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SCIENCE FANS
教育教学 6
浅谈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王自锋 (甘谷县大石镇贯寺九年制学校,甘肃 天水 741208)
【摘 要】启发式教学法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教学方法,其思想源远流长。在小学数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的 空间思维、逻辑思维、运算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转变枯燥的说教式教学,运用生动 活泼的启发式教学,意义非比寻常。
所谓启发式教学法,就是依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 目标学生群体的知识掌握水平和学习活动的参与规律, 综合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借助启发诱导的方式完成知 识传授过程,培养并提升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鼓励学 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实现自身优质且均衡 的成长。本质上看,启发式教学法不仅能促进教学活动 的组织实施,还能对教学活动起到思想指导的作用,意 义深远[1]。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启发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34-0224-02
启发式教学法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开导点拨下,发散 思维,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提高探索能力与问题解 决能力。为此,教师该对启发式教学法的理念进行更 加准确的解读,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该方法, 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不断的改进与优化,从而提高教 学效果。 1 启发式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明确清晰的教学工作指导方 法,灵活选择并创新教学活动组织方式,从而获取最佳 教学效果。
有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师中 依然有一定比例的任课教师尚未充分理解启发式教学法 的基本内涵及该教学法在日常教学中发挥的价值,在课 堂教学中未能主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给 教学工作的综合效果造成了不利影响。 2 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1 因疑设问,创设问题情境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运用启发式教学
题
教师可 以让 同桌两人 分别扮 演 , 一 人 扮演店主, 一人 扮 演 买 圆珠 笔 的 小 明 , 并 通 过 启 发 的 方 式 让 学 生 自 己发 现 计 算 方 法 。 学 生积极动脑 , 可 能 会 利 用 很 多 种 方 法 得 到最后的结果, 这时 , 教 师应 再 次 抛 出 同 类
境 来启 发学 生的积 极思 维 , 例如 , 在学习 学生的积极性 所出发 , 在此 基 础 上 引 导 学 “ 比” 的知识时 , 教 师可 以 创 设 相 应 的 故 事 生 主 动 探 索 、 积极 思维。 在课堂 中 , 教 师 利 用“ 启” 的方式来 调动学生 , 能 够 调 动 学 生 的 积 极性 ; 而通过“ 试” 的 方法 , 则 可 以让 学 生直接参与 , 并 自 己去 发现 数 学 中 的 内 部 关系 , 从而 掌 握 解 决 方 法 。 例如 , 在“ 2 0 以 内退 位 减 法 ” 中, 可 以给 出 以 下 的试 题 :
2 0 1 4 N O 0 6
0 h l n a E d u c a t i o l / l n n o v a t i o n H e r a l d
教 育教 学方 法
浅 议小 学数 学课 堂教 学中怎样 运用启发 式教 学
王 瑛 ( 内蒙古 兴安盟 科 尔沁右 翼前 旗第 四小 学 内蒙古兴 安盟 1 3 7 4 0 0 ) 摘 要: 启发式教 学是 小学数 学教 学 中常 用的一种教 学手段 , 在课 堂 中恰 当的运用启发式教 学 , 能 够有效激 发学生的 学 习兴趣 , 调 动课 堂 气氛 , 使 学生集 中注意 力, 启发 学生的创造性 思维 , 对提 高课 堂教 学效果起 到 了重要 的作 用。 本文主要 以4 、 学数 学课 堂教 学中的启发式教 学为 出发点 , 时如何 在课堂 中正确 运用启 发式教 学进 行 了相关探讨 ,并给 出有 效的建议 。 关键 词 : 小学数 学 启发式教 学 正确运 用 中 图分类 号 : G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9 7 9 5 ( 2 O 1 4 ) o 2 ( c ) -0 0 7 6 -0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与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与研究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数学教育的改革,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旨在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索其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作用。
一、启发式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启发思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发现,通过给学生提供适当的问题、情境和案例等,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法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赋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2.1 提供真实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与学生生活和实际经验相关的数学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面积和周长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观校园中各个区域,并让学生测量、计算相应的面积和周长,从而将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2 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性质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你能发现一个既是矩形又是正方形的图形吗?为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和创造力。
2.3 鼓励学生合作合作学习是启发式教学法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相互交流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研究3.1 教学设计的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创新教学设计,将启发式教学法与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使教学过程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启发式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举例姜伟启发式教学方法,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地逐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下面通过举例来说明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启发点利用新旧知识过渡,力求“准”而“巧”医生治病讲求对症下药,教师的启发当然要点在要害处,拨在迷惑时。
因而,启发式教学还必须注重启发点的优化,要做到“准”和“巧”,启在关键处,启在新旧知识的联接处。
小学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许多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指导。
首先,课前的复习和新课的提问要精心设计启发点,把握问题的关键,真正起到启发、点拨和迁移的作用。
其次,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注意在新旧知识分化点的关键处,设置有坡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系列提问。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
如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可以设计让同桌之间互说一句带“8的乘法算式”的话,“我家有8张椅子,他家也有8张椅子,一共有16张椅子,算式是8×2=16。
”“二年级(1)班在校广播操比赛中排成5排,每排有8人,一共有8×5=40名学生参加比赛。
”……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搜集了有关感性材料,并经过思维加工,生成了多个解决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
二、紧扣知识点,设置兴趣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兴趣是儿童思维的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
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便会产生优势兴奋中心,集中注意力,发展学生敏捷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
如果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
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
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通过提供问题、情境和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并分析其优势和应用。
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启发式教学法则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法,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例如,在学习加法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解决。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他们可以相互讨论、交流思路和解决方法,从而促进彼此的学习和进步。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启发式教学法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相比于枯燥的记忆和机械的计算,启发式教学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提供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这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来选择合适的问题和材料。
问题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其次,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和解决问题。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给予一些提示和启发,但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的思考过程。
最后,教师还需要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总之,启发式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启发式教学法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数学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题解决和探究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教材选用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探讨数学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设计在运用数学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学习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采用兴趣引导的方式,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材选用数学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材选用上要以启发学生思维的教材为主。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教材和练习册,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实践操作来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适当调整教材内容,创设一些新颖的数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合作探究。
三、评价方法在运用数学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评价方法也需要与之相匹配。
传统的单一答案评价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学生的思维过程、整理学生的思维图谱、进行小组合作评价等,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选用适合的教材,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师在实施数学启发式教学法时,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实践,以提升教学效果。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启发式教学已受到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认可,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形象实际操作主观能动性创新兴趣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学习过程的规律,引导学生自主、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
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巧妙提出问题,使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理解力、经验得出新的概念和法则。
小学数学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
在进行数学教育研究时,不应仅着眼于一方面,而应从全局考虑问题。
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不仅能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下面是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的几点心得。
一、加强形象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启发学生小学生认知规律一般为“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的过程,所以老师的教学过程要符合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直观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规律。
根据这一规律组织学生进行操作,通过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等具体的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大家在观察、比较、思考中概括出数学要领、概念、计算法则和其他规律性的知识。
如在教学“凑十法”时,通过演示让大家明白凑十的过程,而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可以让学生拿出学具,左边摆9根小棒,右边摆6根小棒,左移1根小棒后说出共有多少根小棒。
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实际操作,学生既看到了凑十的发生过程,又体验到了“凑十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表象。
通过这类练习,引导其学生“想一想”再计算,启发大家用“凑十法”计算得数。
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尝试创新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积极思维,通过教师自己的行动达到生动的效果。
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
一切外在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内在学习的动力,引起自身强烈的追求结果和主动探索时,才能发挥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
小学数学课堂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2019年27期┆265智慧课堂小学数学课堂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郑 洪摘 要: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老师更应该着重考虑教学方法。
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展开阐述,分析其利弊,并提出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的有效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对学生进行启示开导。
学生在教师的启示开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发现新的知识。
一、启发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1.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是将抽象的概念,复杂的问题向具体化、简单化的问题转化,小学生应该形成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能够让小学生在数学教学环境下主动思考问题,融入到数学学习的环境下,认真去思考。
启发式教学重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鼓励小学生从兴趣出发,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通过小学生自己的努力解决数学问题,在启发式教学的带动下,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形成,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形成。
2.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启发式教学从学生的主体特征出发,既鼓励小学生的个性优势发挥,不局限于统一的解题思路,重视发掘小学生自身潜在的学习能力。
启发式教学重视对小学生的情感关怀,小学阶段学生的情绪较为敏感,很容易在困难面前产生畏惧、困惑,启发式教学能够时刻关注学生情感动态,让小学生时刻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情感熏陶鼓励学生尝试,形成学生主动性学习、自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启发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善于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总体节奏的把握,帮助学生适应各种类型题目的解答。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随着教学任务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增加,数学题型的多变,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
启发式教学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探寻最适合自身学习习惯的解答方式,保持对于数学解答清晰的思路,在各种题型面前都能够灵活应对,为进行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研究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研究引言启发式教学是以教师为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总结规律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的直接传授知识的模式,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提出问题、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科自信心,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而且,启发式教学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1.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设计一些简单但富有趣味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思考,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思维,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2. 组织探究活动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探索数学规律。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或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数学规律,从而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直接传授知识,而是成为学生思维的引导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总结规律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和总结,从而使他们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启发式教学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启发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探索数学规律,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启发式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参与讨论和合作,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自主探究和总结规律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启发学生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引导和启发,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加减法”时,可以设置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计算购买物品的总价或找零。
这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 引导发现规律,培养逻辑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结论。
例如,在教授“乘法口诀”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自己总结出乘法的规律。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2的乘法有什么规律?”“为什么3×4等于4×3?”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逐步发现和掌握数学规律,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鼓励合作学习,促进交流互动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授“图形的面积”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探讨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分享各自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 提供多样化的练习,增强应用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或实践活动,如“设计一个自己的房间平面图,并计算各个房间的面积”。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5. 注重反馈评价,激发自主学习在启发式教学法中,反馈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当前,新课改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已深入到小学教学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将新课改的思想作为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
在此,教师指出了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方式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提出了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应突出启发和创新,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重点在于精准的点拨。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指导研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学生的学习合作者。
小学数学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加大对教学内容的开发研究;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问题意识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讨,让学生进入探究问题的情境,并将课堂材料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体验之中。
在这种情境下,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能够开展平等的学习对话。
启发式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思考和解答问题的机会,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和获得新知识的成功感受。
因此,小学数学应重视对新课改教学理念的研究,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打造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全部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在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塑造自身的特性,健全自己的心智。
在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指导方面,教师应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让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富有创造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整体素质,从而在他们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实现启发式教学模式。
在此,我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观点。
一、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作用数学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数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担负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重要使命。
而正是数学教育的这一特点,使得数学成为大部分小学学生觉得较为难学的一门学科。
因为小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还比较薄弱,此时就需要教师开展启发式的教学,启发、引导学生走进数学的大门,展开想象的空间,实现思维能力的飞跃。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应用[论文]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考,变被动地接受知识成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启发式教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十分重要的。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取决于教师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发挥及教师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方法是否得当。
启发式教学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考,变被动的接受知识成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下面我将就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应用启发式教学谈两点自己的体会:一、启发式教学要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使数学问题变为生活现实在课堂教学中从提出问题入手是启发式教学的手段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的途径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问,学生答。
这时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观察、比较、判断、概括,使之回答问题。
这一过程也就是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应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加以纠正、补充和小结,使问题得到明确的解决。
另一种是教师问,教师答。
教师作答时应指出所提问题的实质,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解决所提的问题。
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下面两种现象。
一是问题提的过于简单,学生无须思考就能答出“是”或“不是”。
二是对于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或难度较大的问题,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又不作适当的启发、诱导就让学生回答,结果是学生答不出,也产生不了“启发”的效果。
恰当、合理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调整学生的思维过程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例如,进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时,老师根据学生的零用钱作为信息:“李明带了14元钱,花了6元,剩下8元。
”然后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两条信息提出一个关于分数、百分数的数学问题,就把学生带入了身边的情境中。
启发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肖成 利
( 大方县黄泥塘镇第-4 , 学, 贵 州 大方 教学思想史上 , 启发式教学思 想源远流长 。 它 是 古 代 个 别 教 学 下 的必 然 产 物 。那 么 , 在 大力 提倡 素 质 教 育 的今 天 , 如 何 正 确 运 州 启 发 式 教 学 呢 ? 下 面 我 结 合 自己 的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实
践谈谈看法 。 启发式教学应重“ 导” 而非“ 牵”
一
5 5 1 6 0然轻 松地 掌握 了新知 识 , 实 现 了 自主 学习 。 二是要“ 巧” . 在 学 有 困难 的学 生 茫 然 不 知 所 措 时 . 在 中等 生“ 跳起 来摘果子 ” 力度不够 时 , 在 优 等 生 渴 求 能 创 造 性 的发 挥 聪 明才 智 时 予 以点 拨 , 使 其茅 塞顿 开 。 例如 , 在教学“ 能 化 成 有 限 小 数 的分 数 特 征 ” 时, 通 过 师 生 打擂 台 , 激 发 学 生 的 参 与 兴趣后 . 教师问 : “ 有 的 分 数 能 化 成 有 限小 数 , 有 的分 数 不 能 化 成有 限小数 , 这里面蕴 涵一个规律 , 这 个规律是 在分子 中呢 ,
一
论。 适时地点拨指导 , 启发学生 : “ 你 们 试 着 把 分 数 的 分母 分 解 质 因数 。 看 能 不 能 发 现 规 律 ?” 一句 话 , 使 学 生 一 下 找 到 了思 维 的 突破 口 , 发现了特征 : “ 一个分数 . 如 果 分 母 中除 了2 和5 以外 不含 有 其 他 质 因数 , 这 个 分 数 就 能化 成有 限 小 数 。 ” 正 当学 生 心满 意足之 际 , 教师 又 出示 , 3 / 1 5 , 先让 学生 判断 , 又 激 起 矛 盾: 为 什 么 分 母 含 有 其 他 质 因数 . 它 还 能 化 成 有 限小 数 吗 ?通 过 观 察分 析 . 最 后 让 学 生 自己认 识 到 所 发 现 规 律 的 前 面 , 还 得 补充 个 前 提 “ 最简分数 ” 。可见 , 课 堂上巧妙灵活地启发 , 不 但 能使 学生 更 好 地 理 解 数 学 知 识 , 而且 能 使 学 生 积 极 思 维 , 提 高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启发式教学的宗旨是启发思维,训练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小学数学运用教学思想史上,启发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它是古代个别教学下的必然产物。
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一、启发式教学应重“导”而非“牵”启发主为指教学的表现形式艺术,强调教学的适度性和巧妙性。
对于这一点,《学记》给予了更深刻的具体说明:“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意思是,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鼓励而不是压抑学生,点拨而不是把答案全部端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乘数是一位数、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理解”用乘数百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末位与百位对齐”的结论。
为了今后继续学习乘数是多位数的乘法,我认为这样设计教学比较合理:1、复习:笔算,67×8,167×282、试算:167×128,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不难算出正确答案。
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
这就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了教学思路。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和“试”相结合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坚持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尝试”相结合。
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师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教师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计算方法。
有的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得出15-9=6;有的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有的先算15-10=5,再算5+1=6;有的想9+()=15,因为9+6=15,所以15-9=6。
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应用与效果研究
02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数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 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 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拓展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应用领域
研究如何将数学启发式教学应用于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学中,探索其在其他领域的 适用性和有效性。
关注数学启发式教学的长期效果
对数学启发式教学的长期效果进行跟踪研究,探讨其对学生后续学习和发展的影响,为 教育改革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论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能更倾向于采用讲授式教学法,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多样化的教 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学生个体差异与需求关注不够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 力,但一些教师可能忽视了学生的个体 差异,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
VS
功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培养数学兴趣
02
启发式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
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
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03
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精神,使学生认识
到数学的重要性和价值,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05
数学启发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
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启发 式教学的应用与效果研究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摘要: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用中,教师应该利用多样化的手段,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用更加有趣的、创新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引入数学课堂的学习中,使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
本文就将针对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出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策略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教育的改革,我们提出构建一个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使得的小学生能有一个初步的对小学数学学习的意识,锻炼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使他们在未来更高阶的数学课程的开展时,能够顺利的、高效的开展对数学的学习活动。
加强小学数学课堂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高效的进行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推动学生们全面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当前的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按照学习的客观规律,采用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将学生思维的启发作为教学的核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开展学习活动,使他们处于一种主观能动性状态的指导思想。
启发性教学关键要点就是对问题情境进行设置,启发性教学能够很好的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相互的关系,能够对数学的客观规律做出正确的反映。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的经验不断丰富,启发式教学也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1]。
三、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没有把握好学生学习的状况随着人们对教育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对教育的重视力度也不断增强,尤其是在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满足,对精神的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全民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小学是教育发展中的基础阶段,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从小就获得优异的成绩,这就间接的增加了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难度。
现阶段大多的小学数学教学仍采用传统教学或应试教学的模式,许多学生只关注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了解情况,要求学生系统地记忆教材知识,讲解的内容也过于深奥,没有根据的学习情况降低教学的标准,没有对的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出客观的评估,从而无法掌握适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开展的方法,不利于刚进入系统教育的学生开展初步的学习活动,使得小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只流于表面的形式,也不能很好的踏入教育学习的初级阶段。
略谈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切 教 学 活 动 都 必 须 以调 动学 生 的 积 极 性 、主 动 性 、 创
造 性 为 发 点 , 导 学 生 主 动 探 索 , 极 思 维 , 过 自己 的 活 引 积 通 动 达 到 生 动 活 泼 的发 展 . 堂 中通 过 教 师 的 “ ” 激 发 学 生 课 启 来
一
1启发式教学应从教师的“ ” 引导学生的“ ” . 启 中 试
一
二 要 “ ” 在 学 有 困 难 的学 生 茫 然 不 知 所 措 时 , 中等 生 “ 巧 , 在 跳 起 来 摘 果 子 ” 度 不 够 时 . 优 等 生 渴 求 能 创 造 性 地 发 挥 聪 力 在 明 才 智 时 予 以 点 拨 , 其 茅 塞 顿 开 . 如 , 学 “ 化 成 有 限 使 例 教 能 小 数 的 分 数 特 征 ” 通过 师 生 打 擂 台 , 发 起 学 生 的 参 与 兴 趣 . 激 后 , 问 : 有 的 分 数 能 化 成 有 限 小 数 , 的 分 数 不 能 化 成 有 师 “ 有 限小数 , 里面蕴含着一个规 律 . 个 规律是在分子 中呢 , 这 这 还 是 在 分 母 巾? ” 生 一 致 认 为 规 律 在 分 母 中 . 时 , 又 问 : 学 这 师 “ 化 成 小 数 的分 数 的分 母 有 什 么特 征 呢 ? ” 组 织 学 生 讨 论 . 能 当 学 生 屡 屡 碰 壁 , 维 出 现 “ 断 ” 偏 离 ” , 师 不 再 让 学 思 中 “ 时 教 生 漫 无 目的 地 争 论 . 是 适 时 地 点 拨 指 导 , 发 学 生 : 你 们 而 启 “ 试 着 把 分 数 的 分母 分 解 质 因数 , 能 不 能 发 现 规 律 ? ” 句 看 一 话 , 学 生 一 下 便 找 到 了 思 维 的 突 破 口 , 现 了 特 征 : 一 个 使 发 “ 分 数 , 果 分 母 q 除 了 2和 5以外 不 含 有 其 他 质 因 数 , 个 如 1 这 分 数 就 能 化 成 有 限小 数 . 正 当学 生 心 满 意 足 之 际 , 师 又 出 ” 教 示 ~ 先 让 学 生 判 断 , 激 起 矛 盾 : 什 么 分 母 含 有 其 他 质 , 又 为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研究摘要: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启发式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启发式问题的设计和解决,帮助学生建立深层次的概念和技能,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一、启发式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启发式教学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式教学法以问题为教学导向,通过设计引人入胜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性思维。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知识,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创造性能力。
4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合作性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合作性,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分享和学习。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1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
例如,对于“三个数相加等于20,其中一个数是5,另外两个数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列方程、逆向思维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实验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例如,在教学“立体几何”方面,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设计并制作不同的几何体,通过自主探究,了解几何体的性质、特点和关系。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让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浅谈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
一
是要“ , 准”让启发启在关键处 , 启在新 旧知识 的联结处 。小学数学知识有很 强的系统性 , 多新 许 知 识 是在 旧知 识 的 基 础 上 产 生 发 展 的 。 因 此 , 教 在 学 中 教师 要 对 学 生 加 强运 用 旧知 识 学 习新 知 识 的 指 导。首先新课前的复习和新课的提问要精心设计 启 发点 , 把握问题 的关键 , 真正起 到启发 、 点拨 和迁 移 作用。其次 , 要重视新旧知识之 间的联系和发展 , 注 意 在新 旧知 识 的 联结 点 、 化点 的关 键 处 , 置有 层 分 设 次, 有坡度 , 有启发性 , 符合 学生认知 规律的 系列 提 问。让学生独 立思 考 , 极练 习求 得新 知 , 积 掌握 规 律 。然 后 教 师 引 导学 生 把 新 旧 知 识 串 在 一 起 , 成 形 知识 的系 统 结 构 。 二 是 要 “ ” 在 学 有 困难 学 生 茫 然 不 知所 措 时 , 巧 , 在中等生“ 跳起来摘 果子” 力度 不够时 , 在优等生 渴 求能创造性的发 挥聪明才智时予 以点拨 , 使其茅塞 顿开 。例 如 , 学 “ 化 成 有 限小 数 的 分 数特 征 ”通 教 能 , 过师生打擂台 , 激发起学生 的参与兴趣 后, 师问:有 “ 的分 数 能 化 成有 限 小 数 , 的 分 数 不 能 化 成 有 限 小 有 数, 这里面蕴 涵着 一个规 律 , 这个 规律是 在分 子 中 呢, 还是 在 分 母 中 ? 学 生 一 致 认 为 规 律 在 分 母 中。 ” 这时 , 师又问 :能化成小数 的分 数的分母 有什么特 “
浅谈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 陈爱媚
教 学思 想 史 上 , 发 式 教 学思 想源 远 流 长 , 是 启 它 古代个别教学下 的必 然产物 。那 么, 在大 力提倡素 质 教 育 的 今 天 , 何 正 确 运 用 启 发 式 教 学 呢? 结 合 如 自己的 小学 数 学 教 学 实 践 , 几 点 粗浅 的看 法 。 谈 启 发 式 教 学应 重 “ 而 非 “ ” 导” 牵 启 发一 词 , 源 于我 国 古 代 教 育 家 孑 子 教 学 的 来 L 句 格 言 :子 日 : 不 愤 不 启 , 悱 不 发 。举 一 隅 不 “ ‘ 不 以三 隅 反 , 不 复 也 。 则 …朱 熹 对 此 解 释 说 :愤 者 , “ 心 求通而未得之意 ; 悱者 , 口欲言 而未能之 貌。启 , 谓 开其意 ; , 发 谓达其辞 。后来 , ” 人们 概括孔子 的教学 思想, 也取 朱 熹的 注释 , 使称 为 “ 发 ” “ 发 就 启 或 启 式” 。从 孔 子 的话 和 朱 熹 的解 释来 看 ,启 发 ” 为 指 “ 主 教 学 的表 现 形 式 艺 术 , 调 教学 的适 度 性 和 巧 妙性 。 强 对于这一点 ,学记》 《 给予 了更深 刻的具体说 明 :道 “ 而弗 牵 , 而弗 抑 , 而 弗 达 。 意 思 是 , 导 而 不 是 强 开 ” 引 牵着学生鼻子走 , 鼓励而不是 压抑学生 , 点拨而不是 把答 案 全 部 端 给 学 生 。如 今 , 发 式 的 教 学 思 想 已 启 不再局限 于“ 不愤 不启 , 悱不 发” 不 的具体 情景 状 态 , 代 素质 教 育 对 启 发 式 教 学 的 要 求 是 在 如 何 教 现 会学生学习和思考上下功夫 ,导”已成 为现代启发 “ 式 教 学 思 想 的 特 点 、 略 和 核 心 所 在 。 但 也 存 在 导 策 而牵 的误区 , 具体表现为 : 第一 , 教师扶着学生走路 , 不肯放手 , 只满 足 课 堂 上 就某 一 具 体 问题 的 师 生 对 答方式 , 把学生的思想限制在教师思维框架 内, 客观 上限制 了学生的求 异思想 和创 造性 。第二 , 不教点 金之术 , 即不 教 学 生 学 习 方 法 , 生 只 能 顺 其 意 , 学 而 未 能 继 其 志 。针 对 这 种 现象 , 者 认 为 在 数 学 教 学 笔 时 应 采 取 思路 教学 , 取 “ 处 导 , 处 启 ” 策 略 , 采 大 小 的 运用提纲契领一 分析一综 合的方法 训练学生 , 把教 材 思 路 转 化 为教 师 自 己的 思路 , 引 导 学 生 形 成 有 再 个人特色的新思路 。 二 、 发 式 教 学应 注 重 “ ” 试 ” 结 合 启 启 和“ 相 切教学活动都必须 以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 、 主 动性 、 创造性为出发点 , 引导学生主 动探 索 , 积极思 维 , 过 自己 的 活 动 达 到 生 动 活 泼 的发 展 。 这 是 因 通 为 “ 物 发 展 的 根 本 原 因 在 于 事 物 内 部 的 矛 盾 性 ” 事 。 学生 的发展归根结底必 须依 赖其 自身 的主观努力 。 切 外 在 影 响 因 素 只有 转 化 为 学 生 的 内 在 需 要 。 引 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 时 . 才能发 挥其对学生 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 。因此 , 素质 教育对启发 式 教学 赋 予 了更新 的 内涵 : 坚持 教 师 的 主 导 和 学 生 的 主体相结合 , 注重教师的“ 启发” 和学生 的“ 尝试” 相 结合 。首先 , 尝试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 面对 全体学生而言 ,不求个个升学 , 人人成功” 符 “ 但愿 是 合 求 学 者 的 意愿 和 现 实 的 。不 论 是 优 生 还 是 差 生 , 都可以从尝试 中获 得成功 , 大增 强学生 的学习信 大 心, 为他们获取新 的成功 准备 良好 的心理条件 。其 次, 通过启发 、 引导学生 动眼 、 动脑 、 口、 动 动手的尝 试, 既培养了学生 的智力和能力 , 又使学生在 亲 自尝 试中感受到学 习的乐趣 , 把枯燥乏 味的“ 苦学” 为 变 主动有趣 的“ 乐学 ” 。这 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增大学 生学 习的 自由度 , 尽量启发 、 引导学生 自己去尝试新 知 识 , 现新 问题 。 发 三 、 发 式教 学应 注 重 启 发 点 的“ ” “ ” 启 准 和 巧 医生治病讲求对症下药 , 教师 的启发 当然要点 在要 害处 , 在迷 惑 时 , 能 指 给 学 生 “ 暗 花 明 又 拨 才 柳 村” 。因而 , 启发 式教学要 真正达到启 迪思维 , 培 养智能 , 提高学生素质的 目的 , 还必须注重启发点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浅谈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怀宁县黄龙镇中心学校:黄龙女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综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关注思维能力的训练、合作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最终获得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方法,古已有之,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①。
所以要大力推进启发式教学,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使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主动性,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思考问题、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索问题。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一、启发式教学的内涵与作用(一)内涵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已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②。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启发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拿着钥匙去开门。
(二)作用第一,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这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
第二,教学坚持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获得同步发展。
启发式教学已被古今中外的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既可以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同时又能够充分发展他们智能的教学模式。
第三,启发式教学重教法与学法的结合及其转化,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启发”一词本身就包括教师“启”和学生“发”两个方面,它深刻地反映和提示了教学活动的双边性以及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性。
第四,启发式教学强调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注重学生学习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探索精神、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健全人格。
二、目前最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一)激疑吸引法指教者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方向、蕴含吸引力的思维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有意创设问题的情境,是打开学生心灵之扉,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的一把“金钥匙”。
宋朝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见长进。
”(朱熹:《学规类编》)“疑”是探究知识的起点。
教师的责任在于:(1)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人。
(2)启发学生“于无疑处生疑”。
这就能开拓思想,启发学生多想、深思,培养探索问题的能力。
它是从问题入手,引起悬念,意欲让学生博中寻觅问题的“归宿”和“落脚点”。
在知识的重点、知识的联系、学生的思维发展上均可应用。
如,在课题上设疑: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时,教者首先让学生随便说出一些数,教者都能迅速判断能被几整除,学生验算后深惊奇,接着教者出示一组数问:“谁能很快答出能被3整除的数各是哪个?怎样判断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呢?……。
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内容”。
这样导入新课,可使课题跃然而出,吸引学生积极思考,去寻找问题的“注脚”。
(二)提问启发法这一方法要求真正揭示事物的客观矛盾,形成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主动地思考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成效。
要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力求做到精心推敲,精心设计,使学生上课后迅速做到精神集中,眼神汇聚,充满兴趣③。
教师怎样提出问题才能有启发性?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
依据提问的作用不同可分为:(1)点明知识规律性;(2)引起学生兴趣和求知欲;(3)分析或概括性的;(4)启发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运用启发提问应注意的问题有:(1)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难度,稍高于学生水平。
这是启发的关键。
赞科夫说得对:如果教材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面前没有出现应当克服的障碍,那么儿童的发展就会萎靡无力。
(2)抓住主要矛盾,在重点关键问题上提问,而不是事无巨细、每事皆问。
为了提高提问效果,有人提出应着重从以下方面设问:教材的疑点;关键的内容;含蓄的内容。
(3)提问要从实际出发,按现代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精心设计和实施。
(三)反诘启发法在教学中,当学生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或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不完全、不正确的回答时,教师有时并不直接解答或纠正,而是提出补充问题进行反问,让学生在反问的启发下,进一步开动脑筋,经过独立思考,自觉地纠正错误或不足之处,找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叫做反诘法或称反问法。
由于它是在学生回答或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一步深似一步地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进一步地思考、学习、纠正错误、追求真理,而后得出正确结论,因而对于克服学生在注入式教学法下形成的习惯于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不良学风,培养深入钻研、善动脑筋、追根问底的精神,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卓有成效的。
在运用反诘法时,教师必须熟悉教材、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知与不知的矛盾所在,反诘的问题应与本题有明确的必然联系,不要离题太远,使学生感到“茫无边际,摸不到头脑”。
有时新旧教材之间的跳跃较大,学生一时回答不了新问题,教师也可用反诘提出一些有关的较简易的问题做阶梯,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来解决较难的问题。
反诘的问题在于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而不在于暗示他们现成的结论。
要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信心,而不能粗暴地驳斥学生的意见,更不能嘲弄学生,迫使他们承认自己的无知。
(四)直观图示法是教者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适当运用各种教具、学具、电教手段进行有目的、有方向、有思考性的演示或操作。
也就是利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形象思维以典型形象通过直观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④。
随着静态教材动态教、抓住重点分散难点和直观感受的教学“化聚过程”,使学生在动态的符号语言教学情境中,激发动力积极思考,在愤悱中求索,在乐学中内化。
所以教者课前应根据演示和操作程序,精心设计引导提问,课中边实际边插问以帮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中得出结论。
(五)讲练引导法指教者在讲练课中,符合教学规律的整体思维导向,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其表现,教者循循诱导于前,步步启发,学生求索于后,自行分析、综合、消化得出结论。
如教学“一辆公共汽车有乘客31人,到胜利街下去12人,又上来8人,这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教者课前可设计如下启发提问:求车上有乘客多少人,首先要知道什么?题中哪两个条件有联系?有什么联系?可求出什么?……。
课中教者借助媒体有序的引导,从而使学生答出:先求 12人下车后车上还剩多少人?再求上来 8人后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由于启发式教学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所以正确的引导提问必须体现目的性、科学性和有序性。
同时讲练引导时教师尽量少讲,只有少讲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较充裕的时间进行“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学习活动⑤。
(六)语言动作法指教者适时运用恰当的表情、动作和语言艺术而达到“意会”、“传神”、“移情”的潜在启发引导,使学生逼真地掌握知识,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
为什么幼儿园儿童愿意跟具有音乐素质、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的青年女教师学习呢?就是因为她们声音清脆、甜润、悦耳动听、眉清目秀、仪表端庄、动作逼真形象,而且年龄、兴趣的差距较小,并有某些共同语言,其道理不言而喻。
由于语言艺术和表情动作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教者应充分发挥、合理地运用其功能作用,给学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之感,去叩击学生的心弦,使其产生学习动力,以利智慧潜能的充分发挥。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应用启发式教学(一)激发动机,提高兴趣这是启发式教学的首要前提。
俗话说:“教得有趣,学得就有味。
”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绪”。
好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不好的情绪(受压抑、害怕,恼怒、反感)则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课堂气氛也不好。
学生高高兴兴地学和愁眉苦脸地学,其效果是不相同的。
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在于兴趣。
一个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高超,就在于他能善于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接受新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搭配中的学问》这一课时时,如果直接和同学说搭配的规律然后再让他们做题,即使他们知道的规律会做题,他们学的也无趣,重要的知识点也记得的不牢固,数学的诞生是从生活中来的,我只有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具体可感的形象才能让学生学的高兴,记得牢,提高效率,所以我认为在教授这一课时应该运用激疑吸引法和直观图示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动机,提高兴趣。
从同学每天吃的菜这一角度去提出问题,问:同学们每天吃什么?图中哪些属于素菜哪些属于荤菜,同时教者应指出在我们每天的食谱中,只有荤素搭配合理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一下就把同学的积极性提上来了,每个同学都积极开动脑筋参与进来,先点名让学生搭配,再引导孩子先用素菜中的一样与荤菜一一搭配,然后在用素菜中的另一样与荤菜一一搭配,……,这样做才会不重复不遗漏,进而使同学们掌握本课的重难点就是要有序的搭配,培养孩子的有序思维能力。
只有在学生有了兴趣,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爱学数学。
(二)激疑引思,揭示讲述这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
讲课是为了给学生“解疑”。
“疑”是深入研究知识的起点,有“疑”,才有“思”;“思”而不解,才有“问”,有“究”;有“问”有“究”,才有所“得”。
有“疑”才意味着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生有“疑”,实质上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那么,何时启发激疑,引起学生思考;又何时进行画龙点睛的、揭析性的讲解呢?我认为要抓住本质的,主要的知识,关键的内容,根据每课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进行启发激疑和揭示讲析,才能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之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学无所疑”或不敢“疑”又怎么办呢?在此情况下,教师就要教学生有“疑”,善于“激疑”。
利用学生新旧知识水平之间的矛盾,同时比较学习材料和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矛盾,认识矛盾,打开思路想问题。
要做好这步,需做好课前预习,这只是“激疑”的第一步。
主要的还在于讲课时对所教的知识善于问几个“为什么”。
例如:在学习《可能性》时,运用讲练引导法和提问启发法。
书上例题是通过在口袋放入不同颜色的球,让同学蒙着眼睛摸球,通过摸球的结果来理解“一定、可能和不可能”。
先在口袋放入红色的球,让同学们猜测一下马上上来的同学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找同学上来蒙着眼睛摸球,第二次放入黄色和绿色的球,……,摸出的结果可能和他们猜测的一样也可能不一样,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当放入不同颜色的球,结果是不是不同?需要这样的结果时,应放什么颜色的球呢?这一问,激起了学生的思考,从而深入探讨可能性的知识,达到了深入的理解“一定、可能和不可能”。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设疑和激疑,同时善于在关键时候进行画龙点睛的讲析,对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