断协议定义包括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
垄断协议类型指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达成的垄断协议,如固定价格、限制产量、划分市场等。
横向垄断协议指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之间达成的垄断协议,如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等。
纵向垄断协议垄断协议定义及类型1 2 3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达成,对市场竞争影响较大,通常被视为严重的反竞争行为。
横向垄断协议特点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之间达成,对市场竞争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也可能排除、限制竞争。
纵向垄断协议特点主要在于参与方的关系和协议对市场竞争的影响程度不同。
2024年度反垄断法PPT大纲
![2024年度反垄断法PPT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3e1df9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d.png)
规定违反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的经营者应承担的 法律责任,包括停止实施集中、罚款等。
2024/2/2
14
行政垄断规制制度
行政垄断的定义和种类
明确行政垄断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 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行政垄断的表现形式
列举行政垄断的具体表现形式,如地区封锁、部门垄断等。
内容
国际反垄断合作的内容包括信息交流、执法协助、政策协调等多个方面。信息交流是指各国之间共享反垄断执法 信息,提高执法效率。执法协助是指各国在反垄断执法过程中相互提供支持和协助,共同打击跨国垄断行为。政 策协调则是指各国在制定反垄断政策和法规时进行协调,避免政策冲突和重复执法。
2024/2/2
22
国际反垄断合作的挑战与展望
打击跨国垄断行为。例如,欧美等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反垄断合
作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21
国际反垄断合作的形式与内容
形式
国际反垄断合作主要包括双边合作、多边合作以及区域性合作等多种形式。双边合作是指两个国家之间签订反垄 断合作协议,共同打击跨国垄断行为。多边合作则是指多个国家共同参与反垄断合作,共同制定反垄断政策和法 规。区域性合作则是指同一区域内的国家开展反垄断合作,维护区域市场的公平竞争。
挑战
国际反垄断合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各国法律体系差异、执法标准不一、信息共享难度大等。这些挑 战给国际反垄断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克服。
展望
未来,国际反垄断合作将继续加强,合作形式和内容将更加丰富多样。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 展和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国际反垄断合作将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公平竞争 的市场环境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经典】
![【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14ce5815dd3383c4ba4cd26d.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鼓励创新,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
第三条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第四条国家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制定和实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规则,完善宏观调控,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第五条经营者可以通过公平竞争、自愿联合,依法实施集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第六条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
第七条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并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及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技术进步。
前款规定行业的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严格自律,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不得利用其控制地位或者专营专卖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
第八条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第九条国家建立和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规范政府行政行为,防止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
第十条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研究拟订有关竞争政策;(二)组织调查、评估市场总体竞争状况,发布评估报告;(三)制定、发布反垄断指南;(四)协调反垄断行政执法和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五)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规则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一条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规定,负责反垄断执法工作(以下称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指引》的通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指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bc695d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2.png)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指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4.11.04•【文号】国市监反执一发〔2024〕102号•【施行日期】2024.11.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反垄断,专利综合规定正文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指引》的通知国市监反执一发〔2024〕10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指引》已经2024年8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第22次局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做好宣传和贯彻实施。
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11月4日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指引的目的、依据为预防和制止滥用标准必要专利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鼓励创新,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禁止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规定》《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指南的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相关概念标准必要专利,是指实施标准必不可少的专利。
标准必要专利权人及相关权利人,是指享有标准必要专利权的经营者或者有权许可他人实施标准必要专利的经营者,本指引以下统称为标准必要专利权人。
标准实施方,是指实施标准的经营者。
第三条分析原则认定滥用标准必要专利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依据《反垄断法》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依据《反垄断法》规定,采用与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相同的分析思路;(二)兼顾保护知识产权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三)平衡标准必要专利权人和标准实施方的利益;(四)充分考量标准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与标准必要专利相关的信息披露、许可承诺与许可谈判等情况。
第四条相关市场通常情况下,界定涉及标准必要专利的相关商品市场和相关地域市场需要遵循《反垄断法》《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和《禁止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规定》所确定的一般原则,同时考虑标准必要专利的特点,结合个案进行具体分析。
最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反垄断法解析幻灯片
![最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反垄断法解析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aaef613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12.png)
德先 诉索 尼案:
据了解,索尼的这一技术壁垒 实际是infolithium技术。用索尼 自己的话来讲,是增添了电池 精确显示的功能,但对兼容其 它厂商 的产品的确产生了排他
性。从这一点来说,索尼确有 垄断嫌疑。但当时国内《反垄 断法》还没有出台。商务部想 对索尼进行反垄断调查也无章 可循。
各种 现实 案例:
行政 垄断:
种类:
1、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 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 的商品。
2、对外地商品实行歧视性政策:
(1)歧视性收费项目、歧视性收 费标准,歧视性价格;
(2)规定与本地同类商品不同的 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者对 外地商品采取重复检验、重复 认证等歧视性技术措施,限制 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投标者不得串通投标,抬 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投标者 和招标者不得相互勾结,以排 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
法律 监督 机关:
(一)监督机关: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其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 应当出示检查证件。
职权 范围:
(二)职权:
1、按照规定程序询问被检查的 经营者、利害关系人、证明人, 并要求提供证明材料或者与不 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其他资料;
三、目前国家主要是通过经营 者集中申报和审批制度来控制 经营者集中。
不用 向国 务院 反垄 断机 构申 报的 情形:
(一)参与集中的一个经营者拥有 其他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 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的;(集中 之前的状态)
根据该条含义,其指母公司与 其占50%以上有表决权股份或资产 的子公司间的集中,无需申报。
适用 范围
:
1.1 我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 断行为;
1.2 对我国境内市场竞争产生 排除、限制影响的境外的垄断 行为。
反垄断法律制度ppt课件(2024)
![反垄断法律制度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c3851c8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8.png)
反垄断法定义与目的
反垄断法定义
反垄断法是一部旨在维护市场竞争秩 序,防止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 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 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
反垄断法目的
通过消除或减少垄断行为,促进市场 公平竞争,鼓励创新和提高效率,确 保消费者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多样 化的商品和服务。
2024/1/30
15
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2024/1/30
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
包括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妨碍 商品在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等。
对滥用行政权力行为的规制
反垄断法明确禁止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 力排除、限制竞争。同时,还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救济途径。
借鉴欧美反垄断法律制度的成功经验,完 善我国反垄断立法体系,提高法律的科学 性和可操作性。
加强反垄断执法机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 的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确保反垄断法得 到有效实施。
推动国际合作
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
积极参与国际反垄断合作与交流,借鉴国 际先进经验和做法,提高我国在国际反垄 断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CHAPTER
22
反垄断法律制度实施现状
立法体系
我国已建立起以《反垄断法》为核心,包括相关法规、规章和指南在内的反垄断法律制
度体系。
执法机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作为反垄断执法机构,负责反垄断执法工作,包括查处垄断协议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等。
2024/1/30
调查措施
采取询问、查询、查封、 扣押等措施,确保调查顺 利进行。
文库最新发布:反垄断法ppt
![文库最新发布:反垄断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601cbc7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a.png)
1.市场支配地位:是指企业或企业集团能够左右市场竞争或不受 市场竞争机制的制约,不必考虑竞争者或交易对手的反应就可以自 由定价或者自由地作出其他经济决策,简单而言,即经营者具有控制 相关市场的能力.
取得方式:法律授权、规模经济、自然竞争
2.认定经营者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考虑的因素 市场占有率,财力、采购或销售市场的进出难易、与其他企业 的连锁关系,以及对其他企业进入市场时法律上或事实上的限制。
(4)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制度 适用除外对象:特定行业、特定的组织和人员、特定行为、
知识产权的依法行使行为 6、现代反垄断法的发展趋势
(1)从结构主义走向行为主义 (2)合理原则优位于本身违法原则 (3)反垄断法的趋同化 (4)调整范围的泛化 (5)内国控制的弱化和国际控制的强化 (6)经济学理论对其影响更加明显 (7)非竞争因素在反垄断实践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生产技术转换的可行性 ——生产转换时间的长短
2、相关的地理市场
(1)是指一种产品与相同、所有替代产品进行竞争的地理区域。 (2)影响产品空间替代性的因素 主要是区域间交易障碍。性质可分为: ——交易成本障碍。最重要的是产品的运输成本。 ——法律障碍。指某些行业受限于政府的管制,必须由政府给 予执照或指特许才能营业,其相关的地理市场必然受到限制 ——产品本身的性质 (3)相关地理市场的测定方法 A 价格法 利用价格齐一行特点,即比较两地相同产品的价格, 扣除运输成本后,若有显著差异,可判定两者不在同一地理市场。 此外,如果一地的市场价格变动后,另一地的市场价格迅速发生相 应的变动,即两地的市场价格的变动相关性非常显著,也可判定两 地属于同一地理市场。 B 销售法。考察产品的销售范围,以此作为地理市场的范围。
2022新版《反垄断法》对比分析
![2022新版《反垄断法》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f4a6c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b.png)
2022新版《反垄断法》对比分析6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并公布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决定》,修订后的《反垄断法》(以下简称新《反垄断法》)将于2022年8月1日起实施。
新《反垄断法》增加了对垄断协议组织者和帮助者的行为规制,增加了如“安全港规则”、加倍处罚制度、经营者集中申报分类分级审查原则和中止审查制度等新规则,显著提高了对实施垄断行为的处罚力度。
为普及新《反垄断法》,提高企业反垄断合规意识,现针对本次修法主要内容,结合集团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简析修法影响并做反垄断合规风险提示。
请各部门、单位予以高度关注,进一步规范管理,防范相关法律风险。
一、增加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的衔接合作机制,对违法行为的监督措施将更多元现行法将社会监督作为行政执法的辅助,规定对于涉嫌垄断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反垄断执法机构举报。
新《反垄断法》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行政执法与司法的衔接机制,同时明确“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对于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垄断行为,国家除了可以运用行政管理权力之外,还- 1 -将可以通过人民检察院的主动介入启动司法程序。
两项举措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反垄断行政执法。
法条链接:第十一条国家健全完善反垄断规则制度,强化反垄断监管力量,提高监管能力和监管体系现代化水平,加强反垄断执法司法,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垄断案件,健全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机制,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第六十条第二款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二、对实施垄断行为的处罚力度显著提高,制裁方式更加复合多样新《反垄断法》大幅提高了对垄断行为的处罚力度,显著提高了对单位的罚款金额,处罚对象也扩大到对实施违法行为负有责任的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创设了加倍处罚制度(处罚变化详见表一)。
2024版反垄断法
![2024版反垄断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187a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4.png)
05
典型案例分析
互联网领域典型案例分析
阿里巴巴集团垄断案
阿里巴巴集团通过实施“二选一”等排他性行为,限制商家在其他平台开展经营活动,滥用 市场支配地位,被处以高额罚款。
美团外卖垄断案
美团外卖利用自身优势地位,强迫商家签订独家合作协议,限制商家在其他平台提供外卖服 务,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垄断案
反垄断法
• 反垄断法概述 • 垄断行为与反垄断法规制 • 反垄断执法机构与程序 • 反垄断法律责任与救济措施 • 典型案例分析 • 反垄断法实施评价与前景展望
01
反垄断法概述
反垄断法的定义与作用
反垄断法定义
反垄断法是一部旨在维护市场竞争秩 序,防止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 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 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
审理与裁决
经过调查取证后,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并 作出裁决。对于构成垄断行为的,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上诉与复议
当事人对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 提起行政诉讼。
反垄断执法中的国际合作
信息交换与协助调查 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执法 机构进行信息交换和协助调查,共同打击跨国垄断行为。
国际竞争的压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各国纷纷制定反垄断法以维护本国市场的公平竞 争和国家利益。
社会公众对公平竞争的要求 社会公众对公平竞争有着强烈的期待和要求,反 垄断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维护社会公正和消费 者利益。
反垄断法的体系结构
01
02
03
04
05
总则
禁止的垄断行为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通过版权独家授权等方式,限制竞争对手获取关键资源,巩固自身市场地 位,受到反垄断调查。
反垄断法条文
![反垄断法条文](https://img.taocdn.com/s3/m/a08fa963e2bd960590c677b7.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垄断协议第三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第四章经营者集中第五章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第六章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
第三条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第四条国家制定和实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规则,完善宏观调控,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第五条经营者可以通过公平竞争、自愿联合,依法实施集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第六条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
第七条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并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及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技术进步。
前款规定行业的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严格自律,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不得利用其控制地位或者专营专卖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
第八条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第九条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研究拟订有关竞争政策;(二)组织调查、评估市场总体竞争状况,发布评估报告;(三)制定、发布反垄断指南;(四)协调反垄断行政执法工作;(五)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规则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条国务院规定的承担反垄断执法职责的机构(以下统称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反垄断执法工作。
新版反垄断法专业知识
![新版反垄断法专业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a17c17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0b.png)
据有关资料表白,2023年第2季度,占据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份额旳64.4%。 第3季度,坐拥中国搜场稳稳占据73年第二季度收入突破一亿美元。
DEPOT)合并。 • 联邦贸易委员会经过细致旳观察,发觉:同一城市中,
STAPLES旳价格要比OFFICE DEPOT旳价格低,而在没有 OFFICE DEPOT旳城市里,STAPLES旳价格要贵某些。 • 由此,得到一种充分旳证据:两大办公家具连锁店合 并后,很可能提升价格。最终,法院没有同意这个合 并案。
第三招,品牌差别化操作。
• 把红心定位在低端,把特福、好运达定位在中高端,并用专柜分 割进行推广。红心最终在市场慢慢消失了。
第四招是转移利润。
• 合资后旳赛博企业利用控股权(60%),把红心变成了一种加工车 间,国内低价采购,国际高价销售,国内亏、国外飞,利润被这 么“合理正当”地拿走了。
3、经营者集中旳控制制度 (1)对集中行为控制:
• 淹没成本是指因为过去旳决策已经发生了旳,而不 能由目前或将来旳任何决策变化旳成本。人们在决定 是否去做一件事情旳时候,不但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 无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 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旳支出,如时间、 金钱、精力等称为“淹没成本”(Sunk Cost)。 举例来说,假如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 款且假设不能退票。此时你付旳价钱已经不能收回, 就算你不看电影钱也收不回来,电影票旳价钱算作你 旳淹没成本。
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旳经营者进行交易;
(五)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 不合理旳交易条件;
(六)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旳交易相对人在交易 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差别待遇;
(七)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旳其他唐山人王冠珏开办了一种普及医药知识及招 商旳网站———全民医药网。全民医药网和百 度河北代理商签了一种《竞价排名协议》,参 加时间为2023年3月至9月份,金额8.9万元,排
竞争法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定
![竞争法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3f84db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c.png)
竞争法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定竞争法作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公平竞争的重要法律规范,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是其核心内容。
本文将对竞争法中关于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解析。
一、反垄断的法律规定反垄断法是竞争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防止市场上的垄断行为,保护公平竞争环境。
反垄断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规定:1. 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根据反垄断法,拥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不得滥用其地位,以排除、限制竞争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方式固定和提高市场价格。
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市场公平,防止企业过度垄断,损害其他市场参与者的利益。
2. 禁止搞垄断协议:反垄断法明确规定,企业之间不得建立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
这包括价格垄断、区域垄断等协议,旨在遏制企业之间的勾结行为,保护市场竞争的公正和自由。
3. 禁止滥用知识产权:反垄断法也对知识产权的滥用进行了限制。
企业不得滥用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以排除、限制竞争,妨碍市场竞争的正常进行。
二、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定除了反垄断之外,竞争法还通过对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限制,维护市场公平和消费者权益。
下面是关于反不正当竞争的一些法律规定:1. 禁止虚假宣传:竞争法规定,企业在商品或者服务宣传过程中不得做出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以免误导消费者。
这一规定旨在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维护市场的公正和透明。
2. 禁止商业贿赂: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企业不得采取贿赂、利诱等手段获得商业机会或者获取不正当竞争优势。
这一规定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基础,遏制企业之间的不正当行为。
3. 禁止恶意比价:竞争法对恶意比价行为进行了限制。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得恶意降价,以排挤竞争对手,破坏市场的正常秩序。
三、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的联动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竞争法通过联动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规定,维护市场的公平与稳定。
例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如果通过恶意降价来排挤竞争对手,既涉及反垄断,也涉及反不正当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