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第12章
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学习指导]1.“物质的量”(n)用于计量指定的微观基本单元或其特定组合的物理量,其单位名称为摩[尔],单位符号为mol。
2.摩尔质量(M) M = m/n3.摩尔体积(V m)V m = V/n4.物质的量浓度(c B)c B = n B/V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6.理想气体分压定律p= Σp B ;p B = (n B/n)p7.化学计量式和化学计量数O = ΣνB B ;νB B8.反应进度(ξ)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ξ,单位为mol。
随着反应的进行,任一化学反应各反应物及产物的改变量:Δn B = νBξ9.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只与体系的始、终态有关,而与状态变化的途径无关。
10.热和功体系和环境之间因温差而传递的热量称为热。
除热以外,其它各种形式被传递的能量称为功。
11.热力学能(U)体系部所含的总能量。
12.能量守恒定律孤立体系中能量是不会自生自灭的,它可以变换形式,但总值不变。
13.热力学第一定律封闭体系热力学能的变化:ΔU = Q + WQ > 0, W > 0, ΔU > 0;Q < 0, W < 0, ΔU < 0。
14.恒压反应热(Q p)和反应焓变(Δr H m)H(焓) ≡U + pV, Q p = Δr H m15.赫斯定律Q p = ∑Q B , Δr H m = ∑Δr H m(B)B B16.标准状况:p = 101.325kPa, T = 273.15 K标准(状)态:pθ= 100kPa下气体:纯气体物质液体、固体:最稳定的纯液体、纯固体物质。
溶液中的溶质:摩尔浓度为1mol·L-117.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态下最稳定的单质─────—→单位物质的量的某物质=18.标准摩尔反应焓变()一般反应cC + dD = yY + zZ=[y(Y) + z(Z)] - [c(C)+ d(D)]=Σνi(生成物) + Σνi(反应物)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学习指导]1.反应速率:单位体积反应进行程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即:2.活化分子:具有等于或超过E c能量(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所必须具备的最低能量)的分子。
V539-无机化学-9-12章习题详解

第九章1. 用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式。
(1)Cr 2O 72- + Fe 2+ → Cr 3+ + Fe 3+ + H 2O (酸性介质)(2)Mn 2+ + BiO 3- + H + → MnO 4- + Bi 3+ + H 2O解:(1)Cr 2O 72- + 6Fe 2+ + 14H + = 2Cr 3+ + 6Fe 3+ + 7H 2O(2)2Mn 2+ + 5BiO 3- + 14H + = 2MnO 4- + 5Bi 3+ + 7H 2O2. 碱性银锌可充电干电池的氧化剂为Ag 2O ,电解质为KOH 水溶液;正在研制中的高铁可充电电池,其负极材料是Zn ,氧化产物是Zn(OH)2,正极材料是K 2FeO 4,还原产物是Fe(OH)3,电解质是KOH 水溶液,试分别写出它们的电极反应、电池反应、电池符号和电池电动势的表示式。
解:(1)碱性银锌电池电极反应 正极:--+=++2OH 2Ag 2e O H O Ag 22负极:-++=2e Zn Zn 2电池反应:-+++=++2OH Zn 2Ag O H Zn O Ag 222电池符号:(-)Zn|Zn 2+||Ag 2O ,OH -|Ag (+)电池电动势表示式:θθθϕϕZn Zn Ag O Ag //22E +-=(2)高铁可充电电池电极反应 正极:---+=++5OH Fe(OH)3eO 4H FeO 3224 负极:--+=+2e Zn(OH)2OH Zn 2电池反应:--++=++4OH 3Zn(OH)2Fe(OH)O 8H 3Zn FeO 223224电池符号:)Pt(|Fe(OH),OH ,FeO ||OH ,Zn(OH)|)Zn (3--24-2+-电池电动势表示式:θθθϕϕZn OH Zn OH Fe FeO /)()(/2224E -=- 3. 根据标准电极电位表,将下列氧化剂、还原剂按照由强到弱分别排列成序:Hg 2+ Cr 2O 72- H 2O 2 Sn Zn Br -解:氧化剂由强到弱:H 2O 2> Cr 2O 72-> Hg 2+还原剂由强到弱:Zn > Sn > H 2O 2> Br -4. 查出下列电对的φθ值,判断哪一种物质是最强的氧化剂?哪一种物质是最强的还原剂?(1)MnO 4-/ Mn 2+ MnO 4-/MnO 2 MnO 4-/MnO 42-(2)Cr 3+/Cr CrO 2-/Cr Cr 2O 72-/Cr 3+ CrO 42-/Cr(OH)3解: (1)MnO 4-是最强的氧化剂,MnO 42-是最强的还原剂。
无机化学 第12章 配位化学基础习题及全解答

无机化学第12章配位化学基础习题及全解答无机化学第12章配位化学基础习题及全解答-第十二章配位化学基础1m为中心原子,a,b,d为单齿配体。
下列各配合物中有顺反异构体的是(a)(a)ma2bd(平面四方)(b)ma3b(c)ma2bd(四面体)(d)ma2b(平面三角形)2在下列配合物中,最大的分裂能是(a)(a)Rh(NH3)6(b)Ni(NH3)6(c)CO (NH3)6(d)Fe(NH3)63在八面体强场中,晶体场稳定化能最大的中心离子d电子数为(b)(a)9,(b) 6,(c)5,(d)34化合物[co(nh3)4cl2]br的名称是溴化二氯?四氨合钴(iii);化合物[cr(nh3)(cn)(en)2]so4的名称是硫酸氰?氨?二乙二胺合铬(iii)。
5四硫氰酸二铵铬(III)酸的化学式为NH4[Cr(SCN)4(NH3)2];二氯草酸-乙二胺铁离子的化学式为[FeCl 2(C 2O 4)en]4。
6.下列物质的有什么几何异构体,画出几何图形(1) [co(nh3)4cl2](2)[co(no2)3(nh3)3]答:(1)顺、反异构(图略),(2)经式、面式异构(图略)。
7.根据磁矩判断以下配合物中心离子的杂化模式和几何构型,并指出它们属于哪种配合物(内/外轨道型)。
(1)[cd(nh3)4]μm=0;(2)[ni(cn)4]μm=0;(3)[co(nh3)6]μm=0;(4)[fef6]μm=5.9μb;答:序(1)(2)(3)(4)配位离子[CD(NH3)4][Ni(CN)4][CO(NH3)6][fef6]3-3+22+3+3-2+2-+3?3?3?3?-D电子数磁矩/μM108650005.9混合模式SPD322323几何构型正四面体平面正方形内/外轨外轨式内轨式内轨式外轨式正八面体正八面体8判断下列配离子属何类配离子序号(1)(2)(3)配合物K3[Fe(CN)5(CO)]中配位离子的电荷应为-3-,配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八面体,配位原子为C(碳),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d电子在t2g和eg轨道上的排列方式为t2geg―六配位离子[Fe(EN)3][Mn(CN)6][CO(NO2)6]4-4-2+△ O和P关系△ o<p△ o>P△ o>P强/弱场弱场强场高/低自旋高自旋低自旋内/外轨道外轨道内轨道外轨道类型。
第12章卤素

无机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
第十二章
冰晶石
卤 素
Na3AlF6
溴存在于海 水中
氯化钠 NaCl 海藻类植物 海带
无机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
§12-1
F
Cl Br
卤素通性
氟
氯 溴
卤素(Halogen)这一词的希腊文原意 是成盐元素。 第Ⅶ A 族元素,最外层电子结构是 ns2np5
I
At
碘
砹
209 Bi+4 He→211 At+21 n 83 2 85 0
化学化工学院
§12-1
卤素的电势图
卤素通性
卤素在酸性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势
卤素在碱性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势
无机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
§12-2 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
2-1 卤素的成键特征 P520
2-2 卤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P521 2-3 单质:1. 物理性质 单质 F2 Cl2 Br2 I2 At 状态 气态 熔点(K) 53.53 沸点(K) 85.01
§12-2 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
注意:
[H+]↓,[OH-]↑,Cl2、Br2 、I2歧化倾向↑
[H+]↑ [OH-]↓,逆歧化↑
卤素与碱反应是制备次卤酸盐和卤酸盐的常用方 法,在酸性条件下均可发生反岐化反应。 3Br2 + 2OH- = 5Br- + BrO3- + 3H2O 5Br- + BrO3- + 6H+ = 3Br2 + 3H2O
无机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
§12-2 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
2. 单质化学性质 ★ 氯气的漂白性: 氯气与水生成次氯酸,可使有机色素永久性漂白。
无机化学(上册):第12章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习题与答案

第12章氧化还原与电化学习题与详细答案1.计算下列化合物中右上角带“*”元素的氧化态:KCl*O3,NaCl*O,H2O*2,O*3,S*8,C*60,KO*2,Na2S*2O3,Cr*2O72-,S*4O62-,N*H4+,N*2H4,Fe*3O4,Ni*(CO)4,Na[Co*(CO)4],H[Mn*(CO)5],[Fe*(CN)6]4-,[Fe(N*CS)6]3-.解:+5 +1 -1 0 0 0 -½ +2 +6 +2.5 -3KCl*O3,NaCl*O,H2O*2,O*3,S*8,C*60,KO*2,Na2S*2O3,Cr*2O72-,S*4O62-,N*H4+,-2 +8/3 0 -1 -1 +2 -3N*2H4,Fe*3O4,Ni*(CO)4,Na[Co*(CO)4],H[Mn*(CO)5],[Fe*(CN)6]4-,[Fe(N*CS)6]3-.2.用“氧化数法”配平以下列各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8)-(15)同时用“离子-电子法”配平:(1)AgNO3(s) → Ag(s) + NO2(g) + O2(g)(2)(NH4)2Cr2O7(s) → N2(g) + Cr2O3(s)(3)H2O2(aq) → H2O(l) + O2(g)(4)Cu(s) + HNO3(稀)→ Cu(NO3)2 + NO(g)(5)CuS(s) + HNO3(浓)→ CuSO4 + NO2(g)(6)H2S(g) + H2SO4(浓)→ S(s) + SO2(g)(7)C(s) + H2SO4(浓)→ CO2(g) + SO2(g) + H2O(8)SO2(g) + MnO4-→ Mn2+ + SO42-(9)Cr2O72- + H2O2→ Cr3+ + O2(g)(10)CrO42- + CN-→ Cr(OH)3(s) + OCN-(11)Cl2(g) + CN- + OH-→ Cl- + OCN-(12)I2(s) + OH-→ I- + IO3-(13)I- + IO3-→ I2(s) + H2O(14)I2(s) + S2O32-→ I- + S4O62-(15)NaBiO3(s) + Mn2+ + H+→ Bi3+ + MnO4-解:(1)氧化数+1 +5 -2 0 +4 -2 02 AgNO3(s) = 2 Ag(s) + 2 NO2(g) + O2(g)(2)(NH4)2Cr2O7(s) = N2(g) + Cr2O3(s) + 4 H2O(3)2 H2O2(aq) = 2 H2O(l) + O2(g)(4)3 Cu(s) + 8 HNO3(稀)= 3 Cu(NO3)2 + 2 NO(g) + 4 H2O(5)CuS(s) + 8 HNO3(浓)= CuSO4 + 8 NO2(g) + 4 H2O(6)H2S(g) + H2SO4(浓)= S(s) + SO2(g) + 2 H2O(7)C(s) + 2 H2SO4(浓)→ CO2(g) + 2 SO2(g) + 2 H2O(8)“氧化数法”:5 SO2(g) + 2 MnO4- + 2 H2O = 2 Mn2+ + 5 SO42- + 4 H+“离子-电子法”:5 SO2(g) + 10 H2O = 5 SO42- + 20 H+ + 10 e2 MnO4- + 10 e + 16 H+ = 2 Mn2+ + 5 SO42-两式相加,得:5 SO2(g) + 2 MnO4- + 2 H2O = 2 Mn2+ + 5 SO42- + 4 H+(9)“氧化数法”:Cr2O72- + 3 H2O2 + 8 H+ = 2 Cr3+ + 3 O2(g) + 7 H2O“离子-电子法”:3 H2O2 = 3 O2(g) + 6 H+ + 6 eCr2O72- + 14 H+ + 6 e = 2 Cr3+ + 7 H2O两式相加,得:Cr2O72- + 3 H2O2 + 8 H+ = 2 Cr3+ + 3 O2(g) + 7 H2O (10)“氧化数法”:2 CrO42- + 3 CN- + 5 H2O = 2 Cr(OH)3(s) + 3 OCN- + 4 OH-“离子-电子法”:3 CN- + 6 OH- = 3 OCN- + 3 H2O + 6 e2 CrO42- + 8 H2O + 6 e = 2 Cr(OH)3(s) +10 OH-两式相加,得:2 CrO42- + 3 CN- + 5 H2O = 2 Cr(OH)3(s) + 3 OCN- + 4 OH- (11)“氧化数法”:Cl2(g) + CN- + 2 OH- = 2 Cl- + OCN- + H2O“离子-电子法”:CN- + 2 OH- = OCN- + H2O + 2 eCl2(g) + 2 e = 2 Cl- + H2O两式相加,得:Cl2(g) + CN- + 2 OH- = 2 Cl- + OCN- + H2O(12)“氧化数法”:3 I2(s) + 6 OH- = 5 I- + IO3- + 3 H2O“离子-电子法”:I2(s) + 12 OH- = 2 IO3- + 6 H2O + 10 e5 I2(s) + 10 e = 10 I-两式相加,约简系数,得:3 I2(s) + 6 OH- = 5 I- + IO3- + 3 H2O(13)“氧化数法”:5 I- + IO3- + 6 H+ = 3 I2(s) + 3 H2O“离子-电子法”:10 I- = 5 I2(s) + 10 e2 IO3- + 12 H+ + 10 e = I2(s) + 6 H2O两式相加,约简系数,得:5 I- + IO3- + 6 H+ = 3 I2(s) + 3 H2O(14)“氧化数法”:I2(s) + 2 S2O32- = 2 I- + S4O62-“离子-电子法”:2 S2O32- = S4O62- + 2 eI2(s) + 2 e = 2 I-两式相加,得:I2(s) + 2 S2O32- = 2 I- + S4O62-(15)“氧化数法”:5 NaBiO3(s) + 2 Mn2+ + 14 H+ = 5 Bi3+ + 5 Na+ + 2 MnO4- + 7 H2O “离子-电子法”:2 Mn2+ + 8 H2O= 2 MnO4- + 16 H+ + 10 e5 NaBiO3(s) + 30 H+ + 10 e = 5 Bi3+ + 5 Na+ + 15 H2O两式相加,得:5 NaBiO3(s) + 2 Mn2+ + 14 H+ = 5 Bi3+ + 5 Na+ + 2 MnO4- + 7 H2O 3.含氰(CN-)工业废水可以用漂白粉[有效成份Ca(ClO)2]或氯气或H2O2在碱性介质中进行氧化处理后排放,写出各反应方程式。
无机化学(第四版)课后答案

无机化学课后答案 第13章氢和稀有气体13-1 氢作为能源,其优点是什么?目前开发中的困难是什么? 1、解:氢作为能源,具有以下特点:(1)原料来源于地球上储量丰富的水,因而资源不受限制; (2)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很大;(3)作为燃料的最大优点是燃烧后的产物为水,不会污染环境; (4)有可能实现能量的储存,也有可能实现经济高效的输送。
发展氢能源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氢气的发生,氢气的储备和氢气的利用13-2按室温和常压下的状态(气态 液态 固态)将下列化合物分类,哪一种固体可能是电的良导体?BaH 2;SiH 4;NH 3;AsH 3;PdH 0.9;HI13-3试述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各组分的根据和方法。
3、解: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稀有气体中分离各组分,主要是利用它们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原子间不同的作用力、熔点沸点的高低以及被吸附的难易等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
13-4试说明稀有气体的熔点 、沸点、密度等性质的变化趋势和原因?4、解:氦、氖、氩、氪、氙,这几种稀有气体熔点、沸点、密度逐渐增大。
这主要是由于惰性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主要决定于分子量。
分子量越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大,熔点沸点越来越高。
密度逐渐增大是由于其原子量逐渐增大,而单位体积中原子个数相同。
13-5你会选择哪种稀有气体作为:(a )温度最低的液体冷冻剂;(b )电离能最低 安全的放电光源;(c )最廉价的惰性气氛。
13-6用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解释HeH 、HeH +、He 2+粒子存在的可能性。
为什么氦没有双原子分子存在?13-7 给出与下列物种具有相同结构的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指出其空间构型:(a) ICl 4- (b)IBr 2- (c)BrO 3- (d)ClF7、 解: 4XeF 平面四边形 2XeF 直线形3XeO 三角锥 XeO 直线形13-8用 VSEPR 理论判断XeF 2 、XeF 4、XeF 6、XeOF 4及ClF 3的空间构型。
无机化学12章答案

第十二章 配位平衡12-1 在1L 6 mol ·L -1的NH 3水中加入0.01 mol 固体CuSO 4,溶解后加入0.01 mol 固体NaOH ,铜氨络离子能否被破坏?(K 稳[Cu(NH 3)42+]=2.09×1013,K SP [Cu(OH)2]=2.2×10-20) 解:CuSO 4在过量的氨水溶液中几乎完全形成[Cu(NH 3)4]2+,则[Cu(NH 3)4]2+ === Cu 2+ + 4NH 3平衡时: 0.01-x x (6-0.04)+4x1342431009.2)496.5()01.0(])([⨯=+⋅-=+x x x NH Cu K 稳 11910792.3--⋅⨯=L mol x ])([108.3)01.0(10792.3]][[22321922OH Cu K OH Cu sp <⨯=⨯⨯=---+铜氨络离子不能被破坏。
12-2 在少量N H 4S C N 和少量Fe 3+同存于溶液中达到平衡时,加入NH 4F 使[F -]=[SCN -]= 1 mol ·L -1,问此时溶液中[FeF 63-]和 [Fe(SCN)3]浓度比为多少?(K 稳[Fe(SCN)3]=2.0×103,K 稳[FeF 63-]= 1×1016)解: ---+=+SCN FeF F SCN Fe 3][6])([363123163633663336105102101)]([][])([][]][)([]][[⨯=⨯⨯====-----SCN Fe K FeF K SCN Fe FeF F SCN Fe SCN FeF K 稳稳12-3 在理论上,欲使1×10-5 mol 的AgI 溶于1 cm 3氨水,氨水的最低浓度应达到多少?事实上是否可能达到这种浓度?(K 稳[Ag(NH 3)2+]=1.12×107,K SP [AgI]=9.3×10-17)解: -++=+I NH Ag NH AgI ])([2233起始浓度 a 0 0达到平衡时 a-2x x x (全部溶解时:101.0-⋅=L mol x )此反应的平衡常数:9177231004.1103.91012.1)(})({--+⨯=⨯⨯⨯=⨯=AgI Ksp NH Ag K K 稳 因此: 9221004.1]2[(-⨯=-=x a x K 1310-⋅=L mol a 事实上不可能达到这种浓度。
大学无机化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版) 第12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内蒙古民族大学

钾比钠活泼,为什么能通过如下反应制备金属钾? KCl + Na NaCl + K 钾 的 第 一 电 离 能 (418.9 kJ· mol-1 ) 比 钠 的 (495.8 kJ· mol-1)小,但通过计算可知固相反应的ΔrHm是个不大 的正值。钾的沸点(766 º C)比钠的(890 º C )低,当反应 体系的温度控制在两沸点之间 , 使金属钾变成气态 , 金 属钠和KCl、NaCl 仍保持在液态,钾由液态变成气态 , 熵值大为增加,反应的TΔrSm项变大,有利于ΔrGm变成负 值使反应向右进行。同时 , 钾变成蒸气 , 设法使其不断 离开反应体系,让体系中其分压始终保持在较小的数值 。不难预料随 Pk变小 ,ΔrGm向负值的方向变动 ,有利于 反应向右进行。
(阴极)
(阳极)
在电解中,必要时要混入适当的助熔剂,如在氯 化钠的电解中,是加入CaCl2为助熔剂,其作用是: 1. 降低熔点(钠熔点=1073K,混合盐熔点=873K) 2. 防止钠的挥发 3. 减小钠的分散性(熔盐密度大,钠密度小,易浮于 熔盐上面进行分离)
热还原法 热还原法中常用碳或碳化物作还原剂,从金属氧 化物或碳酸盐中还原出金属。 K2CO3+2C 1473K 真空 2K+3CO 2KF+CaC2 1273 - 1473 K CaF2+2K+2C MgO + C CO + Mg MgO + CaC2 Mg + CaO + 2C 金属置换法:用活泼金属作还原剂的热还原法称金属置 换法,常用还原剂金属有:Na、Ca、Mg、Ba、Al等。 KCl + Na ==== NaCl + K RbCl + Ca == CaCl2 + 2Rb
C-208 TUPIAN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二章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学⽆机化学第⼗⼆章试题(卷)与答案解析第⼗三章硼族元素总体⽬标:1.掌握硼单质、氢化物、卤化物和含氧化物的性质、⽤途和制备⽅法2. 通过硼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缺电⼦化合物的成键特征3.掌握铝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制备4. .认识铍和铝的相似性各节⽬标:第⼀节硼单质及其化合物1.掌握硼单质的结构、化学性质、⽤途和制备⽅法2.掌握⼄硼烷、硼酸(H3BO3)、硼砂和三卤化硼的性质、结构和制备⽅法3.通过硼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缺电⼦化合物的成键特点和桥键的形成第⼆节铝单质及其化合物1.掌握铝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AlCl3的结构,了解铝的提取和冶炼2.认识铍和铝的相似性,如⾦属单质、⽆⽔卤化物、⽔合卤化物、氢氧化物第三节镓、铟、铊了解镓、铟、铊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习题⼀、选择题⒈下列有关硼、铝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缺电⼦原⼦B.B(OH)3是弱酸,Al(OH)3是两性偏碱性C.其三卤化物分⼦都是平⾯三⾓形结构D.都是亲氧元素⒉在下列a—Al2O3的制备⽅法中,不妥的是( )A.灼烧Al(OH)3B.灼烧Al(NO3)3C.⾼温电解Al2(SO4)3D.⾦属铝在氧中燃烧⒊下列铝的化合物不能⽤湿法制得的是( )A. Al2(CO3)3B.Al2(SO4)3C.AlCl3D.Al(Ac)3D.⽅铅矿5. 下列化合物属于缺电⼦化合物的是( ) (吉林⼤学《⽆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BCL3B. H[BF4]C. B2O3D. Na[Al(OH)4]6. 在硼的化合物中,硼原⼦的最⾼配位数不超过4,这是因为( )A .硼原⼦半径⼩ B.配位原⼦半径⼤C.硼与配位原⼦电负性差⼩D. 硼原⼦⽆价层d轨道7. 下列关于BF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BF3易形成⼆聚体B.BF3为离⼦化合物C. BF3为路易斯酸D. BF3常温下为液体8. 下列⾦属单质中,熔点最低的是( ) (吉林⼤学《⽆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 CuB. ZnC. NaD. Ga9. 下列化合物中,熔点最低的是( ) (吉林⼤学《⽆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 BCl3B. CCl4C. SiCl4D. SnCl410. 下列物质中⽔解并能放出H2的是( ) (吉林⼤学《⽆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 B2H6B. N2H4C. NH3D. PH311.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稳定存在的是( ) (吉林⼤学《⽆机化学例题与习题》)12 . 下列含氧酸中属于⼀元酸的是( ) (吉林⼤学《⽆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 .H3AsO3 B.H3BO3 C.H3PO3 D .H2CO313.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弱的是( ) (吉林⼤学《⽆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 H3PO3 B . H2S C. H3BO3 D. H5IO614.下列⾦属中,与硝酸反应得到产物的氧化数最低是( )A .In B. Tl C. Fe D . Bi15.下列⾦属中,氧化能⼒最强的是( ) (吉林⼤学《⽆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 NO2B.SO3 C .B2O3 D. Tl2O316.下列分⼦中,偶极矩最⼩的是( ) (吉林⼤学《⽆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 .B2H6 B. SO2 C. NCl3 D. SF417.下列化合物中,氧化性与惰性电⼦对效应有关的是( )A .I2O5 B. Tl2O3 C . Mn2O7 D. CrO318.与NaCO3溶液反应⽣成碱式盐沉淀的离⼦是( )A.Al3+B.Ba2+C.Cu2+D.Hg2+19.氧化性最强的是( )A. Al2O3B. Ga2O3C. In2O3D. Tl2O320.⽔解性最强的是( )A. AlCl3B. AlBr3C. NaClD. KNO321.下列物质熔点最⾼的是( )A.单质硼B.⾦属铝22. ⽤电解法制备⾦属铅时,在Al2O3中加⼊Na3AlF6的作⽤是( )A.使Al2O3的熔化温度降低B.作为原料C.防⽌⾦属铝氧化D.加快反应速度23.下列关于⼄硼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缺电⼦化合物B.围绕B—B键可⾃由旋转C.分⼦中存在三中⼼⼆电⼦氢桥键D.它最终⽔解产物是氢⽓和硼酸24.硼酸与多元醇反应,⽣成配位酸,使其酸性( )A.减弱B.增强C.不变D.变化不定⼆、填空题1. 最简单的硼氢化合物是,B原⼦的杂化⽅式为;由于它属于化合物,B与B存在碱。
石河子大学无机化学第12章

H3 N
3d
H3N
NH3 :
NH3NH3NH3 : : :
H3 N H3 N
sp3杂化
内轨型配合物(低自旋配合物)
例如:[Fe(CN)6]3+ 3+ 1s2 2s22p6 3s23p6 3d5 Fe
4p 4s 3d
3d
CN CN CN : : :
CN CN CN : : :
d2sp3杂化
外界条件的影响:配体浓度
Ni(CN)42- + CN- (过量) = Ni(CN)53-
四、配合物的类型
螯合物 1、按配位方式分类 简单配合物
单核配合物
2、按所含中心原子数目分类
多核配合物
四、配合物的类型
简单配合物: 中心原子与单齿配体键合形成的配合物。
如: [Cu(NH3)4] 2+
2+ H3N H3N Cu NH 3 NH 3
(1)
(2)
t = 4.45 Dq E t2 - E e = t
2E e + 3E t2 = 0 解得: E t2 = 1.78 Dq
(1)
(2)
E e = - 2.67 Dq (记住) ( c ) 正方形场: s = 17.42 Dq
值在不同场中的相对大小
12-4-3 分裂能与配位体种类的关系
CsRh(SO4)2· 2O 4H KCl· MgCl2· 2O 6H
[Rh(H2O)4(SO4)2]-, Cs+ K+, Mg2+, Cl-, H2O
思考题: KAl(SO4)2· 2O是否为配合物,如何证明? 12H
12-1-3
配合物的命名
宋天佑无机化学 第12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3.光电效应:Cs(电子活性极高)
4.液态合金:K-Na;Na-Hg
二、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ⅠA) 2M+2H2O=2MOH+H2↑
Li
Na
K
Rb
Cs
强 现象:难熔
熔球燃烧 爆炸
[思考] Li的Eθ最小,但与水的反应活性最弱 Li熔点高,生成的LiOH难熔
ⅡA M+2H2O=M(OH)2+H2↑
Ba: 黄绿
利用焰色反应只可鉴定单个离子
4.与液氨作用
Ca、Sr、Ba及碱金属等与液氨作用生成 兰色溶液,放置时能缓慢释放H2.
2Na(s)+2NH3(l)=2Na++2NH2-+H2(g)
三、制备
1.熔盐电解法
熔盐:氯化物(熔点低)+助熔剂
电解 2NaCI CaCI2 2Na+CI2 助熔剂CaCI2的作用
MgCO3 Na2SO4
BaCO3
Na2CO3 CaCl2 H 2O
Na2CO3 CaCl2 Na2SO4 BaCl2 CaCl2
MgCO3 BaCO3 H2SO4 CO2 ( MgCO3 )
BaSO4→+CO2↑ ( BaCO3 )
BaCO3 BaSO4 HCl
CO2↑(Na2CO3)
×(Na2SO4)
M3N2[M3N2+6H2O=3M(OH)2+2NH3↑]
MO均白色固体,较稳定。 Ca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溶于水有何现象?
镁带的燃烧
二、氢氧化物
1.碱金属氢氧化物
物理性质:⑴白色固体,除LiOH外,均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热。⑵固体在空 气中易吸湿潮解,NaOH可用做干燥剂。⑶对纤维、皮肤及其它有机物具有强腐蚀 性-苛性碱(熔融或蒸浓NaOH时,可用Ag、Ni或Fe制容器)。 LiOH 碱性 水溶性 中强 难 NaOH 强 易 KOH 强 易 RbOH 强 易 CsOH 强 易
第四版无机化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原子周期系1-1根据原子序数给出下列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组态:(a)K (b)Al (c)Cl (d)Ti(Z=22)(e)Zn(Z=30)(f)As(Z=33)答:(a)[Ar]4s1(b)[Ne]3s23p1(c)[Ne]3s23p5(d)[Ar]3d54s2(e)[Ar] 3d104s1(f)[Ar]4s24p3 1-2给出下列原子或离子的价电子层电子组态,并用方框图表示轨道,填入轨道的电子用箭头表示。
(a)Be (b)N (c)F (d)Cl-(e)Ne+(f)Fe3+(g)As3+1-3 Li+、Na+、K+、Rb+、Cs+的基态的最外层电子组态与次外层电子组态分别如何1-4以下+3价离子那些具有8电子外壳Al3+、Ga3+、Bi3+、Mn3+、Sc3+答:Al3+和Sc3+具有8电子外壳。
1-5已知电中性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电子组态分别为:(a)3s23p5(b)3d64s2(c)5s2(d)4f96s2(e)5d106s1试根据这个信息确定它们在周期表中属于那个区、哪个族、哪个周期。
答:(a)p区,ⅦA族,第三周期(b)d区,Ⅷ族,第四周期(c)s区,ⅡA族,第五周期(d)f区,ⅢB族,第六周期(e)ds区,ⅠB族,第六周期1-6根据Ti、Ge、Ag、Rb、N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出它们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
答:Ti位于第四周期ⅣB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Ar]3d24s2;Ge位于第四周期ⅣA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Ar]3d104s24p2;Ag位于第五周期ⅠB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Kr] 4d105s1;Rb位于第五周期ⅠA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Kr] 5s1;Ne位于第二周期0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He] 2s22p6。
1-7某元素的基态价层电子构型为5d36s2,给出比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小4的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组态。
答:该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组态为[Xe] 4f126s2。
无机化学第12章--碱金属、碱土金属课件

150.5 109.5 91.5 86.1 79.9 520.1 495.7 418.6 402.9 375.6
△Hh(M)/kJ·mol-1 △H (M) /kJ·mol-1
-514.1 -413.8 -342.8 -321.9 -297.1 163.1 197.3 175.1 165.1 158
ф 0.25 Be(OH)2 0.18 Mg(OH)2 0.15 Ca(OH)2 0.13 Sr(OH)2 0.12 Ba(OH)2
碱金属氢氧化物均为碱性,Be(OH)2为两性, 其它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为碱性。
12 - 3 盐类 12 - 3 - 1 盐类的共同特点
重要盐类:卤化物、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
自学指导(二)
1、作者运用哪几种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形象?从文 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 两个人物的。 2、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陈尧咨(善射)
神态 忿然 笑而遣之
卖油翁(善酌)
睨之
语言 动作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笑而遣之
性格: 自矜(骄傲)
对比
无他,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氧化物热稳定性总的趋势是,同族从上到下依次降 低,熔点也按此顺序降低。
碱土金属离子半径较小,电荷高,其氧化物的晶格能 大,因而其熔点比碱金属氧化物的熔点高得多。
12 - 2 - 2 氢氧化物
1 氢氧化物性质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都是白色固体。 Be(OH)2为两性氢氧化物,LiOH和Be(OH)2为中强 碱,其余氢氧化物都是强碱。 碱金属的氢氧化物都易溶于水,在空气中很容易吸潮, 它们溶解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除氢氧化锂的溶解度稍 小外,其余的碱金属氢氧化物在常温下可以形成很浓的 溶液。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二章S区元素PPT课件

碱土金属的导电性和 导热性良好,其良好 的延展性也使其易于 加工。
碱土金属的密度较大, 且随原子序数增加而 增大。
碱土金属的化学性质
碱土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有较 强的还原性,容易失去电子成为
正离子。
碱土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水合能 力,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
碱土金属的氧化物大多数为碱性 或两性氧化物,表现出较强的碱
镓的化合物在医药、农业和电子工业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镓、铟、铊的性质和用途
铟的性质和用途
铟是一种银白色的软金属,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主要用于制作液晶显示 器和电子元件。
镓、铟、铊的性质和用途
铊的性质和用途 铊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主要用于制作高温温度计和光电管等器件。
铊的化合物在医药和农业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铋的性质和用途
铅是一种青白色的金属,具有较高的密 度和耐腐蚀性,主要用于制作电池、颜 料和涂料等材料。
铅的化合物在医药、农药和染料等领域 也有广泛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S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总结词
S区元素在周期表中占据第1列和第2 列的位置。
详细描述
在周期表中,S区元素占据第1列和第 2列的位置,这些位置对应于元素周期 表的s区和p区。这些元素具有相似的 电子构型和化学性质,通常表现出强 烈的金属性质。
S区元素的特点和性质
要点一
总结词
S区元素具有低原子序数、小原子半径、高电离能、低电子 亲和能等特点。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二章s 区元素ppt课件
• S区元素的概述 •氢 • 碱金属 • 碱土金属 • 其他S区元素
01
S区元素的概述
S区元素的定义
有机化学第5版习题答案11-12章(李景宁主编)

19、化合物A,分子式为C6H12O3,其IR谱在1710cm-1有强吸取峰,当用I2-NaOH处理时能生成黄色沉淀,但不克不及与托伦试剂生成银镜,但是,在先经稀硝酸处理后,再与托伦试剂作用下,有银镜生成.A的1HNMR谱如下:δ2.1(s,3H),δ2.6(d,2H),δ3.2(s,6H),δ4.7(t,1H).试揣测其结构.
《无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习题答案之相礼和热创作
第十一章
1、用零碎命名法命名下列醛、-己烯醛
(4) (5)
Z-3-甲基-2-庚烯-5-炔- 4-酮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
(10) 螺[4,5]癸-8-酮
3、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羰基活性排序.
(1)A、 B、PhCHO C、Cl3CCHO C>A>B
(2)
18、化合物F,分子式为C10H16O,能发生银镜反应,F对220nm紫外线有猛烈吸取,核磁共振数据标明F分子中有三个甲基,双键上的氢原子的核磁共振信号互相间无巧合作用,F经臭氧化还原水解后得等物质的量的乙二醛、丙酮和化合物G,G分子式为C5H8O2,G能发生银镜反应和碘仿反应.试推出化合物F和G的合理结构.
(8)
(迈克尔加成,后羟醛缩合)P381
(9) (迈克尔加成,后羟醛缩合)
(10) (与醇加成,生成缩醛)
(11) (见P351)
(17)PhCHO + HCHO OH-PhCH2OH + HCOO-(歧化反应)
(18)
或用浓硝酸作氧化剂(P356)
7、鉴别下列化合物.
(3)A、 B、 C、 D、
答:1、取上述化合物大批,分别加入NaOI,能发生碘仿反应,生成黄色沉淀的是B、C,不发生反应的是A、D;
7、指出下列反应中的酸和碱.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第12章-ds区元素

第十二章ds区元素12。
1 铜族元素 (1)12。
2 锌族元素 (10)12.1 铜族元素12。
1.1 铜族元素通性铜族元素1。
铜族元素通性铜族元素的氧化态有+1,+2,+3三种,这是由于铜族元素最外层ns电子和次外层(n-1)d电子能量相差不大。
有人认为在本族元素中,元素第二电离能与第一电离能的差值越小,它的常见氧化值就越高.对于Cu、Ag、Au,Δ(I2—I1)Au 〈Δ(I2—I1)Cu < Δ(I2-I1)Ag所以常见氧化态物+3,+2,+1。
铜、银、金的标准电势图如下所示:12.1.2 铜族元素金属单质2。
铜族元素金属单质(1).物理性质铜和金是所有金属中仅有的呈现特殊颜色的二种金属,铜族元素的熔点、沸点、硬度均比相应的碱金属高。
这可能与d电子也参与形成金属键有关。
由于铜族金属均是面心立方晶体(如下图),它们不仅堆积最密而且存在较多可以滑动的高密度原子层,因而比相应的碱金属(多为体心立方晶体)密度高得多,且有很好的延展性,其中以金最佳。
铜族元素的导电性和传热性在所有金属中都是最好的,银占首位,铜次之。
(2)。
化学性质铜族元素的化学活性远较碱金属低,并按Cu—-Ag-—Au的顺序递减.在潮湿的空气中放久后,铜表面会慢慢生成一层铜绿。
铜绿可防止金属进一步腐蚀,其组成是可变的。
银和金不会发生该反应。
空气中如含有H2S气体与银接触后,银的表面上很快生成一层Ag2S的黑色薄膜而使银失去银白色光泽。
()在电位序中,铜族元素都在氢以后,所以不能置换稀酸中的氢。
但当有空气存在时,铜可缓慢溶解于这些稀酸中:浓盐酸在加热时也能与铜反应,这是因为Cl-和Cu+形成了较稳定的配离子[CuCl4]3—,使Cu == Cu++e-的平衡向右移动:铜易为HNO3、热浓硫酸等氧化性酸氧化而溶解银与酸的反应与铜相似,但更困难一些;而金只能溶解在王水中:铜、银、金在强碱中均很稳定。
12。
1。
3 铜族元素重要化合物3。
大学无机化学 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

γ-吡喃酮 (γ-pyrone)
α-吡喃酮 (α-pyrone)
2-氯-5-甲基吡啶
2-甲氧基-4-硝基吡喃
(2)六元杂环苯并环系
5 6 7 8
喹啉
4 3 N 1 2
异喹啉
(quinoline)
5 6 7 8 O 1 4 3 2
(isoquinoline)
O
O
苯并--吡喃酮 (benzo--pyrone)
O Pyran
吡啶
吡喃
六元环
N N N
Pyrazine
含两个杂原子:
N
N
N
Pyrimidine
Pyridazine
哒嗪
嘧啶
吡嗪
N N
Quinoline Isoquinoline
N N N N
N
喹啉
异喹啉
蝶啶
丫啶
稠杂环
N N H
Indole
N N N H
N H
Purine
Carbazole
吲哚
嘌啉
咔唑
单环 含一个杂原子
O
N H
Pyrrole
S
Thiophene
Furan
五元环
呋喃
N O
Oxazole
吡咯
N N H
lmidazole
噻吩
N S
Thiazole
噁唑
咪唑
噻唑
含两个杂原子
O N N H N S N
Isoxazole
Pyrazole
Isothiazole
异 噁唑
吡唑
异噻唑
含一个杂原子:
N Pyridine
催化加氢 -CHO + H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1.卤素中哪些元素最活泼?为什么有氟至氯活泼性变化有一个突变?答:单质的活泼性次序为:F2>>Cl2>Br2>I2从F2到Cl2活泼性突变,其原因归结为F原子和F—离子的半径特别小。
F Cl Br I F— Cl— Br— I—r/pm 64 99 114 133 136 181 195 216(1)由于F的原子半径非常小,F—F原子间的斥力和非键电子对的斥力较大,使F2的解离能(155KJ/mol)远小于Cl2的解离能(240KJ/mol)。
(2)由于F-离子半径特别小,因此在形成化合物时,氟化物的离子键更强,键能或晶格能更大。
由于F-离子半径特别小,F-的水合放热比其他卤素离子多。
2.举例说明卤素单质氧化性和卤离子X-还原性递变规律,并说明原因。
答:氧化性顺序为:F2 >Cl2 >Br2>I2 ;还原性顺序为:I- >Br->Cl->F-.尽管在同族中氯的电子亲合能最高,但最强的氧化剂却是氟卤素单质是很强的氧化剂,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卤素的氧化能力依次减弱。
尽管在同族中氯的电子亲合能最高,但最强的氧化剂却是氟。
一种氧化剂在常温下,在水溶液中ϕ值的大小和下列过程有关(见课氧化能力的强弱,可用其标准电极电势值来表示,θ本P524)3.写出氯气与钛、铝、氢、水和碳酸钾作用的反应式,并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答:(1) 2Cl2+Ti =TiCl4加热,干燥(2) 3Cl2+2Al =2AlCl3 加热,干燥(3) Cl2+H2 =2HCl 点燃(4) 3Cl2+2P(过量)=2PCl3 干燥5Cl2(过量)+2P=2PCl5干燥(5) Cl2+H2O=HClO +HCl(6) Cl2+2K2CO3+H2O=KCl+KClO+2KHCO34.试解释下列现象:(1)I2溶解在CCl4中得到紫色溶液,而I2在乙醚中却是红棕色。
(2)I2难溶于水却易溶于KI中。
答:(1)CCl4为非极性溶剂,I2溶在CCl4中后仍为分子状态,显示出I2单质在蒸气时的紫颜色。
而乙醚为极性溶剂,I2溶于乙醚时与溶剂间有溶剂合作用,形成的溶剂合物不再呈其单质蒸气的颜色,而呈红棕色。
(2)I2以分子状态存在,在水中歧化部分很少,按相似相溶的原则,非极性的I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
但I2在KI溶液中与I-相互作用生成I3—离子,I3—离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因此,I2易溶于KI溶液。
5.溴能从含碘离子的溶液中取代出碘,碘又能从溴酸钾溶液中取代出溴,这两者有矛盾吗?为什么?答:Eθ(Br2/Br-)> Eθ(I2/I-),因此Br2能从I-溶液中置换出I2,Br2+2I-===2Br-+I2。
θθ2323//I IO Br BrO E E -->因此,I 2能从KBrO 3溶液中置换出Br 22BrO 3-+I 2===Br 2+2IO -36. 为什么AlF 3的熔点高达1563 K ,而AlCl 3的熔点却只有463K ?答:查表知元素的电负性为Al-1.61 F-3.98 Cl-3.16电负性差为:AlF 3 2.37;AlC13 1.55。
一般认为,电负性差大于1.7的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小于1.7则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
可见MF 3为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其熔点很高;而AlCl 3为共价化合物,其熔点较低。
7. 从下面元素电势图说明将氯气通入消石灰中得到漂白粉,而在漂白粉溶液中加入盐酸可产生氯气的原因。
ϕθA HClOV 63.1+Cl 2V 36.1+Cl - ϕθB ClO -V 40.0+ Cl 2V 36.1+Cl -答:因为Cl 2通入消石灰是在碱性介质中作用的,又因为θϕ2--2/Cl ClO θ/Cl Cl >,所以Cl 2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歧化反应。
而在漂白粉溶液中加入盐酸后,酸性条件中, θϕϕ->/Cl Cl θHClO/Cl 22,故而如下反应能够向右进行:HClO + Cl - + H + = Cl 2 + H 2O8. 写出下列制备过程的反应式,并注明条件:(1) 从盐酸制备氯气;(2) 从盐酸制备次氯酸;(3) 从氯酸钾制高氯酸;(4) 由海水制溴酸。
答:(1) 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 (2) 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 2Cl 2+H 2O+CaCO 3→CaCl 2+CO 2+2HClO(3) KClO 3−→−∆3KClO 4+KCl 高氯酸钾比氯化钾溶解度小,可分离。
KClO 4+H 2SO 4=KHSO 4+HClO 4(3)Cl2+2Br-=2Cl-+Br23Na2CO3+3Br2=5NaBr+NaBrO3+3CO25Br-+BrO3-+6H+=3Br2+3H2O9.三瓶白色固体失去标签,它们分别是KClO、KClO3和KClO4,用什么方法加以鉴别?答:分别取少量固体加入干燥的试管中,再做以下实验加入稀盐酸即有Cl2气放出的是KClO;KClO+2HCl=KCl+Cl2+H2O加入浓盐酸有Cl2与放出且溶液变黄的是KClO3;8KC1O3+24HCl(浓)=9Cl2↑+8KCl+60ClO2(黄)+12H2O另一种则为KClO410.卤化氢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得到?每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是什么?答:CaF2+H2SO4=CaSO4+2HF↑以荧石为原料,反应在铅或铂蒸馏釜中进行。
NaCl +H2SO4(浓)=NaHSO4+HCl3NaBr + H3PO4(浓)=Na3PO4+3HBr3NaBr + H3PO4(浓)=Na3PO4+3HBr。
11.有一种白色固体,可能是KI、CaI2、KIO3、BaCl2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试根据下述实验判别白色固体的组成。
(1)将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2)向此溶液加入少量的稀H2SO4后,溶液变黄并有白色沉淀,遇淀粉立即变蓝;(3)向蓝色溶液加入NaOH到碱性后,蓝色消失而白色并未消失。
答:白色固体的组成为:CaI2 ,KIO3的混合物12.卤素互化物中两种卤素的原子个数、氧化数有哪些规律?试举例说明。
答:卤素互化物中两种卤素的原子个数不是任意的,中心原子只有一个,为电负性小而半径大的卤素;配体个数为奇数,一般为电负性大而半径小的卤素,如ICl,ICl3,IF5,IF7等。
配体的个数与二种卤素半径比有关,半径比越大,配体个数越多。
但配体个数不能超过7个,如碘与氟可形成7个配体的互化物IF7,但碘与氯只能形成3个配体的互化物ICl3。
卤素互化物中心原子氧化数除与半径比有关外,还与两种元素的电负性差有关,电负性差等。
卤素互化物中心原子氧化数除与半径比有关外,还与两种元素的电负性差有关,电负性差大,中心可以有较高的氧化数。
这与半径比导致的配位数多少是一致的。
13.多卤化物的热分解规律怎样?为什么氟一般不易存在与多卤化物中?答:多卤化物分解时生成的产物中的卤化物晶格能尽可能大。
如CsBrCl2热分解产物为CsCl 和BrCl不是CsBr和Cl2。
氟一般不易存在于多卤化物中,也就是说,有氟参加的多卤化物稳定性差。
其原因在于F-半径特别小,F电负性大,多卤化物分解产物MF晶格能特别大,远比多卤化物稳定。
14.何谓拟卤素?试举出几种重要的拟卤素。
答:某些负一价的阴离子在形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表现出与卤素相似的性质.在自由状态下,其性质与卤素单质很相似,所以我们称之为拟卤素。
15.通过(CN)2和Cl2的性质比较,说明卤素的基本性质。
答:①游离状态都有挥发性。
②与氢形成酸,除氢氰酸外多数酸性教强。
③与金属化合成盐。
④与碱、水作用也和卤素相似。
⑤形成与卤素类似的络合物。
⑥拟卤离子与卤离子一样也具有还原性。
16.今以一种纯净的可溶碘化物332mg溶于稀H2SO4,加入准确称量0.002mol KIO3于溶液内,煮沸除去反应生成的碘,然后加入足量的KI于溶液内,使之与过量KIO3作用,然后用离子,计算用去硫代硫酸钠0.0096mol,问原来的化合物是什硫代硫酸钠滴定形成I3么?答:原来的化合物为KI17.利用热力学数据(查阅有关书籍),计算按照下列反应方程式制取HCl的反应能够开始进行的近似温度。
2Cl(g)+2H20(g)=4HCl(g)+O2(g)答:△H=4×(-92.31)-2×(-241.82)=114.4KJ/mol△S=4×186.8-2×188.7=369.8J/mol.KT≥△H/△S=114400/369.8=309.4K18. 以反应式表示下列反应过程并注明反应条件:(1)用过量HClO3处理I2;(2)氯气长时间通入KI溶液中;(3)氯水滴入KBr、KI混合液中。
答:(1)紫黑色或棕色的I2消失,并有Cl2气体生成。
2HCl03+I2===2HI03+C12(2)先有I2生成,溶液由无色变黄、变橙、变棕直至析出紫黑色沉淀,最后紫黑色沉淀消失得无色溶液。
Cl2+2KI===2KCl+I25Cl2+I2+6H20===2HI03+10HCl(3)溶液先变黄或橙,又变浅至近无色,最后又变黄或橙Cl2+2KI===2KCl+I25Cl2+I2+6H20===2HI03+10HClCl2+2KBr===2KCl+Br219. 试述氯的各种氧化态含氧酸的存在形式。
并说明酸性,热稳定性和氧化性的递变规律,并说明原因。
答:HClO,HClO2,HClO3 HClO4酸性:HClO4>HClO3>HClO2>HClO(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