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城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渐成规模,示范初显:多数绿色生态城区或其核心建设区域的用地规模控制在 3-10 平方公里左右,因此相对较为容易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建设规模。各地绿色生态城区的规 划建设已经普遍展开。各城区都能按照城市综合开发模式,开展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 环境整治和各类地产项目开发,同时加强低碳生态技术的应用,部分城区主要的河湖景观、 城市干道已经形成,建筑量已具有相当规模[10]。
在开发模式上,目前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开发主要采取了政府主导、市场响应、社会有 限参与的模式。从其开发主体来看,主要有国际合作、部市共建、城市政府主导和开发商 主导四种类型。城市政府主导开发为政府设置管委会或成立城投公司通过招商引资、土地 出让、规划建设管理等手段来主导规划建设。这一部分开发模式占到绿色生态新区的多数, 部分城市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新城建设实施方案和工作机制,但也存在一些新城开发仅冠以 生态城的名字,但未采用真正的生态理念和技术措施来推动开发建设。开发商主导开发的 绿色生态城区多数为生态旅游度假、休闲养生、高端居住类的房地产建设项目。此类项目 通常规模较小,很多仅以绿色生态城作为噱头进行宣传和炒作,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生态城, 但其中也不乏部分有远见的开发主体有志于生态城开发建设,大力推动以绿色建筑、低碳 社区为主的开发项目[9]。
突出的地区,这类实践活动在全国开展较少。但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各级城市的增量发展 空间会逐步减少,届时针对既有地区的绿色生态改造将成为主流,应在实践方法和适用技 术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以上面的新建绿色生态城区为例,从建设规模来看,项目用地规模均较大,平均达到 近 70km2;平均人口规模超过 40 万,已达一个中等城市的规模;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 1km2 以内,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和紧凑集约用地的发展原则。从分类统计来看,50km2 以上规模 的新区项目占到近一半,多数为 2012 年以前经济发达地区规划建设的大规模新区;从 2012 年以后,20km2 以下规模的中小型新区项目明显增多,且中东西各区域均有覆盖,这 显示出国家对于新区发展政策引导的积极作用,也体现出了各地方政府发展新区趋于务实 和理性。
2012 年 4 月,《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为推进绿色建筑的 规模化发展,鼓励城市新区按照绿色、生态、低碳理念进行规划,发展绿色生态城区,中 央财政对经审核满足条件的绿色生态城区给予基准为 5000 万元的资金补助。2012 年底, 财政部、住建部在已获评试点的城区中批复中新天津生态城、唐山市唐山湾生态城、无锡 市太湖新城、长沙市梅溪湖新城、深圳市光明新区、重庆市悦来绿色生态城区、贵阳市中 天未来方舟生态新区、昆明市呈贡新区 8 个项目成为全国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地区,授予每 个项目 5000 万的补贴资金。
3)专家评审:评审委员会的专家通过审查资料、听取汇报、质询、讨论等程序为参 选功能区打分;关注申报功能区因地制宜的绿色生态路径及特色和创新点。
与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评选相比,北京市增加了资料初审和现场考察环节,在资料初审 环节,对照评价标准筛除不符合申报条件城区,对符合申报要求城区进行技术材料打分。 在现场考察环节,对申报城区的是否实施或是否具备实施条件作出评判,对已有一定完成 度和显现效果的城区适当鼓励。
1)资料初审:申报材料进行初审,符合申报条件的,列入评选范围;由评审委员会 结合申报城区自评与评审委员会核查结果确定最终初审得分。
2)现场核查: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就申报城区系统设计、组织管理、实施推进、特色 创新等情况进行现场考察并打分;重点核查用地布局、生态环境、绿色交通、能源利用、 水资源利用、绿色建筑等领域的规划建设和实施情况。
从实践类型来看,主要分为择址新建的绿色生态城区、既有地区的绿色生态改造以及 灾后重建的绿色生态城区。其中绝大多数是在既有城区临近择址新建,这一类型的实践受 到的现状约束性因素较少,可将绿色生态的理念及技术贯穿在规划、建设、运营整个过程 中,全方位的开展建设活动,开发建设见效较快。但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人口、产业集聚 难度大。相对于建设绿色生态新区,既有绿色生态城区改造的实践需要结合城市更新进行, 相对见效缓慢,不易大规模的开展实践,因此除了上海、深圳、北京等少数土地供需矛盾
依托城市,精心选址:多数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选址均可做到结合城市整体空间拓展, 处于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上,是城市近期重要开发地区,地理区位、交通条件以及自然本 底较好、市场开发潜力大,具备较好的吸引人口集聚的潜力。
统筹规划,引领发展:各城区的规划均能按照低碳生态的理念进行编制,通过邀请国 内外低碳生态城市、绿色建筑等方面的专业队伍,甚至开展国际咨询完成了城区总体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并把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交通等指标作为控 规内容来引导城区发展。
专设机构,加强组织: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是保障绿色生态城区能够长效、有序发展 的重要因素之一。各城市政府为了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均成立了相应的管委会,并引 入城投公司或房地产公司进行土地的整理、投融资、一级开发,部分城区还通过跨区域合
作或专门设置由城市政府主要领导领衔的低碳绿色推进办公室或领导小组,来保障绿色生 态城区的有序、健康发展。
2、注重落实:多个环节评审综合现场考察强调落地实施 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评选原则上每年评审一次,评审工作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负责 组织实施。北京wk.baidu.com规划委员会确定的评审委员会按照资料初审、现场核查、专家评审等三 个环节,综合考虑城区代表性与示范意义、规划编制合理性及可行性、建设进度及资金落 实情况、城区能力条件、机制创新程度等因素,择优确定纳入示范的城区。
3 绿色生态城区实践 3.1 国家生态城区建设现状:全面开花,进展各异 住建部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 2011 年前,通过国际合作、签订 部省、部市合作协议的方式(深圳市、无锡市、河北省、上海市),推进了中新天津生态 城、唐山湾生态城等 12 个生态城试点工作。
第二阶段结合生态城市试点情况,为规范工作提出《低碳生态试点城镇申报暂行办 法》,推进低碳生态城市试点。2012 年 9 月,住建部进一步加强对低碳生态试点城镇的支 持力度,对低碳生态试点城镇和绿色生态城区工作进行了整合。并于 2012 年 10 月、11 月 先后批准了长沙梅溪湖新城、昆明呈贡新区、重庆悦来生态城、池州天堂湖生态城、贵阳 中天未来方舟生态城等五个新城区为绿色生态示范城区。2013 年住建部继续先后两批批注 了 13 个城区为绿色生态示范城区。2014 年共有两批 27 个城区申请,目前待审批[8]。
政策扶持,加快推进:除去贯彻执行国家绿色生态城区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各地方针 对绿色生态城区的特点出台因地制宜的扶持政策和技术标准,在城市规划管理、土地指标、 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和相关的技术标准,并动员各级政府和部门, 在前期做好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分工负责,加强协调,强力推进绿色生态城区的 规划建设。
4、经验推广:系统设计,扎实推进,持续深化完善 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工作从政策、标准、技术、管理等多领域全面推进,具有明确 的技术标准作为引领,使全市各个功能区在规划建设工作中有章可循。本次绿色生态示范 区评选中参评功能区类型多样,包括新建城区与既有城区,有中心城区的核心 CBD,也有 远郊区县的生态发展区,既有单项功能为主的科技园区,也有复合功能形态的城市金融商 务区。参评功能区多具有完善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指标体系,进行土地、交通、生态环境、 资源能源等专项的系统规划,并通过机构设置、配套资金、管理政策等实现组织保障到位, 有效扎实的推进实施工作。在规划管理中以绿色建筑为重点突破,强调具体生态指标与控 制性详细规划及土地出让条件结合的落地途径,使绿色生态要求进入到法定规划的程序中。 同时,部分功能区尚需注重低成本、适宜技术的应用,合理统筹建设时序,加强职住平衡 的考虑,在以后的规划建设中持续深化和完善。
3.3 绿色生态城区实践总结:成效与问题并存 从住房和城乡建筑部调研组组织对获评绿色生态城区进行实地调研情况来看,这些绿 色生态城区作为先行先试的实践案例,多数可以满足用地规模合理、土地利用集约和建设 周期适宜的基本要求,在已有政策和规划的引导下,大多数已经开展了建设实践的探索, 并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城区选址、规划编制、机构保障、政策扶持起到了一定的示 范作用。
3.2 地方绿色生态积极探索:北京市在行动 随着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和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省市开 展了绿色生态城区推进的建设实践,江苏省从 2010 年开始,省级节能减排专项引导资金支 持内容增加了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鼓励区域的绿色技术集成实践,获评的建筑节 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给予不低于 1000 万元的补贴。山东省从 2013 年开始启动省级绿色生 态示范区的评定,2013 至 2015 年共获评 21 个示范城区,每个城区给予 1000-2000 万元的 奖励资金。湖北省也从 2014 年起先后评选 14 个绿色生态示范区。先行的各个省市从顶层 设计,政策引导方向推进着绿色生态由单体建筑向集中成片的示范区发展。
3、示范价值:强调北京特色,技术突破与机制创新并重 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的评选侧重对申报城区示范价值的考量,强调申报城区在北京 市具有示范意义,对同类型城区起到突出示范作用或在政策制定和机制创新上具有推广价 值。
最终确定北京未来科技城、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为首批北 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新首钢高端产业服务区、中关村翠湖科技 园为第二批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获选示范试区的共同特点包括有完善的绿色生态规划 指标体系,倡导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并循环利用固体废弃物。示 范试点城区在创新管理机制、智慧的城市运营系统及低碳生态技术集成方面均进行了有效 探索,其经验可在全市甚至全国类似条件城区推广应用。
在上述政策及资金激励下,各地积极展开绿色生态城区及绿色建筑规模化建设实践。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上百个名目繁多、种类不同、大小各异的绿色生态城区项目。将全 国 31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作为检索范围,以“生态城”、“绿色 新区”等为关键词进行网络检索,可检索到绿色生态新区项目共计 139 个
以上述 139 个新区项目为分析对象,从空间分布情况看,这些新区主要集中环渤海、 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和湖南、湖北等中部城市群,一方面表明这些地区经济和 政策环境为生态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绿色、生态、低碳已 成为新兴经济地区的战略发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西北、西南等一些经济相对落 后的地区也开始积极开展绿色生态实践探索,将生态和环境优势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推动 力,绿色生态发展不再是发达地区的专利。
北京市作为首善之区,近年来也一直致力于对绿色建筑及绿色生态城区的建设的积极 探索。自 2013 年制定《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评价标准》以来,已经于 2014、2015 先后 两年评选出 6 个绿色生态示范区以及 4 个绿色生态试点区。下面以北京市为例,重点介绍 典型城市通过绿色生态发展思路的延续和系统化的工作举措,在推进路径上,从绿色建筑 示范项目到绿色生态示范区,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逐步推进方针。
1、标准先行:以获批的评价标准作为评审重要技术依据 由于绿色生态城区的规划建设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规划编 制、实施与评价管理中还存在着标准缺失等问题。2013 年,经过明确工作内容和技术路线、 确定指标体系和评价类别方式、试点评估等多个工作阶段,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编制了 《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评价标准》和《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规划技术导则》。通过对 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分析、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试点区的技术要点的提炼、以及北京市在各 个领域的现状及问题的挖掘探讨,建立起涵盖绿色生态示范区规划、建设、管理全生命周 期的技术引导、监督核查与后期评估机制,以更有效地落实生态策略,总结经验教训。其 中《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评价标准》是 2014、2015 年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评价的重要 技术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