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鲁迅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鲁迅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鲁迅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时至今日,鲁迅仍然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位重要代表,他的作品深刻影响了无数读者的思想触动。

除了文学方面,鲁迅在教育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见解与实践。

本文将就鲁迅的教育理念与实践进行探讨,以了解他对教育的重视以及他为教育做出的贡献。

鲁迅是一位热衷于革命和社会变革的思想家,他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教育的目的并非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是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他批判了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机械记忆和死板教学方法,并呼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鲁迅的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启发”,他认为教师应该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他反对教师仅仅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主张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

鲁迅坚信,只有通过启发式教育,学生才能真正获取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为了贯彻自己的教育理念,鲁迅在其教育实践中采用了多种方法。

首先,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他认为,语文是人类思维和表达的核心工具,只有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与表达自己的思想。

因此,他提倡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其次,鲁迅在教育实践中推崇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他坚信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能更加直观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他举办了多次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场等地,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现象和生活实践,以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鲁迅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他要求学生要勇于提出问题,不盲从、不被动接受,要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原因。

他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经常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独立见解。

尽管鲁迅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深受赞誉,但他的教育观点却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有人认为,鲁迅的方法过于激进和理想化,难以在实际教育中贯彻落实。

从《阿Q正传》解读鲁迅的教育思想

从《阿Q正传》解读鲁迅的教育思想

从《阿Q正传》解读鲁迅的教育思想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

他的教育主张体现了当今的素质教育理念,许多论述是非常深刻的。

认真学习和研究鲁迅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鲁迅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无不体现着那个社会的特征,对于现代教育,也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就《阿Q正传》一文,我们来看鲁迅的教育思想。

我向来对众口一词的所谓的“《阿Q正传》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一说不敢苟同,国民有劣根,这是勿庸质疑的,就是在现代社会,各个国家和地区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劣根性”:朝鲜人的保守、法国人的懒散,美国人的强势,等等。

如果说阿Q 这类国民有“劣根性”,那就仿佛在说,中国人天生就是这样“劣”的。

我以为,鲁迅并不是在说中国人具有天生的某种“劣根性”——如果真是那样,那鲁迅简直是在为行为恶劣的国人开脱:他们本性即“劣”,顽固不化,就好比说:猫天生是抓老鼠的;黄鼠狼天生是吃鸡的;猛兽天生是咬人的,这都不是他们的错。

在《阿Q正传》里,鲁迅并没有以旁观者的角度指出阿Q的行为哪里对哪里错,他只是平直地描述阿Q的行为和内心,把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摆在读者面前。

通过阿Q的形象,人们应当反思的,不应当是什么“劣根性”,而应当反思造成这种扭曲人格的根源——教育。

阿Q的人格,是后天形成的,而不是什么先天的“劣根性”。

若说劣根,的确存在,但“劣”的根源,在于教育,在于传统中的那些杀人于无形的糟粕。

国民因为缺乏正确的教育,而使得一个时代多了许许多多的“阿Q”。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向读者展现了一位因循守旧、盲目自大、畏强凌弱、自轻自贱和用精神胜利法麻醉自己的人物形象。

在这个人物身上,折射出鲁迅先生的教育思想,可归纳为质疑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自我评价这四个方面。

笔者就《阿Q正传》来探究鲁迅的教育思想。

论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意义

论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意义

论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意义鲁迅,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不仅对于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对于儿童教育思想的探索也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坚信,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他不仅关注儿童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

鲁迅强调对儿童的“教育本性”。

他认为,儿童有着天然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应该积极培养和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主张儿童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而非仅仅灌输知识。

他反对教育者对于儿童思维的限制和束缚,主张儿童应该在自由的环境中自由地追求知识,发展自己的个性。

这一思想对于当代教育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即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鲁迅强调儿童教育要紧跟时代的发展。

他认为儿童教育应该与时俱进,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

他主张儿童教育应该关注当下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帮助儿童适应社会变革。

这一思想在当代意义上就是要将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鲁迅关注儿童教育的公平问题。

他认为,儿童教育应该是平等的,每个儿童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他批评了教育中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如贫富差距导致的教育不公平,封建礼教对女性教育的限制等。

他主张儿童教育应该普及、公平,每个儿童都有平等的机会去接受优质的教育。

这一思想在当代意义上就是要关注教育的公平问题,努力消除各种不平等因素对教育带来的影响,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

第四,鲁迅强调儿童教育要注重培养社会责任感。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优秀的个体,更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公民。

他主张儿童教育要注重培养儿童的道德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在培养他们个人能力的也要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这种强调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也是十分重要的,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缺乏社会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成为当务之急。

《朝花夕拾》中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朝花夕拾》中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中 的应用
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首先,鲁迅先生提倡运用游戏、活动、情境等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例如, 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情境模拟来加深对课文的理 解;在数学课上,老师可以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其次,鲁迅先生强调培养儿童的自主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这就要求小学教 育者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自我管 理。例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方法,教会他们如何合理安 排时间,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在当今小学教 育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内容
标题:《朝花夕拾》:鲁迅笔下 的童年记忆与现实批判
标题:《朝花夕拾》:鲁迅笔下的童年记忆与现实批判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重要作品,这部散文集以清新、平易、深情、舒 缓的笔调,描绘了鲁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片段。它既是一幅富有诗情 画意的成长画卷,也是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细腻描绘,更是对亲朋师友的深切怀念 和现实思考。
结论
结论
综上所述,《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的儿童教育思想对小学教育具有重要的 启示意义。他提倡保护儿童的天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他们的心理需求、运用 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儿童的自主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等理念,都是当今小学 教育中需要重点和践行的方面。
结论
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们需要更加重视鲁迅先生的儿童教 育思想,将这些理念融入到小学教育中,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和条 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 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浅析鲁迅作品中的教育思想

浅析鲁迅作品中的教育思想

浅析鲁迅作品中的教育思想鲁迅作品中的教育思想体现在对传统封建教育的批判上。

在《呐喊》中,鲁迅通过对于旧中国社会的描绘,揭示了封建教育带来的人格扭曲和社会问题。

他通过对于封建教育下的孩子们的形象塑造,表现了他对于传统封建教育的批判。

在《故乡》中,鲁迅通过对于四兄弟在封建社会中受到的教育和命运的描述,揭示了封建家庭教育的无能和封建社会的腐朽。

在《风筝》中,鲁迅则通过对于一个在传统教育下被扭曲的孩子形象的描述,表达了对于封建教育带来的心灵伤害和价值取向的扭曲。

这些作品中对于封建教育的批判,体现了鲁迅对于传统封建教育的质疑和对于教育的深刻思考。

鲁迅作品中的教育思想体现在对于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弘扬上。

鲁迅在其作品中多次弘扬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他对于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中华民族自信的新一代。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对于现代文学的批评,表达了他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于现代教育的期许。

在《阿Q正传》中,鲁迅通过对于阿Q的形象塑造和思想描写,表达了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探讨和对于教育的启示。

这些作品中对于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弘扬,体现了鲁迅对于教育的最终追求和对于学生的期许。

鲁迅作品中的教育思想体现在对传统封建教育的批判、对新式教育的探讨和对人文精神、民族精神的弘扬三个方面。

这些思想既受到了时代的局限,又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

鲁迅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启发我们对于教育的深刻思考和富有创新精神的探讨。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可以从鲁迅的作品中汲取教育的力量,借鉴其教育思想,着力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和民族自信的新一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愿我们不忘鲁迅教育思想的启示,共同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让我们的教育更加充满朝气、更加有活力!。

鲁迅教育思想总结

鲁迅教育思想总结

鲁迅教育思想总结
鲁迅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化评论家、革命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先进人才培养观、教育方法论和教育目标等方面。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鲁迅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先进人才,他认为要改变中国的命运,必须培养出一批具有进步思想、卓越才华的人才。

他主张教育要关注每一个个体学生的细微差别,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

他同时强调要以培养独立精神和批判精神为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传统观念和权威主义束缚。

其次,鲁迅的教育思想注重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

他反对空洞的书本知识,主张通过亲身实践和经验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造力。

他认为知识和经验应该同时并进,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

他提倡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

第三,鲁迅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人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他认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他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使他们能够成为品德高尚、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为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做出贡献。

最后,鲁迅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他认为教育是一种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是一种全人的发展。

他主张要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和辨证思维,使他们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自主生存和发展。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使人获得自我实现和自我解放的能力。

总之,鲁迅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对先进人才培养、实践经验、人格培养和教育价值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_掮住了黑暗的闸门_鲁迅的教育思想

_掮住了黑暗的闸门_鲁迅的教育思想

前》。 从 表 面 看 , 他 谈 论 的 是 文 艺 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问 题 , 是“ 天 才 ”的 期 待 与 培 养 问
也 正 因 为 是 从“ 幼 本 位 ”的 观
题, 而事实上, 仍是青少年教育的 点出发, 鲁迅针对中国长时期强
一个根本问题。
调 的“ 师 道 尊 严 ”提 出 师 生 之 间 应
注教育问题的思想家。
和思想史上都造成了极为深远的
鲁 迅 本 人 是 有 教 育 实 践 经 历 影响。这些影响无疑是多方面的,
的。他从日本留学回国后, 就在师 其 中 很 重 要 的 一 个 方 面 就 是 : 他
范 学 堂 、府 中 学 堂 等 校 任 教 师 , 还 在 作 品 的 结 尾 所 发 出 的 一 声 最 为
有 论 述 。 他 认 为 , 对 于 孩 子 们 来 迅 全 集》第 6 卷 , 第 36 页 , 人 民 文
说 , 幼 稚 是 他 们 发 展 过 程 中 极 为 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正常的事, 一点也不值得奇怪, 没
1933 年, 鲁迅写有 一 篇 杂 文
有幼稚就没有发展、没有成熟。我 《上 海 的 儿 童》, 短 短 几 百 字 , 而 且
走路, 即使跌倒了, 她决不至于叫 流的家庭, 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
法。其一, 是任其跋扈, 一点也不 管, 骂人固可, 打人亦无不可, 在 门内或门前是暴主, 是霸王, 但到 外面, 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 立 刻毫然能力。其二, 是终日给以冷 遇或呵斥, 甚而至于打扑, 使他畏 葸退缩, 仿佛一个奴才, 一个傀 儡 , 然 而 父 母 却 美 其 名 曰‘ 听 话 ’, 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 待到放他 到外面来, 即如暂出樊笼的小禽, 他决不会飞鸣, 也不会跳跃。”

浅析鲁迅作品中的教育思想

浅析鲁迅作品中的教育思想

浅析鲁迅作品中的教育思想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之一,创作了许多深入人心,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在鲁迅的作品中,他的教育思想贯穿始终,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教育界。

鲁迅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反对旧思想和旧文化的束缚;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人格;第三,认为教育应该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

鲁迅反对旧思想和旧文化的原因是因为他认为这些思想已经过时,阻碍了人们的思想进步。

他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旧的先进思想早已无用,新的思想又不能生根。

现在就是一片混沌”,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思想局面。

鲁迅认为,教育应该破除束缚人们思想的传统观念,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思考方向。

他在《阿Q正传》中写道:“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新思想”。

所以,鲁迅创作了一大批揭示旧思想旧文化弊端的作品,如《故乡》、《阿Q正传》等,表达了他强烈的反抗和呼吁。

在鲁迅看来,教育不能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人格。

他认为,学生应该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来获得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教育。

他在《彷徨》中写道:“我现在觉得,新的知识只有从每个人自己的耳朵里入口,从每个人自己的眼光中看出来,才有养分可言。

”他还在《野草》中提到,“不是要拟定新的教育方案,而是改变上面的管理和老师的态度,引导学生去学习,不是受制于学校和考试的监督。

”鲁迅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应该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

他认为,学生的成长必须与社会接轨,不能孤立于学校之中,而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真正的好作品,不是说完了,没有根据,没有现实意义的,而是把社会中所发生的事情,表现出它的道理来了。

”鲁迅的作品中,像《呐喊》、《药》、《故乡》等,都是以社会现实为背景,反映了社会矛盾和人民的疾苦,教育人们要有反抗和改变现实的勇气。

总之,鲁迅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传承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重心不在于考试分数、课本知识等,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了解社会现实,追求真理和正义。

鲁迅教育思想

鲁迅教育思想

鲁迅教育思想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文学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鲁迅曾经担任过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绍兴府中学堂教员,教育部佥事,还担任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的讲师或教授。

教育工作是他一生中从事的惟一的一个社会职业。

1927年定居上海以后,虽然没有再从事教育工作,专心于文学创作,但他丝毫没有减少对教育的热情和关心。

他曾经多次到学校去讲演,发表了许多有关教育的杂文。

他虽然没有专论教育的鸿篇巨制,但他的许多文学著作,包括小说、杂文、散文、诗歌、文艺评论以及书信,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哲理。

鲁迅的教育思想,既表现在他近二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也表现在他的这些文学著作中。

研究鲁迅的教育思想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鲁迅所处的时代和历史所赋予他的使命来认识。

鲁迅所处的是什么时代呢?周恩来曾经说过:“鲁迅的时代,是一半满清,一半民国的时代。

他出身于破产的士大夫家庭,他受过封建社会很深的洗礼,他受过戊戌政变后的洋务教育,嗣后,留学东洋,又受教于章太炎先生,并参加了光复会。

入民国后,他又做过多年北方官僚社会的小京官,也可说是闲差事。

直到五四的前夜,他才得参加思想革命的运动,这就是新文化运动的骨干。

从此以后,他就公开地成为宗法社会的逆子,士大夫阶级的叛徒,逐渐养成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可是他自己却又那样谦诚的愿意做一个‘革命军马前卒’。

”周恩来精辟地分析了鲁迅经历的时代和他的思想发展过程。

研究鲁迅的教育思想还必须和他的思想主线相联系。

鲁迅的思想主线是要摧毁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社会,催生新社会。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培养革命战士,进行思想革命。

他到日本留学,开始学医,原想将来回国后解除病人的疾苦,以医学来拯救祖国。

但是他在学校里受到具有狭隘民族主义思想的日本同学的歧视。

在他们的眼里,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鲁迅受到了这种侮辱,感到生为弱国人民的痛苦。

托起明天的太阳_鲁迅的儿童观和教育思想

托起明天的太阳_鲁迅的儿童观和教育思想

2010年第期安徽文学3一、对传统教育观的颠覆与批判传统的封建伦理观在儒家文化几千年影响下已在国人思想中根深蒂固,形成了一套封建社会制度下的文化教育体系和儿童观,所有这一切都制约着儿童教育,摧残着他们身心。

这些在鲁迅的作品中都给与了深刻的批判。

以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为例,在《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章中均有关于儿童教育方面的论述。

儿童解放是人的解放的一部分。

早在“五四”前期,鲁迅就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在《<二十四孝图>》的开头鲁迅写到“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出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碍白话者。

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着最恶的心,应该坠入地狱,也将绝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者,妨碍白话者。

”为什么呢因为从“五四”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以来,供给孩子们的书籍总算有图有说,只要能读下去,就可以懂得的了。

“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碍它,要使孩子们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鲁迅说,这种人的危害,比蒸吃小孩的麻胡子还要厉害,因为麻胡子吃小孩毕竟有限,而“妨碍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的都死在他肚子里。

”鲁迅还会以他和他的小学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的要枯燥而死了,多么渴望看看那些有图画的书啊,但是,只要是略有图画的本子都要被老师呵斥,乃至于打手心。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淳朴,善良,但却愚昧,粗俗而守旧。

她可以说是鲁迅的第一任家庭教师,但她对幼年鲁迅的教育却非常陈旧,长妈妈给鲁迅买来了最为心爱的宝书———有画儿的“三哼经”,使鲁迅对她产生新的敬意,然而这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劣的本子,不仅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

由此可见当时儿童读物的匮乏。

鲁迅还曾收到另一位长辈的礼物:《二十四孝图》。

他说:“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

论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意义

论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意义

论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意义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也是中国现代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对中国的现代教育事业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贡献,特别是对于儿童教育方面,鲁迅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

鲁迅认为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

因此,应该尽早关注儿童的成长,培养他们健康的身心素质和道德价值观。

鲁迅认为儿童教育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培养健康的身体素质鲁迅认为健康的身体素质是儿童成长的基础。

儿童应该有充足的身体锻炼和饮食调理,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并且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鲁迅认为,儿童的道德品质是他们成人后的重要标志。

他们需要被教育和引导,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儿童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纪律观念、团队意识、责任感、诚实守信等好习惯和品质。

三、培养较高的智力水平鲁迅认为,智力的培养是儿童成长的核心和基础。

要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注意力等思维能力和能力,使之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为将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审美情趣鲁迅认为审美有助于个人的健康发展和乐观豁达。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艺术、美感与文学、音乐等美学修养,使其具有欣赏美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以上就是鲁迅对于儿童教育方面的思考和要求。

他在其所处的时代,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看法,对于中国的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同时,在当今社会,这些儿童教育方面的思考和应用价值依然存在。

现在社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教育变革近在眼前,鲁迅的思想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启示我们,要注重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视,坚持儿童教育为灵魂培养、身体健康和头脑清醒,更要注重综合素质教育,促进儿童个体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同时,也要通过儿童教育来培养爱国主义、家庭美德和社会责任感,为未来建设做出贡献。

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浅析

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浅析

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浅析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也是伟大的教育家。

在儿童教育方面, 鲁迅有许多科学而精辟的教育见解。

本文就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一)思想的基础。

鲁迅的思想发展有一个从进化论到阶级论, 从革命的民主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的过程。

早在南京读书的时代, 鲁迅就接受了进化论思想,相信“将来必胜于过去, 青年必胜于老人”。

十月革命以后,他从中吸取了新的力量, 积极地投入到伟大的五四运动中。

革命的实践进一步促进了他思想的发展。

特别是在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后, 他开始用阶级观点来看问题和分析问题, 同时坚定“唯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的信念, 他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无产阶级身上, 逐步地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

鲁迅坚定刚强的思想品格体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思想志向和立场, 从而也为他形成敏锐的、深刻的、精辟的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实践的基础。

鲁迅具有教育实践经历, 且对教育问题也有许多重要论述。

鲁迅针对封建社会压抑儿童、摧残儿童的旧教育体系, 从儿童自身特点出发,在创作和评论中,提出了许多使儿童健康成长, 成为解放的人的新思想, 主要是对封建儿童观的冲击和批判。

鲁迅长期的教育实践经验历练了其教育洞察力, 发现旧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大胆提出改革旧中国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形成了深刻且富有哲理的教育思想。

二、鲁迅儿童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一)“救救孩子”――惊醒了一个时代, 开启了一个有关启蒙与教育的重大话题。

1918年5月,鲁迅在发表的《狂人日记》中,发出“救救孩子”的强烈呼声, 呼吁人们把孩子从封建礼教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培养一代新人。

他的“救救孩子”开启了一个有关启蒙与教育的重大话题。

同时, 鲁迅揭示了旧中国社会对儿童缺乏教育的重视性, 他在1918 年9 月发表的《随感录二十五》中说: “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

鲁迅教育思想的三个层面

鲁迅教育思想的三个层面

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 自由发展的条件。”鲁迅的教育目标, 就是彻 底改造了“国民的劣根性”后, 创造极为丰富 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这也是实现“人”的 价格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鲁迅的这些认识, 无 疑是质的飞跃, 是“立人”、“兴国”的新设计。
二 关于儿童、青年、妇女教育
鲁迅关于儿童、青年、妇女教育的思想, 是他“立人”“兴国”全民教育蓝图的血肉。 他 曾大声疾呼:“救救孩子”。[19] 在他心目中, 孩 子与成人不一样, 他们年龄小, 还没有“中了 旧习惯旧思想的毒”。 在孩子宝贵的年龄段 里, 针对他们的特点, 进行“尽力的教育”, 使 他们成为“‘人’的萌芽”。否则, 他们长大成人 后,“仍旧贯如之何”, 照例是制造孩子的家 伙, 不是“‘人’的父亲”[20]。鲁迅认为, 旧教育 束缚禁锢儿童的发展, 学校、家长把儿童管得 低眉顺眼, 唯唯诺诺, 一味好静, 这样不成愚 才, 就成奴才。 但是, 任孩子跋扈或终日给予 冷遇、呵斥、打骂, 也是错误的教育方式。正确 的教育方法, 应该是教师与家长, 理解儿童的 天性, 理解儿童的天真、好学的特点, 培养他 们自主的能力。 教育者要当儿童的指导者和 协商者, 而不是命令者, 应该以平等民主的态 度对待儿童。 更为重要的是, 父母与师长, 应 该“肩住了黑暗的闸门, 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 地 方去”; [21] 使下一代,“以养成适应时代之 思想为第一谊……是须思想能自由, 则将来 无论大潮如何, 必能与为沆瀣矣。”[22] 这样, 才是“完全解放了我们的孩子”[23]。 显然, 鲁 迅“救救孩子”, 不仅仅是指培养教育他们, 更 为重要的是父母师长一起动手, 打破半封建 半殖民地旧中国这个“铁屋子”。
心。”[25] 他 曾 为 科 学 和 知 识 正 名, 揭 露 伪 科 学, 提倡真科学, 严厉批判“知识就是罪恶”的 谬 论[26], 反对把青年关进 实 验 室, 变 成“书 厨”, 而是要走进社会, 走进民众运动中, 接受 新的思想。 指出青年要懂得“一要生存, 二要 温饱, 三要发展”的含义, 是“我之所谓生存, 并不是苟活; 所谓温饱, 并不是奢侈; 所谓发 展, 也不是放纵”[27]。 这样成长起来的青年, 就能完成他们父辈所不能完成的业绩。 他认 为:“扫荡这些食人者, 掀掉这筵席, 毁坏这厨 房, 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 ”目的在于“创造这 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28]。 但 是, 随着阶级斗争的深入, 鲁迅的世界观发生 了转变, 他关于青年教育的思想, 也有了新的 内涵。 在鲁迅看来,“‘青年’”两字, 是不能包 括一类人的, 好的有, 坏的也有”[29]。他看到, 有一些青年, 倒是革命的敌人, 人民的敌人。 他们投靠国民党反动派,“杀戳青年”, 而“有 希望的青年, 恐怕大抵打仗去了”[30]。鲁迅对 于前者,“我敢将唾沫吐在生长在旧的道德和 新的不道德里, 借了新艺术的名而发挥其本 来的不道德的少年的脸上”[31]! 而对于“切切 实实, 足踏在地上, 为着现在的中国的生存而 流血奋斗者, 我将作为同志, 是自以为光荣 的”[32]。 鲁迅号召青年们起来, 做勇敢的“叛 逆的猛士”, 向着封建地主阶级、帝国主义, “早该抽刃而起, 要求‘以血偿血’了! ”[33] 从 这里看出, 鲁迅关于青年教育的思想, 也是逐 步发展丰富而更加正确的。

浅析鲁迅作品中的教育思想

浅析鲁迅作品中的教育思想

浅析鲁迅作品中的教育思想【摘要】鲁迅作品中的教育思想深刻而独特,其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反映了对旧体制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在其作品中,教育的社会意义得到了充分体现,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关爱弱势群体。

鲁迅将教育视为启蒙和革命的重要工具,在作品中强调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个体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提升。

最重要的是,他呼吁进行革命教育,鼓励人们勇敢抗争,推动社会变革。

鲁迅作品中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仍具有重要启示,提醒我们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勇于改变现状。

教育是鲁迅作品中的重要主题之一,体现了他对社会改革和进步的追求。

【关键词】鲁迅,作品,教育思想,传统教育批判,社会意义,启蒙教育,自我教育,革命教育,当代教育,启示,重要主题。

1. 引言1.1 介绍鲁迅及其作品鲁迅以犀利的思考和批判精神,揭露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并激发了人们对教育的思考。

在他的作品中,教育思想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之一,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对启蒙教育和革命教育的探讨等方面,展现了他对于教育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鲁迅在其作品中对于教育的探讨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教育问题的深刻思考。

1.2 阐述教育思想在鲁迅作品中的重要性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荒谬。

在鲁迅的作品中,教育思想扮演着重要角色,反映了他对教育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教育思想在鲁迅作品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更是鲁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鲁迅作品中的教育思想贯穿始终,他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批判,揭示了封建教育的种种弊端和荒谬性。

在他的作品中,教育被描绘为一种束缚人性、扼杀个性的工具,使人沦为奴隶般的机器。

他呼吁改革教育制度,赋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空间,使其不再被机械地灌输知识。

鲁迅作品中也体现了教育的社会意义,教育被视为解放人类的途径,是走向现代化、民主化的必经之路。

_掮住了黑暗的闸门_鲁迅的教育思想

_掮住了黑暗的闸门_鲁迅的教育思想
我们很难说清, 鲁迅这到底 是在谈一个青少年教育的局部的 问题, 还是在谈论一个民族的国 民性的宏大问题。显然, 鲁迅是深 刻地认识到, 教育问题不是孤立 的, 而是和社会问题紧密相连, 所 以 他 说 :“ 学 风 如 何 , 我 以 为 是 和 政 治 状 态 及 社 会 情 形 相 关 的 ”, 又 说 :“ 正 如 人 身 的 血 液 一 坏 , 体 中 的一部分决不能独保健康一样, 教育界也不会在这样的民国里 特 别 清 高 的 。 ”( 《两 地 书·二》, 见 《鲁 迅 全 集》 第 11 卷 , 第 14 页 , 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81 年 版) 因此, 在他看来, 教育的改革必 须和社会同步甚至以社会改革 为前提, 没有社会改革或者社会 改革不彻底, 教育改革也只能是 一句空话。
却 足 以 表 现 出 他 丰 富 深 刻 的 教 育 为《我们怎样做“教师”》。
在这篇文章中, 鲁迅明确地 提 出 了 一 个“ 幼 本 位 ”的 主 张 , 即 , 要 把 孩 子 放 在“ 本 位 ”, 一 切 为 了 孩子, 一切从孩子出发。他首先批 判了传统伦理体系中的那种认为 父 亲 对 孩 子 有“ 恩 ”的 思 想 , 提 出 对孩子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应该是 出于“爱”。因为改“恩”为“爱”, 所 以父母与子女可以是平等的, 父 母 应 该 不 图 回 报 , 而 以“ 健 全 的 产 生 , 尽 力 的 教 育 , 完 全 的 解 放 ”来 养育子女。因为是出于爱, 长辈甚 至 可 以 做 出 牺 牲 :“ 自 己 背 着 因 袭 的重担, 掮住了黑暗的闸门, 放他 们 ( 孩 子 们) 到 宽 阔 光 明 的 地 方 去; 此后幸福的度日, 合理的做 人 。 ”这 是 最 为 无 私 的 爱 , 从 这 段 话中, 不但可以看出鲁迅全新的 教育观念, 也可以感受到他博大 的胸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我们的孩子”——浅谈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摘要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并且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我们对于鲁迅先生关于革命思想的作品思想挖掘已经几乎非常到位了,但是对于鲁迅先生儿童教育思想的内容挖掘还不是很到位。

其实,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儿童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思辨,并且内容丰富而具体。

在当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儿童的思想教育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忽视,导致了一些现象和问题的频繁出现,比如雇佣童工,忽视儿童生命;虐待儿童,扼杀儿童生命等等一些教育问题。

并且,在我国还存在对于儿童自身生命教育的不到位,基本的教育体系、教育模式甚至是思想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

可见,我国在儿童生命教育等问题上不但存在制度上的问题,还存在国民根深蒂固意识上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对儿童生命教育的思想以及关于儿童生命教育的文学作品等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

所以,笔者通过对于鲁迅先生文学作品中关于儿童生命教育思想的探索和挖掘,旨在为我国对于儿童生命教育思想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于鲁迅先生的儿童生命教育思想进行了分析。

然后,结合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儿童生命教育所存在问题,阐述了鲁迅先生的儿童生命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社会的启示。

关键词儿童教育思想;鲁迅;教育启示Abstact Lu Xun, China's greatest writers, thinkers and revolutionaries, and also a great educator. We thought Mr. Lu revolutionary ideas about the excavation work has been almost in place, but for Mr. Lu content Child Education excavation is not in place. In fact, Mr. Lu Xun's works on China's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of speculative depth, and content-rich and specific. In today's society, whe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for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children there are more or less ignored, leading to some phenomena and problems frequently arise, such as child labor, child neglect life; child abuse, strangled children's lives and so some education. Moreover, there is in our own lif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not in place, the basic education system, educational model and even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system is not perfect. Visible presence of institutional issues not only in the lives of children in education and other issues, there are still deep-rooted problem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n. For solving these problems, the most direct and effective way is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a child's life and literary works on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other life-depth excavation and research. Therefore, the author Lu Xun Literature for exploration and mining in the lives of children on educational ideology, aimed at our children's lives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thought of a new way of thinking.The main work is as follows:First, for Mr. Lu's child life education thought it was analyzed.Then, with today's society, people for education problems of children's lives, explained Lu Xun thought lif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in today's society for inspiration.Keywords: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Xun; Categories Educational Thought鲁迅以文学与革命而闻名,然而从职业角度来说,他一生中最主要的工作是教师,而在其小说、杂文等作品与书信之中,也对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儿童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思辨。

在分析并批判中国传统儿童教育观念、方法和内容之余,也对近代教育中的诸多弊端进行了抨击,与此同时发表了许多科学见解、提出诸多可行措施。

鲁迅生活的时代虽然距我们已近百年,但当代中国的儿童教育状况较之20世纪20年代虽已有巨大的社会背景差异,但本质上仍然没有明显改善;对传统与西方的儿童教育理念进行扬弃,走上真正适合中国、真正能够解放中国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的教育之路,依然处于探索阶段。

因此,鲁迅的儿童教育主张在时下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对当代中国儿童教育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一、儿童教育是社会的一大重心鲁迅致力于教育改造“国民的劣根性”,使他们最终恢复“‘人’的价格”[1]。

而实施该项大业,最直接、最彻底的莫过于从儿童入手。

鲁迅认为,孩子与成人不不同,他们年龄尚小,还没有“中了旧习惯旧思想的毒太深”以至于“决定悟不过来”[2]。

他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指出“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预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看二十多岁的青年……便可以推测他儿子孙子, 晓得五十年后七十年后中国的情形”[3]。

从这个角度来看,鲁迅与自梁启超以降的推动中国现代化的知识分子的教育理念相同,但他更进一步,提出了“幼者本位”的理念。

“幼者本位”在于打破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已经被“制度化”、“规范化”的孝,将儿童从父父子子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鲁迅认为,亲子关系(尤其父子关系)是一种自然的伦理关系和感情,而不是“恩”的神圣的施与受,更没有什么权力的意味。

“一味说‘恩’,又因此责望报偿,那便不但败坏了父子间的道德,而且也大反于做父母的实际的真情,播下乖剌的种子。

”[4]在他看来,真挚的爱才是健康的亲子感情,而且作为长者、强者的父母,不但不应从小向子女灌输报恩思维,反而应当“用无我的爱, 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一切设施, 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5]。

鲁迅是中国教育史上首个提出“幼者本位”的教育家,在他的这一理念下,儿童取代成年人成为世界的中心,了解儿童心理、尊重儿童人格、培养儿童兴趣、发展儿童个性、丰富儿童的物质文化生活是成年人的重要责任与义务。

在此基础上,国家、社会、家庭不但应当在儿童教育方面投入充足的物力、精力,而且在心态上也当转变数千年来固有的儿童教育观念,以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加以引导、培养。

并且,最能体现鲁迅先生对于儿童教育是社会的一大重心思想的就是,鲁迅先生不仅对于教育环境对于儿童教育所产生的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对于父母的“生孩子”和“爱孩子”两者之间所产生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入透彻的解释。

鲁[1]《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P210。

[2]《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P135。

[3]《热风·随感录二十五》,《鲁迅全集》(第1卷),P295。

[4]《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P133。

[5]同上,P135。

迅先生对于儿童的教育主张进行充满爱的教育方式。

鲁迅认为,对于生孩子,是人作为动物的一种本能,但是从内心里去爱孩子,则是一种思想的进化。

也就是说生孩子的人不一定是爱着孩子的,而真正爱孩子的人并不是给予孩子一种物质上的给予,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关爱。

这一点在当今社会很多教育子女的家长来说应该是认真学习的。

应该充分认识到爱孩子的本质,提高对于爱孩子的认识能力。

而且在当今社会,作为父母的生孩子而并不爱孩子的现象发生的很多,甚至生孩子而不会爱孩子的人也有很多。

可见,我国父母存在爱孩子与生孩子并不是对应的,甚至对于相爱与能爱之间也是互不对应的。

在人类的社会中,对于儿童教育的问题,一直存在圣孩子与爱孩子之间相互和谐,要合理的爱孩子。

但是,鲁迅先生生活在封建社会刚被推翻,五四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时社会新旧更替,人们的思想较当今存在很大的差距,对于儿童的教育存在问题比现在更严重。

鲁迅先生在当时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就已经敏锐的指出了一些问题。

比如,鲁迅先生在其杂文中曾经写到:“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

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

”[6]可见,鲁迅先生已经很敏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就是这种对于孩子的生与教的问题,之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联系,对于这样问题的出现最终结果就很可能造成人回归到真正的动物,成为原始状态的动物而并不是将来经过进化的真正的人。

鲁迅先生还直言道:“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一个完全的人。

”可见,对于“树人”的思想在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中是一个最基本的思想。

二、抛弃扼杀儿童的教育理念值得注意的是,“幼者本位”与上世纪80年代“独生子女潮”以来社会上出现的家庭以子女为核心的溺爱现象有本质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