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古代其他重大工程
11第十一章 《中国史学史》 马工程
![11第十一章 《中国史学史》 马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3b278a3e52d380eb62946d7f.png)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建设新成就
二、关于历史学的理论建设
• 20世纪8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提出了历史学的理论建 设问题。
• 《建国以来史学理论问题讨论举要》 (齐鲁书社1983年版) • 刘大年《论历史学理论研究》 • 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 • 尹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
——《尹达集》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建设新成就
三、关于理论、方法论的运用
• 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具体运用,是同研 究者的研究对象紧密联系的。侯外庐的论述尤其值得关注。
• 侯外庐结合自己数十年的研究生涯,总结出他所遵循的一些理 论、方法论原则。他对自己研究中国社会史、思想史的原则和 方法,不仅有坚定的信念,而且有明确的和清晰的概括。
——翦伯赞《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第3辑
第三节 历史撰述的主要成果
一、中编》修订本 •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 •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 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 • 尚钺主编《中国历史纲要》 •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第三节 历史撰述的主要成果
——《尹达集》
在加强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研究的同时,我们还 应当对历史这门学科的理论探讨给予充分的重视。我 国历史学的发展告诉我们,重视史学理论是我国史学 的优良传统。刘知幾、章学诚、梁启超在对历史学这 门科学的理论总结方面都做出过有重要影响的贡献。 我们今天,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应该写出超越 《史通》、《文史通义》、《新史学》和《中国历史 研究法》等的史学理论论著,在这方面做出更大的贡 献。
二、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研究的深 入发展
11第十一章 美育-王 《美学原理》 马工程
![11第十一章 美育-王 《美学原理》 马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cf8ac801e2bd960590c67796.png)
• 美育与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区别主要在于美学是侧 重理论,而美育侧重于践行。美学对于美育的意义,就是 提出美育所要践行的目标。也就是说,通过美学的研究, 能理解人类的审美活动,并了解审美活动对于人类和社会 的意义。而对美育的重视,则是看到了美学研究所提出的 目标要通过美育来实现。因为美育既是审美方式的教育活 动,又是教育方式的审美活动。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美学家与艺术家们纷纷呼吁恢 复美育的地位,引起了有关领导的关注。经过20多年的努 力,1999年3月中国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同年6月召开的第三 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 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美育正式列入素质教育 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一节 三、美育的特性
• 首先,从施教手段来看,美育是一种形象教育,也就是 说,美育总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来施行,而作为这种媒介, 必定是审美对象。
• 其次,从受教者的受教方式来看,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也就是说,美育要激发起受教育者感情的活动,并通过情 感的体验作用于他们的心灵。
• 其三,从受教者产生的受教效果来看,美育是一种快乐 的教育。
• 审美能力的提高不仅对于艺术活动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且对于物质生产活动意义也十分重大。
第二节 二、陶冶性情
• 美育由于是一种情感的教育,是让人进入审美活动之中, 在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与体验中获得愉快的感受,才能对人 的性情起作用。
• 美育对人的情感的培育与陶养,不仅要使人的情感趋于 丰富与纯洁,还要使人获得对事业的巨大激情与动力,这 也是美育的特殊目标之一。
第二节 美育的功能
• 一、培养审美能力 • 二、陶冶性情 • 三、完善人格 • 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古代中国的建筑工程和宏伟工程有哪些
![古代中国的建筑工程和宏伟工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36c3f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5.png)
古代中国的建筑工程和宏伟工程有哪些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建筑工程和宏伟工程古代中国的建筑工程和宏伟工程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还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以下是一些古代中国的建筑工程和宏伟工程:1.长城:长城是古代中国最著名的建筑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防御工事。
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约21,196公里。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后经过秦、汉、明等朝代的修缮和扩建,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规模。
2.故宫: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
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3.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一个。
兵马俑则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位于陵墓的东侧。
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展现了秦朝军队的雄伟壮观。
4.都江堰:都江堰是一项古老的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
它建于公元前256年,由蜀汉政府为解决当地水灾而修建。
都江堰至今仍在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
5.大运河:大运河是古代中国最长的人工河流,全长约1,776公里。
它连接了黄河与长江流域,自南向北依次经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省份。
大运河始建于隋朝,后经过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扩建,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规模。
6.乐山大佛: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
它建于唐代,高71米,相当于23层楼高。
乐山大佛为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7.悬空寺: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世界上最高的木结构建筑。
它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悬空寺的建设体现了古代中国建筑技艺的高超,被誉为“东方奇迹”。
8.莫高窟: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它始建于北魏时期,经过隋、唐、五代、宋、元、明等朝代的扩建和绘制,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规模。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https://img.taocdn.com/s3/m/2c7c1a3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f.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1982.11.19•【文号】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令第十一号•【施行日期】1982.11.19•【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九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九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令第十一号公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对文物的保护,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继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受国家保护:(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四)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等;(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文物鉴定的标准和办法由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的保护。
第三条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文物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保护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文物较多的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可以设立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工作。
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国家文物的义务。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国家所有。
国家指定保护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刻等,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
国家机关、部队、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组织收藏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中国古代建筑项目工程管理
![中国古代建筑项目工程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a01fe62168884868762d631.png)
运作模式
• • 最早的这些工匠是没有组织的,而且是以服役的形式来建造建筑。遇到大型的建筑工 程,一般都是临时召集工匠,“工兴则聚,工完则散”。 从事建筑的匠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专业组织来承接建筑工程, 叫:水木作。其中砌墙粉刷的泥工称为“水作”;建造木构架,做门窗的木工称“木 作”。另外还有石工、竹工等。 这种以师徒或家族、同乡为主体的施工组织者被称为“作头”。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 “水木作”出现在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记载作坊中有木工、泥工、雕锯工、 石工、竹工等。 水木作大多没有固定工匠,作头,即包工头承接到工程后,一方面包揽全部收入,一 方面要临时召集原来走街穿巷,或者闲散在茶馆桥头的工匠。这些工匠包括不少工种, 称为“点工”,做一工拿一工的钱。各工种工匠的费用都由水木作坊主“作头”分派 给各工种的“档手”,档手下面还有小包头。一个比较大的工程,可能需要不同工种 的许多工匠。据记载,曾经于嘉庆三年(1797年)在上海城内建造规模宏大的小九华 新寺的孙南来,在道光六年(1836年)又承接城隍庙戏台重建工程。只用半年时间, 他就设计并指挥工匠们完成了装饰精致的戏台。上海有文字记载的建筑史上,孙南来 是第一位有史可据的“作头”。
•
•
建造流程
• 古代建筑一般沿袭的是木匠掌墨、开好间杆,石匠按棒杆尺寸铺筑基础,再 由泥匠砌筑墙体的施工方法。 宋朝苏轼的<思治论>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夫富人之营宫室地,必先 料其资材之丰约以制宫室之大小,然后择工之良者而用一人焉。必造之曰: 吾将为屋若干,度用材几何?役夫几人?几日而成?土、石、竹、苇,吾于 何取之?其工之良者必告之曰:某所有木,某所有石,用财役夫若干。主人 率以听焉。及期而成。既成而不失当,则规矩之先定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工之良者”,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的项目经理,他一个 人肩负了设计、预算、施工组织等各种职能。而项目的运作,则往往因“项 目经理”能力的不同,思路的不同,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中国古代的大规模建筑和工程项目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大规模建筑和工程项目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b849a8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4.png)
中国古代的大规模建筑和工程项目有哪些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大规模建筑和工程项目中国古代的建筑和工程项目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建筑和工程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代的大规模建筑和工程项目:1.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
其建设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明清时期仍在维修和扩建。
长城的主要作用是防御敌人的入侵,同时也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2.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一个。
陵墓中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3.都江堰:都江堰是中国古代的一项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
它建于公元前256年,是由蜀汉政府为解决当地水灾而建设的。
都江堰至今仍在发挥着防洪、灌溉和发电的作用。
4.大运河: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的水上交通线,它连接了黄河与长江流域,全长约1800公里。
大运河的建设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隋唐时期达到鼎盛。
它的建设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古代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故宫: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至明朝嘉靖年间竣工。
它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也是皇家的居住地。
6.乐山大佛:乐山大佛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宗教建筑,位于四川省乐山市。
它是一座刻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交汇处的巨大石刻佛像,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
乐山大佛的建设始于唐代,至宋代竣工。
以上是中国古代的一些大规模建筑和工程项目,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习题及方法:1.习题:长城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解题思路:通过回忆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功能,从而得出答案。
答案:长城的主要作用是防御敌人的入侵。
2.习题: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位于哪个省份?位置,从而得出答案。
秦汉时期的建筑工程与水利工程
![秦汉时期的建筑工程与水利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f06854c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8.png)
秦汉时期的建筑工程与水利工程中国历史上,秦汉时期被誉为古代中国的黄金时代,不仅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还在建筑工程与水利工程方面做出了许多令后人赞叹的壮举。
一、建筑工程的兴盛在秦汉时期,建筑工程得到了蓬勃发展。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代表着当时最高水平的建筑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兵马俑。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为了保护秦始皇陵的神圣,数千个形态各异的兵马俑被安置在地宫中,其规模之大令人震惊。
这些兵马俑被视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学和美术学价值,更展示了秦代建筑工程的卓越技艺。
秦汉时期除了建造陵墓之外,还修建了许多官方建筑。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长安城的建造。
长安城作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首都之一,其规模宏大,筑城历时多年。
城墙高大厚实,周围划定完善的城市规划和防御体系,为当时的城市建设树立了标杆。
长安城堪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的巅峰之作。
二、水利工程的发达秦汉时期的水利工程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由于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地区的水患频发,治水工程成为当时政府的重要任务。
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下令修建了灵渠,在黄河与淮河间的鄄鄂地区挖掘运河,解决了河水发展病,不仅改善了交通条件,还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便利。
在水利工程方面,汉武帝也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兴修水利,开凿灌溉渠道,增加了农田的灌溉面积,提高了农业产量,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汉武帝还在城市中修建了许多储水池和水渠,以满足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
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为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建筑工程与水利工程的关系建筑工程与水利工程在秦汉时期互相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
水利工程的发展为建筑工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施工材料,如水泥、木材等。
另一方面,建筑工程也将水利工程提升到新的高度。
长城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水源保障,因此与水利工程紧密结合,修建了许多水井和水塔。
同时,大规模的灌溉渠道和堤坝也需要建筑工程的支持。
中国古代重大工程及作用
![中国古代重大工程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44bd15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4.png)
中国古代重大工程及作用
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了许多重大工程,这些工程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中国的发展和文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国古代重大工程及其作用。
1. 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工程之一,建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17世纪。
其最初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长城不仅加强了边境的防御能力,也促进了北方地区的交流和发展。
长城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许多游客。
2. 大运河: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人工运河,修筑于公元7世纪至14世纪。
它横贯中国北方的华北平原,连接了黄河和长江流域,成为了中国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
大运河不仅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文化和人才的交流。
3.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个大规模地下宫殿陵墓,建于公元
前3世纪。
其内有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的陶俑兵马,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艺术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重大影响。
4. 宏伟的古建筑:中国古代还有许多宏伟的古建筑,如故宫、天坛、太和殿等。
这些古建筑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高度发展,也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文化的瑰宝。
这些建筑物对于研究中国历史、艺术和建筑学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只是一些中国古代重大工程的例子,这些工程在各自的领域中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水平,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这些工程的保护和传承对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国内外人文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建设工程
![中国古代建设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51c883727e21af45b307a8af.png)
中国古代建设工程
一、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
①春秋战国:楚相孙叔敖在淮水修的芍陂、秦国蜀守李冰在岷江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泾渭水系修的郑国渠、还要注意教材15页图上漳水上的西门豹渠和吴王夫差开凿的人工运河——邗沟。
②秦朝:在今广西兴安开通了沟通湘水和离水的灵渠。
是世界现存的古老人工运河之一。
③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
唐朝引漕渠开新潭——广通渠,设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二、古代开挖的运河
①邗沟——开挖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沟通长江与淮河水系。
②灵渠——开挖于秦朝,秦始皇伐南越时,由史禄负责兴修,沟通了湘水和离水。
这条运河连接了向北流的湘江和向南流的漓江,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间沟通,以后历代又曾多次修缮利用,是世界现存古老人工运河之一。
③隋朝大运河——开挖于605年,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东北通到涿郡,东南到余杭。
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组成,全长四五千里。
贯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流经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省。
成为当时南北交通运输的大动脉。
汉硕考研《中国文化要略》复习笔记第十一章科技成就第六章学术思想
![汉硕考研《中国文化要略》复习笔记第十一章科技成就第六章学术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b6a7a31504a1b0717ed5dd32.png)
汉硕考研||《中国文化要略》复习笔记第十一章科技成就第六章学术思想一.中国古代科技综述中国古代科技停留在经验阶段,科学技术理论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1.中国社会的伦理型结构。
中国的古代社会是一个伦理型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主要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整个教育所培养的目标也只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各级官吏,因此与此相悖的科学技术活动被视为“旁门左道”。
2.中国科技的实用性特点。
一切学科、一切研究,都以“国家”的实用为最终目的。
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讨论,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企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3.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
重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
二.天文与历法1.综述:天象记录:世界上最完整,最丰富,最准确。
世界上最早记载太阳黑子、彗星、哈雷彗星、新星、日食、月食、流星雨等。
天体测量:公元前4世纪,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经》比西方早200年。
敦煌发现的唐代星图绘有1350多颗,是世界上现存星数最多的,最古老的星图。
历法制定:殷周时期,已有较为准确的历法,殷代四分历定定岁为365.25日,比欧洲早1000多年。
2.二十八星宿:古代的天文家在观测天象时,选取黄道带及赤道带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观测的标志,其中每个星宿由若干颗星组合。
二十八星宿又以东、北、西、南方位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与四方保护神苍龙、玄武、白虎、朱雀相配。
古人认为二十八宿属于恒星,它们的方位是永恒不变的,因而可以用来作为观测行星的坐标。
其次是古人将天文与地理相联系,使之相互对应,将星宿对应的地域称为“分野”。
3.七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知识中的重要概念。
4.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的历法把一年十二个月分成二十四节气,这是依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所处的二十四个不同位置制定的,它能反映不同月份的气温、物候和雨量变化,有利于安排农业生产。
唐朝的建筑工程与水利工程
![唐朝的建筑工程与水利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0ecbd4c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2.png)
唐朝的建筑工程与水利工程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取得巨大进步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唐朝人民建造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和水利工程,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一、宫殿与寺庙建筑1. 长安宫城长安是唐朝的都城,其宫城规模宏伟,被誉为亚洲古代建筑的巅峰之作。
长安宫城建筑包括皇城、内城和外城,分为数重城墙和宫殿建筑。
皇城是皇帝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内有太和殿、延禧殿等建筑,金碧辉煌,气势非凡。
内城则是官员居住的区域,建筑如云,错落有致。
外城是普通人居住的区域,有街道和住宅等建筑。
2. 大雁塔大雁塔位于今天的西安,是唐玄奘法师为了保存和研究携回的佛经而建造的。
大雁塔高达64.5米,楼阁式建筑,共7层。
每层平面呈方形,四角有尖塔。
塔身气势雄伟,造型独特,是中国古代建筑和石塔工艺的杰作之一。
二、官方建筑工程1. 都城道路唐朝时长安城内道路纵横交错,街道宽敞平整,用坚实的青石铺成。
城市规划合理,道路布局考虑交通状况,方便市民出行。
街道两侧有便道和排水系统,确保街道整洁干净。
2. 长江黄河堤防唐朝是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农业产值最高的时期之一。
为了防止洪水灾害,唐朝修筑了一系列堤防工程。
修筑黄河和长江堤防,有效控制水流,减少了洪水造成的损害。
这些堤防工程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保护着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灌溉与水利工程1. 都城灌溉系统长安城的灌溉系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之一。
唐朝修建了一条长达100多公里的渭河引水渠,将渭河的水引入长安城,供居民和农田使用。
这项工程解决了长安城的用水问题,并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2. 首创墓园排水系统唐朝开创了墓园排水系统的先河。
以洛阳为例,洛阳墓园的排水系统采用了砖石排水沟和人工湖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墓园中的水能够迅速排除,有效防止污水滞留,保持墓园的干燥整洁。
总结唐朝的建筑工程与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2018版毛概课件 第11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2节 全面深化改革
![2018版毛概课件 第11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2节 全面深化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0e30e3bab0717fd5360cdcef.png)
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 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 执政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要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 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 确保改革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 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前进就越发重要。
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 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 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 导。 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 的主张的统一,在全面深化改 革中要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人 民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坚持 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推 进改革开放。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规定了改革的根本方向;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规定了改革的实现路径。我 们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 个方向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应有之义。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完 善,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 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 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 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面深化改革
第三节 第四节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古代建筑工程施工方案
![古代建筑工程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fa6e4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b.png)
古代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第一章: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大明宫二、位置:大明宫位于唐长安城东南部,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是唐太宗李世民所建的宫殿。
三、规划面积:大明宫的规模非常宏大,总建筑面积达到了近400万平方米。
四、建设目的:本项目旨在恢复大明宫的原貌,丰富人们对唐代建筑文化的了解,并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
第二章:工程概要一、建筑风格:大明宫是典型的唐代宫殿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结构繁复精致。
二、建筑材料:主要选用青石、黄土、木材等传统建筑材料,力求恢复原始特色。
三、建筑构造:建筑采用木结构,采用榫卯搭接工艺,结构牢固耐用。
四、施工工序:本工程包括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装饰装修等阶段。
第三章:施工计划一、基础施工:首先进行地面平整和基础打地基工作,确保整体建筑的稳固性。
二、主体结构:采用传统的榫卯搭接工艺,大量使用优质的木材进行搭建。
三、装饰装修:对大明宫内外进行精细的装饰装修,还原唐代宫廷建筑的原貌。
第四章:施工技术及要求一、基础施工:基础施工需要选用优质的水泥和砖石进行建设,确保基础的坚固稳定。
二、主体结构:搭接工艺需要高超的雕刻技术和严谨的施工流程,确保建筑结构稳固。
三、装饰装修:装饰装修需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力求达到原始风貌。
第五章:施工管理及安全一、施工管理:施工期间,需有专业的施工管理团队全程跟进,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二、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环保管理:严格执行环保政策,做好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
第六章:施工进度及监测一、施工进度:总体施工周期为三年,分别进行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和装饰装修。
二、监测机制:设立专门的施工监测机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施工质量。
第七章:施工费用预算一、人工费用:人工费用占整个工程总费用的30%,其中包括建筑工人工资和施工管理人员工资。
二、材料费用:材料费用占整个工程总费用的40%,主要用于购买建筑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
11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的职官、选官制度
![11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的职官、选官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a0009b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6.png)
三、隋唐的中央官制
隋文帝将秦、汉、魏、晋、南北朝各代的中央官制作了一次大综合,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唐代因袭而用,其 制组织较严密,分工较明确。因此,从隋唐至明清,其六部各朝沿用,基本未改。 唐代中央机构官制大体如下: 三师 太师、太傅、太保。其官位品阶皆为正一品,是一种地位最高的虚衔,无实际职权,不常设。 三公 太尉、司徒、司空。皆正一品,多为虚设,不常设。
二、秦汉的中央官制——西汉职官体制
三太 太师、太傅、太保。位在三公之上,辅佐皇帝,不常设。禄秩(官吏俸禄的级别)为金印紫绶。 三公 ➢ 大司徒(原丞相),辅佐皇帝总理行政,金印紫绶,万石; ➢ 大司马(原太尉),掌全国军政,后来又冠以大将军之号,称为大司马大将军,金印紫绶,万石; ➢ 大司空(原御史大夫),掌论议及纠察诸事,银印青绶,万石。 九卿 ➢ 太常(原奉常),掌祭祀礼仪,银印青绶,二千石; ➢ 光禄勋(原郎中令), 掌宫殿掖门的保卫,银印青绶,二千石; ➢ 中大夫令(原卫尉),掌宫门屯卫之兵,银印青绶,二千石; ➢ 太仆,掌车马,银印青绶,二千石;大理(原廷尉),掌刑狱,银印青绶,中二千石; ➢ 大行令(又名大鸿胪,原典客),掌宾客朝觐、边地各民族事务,银印青绶,中二千石; ➢ 宗伯(原宗正),掌皇帝宗族事务,银印青绶,中二千石; ➢ 大农令(又名大司农,原治粟内史),掌谷货,银印青绶,中二千石; ➢ 少府,掌山泽税收,银印青绶,中二千石。 列卿 ➢ 执金吾(原中尉),掌京城治安,银印青绶,中二千石; ➢ 典属国,掌蛮夷降者,二千石; ➢ 将作大将(原将作少府),掌修治宫室,银印青绶,二千石。 军官 大将军,其位有时在三公之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列将军,不常设,临战而命。
吏曹、民曹、二千石曹、南主客曹、北主客曹,每曹各设尚书一人,主管曹政。其下各设侍郎六人,称为 尚书侍郎,各分管所属事,禄秩仅四百石。 尚书台时权力机构的核心,三公位高但无实权,御史台权力仅次于尚书令。 ➢ 尚书台官员是皇帝的侍从,虽然地位极低,但尚书台是在皇帝直接领导下的决策机构,是权力机构的核心 。 ➢ 三公位虽高,并无实权,所谓“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 此外,又加强监察院机构御史台的权力,其长官为御史中丞,禄秩千石,监察百官,权力仅次于尚书令。
汉朝的大规模建筑工程雄伟的宫殿与工事
![汉朝的大规模建筑工程雄伟的宫殿与工事](https://img.taocdn.com/s3/m/ab6e33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e.png)
汉朝的大规模建筑工程雄伟的宫殿与工事汉朝的大规模建筑工程:雄伟的宫殿与工事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建筑工程发展的黄金时代之一。
在汉朝统治期间,大规模的建筑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就是那些雄伟的宫殿和工事。
这些建筑物不仅代表了汉朝统治者的权力与威严,更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度水平与卓越才能。
一、宫殿建筑汉朝的宫殿建筑在规模和豪华方面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朝代。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有“大明宫”之称的汉武帝陵墓附近的长乐宫。
长乐宫由三重殿和九重殿组成,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殿内饰以金银玉石,充满奢华气息。
宫殿之间的廊道上石雕栏杆、铁质门扉精美绝伦。
汉武帝的宫殿以及许多其他的宫殿建筑都体现了汉朝君主的尊贵和威严。
二、工事建筑汉朝的工事建筑包括城墙、宫廷围墙、防御工事等。
汉朝统治者为保障国家的稳定和统一,修建了大量的城墙。
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的郑国渠,这是一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规模灌溉工程项目。
修建郑国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陕西地区的灌溉问题,以实现农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的繁荣。
郑国渠的修建需要大规模动员人力和物力,涉及河道开挖、引水渠道、桥梁建设等多个工程环节。
这座工程的规模之大,技术难度之高,都展现了汉朝人民在工程建设方面的卓越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汉朝的大规模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和材料运用等方面都体现了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水平。
在建筑设计方面,汉朝的建筑师们注重宫殿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使得宫殿建筑展现出优美的线条与景色的和谐统一。
在施工方面,汉朝的建筑工匠们运用砖石结构、木构架和木质檀香板等材料,以及优秀的石雕、木雕和铁艺等技术,打造出了稳固耐用且富有艺术感的建筑物。
同时,他们还注重建筑的装饰和细节处理,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使得整个建筑更加精致美观。
汉朝的大规模建筑工程不仅展示了汉朝统治者的权力与威严,更彰显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
这些宫殿与工事见证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遗产。
古代土木工程著名案例
![古代土木工程著名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47c296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2.png)
古代土木工程著名案例古代土木工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包含了许多著名的案例。
下面列举了十个符合标题要求的古代土木工程著名案例。
一、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土木工程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为了抵御外敌入侵而修建的防御工程。
长城起始于春秋时期,经过不断修建和扩展,最终形成了总长达万里的边防工程。
长城采用了石块、砖块、土块等材料,通过砌筑、夯实等工艺,构筑起了堡垒、城墙、关隘等防御设施,保护了中国北方的边疆安全。
二、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是中国秦始皇帝陵墓的总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建造最精密的地下宫殿式陵墓之一。
秦始皇陵采用了大量的土木工程技术,包括地下宫殿、宫廷、墓道、陪葬坑等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陵墓内的兵马俑,以及宏伟的地下宫殿结构。
三、罗马斗兽场罗马斗兽场,又称为罗马大剧场,是古罗马帝国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斗兽场是供观看角斗士、野兽战斗等娱乐活动的场所,也是展示罗马帝国强大实力的象征。
斗兽场采用了复杂的土木工程技术,包括巨大的圆形建筑结构、座椅的设计和斜坡的建造,使观众能够清晰地观看到场上的战斗。
四、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陵墓的代表作,是古代最伟大的土木工程之一。
金字塔采用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形状如三角锥体,内部设有墓室和陵墓设施。
金字塔的建造过程需要大量的劳力和精密的工程技术,如运输石块、石块的切割和堆砌等,展现了古埃及人的工程智慧和组织能力。
五、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运输通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工水道之一。
巴拿马运河的建设历时近十年,涉及大量的土木工程技术,包括挖掘运河航道、建造船闸和引航设施等。
巴拿马运河的建成大大缩短了航行距离,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航运的发展。
六、印度泰姬陵泰姬陵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已故妻子而修建的陵墓,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爱情纪念建筑之一。
泰姬陵采用了大量的大理石和红砂岩,通过精细的砌筑、雕刻和装饰,营造出了优雅的建筑风格。
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的巨大工程和建筑是怎样的
![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的巨大工程和建筑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7dbf615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f.png)
防御工程
长城: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防御工程,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多个朝代的修建和扩建,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防御系统。
中国古代的著名建筑
章节副标题
2
宫殿建筑
故宫:位于北京,明清两代皇宫,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布达拉宫:位于拉萨,藏传佛教的重要寺庙,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石材:用于建造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具有坚固耐用、美观等特点
砖瓦:用于建造房屋、城墙等,具有防水、防火等优点
陶瓷:用于建造屋顶、墙壁等,具有美观、耐用等特点
琉璃:用于建造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的屋顶、墙壁等,具有美观、耐用等特点
金属:用于建造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的屋顶、墙壁等,具有美观、耐用等特点
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木结构建筑: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形式,采用榫卯结构,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
砖石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中也有砖石建筑,如长城、故宫等,采用砖石砌筑,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屋顶造型: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造型丰富多样,如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等,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象征性。
建筑材料
木材: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具有易加工、保温性好等优点
章节副标题
4
建筑风格
建筑特点
雕刻精美:中国古代建筑雕刻精美,体现了工匠们的智慧和技艺。
色彩丰富:中国古代建筑色彩丰富,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庭院式布局:中国古代建筑采用庭院式布局,体现了家庭观念和等级制度。
木结构为主: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中国古代的建筑影响和意义
园林建筑的历史:始于秦汉,兴盛于明清
园林建筑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建筑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朝的建筑工程与工程师
![秦朝的建筑工程与工程师](https://img.taocdn.com/s3/m/9c4ce05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4.png)
秦朝的建筑工程与工程师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以统一六国而闻名于世。
除了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外,秦朝还在建筑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秦朝的建筑工程以及那些不可或缺的工程师。
一、壮丽宏伟的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秦始皇陵是秦朝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工程之一。
秦始皇陵是秦始皇为了追求永生而兴建的陵墓,规模宏大,历时多年方才完成。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陵的建筑过程动用了数十万民工和大量的工程师,展示了秦朝的强大实力。
在秦始皇陵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陵墓内部的兵马俑。
这些精巧的陶俑以精确的比例和细节呈现出秦军的武器装备和作战姿态,展示了秦朝军队的雄伟和统一的军事力量。
二、伟大的长城工程秦朝还兴建了我国最著名的建筑工程之一——万里长城。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防备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下令修筑长城。
长城项目涉及多个地区,面临艰巨的地理条件和工程难题。
为了完成长城工程,秦朝派遣了大批工程师和工人。
他们首先进行地理测量和勘探,确定长城的起点和终点,并了解地形和气候等关键信息。
然后,工程师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工人所需的设备工具。
在长城的修筑过程中,工程师们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
他们要在崇山峻岭的地形上规划建造城墙,应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地形起伏。
他们还需要考虑交通和通信的便捷性,以确保长城可以有效地守卫边疆。
三、工程师的技能与责任秦朝建筑工程师是实现这些伟大工程的关键人物。
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计算和设计能力,还需要了解地理、物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他们要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组织工人和资源来实施。
工程师在工程过程中还要负责监督施工,并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他们需要与政府官员、建筑师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协调,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此外,工程师还负有重要的安全和质量管理责任,保障工程的可靠性和延续性。
秦朝的建筑工程和工程师们的努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迹和工程经验。
古代土木工程著名案例
![古代土木工程著名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5f3e8d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3.png)
古代土木工程著名案例古代土木工程是古代人类智慧和技术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列举10个以古代土木工程为主题的著名案例。
一、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土木工程之一,它是古代中国为了抵御外族入侵而修建的一道巨大的防御工程。
长城横跨中国北方,全长约2119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建筑。
长城的修建始于战国时期,经过多个朝代的修建和扩建,直到明代完成了现在所见的规模。
二、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工程最复杂的一座古代皇陵。
它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临潼区,占地面积约56.25平方公里,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建的陵墓。
秦始皇陵的主要建筑是陵墓和兵马俑坑,其中兵马俑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兵马俑群。
三、洛阳白马寺塔洛阳白马寺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
该塔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一座七层楼阁式砖塔,高约59.3米。
塔身由砖砌成,檐角雕刻精美,保存完好。
白马寺塔是中国古代砖塔建筑的典范,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
四、都江堰都江堰是中国古代的一座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和成都市之间。
都江堰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水利工程之一,修建于公元前256年至前251年间。
它通过引水和分水系统,将岷江的水引入成都平原,解决了该地区的水灾问题,也使得成都平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
五、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经过多个朝代的修建和扩建,共有大小洞窟2345个。
石窟内壁雕刻有大量佛像和浮雕,艺术价值极高。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六、大运河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人工水道,全长约1794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
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多个朝代的修建和扩建,连接了京杭运河、江苏淮安和山东济南等地。
大运河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之一。
中国工程古代史
![中国工程古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755cc75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a.png)
中国工程古代史古代中国的工程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从古代的灌溉工程、水利工程、农田整治到后来的宫殿、城墙、运河等建筑工程,中国人民在古代就展现了卓越的工程技术和智慧。
古代中国的工程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那时人们已开始进行灌溉工程的建设。
在黄河流域,人们开始修建水渠和沟渠,用以将水引入田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这些灌溉工程的建设,为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工程技术也不断进步。
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工程有秦始皇修筑的万里长城、汉武帝修建的都江堰、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等。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工程之一,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而修建的。
万里长城的修建历时几千年,始于战国时期,完成于明朝。
长城的建设规模宏大,横跨山川,连接了不同地形的地理要点,起到了重要的防御作用。
万里长城的修建,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和勤劳精神。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位于四川成都平原,是为了解决成都平原的水灾问题而修建的。
都江堰的建设始于公元前256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它利用了自然地势,通过挖掘渠道和修建堤坝,将岷江和成都平原的河水引入农田,解决了灌溉问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为当地人民带来了福祉。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运河之一,是隋炀帝在公元7世纪修建的。
大运河连接了长江和黄河,全长约1800多公里,横跨七个省份。
大运河的修建不仅解决了北方和南方之间的水运问题,也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大运河的修建,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统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中国人民在工程建设方面展现了非凡的才华和智慧。
他们善于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创造出了许多伟大的工程。
这些工程不仅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起来,中国工程古代史是一部充满辉煌的历史。
古代中国人民在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展现了卓越的工程技术和智慧。
这些工程不仅为古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外,我国四川大渡河上的铁索桥、苏州的宝带桥、
杭州的西湖断桥、扬州瘦西湖上的五亭桥、北京颐和园中 的十七孔桥、青岛海滨的栈桥等,也都是我国有名的古代 桥梁。
泄水天平:防洪 陡门:水量过小时保证船舶正常航运
三、坎儿井
定义:干旱地区利用地下渠道截引砾石层中的地下水, 引至地面,实现地表自流灌溉的水利设施。
坎儿井的结构: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 (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第二节 古代道路和桥梁工程
一、古代的道路
我国历史上曾修建过多种道路,按类型大致可分为驰道、 驿道、栈道三类。
3、飞沙堰:自动泄洪、第二次排沙
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 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
都江堰修建的历史意义:
1、都江堰的创建,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 。 2、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 利工程体系 。
二、灵渠
灵渠双名又称兴安运河或湘桂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 治区安县境。
秦岭汉中境内的明月峡古栈道
秦岭古栈道:为杨贵妃运 荔枝的古代“高速路”
陈仓栈道
石门栈道
石门栈道
二、古代的桥梁
1、赵州桥 位于河北赵州洨河之上,又名安济桥,当地俗称大石
桥。此桥为隋代工匠李春设计建造,至今已有1300余年, 在我国古代桥梁中最为驰名。
2、洛阳桥
位于福建泉州东北的洛阳江入海处,又称万安桥。这 是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建于北宋。
灵渠分南渠和北渠。连接湘、漓二水,沟通长江、湘 江两大水系,从而沟通中原和岭南。
1、修建原因? 2、为什么选址于兴安县?
灵渠的工程主要包括铧嘴、天平坝、南渠、北渠、陡 门和泄水天平。
天平坝: 1、三七分流、泄洪 2、构造横竖交错
铧嘴:天平坝的护身符
南渠、北渠:人工开凿的运河,连通湘江与漓江。 北渠为什么弯弯曲曲?
第十一章 古代其他重大工程
第一节 古代水利工程 第二节 古代道路和桥梁工程 第三节 古代天文设施
第一节 古代水利工程
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坎儿井
中国最古老的三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郑国渠、灵渠
一、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 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江水系图
都江堰
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 水口。
1、宝瓶口: 自动控制灌区进水量
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 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 公尺的山口。
2、鱼嘴 :分水、排沙
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 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
3、安平桥
位于福建泉州晋江,俗称五里桥。建于南宋,全长 2200余米,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说,是我国现存古代 第一长桥,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梁式石桥。此桥结构严谨, 工程浩大,雄伟壮观,驰名中外。
4、卢沟桥
位于北京西南永定河上,永定河原称卢沟河,故名卢 沟桥。建于金代,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卢沟桥为一 大型联拱石桥,长266米,宽7.5米,桥身共有11孔,由 建筑、雕刻、绘画、文学相结合构成艺术美。桥两边桥拦 望柱上,雕刻有各种姿态的石狮子,达485个之多。
驿道是供邮传和民Biblioteka 之用的道路。现存古驿道以四川境内最著名,为秦汉时所凿蜀 道之遗存,在四川北部从剑阁至阆中,绵延150余千米。
栈道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支架木桩,铺上木板而 形成的窄道。
至今在我国一些陡峭的山崖上,还保存有古老的 栈道,其特点不在长,而在险。如长江三峡栈道, 四川峨眉山的黑龙江栈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