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常见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常见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第一节躯体疾病心理干预

一、躯体疾病心理时的心理反应

(一)急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

急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如下:

一是焦虑,病人感到紧张、忧虑、不安。严重者感到大祸临头,伴发植物神经症状,如眩晕、心悸、多汗、震颤、恶心和大小便频繁等,并可有交感神经系统亢进的体征,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面色潮红或发白、多汗、皮肤发冷、面部及其他部位肌肉紧张等。

二是恐惧,病人对自身疾病,轻者感到担心和疑虑,重者惊恐不安。

三是抑郁,因心理压力可导致情绪低落、悲观绝望,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言语减少,不愿与人交往,不思饮食,严重者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二)慢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

慢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如下:

一是抑郁,多数心情抑郁沮丧,尤其是性格内向的病人容易产生这类心理反应。可产生悲观厌世的想法,甚至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二是性格改变,如总是责怪别人、责怪医生未精心治疗,埋怨家庭未尽心照料等,故意挑剔和常因小事勃然大怒。他们对躯体方面的微小变化颇为敏感,常提出过高的治疗或照顾要求,因此导致医患关系及家庭内人际关系紧张或恶化。

二、躯体疾病心理干预

干预原则为积极的支持性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以最大程度减轻其痛苦,选用药物时应考虑疾病的性质、所引起的问题,以及病人的抑郁、焦虑症状。以癌症为例,如疼痛可用吗啡,抑郁用抗抑郁药,焦虑用抗焦虑药处理。

第二节亲人死亡悲伤反应的心理干预

一、亲人死亡的悲伤反应(居丧反应)

与死者关系越密切的人,产生的悲伤反应也就越严重。亲人如果是猝死或是意外死亡,如突然死于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引起的悲伤反应最重。

(一)急性反应

在听噩耗后陷于极度痛苦。严重者情感麻木或昏厥,也可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感,或痛不欲生呼天抢地地哭叫,或者处于极度的激动状态。干预原则为将昏厥者立即置于平卧位,如血压持续偏低,应静脉补液。处于情感麻木或严重激动不安者,应给予BZ使其进入睡眠。当居丧者醒后,应表示同情,营造支持性气氛,让居丧者采取符合逻辑的步骤,逐步减轻悲伤。

(二)悲伤反应

在居丧期出现焦虑、抑郁,或自己认为对待死者生前关心不够而感到自责或有罪,脑子里常浮现死者的形象或出现幻觉,难以坚持日常活动,甚至不能料理日常生活,常伴有疲乏、失眠、食欲降低和其他胃肠道症状。严重抑郁者可产生自杀企图或行为。干预原则为让居丧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用BZ改善睡眠,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对自杀企图者应有专人监护。

(三)病理性居丧反应

如悲伤或抑郁情绪持续6个月以上,明显的激动或迟钝性抑郁,自杀企图持续存在,存在幻觉、妄想、情感淡漠、惊恐发作,或活动过多而无悲伤情感,行为草率或不负责任等。干预原则为适当的心理治疗和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治疗。

二、心理干预

(一)居丧反应的不良应对

中国人在情感的表达上往往是内敛的,所谓“喜怒不行于色”,如果是“行于色”会被认为是肤浅的或者没有内涵的,尤其是遇到悲伤事件时,人们会更不愿意让人看到自己的心的悲伤,因为会被认为是“软弱的,不坚强的”。也许是民族的集体潜意识,就连我们经常劝那些丧失亲人的生者的语言都是惊人的相似“节哀顺变”、“化悲痛为力量”。这样的集体潜意识,导致我们忽视了哀伤辅导的作用,因为哀伤辅导不仅是帮助当事人情绪的辅导,也是新的支持系统建立的辅导,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的阴影,面向新的生活。

在许多人看来对心理创伤当事人的关怀就是劝他们不要伤心,不要多想,化悲痛为力量,或者为了不让当事人触景生情、越陷越深,把逝去亲友的照片和遗物收起来,觉得这样可以帮助他们不再伤怀。可是这些出于人们朴素的理智的劝告和关怀来压抑其情绪,能真正帮助当事人心灵疗伤,走出阴影吗?回答是否定的,这种方式通常会阻断当事人的情绪表达的自然过程,当事人可能会陷入有苦难言、克制情绪的困境,这种压抑会让当事人变得更孤绝、无助、愤懑,即使经过许多年还是走不出情绪的梦魇,比如即便是今天仍然有人生活在唐山大地震的阴影中,不时被噩梦惊醒。

一位爸爸,他的妻子意外身亡,孩子还在上幼儿园,面对纯真无邪、天真烂漫的孩子爸爸无从开口告诉孩子事情的真相,于是就告诉孩子妈妈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出差去了。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爸爸背着心的负重,愈来愈不可承受,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孩子,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今后的生活。令人担心的是这位爸爸的状态,在妈妈的葬礼上、墓前他可以情感表白,释放情绪,而回到家里又要装出开心的样子来面对“无知”小孩,如此巨大的反差会让人感到心的矛盾,甚至会因深深的负罪感而备受煎熬。

“尊重现实,坦然面对”。但这样的建议往往会不被人们所理解,在大多数人的传统观念里“死亡”,一向是社会的禁忌,大人常常刻意回避和小孩谈论与死亡有关的事,因为大人不知道该如何向小孩解释死亡,不知道孩子会不会因此受到情感的重创,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修复孩子情感的伤。

让当事人“不哭”“坚强”在危机发生后的短期内或许是有用的,但是长期的看,还是要引导当事人做情绪的宣泄,才能做到与过去说再见。心理学认为丧亲者出现悲痛哀伤都是正常的状态,进行哀伤辅导的重要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接受失落的事实;完成悲伤的痛苦;重新适应死者已不存在的新环境;将情绪活力重新投注于其它关系;重新建立因失落而遭挑战的信念与哲理系统。

现实生活中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当事人很少有这样的倾听者和宣泄情绪的管道。在对丧失亲友的心理治疗中可以采用“同伴治疗”的团体方式来进行,这样的“同伴治疗”的团体心理辅导是由受过特别训练的心理专家主持,遵循特定的程序,提供成员之间安全的气氛,因为团体成员都有相同的经历,参加者不必担心世俗的偏见,可以让同伴间共感地表达并分担彼此感受,了解彼此对创伤经验的共同反应,并讨论和分享有利于适应丧失和哀伤的应对办法。

(二)心理干预的目标

每一段哀恸历程都是沉重的,而如果亲人的死亡是突如其来的,是完全在意料之外的,那麼这样的冲击往往较可预期的死亡(如亲人是因为癌症病故等)更加的令人难以承受,也使得哀恸反应可能会更强烈,哀恸的历程会持续更久。失去亲人会使人产生高度的情感失落,包括悲哀、愤怒(怨恨逝者弃己而去,或埋怨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过失)、愧疚、自责、焦虑、疲倦、无助感、孤独感、惊吓、苦苦思念。在哀痛之余,很多人还会梦魇和自责,想象原本可以把亲人秋出来,然后把亲人的死亡当成自己的过错。这时候心理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