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课件-第六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及国际贸易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PPT课件

贸易的基础
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
业内贸易
❖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2020❖/2/19 双寡头市场——古诺模型
❖ 寡头垄断与产业内贸易
探讨寡头竞争市 场条件下产业内
贸易的基础 8
❖ 关键性问题:
1. 掌握外部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 掌握不完全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特别是垄断
2020/2/19 竞争条件下的国际贸易。
需求方面 消费者偏好
(需求相似/ 相异理论)
国际贸易
2020/2/19
基础
5
2020/2/19
保罗·克鲁格曼
❖ 20世纪70年代,美国 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 曼(Paul Krugman) 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 家提出 “新贸易理论 ”;
❖ 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说 明国际贸易的起因和 利益来源,对产业内 贸易的基础作出新的 6 解释。
第六章 规模经济、 不完全竞争 与国际贸易
2020/2/19
☆本章进入“国际贸易的不
完全竞争理论模型”,又称
为“新贸易理论”
1
★第一章:
“两国没有贸易的充要条件”的知识回

(1)两国相同商品的生 产函数相同 (2)两国相对要素禀赋 相同
要素生产率不变 资源禀赋不变
生产可能 性边界形
状不变
(3)两国消费偏好相同
❖ 现实中国际贸易所表现出的特征与比较优势 理论所预期的情形并不一致;
❖ 然而,战后的国际贸易状况却是相反的,发 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制成品贸易占全球贸易一 半以上,即产业内贸易;而发展中国家与发 达国家之间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在世界
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减少。
❖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能解释战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6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6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这个厂商数就是该行业的均衡厂商数,因为 没有厂商愿意进入或者退出某行业。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6-21
垄断竞争
• 如果某行业的厂商数不等于均衡厂商数, 那么厂商就会进入或退出这个行业。
如果价格超过平均成本,该行业就会盈利, 更多的厂商就会进入该行业。
6-15
垄断竞争
AC = F(n/S) + c
• 随着行业中厂商数量n的增加,因为每个 厂商的产量减少,平均成本增加。
• 随着行业总销售的增加,因为每个厂商 的产量增加,平均成本减少。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 随着行业中厂商数量n 的增加,因为厂商面临 的竞争越激烈,各厂商的产品定价越低。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6-20
垄断竞争
• 在某一厂商数水平下,厂商的定价和平 均成本相等。
• 在某一厂商数水平下,每个公司赚取的 利润并没有补偿所有的成本(包括生产 成本):价格和平均成本相等。
6-26
行业内贸易
• 根据李嘉图模型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可知,各 国进行专业化的生产。
在发生在两个行业之间的贸易是行业间贸易。
•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设:
本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棉布,而外国进口棉布。
外国是劳动充裕的国家,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粮食,而本国进口粮食。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国际经济学之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之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引言 一、H-O理论前提假设过多,不切合实际,在解释当 今国际贸易问题时遇到困难。(“里昂惕夫之谜”、 “产业内贸易”)
二、通过放松H-O理论的一些假设条件,例如存在规 模经济效应、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各国间的技术水 平差异、运输成本和环境成本的存在等,诞生了一些 新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相关概念: (一)规模报酬递增:指产出水平增长比例高于要素 投入增长比例的生产状况。 (二)规模经济效应: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 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
三、运输成本与产业选址(国际分工) (一)资源定向型产业:产业选址靠近原材料产地, 如采矿、钢铁、基础化工。 (二)市场定向型产业:指产业选址靠近产品最终销 售市场,如软饮料产业。 (三)流动性产业:较高的价值/重量比例,故流动性 较强,运输成本不成为国际分工决定的主要因素。如 IT产业。
四、环保标准、产业选址与国际贸易 (一)环保标准:指一国允许的某一产业所造成的水 污染、空气污染、热污染及废物堆积而引起的污染程 度。
二、规模经济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模型 图6.1:基于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 结论: (一)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存在,一旦产生分工与贸易, 两国会达到完全分工的状态。
(二)两国各自无论在商品X还是商品Y上实行完全分 工是没有区别的,在现实世界上,这种分工模式可能 是由于某种历史原因造成的。
FIGURE 6-1 Trade Based on Economies of Scale.
案例研究6.2:美国汽车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二、关于产业内贸易的几点讨论 (一)产业间贸易的理论基础为H-O理论,这一理论 很好地解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型贸易的 成因。产业内贸易则基于产品差别(垄断竞争)与规 模经济效应,对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贸易有 很大帮助。 (二)在现实中,所有国家都可以利用规模经济效应 进行差别产品的生产,可以想象,某些小国也可以向 大国出口某些种类、款式的商品。

国际经济学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PPT精选文档

国际经济学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PPT精选文档
12
Figure 6-6: Trade in a World Without Increasing Returns
Home (capital abundant)
Manufactures
Food
Foreign (labor abundant)
13
如果制造业是一个垄断竞争行业, 世界贸易将由两部分组成:
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
生产设备及供应的专门化 劳动市场共享 技术、知识外溢
25
外部经济与收益递增
外部经济可以引起国家产业水平上的规 模收益递增。
存在外部经济的行业规模越大,生产成 本越低,导致该行业有向下倾斜的供给 曲线
行业产出越大,厂商愿意销售其产品的价格 越低。
26
外部经济和贸易模式
大规模从事某一行业产品生产的国家往 往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
若行业中竞争者越多,自己的价格越高,则 该厂商销售量越小
7
市场均衡
市场中厂商数越多,则竞争越激烈,相应 的行业定价也较低。这一关系由PP曲线反 映。
厂商数越多,各厂商的销售量越少,因而 平均成本较高。这一关系由CC曲线反映。
当平均成本与价格相等时,即在PP曲线与 CC曲线的交点,形成均衡的价格与厂商数。
Interindustry trade
Intraindustry trade
15
行业内贸易和行业间贸易的主要区别:
行业间贸易反映出比较优势,而行业内贸 易不反映比较优势。
行业内贸易的模式是不可预测的,而行业 间贸易的模式确是由国家之间的内在差别 所决定的。
行业内贸易与行业间贸易的相对重要性取 决于国家之间的相似性。
国际贸易中最普遍的价格歧视。 厂商对出口产品制定的价格低于其

国际经济学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本节介绍埃塞尔于1982年提出新贸易理论的外部 经济模型 2018/11/30 10

第一节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规模经济:

泛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 而递减 一种是内在的,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 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 降; 另一种是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而对整个行业来 说是内在的,即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 11 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
为X产品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从而X产品的 生产成本相对更低,相对价格也低于小国。
2018/11/30 24
◎国际分工的格局如何确定?
3. 进口保护或出口促进等政策措施的采

日本在经济发展初期 东亚“四小龙”经济腾飞 拉丁美洲的发展初期
2018/11/30
25
作业:
1. 思考本章课后思考题1、2、4题。
第六章 规模经济、 不完全竞争 与国际贸易
☆本章进入“国际贸易的不 完全竞争理论模型”,又称 为“新贸易理论”
2018/11/30 1
★第一章: “两国没有贸易的充要条件”的知识回 顾
(1)两国相同商品的生 产函数相同 (2)两国相对要素禀赋 相同 (3)两国消费偏好相同 (4)规模收益不变 (5)两国市场完全竞争 性,不存在外部经济性
2. 画图完成本章课后第2题。 3. 预习“第二节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

2018/11/30
26
第二节 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

按市场结构划分的四种市场类型
厂商数目 产品差别程 度 很多 很多 完全无差别 有差别 对价格的 控制程度 没有 有一些 进出难易 程度 很容易 比较容易 接近商品 农产品 轻工业产 品、零售 业 钢、汽车 、石油 公用事业 ,如水、 电

国际经济: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① 不同市场需求弹性不同;
市场需求弹性不同,企业才会有差别定价的动机;
① 市场相互分割。
市场如果不能分割,产品将从低价市场流向高价市场,实现不同市场 上的价格均等,使倾销失效。
倾倾销销的的类类型型
① 持续性倾销: 市场需求弹性不同, 采用倾销实现利润最大化。 弹性大的市场定低价: 对于需求价格弹性为e的市场,边际收益: MR=P(1-1/e). 实现利润 最大化的条件下, 两个市场上追加单位产品销售获得的收益(即边际 收益)应相等, 即 MR1=MR2; P1(1-1/e1)=P2(1-1/e2); 在外国市场的 需求弹性大于本国市场时(e2>e1), 外国的价格应低于本国(P2>P1 ) 。
② 掠夺性倾销: 以低价销售打跨国外竞争者,达到占领国外市场的目的, 在取得成功后, 提高价格,获取垄断利润。
③ 偶然性倾销: 在国外市场低价销售暂时剩余的产品。
关关于于倾倾销动动机机的的数数值值说说明明
假设本国市场需求弹性比外国小,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为5。 产品价格为10时,本国与外国的销量分别为20与15,总销售额为350,
垄断竞争模型的假设
① 同类产品的生产厂商生产具有一定差异的产品; ② 每个厂商把竞争对手的价格看成既定价格; ③ 短期内存在垄断利润,长期没有垄断利润; ④ 行业的总销量不受平均价格影响。当某一企业产品的价格与该行业所
有产品的平均价格相同时,对该企业产品的需求等于行业内单位企业 的平均需求; ⑤ 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行业。
行业内贸易的模式不易预测。通常用产业政策、历史因素和偶然因素 解释产业内贸易模式;
产业内贸易引起的再分配效应小,政治上易于被接受。
第四节 倾销
倾销销概概念念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步的发展和扩大,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也更加紧密。
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总结词
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促进全球 经济增长、提高生活水平、增加就业机会等。
详细描述
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促进全球经 济增长、提高生活水平、增加就业机会等。通过国际贸 易,各国可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配 置和经济的最大化效益。同时,国际贸易还可以促进技 术的传播和交流,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然而,国 际贸易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贸易不平衡、贸易 摩擦、环境保护等,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和协商,共同应 对和解决。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的相互作用
01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 系。
02
规模经济的存在可能导致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而国际贸易又可能 进一步加剧这种市场结构的不完全竞争程度。
03
同时,国际贸易也可能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进一步影响市场 结构和竞争程度。
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
技术进步
01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过程变得更加高效,降低了单
位产品的成本。
专业化分工
02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分工更加精细,提高了生产效率

固定成本分摊
03
大规模生产使得固定成本得以分摊,降低了单位产品的成本。
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促进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使得企业能够以更低的 成本生产产品,从而在国际市场 上更具竞争力,促进了国际贸易 的发展。
技术转移与创新
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可能通过技术转移和合作创新等 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影响国际贸易的不同国家的价格可能存在差 异,这可能导致国际贸易的不公平竞争。

国际经济: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PPT版】29页PPT

国际经济: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PPT版】29页PPT

外部规模经济: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本国的行业规模,行业规模越大,生 产单位产品需要的成本越低。(如半导体等产业)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时,对 于单个企业而言, 单位产品的生产费用随企业规模的增加而递增; 对于整个 行业而言,单位产品的生产费用随行业规模的增加而递减。
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
同行业企业在一国或一个地区的集中(如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硅谷的半导体 工业,美国南加洲的电影业,纽约的金融业)能够形成如下效应, 从而提高 生产效率:
① 专业设备和服务供应商队伍在本国或本地区形成,关键设备和服务变得便宜 和易于获得;
② 同行业企业间的劳动力流动容易,便利企业利用专业人才和专业人才获得新 的工作机会;
③ 企业间专业人才的接触机会增加,产生知识外溢效应;
④ 同行业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使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迫使企业进一步改进 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垄断竞争模型的假设
① 同类产品的生产厂商生产具有一定差异的产品; ② 每个厂商把竞争对手的价格看成既定价格; ③ 短期内存在垄断利润,长期没有垄断利润; ④ 行业的总销量不受平均价格影响。当某一企业产品的价格与该行业所
有产品的平均价格相同时,对该企业产品的需求等于行业内单位企业 的平均需求; ⑤ 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行业。
衡量产业内贸易大小的重要指标为产业内贸易指数,该指数的定义为: 1-‫׀‬E-M‫׀‬/(E+M) 其中E为某产业的出口, M为进口。 当某行业的进口与出口相等时,指数为1, 而某一行业仅有进口或 仅有出口时, 该系数为0。产业内贸易指数越大,产业内贸易越明显。
产业内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19年美国在半导 体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81,计算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91, 而电子通信设备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达到0.99;

(免费)国际经济学--第6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免费)国际经济学--第6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贸易利益
A国的消费均衡点是CA,B国 的消费均衡点是CB 可见A国从国际贸易中得到更 多的好处 均比封闭条件下的福利水平要 高
CB E
0 Y
T
Pw CA
Pw T’
四 开放条件下两国的均衡
国际分工格局
思考:A国和B国的情况完全相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 如何确定?
四 开放条件下两国的均衡
Y
0
X
二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影响生产可能性边界形状的因素
总结: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取决于“要素密集度”和“规模 经济”两股“力量”的对比
二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
假设:规模经济的影响超过了要素密集度差异的影响,因此生 产可能性边界凹向原点,即对应着机会成本递减
重点
市场均衡状态下,市场规模大小与厂商数目以及厂商产量之间 的关系 开放条件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 封闭和开放情况下比较厂商数目和产量 规模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的积极效应和社会福利
前言
关于理论框架的说明
内在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递增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是相对立的

因此需要在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一个理论框架 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它与企业集中所促进的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知识外溢、 技术扩散、劳动力市场共享等因素有关
例如行业地理位置的集中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行业知识 和技能的积累,即阿罗的 “干中学”
一 规模经济的含义
外部规模经济
好莱坞经济学
美国最大的出口部门之一是娱乐业。娱乐业在1994年 为美国在海外取得了超过80亿美元的收入,美国制作的 影片和电视节目在世界各地上映,海外市场已成为好莱 坞财政收入的支柱之一,尤其是动作片,在海外的收入 经常比在美国本土高。

国际经济学 张少军 第6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  张少军 第6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 垄断:简要复习
– 边际收益
• 厂商多销售1单位产品所获取的额外收益 • 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MR总是位于需求曲线下方
– 为了多销售一单位产品,厂商必须降低所有产品 价格,而不仅仅是最后一个 。
2021/7/22
7
图 6-1: 垄断价格制定与生产决策
成本C and 价格P
垄断利润
PM AC
AC
CC1
1 P1
CC2
2 P2
PP
2021/7/22
n1
n2 厂商数, n
19
• 从一体化市场中获利:一个具体的例子
假设汽车生产是一个垄断竞争行业:
b = 1/30,000, F = $750,000,000, c = $5000
本国和外国具有相同的成本函数
本国的汽车年销售量是90万量,外国的年销售量是160万量
• 行业内贸易与行业间贸易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国家之
间的相似性。
2021/7/22
26
图 6-7: 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下的贸易
本国 (资本充裕)
棉布
外国 (劳动充裕)
粮食
行业间贸易 行业内贸易
2021/7/22
27
• 行业内贸易的重要性
产业内或行业内贸易程度的测定
2021/7/22
28
– 大概四分之一的世界贸易由行业内贸易组成。
因而,平均成本取决于市场规模和行业中的厂商数:
AC = F/Q + c = n x F/S + c (6-6)
其他因素相等的情况下,行业中的厂商越多,平均成本
越高,得到图6-3中的CC曲线
第二步,厂商数与价格
垄断竞争模型假定每个厂商把其他厂商的价格看作既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课件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课件

力进行专业化分工,提高一些专用设备的适用
效率,因而规模经济是可能发生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许多产品的生产具 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规模经济的存在,意味 扩大生产规模,产品的成本会降低,从而为降低 价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提供基础。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针对传统H—O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践的
冲突,同解释“里昂惕夫之迷”的思路一样,当
代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P. Krugman
)和默瑞.肯普(Murray C. Kemp),通过放
松H—O贸易模型的假设,从规模经济和不完
全竞争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新发展,从而
指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也是国际贸易的基
础。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5.2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5.2.1 规模经济的内涵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指的是产出水平的增长
比例高于要素投入增长比率的生产状况。换句
话说,所有的投入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劳动

于某种历史原因造成(自然竞争产生),也可能 来源于协议分工。总之,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是规 模经济,而不是技术差距或资源禀赋差异所产生 的比较优势。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5.3 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H——O的贸易模型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产品是同质的。然而当代发达国家间的贸易 差不多一半是基于产品差别和规模经济的。产 品差别和规模经济一样也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 基础。

5.2.3 规模经济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模式
规模经济在现代经济运行中时普遍存在的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6.2.4规模经济、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分析框架:垄断竞争贸易模型 除了规模经济外,再引入要素禀赋差异这一 因素 分析方法:一般均衡分析(针对两个部门) 假设现有两个部门——X与Y,其中X是资本密集 型部门,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Y是劳动密集 型部门,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要素市场仍假 设为完全竞争结构。 假设A、B两国除了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外,其他一 切条件都相同,其中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 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在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条件下:
产出的增长比例比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高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张,平均成本(单位成本)降低。
本章结构


6.1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的含义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6.2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差异产品产业内贸 易
垄断竞争市场与差异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 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
(3)封闭条件下
Y
一般均衡点在图中的A点,在A 点相对价格线(Px/Py)与生 产可能性边界相切。 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两 国两种产品都生产,社会福利 也相同。
T

A
C
O
T’
X
图6-1
6.1.2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4)开放条件下
均衡点E对两国来说都不再是稳定的,两国
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 如果A国专门生产X,B国专门生产Y,A、B两 国都愿意将各自所生产出的产品一半与对方 进行交换,那么两国的消费点都会超过生产 可能性边界,位于图6-1中直线TT’的中点C, 这时,很明显,两国都会获益。 即使不存在比较优势,外部规模经济也可导 致国际贸易的产生。

第6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ppt课件

第6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ppt课件
;
• 平衡形状下,市场规模大小与厂商数目〔或差别产品数目〕 以及厂商产量之间的关系:
• 假设市场规模越大,那么其所能包容的厂商数目〔n〕就 会越多;
• 其次,厂商数目越多,与单个厂商平均本钱典线相切的需 求曲线就越平坦,这意味着厂商的平衡产量会随着市场规 模的扩展而上升。
• 由于一切厂商的条件均完全一样,所以平衡时,一切厂商 的产量与产品价钱也均一样,假设用M表示整个市场规模, 那么平衡时每个厂商的产量均为:q=M/n。
;
6.5 基于动态技术差别的贸易
;
6.5A1 技术差距贸易论
代表人物:波斯纳
美国经济学家
一、技术差距贸易论的内容
技术创新呵斥的国内外技术差距是国际贸易的根底
1、需求时滞〔Demand lag〕 从创新国消费出新产品满足国内需求到外国对该产品 产生需求的时滞。
2、模拟时滞〔Imi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ion lag〕
• 假设A国是小国,B国是大国。
;
封锁条件下,A、B两国的市场平衡分别为A点与B点。
❖ 市场规模扩展,
世界平衡点为W, 厂商数目为nw, 一切厂商的平衡 产量均为qw。
❖A’、B’分别
表示A、B两国开
放后的新平衡点 。
各国厂商的产量
均为qw ,A、B
;
两国的厂商数目
之和等于nw 。
• 开放后的情形
属于垄断竞争市场构造,Y是劳动密集型部门,属于完全 竞争市场构造;要素市场仍假设为完全竞争构造。 • 假设A、B两国除了要素禀赋存在差别外,其他一切条件 都一样,其中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 国家。
;
• 开放后
• A国的消费者会从B国购买Y产品,但在X部门,两国的厂 商各自消费不同的差别产品,两国消费者所消费的X部门产 品既有本国的,也有外国的,即在X部门,每个国家都既有 出口,又有进口。由于整个贸易最终必需到达平衡,所以A 国在X部门应属于净出口国,B国在X部门那么应属于净进 口国。

ppt06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ppt06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第六章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 不完全竞争 与国际贸易
本章结构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的含义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 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
垄断竞争市场与差异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 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
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 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
厂商H假设对方的产 量qF 给定不变,曲线RDH 即为厂商H的剩余需求曲 线,厂商H的边际受益曲 线MRH 与边际成本的交点, 决定了厂商H最佳产量选 择为qH。
图6-7
由图可知,对于不同的qF,厂商H的产量选择也会 不同,如果把该厂商的最佳产量选择与对方各种可能产 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坐标图上用一条曲线描述出来,就 是该厂商的反应曲线(Reaction curve)。另一个厂商也 有一条反应曲线。 厂商H反应曲线的确定。图6-8给出了在两种特殊 情形下厂商H的产量选择。在图6-8(a)中,假设对 方的产量为零,这意味着厂商H是一个完全垄断厂商, 市场总需求曲线就是其剩余需求曲线,在这种情形下, 厂商H的最佳产量就是垄断产量qM 。图6-8(b)说明 厂商F的产量对应于什么样的水平时,厂商H的最佳反 应是退出市场或将产量定为零。如图,当qF等于完全竞 争下的市场需求量qc时,厂商H的剩余需求曲线及边际 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纵轴,此时厂商H的最 佳产量选择为零。
规模经济与规模收益递增: 后者是指一种纯粹的技术特征,它指生产过 程中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 例。 当生产过程遵循规模报酬递增规律时,自然 存在规模经济,但反过来,规模经济并不要 求规模报酬递增一定存在。 在外部规模经济情况下,企业的生产过程仍 是规模收益不变的,规模收益递增只发生在 产业层次上,即整个产业增加比例大于整个 产业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

Chapter 6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

Chapter 6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


四、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
1、分析面不同 –各自从需求面、供给面分析贸易。 2、适用范围不同 –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 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 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 –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 间的产业内贸易(Intra -industry trade), 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一、运输成本和非贸易商品

运输成本:运费、装卸费及货物在运输期间的 利息费用。我们用运输成本或物流成本 (transport or logistics costs)这一术语概括了 把货物从一处运到另一处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非贸易商品与劳务:运输成本超过了两国贸易 前的价格差。

对运输成本的局部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点在图中的E点,在E点相对价格线 (Px/Py)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交,而不是相 切,这是因为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所以X 部门存在规模经济(厂商所面对的相对价格要 高于社会机会成本)。 在均衡状态时,社会福利则由通过E点与相对 价格线相切的社会无差曲线表示。 结论: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两国两种产 品都生产,社会福利也相同。


3、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模型的条件 厂商生产有差异性的产品 厂商的价格决策考虑其它厂商,忽略自己的 价格对其它厂商的影响。 –需求函数的假设: 平均成本取决于市场规模与厂商数量: 价格均等时 AC=F/Q+ c=nF/S+ c 厂商数量越多,市场价格就越低: P= MR+1/nb 均衡条件:平均成本等于平均收益(MC=MR) –垄断竞争的局限性:勾结行为与排斥行为。
一、技术差距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 规模经济: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 的增加而递减。
❖ 规模经济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内在的,即厂商 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另一 种是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而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内 在的,即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 个行业的规模有关。
二、规模经济的引入
❖ 20世纪70年代末,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克曼(Paul Krugman)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所谓的“新贸 易理论”(New Trade Theory),该理论从规模经济的角 度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来源。
❖ 在贸易理论模型中引入这一因素,又会带来两个难题,一 个是规模经济可能会导致递减的机会成本,即生产可能性 边界的形状可能不像前几章所假设的那样;但最大的难题 还是规模经济与我们前面所假定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是相 冲突的。
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 全竞争与国际贸易本Βιβλιοθήκη 结构❖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的含义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 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垄断竞争市场与差异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 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
绪言:新贸易理论的兴起
一、以比较优势原理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论,已不 能解释战后以来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一些新现象
Y
T
·C E
O
T’
X
图6-1
❖ 封闭条件下
一般均衡点在图中的E点,在E点相对价格线 (Px/Py)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交,而不是相切, 这是因为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所以X部门厂商 所面对的相对价格要低于社会机会成本(生产可能 性边界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在均衡状态时,社 会福利则由通过E点与相对价格线相切的社会无差 曲线表示。
既使不存在比较优势,外部规模经济也可导致国际 贸易的产生。
如果两国一开始都希望消费更多的 X产品,那么这意味A国X产品的出
口供给就要小于B国的X产品的进 口需求,于是X的价格就要上升,Y Y
的价格就要下降。
T
随着价格的变化,A国X产品的出口
供给就会增加,B国X产品的进口需
求则下降,最终两国的贸易达到平
❖ 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根源:
行业地理位置的集中:
随着行业集中,相应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也逐 渐完善起来,有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
“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效应: 生产中的一些技能或知识往往直接来自于实践经
验的积累,随着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来自于实践的 经验积累就比较显著了,因此,行业内每个企业都可 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
“先行优势”(First Mover advantage):在发展初期 “领先一步”的优势,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转化为成 本上的优势,从而限制了“后来者”的进入。
国与国之间市场的差别: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国家 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X),而 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将只能完全专业化生产规模收 益不变的产品(Y)。
部门间要素密集度的差异会产生一种将生产可能性 边界向外凸的“张力”,而规模经济则生产一种将生产 可能边界向内凹(机会成本递减)的“吸力”, 最终 整条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则取决于两股相反“力量” 的对比。假设规模经济的影响超过了要素密集度的影响, 因此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TT‘。
三、本章研究思路
❖ 当规模经济对厂商来说是一种外部效应,而不 是内在的时候,市场结构则仍然是完全竞争的, 即市场中厂商数目众多,规模很小,厂商行为 仍是价格接受者。
❖ 为更好地理解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 用,本章首先从外部规模经济入手,然后再引 入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介绍两种比较典型的 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模型。
衡,这时国际均衡价格pw=(Pxw / Pyw ) 要高于图6 -1中的国际均衡价格(等
于TT’的斜率绝对值)。两国的消费
均衡点如图6 - 2所示,A国的消费
点为Ca,B国的消费均衡点为Cb。
A国从国际分工与贸易中获得好处
O
要多于B国。
· Ca ·Cb ·E
图6-2
T’
X
❖ 国际分工格局的确定:偶然或历史因素。
二、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 以2×2模型为基础,做如下假设:
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 Y部门仍为规模收益不变部门; 市场结构仍是完全竞争的; 两国的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要素禀赋、消费者偏好
以及市场规模假设均相同。
所以在封闭条件下当达到均衡时,两国的相对价格 完全一致,即不存在比较优势。
❖ 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确定
❖ 规模经济与规模收益递增:
后者是指一种纯粹的技术特征,它指生产过程中产 出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
当生产过程遵循规模报酬递增规律时,自然存在规 模经济,但反过来,规模经济并不要求规模报酬递 增一定存在。
在外部规模经济情况下,企业的生产过程仍是规模 收益不变的,规模收益递增只发生在产业层次上, 即整个产业增加比例大于整个产业要素投入增加的 比例。
❖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约2/3甚至更多的世界贸易是发生 在技术、资源和偏好均比较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而发 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 的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则不足1/3。
❖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主要以制成品贸易为主,其中大部 分贸易发生在机械、运输设备等行业内部,也就是说,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且这种类型 的贸易主要集中于一些制造业部门 。
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两国两种产品都生产, 社会福利也相同。
❖ 开放条件下
均衡点E对两国来说都不再是稳定的,两国通过国 际分工与贸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如果A国专门 生产X,B国专门生产Y,A、B两国都愿意将各自所 生产出的产品一半与对方进行交换,那么两国的消 费点都会超过生产可能性边界,位于图6-1中直线 TT‘的中点C,这时,很明显,两国都会获益。
进口保护或出口促进等政策措施的采用。
第二节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 不完全竞争和市场结构
完全垄断市场 O
·

图6-3
完全竞争市场
·
B
❖ 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