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d50e0014791711cc7917d8.png)
讨论交流
• 1.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与离子所带的电荷 有什么关系? • 2.如何表示离子? • 3.原子和离子的关系是什么? • 【温馨点拨】 • 1.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与离子所带的电荷 数在数值上相等。 • 2.离子符号的书写:先写元素或原子团符号,然后在符号 右上方先标电荷数值(数值为“1”时省略),后标“+”和 “-”号。 • 3.原子和离子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讨论交流
• 1.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完成实验中 的有关问题。
• (1)实验一: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至3滴 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有:
(2)实验二(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三 (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理由是:
名师归纳
• 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
• 最密切。化学性质是否相同除了看它 • 们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否相等外,还要 • 看它们是不是属于同一种结构。
名师归纳
• 分子具有以下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 (3)分子间有间隔。
反馈练习
• • • • • • • • • • • • • 1.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的是( A ) A.柳絮纷飞 B.花香四溢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2.吸烟有害健康,非吸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 为( A)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说明(B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优秀课件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7c44ddb8f67c1cfad6b8c8.png)
200ml
200ml
200ml
100ml
100ml
100ml
100ml酒精
100ml水
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混合后<200ml
思考
为什么气体比液体、固体容易被压缩?
固态
液态
气态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
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
>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 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
花香四溢-而改变 ×
课堂反馈
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盛放在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
如果受热会减少得更快,这是为什么? (2)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之和总是小于二者体积之和。 (3)铁路上的铁轨之间应稍留些空隙。 (4)气体比固体容易被压缩。
课堂小结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2.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原子同分子)。
①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 ③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
课堂反馈
1.下列现象解释是否正确?
× 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分子和原子》课件 (第1课时)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实验 品红的扩散
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 观察发生的现象。
物质是微观粒子构成的
科学家研究发现,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人们肉眼 看不见的微粒构成,这就是:分子、原子。
物质
扩散 凝聚
粒子
物质是微观粒子构成的
扫描隧道显微镜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16张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16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04580258fb770bf78a5574.png)
C),理由是 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盐酸, 其运动速度快 。
B A C
甲:浓氨水
中点
乙:浓盐酸
实验探究二: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
50 mL的酒精和50 mL的水混合后小于 100 mL。
【得出结论】
①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是有 间隔 的; ②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于 液体分子间的
间隔 大于 固体分子间的间隔。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在通常情况下: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 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体积
D.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
2.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D
)
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宏观上看静止状态的物质从微观上看则是永恒 运动的。
C.分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D.夏天雨后天晴,路面上的水渍很快变干,这时
水就不存在了。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 是( B )
(2)原子总是 不断运动着
(3)原子间有 间隔 。
着;
三、合作探究 实验探究一:分子运动现象P49
【实验现象与结论】 (1)实验一现象:溶液为无色 ; 结论: 酚酞遇空气和水不变色 。 溶液为红色 ; (2)实验二现象: 结论: 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
烧杯 A (3 ) 溶液逐渐变红。 现象
解释
溶液不变色。
烧杯 B
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 与水结合成氨水,溶液显碱性,从而使 溶液变红
【探索交流】 (1)为什么要选择氨水做实验呢?
氨水易挥发,能很快看到现象。 (2)为什么是氨水的微粒进入了酚酞中,而不是 酚酞的微粒进入氨水中呢?这说明了什么? 氨水易挥发,氨分子运动速度快;这说明不 同的微粒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分子和原子ppt课件
![分子和原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53ef1676c66137ee0619bc.png)
混合物 宏观 微观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不同种分子构成(≥2种)
纯净物 一种物质组成 同种分子构成(1种) 具有固定的组成,具有固 定的熔点、沸点;具有固 定的化学性质。
性质
没有固定的组成,组成混 合物的各种成分保持各自 的化学性质。没有固定的 熔点和沸点。
例如
空气是混合物,由氧气、 水是纯净物,由水(H O)分 2 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 子构成;氧气是纯净物, 含有N2、O2、CO2、H2O 由氧(O )分子构成。 2 等不同种分子。
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为什么当
人漫步在花园
里,能陶醉在 沁人肺腑的花
香之中呢?
【实验】 品红在水中扩散
1、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呢?
品红粒子在水中运动,不断扩散而使溶液变红
2、在热水中品红扩散快,为什么?
当温度高时,粒子运动速率加快,溶液变红快。
B.分
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
二.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讨论 】
从分子角度看,水在蒸发时发生了物理变 化,水分子是否发生变化呢?
物理变化
水在蒸发时变成水蒸气,只是分子 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变, 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
【讨论】品红溶于水时,品红分子和水分子都没有变 成其他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各自保持不变。
2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 ) A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 . “酒香不 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10mL酒精 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说明分 子间有间隔 D.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容易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 加快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分子和原子》说课课件(3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分子和原子》说课课件(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7ebc6e83c4bb4cf6ecd12b.png)
作文
六、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说得失)
以上就是我对《分子和原子》 这节课的说课课件,
敬请各位老师点评,并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
五、说教学过程(教学流程)
五、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1、深呼吸调整学习状态(提前喷洒香水) 2、提问:为什么看不到却闻得到? 3、想象: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微观世界花香分 子移动到鼻子里的过程
宏观到微观
• 积木——乐高世界 • 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物质世界
石墨烯分子双层重叠图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
二、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性质:
1、体积小、质量小 2、总是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运动越剧 烈
3、分子之间有间隔 ①气态>液态、固态 ②压强越大,间隔越小
③一般的,温度越高,间隔越小
作业布置
• 短期作业:练习与应用P51-52 1①② 2①②③④⑤ • 周作业:请以“气体与轮胎”为主题完成一篇科技小
我指导学生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 1、课前再次复习初二物理的最后一章节——微观 世界;闻花香、晾晒衣服、想象微观世界从而初 步建立微粒构成物质的概念。
• 2、创新总结,激发学生兴趣,从全新的角度探索 分子的三条性质。
• 3、通过小组实验、演示实验、组内讨论、组间讨 论、请教老师从而突破,能试着运用微观概念解 释某些生活中的现象宏观现象,从而达到“见著 知微”的效果。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微观走向宏观 化学走向生活之热胀冷缩
微观角度解决实际问题
25m3的石油气加压的 情况下可压入容积为 0.024m3的钢瓶中
香蕉水呢?
序号 现象(证据) 1
分子性质(结论)
总
结
六、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说得失)
以上就是我对《分子和原子》 这节课的说课课件,
敬请各位老师点评,并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
五、说教学过程(教学流程)
五、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1、深呼吸调整学习状态(提前喷洒香水) 2、提问:为什么看不到却闻得到? 3、想象: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微观世界花香分 子移动到鼻子里的过程
宏观到微观
• 积木——乐高世界 • 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物质世界
石墨烯分子双层重叠图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
二、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性质:
1、体积小、质量小 2、总是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运动越剧 烈
3、分子之间有间隔 ①气态>液态、固态 ②压强越大,间隔越小
③一般的,温度越高,间隔越小
作业布置
• 短期作业:练习与应用P51-52 1①② 2①②③④⑤ • 周作业:请以“气体与轮胎”为主题完成一篇科技小
我指导学生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 1、课前再次复习初二物理的最后一章节——微观 世界;闻花香、晾晒衣服、想象微观世界从而初 步建立微粒构成物质的概念。
• 2、创新总结,激发学生兴趣,从全新的角度探索 分子的三条性质。
• 3、通过小组实验、演示实验、组内讨论、组间讨 论、请教老师从而突破,能试着运用微观概念解 释某些生活中的现象宏观现象,从而达到“见著 知微”的效果。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微观走向宏观 化学走向生活之热胀冷缩
微观角度解决实际问题
25m3的石油气加压的 情况下可压入容积为 0.024m3的钢瓶中
香蕉水呢?
序号 现象(证据) 1
分子性质(结论)
总
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共3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53f583926fff705cd170a00.png)
实验3-1 品红的扩散 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 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若换成热水呢? 实验-60℃
品红慢慢扩散到水中,最后变红 品红很快扩散到水中,迅速变红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品红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 运动速率加快) 思考:在这些变化过程中你看到分子的运动了吗?
一、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例如: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
的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无固定的组成。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由同种物 质组成或同种分子构成.
如: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空气是由氧气,氮气, 二氧化碳等多种分子构成的。
几种说法:
组成(宏观):物质由元素组成。 构成(微观):物质是由分子、原
子或离子构成的。
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C )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 和氧分子
B.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 生变化
C.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 学变化
D.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 学性质
7.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水分子 ,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氢原子 和 氧原子,生成的新粒子 是 氢分子和 氧分子,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分子 可再分,而 原子 不能再分。
3×10-26 kg
例如: 一滴水里大约有1.67×1021 个水分子
观察与思考1: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 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溶液为无色 酚酞遇空气和水不变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 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品红慢慢扩散到水中,最后变红 品红很快扩散到水中,迅速变红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品红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 运动速率加快) 思考:在这些变化过程中你看到分子的运动了吗?
一、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例如: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
的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无固定的组成。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由同种物 质组成或同种分子构成.
如: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空气是由氧气,氮气, 二氧化碳等多种分子构成的。
几种说法:
组成(宏观):物质由元素组成。 构成(微观):物质是由分子、原
子或离子构成的。
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C )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 和氧分子
B.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 生变化
C.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 学变化
D.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 学性质
7.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水分子 ,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氢原子 和 氧原子,生成的新粒子 是 氢分子和 氧分子,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分子 可再分,而 原子 不能再分。
3×10-26 kg
例如: 一滴水里大约有1.67×1021 个水分子
观察与思考1: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 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溶液为无色 酚酞遇空气和水不变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 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1 分子和原子(共70张PPT课件)
![3.1 分子和原子(共70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ac31e1e009581b6bd9ebf2.png)
是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的。
2、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丌能保持物质 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需要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 共同体现,单个分子丌能体现物质的状态、颜色、 气味等。 3、最小丌是指体积和质量上的最小,而是指保
持物质化学性质丌能再分。
4、分子的构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例: O 水分子 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
可以再分成原子 ③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 ③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 以直接构成物质
本 质 区 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 不可再分
联 系
原子
构成
分成
分子
• 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 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而原子不运动 2、因为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微粒,所以分 子一定比原子大。对吗?为什么?
2、在加压和降温的条件下,氧气由无 色气态转变为淡蓝色液体,原因是 A.氧分子发生了变化。 B.氧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 化。 C.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而氧分 子本身没有变化。 D.氧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氧分子间 的间隔也没有发生变化。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气 体
液体
固体
在通常情况下: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
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
>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 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物质发生 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小结: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2、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 受热增大,遇冷缩小。
2、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丌能保持物质 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需要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 共同体现,单个分子丌能体现物质的状态、颜色、 气味等。 3、最小丌是指体积和质量上的最小,而是指保
持物质化学性质丌能再分。
4、分子的构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例: O 水分子 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
可以再分成原子 ③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 ③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 以直接构成物质
本 质 区 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 不可再分
联 系
原子
构成
分成
分子
• 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 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而原子不运动 2、因为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微粒,所以分 子一定比原子大。对吗?为什么?
2、在加压和降温的条件下,氧气由无 色气态转变为淡蓝色液体,原因是 A.氧分子发生了变化。 B.氧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 化。 C.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而氧分 子本身没有变化。 D.氧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氧分子间 的间隔也没有发生变化。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气 体
液体
固体
在通常情况下: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
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
>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 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物质发生 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小结: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2、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 受热增大,遇冷缩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气 体
液体
固体
在通常情况下: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
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
>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14
思考:
25立方米的石油气在加 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 0.024立方米的钢瓶中?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15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之间间隔大小与温 度和压力有关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实验探究1: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呢?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1
分子 原子
结论: 分子、 原子是 真实存 在 的。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2
一、分子的性质
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 1.67×1021个水分子。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 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3万多 年才能数完。
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 】
A.分子不断运动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体积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隙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观点解释,
其中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小
26
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
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 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食物腐烂—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27
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 不同。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23
3.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 主要是由于【 】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24
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1) 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 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热水中的品红为什么比在冷水中 扩散的快呢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50ml
50ml
50ml酒精 50ml水混 合后,总体 积是否等于 100ml?
100ml
50ml酒精50ml水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混合后<100ml
9
酒精和水混合时体积变化的模拟图
水
50ml
100ml
50ml
酒 精
混合后的溶液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10
分子之间有间隔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18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氧原子
氢原子
水分子 氧分子 氢分子 过氧化氢 (H2O) (O2) (H2) 分子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19
水
氧气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20
6个氧分子
4个水分子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21
水蒸气和氧气的混合物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22
1.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
16
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减小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17
用火柴去点燃
实验现象
水
不能点燃不助燃
氧气 天然气
火柴燃烧的更旺
能燃烧
结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_相__同_____;
不同种分子性质_不___同_____。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2.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分子发生改
变,生成水分子和氧分子,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当然
就不能保持。结论:分子是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30
分子的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 最小 粒子
【注意】1. 保持 2. 化学性质 3.最小
【注意】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就由构成它的分子来保持
4
观察与思考2:
从这一现象中你可以
得出哪些结论?
B
C 分子总是在不断
运动着。
烧杯A 现象 溶液逐渐变红。
烧杯B 溶液不变色。
烧杯B中的氨分子运动到烧 烧杯A中的物质没有
解释 杯A中形成氨水,使酚酞变 挥发性,分子没有运
红。
动到烧杯B中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5
实例:
我们闻到的饭香、花 香、酒香,警犬搜救、破 案,品红在水中扩散等都说 明了什么?
结论:分子的质量和
体积都很小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3
探 观察与思考1: 究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 滴
酚 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现象
溶液为无色
2.向上述酚酞溶液中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 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现 象 溶液为红色
结 论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例:水的化学性质由 水分子 保持;
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由 过氧化氢分子 保持;
氧气的化学性质由 氧分子 保持。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31
【思考】从分子的角度分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什么区 别?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28
水的 蒸发
过氧 化氢 分解
二氧化锰
水的
通电
电解
水
氢气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氧气
29
水蒸发 过氧化氢分解 水通电分解
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分子 不变
发生改变
化学 性质
没有改变
发生改变
发生改变
发生改变
分析:1.水变成水蒸气,
水分子没变,水的化学性质没变。
(2)为什么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体积 小于200ml?
分子间有间隔
(3)物质为何有三态变化? 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25
5.水结成冰,其结果是: (B)
A.水分子的大小改变了 B.水分子的间隔改变了 C.水分子的颜色改变了 D.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改变了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6
湿衣服为什么能晾干?湿衣服在
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这是为 什么?
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
速率加快,因此水受热后蒸发会加快,湿衣服在
阳光下容易晾干。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7
分子总是在不 断运动着
分子运动的速率与温 度有关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8
实验探究 酒精与水混合
11
思考: 物体为什么会有热 胀冷缩的现象?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 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 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 缩小的缘故。但分子的
形状、大小不发生改变。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12
物质的三态变化示意图: 物
理
变
固体
液体
化 气体
强调: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
变化。分子的形状、大小不
发生改变。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