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重点知识汇总
时间序列分析基础知识
时间序列分析基础知识什么是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点序列,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经济学、气象学、金融学等。
时间序列分析就是利用统计技术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预测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我们可以揭示数据中的潜在规律、趋势、周期性等重要信息。
时间序列数据的特点时间序列数据与横截面数据或面板数据有着明显的区别。
时间序列数据的主要特点包括趋势性、季节性、周期性和随机性。
趋势性:时间序列数据通常会呈现出长期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反映了数据的总体变化方向。
季节性:某些时间序列数据会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呈现出周期性的规律性变化。
周期性:除了季节性外,时间序列数据还可能存在其他周期性的变化,如经济周期等。
随机性:时间序列数据中随机噪声的存在使得数据并不完全规律可循,需要通过合适的模型来捕捉规律。
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步骤进行时间序列分析通常需要经历以下几个基本步骤:数据收集:首先需要采集相应领域的时间序列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包括去除异常值、填补缺失值等操作。
模型识别:根据时间序列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型类型,如平稳模型、非平稳模型等。
参数估计:利用已选定的模型对数据进行参数估计,找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参数值。
模型检验:通过对模型残差和预测结果进行检验来验证模型是否合适,是否能够较好地拟合原始数据。
模型预测:基于已建立和验证的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数据进行预测。
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最早被应用于时间序列分析中的方法之一。
通过统计学原理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描述、估计和推断,常用的方法包括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MA)等。
机器学习方法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机器学习方法在时间序列分析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包括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NN)、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等算法被应用于时间序列预测与建模中。
时间序列分析基础
时间序列分析基础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用于研究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序列。
时间序列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趋势、季节性变化和周期性波动,从而进行预测和决策。
本文将介绍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知识,包括时间序列的概念、特征、分解方法和常用模型等内容。
一、时间序列的概念时间序列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一系列数据点的集合。
在时间序列分析中,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数据点的取值取决于时间点的顺序。
时间序列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离散的,常见的时间序列包括股票价格、气温变化、销售额等。
二、时间序列的特征时间序列通常具有以下几种特征:1. 趋势性:时间序列数据在长期内呈现出的总体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2. 季节性:时间序列数据在短期内呈现出的周期性波动,通常与季节变化相关。
3. 周期性:时间序列数据在长期内呈现出的周期性波动,但不是固定的季节性。
4. 随机性:时间序列数据中除了趋势性、季节性和周期性外的随机波动。
三、时间序列的分解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时间序列数据的趋势、季节性和周期性,常常需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分解。
常用的时间序列分解方法包括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
1. 加法模型:加法模型假设时间序列数据是由趋势性、季节性、周期性和随机性的总和构成的。
即 Y(t) = T(t) + S(t) + C(t) +ε(t),其中Y(t)为时间t的观测值,T(t)为趋势性分量,S(t)为季节性分量,C(t)为周期性分量,ε(t)为随机性分量。
2. 乘法模型:乘法模型假设时间序列数据是由趋势性、季节性、周期性和随机性的乘积构成的。
即 Y(t) = T(t) * S(t) * C(t) *ε(t)。
四、常用的时间序列模型时间序列分析中常用的模型包括移动平均模型(MA)、自回归模型(AR)、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模型(ARIMA)等。
1. 移动平均模型(MA):MA模型假设时间序列数据是由随机误差项的线性组合构成的,表示为Y(t) = μ + ε(t) + θ1*ε(t-1) + θ2*ε(t-2) + ... + θq*ε(t-q)。
时间序列的知识点
时间序列是指一系列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点,这些数据点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变量,如温度、股票价格、销售量等。
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揭示时间数据中的趋势、季节性和周期性等特征,以及预测未来的趋势和变化。
时间序列分析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时间序列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各种渠道,如传感器、数据库、网站等。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非常重要。
2.数据清洗:在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
这包括处理缺失值、异常值和噪声等。
同时,还可以进行平滑处理,如移动平均、指数平滑等。
3.数据可视化:通过绘制时间序列图,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数据的趋势和季节性。
常用的可视化工具包括Matplotlib和Seaborn等。
通过观察图形,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趋势、季节性和周期性等特征。
4.数据分解:时间序列数据通常包含趋势、季节性和随机性三个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分析这些组成部分,可以使用分解方法,如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
分解后,可以更准确地对各个部分进行分析和预测。
5.时间序列模型:选择合适的时间序列模型对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
常用的时间序列模型包括ARIMA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和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等。
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模型。
6.模型评估:使用一些评估指标,如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对模型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指标,可以判断模型的拟合程度和预测准确性。
7.模型预测:根据已建立的模型,可以对未来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可以用于制定决策和规划。
时间序列分析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经济学、金融学、气象学、运输规划等。
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变化规律,做出科学的决策。
总结起来,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揭示和预测时间数据特征的统计方法。
通过数据收集、清洗、可视化、分解、建模和预测等步骤,可以深入了解时间序列数据的趋势、季节性和周期性等特征,为决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FPGA时序分析时序约束知识
FPGA时序分析时序约束知识一、FPGA时序分析的基本概念1.时序分析的定义时序分析是指通过计算和模拟来评估数字电路在不同条件下的时序要求是否能够满足。
它主要包括时钟周期、时钟偏移、时钟抖动、信号传输延迟等方面的考虑。
2.时序要求时序要求是指数字电路在设计中必须满足的时序条件。
常见的时序要求包括时钟频率、最小信号保持时间、最小信号恢复时间等。
3.时序路径时序路径是指数字电路中信号从输入到输出所经过的所有逻辑门和寄存器。
4.时序违规时序违规是指数字电路在设计中无法满足时序要求的情况。
时序违规可能导致电路功能失效,甚至硬件故障。
二、FPGA时序分析的关键步骤1.时序约束的设置时序约束是在FPGA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用于定义时钟频率、时钟边沿以及其他关键参数。
时序约束通常以SDC(Synopsys Design Constraints)的格式提供。
时序约束的设置需要综合考虑到电路的功能需求、时钟分频、时钟域划分以及时钟边沿和信号的传输延迟等各种因素。
时序约束应该准确地描述信号的起始时间、到达时间和关系,以确保设计满足时序要求。
2.时序路径分析时序路径分析是指通过分析不同信号路径的延迟和时间关系来评估设计是否满足时序要求。
时序路径分析可以通过静态分析和动态仿真两种方式进行。
静态分析主要是利用逻辑综合工具对电路的时序路径进行分析和计算。
动态仿真则是通过对电路进行时钟驱动的行为级仿真来评估时序路径。
两种方法都可以获得电路的路径延迟和时间关系,以判断设计是否满足时序要求。
3.时序修复当时序分析发现设计存在时序违规时,需要进行时序修复来解决问题。
时序修复主要包括时钟域划分、时钟频率调整、逻辑重构等方法。
时钟域划分是指将设计划分为不同的时钟域,确保时钟边沿的一致性。
时钟频率调整是通过逻辑优化和时序约束调整来改善设计的时序性能。
逻辑重构则是通过改变电路的结构和时序路径,以使设计满足时序要求。
三、时序约束的知识1.时钟频率设置时钟频率设置是指设置时钟的工作频率,以控制电路的运行速度和性能。
【电工基础知识】时序逻辑电路
【电⼯基础知识】时序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定义时序逻辑电路主要由触发器构成。
在理论中,时序逻辑电路是指电路任何时刻的稳态输出不仅取决于当前的输⼊,还与前⼀时刻输⼊形成的状态有关。
这跟相反,组合逻辑的输出只会跟⽬前的输⼊成⼀种函数关系。
换句话说,时序逻辑拥有储存器件()来存储信息,⽽组合逻辑则没有。
从时序逻辑电路中,可以建出两种形式的::输出只跟内部的状态有关。
(因为内部的状态只会在时脉触发边缘的时候改变,输出的值只会在时脉边缘有改变):输出不只跟⽬前内部状态有关,也跟现在的输⼊有关系。
时序逻辑因此被⽤来建构某些形式的的,延迟跟储存单元,以及有限状态⾃动机。
⼤部分现实的电脑电路都是混⽤组合逻辑跟时序逻辑。
按“功能、⽤途”分为:1. 寄存器;2. 计数(分频)器;3. 顺序(序列)脉冲发⽣器;4. 顺序脉冲检测器;5. 码组变换器;寄存器定义寄存器:能够暂时存放数码、指令、运算结果的数字逻辑部件,称为寄存器。
寄存器的功能是存储,它是由具有存储功能的组合起来构成的。
⼀个触发器可以存储1位⼆进制代码,故存放n位⼆进制代码的寄存器,需⽤n个触发器来构成。
[1]按照功能的不同,可将寄存器分为基本寄存器和两⼤类。
基本寄存器只能并⾏送⼊数据,也只能并⾏输出。
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可以在移位脉冲作⽤下依次逐位右移或左移,数据既可以并⾏输⼊、并⾏输出,也可以串⾏输⼊、串⾏输出,还可以并⾏输⼊、串⾏输出,或串⾏输⼊、并⾏输出,⼗分灵活,⽤途也很⼴。
[1]知识点概述:1、寄存器,就是能够记忆或存储0和1数码的基本部件。
通常都是由各种触发器和门电路来构成的。
2、寄存器分为仅能存储0和1数码的数码寄存器,和既能存储数码同时也能实现数码的左移或右移的寄位移寄存器。
3、在实际中,通常使⽤集成寄存器。
本节讲解了寄存器的电路构成、⼯作原理、对74LS194双向移位寄存器的使⽤进⾏了介绍。
4、有点寄存器具有左移右移的功能寄存器电路如下:(1)由四个D触发器构成,因为每⼀个D触发器可以存放1位⼆进制信息,所以上述电路的寄存器可存放⼀个4位⼆进制数码,⼀般也把这种寄存器称为数码寄存器。
时间序列分析基础知识
时间序列分析基础知识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时间序列数据的统计方法。
时间序列数据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一系列观测值,例如股票价格、气温变化、销售额等。
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揭示数据的趋势、季节性、周期性等特征,从而进行预测和决策。
一、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1. 时间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一系列观测值。
2. 观测值:在特定时间点上对某个变量的测量结果。
3. 时间点:观测值对应的时间,可以是年、季度、月、周、日等。
4. 频率:观测值的时间间隔,可以是固定的(如每天、每月)或不固定的(如不同时刻的股票价格)。
5. 趋势:时间序列数据长期上升或下降的总体变化趋势。
6. 季节性:时间序列数据在特定时间段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变化。
7. 周期性:时间序列数据在较长时间内呈现出的波动性变化。
二、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1. 描述性分析:通过绘制时间序列图、计算统计指标等方法,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
2. 平稳性检验:判断时间序列数据是否具有平稳性,即均值、方差和自协方差不随时间变化。
3. 分解:将时间序列数据分解为趋势、季节性和随机成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数据。
4. 模型拟合:根据时间序列数据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拟合,如ARIMA模型、指数平滑模型等。
5. 模型诊断:对拟合的模型进行诊断,检验模型的残差是否符合假设,以及模型是否能够准确预测未来数据。
6. 预测:基于拟合的模型,对未来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预测,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三、常用的时间序列模型1. AR模型(自回归模型):当前观测值与过去观测值的线性组合。
2. MA模型(移动平均模型):当前观测值与过去观测值的线性组合。
3. ARMA模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模型和MA模型的组合。
4. ARIMA模型(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差分,再应用ARMA模型。
5. SARIMA模型(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对季节性时间序列进行差分,再应用ARMA模型。
经济学研究中时间序列分析的技术要点总结
经济学研究中时间序列分析的技术要点总结时间序列分析是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现象的演变规律和趋势,并对未来的走势进行预测。
本文将对时间序列分析的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一分析方法。
1. 数据的平稳性测试与处理平稳性是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它指的是在时间维度上的均值和方差不发生明显变化。
为了确保数据的平稳性,需要进行平稳性测试,常用的方法包括ADF检验、单位根检验等。
如果数据不平稳,需要通过差分、对数化、季节性调整等方法进行处理,使其变成平稳序列。
2. 自相关与偏自相关分析自相关(Autocorrelation)分析是确定序列中自身相互依赖关系的方法,用于寻找数据之间的线性关系。
自相关函数(ACF)和偏自相关函数(PACF)是常用的自相关分析工具,可以通过绘制相关函数图形来判断序列的相关性。
ACF表示当前观测值与前几个滞后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性,而PACF则表示当前观测值与之前滞后值之间的相关性,PACF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时间序列模型的阶数。
3. 白噪声检验白噪声是指随机序列,其中各个观测值之间没有任何相关性。
在时间序列分析中,我们通常认为残差序列应该是白噪声。
为了验证残差序列的白噪声特性,可以进行白噪声检验,常用的方法有Ljung-Box检验和ARCH检验。
如果残差序列不是白噪声,说明模型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进行修正。
4. ARMA模型选择ARMA模型(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Model)是指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它是根据时间序列的自相关性和偏自相关性构建的。
在选择ARMA模型时,需要分析序列的ACF和PACF图,根据截尾性和拖尾性来确定AR和MA的阶数。
通常采用信息准则,如AIC (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和BIC(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来评估模型的拟合优度和复杂度,选择最优的模型。
时间序列分析基础知识
时间序列分析基础知识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时间序列数据的统计方法。
随着人们对时间相关数据的需求不断增长,时间序列分析在预测、模型建立和决策支持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知识,包括时间序列数据的特点、常见的时间序列模型以及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时间序列数据的特点时间序列数据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观测值的集合。
与横截面数据不同,时间序列数据具有以下特点:趋势性:时间序列数据常常具有长期趋势,即随着时间推移,观测值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季节性:某些时间序列数据可能具有季节性波动,例如销售额在每年同一季度可能会有重复出现的周期性增长或下降。
周期性:某些时间序列数据可能具有周期性波动,即在较长时间范围内出现重复的上升或下降阶段。
自相关性:时间序列数据中的观测值常常与前一时期或多个时期的观测值相关联。
异方差性:时间序列数据的方差可能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即不满足常数方差的假设。
常见的时间序列模型为了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模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时间序列模型:平稳性模型:平稳性是指观测值的均值和方差在时间上保持不变。
平稳性模型包括ARMA模型(自回归滑动平均)和ARIMA模型(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等。
趋势模型:趋势模型用于捕捉长期上升或下降趋势。
常见的趋势模型包括线性趋势模型、指数趋势模型和多项式趋势模型等。
季节性模型:季节性模型用于捕捉季节性波动。
常见的季节性模型包括季节ARIMA模型、周期曲线拟合和移动平均法等。
自回归模型:自回归模型基于过去时期观测值与当前观测值之间的关系来进行预测。
常见的自回归模型包括AR(p)模型和ARMA(p,q)模型等。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为了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线性回归方法:线性回归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时间序列预测中。
通过拟合一个线性方程来描述观测值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有关时序的一些重要内容
Tsu,Tco,Th,Tpd的概念tsu : setup time,定义输入数据讯号在 clock edge 多久前就需稳定提供的最大须求;以正缘触发(positive edge trigger)的D flip-flop 来举例就是 D 要比 CLK 提前 tsu 时间以前就要准备好,此 flip-flop 就能于某特定之频率下正常工作.th : hold time,定义输入数据讯号在 clock edge 后多久内仍需稳定提供的最大须求;以正缘触发(positive edge trigger)的 D flip-flop 来举例就是 D 要在 CLK 正缘触发 th 时间内仍要提供稳定之数据,此 flip-flop 就能于某特定之频率下正常工作.tco : clock output delay,定义由 clock latch/trigger 到输出数据有效之最大延迟时间;以正缘触发(positive edge trigger)的 D flip-flop 来举例就是Q 要在 CLK 正缘触发后至多 tco 时间就会稳定输出.tpd : propagation delay,定义由输入脚到输出脚最大延迟时间,一般定义予 combination logic circuit 较适合.FPGA时序分析实用指南1.基本时序分析a) 时钟周期时钟周期分析是最简单的一个, 也是最容易理解的一个分析, 硬件对应的基本道理是寄存器输出延迟 + 逻辑操作延时 + 连线延迟 + 建立时间必须小于时钟周期, 上面的式子即定义了最短的时钟周期, 也即信号的最高工作频率. 在一些实际情况下, 上面的式子会有一些变化, 比如考虑时钟的抖动, 不同信号状态下传输的延迟不一样, 等. 一般情况下, 分析最坏情况即可. 一般情况下, 时钟周期都是作为全局约束添加的. 在FPGA工作当中, 只需要加一个简单的时钟周期约束即可. 在实际项目当中, 可能会遇到有多个相关时钟, 在Quartus II中, 可以设置时钟之间的相对关系, 然后只需要设置基本的时钟约束即可. 可以在Assignments à Settings à Timing Analysis Settings à Classical timing analyzer à Individual clock中设置. 对Quartus比较熟悉的也可以通过.qsf文件设置, 具体语法可以参考原有的设置, 一般情况下, 只要稍作修改就可以了. 直接编辑.qsf文件的好处是对于添加多个类似的约束比较快. 在ISE中, 可以使用 Userconstraints à create timing constraints, 通过图形界面设置, 也可以直接编辑.ucf文件实现. 同样, 具体语法可以参考现成的文件.b) 输入setup输入数据的setup要求是初学者经常搞糊涂的一个约束. 其实Quartus和ISE 里边对输入setup的定义都非常清晰, 也即, 从外部来看, 只要满足时钟和数据一定的关系, FPGA内部可以保证不会出现亚稳态现象(即采在数据的沿上). 在Quartus中, 这个参数是Tsu, 其准确定义如下: The length of time for which data that feeds a register via its data or enable input(s) must be present at an input pin before the clock signal that clocks the register is asserted at the clock pin.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tSU = + - . 确切的说, 这个定义应该是从外部看到的FPGA的时序要求. 比如Tsu为 0.5ns, 那么只要数据在0.5ns之前建立, 数据送入FPGA应该不会出现问题. Tsu可以是全局约束, 也可以是局部约束. 全局约束可以通过Assignments à Settings à Timing Analysis Settings à Classical timing analyzer中的Tsu来设置, 局部约束可以通过Assignment Editor来添加.在ISE中, 叫做Offset In Before或者Pad to setup, 准确定义如下: The minimum time for input signals to be stable before they can be sampled correctly on the next active clock edge. 具体计算公式为: Slack = Requirement - (Data Path - Clock Path + uncertainty)举个例子来说, 如果时序报告给出数值为 4.468ns, 那么这意味着数据必须在时钟沿之前4.468ns建立, 换而言之, 只要外部送入数据在4.468ns之前建立, FPGA内部采用不会出问题.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同Altera. Offset in Before可以是全局约束, 也可以局部约束, 在Constraint Editor可以设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通常大部分情况下, 数据和时钟都是每个周期有效. 因此, 数据到底在哪个时钟周期被寄存器捕获其实并不重要, 关键是所有的相关数据(比如一个总线的数据[7:0])必须保证在一个时钟周期内采样. 因此, 如何避开会造成亚稳态以及如何使得相关的数据的Tsu尽量保持一致, 是解决数据输入FPGA的时序问题的关键. 比如, 假定输入FPGA的数据在时钟沿的1ns处发生变化, 那么Tsu应当避开这个1ns附近这个区域. 只要按照上述原则操作, 时序裕量都会是够的.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 比如有使能信号传递, 或者是数据的时钟周期必须严格对其, 或者是时钟抖动特别大, 则需要更加仔细的考虑时序约束.TcoTco是Clock to output的延时. 道理如同Tsu, 只不过是换个角度看问题, 即作为驱动源来看待的问题. 也是从外部观察的. 在Quartus中, 这个参数是Tco, 其准确定义如下: The maximum time required to obtain a valid output at an outputpin that is fed by a register after a clock signal transition on an input pin that clocks the register. 意思是相对于输入时钟管脚而言, 从寄存器输出的数据(到达pin)最长多长时间可以稳定.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tCO = + + . Tco可以是局部约束, 也可以是全局约束. 具体设置方法和Tsu 类似.在ISE中, 这个参数是Offset out after或者称为Clock to Pad, 其准确定义如下: The clock-to-output, or OFFSET OUT, delay of the FPGA is the total delay encountered from the time a clock edge arrives at the input pin of the device to the time data becomes valid at the output pin of the device. 具体计算公式为Slack = Requirement – (Clock Arrival + Clock Path + Data Path + Clock Uncertainty). Offset Out After可以为全局约束或者是局部约束, 在constraint editor工具或者直接编辑UCF文件均可设置. 下面的一个报告给出了一个示例:OFFSET = OUT 4 ns AFTER COMP "ClkIn";Largest slack: 0.667 ns; Smallest slack: 0.667 ns; Relative Skew: 0.0 ns;+-----------------------------------------------+-------------+-------------+|PAD | Slack |Relative Skew|+-----------------------------------------------+-------------+-------------+|DataOut<0> | 0.667| 0.0 |+-----------------------------------------------+-------------+-------------+即要求的Tco为4ns, 实际的Tco为3.333ns, 寄存器输出的最大延迟不超过3.33ns.在实际应用中, 还需考虑其他的一些因素, 比如时钟布线的策略, 比如星形结构, Daisy Chain结构等等. 不同的策略分析的方法有所差别, 具体的分析方法将在下篇有关FPGA芯片间通信(或着板间通信)的时序分析介绍.Altera对应的时序概念下面主要介绍Altera对应的这些时序概念和约束方法。
时序重点知识汇总
1. 时域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事件的发展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惯性,这种惯性用统计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序列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通常具有某种统计规律。
寻找出序列值之间相关关系的统计规律,并拟合出适当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这种规律,进而利用这个拟合模型预测序列未来的走势,这是时域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
2. 白噪声序列的统计性质:均值为0,方差为常数,自协方差(自相关系数)为0。
即不同时期没有记忆性,不相关的序列。
3. ADF 检验的原理及检验的类型:通过构建p 阶自回归模型,检验其是否存在为1的特征根,如果有,说明该序列不平稳。
检验三种类型:有漂移项的,有漂移项和趋势的,和既无漂移项又无趋势的。
4. 对于一个非平稳序列,一般应选择怎样的差分方法使其平稳:序列蕴含着显著的线性趋势,一阶差分就可以实现趋势平稳序列蕴含着曲线趋势,通常低阶(二阶或三阶)差分就可以提取出曲线趋势的影响;对于蕴含着固定周期的序列进行步长为周期长度的差分运算,通常可以较好地提取周期信息。
5. 平稳时间序列的统计性质:常数均值,常数方差,自协方差函数和自相关函数只依赖于时间的平移长度而与时间的起止点无关。
6. DF 检验的原理及检验的类型:通过构建一阶自回归模型,检验其是否存在为1的特征根,如果有,说明该序列不平稳。
检验三种类型:有漂移项的,有漂移项和趋势的,和既无漂移项又无趋势的。
7. 常用的判断时间序列是否平稳的方法有:时序图检验,自相关图检验,单位根检验8. 求随机游走模型的方差解:t t t x x :),,(ARIMA ε+=-1010模型递推得其方差是随着时间递增的。
不平稳。
9. 纯随机性检验(白噪声检验)的原假设: 备择假设: 检验统计量:10. AR(1)模型平稳的充要条件: 11. AR(2)模型平稳的充要条件:其特征根方程: 平稳域: 12. 2110ε-σ=ε+ε+ε+=t )x (Var )x (Var t t t Λ11012ε+ε+ε+=ε+ε+=---Λt t t t t t x )x (x 1,0:210≥∀====m H m ρρρΛmk m H k ≤≥∀≠,1,0:1ρ至少存在某个)m (~ˆn Q m k k 212χρ=∑=()为白噪声序列为非白噪声序列,否则则拒绝原假设,原序列若m Q 2χ>{}1-1|<<=φφφφλ,特征根方程0212=--φλφλ1,1,112212<-<+<φφφφφ()j j j t j t t t t G B B x x B AR 10111)(111)1(ϕεφεφεφ=⇒⇒-=⇒=-∑∞=)(模型格林函数推导(格林)函数为Green G G x Var j j j t ,)(202εσ∑∞==13. 对一个非平稳时间序列建型,论述其建模步骤,常用方法及基本思想.一、首先进行平稳性的检验(时序图检验,相关图检验和单位根检验),如果不平稳,要选用适当的方法使其平稳(差分方式的选择),平稳之后再判断是否是白噪声。
时间序列知识点总结
时间序列知识点总结时间序列的特征在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之前,需要先了解时间序列数据的特征。
时间序列数据通常包括趋势、季节性、周期性和随机性等几个方面的特征。
趋势是时间序列数据长期变化的倾向,可以分为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和水平趋势。
趋势可以通过线性趋势、非线性趋势等形式进行建模。
季节性是时间序列数据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短期周期性变化。
例如,零售业的销售额在每年的圣诞节期间通常会有显著增长,这就是季节性的表现。
周期性是时间序列数据在非固定时间段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变化。
例如,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出现10年一个周期的波动。
随机性是无法被趋势、季节性和周期性所解释的时间序列数据的波动。
随机性也被称为噪声,它可以通过模型的残差项来描述。
时间序列的模型时间序列分析的目标是从历史数据中找出模式,并据此预测未来的走势。
在时间序列分析中,最常用的模型有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模型)、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等。
ARMA模型是一种描述时间序列数据的随机过程,它包括自回归和移动平均两种成分,可以用来描述时间序列数据的趋势和随机波动。
ARIMA模型是在ARMA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差分运算,用来处理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
ARIMA模型包括自回归阶数p、差分阶数d和移动平均阶数q三个参数,可以较为灵活地适应不同时间序列的特征。
指数平滑模型是一种通过加权移动平均的方式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并据此预测未来的走势。
指数平滑模型有简单指数平滑、双指数平滑和三指数平滑等不同形式。
时间序列的预测时间序列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预测未来的走势。
对于经济金融领域来说,预测未来的通货膨胀率、利率和股票价格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时间序列预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
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是通过建立ARMA模型、ARIMA模型或指数平滑模型等,然后根据模型对未来的走势进行估计。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模型比较简单,容易理解和解释。
时间序列分析重要知识点总结
n
xi
xi1
1269.357 14 58.6 8(9 亿 6)元
n
8
连续时点序列
将逐日调查记录的时点序列视为连续时点序列。
a.逐日调查,逐日登记:简单算术平均
x x1 x2 n
n
xn
xi
i1
n
【例2-1】已知某企业一个月内每天的出勤工人人数, 计算该月平均每天出勤工人人数。
【思路】:将该月每天的工人人数相加,除以该月的 日历天数即可。
表1:国内生产总值等现象的时间序列
年份
国内生产总 人均国内生产 年末总人 自然增长 人均消费 值(亿元) 总值(元) 口(万人) 率(‰) (元)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99214.6 109655.2 120332.7 135822.8 159878.3 183217.4 211923.5 249529.9
xa2 0 6 8 8 .4 6 1 0 0 % 3 1 .5 9 % b 6 5 4 8 9 .4 6
作业:某企业总产值和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
试计算该企业第二季度平均每月全员劳动生
产率。月份
3
4
5
6
月总产值(万元)a 1150 1170 1200 1370
a 月 末i职 n1工ai人数11 (70 千 人1)20 b0 61 .3 5 70 61 .7246.6 67 ( .9 万 元 7) .1
逐 增期 长
— 15490.1 24055.5 23339.1 28706.1 37606.4
量
累 积
0(—) 15490.1 39545.6 62884.7 91590.8 129197.2
时间序列分析基础知识
时间序列分析基础知识时间序列分析是统计学和数据科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广泛应用于经济、金融、气候、医学等各个领域。
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可以发现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并用于模型预测。
以下是关于时间序列分析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时间序列的定义时间序列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是一个变量在不同时间点的观测值,也可以是多个变量在同一时间点的观测值。
时间序列通常由时间索引(如年、月、日、小时等)和数值组成。
例如,某个公司的月销售额、每日气温变化等都属于时间序列数据。
二、时间序列的特征趋势(Trend)趋势是描述整个时间序列中长期变化的一种成分。
它表明了数据随着时间推移所表现出的整体运动方向。
例如,一个科技公司在其成立后的几年内可能表现出清晰的销售增长趋势。
季节性(Seasonality)季节性指的是在一定周期内(如每年、每季度等)重复出现的波动现象。
例如,冰淇淋的销售在夏季通常会显著上升,而在冬季则会下降,这种规律性的波动体现为季节性。
周期性(Cyclicality)周期性与季节性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周期性并非固定时间间隔。
周期性的变化通常跟经济周期或其他长期因素有关,如经济衰退与繁荣交替。
不规则成分(Irregular component)不规则成分是指一种随机的波动,通常是由突发事件引起的,比如自然灾害、政策变动等。
这些成分较难预测和建模。
三、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有多种方法,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通过计算某些滑动时间窗口内的数据均值来平滑数据,从而识别长期趋势。
常用的有简单移动平均和加权移动平均。
指数平滑法指数平滑法给予最近的数据更多权重,可以快速响应数据变化。
最常用的是单一指数平滑和霍尔特-温特模型。
自回归模型(AR)自回归模型假设当前值与之前若干个时刻的数据值有关。
通过这些过去的数据,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数值。
移动平均模型(MA)移动平均模型假设当前值由过去随机误差项影响。
时序逻辑电路基础知识讲解
同步时序电路的时钟 方程可省去不写。
写
输出方程: Y Q1nQ2n
输出仅与电路现态有关,为 穆尔型时序电路。
方 程 式
驱动方程:
J
2
J1
Q1n Q0n
K2 Q1n K1 Q0n
J
0
Q2n
K0 Q2n
2 求状态方程
JK触发器的特性方程:
Qn1 JQ n KQn
将各触发器的驱动方程代入,即得电路的状态方程:
由状态图可以看出,在时钟脉冲CP的作用下,电路的8个状 态按递减规律循环变化,即:
000→111→110→101→100→011→010→001→000→… 电路具有递减计数功能,是一个3位二进制异步减法计数器。
6.3 计数器
计数器——用以统计输入脉冲CP个数的电路。
计数器的分类: (1)按计数进制可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和非二进 制计数器。 非二进制计数器中最典型的是十进制计数器。
FF0
例 CP 1D C1
2
FF1
FF2
Q0 1D
Q1 1D
Q2
C1
C1
Q0
Q1
Q2
异步时序电路,时钟方程: 1
写
CP2 Q1,CP1 Q0,CP0 CP
方 电路没有单独的输出,为穆尔型时序电路。
程 驱动方程:
式
D2 Q2n,D1 Q1n,D0 Q0n
2 求状态方程
D触发器的特性方程:
000 001
010
QQ1212nnnn1111
1001不,不不变变10变,,QQ11 1010不不变变10,,QQ00
0 1
1 0
1 0
Q00nn11 10 10,,CCPP
I2C时序分析和基础知识总结
I2C时序分析和基础知识总结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用于在集成电路之间传输数据。
它由Philips公司在1980年代初开发,并在现代的许多嵌入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I2C的时序分析和基础知识进行总结。
一、I2C的基础知识1.主从结构:I2C通信有一个主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主设备控制整个通信过程,从设备接收和响应主设备的命令。
2.总线:I2C使用双线制,包括一个双向的数据线(SDA)和一个时钟线(SCL)。
所有设备都通过这两条线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总线。
3.地址:每个从设备在总线上都有一个唯一的7位或10位地址,用于识别设备。
4. 传输速率:I2C的传输速率通常有标准模式(100Kbps)、快速模式(400Kbps)和高速模式(3.4Mbps)三种选择。
5. 触发方式:I2C通信可以通过主设备发出开始条件(start condition)和停止条件(stop condition)来触发。
二、I2C的时序分析I2C通信的时序分析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的时刻:1. 开始条件(Start Condition):主设备拉低SDA线,然后拉低SCL线,在总线上发出一个开始信号。
2.地址传输:主设备发送从设备的地址,从设备通过检测总线上的地址匹配来判断自己是否被选中。
3.数据传输:在总线上的每个时钟周期内,数据(0或1)被传输。
4. 停止条件(Stop Condition):主设备释放SDA线,然后拉高SCL线,在总线上发出一个停止信号。
5. 确认位(ACK bit):在数据传输后,接收设备会发送一个ACK位,以确认接收到数据。
6. 重复启动条件(Repeated Start Condition):主设备可以在传输过程中发出一个重复启动信号,以重新寻址或不释放总线。
对于每个操作,如读取或写入数据,都需要经历上述的流程,主设备通过时钟线控制整个通信的时序。
I2C时序分析和基础知识总结
• 接收器件收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字节后,有可能需要完成 一些其它工作,如处理内部中断服务等,可能无法立刻接收 下一个字节,这时接收器件可以将SCL线拉成低电平,从而 使主机处于等待状态。直到接收器件准备好接收下一个字节 时,再释放SCL线使之为高电平,从而使数据传送可以继续 进行。
1、关于400pF负载电容
(1)波形畸变:电容越大,其滤波效果越明显。当这个电容过大时,很明显 部分通讯信号会被滤除,引起波形畸变,I2C将可能会产生误码,从而无法正常 通信。
(2)总线驱动能力:负载电容决定了总线在某一速率下的稳定性。当输出为 高时,电流通过上拉电阻对负载电容充电。上拉越大,电容越大,所需要的时间 就越长,如果超过了通信周期的10%,那么这个上升沿就太缓了,相应的建立时 间会受到影响。
当所有有关的器件数完了它们的低电平周期后,时钟线被释放并变成高 电平,之后器件时钟和SCL线的状态没有差别,而且所有器件会开始数它们 的高电平周期。首先完成高电平周期的器件会再次将SCL线拉低,这样产生 的同步SCL 时钟的低电平周期由低电平时钟周期最长的器件决定,而高电平 周期由高电平时钟周期最短的器件决定。
但如果从机要完成一些其他功能后才能接收或发送下一个完 整的数据字节,那么可以使时钟信号保持低电平迫使主机进入等 待状态。这也是唯一一个从机改变主机时钟的情况。
当从机准备好接受下一个字节时,释放时钟线SCL,数据传 输继续。
• (2)数据帧格式 • I2C总线上传送的数据信号是广义的,既包括地
址信号,又包括真正的数据信号。
• 在起始信号后必须传送一个从机的地址(7位), 第8位是数据的传送方向位(R/),用“0”表示主 机发送数据(T),“1”表示主机接收数据(R)。 每次数据传送总是由主机产生的终止信号结束。 但是,若主机希望继续占用总线进行新的数据传 送,则可以不产生终止信号,马上再次发出起始 信号对另一从机进行寻址。
时序分析基础知识
时序分析基础知识在当今数据驱动的世界中,时序分析成为了理解和预测数据随时间变化趋势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经济领域的股票价格波动、气象学中的气候变化,还是工业生产中的设备故障预测,时序分析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那么,什么是时序分析?它又包含哪些基础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时序数据。
简单来说,时序数据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点的集合。
这些数据点可以是每小时的气温、每天的销售额、每分钟的网络流量等等。
与普通的数据不同,时序数据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即后面的数据点往往受到前面数据点的影响。
时序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趋势。
趋势反映了数据在长期时间内的总体走向,可以是上升、下降或者保持平稳。
例如,一家公司的销售额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这就是一个上升的趋势。
识别趋势对于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
除了趋势,季节性也是时序分析中的常见特征。
季节性是指数据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呈现出相似的模式。
比如,零售业在每年的圣诞节期间销售额会大幅增加,这就是季节性的表现。
了解季节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生产和库存。
接下来,让我们聊聊周期性。
周期性与季节性有些相似,但周期的时间间隔通常不那么固定。
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往往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
在进行时序分析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噪声。
噪声是指数据中的随机波动,它可能由测量误差、突发事件或者其他不可预测的因素引起。
处理噪声是时序分析中的一个挑战,因为它可能会掩盖数据中的真实模式。
移动平均是时序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计算一定时间段内数据的平均值来平滑数据,从而更清晰地显示出趋势和季节性。
例如,我们可以计算过去 5 天的股票价格平均值,来减少每日价格波动带来的干扰。
指数平滑是另一种重要的方法。
它给予近期数据更高的权重,使得预测更能反映当前的变化情况。
自回归模型(AR)是基于数据自身的历史值来预测未来值的方法。
它假设当前值与过去的若干个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RMA)则结合了自回归和移动平均的特点,能够更全面地捕捉数据的特征。
时序逻辑电路知识要点复习总结
《时序逻辑电路》知识要点复习一、时序逻辑电路1、时序逻辑电路:电路的输出状态不仅与同一时刻的输入状态有关,也与电路原状态有关。
时序逻辑电路具有记忆功能。
2、时序逻辑电路分类:可分为两大类:同步时序电路与异步时序电路。
(1)同步时序电路:各触发器都受到同一时钟脉冲控制,所有触发器的状态变化都在同一时刻发生。
(2)异步时序电路:各触发器没有统一的时钟脉冲(或者没有时钟脉冲), 各触发器状态变化不在同一时刻发生。
计数器、寄存器都属于时序逻辑电路。
3、时序逻辑电路由门电路和触发器组成,触发器是构成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
二、计数器1、计数器概述:(1)计数器:能完成计数,具有分频、定时和测量等功能的电路。
(2)计数器的组成:由触发器和门电路组成。
2、计数器的分类:按数制分: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N 进制(任意进制)计数器; 按计数方式分:加法计数器、减法计数器、可逆计数器; 按时钟控制分:同步计数器、异步计数器。
3、计数器计数容量(长度或模):计数器能够记忆输入脉冲的数目,就称为计数器的计数容量(或计数长度或计数模),用M 表示。
3位二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M=2^8,n 位4、二进制计数器(1)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如下图电路中,四个JK 触发器顺次连接起来,把上一触发器的Q 端输出作为下一个触发器的时钟信号,CP 0=CP CP F Q OJ1-K1-IJ2—K2—1J3—K3—1Qq’QQ 。
为计数输出,Q ;i 为进位输出,Rd 为异步复位(清0)二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M=2n, n 位二进制计数器需要用n 个触发器。
C?2=Q1 CP3= Q2,Jo =Ko-l这样构成了四位异步二进制加计数器。
30,Qy。
U在计数前清零,QAQ1Q 产0000;第一个脉冲输入后,Q3Q 2Q I Q O =OOO1;第二个脉冲输入后,Q3Q 2Q I Q O =OO1O ;第三个脉冲输入后,Q3Q 2Q>Q O =OO11,……,第15个脉冲输入后,Q3Q 2QiQo=lllb第16个脉冲输入后,Q3Q-QQ°=0000,并向高位输出一个进位信号,当下一个脉冲来时,进 入新的计数周期。
时间序列分析基础
时间序列分析基础时间序列分析是统计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一组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
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帮助我们进行有效的预测和决策。
本文将介绍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知识,包括时间序列的特点、常用模型和分析方法。
时间序列的特点时间序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趋势性(Trend):时间序列数据通常会呈现出长期趋势的变化,反映了数据在长期内的整体变化趋势。
季节性(Seasonality):某些时间序列数据会呈现周期性变动,这种周期性通常是与季节或周期相关的。
循环性(Cyclic):除了季节性变动外,时间序列数据还可能存在长短不一的周期性波动。
随机性(Irregularity):时间序列中还会存在一些随机波动或噪声,这些波动无法被趋势、季节性和循环性等因素所解释。
常用时间序列模型在时间序列分析中,常用的模型包括:平稳时间序列模型:平稳时间序列不会随着时间发生明显的波动,可以使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进行建模。
自回归模型(AR):自回归模型假设当前观测值与过去若干个观测值相关。
移动平均模型(MA):移动平均模型假设当前观测值与过去若干个噪声项相关。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ARMA模型将AR和MA结合在一起,适用于既有自相关又有滞后相关的序列。
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模型(ARIMA):ARIMA模型在ARMA基础上引入了差分操作,适用于非平稳时间序列。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数据收集:首先需要获取要分析的时间序列数据,可以是经济指标、股票价格、气象数据等。
可视化:通过绘制时序图、自相关图和偏自相关图等对数据进行可视化,观察其趋势和周期性。
平稳性检验: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差分运算等操作,确保数据是平稳的。
模型拟合: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拟合,并通过最大似然估计等方法确定模型参数。
诊断检验:对拟合好的模型进行残差检验、残差自相关检验等,确保模型符合假设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时域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事件的发展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惯性,这种惯性用统计的语言
来描述就是序列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通常具有某种统计规
律。
寻找出序列值之间相关关系的统计规律,并拟合出适当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这种
规律,进而利用这个拟合模型预测序列未来的走势,这是时域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
2. 白噪声序列的统计性质:均值为0,方差为常数,自协方差(自相关系数)为0。
即不同
时期没有记忆性,不相关的序列。
3. ADF 检验的原理及检验的类型:通过构建p 阶自回归模型,检验其是否存在为1的特征
根,如果有,说明该序列不平稳。
检验三种类型:有漂移项的,有漂移项和趋势的,
和既无漂移项又无趋势的。
4. 对于一个非平稳序列,一般应选择怎样的差分方法使其平稳:序列蕴含着显著的线性趋
势,一阶差分就可以实现趋势平稳序列蕴含着曲线趋势,通常低阶(二阶或三阶)
差分就可以提取出曲线趋势的影响;对于蕴含着固定周期的序列进行步长为周期长
度的差分运算,通常可以较好地提取周期信息。
5. 平稳时间序列的统计性质:常数均值,常数方差,自协方差函数和自相关函数只依赖于
时间的平移长度而与时间的起止点无关。
6. DF 检验的原理及检验的类型:通过构建一阶自回归模型,检验其是否存在为1的特征根,
如果有,说明该序列不平稳。
检验三种类型:有漂移项的,有漂移项和趋势的,和
既无漂移项又无趋势的。
7. 常用的判断时间序列是否平稳的方法有:时序图检验,自相关图检验,单位根检验
8. 求随机游走模型的方差
解:t t t x x :),,(ARIMA ε+=-1010模型
递推得 其方差是随着时间递增的。
不平稳。
9. 纯随机性检验(白噪声检验)的
原假设: 备择假设: 检验统计量:
10. AR(1)模型平稳的充要条件: 11. AR(2)模型平稳的充要条件:其特征根方程: 平稳域: 12. 2110ε
-σ=ε+ε+ε+=t )x (Var )x (Var t t t 1101
2ε+ε+ε+=ε+ε+=--- t t t t t t x )x (x 1
,0:210≥∀====m H m ρρρ m k m H k ≤≥∀≠,1,0:1ρ至少存在某个
)
m (~ˆn Q m k k 212χρ=∑=()为白噪声序列为非白噪声序列,否则则拒绝原假设,原序列若m Q 2χ>{}1
-1|<<=φφφφλ,特征根方程0
212=--φλφλ1
,1,112212<-<+<φφφφφ()j j j t j t t t t G B B x x B AR 10111)(111)1(ϕεφεφεφ=⇒⇒-=⇒=-∑
∞=)(模型格林函数推导(格林)函数
为Green G G x Var j j j t ,)(202
εσ∑∞==
13. 对一个非平稳时间序列建型,论述其建模步骤,常用方法及基本思想.
一、首先进行平稳性的检验(时序图检验,相关图检验和单位根检验),如果不平稳,要选用适当的方法使其平稳(差分方式的选择),平稳之后再判断是否是白噪声。
非白噪声就继续建模,否则停止分析。
二、模型的识别和定阶(依据AR,MA和ARMA模型ACF和PACF的性质,确定模型形式和阶数)
三、参数估计(方法的思想)
四、模型的检验(模型的显著性检验和参数的显著性检验)
五、模型优化(AIC和SBC准则的思想)
14. 对一个平稳时间序列建立ARMA模型,论述其建模步骤,常用方法及基本思想。
一、判断是否是白噪声。
非白噪声就继续建模,否则停止分析。
二、模型的识别和定阶(依据AR,MA和ARMA模型ACF和PACF的性质,确定模型形式和阶数)
三、参数估计(方法的思想)
四、模型的检验(模型的显著性检验和参数的显著性检验)
五、模型优化(AIC和SBC准则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