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卫星运行时间(2)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卫星运行时间》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交流,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遵循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掌握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呈现卫星运行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2.难点: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呈现卫星运行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2.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3.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启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卫星运行图、计时器等。
2.学具:学生手册、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卫星运行的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卫星运行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卫星运行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卫星运行的速度、时间和路程。
引导学生发现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计算卫星运行时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呈现一组卫星运行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3.1.2卫星运行时间(2)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3.1.2卫星运行时间(2)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轨道和卫星运行的轨道,理解卫星运行轨道是椭圆形。
2.掌握如何确定卫星在轨道上的位置和移动方向。
3.熟悉运用距离=速度×时间计算物体的距离公式,进一步认识时间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卫星运行轨道是椭圆形的概念。
2.如何确定卫星在轨道上的位置和移动方向。
三、教学方法及内容安排1. 活动设计•活动一:学生运用地球和卫星示意图,模拟卫星绕地球的运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什么是轨道和轨道是什么形状,并理解该轨道为椭圆形。
•活动二:通过幻灯片或录屏教学,利用“时间轮盘”等视觉方式简单介绍卫星在轨道上的位置和移动方向,中间要穿插“你知道吗?”,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活动三:教师带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运用速度-时间公式计算卫星运行距离并快速画出卫星运行图,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的重要性。
2. 内容安排•第一节:理论讲解,通过幻灯片或录屏等视觉方式简单介绍轨道和卫星运动的轨道,以及轨道是椭圆形的概念,阐明什么是卫星在轨道上的位置和移动方向。
•第二节:动手实践,学生利用地球和卫星示意图模拟卫星绕地球的运动,深入探究轨道和椭圆形的关系,并理解轨道图的绘制方法。
•第三节:小组合作,分别出题和解答,让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快速计算卫星运行的距离,并快速画出卫星运行轨迹图。
•第四节:总结讲解,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总结轨道、椭圆形、卫星运行的位置和移动方向的概念,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估要求1.学生能在地球和卫星示意图上,准确地模拟卫星绕地球的运动,理解卫星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理解卫星运行的基本规律。
2.学生能利用速度-时间公式计算物体距离,并在卫星运行轨迹图上画出物体在轨道上运动情况。
五、教学资源1.地球和卫星示意图2.速度-时间公式3.视频、幻灯片、录屏等教学辅助工具六、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练习题;2.思考并在家庭成员的帮助下,找一组数据计算出猎户座距离地球的距离。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卫星运行时间(2)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卫星运行时间(2)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
- 学会使用基本的公式计算卫星运行时间。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和过程。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航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1. 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 介绍卫星运行时间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卫星运行时间的含义。
2. 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 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基本公式。
3. 卫星运行时间的应用:-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卫星运行时间在航天科学中的应用。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问题导向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小组合作法:-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5分钟):- 通过引入航天科学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卫星运行时间的兴趣。
2. 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10分钟):- 详细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定义,让学生深入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含义。
3. 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15分钟):- 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 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基本公式。
4. 案例分析(15分钟):-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卫星运行时间在航天科学中的应用。
5. 小组合作(1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3单元 乘法 第2课时 卫星运行时间(2) 精品教案
第2课时卫星运行时间(2)教学内容:教材第31页“试一试”、第3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2能准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
3运用乘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技巧和算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1三位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预设:① ②师:哪种计算是对的呢?另外一个为什么错?错在哪里?生:第一种方法是错的,3×0等于0,要加上进位2,而不是把进位2和0分别写在十位和百位。
引导学生按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注意三位数中间的0乘任何数都得0。
如果之前不需要进位,就写0占位;需要进位要写上进位。
小结:三位数中间有0的时候,0也要参与计算。
根据“0乘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这个数”等法则进行计算。
2位数多的乘数放在上面。
54×312 预设: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这些方法都是对的吗?怎样算比较简单? ①这种做法违背了多位数乘法的法则,应是第二个乘数每一位的数分别与第一个乘数相乘,不能反过来。
要按照计算方法计算,不然容易错乱。
②这种做法是对的。
第二个乘数是三位数,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最后把三次的积相加。
③这种做法也是对的。
列竖式时,把54和312的位置交换,按照之前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直接计算。
师:对比第二种和第三种,哪种方法比较简单? 学生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集体完善:第三种做法比较简单,因为第二个乘数是两位数,只要算两步乘法计算即可。
小结:书写竖式时,将位数多的放在上面比较简便。
3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师:210×47这题,同学们也有不同的做法。
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方法都可以算过程,全班汇报。
个别学生板演后,全班集体点评,教师适时出现错例突出重点。
小组代表分享想法。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整数乘法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学生后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多位数乘法以及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在计算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教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卫星运行时间”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问题的产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讲解演示法: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计算过程和方法。
练习法: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法
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合作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思路,分享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了解卫星的基本概念和运行原理。
2. 学会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内容:1. 卫星的基本概念和运行原理。
2. 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1. 卫星的基本概念和运行原理。
2. 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卫星运行轨道的理解。
2. 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
教学准备:1. 卫星模型或图片。
2.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卫星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卫星,它是用来进行通信、导航、气象观测等工作的。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卫星是如何运行的?它的运行轨道是什么样子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卫星运行轨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解释:“卫星是绕着地球运行的,它的运行轨道是椭圆形的。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卫星绕地球一周需要多长时间?如何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4.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叫做卫星的运行周期,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需要知道卫星的运行周期和卫星的轨道半径。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卫星的运行周期和轨道半径的数据,引导学生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
2. 学生计算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四、巩固(5分钟)1. 教师出示卫星的运行周期和轨道半径的数据,引导学生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
2. 学生计算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五、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卫星的基本概念和运行原理。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六、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计算一颗卫星绕地球一周需要多长时间,已知卫星的运行周期为90分钟,轨道半径为6400千米。
”2. 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和讲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卫星模型或图片,探究卫星的运行原理和运行轨道,让学生了解卫星的基本概念和运行原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卫星运行时2-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卫星运行时2-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卫星运行的周期、时间、速度等相关概念;2.掌握使用模型观察和描述卫星运动和地球自转时日、夜变化的方法;3.了解卫星的应用和价值;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二、教学内容1.卫星运行的周期、时间和速度;2.地球自转、公转与北极星;3.模型观察和描述。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卫星运动的周期、时间和速度;2.让学生了解卫星的应用和价值;3.让学生掌握使用模型观察和描述卫星运动和地球自转时日、夜变化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复杂的卫星运动的概念和模型;2.把卫星的应用和价值融入教学中。
五、教学方法1.模型演示;2.课堂讨论;3.观察和描述。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黑板报、图片等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所学内容:地球自转和公转。
2. 学习新内容1.教师向学生展示卫星运行的周期和时间,并解释相关概念;2.将课堂模型观察缩小到小学生的尺度,学生采用简单的手势模拟卫星的运行;3.课堂讨论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卫星的应用和价值;4.学生自主观察、探究,模仿太空卫星的运行,理解角速度、卫星高度等相关概念。
3. 小结回顾卫星运行的周期、时间和速度等相关概念,并帮助学生归纳记忆。
4. 课后作业完成相应的练习册上的习题,并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角速度?2.地球自转和公转有什么区别?3.卫星有哪些应用?4.为什么北极星在天空中位置几乎不变?七、教学反思通过模型演示、课堂讨论和学生观察,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的相关概念,加深对科学与科技的认识。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掌握“时”、“分”、“秒”这三个基本时间单位的概念,能根据钟面上的刻度读时、读分,辨认钟面上各指针的位置。
2.了解一天的时间分为24小时,一小时等于60分,一分等于60秒。
3.掌握钟面上的读数方法,能够通过实际练习,将钟面上所示时间转化成数字时间。
4.能够根据日常生活,举例说明时刻的概念和计算时间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时分秒的概念及读法。
2.钟面上的读数方法。
3.时刻的概念和计算时间的方法。
教学方法:1. 导入新课内容前,老师先从课前问题提问,帮助学生进入新授内容。
2. 试探性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思考能力。
3. 小组探究法,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建立知识的联系。
4. 呈现法,通过图文、实物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新知,提升学生的浓密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5.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来达到学生掌握知识点和技能的目的。
教学准备:1. 课本《卫星运行时间》2. 数字钟表3. 生活中常见的时间活动:上课时间、放学时间、晚上吃饭时间、睡觉时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课前问题:现在几点了?(回答后,教师可补充:时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什么样的事情需要时间来衡量?)2. 问题展开:时间可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表扬并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如果用两个时间单位来表示,是什么呢?”)二、呈现内容(10分钟)1. 首先,教师通过数字钟表向学生介绍时、分、秒这三种时间单位,并简单地让他们模仿读几个时间。
2. 然后,教师播放小视频,音画相符,通过视频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的概念并了解钟面。
在视频结束后,让学生模仿读时间,并逐一指出钟面上三个指针的位置。
3. 最后,教师向学生展示“数字时间”图,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计算方法,并指导学生实操读数。
三、实践操作(25分钟)1. 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将实物活动与时间联系起来,让学生用钟表把吃饭时间/上学时间等日常时间活动用时、分、秒来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1.2卫星运行时间(2)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1.2卫星运行时间(2)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理解时间的概念,能够区分时、分、秒。
2. 学会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理解速度、距离、时间的关系。
3. 能够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速度计算。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时间的概念及单位2. 卫星运行速度的计算3. 速度、距离、时间的关系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时间的概念和单位。
2. 提问:什么是卫星?卫星是如何围绕地球运行的?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卫星运行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 = 距离÷ 时间。
2.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速度、距离、时间的关系。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卫星,通过网络搜索或查阅资料,了解该卫星的运行速度、距离和运行时间。
2. 各组计算所选卫星的运行时间,并将结果进行汇报。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一些卫星的运行速度和距离,让学生计算运行时间。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卫星的运行时间,推算出它的运行速度和距离?五、总结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速度、距离、时间的关系。
2. 提问:卫星的运行速度和时间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卫星,计算其运行时间,并写出计算过程。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计算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速度、距离、时间的关系,避免死记硬背。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实践操作”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对“实践操作”环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实践操作(10分钟)1. 分组活动(2分钟)- 分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合理分组,每组3-4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作用。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理解时间的概念,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2. 能够准确计算卫星运行的时间。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时间的概念,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2. 能够准确计算卫星运行的时间。
教学难点:1. 掌握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解决卫星运行时间的问题。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卫星运行时间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后,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卫星运行时间。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卫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卫星是什么。
2. 引导学生思考卫星运行的时间是如何计算的,提问:“卫星运行的时间是如何计算的呢?”3. 学生回答后,总结并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三、讲解与示范(20分钟)1. 讲解时间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2. 示范如何计算卫星运行的时间,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
四、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进行讲解和纠正。
五、拓展与提高(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拓展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2. 学生完成后,进行讲解和讨论。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后,总结并强调卫星运行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安排学生进行卫星运行时间的实验,观察卫星的运行轨迹和时间。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卫星运行时间的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拓展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能够准确计算卫星运行的时间。
但在讲解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巩固。
第2课时卫星运行的时间(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2课时卫星运行的时间(第二课时)(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在上一课时,我们已经学习了卫星运行的基本概念。
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卫星运行的时间。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卫星运行时间的章节。
我们将从卫星运行的周期、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以及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三个方面来展开学习。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卫星运行的基本概念,了解卫星运行的时间,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卫星运行的时间,包括卫星运行的周期、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以及卫星运行的线速度。
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PPT、教学投影片以及一些实际的例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如卫星电视、GPS定位等,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卫星运行的时间。
2. 讲解:我会使用PPT和教学投影片,详细讲解卫星运行的周期、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以及卫星运行的线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互动:在讲解过程中,我会与学生们进行互动,提问并解答他们的问题,以确保他们对卫星运行的时间有深入的理解。
4.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以巩固他们对卫星运行的时间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黑板进行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卫星运行的周期、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以及卫星运行的线速度的公式和关键点。
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卫星运行的周期、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以及卫星运行的线速度的概念,并给出它们的计算方法。
答案:卫星运行的周期是指卫星绕地球一周所需的时间;卫星运行的角速度是指卫星绕地球转动的角速度;卫星运行的线速度是指卫星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
它们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相关的公式进行计算。
答案:根据卫星运行的周期的定义,周期T=24小时。
四年级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精选5篇)
四年级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精选5篇)四年级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0页《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掌握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使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数位对齐和进位问题。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的航天事业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早在1970年4月24日,我国就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你们长大了,想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卫星运行时间的知识。
(板书:卫星运行时间)二、新授张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有关东方红1号卫星的数据:东方红1号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
(板书)那么,老师有一个问题:绕地球5圈需要多长时间呢?学生:114×5你会计算吗?在自己的本上算一算。
找学生板演(黑板左侧)看来大家都没有忘记以前学习的知识,真不错!那么张老师有一个更难的问题挑战咱们的航天小勇士,你敢于接收老师的挑战吗?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板书)谁会列算式?114×21=你能估计一下这个算式的积大概是多少吗?当航天小勇士,光知道近似值可不行,我们的航天事业中需要非常精确的数据,请你拿出自己的本,试着算一下114×21的精确结果是多少?三、自主探索算法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有:1、先算20圈:114×20=2280(分)再算1圈:114×1=114(分)加在一起:2280+114=2394(分)2、114×21=114×7×3=798×3=2394(分)3、竖式计算114×211142282394对于第三种算法,可能有的学生格式会出现错误,针对错误逐一进行分析四、优化算法这么多的算法都能得到精确结果,你最喜欢用哪种算法呢?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下竖式计算该如何去做。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5篇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5篇《卫星运行时间》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材分析:《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本课前孩子们已经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三位数乘整十数的知识基础,本课从具体的问题情境出发抽象出乘法算式,探究算法,理解算理是教材的主要思路。
教材一开始,首先出示“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图,提供数学信息并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的时间计算问题,在列出算式后引导学生先估算,再类比推理尝试解答,概括方法步骤,感悟算法的多样性,最后全班交流,体会结果的一致性。
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估算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1.学生情况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已经达到了学习目标。
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乐于表达以及参与学习活动。
2.知识链接本课是本册三位数乘法的第一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已有充分的乘法竖式计算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同时这节课也为今后学习小数乘法和自主迁移方法笔算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
3.学习困难本课涉及到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步骤过程复杂,在竖式计算时,对于理解数位如何对齐可能存在困难。
4.教学策略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建构为准则,结合具体情境和探究交流,通过“估一估”、“算一算”、“说一说”等形式,逐步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2.在进行“探索与发现”的活动中,经历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
(3)情感目标1.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取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
2.通过对卫星运行知识的了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第三单元卫星运行时间(第2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软硬件资源:
-计算机或平板设备
-投影仪或智能黑板
-计算器
-卫星运动模拟软件
2.课程平台:
-数学教学软件
-在线学习管理系统
3.信息化资源:
-卫星运动视频资料
-卫星运行时间计算工具
-数学问题解决案例
4.教学手段:
-小组合作学习
-任务驱动学习
-问题引导学习
-数学游戏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卫星运行时间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卫星运行时间在未来的发展和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卫星运行时间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2.在教学组织方面,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3.在教学方法方面,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采用积极的激励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注意力。
2.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并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3.增加实践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3.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利用卫星的轨道周期来计算,另一种是利用卫星的轨道速度来计算。
4.卫星运行时间的应用
卫星运行时间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天气预报、卫星通信、全球定位系统(GPS)等领域。通过计算卫星运行时间,可以预测卫星的运行轨迹和位置,为各种卫星应用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卫星运行时间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卫星运行时间第一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卫星运行时间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内容] 卫星运行时间(第33-35页)[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出示教学挂图,引出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接着提出人造卫星绕地球2圈、5圈……21圈的时间计算问题。
在学生列出算式后,组织学生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
学生可以把114看作100来估算,也可把21看作20来估算。
估算时让学生说说估算的方法,并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二、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先独立尝试竖式计算,然后讨论交流,并总结方法。
做试一试中的四道题,请4人板演。
做练一练中的第2题,森林医生,让学生找出错误,并改正。
三、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做练一练第4题: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问题。
在学生解答时可分几步呈现: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情境中的信息,然后请学生自己提出一些问题。
2、出示商店从工厂批发的数量,讨论按批发的数量,原来可以买多少钱,现在降价后只能买多少钱。
3、出示问题(1),讨论提出的问题。
4、出示问题(2),讨论提出的问题。
做练一练第5题:本题是一道提高估算能力的教学游戏题。
本题的策略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根据积的位数来考虑是否符合条件。
2、在积是五位数的算式中,看两乘数的最高位相乘的得数约是几。
3、对接近3万或5万的算式再具体地算一算。
学生在思考时,教师应指导他们有规律地思考,即从右往左或从上往下,以免出现遗漏。
第二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卫星运行时间|北师大版(2014秋)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丰庆路小学许晚秋一、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第一节《卫星运行时间》。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卫星运行时间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卫星运行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掌握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2. 能够运用公式和数据进行简单的卫星运行时间计算。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关系进行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2. 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3. 实际问题的解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2. 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 运用比例关系进行计算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卫星的运行,引导学生关注卫星运行时间的问题。
2. 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含义。
3. 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公式,通过示例进行演示,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实际问题的解决给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六、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题:布置与卫星运行时间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实际问题解决:布置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实际问题的解决”部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 第2课时 卫星运行的时间(2)教案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数位对齐和进位的问题,
教学难点
难点:探究三位数中间有0的的竖式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师:欢迎来到状元路慕课堂,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2课时---卫星运行的时间。
408
×23
1224
816
师:说一说要注意什么?
生:我们要注意“3”和“0”相乘时,要注意加上进位上的数。
师:非常好,下面各题可以怎样计算?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54×312
生:列竖式54乘312,先用312个位上的2去乘54,得数是108,末位数与个位数对齐,再用312十位上的1去乘54,得数是54,末位数与乘数的十位对齐,再用312百位上的3去乘54得162,末位数与乘数的百位对齐,最后把这三个得数加起来等于16848,
通过光说不练假把式,下面老师要考考您们哦,请同学们拿出提前准备的笔和本,我们的检测马上就要开始喽。
三、达标检测
随堂练习
4、森林医生
5.算一算,并和同伴说一说计算过程。
6.包装一个小礼盒需要31厘米长的彩带,现有32021样的小礼盒,估一估,准备90米的彩带够吗?
7.
912×25473×28 26×130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吗
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师: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上课之前让我们先做一做热身训练,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计算下面两道题。
789×22= 999×11=
师:789乘22位数多的写到上面,先用22个位上的2去乘789,得到的末位数和22的个位对齐。再用22十位上的数去乘789,得到的末位数和22的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结果等于17358。同学们你们算对了吗?我们来看第二道,999×11,位数多的数放在上面,个位上的1去乘999,十位上的1去乘999,得999,末位和十位对齐,两数相加等于10989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卫星运行时间(2)北师大版
第2课时卫星运行时间(2)【教学内容】教材第31、32页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让学生掌握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加快计算的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能熟练、正确地进行乘法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一、情景导入1.笔算:13×128=326×21=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怎样算。
2.今天我们继续来解决关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些比较特别的题目。
二、探究新知1.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408×23,指名两生板演。
(2)集体交流算法:板演同学的算法对吗?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乘到0的时候可以不要吗?为什么?那么该怎么书写呢?错误的方法还要说明错在哪儿,应该怎么改。
(3)小结:三位数中间有0时应该注意什么呢?中间有0的三位数和两位数相乘时,注意不需要进位的就写0占位,需要进位的可直接写上进位数。
2.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及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
(1)出示题目54×312、210×47,这两道题怎样算?(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看看本组一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计算过程,那你们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议一议哪种过程更方便。
(3)小结:竖式计算时,要看清楚数据的特点,选择简便写法,灵活计算。
书写竖式时,把数位多的放在上面会更方便,如果乘数末尾有0,将0让出来更简便。
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32页“练一练”第4题。
判断对错,错在哪,怎么改?2.教材第32页“练一练”第5题。
强调计算过程中0是怎么计算的,需要注意些什么。
3.教材第32页“练一练”第6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卫星运行时间(2)
【教学内容】
教材第31、3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让学生掌握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加快计算的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能熟练、正确地进行乘法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
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一、情景导入
1.笔算:13×128=326×21=
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怎样算。
2.今天我们继续来解决关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些比较特别的题目。
二、探究新知
1.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408×23,指名两生板演。
(2)集体交流算法:板演同学的算法对吗?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乘到0的时候可以不要吗?为什么?那么该怎么书写呢?错误的方法还要说明错在哪儿,应该怎么改。
(3)小结:三位数中间有0时应该注意什么呢?中间有0的三位数和两位数相乘时,注意不需要进位的就写0占位,需要进位的可直接写上进位数。
2.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及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
(1)出示题目54×312、210×47,这两道题怎样算?
(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看看本组一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计算过程,那你们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议一议哪种过程更方便。
(3)小结:竖式计算时,要看清楚数据的特点,选择简便写法,灵活计算。
书写竖式时,把数位多的放在上面会更方便,如果乘数末尾有0,将0让出来更简便。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32页“练一练”第4题。
判断对错,错在哪,怎么改?
2.教材第32页“练一练”第5题。
强调计算过程中0是怎么计算的,需要注意些什么。
3.教材第32页“练一练”第6题。
提醒学生注意单位换算。
四、课堂小结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怎样计算?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2)
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乘数中间有0
408×23=9384
乘数末尾有0
210×47=9870
54×312=16848
【教后思考】
课堂习题的内容过多。
本课在教学中为了凸显多层达标,设计的
练习题较多,通过课堂反馈,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做完,所以在习题的精选上还要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