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西南大学(0374)《教育测量与评价》提前考试课程标准答案(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
学号:12345678910姓名:XXX层次:专升本
类别:网教专业:学前教育、小学教育2015年11月
课程名称【编号】:教育评价与测量【0374】A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卷人
得分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1、联系实际分析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主要特点。
2、提高测量信度的常用方法。
2、提高测量信度的常用方法。
答1.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要注意:新增项目必须与原有项目同质;新增项目的数量必须适度。
2.使测验中所有试题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并控制在中等水平。
3.努力提高测验试题的区分度。
4.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提高测验在各同质性较强的亚团体上的信度。
5.主试者要严格执行实百度文库规程,评分者要严格按标准给分,实测场地要按测验手册的要求进行布置,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
再次,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尺是由有关领域的专家经过长期的编制、试用、修订、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标准化测验(standardized test),它的编制是一项高度专门化的系统工作,要达到科学所要求的水平绝非易事。
再后,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目标虽然是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分析,但这种定量分析的精度远不及物理测理的精确度。这首先是由人的心理特质的高度复杂性所决定的,同时也与目前的测验缺乏令人十分满意的信度和效度有关。
\
3、确定常模团体的注意事项。
4、测验结束后如何向受测者报告测验分数。
5、如何看待智力测验存在的合理性。
1、联系实际分析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主要特点。
答:一、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定义: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法则给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指派数字,或者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在测验上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与一般测量的定义相比较,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定义既具有一般测理的共同属性,又具有其独特的特征。
首先,心理与教育测量依据的法则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理论,很难达到如同物理测量依据的法则那样普遍被研究者接受的科学水平。心理与教育测量学家凭借这些理论来编制测量的工具并完成测量工作。例如,测量学家在编制智力测验时对智力本身的性质存有非常不同的看法,对智力的结构成分也有非常不同的理解。因此,从一种智力测验上得到的测量分数与从另一种智力测验上得到的分数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由于所依据的法则不够成熟,即使使用同一种测验测量,所得结果也不像物理测量那样准确和可靠。这种情况在人格测量领域表现得更加明显。
其次,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教育成就的含义比较明显,是指一个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的知识水平。但心理特质的含义则比较混乱,不大能够给予清楚的界定。心理学上通常将“特质”理解为相对稳定的、对个人的行为具有持久调节作用的心理特征,如智力、兴趣、态度、人格等均可视为特质。但这些特质本身就是很抽象的概念,在测理工作中,将其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测量对象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心理特质显然具有内隐性,我们不可能像测量重量或长度那样直接测理人的心理特质的量,而只能通过测量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外显行为来推断他的心理特质。这就决定了心理与教育测量只能是一种间接测量。
学号:12345678910姓名:XXX层次:专升本
类别:网教专业:学前教育、小学教育2015年11月
课程名称【编号】:教育评价与测量【0374】A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卷人
得分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1、联系实际分析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主要特点。
2、提高测量信度的常用方法。
2、提高测量信度的常用方法。
答1.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要注意:新增项目必须与原有项目同质;新增项目的数量必须适度。
2.使测验中所有试题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并控制在中等水平。
3.努力提高测验试题的区分度。
4.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提高测验在各同质性较强的亚团体上的信度。
5.主试者要严格执行实百度文库规程,评分者要严格按标准给分,实测场地要按测验手册的要求进行布置,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
再次,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尺是由有关领域的专家经过长期的编制、试用、修订、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标准化测验(standardized test),它的编制是一项高度专门化的系统工作,要达到科学所要求的水平绝非易事。
再后,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目标虽然是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分析,但这种定量分析的精度远不及物理测理的精确度。这首先是由人的心理特质的高度复杂性所决定的,同时也与目前的测验缺乏令人十分满意的信度和效度有关。
\
3、确定常模团体的注意事项。
4、测验结束后如何向受测者报告测验分数。
5、如何看待智力测验存在的合理性。
1、联系实际分析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主要特点。
答:一、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定义: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法则给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指派数字,或者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在测验上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与一般测量的定义相比较,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定义既具有一般测理的共同属性,又具有其独特的特征。
首先,心理与教育测量依据的法则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理论,很难达到如同物理测量依据的法则那样普遍被研究者接受的科学水平。心理与教育测量学家凭借这些理论来编制测量的工具并完成测量工作。例如,测量学家在编制智力测验时对智力本身的性质存有非常不同的看法,对智力的结构成分也有非常不同的理解。因此,从一种智力测验上得到的测量分数与从另一种智力测验上得到的分数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由于所依据的法则不够成熟,即使使用同一种测验测量,所得结果也不像物理测量那样准确和可靠。这种情况在人格测量领域表现得更加明显。
其次,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教育成就的含义比较明显,是指一个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的知识水平。但心理特质的含义则比较混乱,不大能够给予清楚的界定。心理学上通常将“特质”理解为相对稳定的、对个人的行为具有持久调节作用的心理特征,如智力、兴趣、态度、人格等均可视为特质。但这些特质本身就是很抽象的概念,在测理工作中,将其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测量对象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心理特质显然具有内隐性,我们不可能像测量重量或长度那样直接测理人的心理特质的量,而只能通过测量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外显行为来推断他的心理特质。这就决定了心理与教育测量只能是一种间接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