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备考复习 自然地理过程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备考复习 华北平原
讨论海河水患原因和如何治理?
海 河 流 域 图
海河泛滥的自然原因
1、从气候上看,海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 暴雨。
2、地面缺乏植被的保护,使海河含沙量很大,泥 沙沉积,河床容易被淤塞。
3、从水系特点来看,海河是一典型的扇状水系, 各条支流来的洪水,只从一个河口入海,无法顺利 渲泄,常常造成。
根治海河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施 1.在主要支流的上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并修 建水库,以调节河流水量。 2.下游挖掘入海新河,分散水流。
洪灾成 因分析
自然 原因
人为 原因
1、气候(气候异常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地形(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水系特征(支流多、流域面积大) 4、河道弯曲(不易排水,如荆江) 5、入海口(如淮河无天然入海口)
1 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和河
道泥沙淤积,泄洪能力降低)
2 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
水文特征:
外流河,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注意:黄河上游河套河段和下游山东河段发生凌汛现象。
110
115
京杭大运河 120E,35N
40
35
120
120
海河 黄河
淮河
30
5、华北平原的农业
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条件: 有利条件: 平原广阔,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地资源面积广阔;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配合较好。 (棉花:黄河中下游秋季晴天多,热量充足,光照条件较好); 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 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农产品市场广大。 不利条件:水资源不足(春旱); 多风沙、旱涝、盐碱-中低产田较多。
华北春旱严重原因:
自然: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②春季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尚未到达,
2021届全国I卷高考高三临考全真模拟 地理(二)(解析版)
2021届全国I 卷高考高三临考全真模拟地 理 (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一般为半年以上)的人口。
下表示意我国某城市2014~2019年全市常住人口、户籍常住人口及外来常住人口数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全市常住人口(单位:万人) 2380 2415 2426 2415 2420 2418 户籍常住人口(单位:万人) 1420 1425 1429 1433 1440 1445 外来常住人口(单位:万人) 960 990 997 982 980 973 1.2017年以来,该城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 .环境污染严重 B .学历要求提高 C .适婚人口不足 D .经济结构调整 2.该城市目前最可能处于( ) A .虚假城市化阶段 B .再城市化阶段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C.郊区城市化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下面左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城市防洪堤下的河滩,在河流水位位于平均水位以下的时期,该河滩常被当地民众用做白菜、豌豆等蔬菜种植用地;右图示意为该城市气候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城市防洪堤下的河滩常被当作农业用地的主要的原因是()A.水质较好B.市场需求大C.土壤肥沃D.土地价格低4.影响该河滩农产品种植的主要社会性限制因素是()A.交通建设B.河流污染C.住宅建设D.城市规划5.理论上图中河滩最长的种植时间最可能是()A.2个月B.3个月C.5个月D.9个月气生根是指由植物茎上发生的,生长在地面以上的、暴露在空气中的不定根。
2021届高考地理精品复习 地球的演化
重要的成 煤期
(蕨类植物)。
古生代 末期物 种大灭 绝, 95%的 物种消 失。
地球的演化历程
地质年代 距今时间 海陆变迁 生命演化 矿产形成
备注
中生代
距今2.52 亿年-6600 万年
爬行动物
板块运动 剧烈,联 合古陆解 体。
时代; 鸟类; 小型哺乳 动物 裸子植物
主要成煤 期
极度兴盛。
中生代末 期物种大 灭绝,恐 龙消失。
你能设计一张表格,梳理地球演化的不同阶段 的特点吗?
地球的演化历程
地质年代 距今时间 海陆变迁 生命演化 矿产形成 前寒武纪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备注
地球的演化历程
地质年代 距今时间 海陆变迁 生命演化 矿产形成 备注
地球诞生
至距今
海洋和陆
前寒武纪 5.41亿年, 地慢慢形
占地球历 成。
史的90%。
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可能是地壳运动导致的隆起或凹陷; 可能是环境变迁导致的海侵和海退; 可能是流水、风等外力的侵蚀; ……
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自然环境
生物 时间
化石 地层
地球演化的阶段性
地质年代表
生
地
物
质
的
年
演
代
化
表
历
程
课堂练习
地球的演化历程
地球的演化历程
显生宙
地球的演化历程
地球的演化历程
笔石化石
地球的演化历程
(二)古生代(距今5.41亿年——2.52亿年)
寒武纪海洋复原图
地球的演化历程
(二)古生代(距今5.41亿年——2.52亿年)
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2021新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理
(1)读中国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资源调配工程西起 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西__北_ 干旱半干旱(1分)区。
解析:调“三大自然区” 名称,不要错填为“西北 地区”“西部地区”。
(1)读中国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2)图中B 秦岭(1分)(山脉 名称)是我国重要的地理 分界线。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 的山脉。根据图示信息可 知,B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 从陕西省南部穿过,位于 渭河以南,为长江流域和 黄河流域的分水岭。又因 为B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
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海拔大多在200m以下,地势平缓 ;肥 沃的黑土 ;多沼泽地 ;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又称黄淮海平原,海拔多在50m以下,地势平坦。
东西延伸,呈狭长形;海拔低,河湖密布。
主要丘陵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一、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辽阔的疆域
1.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
陆地面积约为960万km2,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行政区划
三级行政区划,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 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众多的人口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分布不均,以黑龙 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成都平原、江汉平原、 珠江三角洲、洞庭湖 平原、鄱阳湖平原、 江淮地区 。
江汉平原;黄淮平原;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 平原;长江下游沿岸、 滨海平原;南疆 。
东北大小兴安岭 和长白山地区是我 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西南的横断山区是 我国的第二大天然 林区;东南部的台 湾、福建、江西等 省的山区,是我国 主要的人工林区。
2021届高考地理考前选择题综合题型训练—自然地理(1)
2021届高考考前选择题综合题型训练——自然地理(1)1.珠穆朗玛峰(27°59′14″N,86°55′26″E)位于青藏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脉中。
北京时间2020年5月27日11时,我国八名登山队队员成功从北坡登上峰顶,对珠峰山体的“身高”进行了继1975年和2005年后的第3次测量。
同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同时宣布珠峰最新测定的高程为8848.86米。
下图为“珠峰测量攀登部分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关于登山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号营地位于一号营地的东北方向B.前进营地至一号营地路段的平均坡度最大C.二号营地和峰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1400米D.一号营地至峰顶登山线路大体沿山脊方向(2)队员此次登顶并在峰顶停留了约150分钟,在此期间( )A.海口(110°10′E)太阳高度不断变大B.洛杉矶(118°22′W)进入到新的一天C.东京(139°41′E)旗杆日影逐渐变短D.罗马(12°29′)与北京始终在同一天2.“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被称为“旗云”。
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从而决定是否适合登山。
珠穆朗玛峰7500m以下被冰雪覆盖,7500m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
下图示意珠峰旗云成因及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题。
(1)“旗云”多出现在( )A.阴雨天B.日出前后C.晴朗白天D.晴朗夜间(2)下列大气现象的成因与“旗云”差异最大的是( )A.山谷风B.东亚季风C.湖陆风D.盛行西风(3)依据旗云的飘动方向判断,下列现象最合理的是( )A.旗云上扬利于登山B.旗云上扬对流弱C.旗云平飘利于登山D.旗云平飘风力弱3.不同植被类型覆盖对土壤水热状况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国某山脉西部有一局部小流域呈典型“V”型,地表主要为云杉林和草地覆盖(图1)。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备考复习 湖泊盐度变化及成因
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 ,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 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 ;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 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冰川消退,补给水源变化
博斯腾湖位于天山山脉南麓焉耆盆地的东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全长 610千米的开都河是其主要的补给水源,而这座大湖本身又是下游孔雀河的源头。博斯 腾湖年均潜在蒸发量可以达到1 800毫米,而年均降水量则不足100毫米。1958年,博 斯腾湖湖水的盐度只有0.39克/升,但随后由于开都河流域农田面积的不断扩大,部分 河水被引至灌区用于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又随着河流排入博斯腾湖,这座淡水湖的盐 度迅速增高,最高达到接近2克/升,变成了微咸水湖。
3.若a、b两湖泊中一个为淡水湖,一个 为咸水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湖湖面南高北低 B.a湖为咸水湖,b湖为淡水湖 C.b湖湖面南高北低 D.a湖为淡水湖,b湖为咸水湖
a湖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且海拔高,蒸发小,有河水流 出,为淡水湖;b湖无河水流出,且蒸发较多,只有一条 河流注入,淡水稀释盐分能力有限,为咸水湖,D项正确。
内陆区域,没有明显的河川流入和 有些咸水湖则是海湾形成的,譬如里
流出
海。
实质就是水盐运动
入湖 径流
降水
淡水
蒸发损耗水分
咸
湖
水
泊
湖
盐分
盐分积累下来
淡
径流流出排出盐类物质
水
湖
二、影响湖泊盐度高低的因素
(1)气候:不同纬度位置的气候状况不同,则蒸发量与降水量不同。
(2)河流:沿岸有淡水河流注入,湖水盐度比湖区其它水域偏低; 同一河流不同季节对沿岸湖水盐度的影响也不一样,河流流量大,
高考自然地理复习计划与方法
高考自然地理复习计划与方法自然地理是高考中的重要科目之一,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就需要对自然地理进行系统的复习。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高考自然地理复习计划与方法,助您轻松应对高考。
一、复习计划1.制定合理的复习时间表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时间表。
根据高考的时间安排,提前半年开始复习,每天至少安排2-3个小时的复习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掌握自然地理的知识点。
2.分阶段进行复习自然地理的复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复习。
重点复习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如地球的运动、气候类型、水文特征等。
第二阶段:重点知识深化。
针对自然地理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深入复习,如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植被的分布规律等。
第三阶段:模拟试题训练。
通过做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查漏补缺。
二、复习方法1.精读教材教材是自然地理复习的基础,要精读教材,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对于重点知识点,可以多次阅读,加深理解。
2.做好笔记复习过程中,要做好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方法和技巧记录下来。
笔记要及时整理,方便复习时查阅。
3.图文结合自然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图像性,要充分利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图文结合,提高复习效果。
例如,在复习气候类型时,可以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进行复习。
4.联系实际将自然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在复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可以联系我国各地的气候特点,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5.讨论交流与同学、老师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复习心得和经验,互相解答疑问,提高复习效果。
6.做好错题集在做模拟试题和历年高考真题时,要将做错的题目整理到错题集中,分析错误原因,定期复习,避免重复犯错。
7.培养解题技巧三、注意事项复习过程中,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相信自己,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身心健康,提高复习效果。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地貌的演化过程课件
⑤
② ④ ⑥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微专专题题::地地貌貌的的演演化化过过程程课件 课件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微专专题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貌貌的的演演化化过过程程课件 课件
⑥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微专专题题::地地貌貌的的演演化化过过程程课件 课件
(2)【标答】
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微专专题题::地地貌貌的的演演化化过过程程课件 课件
流水侵蚀使原有的沟谷不断加宽加长, 如果沙尘覆盖之处是面积较大的平坦区域
新的沟谷也不断涌现。
则形成的黄土堆积也同样宽阔平坦,这种
地貌被称为塬。
如果沙尘覆盖之处是波状起伏的丘陵,如果沙尘覆盖之处为孤立的小山尖,黄土
断块山:如果断层的位移以垂直运动为主,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称为山岭 或高地,
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等。
火山
内力成山
追问1:外力作用可以成山吗? 向斜山(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堆积成为山岭)
追问2:侵蚀作用可以成山吗? 小空间尺度(地理事物和现象在空间上的度量【空间范围】)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微专专题题::地地貌貌的的演演化化过过程程课件 课件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
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
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 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
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得分点1: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风化作用
岩石的风化是地表常见的一种自然地理过程,几乎到处都能发生。
无论怎样坚硬的岩石,一旦出露或者接近地表,直接与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接触,在地表的物理和化学环境作用下,都会逐渐发生疏松、崩解和化学成分的改变,变成大小不等的岩屑和土层。
岩石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成为风化。
引起岩石变化的作用成为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的实质就是岩石本身离开地壳深处高温、高压的条件,在出露或者接近地表后,为了适应地表常温、常压的新环境而必然发生的一种变化过程。
通常把风化作用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三种。
因为生物风化对岩石的破坏效应,可以纳入物理的或化学的过程,所以,风化作用主要是物理风化与化学风化。
(一)物理风化作用物理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发生物理疏松崩解等机械破坏过程,一般不引起化学成分的改变。
1.因岩石卸荷释重而引起剥离作用。
形成于地壳深处的岩石,后来受到地壳运动的抬升,上覆的岩石逐步被蚀去,释放了原来受压的应力,由此而引起岩体膨胀。
当膨胀超过了弹性限度之后,岩石就会发生破裂而产生许多可见的裂隙或隐伏的纹理,成为卸荷裂隙。
这种作用成为剥离作用,在花岗岩分布地区最为常见。
2.外来晶体在岩石裂隙中的挤压作用。
存在于岩石裂隙中的水,在气温达到冰点凝固结冰时,体积膨胀,比原来增大9%左右。
它对裂隙周边壁施加很大压力,使岩石裂隙加宽加深。
当冰再融化时,水沿扩大了的裂隙向更深处渗入,再次冻结。
如此反复进行,就好像劈木材的楔子,不断使裂隙加深加大,以至于把岩石崩解成碎块。
岩石裂隙中的水,常常溶解着大量的矿物质,一旦水分蒸发,溶液浓度逐渐达到饱和,便结晶成盐类。
这时体积增大,产生膨胀压力,也可以使岩石迅速崩解。
在污染严重的大城市和工业区,雨水常常成稀薄的酸雨,它对石灰岩、大理石建筑物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发生的化学反应成石膏。
而石膏的结晶作用,使岩石薄片状崩解下来,这种作用应属于机械风化作用,但它又是化学作用的反应。
3.因温度变化而引起岩石体积发生膨胀与收缩作用。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 2
自然地理 2.4 全球气候变化1.从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中可以看出( )A.全球气候是在不断变暖的B.全球气候是在不断变冷的C.全球气候是在不断变湿的D.全球气候是呈波动变化的下图为1 400万年以来海平面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影响图中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的变化B.地壳运动C.地球运动D.宇宙的演化3.图中代表冰期与间冰期的分别是( )A.③①与④②B.①②与③④C.③④与①②D.①④与③②间冰期。
答案:2.A 3.C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预计到2100年全球将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据此完成4~5题。
4.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北欧受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5.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6.(时事地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
距今6亿年到3亿年间为震旦纪冰期;距今二、三百万年到一百万年间为第四纪冰期。
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
大冰期时气温比平均值下降4℃~7℃,海面降低,陆地大面积被冰雪覆盖。
间冰期时气候转暖,高纬度大陆冰川面积缩小,中纬度山岳冰川大规模后退,雪线上升,全球自然带向两极方向转移,海面上升。
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引起地质时期气温反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简述大冰期和间冰期期间,地球上的物种数量各有什么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3)在距今l万年到19世纪末的历史时期,我国经历了四次寒冷期和四次温暖期。
请回答: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寒暖变化依据的获得途径有哪些?附:高考各科的答题技巧一、掌握好基础知识掌握基础知识没有捷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基础知识,再多的答题技巧也没有用,有了基础知识,才能在上面“玩一些复杂的花样”,让自己分数提高一个层次,其实很简单,上课认真听讲,放学再温习一两遍足矣。
高考自然地理复习方法大全
2021年高考自然地理复习方法大全夯实根底构建体系高考命题的立意是才能,但没有扎实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就不可能构建起才能的“殿堂〞。
高考地理试题往往不以教材的知识为切入点,而是用新材料,营造新情景,设计新问题,但其知识和原理仍源于课本,且要求考生解答的专业术语也要根据课本。
因此,夯实根底非常重要。
通过精读、分析教材,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梳理知识,掌握根本概念和语的含义,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从而构建知识体系。
注重根本原理和规律(1)掌握自然地理根本原理与规律自然地理是以自然地理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为核心,提醒根本的地理过程,说明自然环境自身的发生、开展和变化规律,传达自然环境是生存和开展之本的观念。
高考主要选取能反映地理学科相貌及分析和研究方法的内容,立足于考察地理学科的根本知识、原理和规律,特别强调学习地理的根本意识是空间概念的建立和对区域特征的认识。
所以自然地理的复习关键是根据高考?考试大纲?,理解各自然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根本原理和规律,只有地理原理和规律理解透彻,才能顺利解题。
如自然地理知识首先要理解运动规律,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地壳变动规律等,要搞清楚“为什么会运动〞、“怎么运动〞;其次要掌握分布规律,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分布规律,昼夜长短的时空分布规律、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要搞清楚“为什么这样分布〞、“怎样分布〞。
要用联络的观点对待这些运动规律和分布规律,如太阳直射点的挪动与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有联络,也和气候的成因、河流的汛期有联络。
所以,对知识要进展整理加工,在头脑中构建起知识的联络线索和网络系统是深入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关键。
(2)重视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归纳对教材中的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演变、地理规律等根本知识要注意归纳,以进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
如等值线图的判读内容之一是:假设是等温线图,首先判断南北半球是解题关键,假如数值自南向北递减那么为北半球,反之那么为南半球;接着按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冷暖;分析成因假设因海陆差异形成必须考虑季节,假设因洋流形成必须考虑寒暖流,还可能由地形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系统形成 过程
地貌形成过程
海水运动
生物圈
生物多样性 变化
常考的自然地理过程
一、大气受热过程
常考的自然地理过程
二、地表形态形成过程
常考的自然地理过程
三、天气过程
低 低
常考的自然地理过程
四、水循环过程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蒸
发
降、 水蒸
腾
降 水
水汽输送 蒸 发
下 渗
海上内循环 降蒸 水发
冲积扇或 洪积扇
概念
冲积扇是 河流出山 口处的13年山东文综,26)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 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优特产,有着“塞上 江南”的美誉。图a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b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
化对里海的影响。
反 演 由海到湖的过程
初始状态
环节
节点
环节
新的状态
• 地中海一部 分
• 山脉隆起
• 里海——内 陆湖
课堂探究
(2019全国1卷,37)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 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 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 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 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 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 化对里海的影响。
山脉 隆起
地貌 里海与海洋分离
水文 山脉形成分水岭
气候
山脉背风坡
形成湖泊 汇水面积减少
气候干旱
湖泊面积缩小 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课堂探究
(2019全国1卷,37)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 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 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 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 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 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2.读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回答。
(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该岛屿的成因。 海底地壳受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
地势升高露出海面形成岛屿。 (2)简述甲河谷的形成原因。
甲谷地位于背斜顶部,在背斜形成过程中受张力作用,岩层变得 疏松,容易受外力侵蚀,在流水等外力的长期侵蚀作用下形成谷地。
考情分析
2019全国卷“自然地理过程” 类题目分析
题目
命题素材
全国Ⅰ卷9-11题 小北干流河道的演化过程
考查角度 解释成因
全国Ⅰ卷37题 全国Ⅱ卷6-8题 全国Ⅱ卷9-11题
湖泊的演化过程 积云的形成过程 霍林河流域地表营力演化过程
解释成因、预测变化 解释成因 解释成因
全国Ⅲ卷6-8题 全国Ⅲ卷37题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 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课堂探究
(2019全国1卷,37)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 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 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 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 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 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备考复习
自然地理过程
【试题引入】
1.下图为乙地某次浮尘天气形成示意图。不符合下图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甲地为沙源地,甲地的沙尘被大风扬 起至高空,沙尘随高空气流运动至乙 地,在乙地下沉气流作用下,沙尘下 沉形成“浮尘”。
西伯利亚随着气候变暖自然环 解释成因 境的演变过程
河谷深度及河流淤积形成过程 解释成因
6
学习目标
1. 明确地理过程类问题的考察方向和设问方式。 2.探究地理过程类问题的一般分析思路,总结答题规律。
高中阶段主要的自然地理过程如下:
大气圈
岩石圈
水圈
大气受热过程
岩石圈物质循环
水循环过程
热力环流形成 过程
(1)指出图b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 其形成过程。(6分)
地理过程: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堆积
山前出山口 地势减缓 流速减慢
泥沙等在 山前堆积
冲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 流速减缓, 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小结
冲积扇或洪积扇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
河流 地形 堆积体
地形 起伏
河流 流速
【典题分析】(2013年山东文综,26)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 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优特产,有着“塞上 江南”的美誉。图a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b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指出图b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 其形形成成过过程程。(6分)
3.读“堰塞湖形成示意图”,简述图中堰塞湖的形成过程。
西坡由于坡度陡,引起山崩滑坡;崩塌堆积物堵塞河谷;河谷 贮水而形成湖泊。
地理过程: 就是地理事物和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来的动态变化过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高考对地理事物“动态变化过程”的考 查逐渐成为新课标高考的亮点。有关自然地理过程的考题权重大。
碎石等运 动状况
冲积扇或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 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明确地貌类型
分析概念
分析参与过程的物 质条件和动力条件
根据地貌发生、发展、演变 的先后顺序,明确因果联系
保证过程的连贯性, 环节的完整性
答案的优化
课堂探究
(2019全国1卷,37)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 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 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 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 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 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