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初三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初三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a3b2c5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6e.png)
初三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初三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一、首先读懂文章的大意
1. 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2. 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找出作者的立意、主旨。
3. 根据文章的标题,作者,字数,篇幅,文体,说明文章的大意和作者的立论意图。
4. 抓住关键句,理解全文。
二、关注细节
1. 仔细分析语言表达,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 加强对文中词汇的认识,搞清楚词义。
3. 了解几种文体的特点和写作风格,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以及文章的内容结构。
4. 根据作者的暗示,分析作者的文字结构,梳理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的整体脉络。
5. 找出文章的现象,分析原因,解释结果。
6. 分析语句之间的联系,把握文章的真正含义。
三、判断正误
1. 把正确的信息提取出来,并且能够把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如虚拟语气或含蓄的表达。
2. 在理解文章时,要积极思考,尝试判断文中所说的是否正确。
3. 尝试回答问题,检查自己的回答,并与答案进行比较,检验
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
4. 根据文章的内容,根据文章的立意,根据作者的意图,判断文章的正误,准确衡量文章的价值。
5. 熟练掌握逻辑判断,分析推理,判断文章的正误。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题策略详解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题策略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eb8525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5.png)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题策略详解阅读理解题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也是考察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题策略对于学生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解题策略。
一、审题要准确在解答阅读理解题之前,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和文章,理解题目要求。
在审题时应特别注意关键词,包括需要选择、填空、回答问题的具体要求等等。
只有准确把握题意,才能有的放矢,提高解题效率。
二、抓住文章关键信息在阅读理解文章时,要尽量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经过、原因和结果等等。
通过抓住这些关键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意图,有利于解答题目。
三、遵循顺序解题阅读理解题通常按照文章的顺序提出问题,所以学生在解答题目时,可以按照文章的顺序进行解答。
这样做有助于减少思维跳跃,提高解题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四、主旨把握准确阅读理解题通常会询问文章的主旨或中心思想,这是解题的重点之一。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通过找出文章的关键句或段落,分析其核心内容,以此确定文章的主旨或中心思想。
五、细节查找要有技巧细节查找题是阅读理解题中的常见题型,对于这类题目,学生可以采用“定位法”来解答。
定位法即通过关键词在文章中找到相关句子或段落,提取需要的信息。
在定位时可以利用特殊词汇、数字、时间等线索帮助自己迅速找到答案。
六、逻辑推理要合理有些题目需要学生进行逻辑推理,根据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推断或判断。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线索进行合理的推理,尽量不要随意臆断。
七、答案检查要细致在解答阅读理解题之后,学生要仔细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意,是否逻辑正确。
可以再次阅读题目和文章,对照自己的答案进行核对。
在检查时要注意标点符号、词义搭配等细小的错误。
总之,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题策略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多加练习和总结,积累解题经验。
只有熟悉了解题技巧,才能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这一题型,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阅读理解技巧初三学生如何迅速解答阅读理解题
![阅读理解技巧初三学生如何迅速解答阅读理解题](https://img.taocdn.com/s3/m/d00ef40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f.png)
阅读理解技巧初三学生如何迅速解答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作为语文考试的一部分,对初三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环节。
掌握解答阅读理解题的技巧,可以有效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进而提高语文成绩。
下面将介绍一些初三学生如何迅速解答阅读理解题的技巧。
一、仔细阅读题干在开始阅读文章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
题干通常会给出一些问题或要求,通过阅读题干可以了解到要求解答的内容,为后续阅读文章做好准备。
二、略读文章在阅读文章时,应采用略读的方式来快速浏览全文。
略读是指快速阅读文章,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快速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
三、标注关键词在略读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铅笔或者圈圈标注出文章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通常是与问题相关的词语,通过标注可以帮助记忆和定位,方便后续查找所需信息。
四、细读文章在略读之后,根据题目要求和标注的关键词,进行细读。
细读是指认真阅读文章的每个句子和段落,理解文章的细节和脉络。
在细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关键句进行划线或者做一些简单的标记,以便于后续找答案时快速定位。
五、找答案的技巧1. 寻找直接答案:有些问题的答案直接表达在文章中,只需要根据标注的关键句或者相关部分找到对应的信息即可。
2. 排除法:某些问题的选项中可能有一些明显错误的答案,可以通过排除这些选项来找到正确答案。
排除法需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或者细节信息。
3. 推断答案:有些问题的答案并不直接表达在文章中,需要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和逻辑推理来得出答案。
推断答案要结合文章的上下文和常识来进行判断。
六、时间分配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合理分配时间非常重要。
通常建议对每篇阅读理解题平均分配时间,优先解答自己感觉容易的题目,以保证能够尽量多地得分。
七、多做练习阅读理解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做一些阅读理解练习题,不断积累解题经验和技巧,提高解答速度和准确性。
以上就是初三学生如何迅速解答阅读理解题的技巧。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09df59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f.png)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语文阅读理解题在初三语文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运用语言表达能力的能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解决语文阅读理解题的思路和技巧。
一、审题准确在解决语文阅读理解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仔细审题,确保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是准确的。
阅读理解题通常会给出一个或多个问题,我们需要将问题仔细阅读,理解其中的关键词,确保自己明白问题的要求是什么。
二、整体把握在读完题目之后,我们需要以整体的视角去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可以通过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细致阅读。
三、信息定位阅读理解题往往会给出一些关键信息,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准确地定位这些信息。
可以通过关键词标记或划线的方式,帮助自己更好地找到答案。
四、细节把握在定位到关键信息之后,我们需要细致把握这些信息,尤其是细节上的内容。
这些细节往往包含了题目所要求的答案,需要我们仔细分析、理解。
五、注意排除法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干扰项,这些选项看似正确,但实际上与题目不符。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排除法,通过分析选项之间的差异和与题目的关联性,逐一排除那些不符合条件的选项,找到正确答案。
六、灵活运用推理有时候,题目可能会要求我们基于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推理,提升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时候,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文章中的各种线索,进行推理判断,找出最符合逻辑的答案。
七、多做练习解决语文阅读理解题需要一定的积累和经验,所以我们要多做阅读理解的练习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语文阅读理解题集,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熟悉常见的出题方式和解题思路。
总结起来,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主要包括审题准确、整体把握、信息定位、细节把握、排除法、灵活运用推理以及多做练习。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相信大家在语文阅读理解题上会有很大的提高。
祝愿大家取得满意的成绩!。
九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九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21e0db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6.png)
九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题目:在开始阅读文章之前,先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目所涉及的段落和问题,以便在阅读时更有针对性地寻找答案。
2.抓住关键词句:在阅读文章时,注意抓住关键词句,这些关键词句通常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重要细节或作者的观点态度。
找到关键词句后,可以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筛选、概括和整合。
3.分析文章结构:阅读文章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从而更好地回答问题。
4.联系上下文:在回答问题时,要联系上下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不要孤立地看待问题,而应该将问题与文章的整体内容联系起来,寻找答案。
5.理解作者的意图:在回答问题时,要尝试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和观点,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6.运用背景知识:在阅读文章时,可以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来辅助理解。
例如,对于涉及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文章,可以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7.反复阅读文章: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段落或句子,可以反复阅读并尝试从不同角度来理解。
可以尝试从语段中提取关键词句、重新组织语言、概括段落大意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8.检查答案是否合理:在完成阅读理解题目后,可以再次检查答案是否合理。
可以从文章中找出相关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答案、检查答案中是否有语法错误、是否符合逻辑等。
总之,九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需要注重阅读理解的过程和方法的训练,同时加强背景知识和阅读量的积累。
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多进行阅读理解的练习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掌握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初三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初三阅读理解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0f1d79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f.png)
初三阅读理解答题技巧阅读理解是中学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题型,需要考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把握。
正确的答题技巧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阅读理解的正确率。
以下是初三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的总结,供同学们参考。
1. 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在答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
理解题目的要求以及选项的含义是回答问题的前提。
题目中可能会给出关键词,要注意这些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在阅读选项时,需要明确每个选项的意义和与文章的关联,以便正确地选择答案。
2. 精读全文,理解文章主旨在开始作答之前,要先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大意。
仔细阅读文章的标题、导语和第一段,这些部分通常会提供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通过对文章的整体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后续的问题和答案。
3. 强调关键词和信息在阅读理解时,要注意强调和记忆关键词和信息。
这些关键词和信息往往是解答问题的线索。
可以在文章中划线或做笔记,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并在回答问题时能够快速定位相关信息。
4. 实际解题思路针对不同类型的阅读理解题目,可以采取不同的解题思路。
例如:- 细节理解题: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具体解释或答案所在的段落,并仔细阅读该段落,确保对问题的回答准确无误。
- 推理判断题: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综合理解和推理,选择与文章观点或事实相关的选项。
- 主旨理解题:通过整体阅读,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和主题,选择与之相符的选项。
- 主题段落题:根据题目要求,找到文章的主题段落,并仔细阅读。
根据段落的内容和语气,选择与之相关的选项。
5. 注意排除法在选择答案时,可以运用排除法来排除明显不正确的选项。
通过对选项的对比和综合分析,逐步缩小选项的范围,提高正确答案的概率。
6. 善于利用上下文语境在理解文章和解答问题时,要善于利用上下文语境。
上下文提供了很多关于词语意义、句子结构和段落内外推理的线索。
通过仔细分析上下文,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句子和段落的含义,从而回答问题。
7. 逻辑推理与背景知识在回答阅读理解问题时,有时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用背景知识。
九年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九年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228857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6b.png)
九年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所有成功都离不开汗水,离不开勤奋。
无论是否拥有天赋,勤奋永远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九年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来源: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
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文体知识备忘录:(一)说明文阅读1、明确说明对象:辨析说明对象可以:a. 看文章题目;b. 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2、概括说明内容: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
(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3、明确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常见的有:a.从概括到具体;b.从整体到局部;c.从主要到次要;d.从现象到本质;e.从原因到结果;f.从特点到用途。
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1)说明方法:a.下定义(模式:什么是什么);b.举例子;c.作比较;d.列数字;e.打比方;f.分类别;g.列图表(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语文九年级阅读答题方法
![语文九年级阅读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bd19da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f.png)
语文九年级阅读答题方法
语文九年级阅读答题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抓住关键词、关键句,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2. 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如对于选择题,可以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再从剩余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对于填空题,要结合上下文和语法知识,填写恰当的词语或句子。
3. 注意审题,确保自己理解了题目的要求。
在回答问题时,要确保自己的答案符合题目的要求,不要偏离主题。
4. 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可以先列出要点,再进行补充和完善。
5. 对于开放性问题,要学会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
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展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考深度。
6. 在完成阅读理解题后,要认真检查自己的答案,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
如果有时间,可以再次阅读文章,以确保自己的答案更加准确。
7. 多做练习,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解题技巧。
可以参加一些模拟考试或在线练习,以提高自己的应试水平。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dfac13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b.png)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三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1答题要点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初三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三语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84574e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d.png)
初三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初三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导语: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类一定要看清楚是让你举样的例子,是名人的还是的。
以下店铺为大家介绍初三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初三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一、要点概括类1.摘引文中原句作为答案,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2.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答3.划分相关内容层次,一般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要点二、感想启迪类 1. 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3. 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
4. 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
三、词句品味类1. 词语品味:A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B.分析修辞手法,体会词语的含蓄意思2. 句子品味: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去体会。
B.看句式结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反问句能加强语气;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排比句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C.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意味强烈。
四句子仿写类一审修辞,二看句式,三析句间关系,四品语体色彩,五考虑要保留的词语和要替换的词语。
修辞、句式、句间关系、语体色彩弄明白了,再仿写也就不难了。
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这句子的仿写。
我们通过审题可以知道:1.要保留“没有… …,可以有… …”2.可以考虑用” 大地、高山、海洋” 等来替换蓝天。
3.得出答案“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
九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九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48dce2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f.png)
九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语文阅读理解在中考语文占分值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希望大家喜欢!初三语文的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篇一第一步,通读全篇,大致了解。
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
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东西呢?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话题?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是怎么看的?2、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
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 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
3、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
注意事项:用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达到上面的目的:一、抓住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标题、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警句、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的词句、重点关联词(如段落开头的词:不但……而且……因为何况但是然而因此)等等,应特别注意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注意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
有的散文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当隐晦,我们也能从这些词句中找到蛛丝马迹。
二、弄清文章的结构。
从结构形式入手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把结构层次弄清了,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从这一点来讲,弄清结构是记叙文阅读的基础。
弄清记叙文的结构,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 l )找出文章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
阅读文章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 2 )明确文章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
如《皇帝的新装》。
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8c5149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9.png)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语文阅读理解是学生在初三阶段经常遇到的一种考试题型,阅读理解题不仅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一些解题技巧来准确选择答案。
下面将介绍几个有效的解题技巧,帮助初三学生提高语文阅读理解题的解题能力。
1. 全面理解题干在阅读理解题中,首先要全面理解题干,弄清楚题目所要求考察的内容。
经常出现的题目类型有:主旨大意题、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态度观点题等。
对于每个题目类型,要明确不同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避免盲目猜测答案。
2. 通读全文在阅读理解题中,通读全文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通读全文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思路。
通过理解整段文字,可以更好地回答与文章有关的问题,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3. 抓住关键词在阅读理解中,抓住关键词是解题的重要技巧之一。
有时候,问题并不是让你对全文都做出理解,而是要求你找出文章中涉及特定问题的关键信息。
这时候,学生应该仔细寻找与问题相关的关键词,并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找出正确答案。
4. 注意选项排除法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选项排除法来提高答案的准确性。
通过仔细阅读选项,找出其中与文章内容不相符或者明显错误的选项,将其排除,从而缩小选项范围,更容易找到正确答案。
5. 注意选项的细微差别有时候,阅读理解题的选项相似度很高,细微的差别可能会造成学生在选择时的困惑。
此时,学生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的含义,注意排除那些只是表面上看似合理,实际上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选项,多加留心细节的变化。
6. 多做练习要提高解题能力,多做练习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可以选择一些语文阅读理解的练习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熟悉不同类型的题目,培养对文章内容的敏感度和判断力。
通过多做练习,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能够在考试中更好地解决阅读理解题。
以上是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的介绍,希望对初三学生能够有所帮助。
通过全面理解题干、通读全文、抓住关键词、注意选项排除法、留意选项的细微差别和多做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答题的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分享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9ff5e83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2.png)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分享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题型,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下面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技巧。
一、审题准确在学生答题前,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确保理解题目的要求。
要注意问题的提问方式和要求,例如,问原因的,解释的,推断的,比较的等等。
只有正确理解题目的要求,才能针对性地进行解题。
二、细心阅读文本阅读理解题一般都伴随着一篇文章,对于文本的细致阅读是解题的基础。
阅读时要注意文本的主题,人物关系,时间地点等信息,尤其是与问题相关的细节。
阅读时可以使用标记、下划线等方法,以便于后续的解题分析。
三、提炼关键信息在阅读理解题中,问题是我们解题的关键,因此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词和关键信息。
通过将问题中的关键词与文本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对比,可以更好地找到答案。
四、通过排除法解题有时候,文本的信息较多,容易让考生产生困惑,此时可以通过排除法解题。
将每个选项与文本进行一个一个的比较,逐个排除不符合文本意思的选项,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五、运用归纳总结法阅读理解题通常会涉及到作者观点、中心意图等要素,运用归纳总结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注意文中的转折词、连接词等表达手法,以便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
六、多做练习阅读理解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和磨练的技能,因此,多做练习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可以选择一些语文习题册或者相关的试题进行练习,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解题水平。
总结:通过以上的技巧分享,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
首先,要审题准确,确保理解题目的要求;其次,要细心阅读文本,抓住关键信息;接着,可以运用排除法进行解题;此外,归纳总结法和多做练习也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好方法。
希望以上的技巧对大家有所帮助,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答技巧讲解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答技巧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0e9955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3.png)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答技巧讲解阅读理解是初中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也是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
掌握解答技巧对于提高阅读理解题的正确率非常关键。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答技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仔细阅读题目在回答阅读理解题之前,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和文章,并理解题目的要求。
题目通常会提出问题或者要求填入合适的词语,对于这些要求,我们要有明确的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提前预判答案在阅读文章时,可以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前预判可能的答案。
阅读理解题通常有多个选项供选择,而预判答案可以帮助我们在文章中有目的地查找相关信息,提高解题效率。
预判答案的关键是要对题目要求和文章内容进行准确的概括和推理。
三、注重关键词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要注重关键词的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包括题目中的关键词和文章中的关键词,它们往往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答案的线索。
对于题目中的关键词,我们要理解其含义和要求;对于文章中的关键词,我们要理解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关键词的把握,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和解答问题。
四、细致辨析选项在选择答案时,要仔细辨析选项之间的差异。
阅读理解题的选项通常会存在细微的差别,需要我们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辨别。
这时可以将选项逐个仔细比较,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找出与文章意思相符的选项。
对于不确定的选项,可以回到文章中查找相关信息,加以验证。
以上是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答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在实际解题中,同学们需要不断积累经验,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也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
希望本文的讲解对同学们有所帮助,祝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答技巧分享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答技巧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71f251c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0.png)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答技巧分享阅读理解是初中语文考试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让很多同学头疼的一部分。
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分享一些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的解答技巧,希望对广大同学有所帮助。
一、审题准确在解答阅读理解题前,首先要仔细审题,理解题意。
阅读理解题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问题,我们要明确每个问题的要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和答题。
二、精读文章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我们需要进行精读。
精读时,可以采用先速读全文,了解大意;然后慢慢读,仔细品味每个细节。
在读的过程中,可以标记不懂的词汇、关键句子或者重要信息,方便后续解题时查找。
三、找准答案位置在阅读理解题中,答案通常可以在文章中找到,关键是要找准答案的位置。
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在文章中迅速定位相关信息,避免浪费时间在与问题无关的内容上。
四、逐题解答解答阅读理解题时,要按照题目的顺序进行逐题解答。
每道题目都需要有依据、有根据地回答。
可以通过直接提取信息、推理判断、理解折射等方式来解答问题。
五、注意选项在解答选择题时,要仔细审题和比较选项。
有些选项可能有干扰成分,只有细心阅读和比较可以避免选错答案。
有时候,可以通过排除法来缩小选项范围,提高答题准确性。
六、时间掌握在考试中,时间是非常紧张的。
解答阅读理解题时,要掌握好时间分配,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和自身答题能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快速完成。
如果遇到难题,也不要花费过多时间纠结,可以先跳过,待完成其他题目后再回来解答。
七、多练习阅读理解题需要对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运用,需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多做阅读理解题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对考试的信心。
可以选择一些模拟试题进行训练,熟悉不同类型的题目,充分掌握解题技巧。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阅读理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通过掌握以上解题技巧,相信同学们能够在初中语文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祝愿大家考试顺利!。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答技巧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答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996620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0.png)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答技巧阅读理解是中小学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也是考生的一个难点。
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准确地回答问题。
下面就是一些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答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整体把握阅读理解题一般会给出一篇短文,我们在开始阅读之前,应该先阅读题目,明确文章的主题和要求。
然后,快速浏览全文,了解大意,建立整体的思路和把握。
二、细节辨析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我们要注意细节的辨析。
有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就隐藏在文章中的某个细节中,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留意。
可以通过标记或划线的方式来帮助记忆。
三、归纳总结有时文章会给出一些事实细节,让我们根据这些细节进行推理、判断或总结。
我们可以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找出文章的主旨或某个观点的表达。
四、关键词语有些问题的关键词语会在文章中出现,我们在解答问题时要仔细阅读文章,留意这些关键词语。
根据关键词语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
五、注意排除法在选择题中,有时我们会遇到几个答案都似乎正确的情况。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排除法,查看选项中是否有明显错误的部分,然后排除掉。
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答题准确性。
六、拓展思维有些阅读理解题要求我们进行推理、分析或发散思维。
在回答此类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常识和想象力,进行深入思考和拓展。
做到不限于表面,提供更多的观点和思考。
七、多练习掌握解题技巧最重要的还是多进行练习。
找一些语文阅读理解的练习题,进行刷题训练,熟悉不同类型的题目。
通过不断练习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和答题准确性。
总之,初三语文阅读理解题解答技巧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通过整体把握、细节辨析、归纳总结、关键词语、排除法、拓展思维和多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语文阅读理解题,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希望大家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技巧小方法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技巧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773cca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6.png)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技巧小方法初三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方法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所写事件常考题型:阅读全文,概括文章写了关于谁的几件事/一件事。
或者“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题技巧:文段中事例的概括:①必须包括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谁做了什么”或“谁怎么样"②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可用这样的模式:“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什么结果”初三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方法2品味题目常考题型:①为什么以此为题?②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③试分析题目的作用。
④给文章加(换)题目。
答题技巧:文章的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
它的作用主要有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文章的线索、揭示文章的中心、点明写作对象等作用。
答题技巧:(1)先看题目本义:词语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写作内容如主要事件人物等)(2)再思考深层含义:中心(主旨):与中心的关系(揭示了,点明了)人物:与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表明情感;是感情触发点)结构:线索、悬念表现手法:象征(3)最后分析其效果:运用比喻、化用诗词、引用歌词、一语双关等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等(议论文的题目一般点明论点或论题;说明文常点明说明对象或特征) 可以从— A内容上 B主题上 C线索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示例:(1)主题上结合中心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2)说明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方法3记叙线索及作用常考题型: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答题技巧:线索种类: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等。
线索判断技巧:A看题目,B看议论抒情句,C看多次出现的字眼作用: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初三语文的阅读理解技巧
![初三语文的阅读理解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3f3336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0.png)
初三语文的阅读理解技巧初三语文的阅读理解是中考语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还考察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判断能力。
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理解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阅读理解技巧:1. 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在阅读文章之前,先快速浏览一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这样可以帮助你在后续的阅读中更有针对性地寻找信息。
2.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在开始阅读文章之前,先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楚题目的具体要求。
这样可以帮助你在阅读文章时更有针对性地寻找答案。
3. 精读文章,关注细节。
在了解了文章大意和题目要求之后,需要对文章进行精读,特别是对于题目中提到的部分,要仔细阅读,注意文章中的细节信息。
4. 做好标记,方便查找。
在阅读文章时,可以用笔在文章中做一些标记,如划线、圈点等,这样可以帮助你在回答问题时快速找到相关信息。
5.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这对于回答问题非常重要。
6. 学会归纳和总结。
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学会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7. 运用推理和判断。
在回答问题时,要善于运用推理和判断,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结合自己的理解,做出合理的推断。
8. 注意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这对于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表达意图非常重要。
9. 练习模拟题,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做阅读理解的模拟题,这样可以提高你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10. 保持冷静,合理分配时间。
在考试中,要保持冷静,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阅读理解部分的题目。
通过以上这些技巧的学习和实践,相信同学们在初三语文的阅读理解方面会有很大的提高。
记住,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持之以恒,不断进步。
阅读题初三语文技巧
![阅读题初三语文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c2d6ac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c.png)
阅读题初三语文技巧篇一:阅读题是初三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是一些阅读题初三语文技巧:1. 理解文章大意:在阅读文章之前,要先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主题、结构、情节、人物形象等,理解文章大意。
2. 抓住关键词语:关键词语是文章的核心,是理解文章的关键。
要仔细捕捉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3. 理清文章结构: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思路,了解文章的情节、逻辑和主旨。
4.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文章的语言特点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分析其特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
5. 体会文章的情感色彩:文章的情感色彩是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和态度,体会其情感色彩,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除了以上技巧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多读优秀的文章和书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 学会阅读策略:学会阅读策略,如提问、分析文章结构、抓住细节等,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
3. 加强写作练习: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多写阅读题,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4. 注重思维训练:阅读不仅仅是机械地理解文章,还需要进行思维训练,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以上是阅读题初三语文技巧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二:阅读题是初三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以下是一些针对初三学生阅读题的技巧和建议:1. 理解题目要求:阅读题的第一步是理解题目要求。
题目通常会给出一个或多个关键词或短语,要求你根据这些关键词或短语来寻找文章的内容。
在阅读文章之前,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并理解题目所问何事。
2. 阅读文章:阅读文章是解决阅读题的关键。
在阅读文章时,需要注意关键词和短语,并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主旨。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尝试概括文章的内容,思考文章的结构,以及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
3. 分析题型:不同的阅读题有不同的题型,需要针对不同的题型来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一)说明文阅读题考点总结考点一:说明对象考查类型:“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考点二:说明对象的特征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对策: A、看题目 B、在首段中找 C、抓关键词句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考点三、说明方法类型1、直接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极其作用?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来源:学科网]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考点四、说明顺序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
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考点五、说明语言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对策: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或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
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对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
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②找有概数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类型5、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考点之六、概括信息类型:概括提炼相关信息对策:①提取要点,②抽象说明,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
③综合归纳。
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
■考点七、文段作用类型: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对策: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二:(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或前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考点八、补写相关语句类型1、在空格处补写一句话,与下文语意相连贯对策:空格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是要补写中心,要分析文段的内容再思考。
类型2、请你运用画线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补写一段话。
对策:补写内容紧扣所说明的事物,并且准确合理地使用上文中的说明方法。
考点九中心句类型1、直接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对策:在开头结尾或中间找,个别的在文段中间。
类型2、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
(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考点十、拓展题型类型:对选文的某一内容或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选文的某一内容展开联想;就……谈一点看法或设想等。
对策: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库存,按文章所介绍的事物的特征去写。
(二)议论文阅读题考点总结■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用二个要点。
具体如下: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举出……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充分有力地论证了……了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于接受。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更突出论证了……观点。
■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
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
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
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