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管理制度
学校公共空间管理制度
![学校公共空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d7f421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7.png)
学校公共空间管理制度学校公共空间管理制度1.引言公共空间是学校中供全体师生和员工共享的区域,管理好公共空间对于学校的运营和秩序是至关重要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学校公共空间的管理,保障师生和员工的权益,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2.公共空间的划分学校公共空间主要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办公区、食堂、操场、休息区等。
每个公共空间的管理和使用都需要遵守相应的规则和制度。
3.公共空间的开放时间学校公共空间的开放时间一般按照学校的教学时间表安排。
具体时间可根据需要作适当安排,但在非开放时间内,公共空间一般要关闭,以便进行巡视、清洁和维护工作。
4.公共空间的使用规则4.1 遵守秩序使用公共空间的师生和员工应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使用权益,不制造噪音、乱扔废弃物或损坏公物等行为。
4.2 遵守安全规定使用公共空间时,应遵守学校的安全规定,不得在使用过程中危及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如乱拍、飞奔、剧烈运动等。
4.3 公共空间设备的使用使用公共空间设备时,应遵守相应的规则和使用说明,正确使用设备,并在使用结束后将其归位。
如果发现设备故障或损坏,应及时报修或通知相关部门。
4.4 清洁和卫生在使用公共空间时,应保持卫生,不乱扔垃圾或食物残渣,并积极参与公共区域的清洁工作,保持公共空间的整洁和舒适。
5.公共空间的预约和管理5.1 预约使用对于一些需要进行预约的公共空间,师生和员工可以通过学校的预约系统提前预约使用。
预约时应遵守相应的规则,如预约时间、人数限制等。
5.2 使用期限对于长时间未使用或滥用公共空间的情况,学校可以对使用期限进行限制,以保证公共空间的合理利用。
5.3 管理与维护学校应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公共空间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管理机构应定期巡视和检查公共空间,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6.违规行为处理6.1 违规行为的定义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妨碍他人正常使用公共空间、扰乱公共秩序、损坏公共空间设施设备、乱丢乱扔垃圾等。
学校公共空间管理制度
![学校公共空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063662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6.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公共空间的管理,提高空间使用效率,保障师生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公共空间,包括但不限于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食堂、宿舍、操场等。
三、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确保公共空间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2. 公平合理:合理分配公共空间资源,保障师生权益。
3. 效率优先:提高公共空间使用效率,满足师生需求。
4. 严格规范: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
四、管理职责1. 学校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公共空间管理制度,组织实施管理措施,定期检查和评估管理效果。
2. 各部门、各班级负责本部门、本班级公共空间的管理,确保空间整洁、安全、有序。
3. 学生会、学生会生活部负责协助学校行政部门进行公共空间的管理工作,组织学生参与管理活动。
五、管理制度1. 安全管理(1)公共空间内禁止吸烟、乱扔垃圾、破坏公共设施等行为。
(2)禁止在公共空间内进行非法活动,如赌博、吸毒等。
(3)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 使用管理(1)公共空间的使用应遵循先到先得、公平合理的原则。
(2)预约使用公共空间,需提前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3)使用公共空间时,应遵守相关规定,不得擅自改变空间用途。
(4)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保持空间整洁。
3. 维护管理(1)定期对公共空间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2)对损坏的公共设施及时维修,确保设施完好。
(3)对占用公共空间的行为进行制止,维护公共空间秩序。
4. 检查与评估(1)学校行政部门定期对公共空间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公共空间的管理效果进行评估,不断优化管理措施。
六、违规处理1. 违反安全管理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2. 违反使用管理规定,擅自改变空间用途或占用公共空间的,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罚。
3. 违反维护管理规定,损坏公共设施的,将承担赔偿责任。
共享公共空间管理条例
![共享公共空间管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5dfc013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b.png)
共享公共空间管理条例引言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了共享公共空间的兴起。
为了维护公共秩序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需要制定适当的管理条例,以确保公共空间的有效利用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共享公共空间管理条例的内容和执行措施。
定义共享公共空间是指社区、小区或城市开放给居民或公众使用的公共区域,如公园、运动场、健身房等。
条例内容1. 公共空间使用原则共享公共空间应根据公共利益和居民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
共享公共空间应保持整洁、安全和环境友好。
共享公共空间不得用于违法犯罪活动或其他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
2. 公共空间使用规则居民或公众可以使用共享公共空间,但需遵守规定的使用时间、场所和方式。
在使用公共空间时,不得妨碍他人的正常使用权益,不得扰民。
共享公共空间可以设立管理服务台或相关设施,提供咨询和帮助。
3. 公共空间预约制度为了更好地管理公共空间的使用,可以引入预约制度。
居民或公众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或其他方式预约使用公共空间。
预约使用公共空间应符合相应规定和条件,以确保公平合理。
4. 公共空间监管和维护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公共空间的巡查和管理,及时处理违规行为。
公共空间的维护和保洁工作应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居民或公众应积极参与公共空间的监督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5. 公共空间惩罚措施对于违反共享公共空间管理条例的行为,可以进行相应的惩罚措施。
惩罚措施可以包括警告、罚款、限制使用权益等。
对于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执行措施1. 制定详细的共享公共空间管理细则,明确各项规定和具体操作方式。
2. 加强宣传教育,增加居民或公众对共享公共空间管理的认知和理解。
3. 建立投诉与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居民或公众对共享公共空间管理问题的投诉和反馈。
4. 加强监管力度,定期对共享公共空间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条例的有效实施。
5. 与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合作,共同管理和维护公共空间。
结论共享公共空间管理条例的制定和执行是维护社区和城市公共秩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管理制度
![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13a0d3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b.png)
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管理制度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管理制度在城市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些空间和设施对于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形象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的定义、重要性以及有效的管理制度。
一、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的定义社会公共空间指的是城市中供居民集体使用、开展各种公共活动的场所,包括公园、广场、街道、游乐场等。
公共设施则是指为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而建设的场所,例如公共厕所、供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等。
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交流互动和基本服务等功能。
良好的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融合和经济发展。
二、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的重要性1. 促进社会互动和交流:优质的公共空间和设施可以为人们创造与他人互动和交流的机会。
公园和广场是居民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的场所,街道和游乐场则为人们提供社交交流的平台。
2. 提升城市形象:精心规划和管理的公共空间和设施可以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吸引游客、吸引商业和投资,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
3. 促进经济增长:良好的公共设施,如供水设施、交通设施等,为商业和交通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三、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管理制度为了保障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的良好运营和管理,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方面:1. 责任分工和管理机构:明确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的管理责任,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维护、管理和监督。
2. 规划和设计:合理规划和设计公共空间和设施,确保满足居民需求,并注重环境可持续性和美观性。
3. 维护和保养:建立定期维护和保养机制,确保公共空间和设施的正常使用状态。
这包括清洁、修理和更新设施等。
4. 安全和保障:确保公共空间和设施的安全性,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加强巡逻和监控,预防和处理各类安全问题。
5. 参与和监督:鼓励居民、社区和相关利益方的参与,借助公众监督,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效果。
公共空间维护管理制度
![公共空间维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b27829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d.png)
公共空间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公共空间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城市环境的整体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个人管理的公共空间,包括但不限于小区、商场、公园、街道等。
第三条公共空间的维护管理应当依法合规,注重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提升形象,做到文明、整洁、安全。
第四条公共空间维护管理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尊重居民和用户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管理主体第五条小区的公共空间由小区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管理。
第六条商场、公园等公共空间由所在行政区或业主单位负责管理。
第七条街道的公共空间由所在街道办事处或城市管理部门负责管理。
第八条公共空间维护管理主体应当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
第三章环境卫生第九条公共空间的环境卫生包括垃圾清理、道路清扫、绿化养护等,管理主体应当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确保环境整洁。
第十条公共空间应当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并加强对居民和商户的垃圾分类教育和宣传。
第十一条公共空间的绿化应当定期修剪整理,保持绿化植物的良好状态。
第四章安全保障第十二条公共空间的安全保障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管理主体应当加强安全管理,维护居民和用户的安全。
第十三条公共空间的道路应当设置合理的交通标志和标线,确保交通秩序畅通。
第十四条公共空间应当定期进行消防设备检查和消防演练,确保消防设备和通道畅通。
第十五条公共空间内的商户应当依法合规经营,确保食品安全。
第五章设施维护第十六条公共空间内的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管理主体应当加强设施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公共空间内的供水设施应当定期检查维护,确保供水安全和节约用水。
第十八条公共空间内的供电设施应当定期检查维护,确保供电安全和节约用电。
第十九条公共空间内的供气、供暖设施应当定期检查维护,确保供气、供暖安全和节约用能。
第六章社区服务第二十条公共空间的管理主体应当加强社区服务,满足居民和用户的各种需求。
公共空间安全管理制度
![公共空间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685734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4.png)
公共空间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公共空间的安全管理,保障公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管理机构1. 公共空间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市公共空间的安全管理工作,设立办公室,办公室设立主任和副主任,全市范围内设立分管公共空间安全工作的负责人。
2. 各区政府建立公共空间安全管理局,设立局长和副局长,负责本区域内公共空间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安全管理措施1. 加强巡逻防控,定期开展公共空间的巡逻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 安装监控设备,加强对重点公共空间的监控,保障公共空间的安全。
3. 建立警务站点,设立警务室或者警务亭,增加警力部署,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四章安全责任1. 公共空间管理者应当加强对公共空间的管理和维护,保障公共空间的安全。
2. 相关单位应当加强对公共空间的配合和支持,协助公共空间安全管理工作。
3. 社会公众应当积极配合公共空间安全管理措施,自觉维护公共空间的安全。
第五章紧急处置1. 发生突发事件时,公共空间安全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力量展开救援和处置工作。
2. 公共空间安全管理委员会应当对紧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做好经验总结和教训吸取。
第六章法律责任1.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公共空间安全管理机构有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和警告。
2. 对破坏公共空间安全的行为,公共空间管理机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对相关单位和个人具有约束力。
2. 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公共空间安全管理委员会。
以上就是关于公共空间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够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安全的公共环境,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愿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安全、宜居!。
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制度范本
![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b178e89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a.png)
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共空间的运营管理,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保障公共利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公共空间,是指城市公园、广场、步行街、文化活动中心等供公众免费或付费使用的场所。
第三条公共空间的运营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公开透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公众需求。
第四条公共空间的运营管理主体为公共空间的所有者或者管理者,应当依法承担公共空间运营管理的责任。
第五条公共空间的运营管理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二、运营管理职责第六条公共空间运营管理主体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制定公共空间的运营管理计划,明确运营目标、内容、标准和程序;(二)保障公共空间的安全和卫生,维护公共秩序;(三)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满足公众需求;(四)定期对公共空间进行维修、保养和更新,确保设施设备完好;(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保证公共空间的运营资金合理使用;(六)接受政府、公众和社会组织的监督和评估。
三、运营管理内容第七条公共空间的运营管理内容包括:(一)公共空间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二)公共空间内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三)公共空间内商业服务的管理;(四)公共空间的安全管理;(五)公共空间的环保和节能管理;(六)其他与公共空间运营管理相关的事项。
四、运营管理程序第八条公共空间的运营管理程序包括:(一)运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二)设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三)活动的申报和审批;(四)商业服务的招商和合同签订;(五)安全的检查和事故的处理;(六)环保和节能的监测和评估;(七)公众意见的收集和反馈;(八)其他与公共空间运营管理相关的程序。
五、运营管理要求第九条公共空间的运营管理要求包括:(一)公共空间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二)公共空间内的活动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三)公共空间内的商业服务应当符合公共利益和市场需求;(四)公共空间的安全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确保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五)公共空间的环保和节能管理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政策;(六)公共空间运营管理主体应当定期向公众公开运营管理情况。
公共空间服务管理制度
![公共空间服务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4a2e0d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e.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共空间管理,保障公共空间安全、有序、高效运行,提高公共空间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区域内所有公共空间,包括但不限于公园、广场、体育场地、停车场、绿地、商业街等。
第三条公共空间服务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四)依法管理,规范运作;(五)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建立公共空间服务管理机构,负责公共空间的管理、维护和运营。
第五条公共空间服务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一)制定公共空间服务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负责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三)负责公共空间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四)负责公共空间的公共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五)负责公共空间的清洁卫生和绿化工作;(六)负责公共空间的公共秩序维护和安全保卫工作;(七)负责公共空间的公共活动组织和服务;(八)负责公共空间的招商引资和商业经营活动;(九)负责公共空间的公共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十)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六条公共空间服务管理机构的组成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三)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四)身体健康,能胜任本职工作。
第三章服务内容与标准第七条公共空间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一)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二)公共空间建设与管理;(三)公共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四)公共空间绿化与美化;(五)公共空间清洁卫生;(六)公共秩序维护与安全保卫;(七)公共活动组织与服务;(八)公共空间公共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第八条公共空间服务标准:(一)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满足公众需求,合理布局,美观大方。
(二)公共空间建设与管理:应保证工程质量,合理使用公共资源,确保公共空间安全、有序、高效运行。
村级公共空间管理制度
![村级公共空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17fcd3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1.png)
村级公共空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管理村级公共空间,维护公共秩序,促进村民文明素质提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村级公共空间指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运动等活动的场所,包括但不限于村广场、公园、绿化带等。
第三条村级公共空间管理应遵守法律法规,尊重民族传统习俗,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条管理工作应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坚持民主决策,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积极回应村民诉求。
第五条建立健全村级公共空间管理委员会,明确管理机构、职责和权限,加强管理团队建设,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章村级公共空间的功能第六条村级公共空间是村民日常活动、交流、休闲的重要场所,具有促进社区凝聚力、促进文明风尚的作用。
第七条村级公共空间应当根据村民的需求和特点,充分发挥其社区服务、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功能。
第八条村级公共空间的开发利用应当注重环境保护,倡导绿色出行,提倡绿色生活方式。
第九条村级公共空间应当积极引入文化、教育、健康等资源,丰富活动内容,提高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和社会效益。
第十条村级公共空间的管理应当加强安全防范,确保村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三章村级公共空间管理制度第十一条村级公共空间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目标、职责分工、管理措施等内容。
第十二条管理制度应当根据村级公共空间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强调公平、公正、便民原则。
第十三条管理制度应当明确村级公共空间的使用权限、时间限制、收费标准等具体细则。
第十四条管理制度应当规定管理委员会的组成、职责和权限,明确管理团队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第十五条管理制度应当规定公共空间的维护保养责任,加强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工作。
第四章村级公共空间的日常管理第十六条村级公共空间的日常管理工作应当加强监督,实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十七条管理工作应当注重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和环保意识,引导村民规范使用公共空间。
第十八条管理工作应当配备足够的人员和设备,确保公共空间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
园区公共空间管理制度范本
![园区公共空间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16a6c0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6.png)
园区公共空间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园区公共空间的管理,保障公共空间的合理使用,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园区公共空间是指园区内供公众使用的场地、设施和建筑物,包括公园、广场、体育场馆、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
第三条园区公共空间的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公共空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第四条园区管理机构负责园区公共空间的管理工作,对公共空间的使用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公共空间的正常运行。
二、公共空间使用管理第五条公共空间的使用应符合园区发展规划和公共利益,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公共空间的使用者应当遵守公共空间的规章制度,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不得有损公共空间环境的行为。
第七条公共空间的使用可通过预约、申请等方式进行,具体使用程序和规定由园区管理机构制定并公布。
第八条公共空间的使用时间应符合规定的开放时间,如有特殊情况需延长使用时间,应向园区管理机构申请。
第九条公共空间的使用不得擅自改变公共空间的使用性质和设施用途,如需改变,应向园区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十条公共空间的使用者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公共空间,不得占用公共空间进行营利性活动。
三、公共空间设施维护第十一条园区管理机构应对公共空间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第十二条公共空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责任由园区管理机构承担,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第十三条公共空间的使用者发现公共设施损坏或故障,应及时向园区管理机构报告。
四、公共空间环境管理第十四条园区管理机构应保持公共空间的环境整洁,提供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
第十五条公共空间的使用者应自觉维护公共空间环境,不得乱丢垃圾、乱涂乱画、损坏植被等。
第十六条园区管理机构应对公共空间的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理,确保公共空间环境的整洁。
五、违规处理第十七条公共空间的使用者违反本制度的,园区管理机构有权要求其改正,并可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罚款等处罚。
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制度范本
![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1fb9f7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c.png)
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并有效管理公共空间的运营,提升公共空间的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共空间的运营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公园、广场、步行街、游憩区等公共场所。
第三条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应遵循“公益性、开放性、安全性、公平性”的原则,服务于广大市民和游客。
第四条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应遵循“市场化、法制化、专业化、科学化”的原则,推动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应遵循“文明、和谐、绿色、节约”的原则,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与提升。
第六条凡涉及本管理制度未尽事宜,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
第二章运营管理机构第七条各级政府应设立公共空间运营管理机构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运营管理。
第八条公共空间运营管理机构应设立运营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公共空间的日常运营管理和服务保障。
第九条公共空间运营管理机构应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公共空间的安全保卫和应急处理工作。
第十条公共空间运营管理机构应设立市场营销部门,具体负责公共空间的宣传推广和商业合作活动。
第十一条公共空间运营管理机构应设立卫生保洁部门,具体负责公共空间的环境卫生和设施维护工作。
第三章运营管理流程第十二条公共空间运营管理机构应依据公共空间功能和场地特点,制定详细的运营管理计划和流程。
第十三条公共空间运营管理计划应包括公共空间定位、运营模式、服务内容、经营业态、收费标准、安全规范、卫生要求等内容。
第十四条公共空间运营管理流程应包括公共空间开放时间、场地秩序、文明礼仪、安全防范、服务设施等环节。
第十五条公共空间运营管理机构应依据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和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优化运营管理流程。
第四章运营管理服务第十六条公共空间运营管理机构应提供优质的服务设施和便利的服务设备,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
第十七条公共空间运营管理机构应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和公益服务,提升公共空间的文化品位和社会责任。
第十八条公共空间运营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服务评估机制,及时收集市民和游客的意见建议,改进运营管理服务。
公司公共区域维护管理制度
![公司公共区域维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9d82c2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f.png)
公司公共区域维护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与原则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公共区域的使用与维护,确保公共空间的清洁、安全和功能完善,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制度遵循公正、合理、高效的原则,适用于所有员工及访客。
二、公共区域定义公司公共区域包括但不限于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区、走廊、休息区、茶水间、厕所等共享空间。
三、管理职责1. 行政部门负责公共区域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定期检查、维修安排和清洁调度。
2. 各部门需配合行政部门的工作,确保员工遵守相关规定。
3. 员工个人负责自己使用的办公区域的日常维护,保持桌面整洁,不随意堆放杂物。
四、使用规范1. 保持环境清洁,不得在公共区域内吸烟、乱扔垃圾或随地吐痰。
2. 爱护公共设施,不得随意移动或损坏家具、设备。
3. 节约资源,合理使用水电,会议结束后及时关闭电器设备。
4. 保持安静,避免在公共区域内大声喧哗,影响他人工作。
5. 确保安全,不得堵塞消防通道,熟悉并遵守紧急疏散程序。
五、维护措施1. 定期对公共区域进行清洁,保持地面、桌面、窗户等的干净整洁。
2. 对公共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良好运行状态。
3. 对于损坏的设施要及时报修,避免造成安全隐患。
4. 鼓励员工提出改善公共区域环境的建议,共同参与环境优化。
六、违规处理违反公共区域维护管理制度的员工,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提醒、警告或处罚。
情节严重者,将按照公司相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七、监督与反馈1. 行政部门将定期对公共区域的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并向公司管理层报告。
2. 鼓励员工对公共区域的维护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 定期收集员工对公共区域维护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管理制度。
社区公共空间管理制度
![社区公共空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015fda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e.png)
社区公共空间管理制度为了有效管理社区公共空间,维护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秩序,促进社区居民的和谐相处,制定了以下社区公共空间管理制度。
一、公共空间的范围1. 公共空间包括社区的公共道路、公共广场、公共花园、公共休闲设施等各类公共场所。
2. 公共空间为所有社区居民共同使用,居民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这些场所活动。
二、秩序管理1. 禁止在公共空间内进行违法活动、赌博、斗殴等违法行为。
2. 禁止在公共空间内丢弃垃圾、乱涂乱画、破坏公共设施等行为。
3. 禁止在公共空间内随地吐痰、大声喧哗、放任宠物乱跑等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
4. 禁止在公共空间内擅自占用场地、设置临时摊位、张贴小广告等乱搭乱建行为。
三、使用规定1. 居民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公共空间活动,不得擅自改变空间用途。
2. 居民在公共空间内应保持整洁,不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应随手关好水源设施、电源设备等。
四、公共设施管理1. 公共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由社区物业公司负责,居民如发现设施损坏或有安全隐患,应及时向物业公司报告。
2. 居民不得私自改造公共设施,如需使用设施,应按照规定使用,并在使用完毕后保持设施的整洁和完好。
3. 使用公共设施时应注意安全,如发现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物业公司报告。
五、活动管理1. 在公共空间内组织活动时,应提前向社区物业公司申请,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场地进行活动。
2. 活动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并恢复原状。
六、巡查管理1. 社区物业公司应定期对公共空间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2. 居民如发现公共空间存在问题,应及时向物业公司反映,物业公司应及时处理。
七、违规处理1. 对违反公共空间管理规定的行为,物业公司有权采取警告、劝阻、罚款等措施。
2. 对严重影响公共秩序的行为,物业公司有权报警并协助执法机关处理。
八、奖惩制度1. 对积极维护公共空间秩序的居民,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频繁违反管理规定的居民,可以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并在必要时限制其使用公共空间的权利。
公共空间管理制度
![公共空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e93db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7.png)
公共空间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维护公共空间的秩序、安全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公共空间包括但不限于街道、广场、公园、社区活动场所等。
公共空间管理制度是保障市民权益、维护城市文明秩序的重要管理规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重要性。
二、管理目标1. 维护公共空间的卫生和环境秩序。
2. 提升公共空间的安全和便利性。
3. 促进公共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增强城市文明程度。
4. 增进市民的社区归属感和幸福感。
三、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全市范围内的各类公共空间,包括但不限于市政道路、公园绿地、广场、社区活动场所等。
四、管理原则1.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2. 保护优先原则,保护残疾人、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合法权益。
3. 社会效益原则,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共空间的社会效益和文明水平。
4. 法治原则,依法治理,依法管理。
五、管理机构1. 政府主管部门:负责整体的公共空间管理工作,并负责制定和修订公共空间管理规定,指导协调下属各级具体管理机构的工作。
2. 具体管理机构:负责公共空间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环卫部门、交警部门、城管部门等。
六、管理内容1. 卫生管理(1)公共空间内禁止乱丢垃圾,设置垃圾箱并加强巡查,及时清理。
(2)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的清洁工作应定期进行,保持环境卫生。
2. 环保管理(1)公共空间应加强植被修剪、绿化工作,提高空间的美观程度。
(2)严格控制车辆和机械设备在公共空间内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3. 安全管理(1)设立警示标识,明确禁止行为并持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2)加强对公共空间的监控和巡逻,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4. 秩序管理(1)规范市民行为,如禁止随地吐痰、乱涂乱画等行为。
(2)加强对商贩、流动摊贩的管理,维护公共秩序。
5. 设施管理(1)维护和更新公共设施,确保正常使用。
(2)加强对公共设施的保养和维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6. 活动管理(1)管理网络名单,严格把关举办大型活动的审批和管理。
公共空间管理制度
![公共空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fa02e5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a.png)
公共空间管理制度
公共空间管理制度是一套用于管理和维护公共空间秩序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这些制度旨在确保公共空间的安全、整洁和有序,提供给人们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公共空间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使用规定:公共空间使用规定明确了对公共空间的使用要求和限制,例如禁止吸烟、垃圾分类、不准乱涂乱画等,以确保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和景观。
2. 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应包括对公共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规定,如道路、街灯、公园设施等,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
3. 安全管理:公共空间管理制度应包括安全管理措施,如监控设备安装、安全巡逻、事故应急处理等,以确保公共空间的安全。
4. 噪音管理:公共空间管理制度一般会规定噪音的限制和管理措施,以确保居民的休息和工作环境。
5. 违规处理:对于违反公共空间管理制度的行为,需要规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和处理方式,以保持公共空间秩序和公平性。
6. 社区参与:公共空间管理制度还应鼓励社区居民的参与和监督,通过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形式,建立居民和管理方之间的沟通机制,共同维护公共空间的良好环境。
总之,公共空间管理制度有助于提升公共空间的品质和管理效果,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
这些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政府、社区和居民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制度
![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692c45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b.png)
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制度一、前言公共空间是指城市和乡村中供广大市民休闲、交流、活动和服务的场所,包括公园、广场、街道、文化设施等。
公共空间的运营管理对于城市的文明、安全和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规范和管理公共空间,提升其服务质量和功能效益,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基本原则1. 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应当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中心,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提升城市品质。
2. 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应当维护环境卫生,保障公共卫生和市容市貌。
3. 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应当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维护市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4. 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应当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
5. 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原则。
三、管理机构1. 建立健全公共空间运营管理部门,设立公共空间管理委员会,负责规划、制定和实施公共空间运营管理政策。
2. 设立公共空间管理局,负责具体的运营管理工作,包括公共空间的日常维护、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
3. 建立公共空间运营管理联络机构,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公共空间的管理和运营。
四、管理制度1. 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的原则,确保公共空间的功能与结构合理。
2. 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应当制定公共空间利用管理规定,规范公共空间的使用行为和管理权限。
3. 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应当制定公共空间运营管理程序,包括日常巡查、定期维护、应急处理等工作流程。
4. 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应当建立公共空间数据管理系统,记录和分析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和管理效果。
5. 公共空间运营管理应当建立公共空间服务监督机制,接受市民的监督和投诉,保障市民的合法权益。
五、管理措施1. 加强公共空间安全管理(1) 增加公共空间安全设施,包括监控摄像头、安全警示牌等,提升公共空间的安全性。
(2) 组织安全培训,加强巡查和防范,确保市民在公共空间的安全活动。
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管理制度
![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cd0565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9.png)
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管理制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公共空间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社会公共空间是指供公众使用的、用于满足社会共同需求的场所,如公园、广场、街道等。
而公共设施则是指这些公共空间中的各种设备和设施,如垃圾桶、长椅、公共厕所等。
对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的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的管理制度应该有明确的责任主体。
政府部门应承担起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管理的责任,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
这些机构应该负责制定相关管理政策和标准,并监督和评估其执行情况。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其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更新。
其次,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管理制度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
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明确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的使用规定,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在法律法规中应规定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的建设标准、维护责任和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等内容,以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另外,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管理制度需要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
在国内外一些城市中,已经形成了一些成功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如新加坡的社区治理模式和欧洲一些城市的公共空间管理理念等。
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管理制度。
同时,还要加强与其他城市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索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管理的新路径。
此外,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管理制度需要注重公众参与和社会责任。
公众是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的最终使用者,他们对管理制度的满意度和合理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社会应该鼓励企业和个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参与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总之,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村公共空间治理规章制度
![村公共空间治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960454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e.png)
村公共空间治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村公共空间的管理与利用,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和社会秩序,根据村民委员会的管理职责和法律规定,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村民委员会管辖范围内的公共空间,包括但不限于村庄广场、村民活动中心、健身园地、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
第三条村民委员会是村公共空间的管理主体,负责制定规章制度、组织实施管理、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第四条村民公共空间管理委员会是村民委员会的配合单位,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协助村民委员会开展公共空间的日常管理。
第五条村民有权享受公共空间的使用权,但需遵守本规章制度的规定,不得损害公共空间的设施和环境。
第二章公共安全第六条在公共空间内禁止一切违法活动和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吸毒、赌博、聚众斗殴、传销等行为。
第七条在公共空间内禁止携带危险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一经发现即立即报警处理。
第八条在公共空间内禁止使用大声喧哗、吵闹、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第九条在公共空间内禁止乱丢杂物,不得破坏公共设施和花草树木。
第十条在公共空间内禁止吸烟,吸烟者需前往指定区域吸烟。
第三章环境卫生第十一条在公共空间内禁止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口香糖等,应保持公共空间的整洁和美观。
第十二条在公共空间内禁止随地大小便,应到指定厕所解决。
第十三条在公共空间内禁止乱涂乱画,不得擅自破坏公共设施。
第十四条在公共空间内禁止损坏花草树木,应爱护植物环境,不得私自采摘或破坏。
第四章设施管理第十五条在公共空间内的设施设置应符合规划要求,不得擅自增设或改变设施用途。
第十六条在公共空间内的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第十七条在公共空间内的设施使用前需提前预约,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第十八条在公共空间内的设施使用时需注意安全,切勿损坏设施或造成他人伤害。
第五章管理执法第十九条村民公共空间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公共空间内的违规行为进行劝阻和处理,情节严重的将依法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第二十条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村民公共空间管理委员会有权采取警告、劝阻、解散等措施,情节严重者可限制其使用公共空间。
公司公共空间设施管理制度
![公司公共空间设施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741fcc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7.png)
公司公共空间设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公共空间设施的管理,提高公司形象,并为员工和客户提供良好的工作和休闲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公共空间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会议室、休息区、洗手间、餐厅、休闲区、健身房等。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和客户,凡进入公司公共空间设施的人员都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四条公司公共空间设施的管理要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提供给员工和客户使用。
第五条公司公共空间设施的管理必须注重安全、卫生和环保的要求,确保员工和客户的身心健康。
第六条公司公共空间设施的管理要与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相配合,落实公司的各项管理政策。
第二章公共空间设施管理责任第七条公司管理者有义务制定公司公共空间设施管理的相关规定,并严格遵守和执行。
第八条公司管理者要设置专门的公共空间设施管理部门或人员,负责公司公共空间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第九条公司管理者要为公共空间设施管理部门或人员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完成管理工作。
第十条公司管理者要对公共空间设施管理部门或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确保他们的管理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第十一条公司管理者要及时处理公共空间设施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纠正不足,确保公司公共空间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公共空间设施管理细则第十二条公司公共空间设施管理部门或人员要定期对公共空间设施进行清洁和维护,并保持设施的良好状态。
第十三条公司公共空间设施管理部门或人员要定期检查设施的安全设施和消防设备,确保员工和客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第十四条公司公共空间设施管理部门或人员要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消除设施出现的故障和问题。
第十五条公司公共空间设施管理部门或人员要制定设施的使用规定和管理制度,告知员工和客户,并督促他们遵守。
第十六条员工和客户在使用公司公共空间设施时,必须遵守设施的使用规定和管理制度,保持设施的整洁和完好。
第十七条公司公共空间设施管理部门或人员要及时处理员工和客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改进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金融学院公共空间使用管理规定(试用版)
第一章总则
备需求等,如有需产学合作中心或教学发展中心协办的事项请提前注明,合作发展部或教学发展中心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第七条各部门使用公共空间时登记领取公共空间钥匙,活动结束后及时通知合作发展部或教学发展中心,验收合格后归还公共空间钥匙;
第八条公共空间的设备(音响、投影等)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合作发展部提前做技术方面的协调与指导,确保会议顺利进行。
附件2:
公共空间使用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