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意义与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意义与现代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意义和现代价值。
它不仅是我们历史的印记,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源泉。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社会意义与现代价值愈发凸显。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意义上具有凝聚力和认同感的作用。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它通过传承和弘扬,让人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和认同。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中国传统文化都是我们独特的标识和身份认同。
它能够让我们在面对外部文化冲击时保持自信,同时也能够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和团结感。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价值引领的作用。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道德观念,这些价值观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孝顺、忠诚等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些价值观念能够引导人们正确的道德选择,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还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教育功能。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根基,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传统文化教育也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个体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经济价值。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可以为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创作灵感。
例如,中国传统艺术表演、传统手工艺品等都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能够为现代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然而,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社会意义和现代价值,我们需要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需要通过实际行动去弘扬和发扬。
同时,传统文化也需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意义与现代价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和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和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精神源泉,也是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已经逐渐淡漠,但是其所传承的精神和文化价值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现代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是由其所体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所确定的。
它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人文精神、艺术美学、哲学思想等等。
以下是其中几个方面的探讨: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文精神,强调的是“仁爱”、“忠诚”、“孝道”、“尊老爱幼”等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道德规范。
这些人文精神令人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人本主义,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将人的尊严和价值观念置于高位的价值体系。
艺术美学: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领域的贡献也相当丰富。
中国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都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
艺术的审美标准也早已经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塑造,以“神韵”、“气韵”、“藏韵”等表现手法为主要特征,强调了以“气质”和“境界”为核心的审美观。
哲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也值得探究。
尤其是儒家思想,其强调“和为贵”、“孔孟之道”、“礼”、“义”、“廉”等,为现代社会推崇和谐、公德、诚信以及共存等理念提供了借鉴。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并没有流失,只是它在新时代中得到了不同的应用和实现方式,因而又产生了新的现代意义。
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意义:社会和谐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和为贵”、“亲友互助”等观念,给了现代社会高效合作和人与人之间协调发展的基础,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价值观的升华:中国传统文化还在现代社会中对价值观的升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新时代的中国人对待人际关系、家庭观念、文化认同等方面的价值观有更大的升华和修正,这使得中国传统精神更加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价值观的升华。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分析一、概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精髓,丰富多彩,深厚源远。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渗透于各个方面,影响了无数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传承和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
传统文化强调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承载;现代社会则注重技术、信息的发展和利用。
但两者并不冲突,相反,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它影响了几千年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包含着多种思想、哲学与文学艺术。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文化对于我们的生活发展仍然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传统文化的现状从文化本身的角度来看,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文化传承和文化表现,还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
虽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展现出的面貌已经与古代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传统文化的内容和思想仍然是我们应该尊重和把握的。
与传统文化相比较,现代社会还存在很多缺陷。
过多的沉浸于网络信息中使人们失去了拥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时间。
人们的精神面貌不断被货币和欲望的压迫所侵蚀,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逐渐减少。
因此,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变得更加重要。
四、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如何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和创新?首先,我们要注重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
了解传统文化背后的思想和理念,对现代社会的魔鬼般的诱惑有着以下好的规劝和启示作用。
传承文化并且发展新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和多元化的创新。
例如,《红楼梦》这部经典的小说,被拍成电影、电视剧等现代化的表达方式,吸引了广大的现代观众。
五、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其深厚的影响力和稳定性。
传统文化所代表的智慧和思想能够帮助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仰,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社会的发展变化。
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提供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整合力量(以思想为桥梁,产生巨大的而又无形的文化整合力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使中国经济不致脱离常轨,保证社会各方面协调运转);是塑造公民现代人格的精神资源(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为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的建构提供资源);对现代生活观念的进行引导(积极的入世精神等)。
1、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整合力量
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社会成员之间的结合和凝聚是其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借以凝聚的力量,既有经济利益的聚合力,又有种族血缘的亲和力,还有政治政权的控制力,但最根本的还是传统文化所产生的文化整合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整合力量对现代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2、传统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
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现代经济之树成长的土壤,蕴含着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因素与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一种精神上的推动力,而且提供某种“制动力”,使中国经济不致脱离常轨,保证社会各方面协调运转。
3、中国传统文化是塑造公民现代人格的精神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典型的“德性文化”,其最有继承价值的部分就是传统道德。
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为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的建构提供资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原料和营养。
4、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观念的进行引导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考验,己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
现代中国人要走向现代生活,心须具备现代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至少有三点对树立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观念有借鉴价值:一是积极的入世精神;二是务实的实用理性精神;三是乐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与发展前景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与发展前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它包括了道家,儒家,佛家等众多流派和流传了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还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文化、商业文化、互联网文化等多种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和传播上面临巨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与发展前景。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1.弘扬中华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这些悠久的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化、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等,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而中国文化的灵魂在其中。
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既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坚守中华文化本土性和文化独立性的必要手段。
2.激发民族自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且多姿多彩。
它不仅源自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而且还与中国境内的地理环境、民族特点、考古发现等密切相关。
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和丰富历史背景。
它不只是一种文化内涵,更是中华民族对未来的信仰和信念,它激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前进。
如今,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可以搭建中华民族自信的平台,激发每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和民族精神。
3.加强文化自信正视中国传统文化,既是立足现实的一种兴起,也是中华民族未来的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课本,更是我们今天所处的现实。
中华文化的卓越贡献在于,它不会沦为陈章老套的东西,而是要不断注入新的生命力,让中华文化焕发出更亮眼的火光。
加强文化自信,就要树立中国文化软实力,把传统的中华文化变成当代强国的引领力量。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1.文化创新为了保持传统文化的活力和带入现代感,在文化创新方面年轻人就应该有更多的探索。
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与意义一、现状分析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语言、思想、艺术、习俗等非物质遗产的总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和灵魂。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被现代文化所取代;另一方面,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被重新发掘和重视。
1.1 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正在失去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使得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正在失去。
许多传统的节日、风俗习惯已经消失或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文化活动和消费模式。
这种趋势导致了传统文化的单一化,失去了丰富多样性的特点。
1.2 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正在减弱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独特标志和象征,是人们对自己民族归属感的重要来源。
然而,在现代社会,由于文化交融、多元化的趋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正在逐渐减弱。
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渐渐被忽视,人们更加追求现代化和国际化。
1.3 传统文化的知识传承面临困境传统文化的知识传承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尤其是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许多传统的手艺人和传统技术正在失传。
由于生活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化,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知识了解和兴趣也大幅减少。
这种情况导致了许多传统文化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二、存在问题2.1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冲突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往往与现代生活方式产生冲突。
许多传统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功利主义的观念。
这种冲突导致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排斥和忽视,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逐渐下降。
2.2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现象过多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商业化的趋势,许多传统文化活动和产品被大量商业化。
传统节日成为商家获取利益的渠道,传统手工艺品被大量仿制和非法销售。
这种商业化现象破坏了传统文化的真实性和纯粹性,使其变得浮华和虚假。
2.3 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播不足如今的教育体系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存在着不足之处。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现状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影响力。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观念,在当代社会仍然被广泛关注和传承。
例如,中国传统的尊师重教观念在教育领域得到体现,学生还是尊敬老师的传统。
中国传统的尊老爱幼风尚在现今社会仍然被重视,许多学校和社区都设立了爱老助老的活动,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
此外,传统节日和习俗也依然在中国社会中存在并得到重视,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都是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节日,人们通过庆祝和传承这些习俗来弘扬传统文化。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习俗逐渐被冲淡或转变。
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也不断涌现,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比如,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年轻人的文化消费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他们更倾向于追求新潮的文化产品和娱乐活动。
这些因素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仍然是积极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自信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并积极参与传承和弘扬。
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比如设立传统文化保护基金、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等。
同时,一些传统文化领域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和重视,比如传统医药、传统音乐、传统工艺等都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现状是既有挑战又有机遇。
传统文化仍然对于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但也面临着现代社会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
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政府的支持、广大民众的参与以及传承者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活力与发展。
传统文化发展现状
传统文化发展现状一、传统文化的定义和意义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长期积累下来的具有独特风格和特点的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财富。
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思想、艺术、道德等方面的价值。
二、传统文化发展现状1. 传统文化受到冲击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影响越来越大,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甚至对其持反感态度。
2. 传统文化保护成为重要任务为了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各级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例如,在教育领域加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在旅游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旅游项目,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在法律层面出台了相关法规,加强对传统文物保护。
3. 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成为新趋势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发展并不矛盾。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艺术等结合,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作品。
例如,京剧、昆曲等传统艺术形式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元素,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
三、传统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传承不足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等原因,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导致传承不足。
同时,一些老师和专家也缺乏对传统文化深入研究和理解。
2. 市场化倾向过重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和商业利益,在推广传统文化时可能会出现过度商业化倾向,使得一些本应纯粹的艺术形式变得失去了原有的内涵和价值。
3. 保护措施不力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传统文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在旅游领域中,一些景区为了吸引游客而过度开发,破坏了传统文化的原生态。
四、传统文化发展的未来展望1. 加强传承和创新要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必须加强对其传承和创新。
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小学教育领域的投入,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需要鼓励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进行创新性尝试,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2. 坚持纯粹性原则在推广传统文化时,应该坚持纯粹性原则,不过度商业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历经千年传承,承载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准则和艺术表现。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现状也备受关注。
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但与新兴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
现如今,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弱,不少优秀传统技艺濒临失传,许多传统节日庆典也变得淡化。
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弘扬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有效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学校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将传统文化知识纳入课程设置,并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各地政府加大了对传统文化项目的资助和支持,鼓励各地开展文化节庆、传统技艺展示等活动,提升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再次,传媒和文化机构积极倡导传统文化的传播,制作相关影视作品、书籍、展览等,使传统文化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
除了传承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还需要面对现代价值观的冲击和碰撞。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一定的冲击。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成为当下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外来文化的优秀之处,实现文化创新和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了维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行动中来。
每个个体都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只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承并融入现代社会。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光彩,传承发扬下去。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意义摘要:一、引言1.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内涵2.强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意义的重要性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意义1.价值观方面: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对现代人的道德观念、人生观、世界观的启示2.文化传承方面:传统节日、习俗、艺术等形式在当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3.社会和谐方面:传统文化中和谐共处、团结互助等理念对现代社会的启示4.创新发展方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推动创新发展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面临的挑战1.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平衡问题2.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文化认同危机3.现代社会中传统价值观的适应性问题四、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1.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2.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3.创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4.推动文化交流,增进国内外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五、结论1.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意义2.强调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正文: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显得愈发重要。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艺术表现等。
在当下社会,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为我们提供精神力量,引导我们走向和谐共生。
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观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儒家主张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道家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佛教则讲究慈悲为怀、向善向上。
这些思想观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文化传承方面,我们的传统节日、习俗、艺术等形式在当代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我们的文化记忆。
书法、绘画、戏曲等艺术形式则展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
这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很高的价值,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和谐共处、团结互助等理念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处理人际关系、社会矛盾等方面,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民族的灵魂。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传统文化似乎已经成为了过去时的事物,被更多的人所忽略,甚至是遗忘了。
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是不可忽略的。
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和表达,更是我们民族的根,它的意义在于我们如何通过它来建立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和文化自信。
保持文化多样性在现代社会,科技和工业的发展让全球化日益加速,人们可以轻松地接触到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
然而,这样的全球化浪潮也带来了文化多样性的威胁。
如果只有一种文化主导了全世界,那么人们的精神和文化将极为贫瘠。
因此,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在于保持和弘扬文化多样性,让不同的文化可以在相互交流中共存并互相启迪,避免文化的单一化和魂灵的贫瘠。
例如,在美国和欧洲等地区,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太极拳、中医和茶文化也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爱好者,这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体现。
塑造国家形象一国之文化,无论是传统或现代的,都是其国家形象的代表。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如孔子思想、道教、儒教等,都为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拓展声音提供了有力的文化背景。
我们的文化传统可以向人们展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深厚的传统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这些都可以塑造一个积极、向外向开放的中国形象,并吸引外国民众走进和学习中国文化。
创新文化创意传统文化是经过千百年的岁月而形成的,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但是,即便它们的形式已经是非常古老的,但其思想和理念却永久存在。
如中国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等,这些传统思想对现代国度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创造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开辟文化市场,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中国经济的提升,发挥文化的影响力和经济价值。
民族精神的核心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代表着民族优秀的品格和精神面貌。
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和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和现代意义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传承,代代相传,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因此具有独特而珍贵的历史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了诗词、绘画、音乐、戏曲等诸多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后世影响深远。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包含了丰富的文化节日和传统习俗,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这些节日和习俗通过世代相传,不仅弘扬了民族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指导。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个人修养,推崇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提倡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儒家思想确立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准则,对于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另外,道家思想追求自然和谐,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和修身养性,提倡“道法自然”的思想,对于现代人在追求内心平静和个人成长方面有着重要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对于现代社会也具有积极的现代意义。
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宽容、尊重,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共同进步。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人伦关系和社会道德观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孝道强调尊重长辈,关爱家庭成员,对于建设和谐家庭和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忠诚诚信的价值观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也起着重要作用。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社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价值观念上,还体现在社会规范、行为礼仪等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要求人们遵循社会规范、礼仪,在社会交往中注重尊重、互助和合作。
这种注重社会规范和行为礼仪的文化特点,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公共道德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现代意义。
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行为礼仪等方面,都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摘要】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绵延不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具有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等特点!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特点习惯影响文化(culture)本身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由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传统文化之京剧。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
[2]其内涵或以物化形式存在和延续,如文献、文物等,或以物化形式存在和延续,如思想、观念等,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内化于人,形成整个民族较为稳定的文化心理和性格并且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升华为民族的文化基因。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
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及传承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及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累的宝贵财富,承载了中国人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困境。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传承方式,旨在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观察。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与创新,与时俱进地融入现代社会。
例如,在文化艺术领域,中国的京剧、杂技等传统表演形式在国内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不仅保留着传统的艺术元素,还融入了现代的表演技巧,更好地适应了当代观众的需求。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也面临了淡化和衰退的风险。
许多传统节日和习俗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被人们遗忘,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也越来越有限。
在传承方式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已经得到了拓展和创新。
例如,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到传统文化的知识和信息。
很多文化机构和学者也将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传播,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其中,并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现代人们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使得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时间减少,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也较为肤浅。
针对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和传承方式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教育是关键。
学校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让学生们从小接触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注重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组织更多的活动,为人们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
其次,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需要与时俱进,融入到现代社会中。
例如,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设计开发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传统文化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为人们提供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伦关系、道德修养和社会公德。
这些价值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正确的行为指南,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面临着道德沦丧、社会丑恶现象频发的问题,传统文化的再挖掘和传承对于塑造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表达。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都具有深远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美学观念。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还能够传递和表达一种深邃的思维和情感境界。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功利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中国传统艺术不仅能够提供人们的精神寄托,还能够为人们创造一个静思、回归内心的艺术空间。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丰富的智慧和思想观念。
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思想理论,如孔子的“中庸之道”,老子的“无为而治”,墨子的“兼爱非攻”等。
这些思想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而非“对立”,注重平衡和谐的发展,这与当今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追求是一致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还体现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上。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根本特征,具有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保持民族自尊心和认同感的功能。
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心的培养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强化国家的凝聚力和社会的稳定。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它不仅能为人们提供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引导人们的行为,还能满足人们的美的需求,提供精神寄托。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智慧和思想观念,能够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塑造社会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风尚,推动文化繁荣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与发展在当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对于引领社会发展、传承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与发展。
一、传统文化对个人发展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体的发展与修身养性。
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修身养性强调人的自我完善,包括道德修养、情感修炼和智慧积累等方面。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的焦虑和压力普遍存在,而传统文化提供了对待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让人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各种挑战和变化。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二、传统文化对社会和谐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与稳定。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涵盖了家庭、社会和国家等不同层面。
当代社会中,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增加,而传统文化提供了一种解决矛盾的思路。
例如,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和"和谐"思想可以引导人们团结互助,消除社会的偏见和歧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传统文化还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倡导尊老爱幼的观念,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传统文化对国家发展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文化强调国家的气节和品格,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意识,并强调国家对个体的引导和约束。
这种意识对于塑造国家身份认同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还提倡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文化提醒我们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均衡发展,避免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四、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当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发展面临着挑战,需要与其他文化及时对话和交流。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与当代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与当代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包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道德观念。
在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的发展和进步依然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而在当代发展中,我们也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其发展。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1. 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对于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有着最终的指导作用。
例如,《中庸》讲求中庸之道,即人要做到避免过度或不足,而实现目标稳健的前进;《孟子》则强调仁爱和公正。
这些价值观念对于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如何行事、如何对待他人有着巨大影响。
2. 精神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是一种深奥的文化精神,这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所表现出的文化传承和智慧,能够培养出人们的道德风尚和个人素质。
例如,在现代时期,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往“文化”,更加关注茶道、炱散、瑜伽等教育活动,这也体现出新时代对于精神文化的不同层面需求。
3. 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丰富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化体系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
中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涵盖了哲学、宗教、文艺等多方面的文化。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赋予我们不同的人文关怀,有助于我们增强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推广传统文化,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1. 传承与创新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文化需要在接受现代文化的同时保持其特点,任由其发展演化,这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传承与创新才能够完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融合的目标。
例如,很多传统文化活动比如武术、中医对于当代生活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同时,创客文化的兴起,也让许多创客们通过传统文化体系的理念和方法来进行创新。
2. 国际交流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是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当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价值意义及对策
当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价值意义及对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也是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还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和ética。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变得越来越重要。
1.历史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的结晶。
它记录了中国的历史和人民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也反映了全球文明的多元性和互补性。
2.文化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包括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戏剧、饮食、建筑、服饰等多个方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独特面貌。
它不仅给人们带来审美的享受,也启迪了人们对世界和生命本质的认识,促进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
3.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讲究“仁爱”“忠诚”等道德准则,在其中蕴含着宝贵的人文精神。
这些价值观可以引导人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在复杂多变的时代中寻求稳定、和谐和幸福。
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现状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许多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和文化断层,许多传统文化艺术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
另一方面,现代科技和全球化的影响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一些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应该被现代文化所代替。
1.推广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古典文艺、民间文化、历史文化等多种形式,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尊重和鉴赏中华传统文化。
2.加强教育培训在学校和大众教育中,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培训,为今后的文化传承创造更为有力的人才支持。
3.保护文化遗产加强传统建筑、古迹、文物的保护和传承,让后人能够继承和欣赏古代文化遗产。
4.促进文化创新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出新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从而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5.提高文化自信加强政府、媒体、艺术家等多方力量的合作,共同提高中国人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骄傲感,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生态中保持独立和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世纪的脚步已日趋临近之际, 世界文化结构也面临着重大的转换。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尽管西方现代的强势文化自近代以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最后被证实其强势并不能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而一统天下。
而世界新兴地区的崛起, 不仅从政治、经济, 也从文化方面改变着世界的格局。
各种文化的多元并存, 可以说是新世纪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鉴于此全新局面的出现, 为了更好地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进一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及世界文化的发展, 我们有必要由这一新的视域来再度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立足于当代, 以面向未来的世界历史眼光考察其现实状况, 并在此客观基础上对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实际价值作一番全方位的透视, 本文拟就此进行初步的探求以求其中真义。
那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呢? 要说明这一问题, 首先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简要回溯一下历史。
众所周知,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世纪时代曾经创造过举世瞩目的东方文明, 然而近二个世纪以来, 它却备受蔑视、挑衅、挫折与打击。
清朝末年, 一些怀抱救国图强宏愿的仁人志士, 在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时, 已逐渐清醒地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种种流弊, 纷纷冲破儒学传统的束缚, 力倡变法, 以图改良, 于是, 西学东渐之风自此大盛。
到辛亥革命时期, 儒家建制自上而下被彻底摧毁, 虽然就民族文化传统深层结构而言并没有受到致命打击, 但从此以后, 失去其具体的托身之所的儒学确已变成了“游魂”, 再也无法恢复它以往那种君临天下的地位。
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本身即是以反传统为其重要标志的, 由于对传统文化的严重误解, 导致“五四”激进分子对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采取敌视的态度,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致使“五四”以后教育界的主流视“读经”为大戒, 一般人不但平时接触不到儒学, 而且耳濡目染多为讥骂之词, 于是, 儒家的源泉至少在知识阶层中确有渐呈枯竭之象, 而此后近四五十年间, 更因民间社会被消解、荡涤而逃遁无地。
一直到20 世纪60 年代末, 美国汉学家勒文逊还认为, 儒家将会是只有在博物馆里面才找得到的东西, 而国内在文革时期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扼杀更是史无前例的。
此时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受了一百多年的不断攻击与剿杀之后, 似乎已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然而从70 年代开始, 随着日本与所谓的四小龙——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的经济起飞, 人们再次目睹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的潜力与魅力, 于是重新引起了海内外的普遍关注, 掀起了文化热潮。
然而这一切似乎只限于学术界, 从总体上来看, 改革开放的20 年, 由于国门大开, 西方文化思潮纷涌而入, 人们的注意力往往更多地集中在外来的先进文化上而忽略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加之以上种种历史的原因, 使得一代代国民“很少见到、听到”中华文化的精粹, 在他们的文化记忆中, 更多的是对它的否定与批判, 以致于对自己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到“陌生”、“反感”、“怀疑”,甚至是“排斥”、“厌弃”、“打倒”。
可以说, 这一令人堪忧的现状,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十年来, 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为宗旨的政策及相关法令, 并将其与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在一起, 推广普及教育, 然而时至今日, 尽管整个局面有所改善, 但总的成效却并不令人乐观。
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有关这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展开与深入, 而另一原因, 既是最重要的, 也是最易被忽视的, 那就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之时往往只注意到突出其精神层面的道德价值, 而不注重对其现代价值进行全面系统的挖掘与宣传。
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长此以往, 在人们的头脑中, 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就只剩下了其德育功能, 更何况抽象、空洞“口号”式的宣传非但于事无补, 反而容易使人产生抵触心理, 导致此项工作难于落实到思想意识的实际层面, 最终其结果只能是传统文化渐趋僵化、了无生机。
这显然有违于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正如西方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那样, 文化“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 而是生命洋溢的, 有如一道洪流, 离开它的源头愈远, 它就膨胀得愈大。
”如上所述, 我们不难推断出这样的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绝不缺乏不断发展自我的内在机制, 要改变目前的滞后现状, 关键是要发掘、梳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重建文化主体意识, 正确地把握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 唯有如此, 传统才会深入人心、生生不息, 对社会与人类的不断发展发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其实,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问题, 学术界不少同仁都曾论及它的重要性, 但同时亦指出要完成这项课题的艰巨性, 在此拟从生活层面、经济层面、精神层面分别对其在当代的实际价值进行初步探究。
(政治层面的价值因其多为负面而不再单列)1、传统文化的生活价值。
我们知道,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旧式农业文化, 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文化, 一种自然经济型文化, 然而, 传统文化尽管听起来颇有形上之趣, 而实际上它是指的一些实实在在、非常具体的历史存在, 有些成为物化的文化(器物、建筑等) , 有些上升为精神性的文化(思想、学术及日常生活方式等)。
从文化满足人类与社会的多元性来看, 文化的价值决不是单一的, 而是丰富多彩, 其中, 文化满足人和社会一般生活需要的属性, 我们统称其为传统文化的生活价值, 它既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物化了的文化,同时也包括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本方式这部分非物化的文化。
就物化了的文化而言, 虽然其价值不可能上升到某种令人不敢仰视的高度, 但它毕竟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满足了人类生活需要, 为人类提供生活养料,增添生活情趣, 使人类生活丰富多彩, 如称誉海内外的中国“食”文化,“服饰”文化及“建筑”文化等等, 无不充分体现着中国人的独特的民俗风情及审美情趣, 因此对这部分物化了的文化, 我们应有正确的态度, 既不能因其属于日见庸常而视之为庸俗, 否定其基本价值, 也不能因为其属于“价值”范畴而任意拔高, 它应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再说生活层面中非物化的那部分传统文化, 就其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及发展而言, 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其进一步的探寻、发掘, 其惊人的现代意义和价值日益显现出来, 如传统文化中常为人所乐道的中庸之论, 所谓“中庸”就是要求人们在待人接物的为人处事过程中要学会执其两端, 言谈时要注意分寸, 成语“过犹不及”就是对它最好的写照。
又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古代一直盛行“天人合一”论, 这一思想其实是告诫人们, 人应像爱惜自身一样善待自然, 不能破坏、侵害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人应与自然保持一种终极意义上的协调关系。
毋庸置疑, 这些中国古代朴素的思想理念对现代西方的极端个人主义及生态危机等社会病而言是一剂有效的良药, 因此作为传统文化现代价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
2. 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
诚然, 代表农业文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自近代以来在西方工业文明强势侵逼之下已日趋衰落, 长期处于被压抑、被排斥的地位, 然而二战以后, 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迅速腾飞, 却令世人在震惊之余像哥伦布第一次发现新大陆一样重新重视起中国传统文化来, 并把解救西方文明病的希望寄寓在它的身上, 坚信西方现代化所带来的有害的危险的并发症需要用“东方药”来医治。
那么, 中国传统文化中究竟有哪些内容是有利于经济发展, 可以用作救治西方文明病的妙方呢?虽然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是近年来才开始加以发掘的, 然而其作用之巨大、意义之深远已不可等闲视之了。
以下仅就儒家的“仁”与“和”的思想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来略加说明。
先来谈谈位于儒家伦理思想之首的仁爱思想吧,“仁”就其基本涵义而论就是爱人, 即爱他、利他、成就他人的精神, 在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 它的含义相应地转化为劝诫人们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要注意其他企业的利益, 顾及到社会整体利益, 它让人们自觉意识到只有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了,只有其他各行各业都很好发展了, 自己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
这种思想对西方文明过分追求竞争所带来的不择手段、尔虞我诈、人际关系冷漠、社会纷争不断无疑是具有补救作用的。
而“和”的思想几乎渗透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关系等各方面,“和”所强调的团结一致、和睦相处对缓解现代西方生态危机、人际关系紧张及社会纷争也是功不可没的。
以“和为贵”的日本, 在其工业化过程中,之所以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工潮”与此种思想可谓息息相关, 而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也就在这里得到又一次有力的体现。
由此可见, 传统文化中一些思想对经济的发展的确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新加坡政府正是由于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 才在1998 年10 月的《联合早报》中明文指出, 要把能否恢复发扬传统价值观提高到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
从发展眼光看, 这一声明也不算夸张之举。
3.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部份, 它是人类文化价值的提炼和浓缩, 对人类进步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因此历来备受国人重视, 可以说, 中华文化又被称作“崇德”型文化与此不无关系。
强调善行, 追求崇高的思想品质, 向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
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是传“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及“愚公移山”里就已富有激励、鞭策人奋发向上、顽强不屈的精神了, 此后又有如“厚德载物”、“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等著名的观念与命题, 代表了我国思想道德修养和品格情操的最高境界, 这种民族精神渊源流长, 既是民族活力所在, 也是民族凝聚力所在,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造就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品格, 而现在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仍具有巨大的现代价值, 为此, 诚如上所述, 党和政府对传统的美德教育尤其重视是十分有远见的睿智之举, 不过要将中央这一精神落实到实处, 还需大家共同的努力。
综上所述, 在人类进入世纪之交时,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与文明获得了新的认同和价值, 但其负面的价值也依然存在, 如主要体现在政治层面的“人治”思想、强调“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及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态“三纲五常”等等都极易导出盲从权威、愚忠愚孝、虚伪做作、讲究关系等消极结果, 因此, 对待传统文化人们更应保持一份理性, 在梳理、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同时, 应重以“对话”或“互读”的方式促使传统在现代社会的更新与创造性转化, 打破“五四”以来横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人为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