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月球的奥秘——月亮文化完美版

合集下载

探索月球奥秘

探索月球奥秘

月食
月全食 1975年11月18、19日
2019/10/29
月全食过程
月食(红月亮) 2000年1月21日凌晨3时零1分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yuwen520友情提 供
月球 探索
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迈克尔·柯林斯和爱德温·艾尔德 林开始登月之旅。作为阿波罗11号的指令长,阿姆斯特朗驾驶 登月舱于美国东部时间1969年7月20日晚间10时56分在月球表 面平安着陆。尼尔·阿姆斯特朗走出登月舱,踏上月球发表了他 的著名演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阿姆 斯特朗和艾尔德林在月球表面度过了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在月 球上行走采集样品、做实验,以及拍照。
2019/10/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yuwen520 友情提供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是地球的唯一的 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球的伪彩色
照片,由伽利
略探月测球器提全供貌
2019/10/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yuwen520友情提 供
月球距离地球平均为384,401公里。这段距离 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月球轨道呈椭圆 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平 均距离为405500公里。
2019/1提0/2示9 : 123456789.0(((.3土用不风月(181美月9壤巨是暴球万763国球、大,洋9多8年、被公岩的是)公7阿俘里石反平里月姆获)该、光原)2课斯说1硬镜)件日特、由金反1【朗地1属射语时)月文、太5公同6放阳社分供源】射光2y说u0性到w秒、e物地n5)地2质球0友球、背情分提磁光裂场面说等) 、) 月球—宇宙飞船说)
2019/10/29
从在轨航天飞机上
看球月上亮空,升地它起月正。从系地

中秋赏月探索月亮的奥秘

中秋赏月探索月亮的奥秘

中秋赏月探索月亮的奥秘中秋赏月探索月亮的奥秘中秋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之一。

这个时刻,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赏月、吃月饼、品尝美食,庆祝丰收。

然而,除了享受美妙的月夜和美味的食物之外,中秋也是一个探索月亮奥秘的好时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来探索月亮的奥秘。

一、月球的形成和基本特征要探索月亮的奥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月亮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科学家普遍认为,月球是在地球形成初期,由一颗巨大的天体撞击地球后,产生的碎片聚集而成的。

具体而言,当这颗天体撞击地球时,喷出的岩浆和碎片在太空中逐渐凝结,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月球。

月球的基本特征包括其大小、质量和表面特征。

月球的直径约为3474公里,相当于地球直径的四分之一。

虽然月球的直径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但其质量只相当于地球的1/80。

从地球上看,月球的表面可分为明亮的高地和暗淡的低地,呈现出月海、陨石坑和山脉等特征。

二、月亮的运行轨道和月相变化除了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我们还需要研究月亮的运行轨道和月相变化。

月亮是绕着地球运行的,其运行轨道是一个椭圆形。

这意味着月亮在运行过程中距离地球是有变化的,有时较近,有时较远。

由于月亮的运行轨道和太阳光的反射,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形状的月亮,即月相的变化。

一般来说,月亮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是明亮的,被太阳背面的一面是黑暗的。

根据月亮相对于太阳和地球的位置,月亮的形状不断变化,我们通常所说的月相包括新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等。

三、月亮的引力和对地球的影响除了了解月亮的形成和月相的变化,我们还需要研究月亮对地球的影响。

月亮通过引力与地球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有趣的现象。

首先,月亮的引力对地球的产生潮汐现象有重要影响。

当月亮和太阳与地球对齐时,它们的引力相互叠加,形成春潮和大潮。

当月亮和太阳呈直角时,它们的引力相互抵消,形成退潮和小潮。

潮汐现象对海洋生态和人类活动都有重要影响。

其次,月亮对地球的引力还导致了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的奥秘——月亮文化教案 人教版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的奥秘——月亮文化教案 人教版

探索月球的奥秘——月亮文化福州华侨中学初一语文俞燕活动设想: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和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

“探索月球的奥秘”这一综合性学习涉及到跨学科学习,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相融合,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探索月球的奥秘”这一总课题可以分解为“月亮科学”和“月亮文化”两个子课题。

因为是语文课,加上初一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有限,因此,我把这节课定为“月亮文化”,从文学感性的角度来了解月亮,了解月亮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给学生创设文学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求知欲,同时在前面几个环节的铺垫上,进行联想和想象的写作训练。

利用多媒体和电脑网络,充分展示直观、形象的月球,使学生能自如地运用合理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表达训练的内容。

本课采用三步法:创设情境——文化探究——写作拓展。

前两步是积累,后一步是运用。

第一步:创设情境。

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音乐,以及各类型的表现月亮的图片,把学生引入想象和创造的情境。

第二步:文化探究。

采用学生发言和活动的形式,以达到积累知识,拓展视野的目的。

第三步:写作拓展。

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学生对月亮有了感性的认识,再根据各自表达的中心,进行写作训练。

活动目标:1. 学习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简单获取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 了解关于月亮的文化内涵,感受月亮文化的魅力。

3. 在所遵循的基础上,激发文学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行联想和想象的写作训练。

活动重点:1. 了解关于月亮的文化内涵,感受月亮文化的魅力。

2. 激发文学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行联想和想象的写作训练。

活动准备: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资料,收集有关月亮的来历、传说、诗、词、图片等资料,并通过合作讨论,对搜集的材料进行筛选、整理,时间为一周。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由课前的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导入这节课的话题——月亮。

再由前不久中国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导入人们对月球奥秘的探索。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共44张)ppt107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共44张)ppt107
领略月亮文化,பைடு நூலகம்索月球奥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探索月球奥秘”
领略月亮文化 探索月球奥秘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谁能说出月亮的几个别号?

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 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 玉弓、玉桂、玉盘……

走近月球
图为月球表面漂
亮的银色和许多 座环形山的照片。
探索月球
此图为阿姆斯特
朗在月球凹凸不 平的表面上行走 时拍摄的照片。
人类的足迹

宇航员们在月球上 的脚印在那里可以 一直保存几百万年, 因为月球上没有大 气,没发现液态水, 没有风,也没有雨因 此月球外貌总是保 持不变.
月球的伤痕
玉兔 夜光 素娥 冰轮 玉轮 玉蟾 桂魄 蟾蜍 顾兔 婵娟 玉弓 玉桂 玉盘
多彩的月亮文化
吴刚伐桂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 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 学习,被贬到月亮里砍月桂,但月亮中的月 桂随砍随合,砍伐不尽,因而后世的人得以 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静夜思
陶 渊 明 ( 晋 ) 《 归 园 田 居 》
晨 兴 理 荒 秽 , 带 月 荷 锄 归 。
欧 阳 修 《 生 查 子 元 夕 》
月 上 柳 梢 头 , 人 约 黄 昏 后 。
·
永醒我暂月举花 结时歌伴既杯间 无同月月不邀一 情交徘将解明壶 游欢徊影饮月酒 ,,,,,,, 相醉我行影对独 期后舞乐徒影酌 邈各影须随成无 云分零及我三相 汉散乱春身人亲 。。。。。。。
这是一块新伤疤,
一颗小行星从太 空中坠落时形成 的环形山。

探索月球奥秘:关于月亮的作文范文

探索月球奥秘:关于月亮的作文范文

探索月球奥秘:关于月亮的作文范文探索月球奥秘:关于月亮的作文范文 8篇本单元“探索月球奥秘”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月亮文化,提高语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培养科学兴趣和探索奥秘的能力。

根据本单元作文的主题“探索月球奥秘”,现整理了以下相关的作文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介绍月亮的作文700字大家好,我是月亮。

我每天晚上7点钟都会挂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中,如果没有我,地球一直是白天,没有夜晚,这样大家都睡不了觉了。

我是被人类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我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我也有壳,和地球一样也是分层的。

最外层是月幔,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很高,约为1000度,有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我的直径是3474.8公里,大约是地球的1/4,太阳的1/400,所以我离地球比太阳近,我到地球的距离到太阳的距离的1/100哦。

所以从地球上看,我和太阳一样大。

我的表面有黑暗的部分和明亮的部分,明亮的部分是高地,黑暗区是平原地带,被人类称为月陆和月海。

早期的天文学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所以把它们称为海,著名的有云海、近海、湿海,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幛,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这种环形山多达33000多个,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哦!我有一面一直朝着地球,这面被地球人称为正面,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缘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以见到外面,其他绝大部分都不能被地球看到。

当人造卫星运行至我的背面时,它就无法与地球直接联系。

严格来说,我和地球都是转绕共同质心运转,共同质心距地心4700千米,从地球南极来看,我们都以顺时针方向自转,地球以顺时针绕日公转,我以顺时针绕地球转。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球月球相对于太阳来说,拥有相同的角动量,即:从一开始就是以这个方向转动的。

我绕地球运行一周,需要27.321666天。

从地球上看,我有时候很亮,有时候很暗,特别是在每个月中旬的时候,我是又大又圆又亮。

写月亮的作文探索月球的奥秘

写月亮的作文探索月球的奥秘

【月亮】探索月球的奥秘
月球,一个神秘的恒星,一个另人匪夷所思的话题,一
个奇幻的世界。

这天,我们的班会课上,让我们来探索月球的奥
秘吧。

对于月球的起源之迷,一直是吸引人类的话题。

关于月
球的起源之迷,我们的科学家,对此列出了三大说,俘获说、放
屁说、分裂说。

但仍未定论,我们的科学家对月球还
没有足够的了解,虽然有足够样品,但想真正了解这个神秘的行星,我们的科学水平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我觉得,我们要努力
的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这对我们以后了解月球的奥秘有很好的
作用。

虽然科学家们提出了这些不可定论的学说,但是还有人引
用了其他学说剥策这些学说。

所以,我们还要从月球的其他方面
来探讨月球的起源了。

据报告说,月球比地球古老,从月球带回
的岩石,有百份之99比地球上古老岩石还要老。

我们这些人类,
只会依赖在现存的环境中,他们认为没有比地球更好的家,其实,我们根本就不会去探究我们身边的事物,想不到月球居然比地球
还要老,它的历史其实就是太阳系的历史了。

除了岩石,月球上
的土壤还要久远于岩石,月球的奥秘啊!你这个神秘的面纱,你的
这么多历史为什么一定要在地球上让我们去揭开谜底?你真坏?但是,我告诉你,凭我们的知识,总有一天,谜底将会迎刃而解的。

咱们就骑驴看唱本吧!还有一点,看了都吃惊,月球具有强烈的磁性,早期的科学家都说,月球上没有磁场,但在近年来探讨月球
的岩石后才知道他有强烈的磁性,但是月球应该有一个铁质的核
心才对。

更多文章,请点击——作文大全。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古诗与月文化)PPT课件82 人教版 (共36张PPT)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古诗与月文化)PPT课件82 人教版 (共36张PPT)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 月落乌啼霜满天。 (张继《枫桥夜泊》)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乌,时鸣春润中。 (王维《鸟鸣涧》) 野旷云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吴刚砍桂树
•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 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 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 砍随合,后世因而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 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
朱元璋起义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 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 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 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 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 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 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满清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 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悲痛欲绝的后 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 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 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 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 民间传开了。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枚 )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明月。 (卢纶《晚次鄂州》)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李白 《子夜吴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探索月球奥秘ppt讲解

探索月球奥秘ppt讲解
月 球 奥 秘 探 索
奥秘无穷的月亮知识
月球起源 人类登月
月球地貌
月食月相 神州五号
丰富多采的月亮文化
神话故事
中秋月饼
月亮对联
中秋习俗
next
•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
最近的天体。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

太阳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

谷组成的荒漠.还有许多 由于太空物体高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 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 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

几十厘米的坑洞.直径不小于1000米 的大约有33000个.占月面表面积的

7-10%.
月面辐射纹
月谷
一、二日月----新月
三日月----眉月


七日月—上弦月


十五日月----满月 二十二日月----下弦月 二十七日月----残月
朔——新月 上弦月
望——满月 下弦月
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
月球探测小史
1959年以前,人类对月球只能用望远镜和裸眼进行观 察。
1959至1976年,美国和前苏联先后向月球发射了 80多个月球探测器,其中有45个取得成功。1969年7 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首次实现了人类登月的 梦想。
1976年以后的18年,由于多方面原因,人类月球探 测进入一个宁静期。这一期间,世界各国均未对月球进行新的 探测。1994和1998年,美国成功发射“克莱门汀”和 “月球勘探者”号月球探测器,对月球形貌、资源、水冰等进 行了探测,标志“又快、又好、又省”的月球探测新时代的开 始。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

探索月球奥秘ppt

探索月球奥秘ppt
1959至1976年,美国和前苏联先后向月球发射了 80多个月球探测器,其中有45个取得成功。1969年7 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首次实现了人类登月的 梦想。
1976年以后的18年,由于多方面原因,人类月球探 测进入一个宁静期。这一期间,世界各国均未对月球进行新的 探测。1994和1998年,美国成功发射“克莱门汀”和 “月球勘探者”号月球探测器,对月球形貌、资源、水冰等进 行了探测,标志“又快、又好、又省”的月球探测新时代的开 始。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
月 球 概 况
中国已经启动了一个庞大的月球探 测计划。不久的将来,中国人将实 现与月亮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嫦 月娥

神话传说
说起中秋的来源,民间一 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 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 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 皇游月宫等故事。
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 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 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 多个版本。在较早的记载中, 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 蛤蟆,被叫着月精。

几十厘米的坑洞.直径不小于1000米 的大约有33000个.占月面表面积的

7-10%.
月面辐射纹
月谷
一、二日月----新月
三日月----眉月


七日月—上弦月


十五日月----满月 二十二日月----下弦月 二十七日月----残月
月 相
仔细看月亮的右侧,一个月中,月亮就是这样变化的。
知识问答
7. 全国的月饼分哪几类? 京、津、广、苏、潮
8. “月海是月球上的海吗?最大的月海叫什么?
不是
风暴洋
9. 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
384400千米

探索月球奥秘,体验月亮文化

探索月球奥秘,体验月亮文化
展开“民族文化与月亮文化”的讨论,让自己 思索一下月亮对人类文化的影响。
小组讨论后,用Word软件写出自己的看 法。
时间:一天
制作成专题网站
以小组为单位将小组成员在本单元学 习中所收集的资料、分析、讨论的结果以 及小组成员所写的关于“探索月球奥秘, 体验月亮文化”的内容制作成专题网站, 并将其发布在班级网站上。
进一步的研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
自由结合成小组。建议每六人一 组,并在小组内推选出小组长,每个 小组可以为自己小组命名。
从以下问题开始研究
⑴你认为什么是意象?什么样的作品最能体现月 亮文化的内涵? ⑵小组内可分工搜寻古今诗词中写月的诗句,有 关月的歌曲、神话寓言及绘画,作为研究对象。 ⑶比较找出这些作品的共同处。 注意:如果上课时间不够,请利用课余时间进行 资料收集并进行集体讨论,分析整理所收集的资 料。各小组要建立专门的文件夹存放资料,达到 资源共享。
VCD资源:
月球的形成、月食、真实的月球等
祝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 习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制作演示文稿
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收集的 资料和讨论的结果,经过分 析、归类和整理,制作成多 媒体演示文稿。
附:学生演示文稿范 例
初步成果的交流
各小组推派一名代表, 交流学习的初步成果; 播放演示文稿时,要边 讲解边介绍。
用二天的时间完成网站的制作
附:学生网站范例
结束语
几周的学习结束了。你有什么和以往不 同的感受吗? 这样的学习,你觉得好吗?为什么?
你对“月亮与文化的关系”有了更进 一步的认识吗? 努力做学习的主人!
学习目标
根据单元计划内容,收集、整理有关小组
内可分工搜寻古今诗词中写月的诗句,有关月的 歌曲、神话寓言及绘画,作为研究对象。提高语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走进月文化)PPT课件52 人教版 (共34张PPT)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走进月文化)PPT课件52 人教版 (共34张PPT)

中秋赏月
清初木雕珍品《举杯邀明月》
杨丽萍在表演舞蹈《月光》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谢 谢!
4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47.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48.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49.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50.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81、我不是来龙飞享福的,但,我是为幸福而来龙飞的! 82、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83、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84、不想当老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85、志存高远虽励志,脚踏实地才是金。 86、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 87、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 88、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8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9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ppt 人教版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ppt 人教版

答月亮知识
3. 月球的半径是多少米?
4. 地球上看月亮,月亮是东升西落,这是 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在月亮上看地球,地球 是不是东升西落呢? A. 是
√A. 1738千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B. 1938千米

B. 不是
答月亮知识
5.月球与地球的年龄哪个大? A 地球大
B √
月球大
6. 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批准了航空航天 局的登月计划,这就是以希腊神话中------的名字命 名的著名的“阿波罗”载人登月探险计划。

A
太阳神
B
月亮神
答月亮知识
7. 阿斯特朗是最早踏上月面的英雄, 当时他说的一句话成为世界名言。你能 说说吗?
“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却 是一大步。”
8. 月球引起的大海变化的现象叫什么?
潮汐
答月亮知识
9.人到了月球上为什么会那么轻?
因为月球引力小
10.中国第一个乘坐“神州五号”飞船的宇航员叫 什么名字?
杨利伟
根 据
根据所给图片,讲述关 于月亮的神话传说
之 二 说 月 亮 传 说
:
嫦 娥 奔 月
希 腊 月 亮 神 阿 尔 忒 弥 斯
之三:说月亮别称
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因弦月如弓, 故称玉弓、弓月。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 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 蟾、银蟾、蟾宫。 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 桂魄。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 称广寒、清虚。 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 舒。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走进璀璨的月文化)ppt91 人教版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走进璀璨的月文化)ppt91 人教版

但是千百年来,万户的梦想世代延续。炎黄 子孙从未停止过对“天”的渴望与探寻,新中 国成立后,我国的航天事业开始起步了。从那 时起自古以来只能把酒问青天的中国人,开始 想要步步登天。 令我们感到自豪和欣慰的是, 在这一伟大的征程上,今天的中国人正在稳步 迈向太空时代。神州六号的发射成功使今日的 中国人对太空的梦想更为执著,对太空的探索 将更加壮美!
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潜:《归田园居》
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第二环节
我们渴望了解这些新闻 我们渴望了解这 些新闻中的人 中的人 — 他们知道什么 ? ――他们知道什 么?做了什么? 做了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1、您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月亮给了您智慧.灵 感和创作源泉。您笔下的“月”多具情态,令人遐思不 已。那么您一共写过多少首带“月”的诗歌? 2、您的带“月”诗句中,“月”已不再是客观之月,已 是自然的人化。综合起来,您的这类诗歌可以分为多少 种?
《探索月球奥秘》活动课
月的故事引人入胜;月的 情愫丰富多彩;月的文化博 大精深,月亮照着你,月亮 照着我,让我们吟颂着月的 诗句,一起走进那璀璨的月 文化吧……
第一环节
告诉大家,谁都有机会!
1、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吗? 2、你知道哪国的哪一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的吗? 3、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吗? 4、你知道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吗? 5、你知道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吗? 6、你知道“朔”“望”各是什么现象吗? 7、“月海”是月球上的海吗?最大的“月海”叫什么? 8、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月食”现象吗? 9、你知道月球上的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吗? 10、你知道人到了月球上为什么变得那么轻吗? 11、你知道月球为什么会发生圆缺变化吗?

月球奥秘—月亮文化

月球奥秘—月亮文化

月球奥秘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是地球的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天然卫星。

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

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

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太阳的1/400。

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球表面的重力差不多是地球重力的1/6。

月球距离地球平均为384,401公里。

这段距离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

月球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

月球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面积的1/14,比亚洲面积稍小。

月球的体积只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49。

我们肉眼看到的月球正面的明亮部分,是月面上的山脉、高原。

月球上最高的山峰高达9000米,比地球上的珠穆朗玛峰还高;月球上暗黑的部分,是广阔的平原和低地。

过去人们误以为这些暗黑部分是海洋,把它们取名为“风暴洋”、“静海”等等。

实际上那里是月球早期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岩浆所形成的熔岩平原。

月陆是月面上高出月海的地区,一般高出2~3公里。

月面上有一些辐射纹,典型的有第谷环形山和哥白尼环形山周围的辐射纹。

月球起源最初的月球起源学说是“分裂说”,认为月球原是地球赤道区的一部分。

在太阳系形成初期,所有的行星都处在高温熔融且高速自转的状态。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有些部分被从行星上甩了出去,形成卫星。

月球也是这么来的。

但是据现代科学家们的模拟计算,地球诞生时的离心力只不过是现在的4倍,不可能将这么大质量的物质抛出去。

分析月岩样本也能发现,月球和地球的化学成分有很大不同。

另外一种学说“同源说”,认为月球和地球是从同一块原始星云中分别凝聚成团诞生的。

月球起源的第三种说法“俘获说”认为,月球原来是一颗离地球不远的小行星,受地球引力吸引成为围绕它转动的卫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月球的奥秘——月亮文化
福州华侨中学初一语文俞燕
活动设想:
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和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

“探索月球的奥秘”这一综合性学习涉及到跨学科学习,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相融合,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探索月球的奥秘”这一总课题可以分解为“月亮科学”和“月亮文化”两个子课题。

因为是语文课,加上初一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有限,因此,我把这节课定为“月亮文化”,从文学感性的角度来了解月亮,了解月亮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给学生创设文学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求知欲,同时在前面几个环节的铺垫上,进行联想和想象的写作训练。

利用多媒体和电脑网络,充分展示直观、形象的月球,使学生能自如地运用合理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表达训练的内容。

本课采用三步法:创设情境——文化探究——写作拓展。

前两步是积累,后一步是运用。

第一步:创设情境。

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音乐,以及各类型的表现月亮的图片,把学生引入想象和创造的情境。

第二步:文化探究。

采用学生发言和活动的形式,以达到积累知识,拓展视野的目的。

第三步:写作拓展。

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学生对月亮有了感性的认识,再根据各自表达的中心,进行写作训练。

活动目标:
1. 学习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简单获取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 了解关于月亮的文化内涵,感受月亮文化的魅力。

3. 在所遵循的基础上,激发文学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行联想和想象的写作训练。

活动重点:
1. 了解关于月亮的文化内涵,感受月亮文化的魅力。

2. 激发文学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行联想和想象的写作训练。

活动准备:
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资料,收集有关月亮的来历、传说、诗、词、图片等资料,并通过合作讨论,对搜集的材料进行筛选、整理,时间为一周。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由课前的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导入这节课的话题——月亮。

再由前不久中国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导入人们对月球奥秘的探索。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寻一下,千百年来,月亮这颗神秘的星球带给我们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二、月亮的美称
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景物中最常见的被描写的对象之一。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充满诗意的美称,很多词也因此成了月亮的代名词。

由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介绍,并简单介绍这些美称的由来。

(学生发言)
教师把学生搜集到的内容进行归类,得出结论:(投影)
银钩、玉钩、垂钩、蛾眉、玉弓、弓月、金轮、玉轮、霜轮、冰轮、银盘、玉盘、白玉盘、金镜、玉镜、冰镜、瑶镜……
——由月亮的形而进行的比喻,引发的联想银兔、玉兔、顾兔、蟾蜍、金蟾、银蟾、蟾宫、桂月、桂轮、桂宫、桂魄、广寒、清虚、望舒(传说月亮的驾车之神名望舒)、嫦娥、素娥、婵娟……——由月亮的故事传说而得名,是源自古人的想象
因此,古人用他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来探索月球,但他们的想象力不仅表现于此,他们还
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精美的故事传说。

接下来,和学生聊聊和月亮相关的民俗传说。

三、关于月亮的民俗传说
提到和月亮有关的民风民俗,就不得不提起中国节庆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

提问:说到中秋节,你们想到了什么?(由此导入中秋节的起源)
(投影: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

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1.中秋的主要风俗活动
因为中秋节的主要风俗活动都是围绕着“月”进行的,所以民间有很多和“月”相关的风俗。

请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进行介绍。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中国中秋节除了各地区各民族各自带有地域特色的活动外,较为主要的民俗活动有吃月饼、赏月和祭月。

(根据学生的回答内容进行即兴提问,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并简单介绍古人祭月和赏月的风俗:
祭月来源的两种说法: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

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

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还有一种说法来自民间传说:嫦娥奔月后,后羿伤心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只好在嫦娥喜欢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远在月宫的嫦娥。

民间的百姓闻之此事,也纷纷在自家月下摆设香案,向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古人赏月是件很有情致很浪漫的事,贪者寄于酒楼,好游者登山泛水,文人吟诗作画。

而且古人赏月不仅赏天中月,常常寄情于月,所以他们赏到了嫦娥,赏到了玉兔。

(以宋人赏月片段为例)投影:“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新编醉翁谈录》(特别解释一下“步蟾宫”和“攀仙桂”的意思。


2.提问:说到中秋吃月饼,传说中第一块月饼是谁做的?(导入嫦娥奔月的故事,投影展示“嫦娥奔月”图)
关于月亮,自古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古人的想象力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请学生根据资料进行简单介绍。

(学生发言)
提问:这些神奇美妙的传说又是如何产生的?
(提示:为什么古代会有“天狗吃月”、“雷公”、“电母”这些故事?)
归纳: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不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只能借助想象和幻想来解释。

四、学生活动
刚才大家说了那么多和月相关的故事传说,其实,其中有不少的涉月之词保留了下来。

所以,现在做个活动,把大家所知道的含“月”字的成语或四字熟语说说看,可以互相补充。

(学生发言)
教师也把常见的词整理到投影上:
日新月异月明星稀月圆花好月下花前众星捧月
长年累月月黑风高日月入怀日月如梭日积月累
春花秋月晓风残月水中捉月流星赶月花容月貌
年头月尾清风明月岁月如流皓月千里风月无边
风花雪月风清月朗月明如水月满则亏月下老人
月落乌啼月影婆娑月上柳梢猴年马月海底捞月日月合璧新月如钩蹉跎岁月嫦娥奔月穷年累月
披星戴月闭月羞花
含“月”的成语还有很多,希望大家回去能继续收集一些。

五、想象作文
我们前面了解了月亮的雅称,了解了月亮的故事传说,这些可以说都是前人想象的成果。

现在,大家对月亮应该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月亮不再是月球的概念,而是一个富有情感的月亮了。

如今的月亮,一样拥有着光彩的魅力,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望着天空中那或圆或缺的月亮,你又会想些什么?要求: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的能力,现场完成150字左右的片段。

(学生写作,教师选择几篇放在投影仪上进行现场点评。


六、布置作业
把各自收集的关于“月亮”的知识,自定一个主题,整理成一份手抄报。

课堂总结:古人梦想能登上月球,去看看月宫里那凄美的女子——嫦娥,如今,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古人的梦想在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

也许,几个世纪后的某一天,刚才大家的梦想也会成为现实。

正因为人类拥有梦想,所以才激励人类不断去探索月球的奥秘,去慢慢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当然,月亮带给我们的文化内涵远不止这些,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回家继续查阅更多的资料,更多地了解月亮的文化,并在今后的写作中充分运用这些知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