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讲述
5活性污泥法概述
静止期:当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较低,污泥浓度较高时,污泥 则有可能处于静止期。其絮凝性好,混合液沉淀后上层液清 澈,用滤纸过滤时滤速快。处理效果好的活性污泥法构筑物 中,污泥处于静止期。
水处理工程
第五讲活性污泥法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Suspended Growth Biological Treatment Process
发展历史
1912年英国的克拉克(Clark)和盖奇(Gage)发现活性污泥的 降解特性 1916年建成的第一个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 我国第一座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厂建于上海
取原污泥于V(L)于量筒中,设浓度为X,经 30min沉淀后,容积为V’,污泥浓度为Xr,则有: VX=V’Xr,所以:
Xr
V V'
X
X SV
10 6 SVI
微生物的生长生长曲线
停滞期:活性污泥被接种到与原来生长条件不同的废水中, 或污水处理厂因故中断运行后再运行,污泥需经过若干时间 才能适应新的废水,或从衰老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
吸附阶段
• 由于活性污泥具有巨大的表面积, (介于2000—10000m2/mL混 合液),污水中的有机物转移到活性污泥上去
• 吸附阶段很短,一般在15~45min左右
稳定阶段(微生物的代谢)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污泥膨胀
• 丝状菌膨胀 • 非丝状菌膨胀
污泥解体 污泥腐化 污泥上浮 泡沫问题
pH值
• 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曝气池的混合液的pH宜为6.5~8.5 ,当 废水pH变化较大时,应设置调节池 。
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之一,通过调节污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浓度、污泥的混合活性等参数,从而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和去除。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工艺流程、运行要点等内容。
一、原理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厌氧和好氧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的过程。
在好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通过氧化有机物、硝化硝酸盐等反应,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而在厌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通过还原反应,使带有氧的无机物还原为有机物。
二、工艺流程1、前处理:包括进水调节和初级过滤等步骤,目的是去除大颗粒杂质、调整污水的水质和水量。
2、活性污泥处理:将经过前处理的污水引入活性污泥池。
通过不断的搅拌、曝气等方式,促进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
3、沉淀池处理:活性污泥法中产生的混合液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使污泥与水分离,沉淀至池底。
4、出水处理:经过沉淀后的清水从上方取出,经过二次过滤和消毒等步骤,最终实现出水的净化和回用。
三、运行要点1、污水处理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清理设备及管道,确保正常运行和通畅。
2、活性污泥的管理:控制进水水量和水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搅拌和曝气的方式和参数。
3、污泥的处理和回用:及时清理沉淀池中的污泥,可以通过浓缩、脱水等方式处理后用于农田肥料或填埋。
4、出水水质的监测与控制:监测出水的COD、氨氮、总磷等指标,根据环保要求进行调整和控制。
附件:1、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2、活性污泥法相关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法律名词及注释:1、污水处理:指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和精处理,以达到排放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要求。
2、活性污泥:一种富含微生物的混合物,能够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3、厌氧:生物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生长和代谢的过程。
第四章活性污泥法全解课件
机械曝气:①曝气装置的转动,把大量混合因为以液幕、 液滴抛向空中,增大接触面,液面呈剧烈的搅 动状,将空气卷入;②曝气器转动产生提升作 用,使混合液连续地上、下循环流动,气、液 界面不断更新,将空气中的氧转移到液体内; ③曝气器转动,在其后侧形成负压区,吸入部 分空气。
dM / dt — 单位时间内通过界面扩散的物质数量; A — 界面面积。
曝气过程中的双膜理论基本论点: (1)膜两侧两相均处于紊流状态,紊流程度越高层流膜越薄。 (2)气液相主体的浓度是均匀的,所有的传质阻力只存在两层流
膜中。 (3)界面上不存在传质阻力。 (4)传质阻力主要存在于液膜上。
设液相主体体积为V(m3),上式同除以V得:
微孔曝气设备
微孔曝气设备安装
2、机械曝气设备
(1)竖轴式曝气器
①泵型叶轮曝气机 a、叶轮外缘最佳线速度应在4.5~5.0 m/s的 范围内;b、叶轮在水中浸没深度应不大于40 mm,过深影响 曝气量,过浅易于引起脱水,运行不稳定;c、叶轮不能反转。
② K型叶轮曝气机 最佳运行线速度在4.0 m/s左右,浸没深度为 0~10 mm,叶轮直径与曝气池直径或正方形边长之比大致为1: 6~1:10.
推流式曝气池
平面布置 推流式曝气池的长宽比一般为5~10; 进水方式不限;出水用溢流堰。 横断面布置 推流式曝气池的池宽和有效水深之比一般为1~2。 根据横断面上的水流情况,可分为 平流推移式 旋流推移式 完全混合曝气池
池形:圆形、方形、矩形
(三)气体传递原理
在曝气过程中,空气中的氧从气相传递到液相,是个传质过 程,由于物质传递是借助于扩散作用从一相到另一相的,故传质 过程实质上是个扩散过程,主要是由于界面两侧物质存在着浓度 差值而产生。
水污染控制 第4章 活性污泥法1
活性污泥法又称曝气法,是以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 为培养基(底物),在人工曝气充氧的条件下,对各 种微生物群体进行混合连续培养,使之形成活性污泥。 并利用活性污泥在水中的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和 沉淀等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方 法。
一、 活性污泥 1、组成: ①具有活性的微生物群体(Ma); ②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Me); ③原污水挟入的不能为微生物降解的惰性有机物 质(Mi); ④原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Mii)
曝气装置
35
推流式曝气池动画
36
平行水流(并联)式和转折水流(串联)式曝气池
推流式曝气池示意图(平行水流式)
空气
曝 曝气池 气 池
进水
二次沉 淀池
出水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37
推流式曝气池示意图 (转折水流式)
空气
曝 气 池
进水
二次沉 出水 淀池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38
特征参数:
曝气池的池长可达100m。为了防止短流,廊道长度和宽 度之比应大于5,甚至大于10。 为了使水流更好的旋转前进,宽深比不大于2,常在1.5 -2之间。池深常在3-5m。 曝气池进水口一般淹没在水面以下,以免污水进入曝气 池后沿水面扩散,造成短流,影响处理效果。 曝气池出水设备可用溢流堰或出水孔。通过出水孔的水 流流速一般较小(0.1-0.2m/s),以免污泥受到破坏。
1)生物相(organism culture)观察
主要是细菌、放线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少数其他微 型动物。
游离细菌多是活性污泥处于不正常状态的特征。
6
2)混合液悬浮固体(mixed liquor suspension solid, MLSS) 混合液是曝气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悬浮液。 混合液固体悬浮物数量是指单位体积混合液中干固体的含量, 单位为mg/L或g/L,工程上还常用kg/m3,也称混合液污泥浓 度(一般用X表示)。 它是计量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数量多少的指标。一般活性污泥 法中,MLSS浓度一般为2-4g/L。
第八章活性污泥法
第八章活性污泥法本章重点:(1)建立活性污泥法有关MLSS增长速率与BOD减少速率两个基本公式的逻辑基础,(2)CSTR型与活塞流型活性污泥法。
§8.l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1.基本流程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培养体来处理废水的一种生物化学工程方法,用与去除废水中溶解的以及胶体的有机物质。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通常所称的二级处理方法,它接纳从初次沉淀池的来水进行需氧生物氧化处理。
完整的活性污泥厂一般包括了初次沉淀池以及除砂等初次处理设备。
但是根据废水的特性,初次沉淀池有时可以省略。
基本的活性污泥法如图8—1所水,共有六个组成部分。
说明如下:图8-1 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图(1)发生需氧生物氧化过程的反应器。
这是活性污泥法的核心部分。
这个反应器也就是一般所称的曝气池。
(2)向反应器混合液中分散空气或纯氧的氧源。
空气或氧气以压力态或大气常压态进入混合液中。
(3)对反应器中液体进行混合的设备或手段。
(4)对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的沉淀池,把混合液分成沉淀的生物固体与经处理后的废水两部分。
这一沉淀他称为二次沉淀池或二沉池。
(5)收集二次沉淀池的沉淀固体并回流到反应器的设备。
(6)从系统中废弃一部分生物固体的手段。
废水进水与从二沉池回流来的污泥混合后进入反应器,所以反应器中的液体称为混合池。
反应器中是一个多种生物的混合培养体.包括细菌、原生动物、轮虫和真菌。
细菌起向化废水中绝大部分有机物的作用,即把有机物转化成细胞物质的作用.而原生动物及轮虫则吞食分散的细菌。
使它们不在二沉池出水中出现。
有机物转化成的生物团必须在二沉池中沉淀出来才能完成废水处理的目的,这就要求细菌能粘结成为沉淀性良好的生物絮体。
所以,二次沉淀池沉淀效果往往成为影响活性污泥法出水水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沉池出水的溶解性BOD5一般低于5mg/L,但加L其中含有出沉淀不完全而带出的生物团固体,出水购买际BOD5可能高于20 mg/L。
基本的活性污泥法是用来去除含碳有机物的生化需氧量的,但也用于去除含氮有机物的生化需氧量,即产生硝化过程的作用。
污水的生化处理之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
污水的生化处理之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
生物絮体活性污泥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及其代谢的和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具有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
活性污泥法净化废水有以下三个过程:
1.吸附
废水与活性污泥微生物接触后,形成悬浮混合液,废水中的污染物被比表面积很大且表面上含有多糖类黏性物质的微生物吸附和粘连。
呈胶态的大分子有机物被水解酶作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这些小分子与溶解性有机物在透膜酶的作用下或浓差推动下选择性渗入细胞体内。
初期吸附过程进行十分迅速,在10~40min内,BOD可以降低80%-90%,之后变慢。
上述的吸附是物理吸附和生物吸附的综合作用。
2.微生物的代谢
污染物能吸收进入细胞体内,通过微生物的代谢反应而被降解;一部分经过中间状态氧化为产物二氧化碳和水,另一部分转化为新的有机体是细胞增殖。
3.凝聚与沉淀
絮凝体是活性污泥的基本机构,水中能形成絮凝体的微生物很多,它具有凝聚性能,可形成大块菌胶团。
凝聚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和微生物的分泌物促使凝聚结成绒粒,把颗粒同水分开,除了重力沉淀外,
也可用气浮法进行固液分离。
第十二章 活性污泥法(12.1-12.3)
活性污泥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 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动力学 曝气的原理、方法与设备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设计 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管理
第一节、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一、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
空气
废水
初次 沉淀池
曝气池
二次 沉淀池
活性污泥增殖规律的应用:
1)活性污泥的增殖状况,主要是由F/M值所控制; 2)不同增殖期的活性污泥,性能不同,出水水质也不同; 3)通过调整F/M值,可调控曝气池的运行工况,以达到所 要求的出水水质和活性污泥的良好性能; 4)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一段线段; 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 一个点
活性污泥的增殖曲线
SV的测定
30min 15min 0min
SV = 40%
4、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4)污泥体积指数(SVI) (Sludge Volume Index) 定义: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1g干污泥所形 成的污泥体积,( ml/g)
SV (m l / l ) SVI MLSS( g / l )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增殖是活性污泥在曝 气池内发生反应、有机物被降解的必然结 果,而微生物增殖的结果则是活性污泥的 增殖。
活性污泥的增殖曲线
活性污泥的增殖曲线
适应期
对数增殖期 减速增殖期 内源呼吸期 微生物增殖曲线(M) 微 生 物 量
氧利用速率曲线
BOD变化曲线(F)
时间
注意:1)间歇静态培养;2)底物是一次投加
或
V Xv O2 b' O2 a'b' a' Q Sr Q Sr LsrBOD 5
第四章活性污泥法详解
需氧曲线
供氧曲线
第十三页,共100页。
图12-10 推流式供氧和需氧率曲线
2.渐减曝气法
特点:供氧沿池长逐 渐递减,节能。
第十四页,共100页。
3.阶段曝气法(分段进水法) 进水
曝气池
出水 二沉池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图12-12 阶段曝气法示意图
污水沿池长分段进入,曝气池内供氧需氧平衡。
第九页,共100页。
旋转推流式示意图
2.完全混合曝气池(P108)
池内各点的
底物浓度、 微生物浓度、 需氧速率一 致,耐冲击 负荷。
第十页,共100页。
3.封闭环流式反应池(P109)
进水
曝气转刷
出水 二沉池
回流活性污泥 图12-8封闭环流式处理系统流程
剩余污泥
具有推流和完全混合反应池的特点。
第十一页,共100页。
第十七页,共100页。
7.完全混合法
特点:微生物浓
度、底物浓度在 池内均匀分布, 需氧速率均衡; 耐冲击负荷;
图12-15完全混合法处理流程
第十八页,共100页。
8.深层曝气法(P113)
()
()
()
()
图12-6深层曝气法处理流程 ⑴沉砂池;⑵深井曝气池;⑶脱气塔;⑷二沉池。
特点:DO和污泥浓度高,占地面积小。井壁腐蚀或受损 时可能污染地下水。
第三十二页,共100页。
三、氧转移速率与供气量的计算(P132) 1.理论供氧量
标准条件下,氧转移量OS(kg/h)
OS K La(20)•c S(20)•V (12-49)
实际情况下,氧转移量O2: O2 K La(20)•[ • •c S(T )c]• 1.024(T 20) • F •V
二、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与概念演示课件.ppt
18年
20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中异养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无机代谢产物,随水排出
少量能量
代谢产物
+ 能量
O2
(CO2、H2O、NH3、SO42-…)
污水中的可 降解有机物
+ 异养微生物
摄取
(1/3) 分解代谢
(2/3) 合成代谢
新细胞物质
(C5H7NO2)
~80%
内源呼吸
~20%
内源呼吸产物 + 能量
(CO2、H2O、NH3、SO42-…)
XV X rQw
污泥龄是活性污泥系统设计与运行管理的重要参数,反映了活 性污泥吸附有机物后进行稳定氧化的时间长短。污泥龄不能太 长1,8年否则污泥会老化,影响处理效果;污泥龄不能短于活性污29 泥中微生物的世代时间,否则在曝气池中不能大量增殖。
三、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参数
BOD ——容积负荷与BOD——污泥负荷 1、曝气池的BOD ——容积负荷:
肉足虫
鞭毛虫
纤毛虫
钟虫
小口钟虫
肾形虫
18年
纤毛虫
0.1mm
原生动物中以纤 草履虫 毛虫居多数,固
着型纤毛虫可作
为指示生物,固
盖纤虫 着型纤毛虫如钟
虫、等枝虫、盖
变形虫
纤虫、独缩虫、 聚缩虫等出现且
数量较多时,说
明培养成熟且活
性良好。 17
C、后生动物
线虫
轮虫
18年
18
原(后)生动物作为“指示性生物”
正18年常范围: 50150 ml/g(城市污水)
25
(4)污泥体积指数(SVI)
V\ X
空气
废水
初次 沉淀池
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和无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其应用。
一、原理活性污泥法是基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
通过添加一定数量的活性污泥及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微生物会分解有机物,同时还能降解污水中的其他污染物,如氨氮、磷等。
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主要包括生长、繁殖、吸附、降解等过程,最终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新的细胞。
二、工艺流程⒈污水预处理:将污水进行初步的筛除、去泥等预处理操作,将较大的固体颗粒去除,以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损害。
⒉活性污泥反应池:将预处理后的污水与一定量的活性污泥混合,在反应池中进行氧化降解反应。
反应池通常分为好氧反应池和厌氧池两部分,根据处理水质的不同需要设置相应的环境条件。
⒊污泥分离:将活性污泥与处理后的污水分离,得到处理后的清水,并将分离出的活性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反应池,维持污泥浓度和微生物数量的平衡。
⒋污泥处理:将分离出的活性污泥进行进一步处理,如浓缩、脱水、消毒等,以减少处理后污泥的量和对环境的影响。
三、操作要点⒈确保适宜的温度:活性污泥的生长和代谢活动对温度敏感,一般在20-35℃之间为最佳。
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控,保持合适的温度。
⒉维持合适的氧含量:好氧反应池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微生物进行氧化反应,通常通过搅拌或通气等方式提供氧气。
⒊控制污泥浓度与停留时间:根据处理水质及处理效果的要求,控制活性污泥的浓度和在反应池中的停留时间,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⒋定期监测与维护:对活性污泥法处理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包括污泥浓度的监测、曝气系统的检查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四、应用活性污泥法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村生活污水等领域。
其优点包括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等。
16.活性污泥法
16.1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二、活性污泥的组成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1.活性污泥的组成
活性
颜色:褐色、(土)黄色、铁红色;
16.1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气味:泥土味(城市污水); 比重:略大于1,(1.002~1.006); 粒径:0.02~0.2 mm; 比表面积:2~10m2/L。
2.氧转移的影响因素 (1)污水水质 (2)氧分压 (3)水温
在不同温度下蒸馏水中的饱和溶解氧浓度
水温(C) 饱和溶解氧 (mg/l) 水温(C) 饱和溶解氧 (mg/l) 水温(C) 饱和溶解氧 (mg/l)
0
14.62 11 11.08
1
14.23 12 10.83
2
13.84 13 10.60
16.1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F/M在实际应用中以BOD-污泥负荷率(Ns)表达:
Ns
QS XV
a
[ kg BOD ( kg MLSS d ) / ]
16.1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活性污泥增殖规律的应用: ① 活性污泥的增殖状况,主要是由F/M值所控制;
② 处于不同增值期的活性污泥,其性能不同,出水 水质也不同;
16.2 活性污泥评价指标及活性污泥法影响因素
①污泥浓度 污泥浓度指单位体积混合液含有的悬 浮固体量(MLSS)单位为mg/L或g/L。在活 性污泥曝气池中,一般控制MLSS=3~4 g/L。
16.2 活性污泥评价指标及活性污泥法影响因素
②污泥沉降比(SV) 污泥沉降比指活性污泥混合 液静置沉淀30min,所得污泥层体积与原混合液 体积之比(%),即
③ 通过调整F/M值,可以调控曝气池的运行工况,达 到不同的出水水质和不同性质的活性污泥; ④ 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不同,其在增值曲线上所 处位置也不同。
活性污泥法深度讲解
活性污泥法深度讲解第一篇从这一期开始将继续对活性污泥法进行深入的进阶讨论,将会从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对运行管理者的工艺调整思路的角度上来讨论活性污泥的各个层面,这个系列是把分散的知识点编制成网络,也是作为系统化管理污水厂活性污泥的一个探讨系列。
活性污泥对于每个采用生物处理法的污水厂的重要性,现在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活性污泥是一个非常众多的微生物的聚集体,这些庞大数量的微生物在污水中汲取养料,呼吸人工添加的氧气,生长繁殖,新旧更替,实现了污水的净化过程。
对于污水厂的管理人员来说,看不到每个微生物的作用,无法具体到每个生物反应,所以,期望污水各项指标稳定达标排放就成为了很飘渺的事情,常常是水质指标超标了,才要进行救火式的调整,而此时的活性污泥往往已经呈现了很糟糕的运行状态,那么怎么才能防患于未然,在问题爆发之前解决呢? 我们还是要从活性污泥的本身来进行探讨。
对于一个采用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厂来说,每日最常见的工作就是做SV了,SV30作为检测简单,方便快捷的活性污泥检测手段,可以在30分钟内检测到活性污泥的基本性状,成为污水管理人员对活性污泥性状的基本判断的方式;MLSS是活性污泥的浓度,它的数值反映了生物池内活性污泥的多少,活性污泥的基本数量,是保证污水能得到稳定处理的前提,因此对每日的活性污泥浓度的化验也是污水厂保持良好的水质处理的工作之一;MLVSS是活性污泥中的有机物的含量,通过检测MLVSS的数值,可以简单的描述出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所占的比例; 而计算值SVI是通过污泥浓度和体积之间的比例关系来描述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一个指标。
我们能看到这四个指标,都是在物理和化学的性质上来宏观的描述活性污泥的,那么这四个指标的对于我们污水厂的运行管理上有什么指导作用呢?活性污泥的系统是一个由生物池和二次沉淀池共同组成的系统(MBR工艺通过膜分离技术替代了沉淀池的泥水分离作用),二沉池良好的泥水分离是活性污泥法运行好坏的关键。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它通过利用微生物的活性污泥来降解有机物,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1.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处理技术,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在活性污泥法中,将含有有机物的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微生物细胞等无害物质。
2. 活性污泥的组成活性污泥主要由微生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
微生物是活性污泥的核心,它们通过吸附、吸附和生物化学反应等方式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有机物是活性污泥的营养来源,提供微生物进行代谢反应所需的能量和碳源。
无机物主要包括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为微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
3. 活性污泥的处理过程活性污泥法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曝气池、沉淀池和回流系统。
曝气池:曝气池是活性污泥法的核心设备,通过机械搅拌或者气体曝气等方式,将含有有机物的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
在曝气池中,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进行代谢反应,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沉淀池:曝气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在沉淀池中,通过重力沉降将污泥与清水分离。
清水从沉淀池的上部流出,进一步处理或者直接排放。
而污泥则沉积在沉淀池的底部,形成污泥层。
回流系统:为了保持活性污泥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一部份污泥会通过回流系统返回到曝气池中。
回流系统可以提供适宜的微生物量和营养物质,保持活性污泥的活性和代谢能力。
4. 活性污泥法的优点活性污泥法具有以下优点:(1) 处理效果好:活性污泥法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使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2) 投资和运营成本低:相比其他污水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的投资和运营成本较低,适合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使用。
(3) 工艺稳定性高:活性污泥法对进水水质的适应性较强,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4) 体积小:活性污泥法的处理设备相对较小,占地面积较小。
5. 活性污泥法的应用领域活性污泥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
活性污泥法介绍
活性污泥法介绍水处理技术:(一)概述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
活性污泥法是向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
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二)设计运行参数活性污泥的主要运行参数有:1、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一般为3-5g/L。
2、BOD负荷,有污泥负荷与容积负荷两种。
污泥负荷,即BOD-SS 负荷,一般为0.2-0.5kgBOD5./kg.MLSS.d。
我国石化厂和炼油厂,目前常用BOD-SS负荷作设计运行参数。
3、污泥龄(ts)与污泥负荷有关,一般为2-15d。
4、污泥沉降比(Pv),15-40%,以5、污泥体积指数(SVI),简称污泥指数。
一般认为:SVI 100 SVI>200污泥沉降性能不好(三)应用条件活性污泥法是好氧的生物处理法。
它与其它生物处理法一样,其应用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
主要控制因素有:1、BOD5/CODBOD5/COD=0.7时,中的有机物几乎都可用生物法处理;BOD5/COD>0.5时,适宜生物法处理;BOD5/COD 2、溶解氧(DO) 混合液中的DO以2mg/L左右为宜。
3、营养物质微生物的代谢需要一定比例的营养物质。
除以BOD5表示的碳源外,还需要氮、磷和其它微量元素。
BOD5:N:P的正确比例,应通过试验确定。
不过一般按下式计算:BOD5:N:P=100:5:1经计算,若氮不足,可投加尿素、硫酸铵或粪便等;若磷不足,可投加磷酸氢二钠或粪便等。
石化废水和炼油废水,一般因缺少磷元素而需投加磷酸氢二钠或磷酸三钠。
4、PH值一般为6-9。
超出此范围,应进行PH调节。
5、水温以20-30℃为最好;最高不超过35-40℃;不宜低于10℃。
6、有毒物质重金属、硫化物、氰化物、硫化氢等无机物以及酚、甲醛等有机物,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应按其容许浓度严加控制。
(四)曝气池的分类活性污泥法系统中,处理废水的核心构筑物为曝气池。
活性污泥法讲义
pH值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环境 因素之一。不同的微生物对pH值的要求不 同,因此,在活性污泥法处理过程中,需要 控制适宜的pH值范围,以满足不同微生物 的生长需求。
微生物因素
微生物种类
活性污泥法中涉及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包括 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不同种类的微生 物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不同,因此,在活性 污泥法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微生物种类的 选择和优化,以提高处理效果。
有机物降解
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源进行代谢,将有机物 转化为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同时微生物得到增殖。
沉淀分离阶段
泥水分离
在沉淀池中,活性污泥与清水进行分 离,上清液作为净化后的出水排出, 沉淀下来的污泥回流至生物反应池。
污泥回流
为了保持生物反应池中的微生物数量, 将沉淀下来的污泥回流至生物反应池, 以保证生物反应阶段的稳定运行。
活性污泥法讲义
目录
• 活性污泥法概述 • 活性污泥法处理流程 • 活性污泥法的影响因素 • 活性污泥法的应用与案例 • 活性污泥法的改进与优化 • 活性污泥法的挑战与前景
01 活性污泥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 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方法。
特点
具有较高的污染物去除效率,适用于 处理多种类型的废水,且工艺成熟稳 定。
运行成本
分析活性污泥法日常运行中的费用,如电费、人工费、 药剂费等。
环境效益
评估活性污泥法对环境改善的贡献,以及由此产生的 经济效益。
06 活性污泥法的挑战与前景
活性污泥法的挑战
高能耗
活性污泥法的运行需要大量的 能源,特别是在污泥的脱水、
干燥和焚烧等环节。
污泥处理难度大
活性污泥法介绍
局限性
能耗较高
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混合、沉淀等过程需要消耗 大量能源,增加了运行成本。
对温度和pH值有要求
活性污泥法的最佳运行温度和pH值范围有限, 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ABCD
对有毒物质敏感
活性污泥法对有毒物质较为敏感,少量有毒物质 可能导致活性污泥死亡或性能下降。
占地面积较大
活性污泥法需要较大的构筑物和沉淀池,占地面活性污泥法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趋势
高效低耗
资源化利用
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改进反应器结构和加 强过程控制,提高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率 ,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将活性污泥中的有机物和营养元素进行回 收利用,如制作肥料、生物质能等,实现 资源循环利用。
低碳环保
智能化控制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加强污泥处理和处置过程中的环境监 测和监管。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 段,实现对活性污泥法的智能化控制,提 高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活性污泥法的研究方向
微生物种群与代谢机制 深入研究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种 群结构、代谢机制及其与环境因 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优化工艺 提供理论支持。
过程控制与智能化 研究活性污泥法的智能化控制策 略,开发高效的过程控制算法和 监测技术,提高处理过程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
有机物降解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 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 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
氧气供应
通过曝气设备向池内提供 足够的溶解氧,支持微生 物的呼吸作用。
沉淀池
泥水分离
出水排放
通过沉淀作用将活性污泥与处理后的 水分离,使出水清澈。
经过沉淀后的清洁水可进行排放或再 利用。
活性污泥法简述
活性污泥法简述【格林大讲堂】当前流行的污水处理工艺有:传统活性污泥法、AB 法、SBR 法、氧化沟法、A/A/O 法、A/O 法等,这几种处理工艺都是从活性污泥法派生出来的,且各有其特点。
活性污泥法工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废水好氧生化处理技术,其主要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曝气系统以及污泥回流系统等组成。
废水经初次沉淀池后与二次沉淀池底部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时进入曝气池,通过曝气,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并与废水充分接触。
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和胶状物质被活性污泥吸附,而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用作自身繁殖的营养,代谢转化为生物细胞,并氧化成为最终产物(主要是CO2)。
武汉格林环保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和配套的专业环境工程团队,秉着崇高的环保责任和义务长期维护提供免费的污水处理解决方案,是湖北省工业废水运营管理行业中的品牌。
18年来公司设计并施工了上百个交钥匙式的污水处理工程。
非溶解性有机物需先转化成溶解性有机物,而后才被代谢和利用。
废水由此得到净化。
净化后废水与活性污泥在二次沉淀池内进行分离,上层出水排放;分离浓缩后的污泥一部分返回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其余为剩余污泥,由系统排出。
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出现最早,至今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好,经验多,可适应大的污水量,对于大厂可集中建污泥消化池,所产生沼气可作能源利用。
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不足之处是只能作为常规二级处理,不具备脱氮除磷功能。
若只要求去除有机污染物时,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仍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采用中等污泥负荷,曝气池为连续推流式。
目前仍有大批采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处理厂在运行。
对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进行的各种改进,产生了很多种不同的活性污泥工艺。
一些工艺较传统工艺处理功能增强,一些工艺运行更加稳定,而另外一些工艺的费用大大降低或运行更加方便。
这些工艺上的改进,充分满足了各种不同的处理要求。
这些改进可以分为池形的改进、运行方式的改进、曝气方式的改进、生物学方面的改进以及投加填料等几个方面。
10第五章活性污泥法
(2)污泥沉降比SV
• 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 l000mL量筒中,静置 沉降 30min 后,沉降污泥所占的体积与混 合液总体积之比的百分数。所以也常称为 30min沉降比SV30。
(3)污泥体积指数SVI
污泥体积指数也称污泥容积指数,是指曝气池 出口处混合液,经 30min 静置沉降后,沉降污 泥体积中 1g 干污泥所占的容积的毫升数 , 单位为mL/g,但一般不标出。 它与污泥沉降比、浓度有如下关系: SVI=SV/X
其组成比例随废水不同而异,如生活污水的活性污 泥中的有机、无机成份约占70%和30%。
活性污泥的絮状颗粒中,由千万种细菌为 主结成的团粒,统称菌胶团,在其正常发 育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活性污泥的吸附、 絮凝、沉降周围营养物质等功能;而在不 正常情况下,活性污泥的菌胶团消失,丝 状菌大量出现,沉降性能恶化 ,活性污泥 有可能发生膨胀(统称污泥膨胀)。
第七章
活性污泥法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第一节
一、活性污泥法
概述
活性污泥法是采用人工曝气的手段,使栖息有大 量微生物群的絮状泥粒(即活性污泥)均匀分散并 悬浮于反应器(即曝气池)中,与废水充分接触; 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微生物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 活动,有机污染物达到降解、去除,使废水得以净 化的方法。 活性污泥法的三要素:活性污泥、有机物和溶解氧 。
空 气
二 沉 池
曝 气 池
出 水
回流 污泥
剩余 污泥
第二节 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 是有机污染降解的主体,由于它不是一 般的污泥,而是栖息着具有生命活力的微生物群 体的絮状污泥,故人们称之为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通常呈流态,为黄褐色絮状颗粒(绒 粒),通称生物絮凝体。 活性污泥直径一般为0.02-2mm,含水率一般为 99.2 - 99.8 %,密度(含固率)因含水率不同而 异,一般为1.002-1.006g/c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污泥的基本组成
6、细菌是活性污泥组成和净化功能的中心,是微
生物的最主要部分 7、污水中有机物的性质决定那些种属的细菌占优 势 8、在一定的能量水平(即细菌的活动能力)下,细 菌构成了活性污泥的絮凝体的大部分,并形成 菌胶团,具有良好的自身凝聚和沉降性能 9、在活性污泥中,除细菌外还出现原生动物,是 细菌的首次捕食者,继之出现后生动物,是细 菌的第二次捕食者。
根据污水中可沉悬浮物质浓度的高低和絮凝性能的强弱,沉淀过程有 以下四个过程: 自由沉淀:亦称离散沉淀,是一种相互之间无絮凝倾向或弱絮凝倾向 的固体颗粒在稀溶液中的沉淀。 絮凝沉淀:是一种絮凝性颗粒在稀悬浮液中的沉淀。 成层沉淀:污水中的悬浮物浓度较高时,颗粒相互靠近,每个颗粒的 沉降过程都受到周围颗粒作用力的干扰,但颗粒之间相对的位置不变, 成为一个整体的覆盖层共同下沉。
活性污泥法基本工艺流程
鼓风机房
空气
进水
初沉池 曝气池 二沉池
出水
初沉污泥
回流活性污泥
回流污泥 泵房
剩余污泥
活性污泥法对进水水质的要求
1、营养源 C/N/P = 100:5:1
2、pH 6.0~8.5
3、温度 12~25℃
4、进水浓度:BOD5、CODCr、SS、NH4-N、TN、TP
5、水量、水质的变化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 ——活性污泥法
2007年7月
目录
概述 初次沉淀池 曝气池 二次沉淀池
一、概述
活性污泥法的历史 什么是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的基本组成 活性污泥的主要生物种类 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 活性污泥法基本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对进水水质的要求
活性污泥法的历史
压缩沉淀:当污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很高时,颗粒之间便相互接触彼 此支撑。在下层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被挤出界面,因此颗粒之间相互 拥挤得更加紧密。这种拥挤与自动压缩过程,称之为压缩沉淀。
自由沉淀的特点
发生条件: 废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不高,而且不具有凝聚性 时发生的。 特征: ※沉降过程中,固体颗粒不改变形状和尺寸,也 不互相粘合,各自独立地完成沉降过程。 ※颗粒的沉降速度在经一定的沉降时间后保持不 变。 现象: 实验时可观察到水是从上到下逐步变清的。
絮凝沉淀的特点
发生条件: 固体浓度也不高,但具有凝聚性时发生的。 特征: ※在沉降的过程中,颗粒互相碰撞、粘合,结合 成较大的絮凝体而沉降; ※沉降的过程中颗粒的尺寸不断变化;颗粒的沉 降速度是变化的。 现象: 水也是逐渐变清的,但可观察到颗粒的絮凝现象。
成层沉淀的特点
发生条件: 污水中悬浮颗粒的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发生的。 特征: 每个颗粒的沉淀将受到其周围颗粒存在的干扰, 沉速有所降低,在聚合力的作用下,颗粒群结合 成为一个整体,各自保持相对不变的位置共同下 沉。 现象: 实验时可观察到水与颗粒群之间有明显的分界面, 沉降的过程实际上是该界面下沉的过程。
初沉池类型、构造和数量
形状: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
流态及结构:平流、辐流或竖流 平流沉淀池:采用长方形或正方形 辐流或竖流沉淀池:采用圆形 构造:水密性钢筋混凝土、具有抗浮安全结构 数量:2个以上
辐流式沉淀池
泥水界面状态
沉速开始下降状态
沉降最终状态
自由沉淀
絮凝沉淀
成层沉淀
压缩沉淀
初沉池:自由沉淀、絮凝沉淀
初沉池的原理和作用
原理: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将污水中的非溶解性固体 分离出来。 作用:
去除悬浮物和漂浮物
使细小的固体絮凝成较大的颗粒并予以去除 去除被较大颗粒吸附后的部分胶体物质 具有一定的缓冲、调节作用
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
活性污泥法是使具有净化功能的絮体状比表 面积大的微生物群体,根据需要在反应体系 内不断循环并且通过人为地控制多余部分 (称剩余活性污泥)排出系统外,使曝气池 内的底物(污水中的BOD5)和微生物的比值 经常保持一定的水平,并在溶解氧存在的条 件下,使底物和由不同种群微生物所形成的 絮体充分接触而进行微生物代谢和有机物分 解的方法。
活性污泥的主要生物种类
1、细菌类(单细胞生物):菌胶团、球衣细菌、硝化菌、脱氮 菌、聚磷菌等 好氧/厌氧 分解吸收有机物 2、原生动物:变形虫、纤毛虫、鞭毛虫等 分解有机物、细菌,再生表面吸附能力 3、藻类:兰藻类、绿藻类、硅藻类等 植物 光合作用 氧 氧化有机物 4、后生动物 多细胞生物体,轮虫,线虫
原水
混合液
出水
富含分解有机物的 微生物
活性污泥的基本组成
1、活性的微生物 2、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 3、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和 无机物 4、其中微生物是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部分。活性 污泥中的微生物又是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 后生动物等多种微生物群体相结合所组成的一 个生态系 5、活性污泥通常为黄褐色或褐色絮状颗粒,其直 径一般为0.02-2mm,含水率一般为99.2- 99.8%,密度因含水率不同而异,一般为1.002 -1.006g/cm3
活性污泥法是对城市污水及有机工业废水最 有效的生物处理法。1914年由Ardon和Rocket 开创以来,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研究及应用 已有90多年的历史。
什么是活性污泥?
在曝气池内,悬浮着大量肉眼可观察到的絮状污泥颗粒, 这种絮凝体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所构成,它有 巨大的表面积和很强的吸附性能,称为活性污泥。
压缩沉淀的特点
发生条件: 废水中悬浮物的浓度很高时发生的。 特征: 此时固体颗粒互相接触,互相支承,在上层颗粒 的重力作用下,下层颗粒间隙中的液体被挤出界 面,固体颗粒群被浓缩。 现象: 粒群与水之间也有明显的界面,但颗粒群部分比 成层沉降时密集,界面的沉降速度很慢。
沉淀的基本原理
沉降初始状态
6、其它:油、溶解盐、重金属(锌、铜、钴、钼/ 镍、镉、铬)等
二、初沉池
用 初沉池类型、构造和数量 初沉池的刮泥机及排泥设备 初沉池的运行维护管理
沉淀的基本原理
在流速不大时,密度比污水大的一部分悬浮物会借重力作用在污水中 沉淀下来,从而实现与污水的分离。这种方法称之为重力沉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