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述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教育过程B. 学习过程C. 教学过程D. 心理过程答案:B2.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 基础学科B. 应用学科C. 交叉学科D. 边缘学科答案:C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学习心理B. 教学心理C. 学校管理D. 评价心理答案:C5.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不包括()。

A. 揭示教育规律B. 促进学生发展C. 提高教学效率D. 增进教师福利答案:D6.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A. 两个阶段B. 三个阶段C. 四个阶段D. 五个阶段答案:B7.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 基础学科B. 应用学科C. 交叉学科D. 边缘学科答案:C8.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学习心理B. 教学心理C. 学校管理D. 评价心理答案:C1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不包括()。

A. 揭示教育规律B. 促进学生发展C. 提高教学效率D. 增进教师福利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包括()。

A. 描述教育现象B. 解释教育现象C. 预测教育现象D. 控制教育现象答案:ABCD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包括()。

A. 客观性原则B. 发展性原则C. 系统性原则D. 教育性原则答案:ABCD3.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包括()。

A. 基础学科B. 应用学科C. 交叉学科D. 边缘学科答案:BC4.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ABC5.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

A. 学习心理B. 教学心理C. 学校管理D. 评价心理答案: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一、结合实际说明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答:(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支持、容忍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即给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的心理环境。

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权利和机会,让有创造性的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

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由于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从个性人手来培养创造性,这也是促进创造性产生的一条有效途径。

①保护好奇心。

好奇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可以引发个体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应给予鼓励和赞赏,不应忽视或讥讽。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对学生所提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肯定态度接纳他所提出的问题。

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应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

⑤此外,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使学生受到创造者优良品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启发他们见贤思齐的心理需求。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常用的方法有:①发散思维训练。

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

②推测与假设训练。

这类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③自我设计训练。

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经验,给他们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动手去制作某种物品,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完成自己的设计。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2、论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第六章)答: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改为两难故事法,进行了长达十二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他发现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发展顺序。

(1)前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由外在的要求而定。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定向。

以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或权威,力避自己的苦恼,相信客观的责任。

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正确的行为能作为手段满足自己并偶然满足他人的需要。

能意识到准则是与每个人的需要与希望有关系的。

(2)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在于做好事或尽义务,在于别人的期待与传统秩序的保持。

第三阶段:使他人愉快与帮助他人的定向。

遵从大多数人的定型意见,遵从惯常的角色行为,并能按人的意向进行判断。

第四阶段:尽义务、重权威与维持现有秩序的定向。

尊重别人与社会的期望。

(3)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墨守成规与契约定向。

为了求得一致,承认准则或期望的要求。

通常总是避免背离别人的意志与福利。

责任是以契约的形式加以规定的。

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的定向。

不仅遵循既定的社会法则,而且遵循自己凭逻辑的连贯性与普遍性所选择的原则。

伴同互相信赖与尊重的道德心是起主导作用的动因。

3、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可分为四个阶段,(1)前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

(2)他律道德阶段,儿童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

(3)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儿童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逐渐代替了前一阶段服从成人权威的支配地位。

(4)公正道德阶段,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其道德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开始出现了利他主义。

4、论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与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分歧及其原因。

小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

小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

一、简答题。

1.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答:普通心理学是探讨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即认知过程、情感与意志活动及个性形成的规律,这些现象是所有的人都具有的;而教育心理学所探讨的是学校中师生,主要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有的学习心理、品格形成的心理及规律。

两者都研究心理现象,因此是相通的。

2.简述教育和发展的关系。

答:个体的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特点是教育的起点与依据,是教育的前提。

而个体的身心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是教育的产物、结果。

也就是说,教育要考虑到个体的已有的身心发展状态,考虑到学习的准备性,同时要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3.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的关系。

答:首先,动机与目的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即有动机必有与之相伴随的目的,反之亦然;其次,动机与目的又是有区别的,即作为活动动机的东西并不同时就是活动的目的,反之亦然;最后,动机与目的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4.奥苏伯尔的三种同化模式。

答:(1)类属同化;(2)总括同化;(3)并列结合性同化。

☆.个性的性格特征。

答:(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6.教师应具备哪些特殊能力?答:(1)教师的表达能力;(2)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3)教师的教育机智;(4)教师的独创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

8.简述竞争和合作对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影响?答:1、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2、对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

3、对信息交流的影响。

4、对自我情绪体验的影响。

5、对自尊的影响。

6、对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的影响。

☆常见的心理防卫机制的形式有哪些?答:(1)合理化(2)投射(3)否认(4)压抑(5)反向作用(6)转移(7)认同(8)抵消(9)补偿(10)升华☆小学生概念学习发展趋势特点。

答:(1)概念的具体性减少,抽象性增加。

(2)概念的模糊性减少,精确性增加。

(3)概念形成减少、概念同化增加。

10.鲁滨逊的SQ3R五步阅读方法。

答:预习、提问、阅读、反思、复述、复习11.简述个性心理倾向性。

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2006-10名词解释1、组织者:指在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资料。

2、技能:是通过练习儿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

高水平的技能则需较丰富的知识经验,而且具有自动化水平。

这种技能水平也称之为熟练技巧。

3、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非人意的)实质性的(非字面的)练习过程。

即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4、上位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时,新知识就要由原有认知结构组织起来,原有认知结构就成为进行归纳推理的一整套观念。

5、教学设计:或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

它综合了教学过程中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等基本要素,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加以模式化。

它的具体可操作性还表现在:对教学系统的各方面的分析与设计都明确提出理论依据和方法,供教学设计者和教师选用。

简答题一、简述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1、价值性标准。

是指目标对于需要满足的意义,地位目标对于高位目标的意义,价值分为客观价值和主观价值。

2、可能性标准。

即可能达到、可能实现。

3、低耗性标准。

4、丰富性标准。

即内容丰富的,能带来更多好处的。

5、就高性标准。

由于大小目标的地位不同,一般的趋向是地位目标决定于高位目标。

二、简述布鲁姆关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分类标准。

1、知识,指再认与回忆的能力,具体的教学中记忆特殊与一般知识即处理知识的方法与手段。

2、理解,包括转换(翻译)、解释和推断三个子项。

3、应用,把复杂情境中使用抽象观念、原理、法则、理论、概念和方法的能力4、分析,包括要素关系与组织原则的分析,培养学生将整体分解成各种因素的能力5、综合6、评价,包括依据内在标准和依据外在标准评价,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质量作出判断的能力。

三、应该如何理解学习现象1、四、简述布鲁纳对发现学习的认识1、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他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

《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题第一篇:《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题《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题1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一、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第一,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理解。

第二,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人格和社会性特点的理解。

第三,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个体心理差异的理解。

二、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1.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2.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规律,提高有效教学的能力。

3.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其评价/反思能力。

三、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

1.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把握教师角色,增强其角色意识。

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还有助于高校教师获得各种能力,增加其对不同角色的胜任能力。

四、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1.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

3.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和治疗手段。

2.试析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答:(一)在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同时辨证逻辑思维逐渐趋向成熟和完善。

形式逻辑思维是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事物本质联系的抽象统一的反映。

辨证逻辑思维,则是对客体现实的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映,它不仅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而且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反映事物的相对静止,而且反映它们的绝对运动。

在青少年时期,个体虽然已经掌握了某些辨证思维的方式,但形式逻辑思维仍占居优势地位。

大学生辨证逻辑思维的迅速发展与高等学校的教学密切相关。

(二)在常规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迅速发展。

首先,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其次,从创造的最佳年龄来看。

创造性思维的最佳年龄在25-45岁之间(即从大学毕业后开始)。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与答案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与答案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与答案论述题1.试述成就动机理论(简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把个体的成就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功,所以他们会选择既存在的成功可能性又有足够挑战性的中等难度的任务;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

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的借口,得到自己喝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失败感。

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景、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量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景,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及强化,平定分数是要求稍稍放宽些,并避免在公共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简评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被认为是一种期望价值理论,因为这一理论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一个人对目的的评价以及达到目的可能性的评估。

阿特金森重视冲突的作用,尤其重视成就动机及害怕失败之间的冲突。

该理论的特征是它可以用数量化的形式来说明。

阿特金森认为,最初的高成就动机来源于孩子生活的家庭或文化群体,特别是幼儿期的教育和训练的影响。

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

也就是说,成就动机涉及到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

追求成功的动机乃是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如果用来表示追求成功的倾向,那它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所决定:①对成就的需要(成功的动机);②在该项任务上将会成功的可能性;③成功的诱因值。

值在 0 至 1 之间。

= 1,表示确信会取得成功; = 0.5,表示估计成功的可能性是 50%; = 0 ,表示确信必然失败。

教育心理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学习理论B. 教学方法C. 学习者的心理过程D. 教育环境2. 以下哪个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心理学3.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教育应该:A. 强调记忆和重复B. 强调发现学习C. 强调教师的权威D. 强调学习者的自我调节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在7到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5.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A. 学习是个体内部过程的结果B. 学习是社会互动的结果C. 学习是环境适应的结果D. 学习是先天遗传的结果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学习者的动机?A. 个人兴趣B. 家庭背景C. 社会文化D. 教师期望7.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下哪些属于基本需求?A. 安全需求B. 归属与爱的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尊重需求8.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概念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班杜拉B. 斯金纳C. 皮亚杰D. 布鲁纳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9.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0. 解释什么是“元认知”,并举例说明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1. 论述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12. 论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5分)13. 假设你是一名教育心理学家,你被邀请到一所中学进行教学改革。

请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提出你认为可能有效的教学策略。

答案:1. C2. A3. B4. C5. B6. A, C, D7. A, B, D8. A9.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习者的心理过程、学习动机、认知发展、学习策略、教学方法、评估与评价等,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教育过程和学习效果。

教育心理学试题以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以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以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育现象B. 学习过程C. 教育与心理的关系D. 教育实践2.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师B. 学生C. 教育环境D. 教育政策3.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哪个理论对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4. 教育心理学中,哪个概念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过程?A. 认知发展B. 学习动机C. 学习策略D. 元认知5. 在教育心理学中,哪个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6. 教育心理学中,哪个概念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A. 自我效能B. 元认知C. 学习动机D. 学习策略7. 教育心理学中,哪个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实现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8. 在教育心理学中,哪个概念描述了学习者对学习结果的期望和价值的评价?A. 成就动机B. 自我效能C. 学习动机D. 成就目标9. 教育心理学中,哪个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内在动机驱动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10. 在教育心理学中,哪个概念强调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A. 认知发展B. 情感教育C. 学习动机D. 社会认知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学习理论B. 教学理论C. 学习者差异D. 教育评价12. 教育心理学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业成就?A. 智力水平B. 学习动机C. 学习策略D. 家庭背景13. 在教育心理学中,哪些理论对教学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建构主义理论14. 教育心理学中,哪些概念与学习者的自我认知有关?A. 自我效能B. 自我监控C. 元认知D. 自我评价15. 在教育心理学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A. 成就目标B. 成就动机C. 学习策略D. 学习环境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学科。

教育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育过程B. 学习过程C. 教学方法D. 学生心理答案:B解析: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习过程,包括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

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解析: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7至11岁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此时他们能够进行逻辑思考,但仅限于具体情境。

3. 以下哪项不属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要素?A. 学习是通过主动探索和发现新信息的过程B. 学习者应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C. 教师应直接传授知识,而不是引导学生发现D. 学习者应理解知识背后的原理答案:C解析: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通过探索和发现来构建知识,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而非直接传授。

二、简答题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描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在社会互动中发生的,文化工具(如语言、符号系统)在认知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教育应考虑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并利用“最近发展区”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三、论述题1.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

答案:教育心理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它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从而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其次,教育心理学提供了关于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和认知过程的深刻见解,有助于个性化教学。

最后,教育心理学还涉及到评估和干预策略,帮助教育工作者识别和支持有特殊需求的学生。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及答案解析,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心理学在理解学习过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估教育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育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论述

教育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论述

1、遗传、环境和教育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1)遗传的作用,1.遗传素质提供了身心发展的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影响身心发展的个性差异(2)环境的作用 1.自然环境。

这是人赖以生存与发育的物质基础,为人的生理及其机能的发育提供必须的能量2.社会环境。

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时代的精神决定人的观念和意识(3)教育的作用,》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

2、学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是什么?教育作为一种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条件,制约着学生身心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教育与儿童的身心发展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育的外部力量转化为学生本人的需要,才能取得成效。

(p34)3、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

(1)特点 1.身体方面:小学生身体发展在其一生发展中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

2.心理方面:小学生进入学校后,投入了集体生活,学习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3.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小学生的学习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而且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上进行,具有被动性和强制性特征4.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p52)4、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方法。

(1)身体方面1.身体素质方面:中学生的发育状况很明显地反映在其体态变化上。

体内机能方面: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肺功能增强。

神经统方面:神经系统逐步完善,脑的发展由容积、重量转向功能的完善。

性发育成熟。

(2)心理方面:第一,感知方面。

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各门学科都对学生的观察力提出了要求(p58)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2)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3)多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同时也给予必要的失败的挑战(4)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5)让学生会反思和总结。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简单题、论述题、填空题)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简单题、论述题、填空题)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简单题、论述题、填空题)1、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什么?正确答案:(1)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处于优势地位,但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2)开始能初步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3)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发展进入关键期(初二到高三阶段);(4)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发展,但具有片面性和表面性。

2、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正确答案:【(1)激发学习积极性(2)因材施教(3)加强直观性教育(4)循序渐进(5)多练习3、教师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精加工策略?正确答案:【1.课堂教学速度适当;2.教学中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3.在知识教学中贯穿方法的教学;4.训练学生选择、运用和调整精加工的方法。

4、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扮演哪些角色?正确答案:【1.教书的角色: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执行者和教学过程监控者的角色。

2.育人的角色:言传育人者和身教育人者。

3.管理的角色:学生集体的领导者和纪律的监督和维持者。

4.代理的角色:家长的代理者5.研究的角色:知识的学习者和教育的研究者。

1、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提出的关于青春期性意识的发展阶段是什么?正确答案:【 1.阶段1 性反感期 2.阶段2 向往年长者的“牛犊恋”期 3.阶段3 接近异性的狂热期 4.阶段4 浪漫的恋爱期2、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正确答案:1.从“他律”到“自律”2.从效果到动机3.从评人到评己4.从片面到全面。

3、简述马斯洛提出的人的五个层次的需要?正确答案:【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爱与归属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4、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有哪些?正确答案:【(1)测验长度(2)测验项目的质量(3)样本的性质1、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提出的关于青春期性意识的发展阶段是什么?正确答案:【 1.阶段1 性反感期 2.阶段2 向往年长者的“牛犊恋”期 3.阶段3 接近异性的狂热期 4.阶段4 浪漫的恋爱期2、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正确答案1.从“他律”到“自律”2.从效果到动机3.从评人到评己4.从片面到全面。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1 论述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

答:教育与儿童的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应该辩证的看待和处理两者的关系。

一方面:教育必须以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

教育应该考虑到儿童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注意儿童进行某种新的学习的准备状态,包括儿童的生理发展状态、能力发展状态和学习动机状态。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教学的准备性原则。

另一方面,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尽管教育不能逾越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但是科学的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提高儿童心理发展的质量,是发展的一种助力。

儿童的心理发展依赖与教育,是教育的产物和结果。

教育作为一种决定性的条件制约着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方向。

2 论述人本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

答: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理论是一种新观点与新思潮,它对学习与教育理论的进步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1 人本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将学习与人的整体发展联系起来,对只注重学科知识学习与教学的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

2 人本主义学习与教育理论根据自己对人性的了解来认识学习的本质与过程,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我指导学习、自由学习。

3 它根据人本的准则来考虑学习的条件,强调无条件积极关注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人本主义的基本观点有力的冲击了行为主义分析等学派对教育心理理论与实践的消极影响,促进了教育革新,为学习与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富有启发意义的新观点和新思路。

然而人本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片面强调学生的天赋潜能的作用,无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这是一种片面强调遗传决定发展的观点,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

3 论述遗传环境教育之间的关系。

答 1 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遗传素质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它们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没有正常的遗传素质,人的心里就得不到正常发展。

因此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论述题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论述题

山东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论述题一、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答:教师掌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可以了解学生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指导教育、教学及自身的发展为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教师通过掌握心理理论,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才能自觉地实施有效的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才能够使学生理解掌握、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教师掌握心理保健知识,能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掌握心理保健的方法,有利于自身的心理保健、预防某些心理性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某些不健康心理进行及时指导与纠正,使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三)教师掌握心理学原理。

可以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教师通过学习心理学原理和研究方法,能够大大增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二关于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答:在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心理因素对问题的解决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例如自信心、注意力、观察力、意志力、认知方式、情绪状态、动机水平、原型启发、迁移作用、定势作用、功能固着等等都是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

因此要使问题得到解决维持一种紧张而又有秩序的有条不紊的心理状态,(一)是提高动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问题解决的效果。

(二)在解决问题时,充分地运用原型启发的作用就可以有效地解决某种具有的与自己面临的问题,例如我们在上电化教育基础课为学生讲摄影机。

照相机工作原理我们就运用了原型启发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迁移作用也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心理因素如:我们在讲投影片制作时,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按着小学教材进行投影片制作要求他们自己构思、自己设计、绘画制作通过学生新自动手操作,即学到了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又在动手制作能力上得到了发展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总之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分析说明了。

三、试论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答: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工作,对于教师来说独立创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轻视。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3)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3)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 A. 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的学科– B. 研究学生如何学习的学科– C. 研究人们如何获得知识的学科– D. 研究人类智力和情感发展的学科答案:D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内容的学科?– A. 研究学校教育的学科– B. 研究教师的心理活动的学科– C. 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的学科– D. 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学科答案:D3.下面哪个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遗传决定的?– A. 行为主义理论– B. 社会文化理论– C. 智力发展理论– D. 遗传智力理论答案:D4.小明在学校表现出很大的情绪波动,有时非常兴奋,有时非常消沉,这可能是以下哪种情绪障碍?– A. 抑郁症– B. 躁郁症– C. 焦虑症– D. 双相情感障碍答案:B5.在学生中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可以促进哪些心理发展?– A. 社交能力的发展– B. 记忆能力的发展– C. 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D. 创造力的发展答案:A二、填空题1.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学生对学习任务有强烈的兴趣和主动性,正在经历自我激励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为\\\_\_阶段。

答案:主动性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_\_特点。

答案:个体3.人们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任务的信念被称为\\\\。

答案:自我效能4.教育心理学中的强化是指一种\\\\,能够增加一种行为的频率。

答案:后果5.学习的困难程度对学习者的\\\_\_发展有重要影响。

答案:认知三、简答题1.请简要说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意义。

答: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发展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困难,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B. 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C. 教育与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D. 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心理现象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学习理论B. 教学设计C. 学生发展D. 教师管理答案:D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儿童在7-11岁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下哪项属于最高层次的需求?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5.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教育心理学范畴?A. 动机B. 认知C. 情感D. 遗传答案:D(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以保持篇幅)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

他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提倡发现学习,即通过探索和发现来获得新知识。

2. 描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维果茨基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互动过程,儿童在与更有知识的他人的互动中发展认知能力。

他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强调教育应关注儿童在成人指导下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从而促进儿童能力的提升。

3. 解释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的影响。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可能设定挑战性目标,面对困难时更有韧性,且更有可能采取积极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答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了解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风格,以便设计适合不同学习者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其次,运用动机理论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再次,应用认知负荷理论优化教学材料的设计,避免信息过载;最后,通过评估学习者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学生B. 教师C. 教材D. 教学环境答案:C2. 奥苏贝尔提出的学习方式是()A. 接受学习B. 发现学习C. 有意义学习D. 机械学习答案:C3.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最高需求是()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尊重需求答案:C4. 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A. 做笔记B. 画线C. 列提纲D. 谐音联想法答案:D5. 以下哪个因素对学习迁移影响最大?( A )A. 学习材料的相似性B. 学习者的认知风格C. 学习环境的变化D. 教师的教学方法答案:A6. 奥苏贝尔提出的学习方式是( C )A. 接受学习B. 发现学习C. 有意义学习D. 机械学习答案:C二、填空题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_的科学。

答案: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2. 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强调__________对学习的影响。

答案:学习的情境三、简答题1. 简述学习动机的作用。

答案:激发学习行为;维持学习行为;引导学习行为向一定的学习目标。

2. 简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个体的认知发展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

3. 简述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答案:教师的期望可以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学生的行为表现。

四、论述题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答案:营造创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探索;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

五、案例分析题李老师发现班上的小明最近学习成绩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请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答案:原因可能包括学习压力大、学习方法不当、家庭问题等。

建议与小明沟通,了解情况;帮助他调整学习方法;与家长沟通等。

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学习过程B. 教学过程C. 评价过程D. 管理过程答案:A2.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 记忆能力B. 逻辑推理能力C. 创造力D. 观察能力答案:B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儿童通过与成人或更有知识的同伴的互动来发展认知能力。

教育应该提供“最近发展区”,即提供稍微超出儿童当前能力的任务,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这种理论强调了教师在引导和支持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2. 解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说明它如何应用于教育环境。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教育环境中,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安全、支持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实现自我潜能。

三、论述题1. 论述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答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例如: - 应用积极强化来鼓励学生参与和表现良好。

- 利用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需求。

- 运用元认知策略,教导学生如何规划、监控和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

- 创造合作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 通过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结束语:通过上述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

掌握这些理论和策略,教师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希望本次试题及答案对您的学习和教学有所帮助。

必考教育学心理学简答论述及答案

必考教育学心理学简答论述及答案

教师招聘经典简答论述题1.简述教案的内容。

2.你如何理解教学要面向全体?3.简述教师如何树立威信。

4.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策略有哪些?1.教案内容一般包括课程名称、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

2.(1)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指教学不仅要面向好学生,也要面向差学生。

对待学生应当一视同仁;(2)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因材施教。

3.(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4.(1)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2)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3)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识;(5)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4)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五、案例分析(答案要点)1.这堂课体现了现代教学的一些理念: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价值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反映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2.老师及时地化解矛盾,转变教学策略,科学而恰当地引导学生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老师将科学课上成一场生动有趣的爱心教育课,取得了比上科学课更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教书育人,陶冶学生心灵的教育目的。

1.试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这一德育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基本要求。

2.联系教学实际谈一谈教师应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

1.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包括:(1)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2)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2.(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卡尔·罗杰斯C. 让·皮亚杰D. 亚伯拉罕·马斯洛答案:A2.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下哪个概念描述了个体通过社会互动实现认知发展的过程?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近侧发展区D. 远侧发展区答案:C3. 在教育心理学中,多元智能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霍华德·加德纳B. 本杰明·布鲁姆C. 约翰·杜威D. 爱德华·桑代克答案:A4.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个体在哪个阶段开始具备逻辑思考能力?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5.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二、填空题1.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负荷”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处理信息的________能力。

答案:有限2.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学前儿童主要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是________与自主性之间的冲突。

答案:信任3. 在教育环境中,________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答案:探究式三、简答题1. 请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过程。

学生应通过探索、实验和问题解决来获得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信息。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描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后习俗水平”。

答案: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后习俗水平”是指个体的道德判断不再依赖于外在的规则和权威,而是根据内在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进行判断。

在这个水平上,个体开始考虑普遍的道德原则,如公正、尊重和平等,并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评价道德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题1.试述成就动机理论(简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把个体的成就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功,所以他们会选择既存在的成功可能性又有足够挑战性的中等难度的任务;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

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的借口,得到自己喝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失败感。

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景、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量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景,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与强化,平定分数是要求稍稍放宽些,并避免在公共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简评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被认为是一种期望价值理论,因为这一理论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一个人对目的的评价以及达到目的可能性的评估。

阿特金森重视冲突的作用,尤其重视成就动机与害怕失败之间的冲突。

该理论的特征是它可以用数量化的形式来说明。

阿特金森认为,最初的高成就动机来源于孩子生活的家庭或文化群体,特别是幼儿期的教育和训练的影响。

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

也就是说,成就动机涉及到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

追求成功的动机乃是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如果用Ts来表示追求成功的倾向,那它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所决定:①对成就的需要(成功的动机)Ms;②在该项任务上将会成功的可能性Ps;③成功的诱因值Is。

Ps值在0至1之间。

Ps = 1,表示确信会取得成功;Ps = 0.5,表示估计成功的可能性是50%;Ps = 0,表示确信必然失败。

用公式可表示为:在这个公式中,Ms代表争取成功的相对稳定的倾向(这是用TAT主题统觉测验得到的);成功的可能性Ps指的是认知目标的期望,或是主体理解到的成功的可能性;Is为成功的诱因值,这一项被认为是与Ps有相反的关系,也就是Is = 1 − Ps,即当Is值减小时,成功的诱因值增加。

目标的诱因值是一种叫做对成绩自豪的感情。

他认为,一个困难任务取得成功以后所体验到的自豪比一个容易任务成功后体验到的自豪感更强,比如说,在经过了几天冥思苦想后解出的数学题比轻而易举地解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要高兴得多。

阿特金森认为:在与成就有关的情景中既能引起对成功的期望,也能引起对失败的担心。

决定对失败担心的因素类似于对成功希望的因素,即避免失败的倾向Taf是以下三个因素的乘积的函数:①避免失败的动机Maf,也就是因失败而体验到的羞愧感的能量;②失败的可能性Pf;③失败的消极诱因值If。

其公式为:同前面一样,If = 1 − Pf,也就是说,失败的可能性减小时,失败的诱因值就增加。

失败的诱因值可理解为一种消极的情感,如羞愧、消沉等。

那么在一种容易的任务失败后所体验到的羞愧感比一种困难任务失败后的羞愧感要强。

由以上得出:作为结果的成就动机由力求成功的倾向的强度减去避免失败的倾向的强度,如果一个人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中获得成功的需要大于避免失败的需要,那么他就敢于冒风险去尝试并追求成功。

根据这一理论,如果一个学生获取成就的动机大于避免失败的动机,他们为了要探索一个问题,在遇到一定量的失败之后,反而会提高他们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愿望,而且另一方面,如果获得成功太容易的话,反而会减低这些学生的动机。

研究表明,这种学生最有可能选择成功概率约为50%的任务,因为这种选择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他们能抵制不可靠的意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学校进行的智力测验中能得到较好的分数。

他们对成功完全不可能或稳操胜券的任务,动机水平反而下降。

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对失败的担心大于获取成就的动机,那么,也有可能由于失败而灰心丧气。

由于成功而得到鼓励。

这种学生在选择任务时,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使他们免遭失败,而选择的任务极其困难,那么即使失败,也可找到适当的借口,从而可减少失败感。

麦克里兰的实验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成就动机的水平与完成学业任务的质与量紧密相关。

高成就动机者在没有外力控制的环境下仍能保持好的表现,在经历失败的过程中,高成就动机者在任务的坚持性上比低成就动机者强。

另外,追求成功者有很强的自信心,有高的成就动机水平和内归因。

成功更增强了他们上述的三个特征,使他们更相信自己的能力,一旦失败,他们会认为是自己采取了不合适的策略,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而不会将失败视为是缺少能力,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去完成任务。

避免失败的学生正相反,他们的自信心不强,倾向于外归因,由于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他们往往设置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不付出足够的努力,于是导致了又一次的失败,不断地失败导致了他们对自己能力不足的固定看法。

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而将成功归因于运气、机遇、任务简单。

这样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他们都没有积极的影响:成功了,他们不会再付出努力,而一旦失败,却导致他们进一步去避免失败。

阿特金森在一项经典实验中演示了这一点。

后来,许多学者扩展了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雷陆(Rayor)认为,过去的成就动机理论强调当前的目标,其实长远的目标对现在的行为也有很大的影响。

应该把即时的目标和长远的目标结合起来,真正的成就动机是由两者结合而产生的。

)2.概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影响(第一、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认为。

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使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三个过程:获得、转化和评价。

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通过获得、转化、评价去掌握新知识,从而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第二、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指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的态度和方法。

而所谓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以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①动机原则。

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

②结构原则。

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③程序原则。

教学就是引导学习者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地陈述问题或大量知识的结构,以提高学生知识的掌握、转化和迁移能力。

④强化原则。

让学生知道结果应该在学生评估自己作业的那个时刻,太早或太晚都不利于强化作用的发挥。

教育含义:根据布鲁纳的教学观和教学原则,为了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发展,教师必须深入分析教材,明确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对教材结构的理解,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

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

要注意运用反馈的原理,促进学生自我反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1)根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课本知只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

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

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个体接受它的理由,不能和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

另外,知识在各种情况下的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具体情境总有自己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2)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加工,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而成的。

(3)根据建构主义的学生观,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成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和知识经验。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学就是要充足进学生的合作、使他看到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3.详细阐述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要点,然后结合实际谈谈上述理论对当今教学有什么启示(请说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马斯洛(A、H.Maslow),美国心理学家,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他根据需要的发展水平,把需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他把不同层次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梯级,最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他把人类的生理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的基础或根本,只有这一层次的需要满足了,才会出现高层次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当生理的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安全需要就会随之而来。

(3)归属和爱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在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出现的。

这种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对社交、归属和认可的需要,给予爱和得到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马斯洛把尊重的需要分为两大类——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次的需要。

总之,这五个层次中,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只有当人们的一些低层次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层次需要的产生和发展。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

各级需要层次的产生与个体发展密切相关,婴儿期主要是生理的需要占优势,而后产生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到了少年、青年初期,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

青年中晚期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开始占优势。

但是,个人需要结构的演进是波浪式的,较低一级的需要高峰过去以后,较高一级的需要才能起优势作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在教学上极具意义。

根据这一理论,制定教学策略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顾及和满足学生各个方面的需要。

就生理层次的需要而言,教师必须顾及学生的饮食和睡眠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