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高考真题复习
认识论高考题

认识论主观题副标题一、论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0分)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
他立志传承发现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求。
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
书中收录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
《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
(3)结合学习冯洪钱的事迹,班级举行“我的青春•我的梦”主题班会,请你以“理想•奋斗•价值”为关键词拟定一份要点式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每个关键词对应相应要点,总字数100字左右。
【答案】(1)①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②广泛收集整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③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新.(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亲身的实践和他人的实践为冯洪钱提供了研究课题,为《民间兽医本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验证了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科学性;兽医药研制及其畜病治疗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目的和价值.(3)(6分)评分量表【解析】(1)本题知识定位“如何进行文化创新”,试题类型为措施类试题.首先我们要依据设问检索知识库,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包含有哪些知识要点(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社会实践;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然后提取材料关键词,通过关键词引出知识点,对接原理,正确调用知识.从材料中“访过数百个兽医站、搜集民间处方”体现了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追踪国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新.(2)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首先要总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然后分开阐述实践决定认识的四个方面,并结合材料分析即可: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提供了研究课题);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为《民间兽医本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验证了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科学性);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兽医药研制及其在畜病治疗实践中的成果应用,体现了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目的和价值)(3)本题知识定位: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课本上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围绕着“价值”这个关键词,可以阐述“要在劳动和奉献在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围绕着“奋斗”这个关键词,可以阐述“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围绕着“理想”这个关键词,可以阐述“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即可.(1)本题审题难度不大,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能够对材料的信息进行获取和解读,并且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联系起来.(2)本题原理限定为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只要记住原理,并分析材料,而不是照抄材料,即可获得高分.(3)本题考察学生情感、价值观问题,对学生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学生要注意克服答题一张皮现象,既要注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又要注意结合所学的哲学原理,否则不容易拿到高分,所以本题很活,区分度高,体现了新课标能力立意的特点.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高考试题

• (全国卷I)30.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 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 这说明: • 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经验和规律 • 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 识 • ④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 (海南卷)18. 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铍埋 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 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 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 表明 • ①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 性 • ②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 靠性 • ③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 • ④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 验 •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辽宁卷)22.科学难题征集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 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 意识,引导他们 • 1超越已有书本知识,否定科学理论权威 • 2拓展自由想象空间,摆脱已有思想观念 • 3关注当代科学现状,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 4培育科学问题意识,发现科学发展的突破点 • A. 12 B. 23 C. 34 D. 14
• 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征集“10 000个 科学难题”,涉及各学科尚未解决的基础 理论问题、优先发展问题、前沿热点问题 和学术争论问题等。征集科学难题有利于 加强对科学研究的导向作用,提升我国科 学研究的水平。回答21—22题。
• (辽宁卷)21. 科学研究是面向未知世界的 认识活动,追踪科学发展现状以提炼问题 依赖于研究者的学术素养与理论兴趣。在 科学认识活动中 • 1科学问题的形成遵循客观世界的固有规律 • 2科学问题的提出与科学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 3科学问题的选择反映出研究者的兴趣爱好 • 4科学问题来源于实践并决定着实践的水平 • A. 12 B. 23 C. 34 D. 14
完整版认识论高考练习题

即墨二中自编习题学科:政治编写人:高二政治审核人:高二政治全员编号1.(2016•课标I卷,20, 4分)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
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①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②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③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④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认识才具有真理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6•课标H卷,20, 4分)1708年,清政府组织传教士绘制中国地图,历经10年成功绘制的《皇舆全览图》已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却一直被作为密件珍藏于内府。
反之,参加测绘的传教士把资料带回西方后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地理的了解超过中国人。
可见,《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①以对其价值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②取决于其科学内容适用范围的扩大③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④以其科学内涵的不断发展为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5•课标H卷,23, 4分)长期以来,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
然而,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地移动的。
但是,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
这表明在艺术领域()A.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B.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D.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4.(2014•课标I卷,22, 4分)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
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
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①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③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④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3•课标H卷,20, 4分))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
高考政治真题汇编:《认识论》

2023 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生疏论》1、〔2023 全国卷Ⅱ29〕.“借用别人的才智来做事,由于你的才智是有限的。
”这句话所强调的是〔〕①做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有利条件②做事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任何事物都是冲突统一体,人不行能没有缺憾④任何理性生疏都是正确有用的,要借用别人的生疏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3 广东文科根底试题 18〕.我国政府加快建立掩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根本生活,如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障制度,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等。
这表达了〔〕A.信任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宝的制造者 D.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3、〔2023 北京文综 31〕.十七大报告提出,乐观探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切实把它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这表达的哲学道理是〔〕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向②理性生疏必定推动实践的进展③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④科学理论打算社会意识的进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外形的生疏经受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章扁球体”的漫长过程。
答复。
4、〔2023 山东卷 23〕.人类对地球外形的生疏过程,表达的哲理是〔〕A.创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 B.生疏在实践中屡次反复而无限进展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生疏5、〔2023 广东文科根底试题 16〕.狄德罗认为争论自然有三种方法,通过观看搜集材料,通过思考把材料组合起来,通过试验证明组合的结果。
这蕴涵的哲理是〔〕A.生疏的范围局限于自然界 B.实践是生疏进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实践是生疏的目的和归宿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根本要素。
以往人们通过食物猎取这些微量物质,科学的进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采弥补食物摄取方式的不足.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安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安康造成损害。
认识论高考真题汇总

认识论(第六课)1.(2018年全国I卷)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②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③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C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认识与实践的知识。
认识源于实践,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①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②符合题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③符合题意。
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④表述错误。
故选C。
2.(2018年全国Ⅲ卷)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女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认识论看,提出上述创新性重大论断表明①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②改革发展的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③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8年北京卷)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
为避免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所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
各地认识论部分高考题集锦

各地认识论部分高考题集锦一、选择题:1、(天津文综卷第27题)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回答:漫画《放生》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②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③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④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图9 放生2、(文综全国卷Ⅲ,甘肃、四川、云南、陕西、重庆各省考卷第31题)郑板桥曾提到他画竹的过程:当他晨起“看竹”时,产生了“眼中之竹”;然后胸中涌起“画意”,此乃,“胸中之竹”;最后,“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形成了“手中之竹”。
他反复强调“眼中之竹”不同于“胸中之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①前者是感性的,后者是理性的②前者是直接反映,后者是创造性反映③前者有局限性,后者无局限性④前者是肤浅的,后者是深刻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3、(广东政治试卷第19题)下列典故最能够表达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是:A.目不识丁 B.目不见睫 C.目不窥园D.目无全牛4、(文理综合辽宁卷第17题)在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其计算结果却发生很大的不同。
在很多其它领域也发现了类似现象。
对这类现象的研究形成了混沌学。
回答:从哲学上看,一种新的科学理论之所以能够发展相关的旧的科学理论,是由于它()①能更广更深地反映客观规律②能反映旧理论不能反映的客观规律③创建了更普遍的客观规律④推翻了关于客观规律的理论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5、(天津文综卷第35题)盆景艺术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
它以特有的艺术魅力美化人的生活,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感受。
回答:附石式盆景把树木和山石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提高了景物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盆景艺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魅力。
这表明艺术创作必须A. 注重量的积累B. 运用合理想象C. 提升感性认识D. 重视实践作用6、(江苏政治试卷第28题)奥地利科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地图上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凹凸相反,经过查阅资料和苦苦思索,形成了一种设想:由于某种驱动力,把原本连在一起的非洲和南美洲两块大陆分裂开来,天长日久,便为大西洋所隔……于是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哲学认识论近年高考题汇集

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近年高考题汇集一、选择题1.(2014上海卷)周恩来总理曾说:“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真理是人们()A.对客观实际的反映B.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C.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D.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2014海南卷)以往台湾改良水果注重提高甜度,水果以甜而多汁著称。
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台湾的科研人员目前正在研究如何使水果回到合理的“糖酸比”,使菠萝、释迦、葡萄等当地优质水果带有一定酸味,以扩大销路。
这表明()①认识总是来源于实践并能够指导实践②认识决定于实践并始终落后于实践③认识始终受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制约④实践的需要始终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4海南卷)“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说完这句话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
唐朝诗人杜牧为此蹉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则认为:“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可见()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③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14海南卷)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以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黏合材料为原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生产各种形状的产品的技术;3D打印不用模具,无需机构加工,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3D 打印技术的发明应用表明()①观念的存在不通过实践也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②观念的存在与现实的存在没有本质的区别③生产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不断发展的④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和联接纽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4北京卷)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
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2012-2017五年高考真题 认识论专题

《生活与哲学》认识论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之追求真理一、考纲要求(1) 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 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4) 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二、高考原题1.(2016海南单科卷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8分)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时代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建立个人学习账号,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
某市在智慧市建设中,依托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储存、传输技术,开发智慧学习平台。
智慧学习平台拥有强大的信息资源中心,融合不同学科知识、提供各类学习资源。
每个市民都可以在智慧学习平台上用有记录终身学习过程的学习账户,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订制个性化学习计划,运用搜索引擎等工具搜索跨学科领域知识资源,进行探索性学习。
(1)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终身学习。
(10分)答案: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发展导致新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继续学习深化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实践的发展,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需要我们继续学习以跟进实践的需要;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我们的认识水平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
2.[2015·山东文综,42(2),9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
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2020届高三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认识论【含答案】

2020届高三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认识论【含答案】1.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
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
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③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④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
习近平告诫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
这表明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求,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③④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中的“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说法错误,且直接经验不一定是真理性认识,排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认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②说法错误,排除。
故选D。
2.入侵物种水花生的蔓延导致洪湖水质恶化、鱼蟹死亡。
在相继使用物理和化学手段防治水花生蔓延的努力失败后,当地政府在专家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引进专食水花生的叶甲,终于用生物防治手段遏制了水花生的蔓延。
这表明①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了人们的认识②不成功的实践也能推动人们的认识③实践可以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④事物的发展程度制约了人们的认识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C【解析】人们在相继使用各种方法失败后,最终引进的叶甲解决了相关的问题,说明了不成功的实践也能推动人们的认识,②说法正确;通过实践,人们逐渐了解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说明了实践可以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③说法正确。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仅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且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①④的说法过于片面,排除。
哲学 第六课认识论高考复习导学案高考题汇编 答案版

哲学第六课认识论[重点知识默写]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2、真理的属性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易错点集锦】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认识的两种途径2、认识具有无限性,不存在终极真理。
3、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4、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但不能说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5、实践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不能成为检验的标准6、不论认识正确与否,都来源于实践7、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唯一动力8、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
9、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
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
10、“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把人们实践的结果作为标准,就是把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活实践作为标准,它是真理标准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判断正误】1、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2、真理再向前迈一步一定是更高的真理。
3、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4、认识就是简单重复反复循环。
5、真理每向前超越,就推翻了以前的真理。
6、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7、实践决定于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客观世界是真理的标准8、错误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正确认识才来源于实践9、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要获得知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10、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11、实践是人的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1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检验人们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3、实践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
高考真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高考真题练习之“追求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一)一、单项选择题:实践及特点:1、(大纲卷29)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
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
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
由此可见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2、(08年重庆文综)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种房子有多少好。
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标价十万法郎的房子。
”那么他们就惊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啊!”(选编自圣·德克旭贝里《小王子》)回答:大人与小孩对同一幢房子有不同理解,这是由于A.认识对实践具有依赖性B.实践与认识具有差异性C.实践与认识具有一致性D.实践水平决定认识水平3、(08年四川文综)30.20XX年是塑料生产诞生一百周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
这一情况说明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4、(09年广东文基)16.“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这表明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重要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5、(09年广东理基)60.孙武曾率军三万打败楚国二十万大军,并在战争中撰写《孙子兵法》。
近十年全国各地的高考真题专题三认识论

专题三认识论常考考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004年广东卷).“入国问禁,入乡问俗”体现的道理是(ACD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尊重社会的客观规律C.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D.尊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差(2003年上海文综卷)两个青年来到某城市,甲见到银行大厅里有免费提供的净水,商场里有欢迎顾客品尝的点心,他认为不用干活也能生活下去。
乙发现有些商厦店里虽亮丽,招牌却不干净,认为这是个机会,想和甲一起干这份清洁工作,甲嫌脏怕累,认为工作不稳定而拒绝了……三年后,拥有百人清洗公司的乙外出考察时,有人向他乞讨,他楞住了,这正是曾经拒绝过他的甲。
两个青年的不同命运说明:( D)A.命运是不可抗拒和改变的B.机遇的存在并不是客观的C.偶然性的因素是决定性的D.主观能动性是主要的因素常考考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06·天津卷)漫画《物尽其用》说明,进行创造性思维需要在实践中 CA.运用抽象思维B.注重积累知识C.善于捕捉灵感D.超越合理现象(06·全国Ⅲ)农民梁金牛在家乡采用美国NBA赛制举办农民篮球联赛,将“常规赛”安排在庙会日,“总决赛”放在春节期间,巧借传统文化的“东风”,愈办愈红火。
此例说明 A①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主客观统一②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不可分③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④量的积累会引起事物质的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06·全国Ⅰ·25)有一道趣味智力题:某商店出售汽水,每瓶1元,每2个空汽水瓶可以换得1瓶汽水,但不可兑换现金。
使用10元现金,通过购买、换领、借入汽水并归还等方式,最多可享用20瓶汽水。
在这道趣味智力题中,能否得到正确答案,主要取决于B①逻辑思维的严密性②形象思维的随机性③理性认识的创造性④感性认识的可靠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通过研究,科学家们根据自然界中的原型黄河构建了数字黄河、模型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