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观书有感》诗评
《观书有感》诗评一、原文:《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二、衍生注释:1. “鉴”:镜子。
这里将池塘比作镜子,形象地写出了池塘水面的平静和清澈,如同镜子一般可以映照出事物。
2. “渠”:它,这里指方塘。
3. “蒙冲”:也作“艨艟”,古代的一种战船。
三、赏析:主题这两首诗看似写的是生活中的平常景象,实则蕴含深刻的哲理,主题都是强调知识或者成长要不断注入新的源头。
诗中所传达的情感比较积极向上。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感悟,以一种欣然的态度表达出对知识获取、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解。
表现手法- 在第一首诗中,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将“半亩方塘”比作“鉴”,生动地描绘出塘水的清澈和平静。
而最后引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则是借景喻理,用池塘的清澈需要源头活水的注入,来比喻知识的不断更新才能使人保持清醒和进步。
- 第二首诗依旧是喻理于景。
在江水未涨之时,巨大的战船推移费力。
而当“春水生”时,却变得“一毛轻”,在江中自在航行。
生动地表明了一种做事或是学习时,外在条件合适时就能顺水行舟般顺利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他学识渊博,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诗歌很多也是充满哲理,如同这两首《观书有感》,将理学的思想与日常生活中的感悟巧妙融合,以通俗易懂的诗句表达深邃的哲理,有助于理学思想的传播,也体现了他善于观察生活和思考人生的一面。
五、运用片段:小王是一个在绘画道路上停滞不前的画师,他的色彩搭配以及构图总是感觉缺乏生命力。
有一天,他在翻阅旧书的时候看到了朱熹的《观书有感》,顿时感悟到。
他设身处地地想,自己就如那方塘,而新鲜的绘画技巧、潮流的色彩感受就如同那“源头活水”,于是开始四处求学,借鉴现代绘画大师的技巧,把自己的视野投向更广阔的艺术世界,自己的绘画也如同得到了生机一般鲜活起来。
《观书有感》的全诗赏析
《观书有感》的全诗赏析
《观书有感》的全诗赏析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意:半亩方塘像镜子一样清澈明亮,天光云影全被它反映了出来,要问这池塘里的水为这样清澈,这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不断为它送来活水。
意境: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的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的读书,不断的吸取新的知识,这样心智才能开豁,更加敏锐想告诉我们:人心的睿智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而得来的.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设问: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并自答:因为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
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读书有所领悟,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
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朱熹用这两句诗来说明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前边还有两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暗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有活水来。
”意思是说半亩地那么大的水塘象一面镜子,天上的光影云彩在水面上荡漾,问一下水塘水怎么这样清亮,还不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清水流进来。
这两句诗就表明了诗人的一种生活乃至治学态度,沉滞不可取,活动流动运动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做什么,生命力是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吸收新的东西,才能保持自己的进步和富有活力的状态。
《观书有感·朱熹》原文与赏析
《观书有感·朱熹》原文与赏析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托物喻理,以“方塘”喻“书本”,说明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保持活力,具有较高的学养。
如果抛开诗题《观书有感》,诗则纯然是咏山水的,咏物中也寓理。
“半亩方塘一鉴开”,小小的池塘犹如镜面样展开,波平浪静,光滑无痕。
这就给“天光云影共徘徊”创设了条件。
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天上和地上相映照,云光明亮,云影舒淡,确为美景。
这美景之所以呈人睫前,关键在于水的“清”。
因此接下来提出“问渠那得清如许”的问题,自然导出“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答案。
诗既描述了美景,又揭示了美景的成因,给人以“流水不腐”的启示。
如果联系上诗题一看,则会发觉全诗都作为比喻:“方塘”比喻“书本”;“天光云影”比喻书的丰富多采的内容;“水清”比喻知识的明晰;“活水”比喻看书人不断增加学识,有独到的见解。
整个诗意在说明要有好的著作,必须穷究各种典籍。
这首诗由读书写到写书,读书可饱览“天光云影”,写书要有“源头活水”,形象鲜明,事理也明澈。
这首诗妙在写“观书”和“观塘”若即若离,不粘不脱。
写“方塘”则形似书。
“鉴”比方塘之平,也喻书的光洁。
缘此则跃入写“天光云影”,与“书”已无关系,紧切着“鉴”和“水”,从而导出“源头活水”,自然捷便。
可是细思之下,则又为讲的读书、写书之理,将读者的思绪纳入本题之中。
由于作者观察入微,表现熨贴,读来饶有兴味。
当然,以今天的观点来说,“源头活水”不仅包含书本知识,也还包含着生活实践。
这也是作者以喻说理,给人留下想象补充余地的效果。
朱喜《观书有感》诗歌赏析
朱喜《观书有感》诗歌赏析朱喜《观书有感》诗歌赏析【原文】: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①一鉴②开,天光③云影共徘徊。
问渠④哪得清如许?为⑤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⑥巨舰一毛轻。
向来⑦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⑧自在行。
【注释】: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镜。
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②鉴:古代的镜子。
③“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移动。
④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nǎ)得:怎么会。
那:通“哪”,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许:如此,这样。
⑤为:因为。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的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⑥“艨艟”:古代战舰名,这里指大船。
一毛轻:像羽毛一般轻盈。
⑦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⑧中流:江心。
引(那通哪)。
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
【写作背景】:《观书有感二首》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腚兄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并写下《福山》一诗。
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
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
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
还在该村写下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的著名诗句。
朱熹离村后,村民便将蛤蟆窝村改为源头村,民国时曾设活水乡(今属上塘镇)以纪念朱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
—、必背诗、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渔歌子》唐张继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观书有感其一》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必背诗、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课本必背内容(知识点)-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一单元1.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白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二单元1、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葛洪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4、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点拨:上面几句话都说明了时光易逝的道理,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
三、四单元1.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宵,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2.示儿 [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4.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5.四字词语褒义:举世闻名兴高采烈足智多谋呕心沥血贬义:臭名远扬得意忘形诡计多端处心积虑与国家有关的:太平盛世的景象:太平盛世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政通人和人寿年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国破家亡的景象:多事之秋兵荒马乱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家破人亡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内忧外患6.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观书有感二首·其二宋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注释蒙冲: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
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鉴赏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谥文,又称朱文公。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公元1196年(庆元二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
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这是组诗的第二首。
本诗借助形象喻理。
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
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
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
观书有感全诗其一其二
观书有感全诗其一其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一、作者简介
二、诗句赏析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闪耀晃动。
这里诗人以“方塘”为喻,形象地说明只有心灵澄明,才能感知外界事物的美好。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先问池塘的水为何如此清澈,然后自答是因为有源头不断地有活水注入。
实际上,诗人是用这一景象来比喻知识的不断更新与积累。
人要不断读书学习,汲取新的知识,才能让自己的心智更加清明,如同池塘有源头活水才能清澈一样。
-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 前两句写因为昨夜江边春水猛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盈。
这里通过春水涨起前后巨舰的不同状态,来暗示一种力量的变化。
-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 往日水浅时,花费很大力气也难以推动巨舰,而如今江水上涨,巨舰却能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江水中。
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做学问要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就像巨舰需要江水涨到一定程度才能轻松航行一样,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豁然开朗,得心应手。
三、主题思想。
观书有感的注释和译文
观书有感的注释和译文
《观书有感》是南宋朱熹的诗作。
全文如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如下:
1、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2、问渠:问它。
渠:它,指方塘。
那得:怎么会。
如许:如此,这样。
3、为有:因为。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译文如下: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该诗描绘作者“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第一首诗借景喻理,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
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朱熹《观书有感》赏析精选
朱熹《观书有感》赏析精选朱熹《观书有感》赏析精选原作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彷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头活水来。
赏析一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
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进步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入,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
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到达新境界。
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沉的渊。
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泼,以开通宽阔的胸襟,承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开展的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
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详细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微妙。
所谓“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泉,说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赏析二朱熹(1130.9.15~1200.4.23)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县(今江西省婺)人。
这首诗是朱熹访问占仪之时所写的。
占仪之是浙江人,南宋绍兴二十一年考取了进士。
五年级上册语文观书有感笔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观书有感笔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观书有感》笔记
《观书有感》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一首诗,全诗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以池塘为喻,阐述了读书的深刻道理。
1. 比喻的应用: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池塘作为比喻,将读书的过程比作池塘的蓄水过程。
这种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深层含义。
2. “源头活水”的哲理:诗人通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哲理。
这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澈和明净,才能不断进步。
3. 学习的持续性:这首诗也强调了学习的持续性。
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才能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新鲜和活力。
4. 感知自然与人生:通过描绘池塘的清澈和自然景色的美丽,诗人暗示了从自然和生活中感悟人生的道理。
这使我们明白,自然和人生都是我们学习的宝贵资源。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池塘为载体,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读书的道理。
它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从自然和生活中汲取智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澈和明净,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五年级上册古诗观书有感
五年级上册古诗观书有感稿子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五年级上册的古诗《观书有感》。
这首诗啊,一读就觉得特别有意思。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你看,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似的打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水面上不停地晃动。
这画面多美呀!感觉就像一幅会动的画。
朱熹老爷子写这诗,可不是单纯地在讲池塘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他是在告诉咱们读书的道理。
就像那池塘的水为啥这么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呀!读书也是这样,只有不停地学习新知识,咱们的头脑才能一直保持清醒和灵活。
想想咱们自己,要是每天都读点书,学点儿新东西,是不是也能像那池塘一样,越来越有内涵,越来越聪明呢?要是光吃老本,不学习,那脑子可就像一潭死水,没活力啦!所以呀,这首诗真的是太妙啦!它用这么美的景象,告诉咱们这么重要的道理。
咱们可得记住,多读书,多学习,让自己的内心永远清澈明亮!稿子二亲爱的小伙伴们,咱们来聊聊五年级上册的《观书有感》。
一开始读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我就在想,哇,这池塘好漂亮啊!就像一块大大的镜子,天空和云朵都在里面跳舞呢。
然后呢,朱熹又问啦,“问渠那得清如许?”这池塘的水怎么这么清呀?嘿嘿,答案来啦,“为有源头活水来”。
原来是因为有源头不断地送来活水。
这就好像咱们学习知识,要是一直有新的知识进来,咱们的脑子就不会变糊涂,就会越来越清楚明白。
比如说,咱们每天读一本有趣的书,或者学到一个新的技能,就像是给咱们的脑子注入了新鲜的水。
这样咱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就能想得更明白,解决问题也更有办法。
要是咱们偷懒,不愿意学习新东西,那可就糟糕啦,脑子就会变得呆呆的,啥都想不明白。
所以呀,咱们要像那池塘一样,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厉害!这首诗是不是很有趣,很有道理呢?。
朱熹《观书有感》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朱熹《观书有感》原文和译文(含赏析)【观书有感】(其一)(朱熹)半亩方塘①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②。
问渠③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④来。
【观书有感】(其二)(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其一: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镜。
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②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③渠:它,指方塘。
那(nǎ)得:怎么会。
那:通“哪”,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许:如此,这样。
④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为:因为。
其二: 1.艨艟:也作蒙冲,古代战舰,这里指大船。
2.向来:从前、往昔。
3.中流:河流的中心。
译文(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其二)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舰大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顺漂。
《观书有感》赏析(2篇)其一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
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
古诗《观书有感》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观书有感》的原文翻译及赏析《观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全诗内容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先来看这首诗的原文翻译。
“半亩方塘一鉴开”,意思是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
“鉴”在这里是镜子的意思。
“天光云影共徘徊”,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这镜子般的池塘中来回移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渠”,在这里指的是池塘中的水。
“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赏析这首诗。
从意境和画面感来看,诗人以“半亩方塘”为喻,形象地展现出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动感的画面。
那平静如镜的水面,倒映着天空的光彩和云影,仿佛一幅天然的画卷。
这种画面的描绘,既给人以美的感受,又引发了读者对于池塘清澈原因的好奇。
从哲理的层面来解读,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池塘的水之所以能够清澈见底,是因为有源头不断地为它注入新的水流。
这就如同人的思想和知识,如果想要保持清晰、敏锐和鲜活,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新的观念、新的知识。
它强调了知识更新和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在表现手法上,朱熹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方塘”比作镜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池塘水面的平静和清澈。
而通过对“源头活水”的追问和解答,以水喻理,深入浅出,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自然而然地领悟到其中蕴含的哲理。
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
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藻,却能够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思想,这正是朱熹诗歌的魅力所在。
从时代背景来看,南宋时期,理学兴盛,朱熹作为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对于知识和道德修养的追求。
在那个注重学问和修身的时代,这种强调不断进取、不断更新知识的观念具有积极的意义。
再从个人的感悟角度来思考。
这首诗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信息爆炸,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诗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1.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jì)无忘告乃翁。
2.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xūn)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中心思想】表达了诗人忧愤深沉的爱国之情。
3.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shì)风雷,万马齐喑(yīn)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sǒu),不拘一格降人才。
【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关心。
4.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huàn)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中心思想】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5.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中心思想】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6.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中心思想】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7.蝉(唐)虞世南垂緌(wěi)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中心思想】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8.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中心思想】诗人描写了民间七夕乞巧的盛况9.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
青箬(ruò)笠,绿蓑(suō)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中心思想】表达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山光水色之中悠闲而自由的生活乐趣。
10.观书有感(其一)(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wèi)有源头活水来。
【中心思想】比喻读书时候的思维为什么可以连绵不绝.那是容因为头脑有不断的书籍知识补充。
11.观书有感(其二)(宋)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méng chōng)巨舰一毛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内容第一单元1 白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宋]朱熹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第四单元11 古诗三首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2 少年中国说(节选)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
开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
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
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
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
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鉴赏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谥文,又称朱文公。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
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
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
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
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