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评价及分析要点

合集下载

部门工作计划评价

部门工作计划评价

部门工作计划评价1.前言部门工作计划的制订与执行是企业的重要管理工作之一,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对部门工作计划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部门工作计划进行评价。

2.计划的合理性工作计划的合理性是评价其成功与否的基础条件。

工作计划的合理性决定了它所制定的目标的可行性和实现的可能性。

一个好的工作计划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可行的时间安排和有效的合作方式。

3.计划的目标工作计划的制订应该注重明确目标和研究措施。

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企业的整体战略、市场环境、客户需求、人力和物力资源等因素。

目标应该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量化的标准。

4.计划的时间安排时间安排是计划制订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工作计划需要考虑到企业的时间资源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合理制定各项计划任务的时间表。

时间表应该具有清晰的界限,能够使参与者明确自己的时间安排,以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5.计划的实施方式计划的实施方式是制订工作计划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实施方式应该结合企业内外环境和计划目标来考虑。

实施方式应该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规范合理的工作流程和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

6.计划的评估与反馈计划的成功实施需要需要定期评估与反馈。

评估过程需要考虑到目标的完成程度、时间进度、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等因素。

评估反馈可以对工作计划制订的不足和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调整。

7.结语总之,一个好的工作计划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制订和实施方式。

同时,需要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反馈,以便不断完善和改进。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和长期稳定。

教学模块设计课程实施与评价要点【精编版】

教学模块设计课程实施与评价要点【精编版】

教学模块设计课程实施与评价要点【精编版】本文档旨在提供教学模块设计课程实施与评价的要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和实施教学活动。

1. 教学模块设计要点- 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模块前,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与目标一致。

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模块前,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与目标一致。

- 梳理知识结构:分析课程知识结构,将知识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并确定模块之间的关联。

梳理知识结构:分析课程知识结构,将知识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并确定模块之间的关联。

- 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根据知识结构和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确保研究过程顺利进行。

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根据知识结构和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确保学习过程顺利进行。

-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等。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等。

- 设计教学资源:准备教学所需的资源,如教材、教具、多媒体资料等。

设计教学资源:准备教学所需的资源,如教材、教具、多媒体资料等。

- 考虑研究评价:在教学模块设计阶段,就要考虑研究评价方式,以便对学生的研究效果进行评估。

考虑学习评价:在教学模块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学习评价方式,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2. 课程实施要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实际案例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实际案例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 创设积极研究环境:为学生创设积极的研究环境,鼓励他们参与讨论、提问和合作,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创设积极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参与讨论、提问和合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研究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自我工作评价及规划(范文五篇)

自我工作评价及规划(范文五篇)

自我工作评价及规划(范文五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我工作评价及规划(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自我工作评价及规划(范文五篇)》。

第一篇:自我工作评价及规划又是岁末;这个“又”字到底迎来又送走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啊!淮海园里社团活动蓬勃日上,真的有点势不可挡的架势;大学生的学校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作为大学生社团里的一分子,在这个即将告别__年迎来20__的年际交替的日子,我们很有必要对过去的日子做一个评价:一方面评价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要展望未来。

__年的这段日子里创业者协会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我们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就业趋势,给社团内的广大会员量身定做了一系列的实践方案,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本社团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内部各部分做了详细的规划,主要设有会长组、秘书组、财务组、外联组、实践组和市场信息调查组。

各个组在实践过程中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也在活动中很好的锻炼了大家,很好的为大家树立了人生价值观,为未来的工作做了很好的准备。

本社团组织会员展开向成功者学习;开展登山活动,参加了淮海工学院20__年大学生社团文化巡礼,与淮海工学院齐云苍星动漫社一齐举办了“炫彩动感cosplay 真人秀”等活动。

在诸多实践性极强的活动中,我们会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才能,不管是在舞台布景还是在后台管理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一系列的理论学习都本着为广大会员着想。

我们的目的就是为广大会员创造一个锻炼自我的平台,使他们不再惧怕未来,能够拥有一个很好的择业心里素质。

我们评价过去社团的发展得出经验一。

在大学生创业者协会的工作经历有助于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与定位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难”,首先“难”在对自我的决定与定位上。

一向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学子,在踏入社会之前,很难对自我感兴趣的领域、愿意从事的职业、擅长的职位做出客观正确的决定,之所以如此,就是正因还没有对自我的兴趣、特长、个性等有全面的认识。

教育“十四五”规划研究课题及研究要点

教育“十四五”规划研究课题及研究要点

教育“十四五”规划研究课题及研究要点一、教育“十三五”规划总结评估研究要点:全面总结和评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分析“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经验,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十四五”时期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未来展望。

二、“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及目标任务研究研究要点:1.系统分析“十四五”时期国际格局变动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

2.“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将教育现代化2035远景目标分解落实到“十四五”时期,结合学龄人口发展变化趋势,测算各级各类教育普及发展目标,开展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4.研究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对策措施和实施路径,提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等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5.总结各地推动规划落实的经验模式,研究教育“十四五”规划落实机制。

三、“十四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高等教育的公平、质量、结构、布局研究研究要点:1.探讨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内涵及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高等教育在规模、布局、质量、结构(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等方面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3.统筹区域和产业发展需要,提出“十四五”时期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丰富高等教育形态的思路举措。

四、“十四五”时期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研究要点:1.总结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的经验、不足,研究提出加强高校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全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2.研究提出健全高校科研体制、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就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3.分析“十四五”时期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使用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研究提出新形势下培养留住本国优秀人才、吸引汇聚世界拔尖创新人才的政策措施。

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大全5篇]

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大全5篇]

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大全5篇]第一篇: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城镇系统计划计划的归纳评论重点和应留神的问题一、城镇系统计划计划的归纳评论重点1,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计划内容是否齐备,文字、图纸效果是否标准。

2。

是否相符国度国民经济进展规划、区域计划对城镇进展的战略请求。

3。

城市化水准及城镇进展规模预料方式是否合理,是否相符国情、省情、市情及县情。

4。

城镇系统宗旨是否有有益出产力进展。

5。

城镇系统的计划产业构造空间格局是否相宜。

6。

中央镇录取是否过多,万一不多,录取是否准确,位子是否妥帖。

7。

城镇化水准预料是否过高,是否展现“局部之和大于整体”的表象,即各市、镇的人口之和大于总人口。

8。

交通组织是否在理:如路网过疏或过密;寻求环路是否必需;高速公路出口预留是否妥帖;路网与城镇进展是否能有机联络;有些公路的修整是否需要、是否可行、是否经济等等。

9。

根基装备和社会效劳装备格局是否在理:如市郊的镇或邻接很近的镇都建了水厂,形成挥霍;污水解决厂是否多镇分享,位子是否妥帖(有无对本区域外的下游城市形成污染);变电站位子是否贴切,效力半径是否有理;教导文体医疗设备格局是否妥当,效力半径是否在理。

是否充足斟酌了约束因素:如题面文字上说该区域水资源缺少,但把城市规模却计划的很大;对地震断裂带、滑坡、泥石流等地址灾祸是否做了避让;是否思忖了防洪问题;是否有不思考门槛限制因素而要盲目进展的问题,巨型创建项目格局是否有极不科学的因素:如污染、扰民,给今后进展构成阻碍;位子不对;有灾难隐患;有在丘陵或荒山选址的也许,但却过多的挪用大致农田。

10。

与周边地区的牵涉解决是否妥帖:有无“以邻为壑”的问题;有无道路不连接的问题;是否致意了生态环境的问题:如在生态捍卫区内计划安排巨型创建项目;海岸线的运用和分摊是否在理(若该地区靠海的话),近海海域是否取得保卫;其余大方爱护区、景致胜景区、国度森林公园等但凡在图面上展现的都要惹起警觉,看其是否受到侵犯。

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实施评价及问题分析

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实施评价及问题分析

划》 中相对应 目 的比值 ( m表示 ) 标 用 划分为五个等级 : 第一等级, m≥1o , 目标 已超额 完成 ; 0% 即 第二 等级 , 7 %≤m< 0 %, 目标正常完成 且有较多富余 ; 三 5 l0 即 第 等级, %≤m< 5 即 目标正常完成 , 5 0 7%, 有较少富余 ; 第 四等级 , %≤m< 0 , 目 2 5 5% 即 标未完成 , 有较小差距; 第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
2 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目标实施评价
和控制下 , 对规划区内未利用、 暂时不能利用或已利用但 2 1 全 国土地 开发 整理 补充耕 地 目标 实施评 价 20 . 01 利用不充分的土地 , 确定实施开发、 利用、 改造的方向、 规 2o 05年, 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 126 万 h 2 4.5 r, n 模、 空间布局和时间顺序 。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目标 年均补充耕地 2.3 h l 分别是规划 目标的 5.6 85 万 I , I 2 20%
五等级 ,≤m< 5 即目标未完成且有较大差距。 0 2 %,
均每年 1. 65 9万 h 2 2 土地复垦 目标。到 2 1 m 。( ) 0O年, 通过消化历史欠 帐复垦工 矿废弃地补充耕地 3 .5万 50 h 平均每年35 万 h 3 土地开发 目 m, .1 m 。( ) 标。到2 1 0O 年, 通过开发宜耕土地后备资源补充耕地 7.4 h 2 3o 万 r , n 平均每年73万 h . 。

要: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目标是规划期间通过土地 开发 整理 所要达到 的特 定 目的, 为适应 经济社会环境的新要 求, 需
要对原有规划 目标的实施进行评价, 并调整完善。本文分全国、 省(自治 区、 各 直辖 市) 两个层次评价 了土地整理、 土地复垦、 土地开发补充耕地 目标和增加粮食 综合生产能力 目标 的实现程度 , 并从 目标 的定位 、 目标 的设 定、 目标 的实施过程等几个方

运动训练计划的主要内容及检查评定的程序和要点2017

运动训练计划的主要内容及检查评定的程序和要点2017

运动训练计划的主要内容及检查评定的程序和要点2017摘要:一、运动训练计划的主要内容1.训练目标的设定2.训练项目的选择3.训练强度的安排4.训练周期的规划5.训练恢复与调整二、检查评定的程序1.训练前检查2.训练中检查3.训练后检查三、检查评定的要点1.训练目标的达成情况2.训练项目的完成情况3.训练强度的适宜程度4.训练周期的执行情况5.训练恢复与调整的效果正文:运动训练计划对于运动员的训练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计划主要包括训练目标的设定、训练项目的选择、训练强度的安排、训练周期的规划以及训练恢复与调整等内容。

首先,训练目标的设定是运动训练计划的首要内容。

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技术水平和比赛需求,设定明确、具体、可衡量的训练目标,为后续的训练提供明确的方向。

其次,训练项目的选择应围绕训练目标进行,选择能够有效提升运动员能力和技能的训练项目,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再者,训练强度的安排是训练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训练强度可以有效激发运动员的潜能,促进运动能力的提升,而过高或过低的训练强度都可能导致训练效果不佳或者运动员的身体受损。

训练周期的规划则需要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周期可以保证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既能有效提升能力,又能充分恢复身体,避免过度疲劳。

训练恢复与调整是训练计划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合理的恢复和调整可以有效缓解运动员的疲劳,防止过度训练,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在实施运动训练计划的过程中,检查评定的程序和要点也非常重要。

训练前、中、后的检查评定可以全面了解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训练前检查主要是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确保他们处于良好的训练状态。

训练中检查主要是观察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训练中的问题。

训练后检查则是评价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了解训练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训练项目的完成情况、训练强度的适宜程度、训练周期的执行情况和训练恢复与调整的效果等。

《2024年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经济学分析》范文

《2024年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经济学分析》范文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经济学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

因此,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并从经济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经济学分析的重要性。

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 评价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

包括但不限于空气质量、水质、生物多样性、土壤质量、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如居民生活、文化景观等。

2. 评价方法(1)定性评价: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考察、专家咨询等方式,对土地利用规划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分析。

(2)定量评价:运用数学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量化分析。

三、经济学分析1. 成本效益分析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学分析,首先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通过计算和比较土地利用规划的投入成本和预期收益,评估其经济效益。

投入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预期收益则包括经济增长、社会效益等。

2. 可持续发展分析在经济学分析中,还应考虑土地利用规划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方面的长期影响,评估其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土地利用规划的优化建议基于环境影响评价和经济学分析的结果,提出以下优化建议:1. 强化环保意识: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需求,将环保意识贯穿于规划的全过程。

2. 科学规划:根据地区特点,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避免盲目开发和过度开发。

3. 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如PPP模式等,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提高经济效益。

4. 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的土地利用规划监管机制,对违反规划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五、结论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经济学分析对于指导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方案的合理性评估要点分析

规划方案的合理性评估要点分析

规划方案的合理性评估要点分析引言:规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各个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不同的规划方案可能存在合理性的差异,因此需要进行合理性评估。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规划方案的合理性评估要点,旨在提供一些思考和指导,以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背景分析在进行规划方案的合理性评估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背景分析。

背景分析包括对相关数据、政策、环境等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

通过背景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规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的基础条件,为后续的评估工作提供依据。

二、目标明确规划方案的制定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

目标明确是规划方案合理性评估的基础。

在制定规划方案之前,需要明确规划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对规划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全面评估。

三、可行性研究规划方案的合理性评估还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三个方面。

技术可行性研究需要考虑技术手段是否成熟、技术难题是否能够解决等。

经济可行性研究需要考虑规划方案的投资回报率、资金来源等。

社会可行性研究需要考虑规划方案对社会的影响、社会支持程度等。

只有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才能综合评估规划方案的合理性。

四、风险评估规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风险,因此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三个方面。

风险识别需要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

风险分析需要对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需要对不同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对规划方案的影响程度。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风险问题,提高规划方案的合理性。

五、环境评估规划方案的实施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环境评估。

环境评估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环境评估两个方面。

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对规划方案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大气、水、土壤等多个方面。

生态环境评估需要对规划方案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等。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探讨与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探讨与分析
设项 目环评 的缓 解性 措 施 和反 应 性措 施 , 可 以 在 则
市轨道 交通 规划更 符合 可持 续发展 要求 。
由于城 市轨道 交通 规划 环评 和轨 道交 通单 条 线
设计 线 网规模 、 布局 、 设 方 式选 择 等 过程 中 , 分 敷 充 考虑 与环 境有 关 的各 种 问题 , 大 范 围 ( 市 中 心 在 城 区 、 级 区域 ) 进 行 交 通 构 建 , 筹 交 通 布 局 , 市 内 统 并 从合 理 使用 环 境 资源 的角 度综 合 区域 土 地 资源 、 能
城市轨 道交通 规划 环评 与轨 道交 通单 条 线路 建 设项 目环评 是 两 个 层 次 、 同性 质 的 评 价L 。城 市 不 1 ]
轨道交 通规 划环评 作 为该专 项规划 编 制过 程 的一 个 环节 , 有效 性 的最 终 体 现是 评 价结 论 能 否 促 进 城 其
这一 点将 从根 本 上 优 于 城 市 Leabharlann 道 交 通 单 条 线 路 建
环境 合 理性 和 可行 性 , 为达 到 可持 续 发展 目的选 择
最优方案。 2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规 划 环 评 的 评 价 对 象
替 代 的优 势 , 上 述 方 面也 正 是 城 市 轨 道交 通 规 划 而 关乎 环境 、 源及 可 持 续 发 展最 重要 的议 题 。 可 以 资
关 键 词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规 划 环 境影 响评 价
技 术 要 点
我 国城市轨 道交通建设 已进入快 速发 展时期 , 目
度上 , 只是对 单 条线 路 所 产 生 的 环境 影 响 的一 种 反 应 性评 估 。它 对 拟 建线 路 的走 向 、 化 布 局 及 敷设 优

分析电网规划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

分析电网规划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

分析电网规划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一配电网规划的定位为了接轨国际先进电网企业,电网的稳定安全、供电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指标,电网的规划建设是设备运营的基础条件,决策的正确性直接决定了电网企业的投资和效益。

1. 配电网规划的网架结构具备建设周期长、变动小的优势。

电网负荷的发展情况多变,城市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建设要根据电网负荷做相应的调整,所以城市配电网规划的调整要更复杂一些。

2. 对配电网设备及网架结构的优化,最有效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质量及供电能力。

配电网是覆盖整个城市,只凭平时工作经验处理超负荷的线路是无法解决供电瓶颈问题。

只有从宏观层面优化城市配电网的设备和网架结构,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配电网规划的思路及原则1 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立电网可能全面地反映电网实践情况,以体现电网中隐藏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到信息有效性、数据采集难度、计算量等,真正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满足一定的原则:(1)与评价目的的一致性。

(2)直接的可测性。

(3)可比性。

(4)相互独立性。

(5)整体的完备性。

2 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除了要满足原则外,由其自身的特点:(1)相对于现状电网评价体系结构复杂、层次较多、底层指标设置繁多的特点来说,规划电网评价指标体系更注重于从电网规划的特点出发,从整体上对电网进行分析评价,指标设置更简洁。

(2)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要与城市特点及负荷特性相适应。

(3)对规划电网的评价除了注重指标数值的绝对量以外,更要加强指标数值的相对变化。

3 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层分析法是评估中分析复杂问题。

建立评价体系的关键技术,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建立清晰的层次结构来分解复杂问题,并在电网规划中已得到应用。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结合电网规划的特点和目的,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提出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1)指标体系结构:安全、可靠和经济是电网供电的基本要求;包括供电安全性、供电可靠性、经济性、适应性和协调性五个一级指标。

西藏地区中小流域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要点——以洛扎雄曲水

西藏地区中小流域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要点——以洛扎雄曲水

3规 划 环 评 要 点
3 . 1下 泄 生态流 量
流状态 , 为高原鱼类提供保 留生境 。 流域 2 种高原鳅类
没有 长距 离洄 游要求 , 规 划实 施后 的阻 隔影 响较 小 。
3 . 5景观旅 游 西藏 地 区奇 特 、 多样 的地 形 地貌 特征 , 造 就 了丰 富
西 藏 地 区 中小流 域普 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降较 大 ,水 电规 划 中多
采用 引水式 式 开发 , 厂坝 之 间河段 产 生减水 问题 。 本规 划 中所 有 梯级 均 采用 长 隧洞 引水 式 进行 开 发 ,闸坝 至
的景 观 资源 。洛 扎雄 曲规划 涉及 卡 久 自治 区级 风景 名
《 资 源节 约与环 保》 2 0 1 7年第 8期
胜 区, 主要影响集 中在拉康峡谷 区。为此 , 规划环评提
保 留了 6 0 . 8 %的干 流 天然 河段 以及 多数 支 流 的天 然 河
规划在干流上布置扎康 、 杜鲁 、 拉康 、 松布曲和俄
东桥 水 电站 5个 梯级 电站 , 支流 规划 边 巴 、 拉 郊 2个梯 级, 规 划总装 机 容量 5 3 4 MW, 年发 电量 2 4 . 1 8亿 k W? h 。
2 0 02: 3 0.
4结 语
根 据 西 藏 自治 区 中小 流 域 环 境及 规 划规 划 , 在 规 划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阶段 ,宜 采 取 与 规 划 协 调 互 动 的 措
施, 重点考 虑避让 、 减 缓 规 划 实 施 对 环 境 敏 感 区或 生 态 因素 的方 案 。避让 和减 缓 的方 法 主要 包 括 调整 规 划
[ 3 】 周 孝德 , 宋策 , 唐旺. 黄 河 上 游龙 羊 峡一 刘 家 峡河 段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及方法研究_以_省略_规划_2011_2030_环境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及方法研究_以_省略_规划_2011_2030_环境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及方法研究———以自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环境影响评价为例马莉,任勇,彭川格(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41)摘要:本文结合《自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工作经验,评述了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战略意义,以及开展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相关问题,以期能与关注规划环评事业的同仁共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城市总体规划;要点;方法;环境容量中图分类号:X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72X(2014)05-0001-05Study of several key points and methods on overall city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for overall city planning(2011-2030)of Zi Gong cityMa Li,Ren Yong,Peng Chuange(Sic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cademy,Chengdu610041)Abstract:According to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overall city planning(2011-2030)EIA of Zi Gong city,the paper observes the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overall city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and discusses related problems.Key words: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PEIA);Overall city planning;Key points;methods;Environmental capacity前言2003年9月1日,《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正式实施,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发展契机,为在规划层面上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法律依据。

规划环评要点

规划环评要点

1、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1充分考虑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预防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协调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2有利于从决策源头防止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环境问题,落实“预防为主”环境保护方针;3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预防环境污染;4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提前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预防或减轻项目与规划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5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6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发展;7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清洁生产的推行,控制了新污染源并促进了老污染源治理。

2、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条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

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编制的“一地三域”和“十种专项”规划需要进行规划环评。

(1)“一地三域”规划: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2)“十种专项”规划: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规划。

第一类规划属于综合性规划、政策导向型规划,要求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第二类规划属于专项规划、项目导向型规划,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5/特定工业区是指冶金、建材、化工、矿区等工业企业较为集中,其生产过程排放到环境空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且其环境空气质量超过三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浓度限值,并无成片居民集中生活的区域,但不包括1998年后新建的任何工业区。

6、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根据国家的环境政策和法规,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浓度、时间和速度以及检测方法和其他有关技术规范。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点探讨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点探讨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点探讨[论文关键词]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点[论文摘要]根据流域综合规划的特点及其环境影响特征,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重点进行分析,提出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任务和工作要点,为编制工作方案和开展环评工作提供参考。

1流域综合规划环评的目的和重点流域综合规划一般包括防洪、排涝、灌溉、供水、水电、航运、水土保持、旅游及水资源保护等九项专项规划,规划环评要以涉及水资源时空分配和造成河道阻隔的工程(如供水、水电规划中的水库等水利枢纽工程、输水工程等)为重点评价对象,从流域或区域的宏观角度出发,分析规划实施所引起的区域和流域问累积和协同环境影响问题,处理好上下游及地区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规划环评具有宏观性、全局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具有战略决策意义。

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要对规划的布局、规模、结构、方式和开发时序的合理性进行论证,提出科学调整意见,实现从源头开始的、全过程的预防、减缓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2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和sl4—2006《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规划内容概述;②规划实施范围及其周边环境、资源的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③规划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④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识别、分析、预测,特别是规划实施对环境敏感区、环境功能区目标可达性的影响评估;⑤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⑥公众参与状况以及公众意见不予采纳的说明;⑦对不良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计划;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流域综合规划环评的工作要点3.1评价范围与环境保护目标流域综合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般与流域规划范围是一致的,并要根据规划实施可能的影响范围和重要保护对象的分布进行必要扩延。

上海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实施评估思路和要点

上海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实施评估思路和要点

上海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实施评估思路和要点金昱【摘要】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估工作,搭建线网规划评估的基本框架:按照科学评估、综合视角、战略思维的原则,以指导远景规划和近期实施为目标,评估对象以线网为主,兼顾线、站、场;评估内容包含城市规划、综合交通、建设实施、运营管理、投融资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评估方法体现定性定量分析并重、点线面多层次评估及“开门办规划”的要求.同时从评估的客观全面性、时间因素、横向对比等方面提出注意事项,希望对后续线网规划实施评估有所启发.%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 planning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in China.Periodical evaluation is helpful for learning experience,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basis of network revision.First,to carry out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of Shanghai rail transit planning,a basic framework of evaluation is set up.The basic principle of assessment includes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and strategic thinking,and the goal of assessment is to guide the long-term planning and the recent construction.During evaluation,gre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network assessment,but at the same time,lines,stations and depot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Evaluation content includes city planning,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construction,management,and financing and social benefits.Evaluation methods are composed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combination of macro,medium,and micro-level analysis and an open system.Secondly,some precautions for assessment areproposed,which include overall objective evaluation,time factors,horizontal comparison,etc.【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年(卷),期】2017(030)002【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实施评估;上海市【作者】金昱【作者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指导轨道交通近期建设及中远期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项重要专项规划。

国上空间规划双评价的流程和要点

国上空间规划双评价的流程和要点

国上空间规划双评价的流程和要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国上空间规划双评价的流程与要点解析国上空间规划,也被称为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对土地利用和空间发展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手段。

空间布局规划方法评价及效果模拟分析

空间布局规划方法评价及效果模拟分析

空间布局规划方法评价及效果模拟分析在建设地区、城市或社区时,空间布局规划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它涉及到如何合理利用和分配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一个适宜居住和发展的环境。

本文将对空间布局规划方法进行评价,并通过效果模拟分析来验证其可行性。

评价空间布局规划方法的标准有很多,其中包括适应性、可持续性、经济性、社会性等方面。

首先是适应性,一个好的空间布局规划方法应该能够满足当地的发展需求和特点,符合居民的利益。

其次是可持续性,即空间布局规划方法需要能够保护环境资源,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城市的发展能够长期持续。

此外,经济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即空间布局规划方法应该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降低建设成本。

最后,社会性是评价空间布局规划方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要考虑社会公平性,确保各个居住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能够平衡分布,不出现明显的差距。

为了评价这些不同的空间布局规划方法,我们可以进行效果模拟分析。

效果模拟是通过计算机模型模拟出预期的效果,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这样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不同空间布局规划方法在实际中的效果。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个三维模型来模拟不同空间规划方案的建设效果。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和理解不同规划方案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模拟模型来预测不同空间布局规划方法对交通、环境、社区等方面的影响。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不同规划方案在实施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值得注意的是,模拟分析只是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不同空间布局规划方法的工具之一,它并不能完全代替实地调研和实际观察。

因此,在进行模拟分析之前,我们仍然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并与当地的居民、专业人士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在评价空间布局规划方法及进行效果模拟分析时,我们还可以借鉴其他地区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或国家的规划方法和效果,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找到改进的方向。

规划大赛点评

规划大赛点评

规划大赛点评标题:规划大赛点评引言概述:规划大赛是一个重要的比赛环节,通过点评可以匡助参赛者改进作品,提高比赛水平。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规划大赛点评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点评的重要性1.1 提供专业意见:点评可以匡助参赛者获得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指导他们改进作品。

1.2 促进学习成长:通过点评,参赛者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学习成长,提高规划水平。

1.3 激发创作热情:得到正面的点评和鼓励可以激发参赛者的创作热情,增强参预比赛的积极性。

二、点评的方法2.1 全面客观:点评应该全面客观,不偏袒任何一方,对作品的优缺点进行客观评价。

2.2 提出建议:点评不仅要指出问题,还要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匡助参赛者改进作品。

2.3 注意细节:在点评过程中,要注意细节,对作品的每一个方面进行子细分析,确保点评的准确性。

三、点评的内容3.1 规划思路:点评应该关注参赛作品的规划思路是否清晰、合理,是否符合比赛要求。

3.2 设计创意:评价作品的设计创意是否独特、新颖,是否能够吸引人眼球。

3.3 实施可行性:点评还应该考虑作品的实施可行性,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能够有效落实。

四、点评的态度4.1 尊重参赛者:在点评作品时,要尊重参赛者的劳动成果,用积极的态度赋予建设性的意见。

4.2 鼓励与肯定:在指出问题的同时,也要及时赋予鼓励和肯定,激发参赛者的积极性。

4.3 客观公正:点评时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个人情绪和偏见影响,确保点评的公正性。

五、点评的效果5.1 提高作品质量:通过点评,可以匡助参赛者改进作品,提高作品质量,提升比赛水平。

5.2 培养规划能力:参赛者通过点评可以不断学习进步,培养规划能力,为将来的规划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5.3 促进规划交流:通过点评,参赛者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促进规划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规划事业的发展。

总结:规划大赛点评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点评可以提高参赛者的规划水平,促进规划领域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城镇体系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一、城镇体系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要点1。

规划内容是否齐全,文字、图纸成果是否规范。

2。

是否符合国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区域规划对城镇发展的站略要求。

3。

城市化水平及城镇发展规模预测方法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国情、省情、市情及县情。

4。

城镇体系目标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5。

城镇体系的规划产业结构空间布局是否合适。

6。

中心镇选取是否过多,如果不多,选取是否正确,位置是否恰当。

7。

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否过高,是否出现“部分之和大于总体”的现象,即各市、镇的人口之和大于总人口。

8。

交通组织是否合理:如路网过疏或过密;追求环路是否必要;高速公路出口预留是否恰当;路网与城镇发展是否能有机联系;有些公路的修建是否必要、是否可行、是否经济等等。

9。

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布局是否合理:如市郊的镇或相邻很近的镇都建了水厂,造成浪费;污水处理厂是否多镇共享,位置是否恰当(有无对本区域外的下游城市造成污染);变电站位置是否恰当,服务半径是否合理;教育文体医疗设施布局是否恰当,服务半径是否合理。

是否充分考虑了制约因素:如题面文字上说该区域水资源短缺,但把城市规模却规划的很大;对地震断裂带、滑坡、泥石流等地址灾害是否做了避让;是否考虑了防洪问题;是否有不考虑门槛制约因素而要盲目发展的问题,大型建设项目布局是否有极不合理的因素:如污染、扰民,给以后发展造成障碍;位置不对;有灾害隐患;有在丘陵或荒山选址的可能,但却过多的占用基本农田。

10。

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处理是否恰当:有无“以邻为壑”的问题;有无道路不衔接的问题;是否致意了生态环境的问题:如在生态保护区内规划布置大型建设项目;海岸线的利用和分配是否合理(若该地区靠海的话),近海海域是否得到保护;其他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等凡是在图面上出现的都要引起警惕,看其是否受到侵害。

二、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1。

仔细审题后分析其考点。

2。

态度明确而不含混。

3。

逻辑关系要清晰,先针对主要矛盾,其次是次要矛盾的评析。

4。

评析方案应着眼与方案的整体,避免以偏概全。

5。

评析方案应从总体着手,其次对局部进行。

6。

方案中的优点应给予肯定,不足之处不仅要指出,还应尽可能的提出合理化建议。

7。

避免只分析不评析,也要避免只评析不分析。

8。

文字简练,规范规划术语,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评价的主要内容、要点、应注意的问题一、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评价的主要内容1。

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城市性质的确定为总体规划的首要内容,应从三个方面去认识和确定城市性质:其一是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其二是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其三是城市的其他主要职能。

2。

城市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其中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而变。

人口规模确定得合理与否,对城市建设影响很大。

3。

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指各项建设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城市空间抵御扩展的主要方向。

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一般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先进行用地的自然条件、建设条件评定,考虑城市的经济条件,综合分析城市的发展趋势。

重点把握两个方面:一是门槛规模。

二是经济发展方向。

4。

城市用地布局结构与道路网系统: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是指各功能区在数量、空间、时间上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投影。

城市空间结构有团状、带状、多核组团状、星状、轴向发散状,城市道路网系统主要有方格网状、放射状、混合状、自由状。

二、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评价的要点1。

是否与城镇体系规划较好衔接,是否可以为顺利进行详细规划奠定良好规划基础,顺利进行衔接。

2。

城市性质的叙述是否能准确体现城市的主要职能,代表城市发展方向。

3。

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划定是否与城市未来发展定位相符,并具有一定弹性。

4。

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是否实事求是地充分考虑城市未来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资源及城市发展的限制。

5。

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是否合理,用地平衡是否科学,用地布局的整体效益是否能够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生活中起促进作用。

6。

城市对外交通及内部交通是否形成整体网络系统,并着眼于区域规划,发挥城市交通的整体作用。

7。

城市市政公用工程基础设施布局是否合理,规划容量是否与城市发展规模及性质相适应。

8。

靠近江河湖海地区的城市是否具有完善的防洪体系规划及相应治理目标。

9。

城市总体规划的环境保护效应如何最大限度避免了污染。

10。

城市防灾和人防系统是否有明确的系统规划。

11。

对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是否划定了保护和控制范围;其保护和控制范围的规模是否有利于保护规划、有利于形成城市特色。

12。

近期建设规划是否可行。

13。

总体规划的综合技术经济是否符合城市发展目标。

三、应注意的问题:1。

仔细审题后分析其考点。

2。

态度明确而不含混。

3。

逻辑关系要清晰,先针对主要矛盾,其次是次要矛盾的评析。

4。

评析方案应着眼与方案的整体,避免以偏概全。

5。

评析方案应从城市系统整体着手方案的合理性,然后依次对城市系统中各子系统容工业经济建设、道路交通建设、绿化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居住生活建设、公共生活建设等六个子系统进行分别论述,这样的方案评析井井有条;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次序原则。

6。

方案中的优点应给予肯定,不足之处不仅要指出,还应尽可能的提出合理化建议。

7。

避免只分析不评析,也要避免只评析不分析。

8。

文字简练,规范规划术语,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评析内容一、用地功能分工:修建性详细规划应有准确细致的用地功能分工,做到规划地区各类用地功能相互结合又互不干扰,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交通、道路、河流、绿地等。

二、道路系统规划:规划地段应与基地周边的城市道路及穿过地段的城市道路有很好的衔接关系,道路系统层次应分明,主次、支路的长度和比例恰当。

道路走向及高程应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地形,节约工程投资。

并设置充足的停车面积以便于疏导交通,避免人车交叉,合理分流。

三、建筑空间布局:修建性详细规划要处理好基地与其他地区的设计关系,在城市景观、内外部空间等方面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处理好基地本身的整体空间布局关系,做到结构清晰、主次有高低错落,处理好细部与小尺度的外部空间。

四、绿地及景观规划布局:绿化作为生命的象征,其在城市中所起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在规划的不同层次都应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原有河流水系进行绿地系统建设,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突出地方及基地特色。

五、工程管线规划及竖向规划:作为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

首先要注意与城市市政管网的合理衔接,在布置、走向、高程设计中,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地势,接近拥护,节约资金,不破坏生态环境。

六、各类经济技术指标:这方面包括估算工程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应对规划的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指标进行比较、核算,以达到科学合理。

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分析和综合评价一、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评析要点1。

居住区用地位置的选择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

2。

居住区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是否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

3。

居住区的空间结构是否合理,主次结构是否协调。

4。

居住区的空间布局是否合理均衡,是否形成完整的居住生活系统。

5。

居住区内的建筑的选型是否经济合理、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是否有利于创造良好居住环境。

6。

公共服务设施是否完善,服务规模能否达到最优。

7。

居住区道路是否满足居民出入方便、安全、便捷,而且有利于组织汽车交通。

8。

是否具有完整同意的建筑艺术空间组织。

9。

是否具有邻里公共生活的共享空间。

10。

是否满足家庭私密性生活要求。

二、空间与环境设计1。

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突出个性,群体建筑与空间层次应在协调中求变化。

2。

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尘及噪音对居民的污染和干扰。

3。

精心设置建筑小品,丰富与美化生活。

4。

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停车库等小建筑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排。

5。

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

6。

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区之间及其与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注意事项:1。

仔细审题后分析其考点。

2。

态度明确而不含混。

3。

逻辑关系要清晰,先针对主要矛盾,其次是次要矛盾的评析。

4。

评析方案应着眼与方案的整体,避免以偏概全。

5。

评析方案应从总体着手,其次对局部进行。

先从规划总体评析,再到空间形态评析。

6。

小区规划应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

7。

方案中的优点应给予肯定,不足之处不仅要指出,还应尽可能的提出合理化方案。

8。

避免只分析不评析,也要避免只评析不分析,评析应结合。

9。

文字简练,规范规划术语,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分析要点和综合评析1。

与上一层次规划的衔接: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量化,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主要依据,因此规划中应使总体规划的战略意图得以贯彻,处理好用地性质、人口分布、道路系统、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工程管线等内容的衔接。

2。

用地布局: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将用地分到小类,因此各类用地的合理安排、定性定量是非常重要的。

3。

交通组织:地块内外交通应顺畅边捷,机动车、非机动车应有序组织,停车场出入口合理布局,方便生活,促进城市发展,有机联系。

4。

地块划分:地块划分是为了开发管理的方便有利,因此划分过程中的用地大小、用地性质、用地价值是考虑的重点。

5。

控制指标:包括两个部分: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

体现了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范围的控制、土地使用强度的控制、道路交通及其设施的控制、工程管线及其其他设施的控制、城市特点及环境景观的控制和经济估算。

6。

配套设施:包括生活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等,避免由于开发商不关注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开发后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7。

可操作性:控制性详细规划得到评审后,具有法律效应,也是直接用于城市规划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依据,因此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本和图则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本可以用那些和他们一起抱怨人生的时间,来读一篇有趣的小说,或者玩一个你喜欢的游戏。

渐渐的,你不再像以往那样开心快乐,曾经的梦想湮灭在每日回荡在耳边的抱怨中。

你也会发现,尽管你很努力了,可就是无法让你的朋友或是闺蜜变得更开心一些。

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个问题:你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一贯坚持的信念。

我们要有所警惕和分辨,不要让身边的人消耗了你,让你不能前进。

这些人正在消耗你。

01. 不守承诺的人承诺了的事,就应该努力地去做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