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评审细则
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细则
![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b06125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0.png)
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细则
是针对教师职称评定的具体规定,用于指导和规范教师职称评定工作。
以下是一般的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细则的主要内容:
1. 职称评定条件:规定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的基本条件和专业技术职务条件,包括学历、工作年限、教学能力、科研成果等。
2. 申报材料:规定教师职称评定所需的申报材料和要求,包括个人简历、教学和科研成果清单、教学评价和同行评议材料等。
3. 评审流程:详细说明评审的程序和流程,包括材料初审、专家评审、面试等环节。
4. 评审标准:明确评审中高级教师职称的标准和要求,包括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师德师风等。
5. 评审结果:规定评审结果的通知和公示方式,以及评审结果的处理和申诉途径。
6. 评审机构:明确负责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的相关机构和人员,以及其职责和权限。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细则的一些内容,具体的细则可能会因地区和学校而有所不同。
为了准确了解相关规定,建议详细咨询相关教育部门或者所在学校的教务处。
第 1 页共 1 页。
中学教师职称评定条件及标准
![中学教师职称评定条件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be0389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e.png)
中学教师职称评定条件及标准中学教师职称评定可是件大事儿,就像爬山一样,每一步都有它的风景和挑战。
咱们先来说说基本的条件吧。
学历那可是个门槛儿,就像入场券一样。
一般来说,要是想评定初级职称,专科或者本科学历通常是基本要求。
这就好比你要参加一场比赛,得先满足参赛的基本资格。
那要是想冲击更高级别的职称呢?学历要求可能会更高,这就像你想进入高级别的赛事,自身的基础条件就得更过硬。
教学工作的年限也是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你在讲台上站的年头就像是树的年轮一样,每一圈都代表着你的积累。
刚毕业参加工作的老师,那得先在教学岗位上磨练几年,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才有资格去评定职称。
这就像酿酒一样,时间不够,那酒就不够醇厚。
一个老师如果工作年限不够,就像小树苗还没长结实就想当大树一样,不太现实。
教学成果可是职称评定里的重头戏。
这教学成果啊,就像农民种地的收成。
你看啊,学生的成绩就像是地里的庄稼。
如果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成绩都很不错,在年级里、区域里都能名列前茅,这就好比农民种出了饱满的粮食,是很了不起的成果。
还有啊,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获奖,这就像地里种出了稀有的珍贵作物一样,那也是老师教学成果的体现。
不过呢,教学成果可不仅仅是成绩和竞赛。
如果一个老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让学生从调皮捣蛋变得彬彬有礼,这就像把一块荒地开垦成了肥沃的良田,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成绩,但是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成果。
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也不能忽视。
这就像厨师做菜,除了会按照老菜谱做菜,还得会创新菜品。
老师要是能开展课题研究,写出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就像厨师研发出了新的招牌菜一样。
这表示这个老师不只是会教课本上的知识,还能深入研究教学方法,探索教育的新领域。
要是在教学中还能运用新的教学技术,就像厨师用新的厨具、新的烹饪方法做菜一样,那也是很加分的项目。
再说说教师的师德师风。
这师德师风啊,就像灯塔一样,给学生照亮前行的路。
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量化评审细则
![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量化评审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c4aa4b03bb68a98271fefa65.png)
9
教研能力
12分
1、积极参与教研课题研究,有省级及以上立项课题记4分,州级立项课题记3分,县级立项课题记2分,校级课题或自主课题(含教学问题研究)的记1分。
2、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每年听课达20节以上并有评价意见的记2分;参与教研活动有听课笔记但无评价意见的记1分;听课每少一节扣0.1分。
3.以上1、2两项累计不能超过8分。
9
教研能力
12分
1、积极参与教研课题研究,有省级及以上立项课题记4分,州级立项课题记3分,县级立项课题记2分,校级课题或自主课题(含教学问题研究)的记1分。
2、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每年听课达20节以上并有评价意见的记2分;参与教研活动有听课笔记但无评价意见的记1分;听课每少一节扣0.1分。
8
教育能力
8分
1、担任班主任或从事相关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一年记3分,每多1年加0.5分,最高加2分。获得县级及其以上单项奖励(如优秀班主任、优秀班级、先进工作者、先进单位等)的记5分,获学区(校)奖的记4分。
2、在学科教学或其他相关工作中注重德育渗透,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且取得一定教育效果的记3分,效果一般的记1分。
2.音体美科目的低分为17分,指导学生获得县级以上奖励一次,县城的加0.2分,农村教师加0.5分,封顶20分。(高中、初中教师需提交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盖章的任期内一次高考、中考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数据证明材料;小学教师需提交由学区或学校盖章的任期内一次期末质量检测数据证明材料;非考试科目提交由学校盖章的学科质量考查证明材料)。
1、获国家优秀教师加5分,省优加4分,州优加3分,县优加2分(颁奖部门必须是政府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2、任职期间获一等功以上奖励记5分;二等功记4分;三等功记3分;嘉奖奖励记2分。(有多项奖励的,选择最高奖项记分。)
高级教师评定条件
![高级教师评定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2e802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a.png)
高级教师评定条件
高级教师是学校教师中的重要职称级别,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学科带头人能力。
以下是高级教师评定的条件:
1. 教学能力:高级教师应该拥有优秀的教学能力,包括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的能力。
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实践,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2. 教育教学研究能力:高级教师应该对教育和教学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能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学科带头人能力:高级教师应该在所属学科领域拥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引领和指导其他教师,促进学科的发展和提高。
需要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协作完成学科建设和教学任务。
4. 师德师风:高级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勤勉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给学生树立榜样。
以上是高级教师评定的主要条件,符合以上条件的教师可以通过申报和审核,获得高级教师职称。
- 1 -。
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细则范本(二篇)
![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细则范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58761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c.png)
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细则范本一、绪论教育事业是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石,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激励教师队伍的发展,保证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制定和完善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细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评定标准1.教学成果中高级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上具有一定的创新和贡献。
评定时将重点考察教师的教学成果,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
具体评定标准如下:(1)教学设计:教师应具备独立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有效的应用和改进。
(2)教学方法:教师应能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效果:教师应能够有效改进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在教研活动中取得一定的成果。
2.科研成果中高级教师应在科研工作上有一定的投入和建树。
评定时将重点考察教师在学科研究和教研活动中的表现。
具体评定标准如下:(1)学科研究:教师应具备开展学科研究的能力,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一定程度的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等,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2)教研活动: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组织和参与教师培训等,具有一定的教研能力和影响力。
3.师德师风中高级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评定时将重点考察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表现。
具体评定标准如下:(1)道德品质: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崇尚教育教学事业,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2)教育情怀:教师应具备深深的教育情怀,以学生的发展为重心,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4.教育管理能力中高级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育管理能力,能够协助校领导完成各项教育管理工作。
评定时将重点考察教师的教育管理能力。
具体评定标准如下:(1)组织能力:教师应具备组织和管理班级教育教学的能力,能够有效协调师生关系,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
(2)团队合作: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同事们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中学学校高级教师职务评聘办法
![中学学校高级教师职务评聘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fbd8f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1.png)
中学学校高级教师职务评聘办法为进一步优化XX市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校教师申报XX市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评聘的条件:一、师德积极贯彻和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师生关系健康、良好;为人师表,道德高尚,严于律己,有团队合作精神;认真、负责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并具有进取精神。
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工作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教师师德方面的具体考核指标由校聘任委员会制订。
二、教育教学能力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人员,应在所教学科具有系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应有良好的教学素养和科学人文素养,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显著;能积极参与有关教育改与研究;在德育和班主任工作方面有比较突出的成绩。
三、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人员,应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在区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过有较高水平的论文或其他研究成果,在实践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能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的实际运用有理性的总结。
四、学历(一)初中教师:1951年1月1日(含1月1日,下同)以后出生的初中教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应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1950年12月31日(含12月31日,下同)以前出生的人员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应具有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二)小学教师:197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小学教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应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1951年1月1日至1974年12月31日出生的小学教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应具有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五、任职资历(一)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应当有中小学教师中级职务任职累计满5年的经历。
(二)从其它专业技术岗位转到教师岗位的人员,应有中级职务任职累计满5年的经历,其中被聘中小学教师中级职务不少于1年。
六、破格评聘任职资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或1951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在学历上不符合上述条件,但符合《教师法》规定学历的人员,如确有真才实学,符合下列条件,可以破格评聘:(一)任中级职务期间完成5年任课教学工作量。
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细则范本(2篇)
![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细则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c1727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61.png)
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细则范本第一章绪论一、背景和意义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的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本细则的制定旨在明确中高级教师评定的标准和程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好地适应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
二、评定原则1. 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确保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 以教学为核心,突出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改革实践的特点。
3. 侧重考核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4. 重视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和成果,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
5. 根据教师不同岗位的特点,合理设置评定等级和标准。
第二章评定对象本细则适用于具备中级或初级教师职称的教师,申请评定中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
第三章评定标准一、教育教学能力1. 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评价教师是否能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整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并能有效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学实施和过程管理能力评价教师是否能熟练运用教学方法,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及时、恰当地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 教学反思和改进能力评价教师是否能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科研究与创新1. 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评价教师是否掌握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最新研究动态,是否具备深厚的学科学术修养和学科交流合作能力。
2. 学科研究和成果评价教师是否参与学科研究活动,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学术会议和课题研究,并能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三、师德师风和工作能力1. 师德师风评价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是否能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 工作质量和能力评价教师是否能充分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是否能够独立承担一定的教务管理任务。
第四章评定程序一、评定申报教师根据教育部以及学校的相关要求,填写评定申报表并提交相关材料。
中小学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标准精选
![中小学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标准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733512d89eb172dec63b701.png)
中小学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小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和《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结合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实际情况,制定本评审标准。
第二条符合本规定申报条件的人员,必须通过水平能力测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表明其具有承担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三条中小学校教师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名称分别为: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和中学高级教师。
其中,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为中级职务,中学高级教师为高级职务。
第四条本评审标准适用于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学、农(职)业中学、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工读学校、盲聋哑学校、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少年之家)、少儿中心等按照中小学管理的教育、教学和教研机构及成人中等、初等学校(不含成人中专)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含教研、实验、电教、德育等)的教师。
第二章申报条件第五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六条取得符合《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教师资格。
第七条身体健康、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被聘在岗,且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结果均达到合格以上。
第八条坚持终身学习,努力实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自觉地参加教师培训活动,培训合格,效果明显。
第九条学历、资历要求一、中小学教师合格学历为:小学(幼儿园)教师:中等(幼儿)师范毕业及以上学历。
初中教师: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高中教师: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一)大学专科毕业7年以上(在初中教育教学岗位上任教),或大学本科毕业5年以上,被聘中学二级教师职务满4年;(二)具有硕士学位,被聘中学二级教师职务满3年;(三)具有博士学位,经考核合格。
2023年中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方案
![2023年中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62d05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8.png)
2023年中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方案一、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已成为评价中学教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中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公正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旨在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准确评价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广大中学教师提供公平、公正的晋升通道,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推动中学教育的发展。
二、评审对象中学教师中申请聘任中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三、评审标准评审标准分为学术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两个方面。
1. 学术能力评审标准包括:(1)论文/著作质量和数量:评估教师在学术研究上的才能和成果。
(2)学术研究项目:评估教师参与和主持的学术研究项目质量和数量。
(3)学术交流和合作:评估教师在学术交流和合作方面的能力和成果。
2. 教育教学能力评审标准包括:(1)教学质量:评估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包括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和课堂组织等。
(2)学科工作:评估教师在学科建设、赛事指导和学术活动组织等方面的表现。
(3)学生发展:评估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贡献,包括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等。
四、评审程序1. 申报材料准备:申请人按要求准备个人简历、学术研究成果清单、教学成果清单、教学评价材料等。
2. 申报材料初审:评审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排除不符合要求的申请。
3. 学术研究能力评审: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申请人的学术研究能力进行评审,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4. 教育教学能力评审: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申请人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评审,包括教学观摩和评估。
5. 终审上报: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将评审结果上报给学校领导。
6. 公示公示:学校公示评审结果,接受学校师生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意见。
7. 聘任决定:学校领导根据评审结果,做出聘任决定。
五、评审机构学校设立中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和相关业务专家组成。
中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例
![中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586e43d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6.png)
中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例
是指对中学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进行规范的文件。
该条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评聘对象:中学教师中具有相应条件和资格的人员。
2. 评聘条件:评聘中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教学能力和业绩等方面的条件。
3. 评聘程序:评聘中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程序包括提出申请、评审、公示、公示留存等环节。
具体的评聘程序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定。
4. 评聘标准:评聘中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标准包括评审委员会对申请人的资格、审查材料和评审结果进行综合评定。
5. 评聘结果:评聘结果包括评审意见和评聘等级等方面的内容。
中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例是为了规范中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中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制定的。
该条例对中学教师的评聘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对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学校的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 1 页共 1 页。
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细则
![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7c3adb3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7.png)
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细则一、评审条件:1.具有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2.从事教育工作累计工龄达到10年以上;3.教学成绩突出,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展示出较高的教学水平;4.在教学研究方面有一定的成果和影响力;5.取得过市级及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6.无违法和违纪记录。
二、评审内容:1.个人简历: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教育培训经历等;2.教育教学工作情况:详细阐述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情况,包括所任课程、任教年级、教学内容、实施教学的情况等;3.教学成绩:列举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如学生成绩表现、教学评价、教学案例等;4.教学研究成果:介绍自己在教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如发表的教育论文、参与的教育科研项目等;5.师德表现:反映自己在师德方面的表现,如关心学生、尊重教育伦理、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等;6.教育教学成果:具体说明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如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教育比赛、推行教学新模式等。
三、评审程序:1.自荐申报:教师需通过书面材料申报,将个人简历和相关证明材料提交到学校教导处;2.学校评审:学校教导处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组织专家对教师进行评审;3.学校初审:根据专家评审评价,学校教导处初审通过后,将申报材料上报区教育局;5.职称评审:根据教育局终审意见,提交市级教育局进行职称评审;6.职称评审结果:根据市级教育局的评审结果,将评审结果及时通知教师个人和学校。
通过以上细则的评审,最终评定为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后,教师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有优势,也可以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当然,在评审之前,教师也应该注重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够在评审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成就。
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646ede76a20029bd642df4.png)
1、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经历、能力,符合下列要求:(1)具有本学科系统、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相关学科知识。
系统担任过1门以上课程的讲授工作,胜任本学科各年级的循环教学,进行过学科循环教学或担任过3届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独立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2)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和教学任务。
中学教师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不少于320课时,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不少于200课时,小学教师不少于400课时,班主任不少于180课时。
兼任管理工作的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专任教师的1/2,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校级领导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专任教师的1/3,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3)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是本学科公认的教学骨干。
教学效果显著(任现职以来至少2年为优秀)。
讲授过县级以上公开课、示范课等,获得优良以上等次。
(4)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工作需要,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
所教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5)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教学(课程)改革实验和校本教材开发研究,并在其中发挥组织领导和骨干作用,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
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成效显著,是学校骨干教师。
教研员符合下列要求:(1)具有系统、坚实的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所研究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熟悉本学科各种版本的教材,能指导各个年级的教学工作。
系统承担过1门以上学科的教学指导和教学研究工作。
工作以来,在基层一线从事教学工作或教学研究、指导工作累计不少于3年。
(2)完成规定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等工作任务。
有计划地深入学校指导教学,每学年县教研员70天以上,听课、评课60节以上;市教研员50天以上,听课、评课40节以上;省教研员40天以上,听课、评课30节以上。
中学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审方案
![中学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7d662c0242a8956aece423.png)
***树德•正身•笃学•立志***中学中、高级教师评审方案2019年10月21日***中学中、高级教师评审方案(2019年10月21日职代会修改通过,从2019年11月4日起试行)为切实加强教职工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我校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水平,建设一支德高艺精,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增强职称评聘考核的透明度。
特制订本评聘考核方案。
一、总则1、中、高级教师评聘一条线;2、中、高级职称以学校为单位,实行有岗可聘,空岗留用的原则,本校内量化考核评聘。
3、中、高级职称评聘,每年评聘一次,进行合理评聘(需要评聘的教师必须在学校规定时间内交齐资料,否则作弃权处理)。
4、中、高级职称评聘参评人员成绩量化=任现职以来本校绩效考核(70%)+师德考核(30%)+加分项。
(从高分往下取)二、评聘对象及条件中、高级教师评聘任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评职教师必须符合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2014﹞374号文件及当年市、区最新相关文件要求。
2、无违规违纪行为,未受到校级及以上部门2次以上通报批评,如有违规违纪行为一票否决。
(通报以校级文件为准)3、师德量化考核分需达85%以上(从高分往下取)。
4、参考学校绩效考核结果,近三年考核结果最后一档,不得参评。
5、新调入教师原则上校龄三年方可评聘。
(每学期全校评选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工作者、优秀党员及其他贡献者,并颁发校级证书,如获得以上奖项之一校龄达一年以上可破格参评)三、量化考核细则师德考核一、遵纪守法(12分)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在思想上、言行上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准时认真参加政治和教育理论学习。
2、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规章制度,做到不违法、不违纪。
3、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有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不得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校声誉和学生利益。
二、爱岗敬业(16分)1、忠诚于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热爱教育,热爱学校,致力于本职工作。
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细则
![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fcc02f8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d.png)
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细则一、综合考核评分标准1. 教学能力评分标准:(1)教学设计与教学准备;(2)教学引导与组织;(3)教学实施与效果;(4)教学创新与研究。
2. 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评分标准:(1)教育教学思想的创新与引领;(2)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与成果;(3)承担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情况;(4)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情况。
3. 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评分标准:(1)课程工作组织与管理;(2)学科团队建设与管理;(3)教学评价与督导管理;(4)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二、结果评定等级划分1. 优秀:(1)教学能力评分达到满分;(2)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评分达到满分;(3)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评分达到满分。
2. 良好:(1)教学能力评分在80%以上;(2)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评分在80%以上;(3)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评分在80%以上。
3. 合格:(1)教学能力评分在60%以上;(2)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评分在60%以上;(3)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评分在60%以上。
三、评定方式及流程1. 评定方式:(1)个人自评;(2)同事评议;(3)学生评价;(4)上级主管部门评价。
2. 评定流程:(1)个人自评:评定者填写个人自评表,详细描述自己在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方面的情况。
(2)同事评议:评定者提交同事评议表,由教研组或学科组成员对其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进行评议。
(3)学生评价:评定者提供学生评价表,由学生对其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方法进行评价。
(4)上级主管部门评价:评定者提供上级主管部门评价表,上级主管部门对其教学工作和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5)评定结果汇总:根据个人自评、同事评议、学生评价和上级主管部门评价的结果,对其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进行综合评定。
四、评定结果的使用和管理1. 评定结果的使用:(1)评定结果将作为晋级或职称升级的依据;(2)评定结果将用于对教师进行奖惩、褒扬和职务调整。
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93201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3.png)
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中学高级教师是中学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代表。
中学高级教师的评审条件必须严格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经过资格认证和评审程序,确保中学高级教师在专业素质、教学能力、教育思想、教育成果等方面达到国家要求和学校需要。
一、学历和学位要求中学高级教师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和相应学位,已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的教师不受学历要求限制。
同时必须具有正规教育部门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
二、工作年限要求中学高级教师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工作年限不少于10年。
其中在教育教学岗位上的工作年限不少于8年,具备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经验。
在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情况下,最短可从事教育教学岗位工作年限为6年,具备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经验。
三、职称要求中学高级教师应具有初中教师及以上职称,同时应当参加教育部门主办或认可的中高级职称评审活动并评定为中高级职称。
四、专业素质要求1.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中学高级教师应深入理解所授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核心理论,熟练掌握所授学科的教学内容,能够深入掌握教材内容,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学。
2.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中学高级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够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方法,组织并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注重教学成果的总结和评价。
3.教育教学管理能力:中学高级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领导团队,听取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能够根据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规划,深刻了解教学管理模式和制度,能够在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
五、教育教学成果要求1.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中学高级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积极践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品德教育,能够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教材或教学方法的创新:中学高级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模式,注重科技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开发独具特色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高级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与条件解析
![高级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与条件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4f8e1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4.png)
高级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与条件解析高级教师职称评定是教育系统中一项重要的激励机制,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科背景和教育研究贡献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以下将对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与条件进行解析。
一、教学能力要求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的首要条件是教学能力的优秀表现。
评定机构将综合考虑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评价与反思等因素。
一个高级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操守,能够在课堂上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评价和反思。
二、学科背景要求高级教师职称评定还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背景和教育研究能力。
教师应在自己所任教的学科领域有深入的学术造诣,能够熟练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在学科研究领域做出贡献。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创新精神,能够积极参与学科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三、教育研究贡献要求高级教师职称评定还要求教师在教育研究领域有突出的贡献。
这包括在教育科研项目中承担重要角色、发表具有影响力的教育研究成果等。
评定机构将综合考虑教师在教育研究方面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以及其在学界的地位。
高级教师应能够不断深化自己的教育研究,拓展学术视野,并能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四、继续教育要求高级教师职称评定还要求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活动。
继续教育是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评定机构将综合考虑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
高级教师应能够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
总结起来,高级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与条件的解析表明,除了教学能力的优秀表现外,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背景、突出的教育研究贡献和积极参与继续教育的态度。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育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教师应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中、高级教师职务参评推荐及聘任考核办法
![中、高级教师职务参评推荐及聘任考核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b84dcbb65ce05087732130f.png)
在任期内,缺到次数每超过月规定次数一次的,扣0.1分。
(四)教育教学方面(46分)
1.教育教学常规(10分)
根据当年度在校组织的备批改检查中的得分率计算(即10×-℅),未代课人员按全校的平均分计算。
2.教育教学工作实绩(36分)
1)、行政表彰(6分):荣获政府、主管部门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个人、劳动模范、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等,根据获奖等级给予加分。
级别
校、镇级
县级
市级
省级及以上
得分
1分
2分
4分
6分
经学校推荐,获其他部门单项表彰的比照同级政府表彰计分,获优秀班集体的班主任按获奖等级降一档计分。
此项得分不累计,就高计算。
2)、教学及其管理奖(16分)
(1)、教学奖:获校教学质量考核一等奖(第一名)、二等奖(第二名)、三等奖(第三、四名)每次得分分别为3分、2分、1分。
混岗人员仅限在现申报职称岗位上所获的教学优秀奖。
(2)、学校管理奖(此项得分仅限校级领导享受,正、副职领导分别按系数1、0.5计分):
在由教育局组织的教学评比、目标年度综合考评中获一、二、三等奖的每次得分分别为5分、4分、3分;在全县各单项评比中(如党风廉政建设、学校安全、体育竞赛、招商引资、中职招生、师德师风建设等)获一、二、三等奖的每次得分分别为3分、2分、1分(无奖次的比照中档得分)。校级领导教学及管理奖得分可累计,但亦不得超过16分。
3)、教坛新星、教学骨干、教学能手(10分)
校、县、市、省级“教坛新星、教学骨干、教学能手”等称号得分分别为2分、6分、8分、10分。
4)、年度考核(4分)
任期内年度考核获得一个“优秀”等次加2分。
池州市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评审细则
![池州市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评审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111e309751e79b8968022673.png)
池州市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评审细则(试行)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中小学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根据《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制定本评审细则。
本评审细则适用于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市、县级教研机构教研员,市、县级以及学校电教机构电化教育教学人员。
一、基本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宪法和法律;2、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3、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池州市中小学教师十不准》,认真履行教师职责,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任职期间,出现下列情况者,不能申报或延期申报:(1)年度考核不确定等次或不合格等次的,当年不得申报且任期顺延;(2)因病、因事累计离开教学岗位1学期以上,任期顺延;(3)受到行政处分未满处分期的,不能申报;(4)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无理取闹或挟私报复的,2年内不得申报。
上述要求须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对申报人在任现职期内的现实表现作出鉴定。
二、申报条件1、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2、学历(系国民教育系列)及任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获得硕士学位后,受聘中学一级教师职务满4年;(2)大学本科毕业或取得双专科毕业证明书后,受聘中学一级教师职务满5年;(3)大学专科毕业满20年,受聘中学一级教师职务满5年;(4)大学专科毕业满15年,在农村中学(不含县城,下同)任教,受聘中学一级教师职务满5年;(5)大学专科毕业后,现已取得本科学历(不含双专科毕业证明书),受聘中学一级教师职务满5年;(6)小学教师申请中学高级教师资格适用上述条款外,中师毕业后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满25年,且大学专科毕业后受聘小学高级教师职务满5年;(7)取得高、初中教师《专业合格证书》,其中学一级教师任期比具备本科、专科学历的相应延长1年(只限于1951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
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细则模板(2篇)
![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细则模板(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b23ca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b.png)
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细则模板1、资格证书复印件;2、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原件、复印件各一份)或免考证明材料;3、职称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原件、复印件各一份)或免考证明材料;4、基础理论考试成绩单或免考批件原件(原件);5、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6、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聘书及聘期任务书(复印件);7、任现职以来进修证明材料(复印件);8、任现职以来奖励证书和荣誉证书(复印件);9、任现职以来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出具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证明;10、任现职以来三年的职称考核表.11、论文、论著代表作;合作者须附证明材料;(专家鉴定论著:申报副教授一式二份;申报教授一式三份)12、研究成果的项目报告和鉴定证明材料。
注。
复印纸均用16k纸,左边留出装订线。
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细则模板(二)教师职务资格评审材料公示表姓名:单位:学科:编号:说明:1、此表由各单位负责填写。
公示结束后,将此表整理好上交县教体局。
县教体局分学科装订、编号(与花名册序号一致)后,一并上报。
2、专任教师____名以下的学校由全体专任教师证明;专任教师____人以上学校至少有____名专任教师证明。
附件2:申报中小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材料目录一、学校报送材料1、《申报人员简明情况登记表》纸质表一式两份及电子表通过oa 系统报陈绪璋同志处。
2、申报人员评审材料公示表。
3、申报初级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考评课材料(学校装袋密封随申报材料一并上报)。
二、申报人需报送的材料㈠申报条件方面材料1、教师资格证书、任职资格证书、聘书、学历证书、第四次全员业务考试合格证原件。
2、继续教育证书原件。
3、职称晋升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原件或免试审批表及相关材料。
4、中小学校长(含副职)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原件。
申报条件方面材料包装成一袋,并提供详尽的材料清单。
㈡教育教学方面材料(分六类)第一类:原始完整的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类。
原始授课计划、任职任课表、总课表、出勤情况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州市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评审细则(试行)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中小学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根据《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制定本评审细则。
本评审细则适用于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市、县级教研机构教研员,市、县级以及学校电教机构电化教育教学人员。
一、基本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宪法和法律;2、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3、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池州市中小学教师十不准》,认真履行教师职责,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任职期间,出现下列情况者,不能申报或延期申报:(1)年度考核不确定等次或不合格等次的,当年不得申报且任期顺延;(2)因病、因事累计离开教学岗位1学期以上,任期顺延;(3)受到行政处分未满处分期的,不能申报;(4)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无理取闹或挟私报复的,2年内不得申报。
上述要求须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对申报人在任现职期内的现实表现作出鉴定。
二、申报条件1、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2、学历(系国民教育系列)及任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获得硕士学位后,受聘中学一级教师职务满4年;(2)大学本科毕业或取得双专科毕业证明书后,受聘中学一级教师职务满5年;(3)大学专科毕业满20年,受聘中学一级教师职务满5年;(4)大学专科毕业满15年,在农村中学(不含县城,下同)任教,受聘中学一级教师职务满5年;(5)大学专科毕业后,现已取得本科学历(不含双专科毕业证明书),受聘中学一级教师职务满5年;(6)小学教师申请中学高级教师资格适用上述条款外,中师毕业后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满25年,且大学专科毕业后受聘小学高级教师职务满5年;(7)取得高、初中教师《专业合格证书》,其中学一级教师任期比具备本科、专科学历的相应延长1年(只限于1951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
不具备上述学历、任期条件,但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可申报破格评审。
3、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含专业课和公共课培训),并取得继续教育证书。
4、按规定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取得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或符合规定的免试条件(提供免试审批表)。
5、担任校长(含副职)的,应完成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取得任职资格培训证书,并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培训计划接受提高培训。
三、教育教学条件(一)学校教师1、围绕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结合本学科教学改革实践,撰写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意义的行动研究报告或教育叙事1篇。
2、对所教学科(专业)具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或必备的专业技能,能熟练担任1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
提供经学校验证上一学年的原始、完整的教学设计,并从中自选2-3课时最能反映本人水平和特色、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课例分析,有教学反思。
3、能完成学校教学计划、课程计划内安排的教学工作,教学工作量饱满,出勤率正常。
兼任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教务员、电教员、实验员或兼职从事校办产业并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任期内授课平均课时不得少于本学科教师标准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超过24个班规模的学校,上述人员教学工作量不少于四分之一。
申报者教学工作时间必须满一个基本任职年限,且现仍在教学岗位。
须提供近3年经验证的原始授课计划、课表和学校出勤情况证明。
4、申报当年参加由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教研部门统一组织的典型课例教学或新课程研究达到合格等次以上(要有3人以上考评意见和时间以及专家签名,并由教研部门统一密封)。
5、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课外活动小组负责人或兼任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职务3年以上,并胜任该项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班级、教研组、年级组、课外活动小组或本人获得过学校以上表彰奖励,以上均须附本人的经验介绍材料和学校证明)。
6、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课改、业务培训或传授教育教学经验等校本教研、培训活动,经常听同行教师的课,每学期听课及参与研讨次数不少于6节(次),并至少开设1节校内公开课;任现职期间开设2次校际公开课,且获好评(须附经验证的近3年的原始听课记录、研究活动记录和公开课开课通知、教学设计及评价意见)。
7、县城以上(含县城,下同)中小学教师,任现职以来,必须有农村中小学任教或支教1年以上的经历;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调研,平均每年不少于1个月。
任期内有农村中学任教1年经历的,须由学校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有效证明,否则视为无效;没有农村中小学任教经历的,要按规定参加支教,申报时须提供《池州市城镇学校教师对口支教工作备案表》、支教工作计划、课程表以及学校证明等有效材料。
8、任现职以来,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累计不少于10分,累计超过10分,按10分计。
(1)因教学和管理成绩突出,受到县、市、省级教育部门、教育和人事部门表彰的每次分别赋3、5、10分,受到县、市政府表彰的每次分别赋5、10分(表彰名称仅限于“优秀教师”、“模范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须附获奖证书原件)。
(2)因教学成绩突出,被评为县、市、省级“教坛新星”的,分别赋5分、8分、10分(须附获奖证书原件)。
(3)担任班主任,关心学生,言传身教,深受学生爱戴,在建设班集体、培养良好班风等方面做出较大成绩,获得县、市和省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每次分别赋3、5、10分;或所带班级获得县、市和省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共青团部门授予先进集体(文明班级、日常行为规范示范班级或优秀团支部)称号每次分别赋3、5、10分。
须提供获奖证书原件和有关证明和学生管理方面经验总结,经学校验证的班主任、少先队工作实录的个案分析材料。
(4)在县以上教育部门统一命题、阅卷的考试或抽测中,所任班级学科成绩(平均成绩或合格率)名列同层次、同类型学校前茅(高中前三分之一名,初中前四分之一名,小学前五分之一名),每次赋3分,每学期计一次(省示范高中、市示范中学、一般完中及初中分别在省、市、县〈区〉范围内比较,并且有省、市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证明和原始成绩统计表);没有安排统考或抽测的中小学音乐、美术、体育,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以及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在学校组织的评教评学测评中名列参评教师前三分之一也可,每学期计一次,每次赋2分,须提供经验证的原始成绩统计表。
(5)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差异,开展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高中、初中、小学(低年级或高年级)的一个教学循环期间,所任学科在县级以上教学质量检测中全班学生的成绩合格率明显提高(须附检测部门提供所任班级一个教学循环期间检测成绩统计分析本人在分层教学、分类指示问题的实施方案),(县级检测赋5分,市级检测赋8分)。
(6)所培养的学生在参加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参与组织的学科竞赛、技能竞赛、科技评奖、研究性学习成果评选以及汇演、汇展、体育比赛等活动中取得省一、二、三等奖,每次分别赋10、5、3分;市一、二、三等奖赋5、3、1分;县一、二等奖赋3、1分(同一参评项目多层次获奖,只计一次最高分,不重复计分。
除省一等奖外,该项累计赋分不超过6分)。
须提供获奖证书原件。
(7)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在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资格考核中,通过率均达80%、县城及以下学校达60%以上,每次赋5分,每学年计一次。
须附该专业学生学籍名册复印件和职业资格部门提供的成绩统计表原件。
(8)担任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学成绩显著,并积极参加相应行业工种考试,取得高级资格或取得相应系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此项赋8分),须附学校证明和等级证书或资格证书。
(二)教研员1、具有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有一定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掌握教学工作的一般规律,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研究,积极组织并参与课程改革实验,注意发现、培养优秀教师,总结推广先进教学经验。
须附组织课程改革实验方面的计划、总结材料或参加本地课改评选工作的材料。
2、对所任学科具有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任现职以来,必须有在中小学任职(或兼课)1年以上的经历。
3、有很强的组织、指导、管理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能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教研活动。
须附组织本地区教研活动的计划以及本人开展教研活动的工作总结等书面材料。
4、能深入基层,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经常深入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帮助广大教师钻研、掌握课程标准和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须附在一定层次教学研讨会上就课程标准、教材或教法、学法改革方面的书面发言稿或文章及开展校本教研、进行专业引领的书面报告材料,近3学年原始规范的听课笔记。
听课节次中学语文、数学、英语和小学语文、数学学科每学年不少于80节,其他学科不少于60节。
5、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能做好新课程的发展性评估工作;或在参与组织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批准的统一考试工作中,能正确把握命题导向或做好试卷分析工作。
须附课程评估或考试改革研究,如学生发展性评估研究,教师评估、教学评估研究,试卷分析等方面的材料或文章。
6、贯彻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要求,独立掌握本学科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准确把握本学科改革和发展的前沿动态,较好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
申报者须参加当年由县(区)市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的典型课例教学(说课)或新课程研究演讲并取得优秀等次。
须附考评课教学设计或演讲稿、考核组各人的记录和评价意见。
(三)电化教育教学人员1、具有系统而坚实的电化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指导教师进行电化教学的课堂教学设计,电教教材的制作。
须附所在电教馆、学校验证的原始电教资料和1篇结合电化教育教学实际有一定见解的经验总结。
2、能完成电教馆、学校在教学(工作)计划内统一安排的教学(工作)任务,工作量饱满,出勤正常。
须附任期内本电教馆、学校提供的电教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
3、熟悉学科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掌握教学环节和教学进度,及时收集提供相关的电教教材,协助专业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须附所在电教馆、学校验证的本人设计的1—2篇电教教案。
4、积极参加县级以上电教馆或电化教育研究会(协会)组织的电教人员业务培训,传授电化教育教学经验。
须附有关证明材料和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能说明在本县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证明或指导他人电教设计并获市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奖励的优秀教案。
5、县级以上电教馆电化教学人员,任现职以来,必须有在学校兼职电教工作1年以上的经历;县城以上中小学电化教学人员,任现职以来,必须有在薄弱学校或农村中小学支教1年以上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