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档案中有关民国时期中韩关系的史料

合集下载

韩国档案中有关民国时期中韩关系的史料

韩国档案中有关民国时期中韩关系的史料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韩国档案中有关民国时期中韩关系的史料
作者:陈红民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310028
刊名:
民国档案
英文刊名:REPUBLICAN ARCHIVES
年,卷(期):2007(2)
被引用次数:1次
1.中华民国国产样品(见本)清单
2.卢春芳致田中武雄函(1934年10月3日)
3.朝鲜华侨概况
4.卢春芳致穗积真六郎函(1931年10月26日)
5.卢春芳致穗积真六郎函(1931年10月5日)
6.丛成义池鱼之殃:万宝山事件与韩国排华惨案 2003(02)
7.王守善致松村松盛函(1928年3月29日)
8.杨昭全;孙玉梅韩国华侨史 1991
9.卢春芳致田中武雄函(1934年9月15日)
10.卢春芳致田中武雄函(1934年5月10日)
11.卢春芳致田中武雄函(1932年9月16日)
12.卢春芳致穗积真六郎函(1932年7月25日)
13.黄宽重中韩关系中文论著目录 2000
14.中华民国驻朝鲜各领事馆经费及年俸、教育等费表
15.各国领事馆关系(昭和七年)
1.陈红民民国时期发生在朝鲜的教科书事件[期刊论文]-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8(3)本文链接:/Periodical_mgda200702017.aspx。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在外交上的努力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在外交上的努力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在外交上的努力作者:PARK JANGCHUN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01期【摘要】 1910年,在日本合并朝鲜的时期,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

受辛亥革命的影响,朝鲜的独立运动家们希望通过与中国的关系实现韩国的独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随之诞生,中国成了韩国独立家们开展独立运动的据点。

本文将考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与中国建立了怎样的外交关系并得到了中国怎样的帮助,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关键词】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广东护法政府独立运动1.大韩民国上海临时政府的建立韩国人为了进行独立运动而流亡中国的是从1911年武昌起义的胜利而得到了推动。

武昌起义的胜利消灭了持续了276年的清王朝君主统治。

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所以从1911年11月开始韩国有识之士陆续流亡中国进行独立运动已成了时代的潮流。

1919年,韩半岛境内爆发了声势浩大的“3.1”运动。

此次的非暴力性民众抵抗运动最终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暴力回应而以失败告终。

但“3.1”运动使得独立运动更具组织性,也成了建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契机。

当时分散在美国、中国、苏联等国家的韩国独立运用志士门都聚集到上海并在1919年4月13日建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并将国号定为“大韩民国”,同时制定了临时宪法。

这在韩国历史上为首次实行民主共和制。

从1919年4月开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的法国租界正式开始办公,行使了一个政府的统治权。

临时政府公布了政府联系地方的制度并向韩国的各个道、郡、邑派遣官员使其组织反日秘密组织并建立了秘密行政機构,甚至还派遣地方官员试图统治韩国人和领土。

由于该制度的实施韩国国民才得以有机会参与独立运动并为独立运动进行筹款等活动。

2.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对华外交及其成果1921年中华民国护法军政府在广州成立,孙文就任大元帅。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派遣特使转达了5项外交国书,孙文事实上承认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并同意韩国青年加入中国军官学校,而且通知正在参加太平洋会议的中国代表与韩国临时政府代表取得紧密的联系,指示要强化宣传并号召韩国独立问题。

大韩民国古代史

大韩民国古代史

根据考古所得,早在远古时期朝鲜半岛之上就已有人类居住[1]。

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50万年[2],公元前5千年进入新石器时代[3],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4]。

到了公元前4世纪进入铁器时代[5]。

公元前194年燕人卫满推翻古朝鲜准王,国号仍称“朝鲜”,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就是卫满朝鲜。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东征朝鲜,设立四郡,此后“朝鲜”一词长期消失在中国典籍中。

公元4世纪以后,高句丽在鸭绿江流域兴起,兼并北部的各部落国家及汉四郡。

在南部,百济消灭了马韩54国。

辰韩也由12国合并为新罗。

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史称“三国时代”。

公元7世纪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统一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史称“统一新罗时代”。

904年,新罗僧人金弓裔建立“泰封”。

918年,后高句丽大将王建建立王氏高丽,此后定国号“高丽”。

并深受中国儒家思想以及佛教的影响。

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建立政权,请示明朝改国号为“朝鲜”,史称“李氏朝鲜”。

1896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日马关条约中协定了清朝承认朝鲜自主,当时日本控制下的朝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日本扶持建立了临时性、过渡性的大韩帝国傀儡政权。

1910年“日韩合并”。

不愿被日本统治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于1919年4月13日在中国上海成立,并于1940年到达中国重庆,并与国民政府协商同意正式确定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重庆办公。

1945年2月,二战结束后,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苏英中4国共同托管。

此后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势力范围:由苏联势力范围的“北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及处于美国势力范围内的“南韩(大韩民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因苏联等共产国家缺席,导致当时美国等主导的联合国投票发动了联合国军支持南韩。

联合国军支持的南韩同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的北朝鲜最终在1953年签署停火协议,朝鲜半岛沿三八线非军事区划分为两个国家。

中韩关系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国的交流起源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中韩关系也经历了波折和挑战

中韩关系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国的交流起源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中韩关系也经历了波折和挑战

中韩关系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国的交流起源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中韩关系也经历了波折和挑战中韩关系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国的交流起源,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中韩关系也经历了波折和挑战。

本文将从两国的交流起源、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现代中韩关系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交流起源中韩两国的交流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古代王国已经开始交往。

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例如,中国的汉朝与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王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并且进行了贸易往来。

这些历史传承至今,仍然对中韩关系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二、历史遗留问题然而,中韩关系也曾经历过波折和挑战,其中历史遗留问题是其中一大重要因素。

特别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朝鲜半岛遭受了严重的侵略与压迫。

这段历史给中韩关系带来了许多矛盾和困扰。

同时,在二战期间,中国和韩国也分别成为了盟友和敌对国家,这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之间的矛盾。

三、现代中韩关系的发展随着历史的转变,中韩关系逐渐走向了正常化和改善。

1972年,中韩两国宣布建立外交关系,打开了两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此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形成了广泛而紧密的互利共赢关系。

在经济方面,中国和韩国成为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

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不断增长,投资合作也提升到了更高水平。

韩国企业纷纷投资中国市场,而中国企业也在韩国寻找商机。

此外,两国还在科技、环保、旅游等领域开展着广泛的合作。

在文化方面,中韩交流也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两国之间的旅游往来日益增多,中韩文化交流活动频繁。

例如,韩剧和韩流文化在中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中韩电影合拍项目也不断涌现。

这些文化交流不仅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也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尽管中韩关系曾经历波折和挑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两国政府和人民都愿意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分歧,努力将中韩关系发展成为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

韩国外交史料馆馆藏对华关系类档案评介

韩国外交史料馆馆藏对华关系类档案评介

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9期·国外中共党史资料·!"#$%&''()*+,-./01董 洁 冷战结束后,各国冷战时期的相关档案纷纷解密,韩国也不例外。

为满足国民对公共机关保管信息的公开需求,明确公共机关的公开义务,保障国民的知情权、参政权以及国情的公开透明,韩国效法欧美等国的信息公开制度,于1996年制定《公共机关信息公开法》,并于1998年1月1日起开始正式执行。

20年来,以韩国外交史料馆为代表的一些档案保存机构陆续开放了一批档案文献,其中不乏韩国外交政策、韩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朝鲜半岛南北关系、韩美关系、韩日关系、韩国与越南战争等具有较高历史和学术价值的文档。

受限于国别研究和语言障碍,目前历史学界对韩国档案的了解和利用程度远不及德日等非通用语种国家,更无法与美苏档案相比。

鉴于此,本文拟在介绍韩国外交史料馆馆藏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其中涉及对华关系类档案加以重点评介,以期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韩国外交史料馆馆藏基本情况介绍韩国外交史料馆隶属于韩国外交部,以科学、系统保存和管理主要外交档案为己任,以防止重要外交文件被损毁、保障公民的基本知情权、促进开放的外交事务为目标。

韩国外交史料馆依据韩国《公共机关信息公开法》相关条例,对外交文件采取满30年经审查后向民众公开制度。

当然,依据信息公开法第九条,对涉及国家安全、国防、统一、外交关系等可能引起国家利益重大损失的相关信息以及不利于保护国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信息,暂不予以公开,每隔五年审议一次,以再决定是否公开。

韩国外交史料馆本馆位于韩国首尔特别市瑞草区南北循环路2572号,可搭乘地铁3号线,在良才站下车,12号出口出,步行10分钟,或乘坐406路、17路、21路公交巴士前往,交通十分便利。

外交史料馆本馆为一座地下一层、地上三层的建筑,于2006年3月正式竣工,4月正式对外开放。

外交史料馆地下一层为报告厅、文书接收室、消毒保温室,地上一层为外交文书阅览室、外交史展览厅,地上二、三层为外交文书保管库。

近代中韩关系史的一段内幕——介绍在韩国发现的吴大澄佚文三篇

近代中韩关系史的一段内幕——介绍在韩国发现的吴大澄佚文三篇

近代中韩关系史的一段内幕——介绍在韩国发现的吴大chéng@①佚文三篇权赫秀一、发现吴大chéng@①佚文史料的经过吴大chéng@①是晚清著名清流派官员及著名金石学家,关于他与沙俄会勘吉林东段边界争回被占领土以及甲午战争时期率领湘军出征等事,学界已有若干研究,而他与近代朝鲜的关系,尤其是1885年1~2月间奉命赴朝查办甲申政变之事,则仅见其《自订年谱》及顾廷龙撰《吴kè@②斋先生年谱》之片段记录,此外迄今未见任何研究(注:关于中俄边界会勘之际吴大chéng@①的作用,参见王宁:《吴大chéng@①珲春勘界简论》,《东北地方史研究》1986年第2期及董万仑:《沙俄对我国东部边疆的侵略与吴大chéng@①一八八六年珲春勘界》,《延边大学学报》1977年第1期等;关于甲午战争之际吴大chéng@①的研究,则参见林言椒、李喜所主编:《中国近代人物研究信息》,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187-188页及王仲孚主编:《甲午战争中文论著索引》,台北:国立台湾师大历史研究所、历史学系印行,1994年,121-122页所收各论文。

)。

至于他在朝鲜期间先后转呈朝鲜国王的《辨党论》及“求贤、育才、恤民、缓刑、节用、练兵六条”等文字,仅在吴大chéng@①上光绪皇帝奏折及上述《自订年谱》与《吴kè@②斋先生年谱》中略有提及,其原文则不见于吴大chéng@①个人著述乃至清政府相关文献,韩国方面相关文献中亦只记吴大chéng@①等与朝鲜国王高宗会见等事,仍不见上述文字。

因此,上述文字可以说是吴大chéng@①一生众多著述中“只闻其名而不见其文”的散佚文献。

至2000年,笔者于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担任研究员期间,先后在该研究院藏书阁及韩国国立汉城大学奎章阁、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等处发现以《吴清卿献策论》等为题之前述“六条”文字以及《辨党论》上下两篇,并曾向韩国学界撰文介绍其主要内容(注:权赫秀:《从[吴清卿献策论]来看清政府的对朝鲜干涉政策》,载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藏书阁》第4辑,2000年。

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历史关系

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历史关系

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历史关系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在历史上第一次被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商纣的兄弟箕子在商灭亡后成为朝鲜北部国君,周朝承认其国,史称“箕子朝鲜”。

从此中朝开始了长达2300多年的邻邦历史。

从周到南北朝的700年间,朝鲜与中国基本是相安无事。

611—614年,隋炀帝三伐高丽,动用113万军队,三战三败,损失惨重,国力耗尽,激起全国大起义。

618年后,唐朝与朝鲜境内的新罗结盟灭百济和高句丽,唐朝意图控制朝鲜,派薛仁貴建安东都护府。

由于朝鲜人民反抗唐军被迫撤退。

新罗最终统一朝鲜半岛,与唐结成友好关系。

公元918 年新兴地主高句丽人王建推翻了新罗王朝建立高句丽国,高句丽国相当于现在的朝鲜和韩国再加上部分我国吉林和辽宁的部分地区。

宋元时期,当时的高丽王朝被蒙古征服并臣服于元朝,高句丽国的几代国王或被元朝使臣控制,或成为元朝皇帝的驸马,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元朝附属国。

970年北宋建立后延续中朝友好,直到993年高丽王国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年又被迫臣服金国,1231年蒙古灭亡高丽并建立行省,朝鲜在历史上第一次亡国。

14世纪元朝末年,高丽第31代恭愍王看到明灭元,攻占元大都后,遂决定弃元归明,亲率使节到南京面朝洪武帝朱元璋,并恭贺登基大典。

当时朱元璋斥其重佛轻儒并令其改过,同时赐名曰:朝鲜并赐金印,此为朝鲜由来,朝鲜的意思就是"很少朝觐的藩国"。

后明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赐朝鲜王"李"姓,后称为李氏朝鲜或李氏王朝。

1368年元朝覆灭后,都统使李成桂发动政变,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并建立了与明朝的友邦关系。

1591年日本丰臣秀吉派兵20万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

中国明朝皇帝万历派10万军援朝,历经8年最终击溃日军,保存了朝鲜山河,中朝友谊在历史上达到了顶峰,朝鲜国王从此对明朝感恩涕零,发誓永远成为明朝藩属。

1618年朝鲜出兵袭扰后金配合明军的作战,后金为扫除后患于1636年攻占朝鲜,国王投降,成为清朝的属国,但不出一兵一卒参与对明作战,与清朝的宗主关系一直延续到中日甲午战争前。

中韩关系历程发展历程

中韩关系历程发展历程

中韩关系历程发展历程中韩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时期。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中韩之间的外交关系断绝。

随着时间的推移,1961年,中韩恢复了外交关系。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迎来了快速经济发展的时期。

此时,中韩之间的经贸合作逐渐增加,贸易额也在快速增长。

双方之间的经济交流进一步增强,各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

1992年,中韩两国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正式确立了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这一举动标志着中韩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进入21世纪后,中韩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加强。

两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不断增加。

双方的高层交往频繁,贸易额也呈现出惊人的增长。

中韩之间的旅游合作和人员往来也逐渐增多。

然而,中韩关系也曾经历着一些波折和挑战。

2016年,韩国政府同意在韩国部署美国的“萨德”反导系统,引发了中方的强烈反对和抵制。

此事件导致中韩之间的关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贸易额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2018年,中韩关系迎来了重要的改善机会。

中韩双方通过高层互访和会晤,加强了政治和经济上的合作。

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

此后,中韩关系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

当前,中韩关系持续保持着良好的势头。

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人文交流也在不断增加。

双方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沟通和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总之,中韩关系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从断交到恢复关系,再到合作共赢。

中韩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断扩大,为两国和地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希望中韩关系能够继续巩固和发展,造福两国人民和地区人民。

中韩历史文化纠葛和历史遗产

中韩历史文化纠葛和历史遗产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汉字文化圈”或者“儒教文化圈”等等都是经常用来描述韩中两国关系的词句,还有我们常常使用的“唇亡齿寒”和“隔海相望”等词语也都反映了韩中两国关系的特殊性。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开始向韩国开放,两国之间的交流大幅度增加,两国人民也开始了相互间的重新认识。

两国人民逐渐认识到,虽然韩中两国同属“儒教文化圈”或者“汉字文化圈”,但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思考和行为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对于两国人民来说,从未有过“美流”或者“日流”的说法,但是却出现了“韩流”和“汉流”这样的新词,这些正说明了韩中两国之间存在的距离。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韩国文化的源流是广泛地接受和学习中国文化并将之发展成为本国的文化”的说法并不为过。

如果想进一步探究韩国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历史文化问题势必发展成为两国民族感情和政治关系中的纠葛。

现在,继政治和经济问题以后,文化问题正在成为韩中两国关系发展的核心议题。

对韩中两国之间文化的重新认识,掀起了在国际关系研究中重新认识文化重要性的新的学术潮流。

“冷战”结束以后,“文化”和“认同性”即“认同”的问题在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理论中备受关注。

例如在讨论国际关系的核心议题“文化”和“认同性”时使用的“建构主义”理论正是反映了这种潮流。

从历史观点和现实问题的角度来看待韩中两国关系中的文化问题,必将对两国关系的新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由此可见,随着“韩流”和“汉流”的不断发展,以及两国之间有关历史文化关系争论的不断持续,我们有必要从展望未来的角度出发,重新研究两国的历史文化因素。

谈到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历史关系时,最主要的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以及有关学习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问题。

韩国、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体制下,几乎完全套用了中国的制度和文化,再应用于本国社会并不断将其发展完善。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的天下体制具有很强的礼仪和形式特点,并且是通过具有这种特点的册封和朝贡关系来维持和发展的。

韩国是怎么记载中国历史的,看完之后,才明白韩国人的野心有多大

韩国是怎么记载中国历史的,看完之后,才明白韩国人的野心有多大

韩国是怎么记载中国历史的,看完之后,才明白韩国人的野心有多大韩国是我国的邻国,位于东北亚朝鲜半岛南部,三面环海,西面是黄海,国土面积只有10万平方公里,关于韩国最早的记载,是在西汉司马迁《史记》,武王伐纣后,纣王的叔父箕子在朝鲜半岛建立了“箕子朝鲜”。

但这段正史并没有被承认,即便在韩国的历史书上,也没有关于“箕子朝鲜”的记载,关于韩国的历史,他们在历史书上也是重新进行了“规划”,光是疆域领土就达到了2000万平方米。

在韩国最早的历史当中,取代“箕子朝鲜”的是《三国遗事》的“檀君朝鲜”,檀君是太阳神之子桓雄与熊女结合而生,相传檀君在公元2333年建立“古朝鲜国”檀君朝鲜,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檀君在位1500年,后隐居阿斯达为山神,活了1908岁。

檀君在位时期,还遭遇了蒙古铁木真袭击,1218年,铁木真本来是围攻金国,但变成了高丽,高丽被蒙古击败,高丽王室对蒙古称臣奉贡,高丽王室被迫与蒙古联姻,每年高丽都要向蒙古进贡大批金银童女。

1274年到1281年,作为附庸的高丽跟随蒙古两次讨伐日本,蒙古国还将日本领土赏赐给了朝鲜,但随着西征,大批的高丽人被迫要提供大批的船舰物资,高丽人不堪重负,纷纷选择起义,蒙古国由此推翻,蒙古打下的疆土,也成了朝鲜的疆域。

这段历史显然就是荒诞之谈,那么这段历史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这还得追溯到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为了扩张,打算以朝鲜半岛作为跳板入侵中国,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开了朝鲜,强迫朝鲜承认日本的驻兵权和派兵权。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废除朝鲜跟清朝的宗藩关系,并将韩国划为日本领土,为了控制朝鲜,日本扶持傀儡皇帝,建立大韩帝国,封韩国皇室为日本贵族,为了奴化朝鲜人,提出“日韩同源”,还建立学府,规定日语我国语。

正是这些情况,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提高韩国人的反抗意识,特地将韩国神话《三国遗事》加以宣传,特别是二战结束之后,苏美两国建立南北韩,而南北韩为了提高民族意识,就将檀君写进了历史教材当中。

中韩关系的历史渊源与现状总结

中韩关系的历史渊源与现状总结

中韩关系的历史渊源与现状总结随着中国的崛起和韩国的发展,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合作领域也越来越多。

但是两国之间的关系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充满了历史渊源和政治敏感性。

本文将从历史、经济、文化、人民交流等多个角度来探讨中韩关系。

历史渊源中韩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朝。

尽管当时的朝鲜半岛是由三个国家划分的,但由于汉朝的对朝政策,朝鲜半岛长期处于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影响之下。

明朝时期,朝鲜向明朝称臣,成为中国在东亚的一个附庸国家。

但是,这种关系一直都是不平等的,朝鲜不得不向中国贡献并接受中国的决定。

在19世纪末,中韩关系开始走向危机。

当时,中国和日本进行了一次战争(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使得韩国感到危机感,于是他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现代化和改革。

然而,在1895年,朝鲜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国王李垠被中国王朝杀害,而后清王朝就接手了朝鲜半岛,并把它归为其领土。

这次事件严重影响了中韩关系,中国和韩国的互信失去了基础,中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经济合作自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韩国GDP不断增长,中韩之间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

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从2000年的不到50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超过3000亿美元。

现在两国是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

然而,中韩贸易中有一些敏感问题。

例如,韩国的三星、LG等电子产品巨头与中国企业遭遇了激烈的竞争。

此外,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韩国的反垄断法导致了一些贸易争端。

例如,在2017年,韩国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同意在部署美国反导系统“萨德”后,中国对韩国发起贸易报复行动,导致两国之间的关系降温。

文化交流随着K、J流行(韩国文化和日本文化在中国的流行或发展),中韩之间的文化交流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

从2019年起,中国的电影市场已经超过了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

在中国,部分中青年已经被韩国的K流行所吸引。

对于许多中国年轻人来说,韩国的流行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凭借者。

13张民国时期银行票据的保护修复与研究

13张民国时期银行票据的保护修复与研究

13张民国时期银行票据的保护修复与研究作者:李慧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18期摘要:收藏于重庆韩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的13张民国时期银行票据是珍贵的纸质文物。

由于文物材质脆弱及保存不当等因素,文物出现了酸化、折痕、残缺、字迹模糊等病害。

根据这13件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要求,对其进行了去污、脱酸、修补、平整等保护修复操作,使得文物病害得以消除或控制,文物寿命大大延长。

同时,文物上的信息显示出国民政府对韩国临时政府经济上的援助,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支持韩国临时政府活动的实物证明,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关键词:银行票据;韩国临时政府;保护修复;历史研究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以下简称韩国临时政府)于1919年4月11日在上海法租界成立,在中国流亡了27年,尤在重庆时期的反日复国运动中最为活跃。

不仅组建了韩国光复军,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也发展迅速。

这13件银行票据是研究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与韩国临时政府关系的实物资料,记录了中韩两国同仇敌忾、携手抗日的光辉历史,以及为反对法西斯、争取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

2018年10月,由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完成这13件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并顺利通过专家组的验收。

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的《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文物博函[2015]1294号)要求,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遵循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耗时6个月,顺利完成了修复工作。

同时,票据上记录的文字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韩国临时政府在中国境内,为争取民族独立不断奋斗的光辉历史。

1 银行票据的基本情况1.1 级别与名称这13件银行票据中有国家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7件、三级文物4件。

文物的名称是根据文字信息上记录的准确时间与票据的具体用途来命名。

如1942年中国银行重庆分行海外汇款单、1943年中国银行重庆分行海外汇款单2件一级文物的名称。

文物的具体级别与名称如下(表1)所示。

1.2 文字信息这13件票据包括银行收入传票1张、转账传票1张、现金付出传票1张、电汇汇款便查簿1张、海外汇款单2张、现金取款单6张、汇款申请书1张。

中韩关系的历史回顾及创新思考

中韩关系的历史回顾及创新思考

中韩关系的历史回顾及创新思考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近,文化交往历史悠久。

但是,自19世纪末以来中韩两国之间的交往发生了许多波折和变化,有过战争、冷淡、友好等多种不同的状态。

本文将回顾中韩关系的历史,并从现实出发,探讨如何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

一、近代史上的中韩关系中韩两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当时朝鲜半岛是中国的一个省份,而且中韩之间的贸易和文化往来非常频繁。

但是,近代以来中韩关系的发展经历了起伏和变化,其中最显著的事件是韩战。

韩战爆发于1950年6月25日,中国是朝鲜的盟友之一,遂出兵干涉,直接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作战,即所谓“朝鲜战争”。

这场战争结束于1953年,虽然并不是中韩直接对抗,但是却深刻影响着两国关系。

在此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韩关系比较冷淡。

文革时期,由于中方对“走资派”之类的韩国著名人士的批判,中韩关系更为紧张。

直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韩关系才开始有所改善。

1992年,两国建交,这一事件是推动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契机。

二、近年来中韩关系的发展及现状21世纪以来,中韩关系经历了快速发展,双方不仅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处于较为良好的状态。

在经贸方面,中韩贸易额不断攀升,在2019年达到3121亿美元,韩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此外,中韩自由贸易协定2015年正式生效,这对于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上,两国在朝鲜核问题和东北亚安全等问题上有着较为紧密的合作。

同时,中国和韩国两国还在联合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机构中联手合作。

文化和教育合作不断加强,教育交流与人员互相往来也得到了广泛发展,中韩两国在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上颇有成果。

三、中韩关系的创新思考可以发现,近年来中韩之间的互信和合作水平已经较为高。

然而,中韩关系作为两个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更多创新思考和长期规划,以促进更广泛深入的发展。

在经济方面,虽然中韩的贸易规模巨大,但是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例如产业重合、过度依赖某些领域等。

近代中韩关系史的一段内幕

近代中韩关系史的一段内幕

,变乱之后新政出焉。

汉承秦弊,治狱不得其平,而文帝除诽谤去肉刑,景帝改磔为弃市,与民休息,几致刑措,宣帝好用文法吏,而路温舒上尚德、缓刑之书,帝善其言,卒为刘氏中兴之主。

深察古今治乱兴衰之故,未有不以嗜杀人而乱、行仁政而兴者也。

夫人孰不贪生而恶死,而有时严刑峻法不足以禁暴止邪,奸宄日生而民不畏死者,何哉?非律令之不严,乃教化之不明也。

教化不明则民无廉耻,无廉耻则攘夺矫虔无所不为而犯法者众,虽武健严酷之吏不能平其政祛其弊。

故曰法令音,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原也。

今中国之律例,轻重得其平,泰西各国大率用轻典而死罪少。

惟朝鲜之用刑为独重,情有可原者法无可贷,无知愚民辄抵于死罪。

执法之吏曰此邦国之律也不可易,定谳之官曰此先王之制也不可废。

当此祸变甫息、天心厌乱之时,亟宜兴上德之风,为更新之化,法文景之治,布宽仁之政,除车磔之刑,去腰斩之律,设原情之法,定减等之科,不必纵惟其平,不必赦惟其允,安见唐虞三代刑期无刑之化,不可复见于今日哉?五.节用论汉文帝惜百金之费而罢露台之工,慎夫人衣不曳地,帏帐无文绣,天下称其俭而不以为吝,不伤财不劳民也。

夫节用与爱人相为表里,用不节则征敛必烦,取于民者无常度而民必困矣。

泰西各国练兵、制器、造船之费,往往借贷于民,按年计息,谓之国债,又有借债于他国以资国用者,此不得已之举,不可以为法也。

若称贷于他邦,以供玩好之用,则国债之流弊为无穷矣。

国之所入,岁有常经,用不足而债日增,日增不已,不得不敛民财以塞其漏卮。

挖肉补疮,无所不至,民力安得而不竭,民情安得而不解体,可不惧哉,可不惧哉?六.练兵论国家兵、农、礼、乐,去古本不甚远也。

独练兵之法,至今日而一大变,愈变而愈新,愈用而愈精,与二三十年前战阵之事大不相同矣,即二三十年前知兵之将,有可用有不可用矣。

撮其大要,不外良将、精兵、利器三者,而器不利兵不精,虽有良将亦不足恃。

汉晁错论兵法曰,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敌也,卒不可用以其将予敌也。

论今日器械之利,水师则有练船、快船、铁甲船之制,有沉雷、碰雷、杆雷、鱼雷之用。

中韩关系历程发展历程

中韩关系历程发展历程

中韩关系历程发展历程中韩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末,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下面将从三个阶段进行概述。

第一阶段是古代交往时期。

早在公元4世纪末,中国与朝鲜半岛就开始了交流,当时朝鲜半岛受到中国的文化与政治影响。

在隋唐时期,朝鲜半岛沿袭了中国的皇位系统,并接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因此,中韩关系在这一时期保持了相对友好的状态。

第二阶段是近现代时期。

19世纪末,中国与朝鲜半岛都受到了外国列强的侵略与干涉,这对中韩关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在这一时期,朝鲜半岛被日本占领,中国也处于国内动荡不安的境地。

中韩两国进行了长时间的独立斗争,并在二战结束后都取得了独立。

然而,由于长期的战乱与积贫积弱,中韩两国开始了艰难的重建工作。

第三阶段是现代合作时期。

1972年,中韩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开始了友好接触与合作。

从那时起,中韩两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展开。

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中国与韩国的经济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两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活动也不断增加。

在文化交流方面,中韩两国举办了许多文化节、电影节、音乐会等活动,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然而,中韩关系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历史问题的处理。

韩国民众普遍对日本殖民统治期间的侵略感到愤怒,一些人认为中国处于被日本侵略的保护国地位,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

这导致了中韩两国在历史问题上的纷争与不和。

此外,两国在一些地缘政治问题上也存在分歧,例如对朝鲜核问题的态度不同。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中韩关系近年来仍然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两国在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人文交流也更加频繁。

中国和韩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对于地区和平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随着双方的努力与合作,中韩关系将迈上更高的台阶,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中韩建交秘闻

中韩建交秘闻

国) 政 府 。9月 , 北 朝 鲜 在 苏 联 的 扶植 下 . 也成 立 了 以金
日成 为 首 的 朝 鲜 民 主 主 义 人 民 共 和 国 ( 又称北朝鲜 ) 政 府 。从 此 , 朝鲜 就 分 裂 为 两 个 国 家 。 1 9 5 0年 6月 2 5日 , 金 日成 为统 一 朝 鲜 , 指 挥 北 朝
走还赠送许多在 国内很难见到的电子产品 , 等等 。
5月 7 日 1 2点 多 .中 国 民航 代 表 团 3 3人 乘 波 音
求 会见 “ 台湾驻韩 国大使” , 否则 机上乘 客将被 继续扣
押 当 人质 。 面 对 暴 徒 提 出的 条 件 , 南 朝 鲜 方 面并 没 有 立 即答 复 ,而 是 召 开 紧 急会 议 研 究 处 置 办 法 .让 他 们 等 待 。在 这 以 后 的 时 间 里 , 暴徒们不许任何人离开飞机 , 旅客 们十分愤怒 , 但 又 无 可 奈 何 。直 到 8个 小 时 后 , 劫
鲜 军 队 突然 越 过 “ 三八线” , 向南 朝 鲜 发 动 进 攻 , 朝 鲜 战 争 爆发 。战 争开 始 后 , 南 朝 鲜 军 队 难 以抵 挡 金 日成 的部 队, 向南 节 节败 退 , 眼 看 就要 退 到 半 岛南 部 边 沿 , 李 承 晚
向美 国告 急 。美 国总 统 杜鲁 门接 到 报 告后 , 立 即派 部 队
国 的 扶植 下 , 成立 了以李承晚为首的大韩 民国( 又 称 韩
劫机事件发生后 , 中国政府面临一个外交难题 , 为
自从 朝 鲜战 争后 , 中 国与南 朝鲜 就 一 卣处 于敌 对状 态 , 没
有外 交关 系 。能否通 过谈 判说 服南朝 鲜 , 将被 劫持 飞机 和

历史趣谈:震惊!蒋介石竟是韩国独立的最大支持者!

历史趣谈:震惊!蒋介石竟是韩国独立的最大支持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震惊!蒋介石竟是韩国独立的最大支持者!导语:消弭分歧,促进在华韩国抗日力量团结1931年7月1日,日警在中国吉林万宝山地区开枪射击中国农民。

7月3日至9日,日本当局在朝鲜汉城等地煽起消弭分歧,促进在华韩国抗日力量团结1931年7月1日,日警在中国吉林万宝山地区开枪射击中国农民。

7月3日至9日,日本当局在朝鲜汉城等地煽起排华暴动,中国华侨受到袭击。

此事引起蒋介石震动。

其7月24日日记云:“余意即应对世界各国宣言及提案国际联盟会,暴露日本政府有组织的杀害侨民之罪恶”,“朝鲜合并,我国未经承认。

中日所订条约,皆认朝鲜为完全独立国。

”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开始调整政策,致力于抗日准备,加强了和韩国来华人士,特别是和金九的联系。

金九(1876—1949),韩国黄海道海州人。

早年参加抗日运动,三次被捕。

1919年来华,先后担任韩国临时政府警务局长、内务总长,1927年任国务领(总统),次年组织韩国独立党。

在金九之外,流亡中国的韩国爱国者之间派系众多,分合频繁,经常发生内讧,无法形成统一的抗日复国力量。

在援韩过程中,蒋介石始终注意处理派系关系,促进韩国爱国人士的团结。

1932年,蒋介石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陈果夫及三民主义力行社书记滕杰分别开展援韩工作。

当年4月,力行社成立东方民族复兴运动委员会,确定以“济弱扶倾”精神援助中国周边地区的韩国、越南、印度等被压迫民族。

1933年5月,蒋介石通过陈果夫约见金九。

金九要求中国资助百万元,保证“两年之内可在日本、朝鲜、满洲方面掀起暴动,切断日本侵略大陆之后路”。

此前,金九所领导的韩人爱国团的主要工作是暗杀,先后发生李奉生活常识分享。

韩国这部史书中规中矩,没抹黑中国,极力称赞中华

韩国这部史书中规中矩,没抹黑中国,极力称赞中华

韩国这部史书中规中矩,没抹黑中国,极力称赞中华在我们印象中,韩国的史书有点“闹着玩”,韩国的史学家也像是写科幻小说出身,但有一本韩国史书却严谨、客观受到国内史学家的称赞。

这本书就是百年前,李氏朝鲜末期吴庆元父子耗费近半个世纪所著的《小华外史》。

吴庆元父子也成为朝鲜最早引用《明实录》著史的学者何为《小华外史》?《小华外史》即小中华的杂史,小中华专指朝鲜。

在清朝以前,中国建立的华夷政治圈影响颇大,边缘——核心万邦来朝的朝贡体系日趋成熟。

大中华成为个汉文化圈的主导,由此朝鲜、日本和越南三个最典型的汉文化圈国家出于对中华文明的仰慕,纷纷追随中国并自封“中国第二”。

如日本和越南曾一度自称“中国”或“中华”,而朝鲜则不敢僭越,自称“小中华”。

明朝末年,满清入关建立了大清王朝。

昔日的汉文化圈里最为尊崇中华正统的朝鲜和日本,均认为中国已沦为夷狄,而本国才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其中至18世纪末,小中华思想在朝鲜发生演变。

朝鲜越来越多的权贵阶层只认同中国文化,却不大认同中国地域上的满清政权,认为其就是夷狄。

至19世纪初开始朝鲜渐渐出现公开对抗满清王朝的一大趋势。

李氏朝鲜时的旧照《小华外史》成书于19世纪,由朝鲜吴庆元父子耗费近50年编撰而成,1868年初刊。

该书在思想上,尊崇中国的周礼思想,宣扬尊王攘夷、尊明贬清的观念。

主要记载了朝鲜君臣上下在明朝灭亡之后,追载明朝的功绩,以及明朝与朝鲜的一系列大事件。

书中,用较大篇幅讲述了朝鲜王公贵族祭奠明朝的史实。

作为一本值得称颂的史书,《小华外史》旁征博引,参考了明、清、日本和朝鲜的大量史料共180余种,每条史料都标明了出处,作者作史之严谨,堪比中国的司马迁。

《小华外史》也堪比韩国的“小史记”。

《小华外史》的价值?由于参考的文献史料数量大、范围广,设计中、日、朝三国,尤其是引用了大量官方正史,如《尊周汇编》、《武备志》、《南疆逸史》、《明实录》、《国朝宝鉴》、《皇明通纪》等,还有就是作者将史料之外的一些碑文、家乘类等资料也引入书中可谓难得,至今这些都成为了史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其价值可见一斑。

二战中,韩国政府曾流亡中国二十六年,1945年才回到自己国家

二战中,韩国政府曾流亡中国二十六年,1945年才回到自己国家

二战中,韩国政府曾流亡中国二十六年,1945年才回到自己国家缩小字体放大字体收藏微博微信分享1904年,日本与韩国订立了一条《日韩协议》,韩国的财政,军事大权从此落入日本之手,同时也宣告着两国的合并。

而韩国也成了历史。

日本的这种做法,引起了许多韩国人的不满,大家纷纷起来反抗。

到了1919年的时候,已经有许多的韩国人流亡到了当时的上海,其中有一个叫做李光洙的人,组织了大批的韩人,并借助杜月笙的帮助,在上海法租界成立了当时的韩国临时政府。

地点就是如今的瑞金二路22号。

在那时候,不仅有政府,李光洙等人还通过选举组成了临时议员,任命了各个大臣。

于是,这个政府就开始在中国的境内开始了对韩国的远程指挥。

历经一年多的准备,到1920年,李承晚在上海宣誓就任大韩民国临时总统一职,正式向世界宣告了他们的成立,而当时的地点,依然是上海。

二战中,韩国政府曾流亡中国二十六年,1945年才回到自己国家李光洙借助杜月笙帮助建立韩国临时政府从此,在中国境内,就多出来一个韩国政府。

由于那个时期的中国一片混乱,也没有人对这个政府提出承认或者反对,任由他们在中国境内存在。

到了后来,这个韩国临时政府进行过多次迁移,上海,江苏,湖南,广东,广西等地都曾有过他们驻扎的历史。

由于韩国实质上还是在日本控制范围之内,甚至于日本的势力曾不止一次针对这些流亡海外的所谓政府进行过打击,所以不管他们怎么迁移,都始终没有能够离开中国。

二战中,韩国政府曾流亡中国二十六年,1945年才回到自己国家韩国临时政府1931年,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这场战争再次升级,而这个中国境内的韩国临时政府,也跟随着当时的国民政府前往了重庆,至此,他们正式得到了蒋介石政府的默认。

当时的国民政府不仅允许他们在重庆进行办公,甚至于无偿给他们提供办公场所,允许他们使用自己的国旗,有自己的官员和组织,有自己的专用车辆而且享受大使级的特权,并通过中国,让他们和美国之间多次接触,以寻求来自美国的韩人的支持,获得资金和物资援助。

中韩关系的历史发展

中韩关系的历史发展

中韩关系的历史与现状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中韩关系史,是一部充满悲壮和曲折的历史。

由于美苏冷战,尤其是朝鲜战争的影响,使中韩两国在长时期内出现政治上敌视、军事上对峙、经济上隔绝、文化上割裂的局面。

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韩国推行“北方外交”,两国关系才逐步发生变化。

1992年8月24日,中韩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的新时期。

两国所取得的成绩我们应该正视,但是近些年来发生的文化侵蚀却又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中华民族应该团结起来,捍卫中华传统文化,将华夏五千年文明发扬光大。

正文:今年是中韩两国建交18周年。

18年前,中韩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交决策,开启了中韩关系史的新篇章。

85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迅速发展,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甚至都超过了许多建交多年的国家。

中韩关系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首先根基于两国关系中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但是正是因为这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造成了今日两国之间的文化矛盾,韩国的文化侵略情况越加肆无忌惮。

2005年10月:韩国申报「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006年7月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

2006年10月:韩国首尔大学历史教授宣称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建议政府恢复汉字并申遗2006年10月:韩国在德国举办「韩国是印刷术的起源国」展览不止如此,其他三大发明他们也说是他们的!!2006年10月:韩国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甚至有韩国学者「考证」认为,神农氏(炎帝)和李时珍(《本草纲目》作者)都是高丽人2006年10月:韩国欲将「祭孔大典」申遗,并宣称考证孔子为韩国人2007年6月:某韩企声称豆浆是韩国人所发明,更引韩剧《大长今》画面将之称为「韩国国饮」2007年8月:一部名为《蚩尤天皇》的韩国历史小说将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蚩尤追溯为韩国祖先2007年10月:韩国学者称中国神话大多源自韩国炎帝、黄帝的神话源自韩国——韩国学者抛出了这个说法后,中国网友大为不满,认为“中国神话起源于韩国,这个结论本身就是韩国‘神话’!”此前韩国论证孔子是韩国人,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早被划入“韩国籍”,也同样引发了网友的强烈质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