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阅读教学三阶段,有效语文能力训练途径论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实阅读教学三阶段,探索有效语文能力训练途径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谓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即引导学生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个体语言的过程。

由此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交给学生的应是“语文”本身,而不是“关于语文”的那些东西。检验阅读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看三条:一是全体学生是否能够熟读(乃至背诵)课文;二是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本课的字词句;三是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把握了课文的表达形式,并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下面就从阅读教学的初读感知阶段、精读理解阶段和熟读迁移阶段,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能力训练。

一、初读感知阶段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一篇课文的第一步应当是“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在这一阶段,要强调阅读的整体性,教师不要急着让学生去分段分层,或将注意力“聚集”在某个局部上,而是要将全篇课文作为一个知觉整体去感知,从而获得一个鸟瞰式的全景图。这一阶段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按照朱熹的说法,就是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学生先练读,练到一定程度,要回读。出现读破词语、句子的,教师要给予指导。为了调动学生初读时的内部心理活动,可要求学生在读后做出适当的反馈。如回

答某个问题,或者填空概括课文大意,或者看插图讲故事……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在读书时不仅眼到、口到,而且心到。

初读感知阶段,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字词句的训练:(一)结合“解题”理解词语。

课题如人的眼睛,或者概括全文的内容,或者点出全文的中心,或者制造悬念,逗引着学生非读下去不可。比如学《穷人》,可从“穷”字突破,古体字“窮”,躬身为穷,后来简化为会意字“力在穴下,有劲使不出”。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称安娜这些渔民为穷人?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他们在吃穿住用等方面的状况,切实的感受“穷”。然后一个追问:难道他们除了穷,就一无所有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解题的表面意思的同时进入了对人性更深入的阅读思考。

(二)结合初读弄清生字字音,并初步理解字义,感知字形。

为了帮助学生读得连贯、流利,在他们练读之前,教师要抽出其中的生字词、难读的词语、长句子,或给予必要的指导,或领着学生读几遍。指导学生读好生字词,就为他们自己练读课文扫清了障碍;反之,课文读熟了,学生便较为熟练地掌握了生子字音,而且相当一部分口语中本已有的生字(词)的意思也都结合上下文初步理解了。如《风筝》一文中的“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中的“倏”,“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中的“歇”,就很容易理解了。这样寓识于读,便可收相得益彰之效。

二、精读理解阶段

理解是阅读实践的核心内容,没有理解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但是,我们对理解课文内容的偏见是进行繁琐的分析,用很多时间去挖掘微言大义。当然,小学生的“读”是离不开老师讲的,然而讲的目的不是为了取代学生的“读”,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去“读”,应让学生“读”懂课文,而不是“听”懂课文。在这一阶段我们必须要协调好学生、教师、课文的关系。

(一)打通学生和课文之间的通道

教师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要善于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去阅读的氛围,使他们想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其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发挥桥梁作用,其任务是把课文介绍给学生,要让学生直接面对课文,通过阅读活动去跟作者直接对话、交流感情,该避让的就要避让,只是在出现沟通故障时再出面疏通。比如阅读《怀念母亲》,文中讲到“我的愿望没能实现。”联系上下文,学生很容易把这里的“愿望”错误地理解为“随母亲于地下”。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毋庸分析,直接把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推荐给学生阅读,答案就一目了然了,这愿望就是等作者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后,立即迎养母亲。有了这层铺垫,学生对作者的怀念和自责之情就容易理解了。

(二)摒弃繁琐分析,提倡在读中感悟

汉语言的语法时态极为简易,讲求意合,模糊中求准确,如果

用的巧妙,能够言近旨远,古诗词就体现得很明显,经常是寥寥数语,却立意深远。学习这样的作品,中国人的办法就是多吟诵,多感悟。我们倡导在读中感悟正体现了阅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感悟是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对课文中字词句的含义有所领悟,是主体的自发行为。而分析是老师分析给学生听,是灌输给学生的。这里要讲到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词语一般有两重意义:一是字面意义,即词典上所解释的那种通常的意义,这比较容易理解;还有一重是情境意义,即借助于语言环境而隐含着的某种意义——这重意义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限于思维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往往不容易感悟,从而形成了阅读的难点。比如《唯一的听众》里有这么一句:“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这里的“平静”蕴含着老教授怎样的“润物细无声”啊,没有过多的说教,只有这一汪深深的潭水般的眼神的凝望,一个省略号,该引起读者怎样丰富的联想啊!这眼睛里有关切、有鼓励,更有期待,这正是“我”获得自信、奋发向上的源泉。而且“平静”一词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贯穿了全文,学生读着读着,那份暖暖的心意就荡然于胸了。

三、熟读迁移阶段

这个阶段应是对所学课文,从形式到内容进行的立体的审美体验和全方位的语言积累。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回归课文整体,实现阅读三级跳。

阅读一篇课文,初读是总,精读是分,熟读又是总,这个总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升华。此时,可以配上音乐美美地读,可以分

角色入情入境地读,还可以自我陶醉式地想象读,从而对全篇课文所描绘的境界有一个整体真切的感受,也就是读出课文的味来。

(二)积累优美文段,熟读成诵,读写结合。

背诵不是短时突击,更不是死记硬背,要一边诵读一边展开想象,让语言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进而引导学生把握这些书面语言的独具特色的表达形式,让这种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体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文。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而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可以鼓励学生采取尽量使用书面语言来复

述课文的方法来实现读书内化。对课文的留白处尝试补写,或者续写课文,都不失为练笔的契机。在《风筝》一文中,当孩子们经历了遍寻风筝无果的垂头丧气后,突然发现了水磨坊,当读到“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是多么意犹未尽啊!此时的续写就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三)树立大阅读观,尝试比较鉴赏。

当学生对课文有了较全面的把握后,不妨把同一题材的文章找来进行对比性阅读。比如学《触摸春天》,完全可以把海伦凯勒的有关触摸的文段拿出来阅读,比较两篇文章在立意构思和布局谋篇上的异同,使学生悟到:同一种立意,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各有千秋。还可以把同一作者的其他相关作品拿来进行补充性阅读。比如读了贾平凹的《风筝》,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作者语言的清新、活泼、流畅,那份童年做风筝、放风筝的快活感同身受,如果再请学生读一读他的《月迹》,就更能体会到“我们这些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