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面临生态环境形势共18页

合集下载

《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教案

《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教案

《保护环境需用“重典”》教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坚定的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意识,意识到保护环境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过程与方法:国家依法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坚持依法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而使学生自觉保护环境。

【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坚持依法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而使学生自觉保护环境。

2.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坚定的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意识,意识到保护环境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盗猎藏羚羊的不法分子受到了严惩;污染严重的化工厂,群众举报以后被关停;学生走上街头,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讨论1、通过上面的事例,同学们有什么感想?2、该如何保护环境?生回答,师归纳保护环境不能靠风等雨,保护环境,需用重典。

出示课题《保护环境需用“重典”》二、新课讲授(一)保护环境——有法必依1.活动一:“福海生态园"案是我国1997年修订刑法以来制裁极为严厉的破坏资源、环境的案件。

从2006年5月开始,福海公司负责人罗某与他的合作者采取欺骗的手段,借“福海生态园"开发项目,在贵阳市云关山省级森林公园2000亩旅游森林用地内修建1200套度假别墅,大肆毁林开发,使森林公园原本绿色的“肌体”布满了“疮疤"2008年8月27日,“福海生态园"案一审判决,贵阳市清镇法院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滥伐林木罪,判处主要被告罗某和于某十年零六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讨论:依法严厉制裁“福海生态园”案被告,说明了什么?保护环境,需用重典。

要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工作,把保护环境纳入法治化轨道,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保法律体系,这为保护、治理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有力的法律保障。

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

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
观看哥本哈根宣传片思考
1、宣传片在展示什么问题? 2、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第八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
————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六中 张克娴
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危害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当 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 (全球性的问题)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危害
现状
危害
人口
资源
环境
2014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人口出生率12.37‰, 死亡人口97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6‰,人口自
然增长率为5.21‰,比上年提高0.29个千分点。
2015年中国总人口数量达13.68亿人 65岁以上老
龄人口占10%。
招聘会现场人潮如涌
中国有13亿人口,我常常给大家 介绍一个13亿的简单、但却很复杂的 乘除法,这就是多么小的问题乘以 13亿,都可以变成很大的问题;多么 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可以变成为 一个很小的数目,成为很低很低的人 均水平,这就是中国领导人任何时候 都必须牢牢记住的。
全世界每年有500万人死于癌 症。人类癌症80%—90%是由 环境因素引起的,其中由化学
物质引起的癌症占了90%。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危害
人口 资源
现状
危害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 多,人口素质偏低;人 口分布不均匀,人口老 龄化速度加快,农村人 口多
总量大,种类多,人均 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 对短缺。 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 重
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身体 健康,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 础,人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 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 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如 果我们对自然一味地索取,必然 会受到它的惩罚。

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7.1 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 课件

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7.1 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 课件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及后果
三、土地荒漠化和土壤污 染加剧
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受污染的 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 济较发达的地区。
2013年5月,广州市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对18个批次的大 米及米制品抽检后,发现镉含 量超标比例高达44.4%。人长 期食用含镉的食物会引起“痛 痛病”(即骨疼病),患者不 能进食,疼痛无比。
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城被黑暗的
迷雾所笼罩,马路上几乎没有车,人们小心翼
翼地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进。大街上的电灯在烟
雾中若明若暗,犹如黑暗中的点点星光。直至 12月10日,强劲的西风吹散了笼罩在伦敦上空 的恐怖烟雾。
当时,伦敦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持续上升,许
多人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 率急剧增加。在大雾持续的5天时间里,据英 国官方的统计,丧生者达5000多人,在大雾过 去之后的两个月内有8000多人相继死亡。此次 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成为20世纪十大 环境公害事件之一。
二、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危害有哪些?
1.空气是重要的生命元素。空气污染导致人们呼吸 系统疾病增多,出行困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质量。 2.水是生命之源。人们长期饮用被污染的水,容易 诱发多种疾病,个别水污染严重的地区,人们甚 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3.土地荒漠化严重,致使可耕种土地迅速减少,影 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土壤污染最终会影响人们的 饮食安全。
C
B.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C.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严峻
D.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据生态环境部统计,2018年上半年,济南空气质量优的 天 数 占 比 1.68% , 良 的 天 数 已 经 达 到 了 一 半 以 上 , 占 比 53.62%,也就是说过去半年,济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 经达到了55. 3%。此外,轻度污染占30. 73%,中度污染 占8.38%,重度污染占5.03%,严重污染占0.56%。这说

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

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

单项选择
B B C C
C D B C
D D B A
D D D C
D C D C
雾霾笼罩的日子里,网络搞笑段子悄然流 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 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 脸。” “沁园春·雾: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 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 “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
(2)材料二中为什么要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 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
①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严峻,我国环境形势不容 乐观。空气质量持续恶化;水污染日益严重;土地 荒漠化和土壤污染加剧。 ②空气是重要的生命元素。空气污染导致人们呼吸 系统疾病增多,出行困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③水是生命之源。人们长期饮用被污染的水,容易 诱发多种疾病。个别水污染严重的地区,人们甚至 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④土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土地 荒漠化严重致使耕地迅速减少,土壤污染最终会影 响人们的饮食安全。
空气质量持续下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 依然严峻。
第7课 依法保护环境
第一框 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
第三单元
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1.原因?
第7课 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
生 态 环 境 形 势
国策、总体 危害
空气质量 持续下降
2.危害? 1.形势?
水污染 2.原因? 日益严重 3.危害?
土地荒漠化 和土壤污染 加剧
土壤污染三个方面说明环境被破坏的事实,使我们深
切感受到人类生存的危机。
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 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
珍惜。
——甘哈曼
单项选择
C B A D C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共筑生命家园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共筑生命家园
(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 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第九页,共18页。
绿色发展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不是矛盾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 产力,改善生通态过环视境频就,是你发能展明生白产什力么。道理?
第十页,共18页。Fra bibliotek第一次富起来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谋求一时的经济增长。
第十一页,共18页。
塔拉滩,以前还是一片草原,上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成为沙化严重
的半荒漠化草地。2012年,海南州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40家企业入驻 海南州太阳能光伏园区,开始推进生态光伏园区建设。园区的建设不仅 发展了经济,还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明显好转。
恢复后的草地也为企业和牧民带来了"意外收获"。由于植被恢复效

。,表失容,导 带更,易容致 走多不形易土 潮地利成受壤 湿反于径到沙 的射植流大化 空太物,风, 气阳的导的由 ,热生致侵于 导量长水蚀土 致,。土,壤 进改干流同裸
幅会,度因
度 地
导 致
植 株
的 增

降地变大过
低 。
上 生
稀 疏
, 可

物,导放
量 和
枝 叶
致 草

地减本
下少植

要以资源环怎境样承实载能现力人为与基础自,以然自和然谐规律发为展准则? ,以可持续发
第十四页,共18页。
第十五页,共18页。
要点归纳 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 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 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 生活方式。 (4)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 生态保护红线。

中国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

中国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
中国第3 0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将 于1 1 月7 日从上海启
程 ,在此次考察活动中,我国将在南极建立第四个科学
考察站——中国南极泰山站 。
最低 ,连印度的耕地都要高出我们很多 。 而且 中国 占有 非一体 的矿产 资 源的 比例也很 低
— —
中国第3 0 次 南极科 考是 在党 的十八 大明确 提 出 “ 建设海洋强国”后开展 的首次南极科考 。考察队 由 2 5 6 人组成 ,共执行3 0 项科考任务 、1 5 项后勤保障及工 程建设项 目。其 中,建立中国南极泰山站是此次考察的 重中之重,将是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
摘自 2 0 1 3 年1 1 月2 9 日《 文汇报 》
深入内陆冰盖4 0 0 多公里 ,进行 了首次格罗夫山考察 。
科考队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测绘了格罗夫山地区8 0 0 0 平方
公里的地图,利用差分G P S 技术测绘了格罗夫山核心区
1 1 0 平方公里的地形图 ,命名了将军峰 、摩天岭 、金鸡
仑站之间的伊丽莎 白公主地 ,距离中山站约5 2 0 公里 ,
海拔高度约2 6 2 1 米 ,是一座南极 内陆考察的度夏站 ,今
后不仅将成为我国昆仑站科学考察的前沿支撑,还将成 为南极格罗夫山考察的重要支撑平台,进一步拓展我国
南极考察的领域和范围。
我 国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展 南极科学考察 以来 , 十分重视对南极地理实体的中文命名。1 9 8 5 年南极夏季 期间 ,我国进行 了第一次南极科学考察 ,在西南极乔治 王岛的菲尔德斯半岛上建立了我国首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岩岗等2 0 0 余处地 名。 ’ 1 9 9 8 年至 1 9 9 9 年 ,我国第十五次南极科学考察队

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教学设计及反思

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教学设计及反思

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教学设计及反思银川市金凤区良田回民中学韩明东内容标准三 4.5 知道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调查我国环境状况等活动,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培养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二)能力目标:能够从自我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提高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通过调查及相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我国资源、环境形势恶化的表现及原因,初步思考国家、个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分析“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生只有认识到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严峻形势,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根源,才能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危害”是本课教学难点。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关系到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学会对危害的认识较浅,难以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深度,需要通过讨论交流深入思考。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上网查阅有关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资料,制作白板课件,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查阅有关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资料、图片,为课堂学习作好准备。

教学活动第一板块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视频分析展示视频,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引入新课。

第二板块学生展示我们的小调查学生展示调查图片及文字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

第三板块我们在思考同学们,你还有要想知道的问题吗?小组讨论,代表交流第四板块走进生活行动我们已开始教学过程资源选择、媒课后反思本次教学设计,正确处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之间的关系。

坚持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与方式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观点教育和主流价值标准的引导,把理论观点、理论知识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但在具体课堂教学操作中出现了预设与效果的差距较大,原因是对学生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造成的。

工业不规范排污,建筑垃圾,弃渣随意堆放等破坏生态环境现象时有发生18页word

工业不规范排污,建筑垃圾,弃渣随意堆放等破坏生态环境现象时有发生18页word

工业不规范排污,建筑垃圾,弃渣随意堆放等破坏生态环境现象时有发生篇一: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案例第七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为贯彻执行“建设项目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按照原国家计委和国家环保局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编制本项目环保篇章。

第一节设计标准与环境现状一、设计依据与标准(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条例》;6、相同或类似工程环保设计和运行资料分析;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二)设计采用的标准规范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19);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19);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19);7、《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9);8、《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9);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19)。

二、项目区现状项目区周围生态环境状况较好,附近水体、大气、土壤和植被等具有较强的自净化能力。

项目周边无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和自然景观等特殊环境,项目建成后对进一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和景观效果十分有益。

距拟建工程区最近的村庄为位于正西方向240m处的肖家官庄村。

拟建工程选址地符合当地相关规划要求,不属于建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等环境敏感区。

第二节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一、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场地、管线铺设地段的清理、土石方的挖掘、物料堆存、运输等环节会产生粉尘、噪声以及废水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