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4-导体系统的电容+电场的能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的总电荷量值; 2. Cks 为第s个导体上的电位为一个单位,而其余导体都接
地时,第k个导体上感应电荷的大小; 3. 所有的 Cks >0 4. Cks= Csk ,即部分电容具有对称性。
11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2.9.2 多导体间的电容——部分电容--略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电容器: C q U
1 2
0
(
a 2r2
0
9
2 0
4 r2dr
a
2a6 9 0 2 r 4
4 r2dr)
4 2a5 15 0
28
例:半径为a 的导体球,球外包一层厚度为b,介电
常数为 的介质,介质外是导体球壳,求导体球、
介质、外球壳构成的系统的电容。
解高:斯设定导理体:球带SD电 量dS为qq,为等D 位 4体q,r2 e电r 荷均匀分布在球面:
E
q
4 r2
q
40r 2
er er
Biblioteka Baiduar ab
r ab
U
ab
E dl
1. 各带电导体的电位不变——必须接有恒定电源
N
N
外电压源向系统提供的能量: dW d(qii ) idqi
i 1
i 1
系统所改变的静电能量:
dWe
1 2
N
idqi
i 1
比较
23
2.10 静电场的能量与静电力
可见,外电压源向系统提供的能量有一半用于静电系统能 量的增加; 另一半则用于电场力做功。
孤立带电系统中每个导体的电位与系统中每个导体的带电量均 成线性关系。
i q 11 1 12q2 q 1n1 n1
取 n1 0 qn1 (q1 q2 qn )
9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带电量与电位之间的关系为
n
qk sk s s 1
(2-44)
sk 为电容系数(当 s=k 时为自电容系数;当 s≠ k 时,
r q dr q
r
(2-46)
连续电荷:对于连续变化的电荷系统(带电 体),设系统从零开始被充电,最终电荷密度
为。电荷密度按照比例因子 α(从0到1)逐渐 形成。在某一时刻的电荷密度为 α 时,其电 位为 αφ。
=0 φ=0 , φ
15
2.10 静电场的能量与静电力
将元电荷 dq (d)dV 送入电位αφ 处
称为互电容系数)
k -1
n
qk Cks (k s ) Ckkk Cks (k s ) (2-45)
s 1
sk 1
Cks 为部分电容(当 s k 时称为自部分电容,是导体k
与地之间的部分电容;当 s k 时称为互部分电容)
10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部分电容有以下特点:
1.Ckk 值为全部导体的电位都为一个单位时,第k个导体
故电场力做功等于静电能量的增加:
Fdx dWe 常量
电场力为:
F We x
常量
(2-54)
24
2.10 静电场的能量与静电力
2. 各带电导体的电荷不变——不接电源 此时,所有带电体都不和外电源相连接,则dW=0
第i个带电导体发生虚位移dx时
dW Fdx dWe
Fdx dWe q常量
故电场力为
E
q
2r
er
U
b
a
E
dr
b a
q
2r
er
dr
q
2
b
a
dr r
q
2
ln
b a
C
q U
2
ln b
a
例题 2-15 删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2.9.2 多导体间的电容——部分电容--略 多导体系统间,任何一个导体的电位都受到其余多个导体
电荷的影响,其相互耦合用部分电容表示。 设线性介质中有 n+1 个带电导体,总带电量为0,它们的电位 仅取决于它们中每个导体的带电量,而与它们之外的导体无关。 该系统叫孤立带电系统。
q (1
1
)
a
4 a a b
C q 4 a(a b)
U
b
C q U
7
解:设内柱单位长带点q,做圆柱形封闭面,应用介质 存在时的高斯定理
S D dS q
= S1 D(r)er eS1dS S2 D(r,)er eS2 dS S3 D(r,)er eS3 dS
r
q D2 r
2.9.1 双导体及孤立导体的电容
2. 孤立导体的电容
• 孤立导体带电则具有电位, 则导体的电位与电量成正比 。
半径为a的导体球的电位:
q 4 a
• 定义孤立导体的电容为: C q
单位: 法拉(F)。
(2-43)
导体球的电容: C 4 a
孤立导体的电容仅与导体的几何形状和周围介质有关,与 导体所带电量无关。
(2-52)
例题 2-16
得:
例题 2-16
其总能量为:
2 U , q2 S S, 其总能量为:
S
D
E
U d
2.10 静电场的能量与静电力
2.10.3 静电力 1.由电场强度E的定义求静电力,即
f qE
d f Edq
f Edq
求解非常麻烦
2.由虚功原理求静电力 虚位移法:保持时间不变的位移叫虚位移。(实际不能发生)
2.10.2 静电场的能量密度
1
We 2
dV
V
We
1 2
DdV
V
参考矢量恒等式: D (D) D
(2-49)
We
1 2
V [ (D)
D ]dV
1 2
V
(D)dV
1 2
V
(D )dV
第一项应用散度定理,对第二项应用 E
We
1 2
D dS 1 D EdV
S
2V
因为
(2-42)
q A
U A B
-q B
但是:当出现第三者C时,上式不成立。
要想消除其它导体的影响,可采用静电屏蔽的方法。
这种用一个封闭的导体壳B把导体A
包围起来组成的导体系,叫做电容器,
比值
CAB
qA UA UB
叫做它的电容。
三种理想电容器
RB
1. 球形电容器 C q 4RARB
RA
UAB RB R A
L
(2-48)
q,
a
导体球储能
16
2.10 静电场的能量与静电力
N个点电荷构成的系统,系统的总能量:(不推导)
We
1 2
N i 1
i qi
式中 i 是所有电荷在qi处的电位。
(2-49)
例如3个点电荷:
We
1 2
(q1U1
q2U 2
q3U3 )
U2 q2
U3 q3
U1 q1
17
2.10 静电场的能量与静电力
F We x
q 常量
(2-55)
25
例题 2-17
略(自己看)
Thank You !
27
例题(补充例2-16后) 试求真空中体电荷密度为 ,
半径为a 的介质球产生的静电能量。
解:应用高斯定理,得
r
E
3 0 a
3
30 r 2
ra r a
1
We 2
1
D EdV
V
2
V 0E2dV
22
2.10 静电场的能量与静电力
带电系统的能量守恒 由N个导体组成的系统,假设第i个带电导体在电场力F的作
用下发生了虚位移dx,则电场力做功为dA=Fdx,系统的静
电能量改变为dWe。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系统的功能关系:
dW Fdx dWe
(2-53)
系统总能量的变化=电场力的功与静电能的改变之和。
1 r
,
D
1 r2
,
故
dS
We
r
1 2
2,
V
r
D
E dV
(2-50) 18
静电能量
We
1 2
D EdV
V
V wedV
(J 焦耳)
能量密度
(J / m3)
we
1 2
D
E
(2-50) (2-51)
结论 :凡是静电场不为零的空间都储存着静电能量。
在各向同性的线性媒质中 D= E
e
1
2
E2
1 2
D2
1
复习: 静电场的边界条件
1. 不同介质分界面的边界条件 (界面无自由电荷)
s 0
s 0
E1t E2t D1n D2n
D1n D2n s E1t E2t
1 2
1
1
n
2
2
n
2. 导体表面的边界条件(介质1/导体2)
s 0
E2t D2n 0
E1t 0, D1n s
1 2 C
1 s , 2 0 n n
2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电容:带电系统在一定电压下储存电场能量的能力。 孤立导体的电容 两个导体间的电容 多导体间的电容——部分电容
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同轴电容器;球型电容器;两导 线间的电容。
3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2.9.1 双导体及孤立导体的电容
第二章 静电场与恒定电场
2.1 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 2.2 电场强度的通量和散度 2.3 电场强度的环量及旋度 2.4 静电场的电位函数 2.5 电偶极子 2.6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介质 2.7 泊松方程与拉普拉斯方程 2.8 静电场的边界条件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2.10 静电场的能量与静电力 2.11 恒定电场
2. 柱形电容器
C q 2πεL U AB ln (RB /R A)
3. 平行板电容器
C q S
U AB d
2.10 静电场的能量与静电力
φq
2.10.1 静电场的能量
r
点电荷:将点电荷q从无限远处移到电 位为φ的位置r处(设移动路径沿电场相
x
反方向),外力所做的功:
W
r
r
F dr qE dr
q A
-q B
1. 双导体间的电容
U A B
任意两个导体构成静电独立系统,两导体携带等量异号
电荷(q和-q),此时,两个导体间的电位差(电压)为
U,则: 定义这两个导体间的电容为:
C q U
(2-42)
两个导体间的电容仅与导体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
和周围介质有关,与导体所带电量无关。
4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5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2.9.1 双导体及孤立导体的电容 3. 双导体电容的计算方法
一、假设导体组带电量(±q)然后计算电场分布, 再计算电势差U,最后根据C的定义(=q/U)求C。 二、假设两导体的电位差U,然后计算电场分布, 再计算电荷量q,最后根据C的定义(=q/U)求C。
6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外电源做的功为: dq (d)dV
dV
α, αφ
a
对于整个带电空间,外电源需要做的功,即系统增加的电场
能量为
dWe
(d )dV
V
充电完成后,带电系统的总能量为:
We
1
d
0
dV 1
V
2
dV
V
(2-47)
如果电荷只在表面,则 如果电荷是线分布,则
We
1 2
S SdS
We
1 2
edl
地时,第k个导体上感应电荷的大小; 3. 所有的 Cks >0 4. Cks= Csk ,即部分电容具有对称性。
11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2.9.2 多导体间的电容——部分电容--略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电容器: C q U
1 2
0
(
a 2r2
0
9
2 0
4 r2dr
a
2a6 9 0 2 r 4
4 r2dr)
4 2a5 15 0
28
例:半径为a 的导体球,球外包一层厚度为b,介电
常数为 的介质,介质外是导体球壳,求导体球、
介质、外球壳构成的系统的电容。
解高:斯设定导理体:球带SD电 量dS为qq,为等D 位 4体q,r2 e电r 荷均匀分布在球面:
E
q
4 r2
q
40r 2
er er
Biblioteka Baiduar ab
r ab
U
ab
E dl
1. 各带电导体的电位不变——必须接有恒定电源
N
N
外电压源向系统提供的能量: dW d(qii ) idqi
i 1
i 1
系统所改变的静电能量:
dWe
1 2
N
idqi
i 1
比较
23
2.10 静电场的能量与静电力
可见,外电压源向系统提供的能量有一半用于静电系统能 量的增加; 另一半则用于电场力做功。
孤立带电系统中每个导体的电位与系统中每个导体的带电量均 成线性关系。
i q 11 1 12q2 q 1n1 n1
取 n1 0 qn1 (q1 q2 qn )
9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带电量与电位之间的关系为
n
qk sk s s 1
(2-44)
sk 为电容系数(当 s=k 时为自电容系数;当 s≠ k 时,
r q dr q
r
(2-46)
连续电荷:对于连续变化的电荷系统(带电 体),设系统从零开始被充电,最终电荷密度
为。电荷密度按照比例因子 α(从0到1)逐渐 形成。在某一时刻的电荷密度为 α 时,其电 位为 αφ。
=0 φ=0 , φ
15
2.10 静电场的能量与静电力
将元电荷 dq (d)dV 送入电位αφ 处
称为互电容系数)
k -1
n
qk Cks (k s ) Ckkk Cks (k s ) (2-45)
s 1
sk 1
Cks 为部分电容(当 s k 时称为自部分电容,是导体k
与地之间的部分电容;当 s k 时称为互部分电容)
10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部分电容有以下特点:
1.Ckk 值为全部导体的电位都为一个单位时,第k个导体
故电场力做功等于静电能量的增加:
Fdx dWe 常量
电场力为:
F We x
常量
(2-54)
24
2.10 静电场的能量与静电力
2. 各带电导体的电荷不变——不接电源 此时,所有带电体都不和外电源相连接,则dW=0
第i个带电导体发生虚位移dx时
dW Fdx dWe
Fdx dWe q常量
故电场力为
E
q
2r
er
U
b
a
E
dr
b a
q
2r
er
dr
q
2
b
a
dr r
q
2
ln
b a
C
q U
2
ln b
a
例题 2-15 删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2.9.2 多导体间的电容——部分电容--略 多导体系统间,任何一个导体的电位都受到其余多个导体
电荷的影响,其相互耦合用部分电容表示。 设线性介质中有 n+1 个带电导体,总带电量为0,它们的电位 仅取决于它们中每个导体的带电量,而与它们之外的导体无关。 该系统叫孤立带电系统。
q (1
1
)
a
4 a a b
C q 4 a(a b)
U
b
C q U
7
解:设内柱单位长带点q,做圆柱形封闭面,应用介质 存在时的高斯定理
S D dS q
= S1 D(r)er eS1dS S2 D(r,)er eS2 dS S3 D(r,)er eS3 dS
r
q D2 r
2.9.1 双导体及孤立导体的电容
2. 孤立导体的电容
• 孤立导体带电则具有电位, 则导体的电位与电量成正比 。
半径为a的导体球的电位:
q 4 a
• 定义孤立导体的电容为: C q
单位: 法拉(F)。
(2-43)
导体球的电容: C 4 a
孤立导体的电容仅与导体的几何形状和周围介质有关,与 导体所带电量无关。
(2-52)
例题 2-16
得:
例题 2-16
其总能量为:
2 U , q2 S S, 其总能量为:
S
D
E
U d
2.10 静电场的能量与静电力
2.10.3 静电力 1.由电场强度E的定义求静电力,即
f qE
d f Edq
f Edq
求解非常麻烦
2.由虚功原理求静电力 虚位移法:保持时间不变的位移叫虚位移。(实际不能发生)
2.10.2 静电场的能量密度
1
We 2
dV
V
We
1 2
DdV
V
参考矢量恒等式: D (D) D
(2-49)
We
1 2
V [ (D)
D ]dV
1 2
V
(D)dV
1 2
V
(D )dV
第一项应用散度定理,对第二项应用 E
We
1 2
D dS 1 D EdV
S
2V
因为
(2-42)
q A
U A B
-q B
但是:当出现第三者C时,上式不成立。
要想消除其它导体的影响,可采用静电屏蔽的方法。
这种用一个封闭的导体壳B把导体A
包围起来组成的导体系,叫做电容器,
比值
CAB
qA UA UB
叫做它的电容。
三种理想电容器
RB
1. 球形电容器 C q 4RARB
RA
UAB RB R A
L
(2-48)
q,
a
导体球储能
16
2.10 静电场的能量与静电力
N个点电荷构成的系统,系统的总能量:(不推导)
We
1 2
N i 1
i qi
式中 i 是所有电荷在qi处的电位。
(2-49)
例如3个点电荷:
We
1 2
(q1U1
q2U 2
q3U3 )
U2 q2
U3 q3
U1 q1
17
2.10 静电场的能量与静电力
F We x
q 常量
(2-55)
25
例题 2-17
略(自己看)
Thank You !
27
例题(补充例2-16后) 试求真空中体电荷密度为 ,
半径为a 的介质球产生的静电能量。
解:应用高斯定理,得
r
E
3 0 a
3
30 r 2
ra r a
1
We 2
1
D EdV
V
2
V 0E2dV
22
2.10 静电场的能量与静电力
带电系统的能量守恒 由N个导体组成的系统,假设第i个带电导体在电场力F的作
用下发生了虚位移dx,则电场力做功为dA=Fdx,系统的静
电能量改变为dWe。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系统的功能关系:
dW Fdx dWe
(2-53)
系统总能量的变化=电场力的功与静电能的改变之和。
1 r
,
D
1 r2
,
故
dS
We
r
1 2
2,
V
r
D
E dV
(2-50) 18
静电能量
We
1 2
D EdV
V
V wedV
(J 焦耳)
能量密度
(J / m3)
we
1 2
D
E
(2-50) (2-51)
结论 :凡是静电场不为零的空间都储存着静电能量。
在各向同性的线性媒质中 D= E
e
1
2
E2
1 2
D2
1
复习: 静电场的边界条件
1. 不同介质分界面的边界条件 (界面无自由电荷)
s 0
s 0
E1t E2t D1n D2n
D1n D2n s E1t E2t
1 2
1
1
n
2
2
n
2. 导体表面的边界条件(介质1/导体2)
s 0
E2t D2n 0
E1t 0, D1n s
1 2 C
1 s , 2 0 n n
2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电容:带电系统在一定电压下储存电场能量的能力。 孤立导体的电容 两个导体间的电容 多导体间的电容——部分电容
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同轴电容器;球型电容器;两导 线间的电容。
3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2.9.1 双导体及孤立导体的电容
第二章 静电场与恒定电场
2.1 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 2.2 电场强度的通量和散度 2.3 电场强度的环量及旋度 2.4 静电场的电位函数 2.5 电偶极子 2.6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介质 2.7 泊松方程与拉普拉斯方程 2.8 静电场的边界条件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2.10 静电场的能量与静电力 2.11 恒定电场
2. 柱形电容器
C q 2πεL U AB ln (RB /R A)
3. 平行板电容器
C q S
U AB d
2.10 静电场的能量与静电力
φq
2.10.1 静电场的能量
r
点电荷:将点电荷q从无限远处移到电 位为φ的位置r处(设移动路径沿电场相
x
反方向),外力所做的功:
W
r
r
F dr qE dr
q A
-q B
1. 双导体间的电容
U A B
任意两个导体构成静电独立系统,两导体携带等量异号
电荷(q和-q),此时,两个导体间的电位差(电压)为
U,则: 定义这两个导体间的电容为:
C q U
(2-42)
两个导体间的电容仅与导体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
和周围介质有关,与导体所带电量无关。
4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5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2.9.1 双导体及孤立导体的电容 3. 双导体电容的计算方法
一、假设导体组带电量(±q)然后计算电场分布, 再计算电势差U,最后根据C的定义(=q/U)求C。 二、假设两导体的电位差U,然后计算电场分布, 再计算电荷量q,最后根据C的定义(=q/U)求C。
6
2.9 导体系统的电容
外电源做的功为: dq (d)dV
dV
α, αφ
a
对于整个带电空间,外电源需要做的功,即系统增加的电场
能量为
dWe
(d )dV
V
充电完成后,带电系统的总能量为:
We
1
d
0
dV 1
V
2
dV
V
(2-47)
如果电荷只在表面,则 如果电荷是线分布,则
We
1 2
S SdS
We
1 2
e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