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颜色色彩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颜色色彩》说课稿

一、教材简介:

1、编者意图

新课标对于初二物理上册的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编者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的活动来培养兴趣,并且在自己的探究活动中体会自然界的奥秘,充分体现物理课程总目标的第一点“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和兴奋感”。

2、本节教材主要容

本节教材主要包含三个容:光的色散、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对比和光具有能量。除了“光具有能量”这一容由学生通过阅读插图得出外,其他两个容都需要学生在实验活动中,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探究得出。

3、本节教材的编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有如下几个特点:

⑴本节开始时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课改思想,让学生对身边形态各异的光源进行举例并分类。

⑵通过颜料的混合和色光的混合的对比,揭示出了问题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对比法。

⑶突出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如探究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

⑷不过份强调知识的严密性,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如探究过程中只要求学生进行颜料混合的尝试和体验,知道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结果有区别,不需要学生知道原理。

⑸本节结束时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课改思想,即光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本节教学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种色光。

了解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以及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是不同的。

了解光具有能量,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太的色散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尝试用实验对比法来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实事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感受获得成功的愉悦,并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颜色之谜的兴趣,使学生领略色彩世界的缤纷多彩,感受到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

本节的主要物理知识蕴含于探究活动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增长、研究方法的习得与探究过程密不可分,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光的色散、色光的混合。而如何让学生成功地观察到实验现象,顺利地完成本课的两个探究活动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四、教法设计思路

本节容教学的素材都是从生活中、从学生最感知的现象中来的。因此教学过大量的多媒体图片引入,展示生活中多彩的光,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光源的概念,并对它们进行

分类。通过对太的分解的活动,认识太是复合光;学生亲身体会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的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手段的对比,加深学生对对比研究方法的理解。通过学生看图片,认识光是具有能量的。本节容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以掌握知识为目的,而应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重视探究方法的培养。应紧紧抓住对比这种研究方法的教学,以注重具体实施的过程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

创建情景:当我们走进一间暗室,通常会形容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那怎样才能看到手指呢?为什么?

通过情景假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同学可能会回答:开灯、点蜡烛等,老师继续追问,为什么?很自然的学生会回答,因为有光,此时老师画龙点睛的指出,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中。

生活中有哪些发光的物体?(多媒体演示几幅图片),光的世界五彩缤纷,今天我们来学习光的色彩颜色。

2、进行新课

(1)光源的定义及分类

请同学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能够发光?

学生可能会举:太阳,月亮,火把,电灯,蜡烛等,这时要求老师提醒同学只有通电的电灯才能说是发光的只有点燃的蜡烛才能说是发光的,导出光源的概念——我们把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展示月光的图片、钻石的图片问他们是光源吗?

接着要求学生对所举的例子,太阳、闪电、激光、萤火虫、舞台灯光等,要求学生对它们分类,培养学生将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锻炼思维能力。同时也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改基本理念。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按有无生命分,按天然和人造分,教师予以肯定,让学生有成功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光的色散实验

太阳是最常见的天然光源,的颜色是?它真的是单纯的白色吗?通过对太颜色的讨论,引入光的色散实验。

介绍光的色散探究活动的分组以及实验的要求,包括各组的场地安排,如果天气晴朗,可以组织学生到教室外进行分组试验。

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结束:各组交流实验现象,归纳结论:太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刚才所做的分解太的实验我们叫做光的色散,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首先发现的。生活中有没有光的色散现象?学生举例。多媒体展示彩虹图片。

(3)色光的混合

要求学生通过手边的红、绿、蓝三色玻璃纸,观察课本上的图片,它们还是原来的颜色吗?由学生推测白光透过红、绿、蓝三色玻璃纸后可能是什么颜色?投影器出射的光柱是白光,怎样利用投影器完成上述实验呢?(学生设计实验)老师实验验证,(为了在增强实验效果可以在投影仪出来的光用一块硬板纸盖住,硬板纸中间挖出个孔,贴一红色透明玻璃纸,学生看到投射到屏上的是红光,证实猜想)

指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透过色光决定的。通过此活动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

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照相机上的滤色镜,可以用视频展示台的摄像头,给全班同学来一“全家福”,让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玻璃纸遮住摄像头,体验滤色镜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