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鱼池套养鳜鱼的效果
成鱼池套混养鳜鱼养殖技术研究

为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经济效益, 我县养殖鳜
据我县的鱼池条件 , 在成鱼池 、 虾蟹池 中套养 , 鱼放 5m以上鳜鱼 种 4 ~5 尾 , c O O 成活率和商 品率 可达 8 左右 , O 平均单产可达 1  ̄2 k 5 5 g以上 , 投放 的时 间越早, 鳜鱼规模越大 , 而如果在鱼种池混养鳜鱼虽
12 不 同的鱼 池 养殖方 式对鳜 鱼 的影 响 .
善的进排水系; 有条件 的鱼池 配备增氧机械 。鱼池 清整按常规要求严格进行。 鳜鱼苗种放养量的多少应视鱼池天然野杂鱼的
鳜鱼是以捕捉 、 吞食的方式捕食鲜活饵料鱼 , 2 2 鱼种 放 养 其 .
捕食是通过视觉和其它感觉器官来发现食物和辨别
1 研 究 说 明
本研究是关于水产生物饵料添加剂的制造方
的维生素 B 缺乏症等疾病 。③鱼群处 于紧张状态 法 , 即以在大蒜汁中加入维生素 B得到的蒜硫胺素 等。当养殖的鱼类遭受上述病 害时, 威胁水产养殖 溶液或以在蒜硫胺索溶液 中添加粘合剂得到的混合
者的经营 , 有时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本研究是发明 物作有效成分 , 制成养殖水产生物用的饵料添加剂。
的高低是鳜鱼套混养成败的关键 , 一般成鱼池产量 争空 间, 鳜鱼的生长必定受到限制 , 从而影响其的生
越高 , 鱼的鱼度越大 , 中溶氧越低 , 水 对鳜鱼生长越 长与 成活 。
不利。鳜鱼对水质要求高, 主要是指它对水 中溶氧
含量要求高, 特别是 7 月高温时期 , 中溶氧变 ~9 池 化幅度大 , 溶氧 ( 5 g L 充足, 鱼生 长 良好 , > r/) a 鳜 饵
一
种在克服上述养殖鱼类疾病 中能发挥很好作用的
众所周知 , 当缺乏维生素 B 时, 包括人类在 内
成鱼池中套养鳜鱼成活率高低原因及解决办法

成鱼池中套养鳜鱼成活率高低原因及解决办法
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且只吃活鱼活虾,而单养鳜鱼需要有充足的饵料鱼相配套,技术要求高,如在成鱼池中套养鳜鱼,可充分利用水体,清除野杂鱼等养殖鱼类的竞争对手,挖掘池塘生产力,提高效益,但是近几年来,有些养殖示范户反映,他们套养的鳜鱼成活率很低,有的几乎没有,对其失去了信心,通过调查分析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放养规格小,大多在3cm以下,鱼种下塘后摄食能力差,适应环境能力弱;二是放养量大,有的一亩放80—100尾,加之适口饵料不足,势必造成自相残杀;三是池塘水质环境不良,经常缺氧;四是鱼病防治不及时和不注意用药方式。
针对上述情况在养殖生产中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来切实提高鳜鱼成活率。
一、提高鳜鱼放养规格,保证下塘规格达到5cm以上;
二是根据池塘饵料来源和数量合理放养,一般667M2 放20—30尾为宜,并在鳜鱼种下塘前适量放养抱籽青虾、鲫鱼或罗非鱼,让其自然繁殖,保证鳜鱼在5—10cm时有充足的小虾可食,10cm以上有充足的杂鱼摄食。
三是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注换新水,使用微生态制剂和底改净改良水质,合理使用增氧机,做到“三开二不开”。
(如发现鳜鱼有吐出饵料鱼现象要立即开动增氧机和加注新水),并移植少量水花生净化水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四是加强防病,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要做好鱼池清整消毒工作;其次在其它鱼类用药时在使用量上,要考虑鳜鱼忍受
程度,更不能使用对其较敏感的药物,如敌百虫、氯化铜等。
总之,在成鱼池中套养鳜鱼,只有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科学饲养,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鳜鱼套养增效六措施

鳜鱼套养增效六措施作者:杨成胜孔凡超来源:《科学种养》2009年第05期鳜鱼是以野杂鱼等动物性饵料为主要摄食对象的名优鱼类,在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中,适当套养鳜鱼,不仅能清除水域中的野杂鱼类,减少水域溶氧及饵料的消耗,提高主养品种的产量、规格及效益,还可以提高优质鱼比例,使养殖效益明显上升。
在成鱼塘、河蟹塘中套养鳜鱼,生产成本增加不多,亩均增收四五百元,有的塘口甚至亩均增收上千元。
通过生产实践,笔者认为采用以下技术措施,可获得较好的套养效益。
1.选择适合套养的鱼塘并非所有鱼塘都适合套养鳜鱼,应当有所选择,具体来说:①亲鱼塘可以套养,亲鱼塘内野杂鱼多,饵料丰富,且亲鱼塘内鱼的密度较为合适,套养鳜鱼的效果较好。
②河蟹池适合套养,一般蟹池内水草较多,水质清新,饵料鱼较为丰富,鳜鱼对河蟹影响也较小,套养效果显著。
③成鱼塘可以套养,尤其以投饵为主的吃食性成鱼塘,套养效果好于以肥水性鱼为主的成鱼塘。
④中型鱼塘(10~30亩)套养效果较好,塘口面积过大过小则不太好。
⑤鱼种池不适合套养,鳜鱼生长较快,对鱼种产量影响极为明显。
⑥套养青虾的池塘也不适合套养,鳜鱼直接摄食幼虾会降低青虾的养殖效益。
⑦集约化专养池塘不宜套养,鳜鱼将影响主养鱼的摄食与生长。
⑧高产塘不宜套养,高产塘载鱼量大,水质环境变化大,对鳜鱼生长不利。
2.注重饵料鱼的培养与饲喂一般认为套养的鳜鱼以池内野杂鱼为饵即可,但到了套养中后期,随着池内野杂鱼数量的减少、鳜鱼摄食量的增加,饵料将成为制约鳜鱼产量的主要因素,必须注重饵料鱼的培育与饲喂。
①饵料鱼的要求:体型偏大、个体均匀,无硬棘或硬刺,体长为鳜鱼体长的2/5~3/5。
②饵料鱼的种类:野杂鱼中的餐条鱼、麦穗鱼、鱼等,养殖鱼类中的鲂鱼、鲫鱼、鲤鱼等鱼类的夏花鱼种,以及鲢鱼、鳙鱼的鱼种等。
③在成鱼塘进排水或投放水草时可带入一部分饵料鱼,因有些鱼卵附着在水草上。
④根据鳜鱼生长情况,适时补充投放规格一致的饵料鱼,既能满足鳜鱼的摄食需要,又便于控制总投喂量。
当年鳜鱼套养技术

当年鳜鱼套养技术鳜鱼的养殖方式有主养和套养两种。
主养需要配备鲜活的饵料鱼,养殖技术要求较高;套养可适合不同的养殖水体,尤其是在养成蟹和养成鱼等池塘中,由于生长着较多的野杂鱼,通过套养当年繁殖的小鳜鱼,既可减少野杂鱼对主养品种争食争氧的危害,实现低质鱼的转化,又不影响主养品种的生长,提高养殖效果。
主养鱼、蟹的池塘中,套养当年鳜鱼种,在不增加其它投入和管理的前提下,回捕率可达90%左右,上市率达75%,每亩池塘可另增加收入300~500元。
而鳜鱼的投入成本,每亩不超过20元,投入产出比在1∶15以上,是值得推广的一项新技术。
一、池塘要求由于当年繁殖的鳜鱼规格小,抗逆性差,池塘面积不能过大,一般在4~10亩较为适合。
鳜鱼喜欢水质清淡,溶氧高的水体,肥水塘不适合套养鳜鱼。
长期养殖的老塘口,应在冬闲季节将淤泥清出,经干塘冻晒,并确保水深达到1.5米以上,然而再用生石灰按每亩75~100公斤的用量消毒清塘。
根据这些要求,一般情况下,在蟹养殖池及草鱼、鲫鱼等成鱼主养池,都可以套养当年鳜鱼。
二、鱼种投放当年5月份前后,主养的鱼、蟹通常都已投放完毕,进入日常的管理阶段。
由于主养品种规格较大,投放当年繁育的鳜鱼种不会对它们造成伤害。
池中的野杂鱼已开始繁殖,为刚入池的鳜鱼提供了天然饵料。
鳜鱼种投放多少,应视池中野杂鱼数量而定,正常情况下,每亩水面可投放15~20尾。
为确保成活率,鳜鱼种的规格应在4.5~5厘米较为适合。
饵料鱼有充足来源的或有专池培育饵料鱼的,可适当多放一些。
三、饲养管理5月份以前水温较低时,水宜浅,水深应保持在50~100厘米,以便水温快速提高,促进鱼、蟹的快速生长。
以后随着水温的升高,水深应逐渐加深至1.5米以上,在池塘底部形成相对低温层。
进入7月份后,每5~7天加水或换水1次,每次20~30厘米,有条件的池塘可保持“长流水”。
进入高温鱼、蟹发病季节,可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量10~15公斤,也可用含有效氯5%的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消毒,使池水呈0.3毫克/升的浓度。
成鱼塘套养鳜鱼的管理技术

成鱼塘套养鳜鱼的管理技术引言成鱼塘套养鳜鱼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它可以有效地提高鳜鱼的产量和品质。
然而,要想成功地管理成鱼塘套养鳜鱼,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管理技术。
本文将介绍成鱼塘套养鳜鱼的管理技术的具体内容,帮助养殖者提高养殖效果。
鱜鱼的生态特性在介绍成鱼塘套养鳜鱼的管理技术之前,首先需要了解鳜鱼的生态特性。
鳜鱼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范围为15-25摄氏度。
鳜鱼对水质要求较高,不耐污染,对溶解氧的要求也较高。
此外,鳜鱼喜食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
成鱼塘的设计与建设成功管理成鱼塘套养鳜鱼的第一步是进行成鱼塘的设计和建设。
下面是一些关键的设计和建设要点:1. 水体选择选择适宜的水体是成功养殖鳜鱼的前提。
水体的水源应保持稳定且清洁,不受污染。
此外,水体应具备较好的水质和氧气含量,以支持鳜鱼生长和繁殖。
2. 塘口与塘底塘口的设计应考虑水的进出流动,并保证足够的水量供应。
塘底应铺设适量的细沙或石子,以提供鳜鱼觅食和筑巢的场所。
3. 塘坝和塘墙塘坝和塘墙的建设应坚固稳定,以防止水体外流和塘堤漏水。
塘坝和塘墙的高度和宽度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以保证塘面的稳定。
4. 塘深和塘形塘深和塘形对鳜鱼的生长和繁殖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塘深宜为2-4米,塘形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长方形、圆形或梯形等形状。
成鱼塘水质管理成鱼塘套养鳜鱼的水质管理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下面是一些关键的水质管理技术:1. 水质监测定期监测塘水的温度、溶解氧、PH值等关键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2. 水体通气保持水体的通气是维持良好水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增加氧气供应设备、搅拌水体等方式增加水体内溶解氧含量。
3. 底泥处理定期清理塘底的底泥,防止底泥的积累和稀释。
4. 水体补充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水体的补充,保持水量的恒定。
成鱼塘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成鱼塘套养鳜鱼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下面是一些关键的饲养管理技术:1. 饲料选择选择适宜的饲料,符合鳜鱼的生长特点和营养需求,同时要控制好饲料的投喂量,避免浪费和污染水质。
亲鱼池塘套养鳜鱼技术

2023-11-05
目录
• 亲鱼池塘套养鳜鱼概述 • 亲本鱼池建设与改造 • 鳜鱼苗种选择与放养 • 饲养管理技术 • 捕捞与运输 • 亲鱼池塘套养鳜鱼效益分析
01
亲鱼池塘套养鳜鱼概述
亲鱼池塘套养鳜鱼的定义
• 亲鱼池塘套养鳜鱼是指在养殖四大家鱼亲鱼的池塘中,按照 一定的放养比例和养殖技术要求,套养一定数量的鳜鱼,通 过合理调整放养密度和养殖结构,达到提高池塘养殖效益的 目的。
定期清理池塘底部淤泥和杂物,保持水体清 洁卫生。
消毒杀菌
监测水质
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杀菌,预防病害发生。
定期监测水体氨氮、亚硝酸盐、PH值等指 标,确保水质良好。
03
鳜鱼苗种选择与放养
鳜鱼苗种来源与选择
苗种来源
鳜鱼苗种主要来自养殖场、天然水域或捕捞的成鱼。
选择标准
应选择体格健壮、规格整齐、体色鲜艳、无病无伤的鳜鱼苗种。
降低养殖成本
鳜鱼是肉食性鱼类,可以减少 池塘中其他小型鱼类的数量,
从而降低饲料成本。
提高池塘利用率
套养鳜鱼可以充分利用池塘空 间和资源,提高池塘的利用率
和产出率。
社会效益分析
促进就业
套养鳜鱼需要人工养殖、管理、捕捞等环节,可 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丰富水产品供应
套养鳜鱼可以增加水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满足市 场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避免过度拥挤
要确保鱼类的空间足够,避免过度 拥挤导致应激反应。
放生或销售
要点一
放生
对于不需要再养殖的鱼类,可以将其放生于自然水域中 。
要点二
销售
对于需要销售的鱼类,应确保符合市场要求,提高销售 价值。
池塘鱼蟹鳜混养增效益

池塘鱼蟹鳜混养增效益为改变主养异育银鲫品质下降、供大于求、销售不畅、投资大、见效差的局面,笔者进行了特种水产和常规鱼的混养试验,现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塘试验在笔者承包塘口进行,面积为32.2亩,其中混养成鱼池一个,面积24.6亩,饵料鱼配套鱼池2个,面积各为3.8亩。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池口长方形,东西向。
混养池利用进排水河道的水位差能够长期形成微流水条件,水深为1.5~2.0米,池塘淤泥30厘米左右,配备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一台,鳜鱼种放养前5天,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0.7克/立方米(5∶2)全池泼洒,前一个月施放发酵好的有机粪肥,培肥池水,鳜鱼种放养后不再施肥。
2.鱼种放养鲢、鳙、银鲫鱼种2月份之前完成投放,放养时每500千克水加入食盐2.5千克、晶体敌百虫(90%)0.5千克,溶化后进行鱼种消毒。
鱼种放养结束后套放扣蟹。
6月10日投放鳜鱼,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在投放鳜鱼的同时,每亩套养花白鲢夏花1.5万尾。
鱼、蟹、鳜鱼种放养情况见表1。
表1 混养池放养情况品种鳜鱼银鲫花鲢白鲢河蟹规格(尾/千克)6厘米/尾16~24 2 2~3 100数量(尾)3000 4000 200 800 15003.水质管理鳜鱼放养前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40厘米,放养后池水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以上,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根据季节、天气和鱼类活动情况灵活掌握增氧机开启时间,适时适量注入新水,4月份施用一次生石灰,用量为20克/立方米,并在池四周固着一定量的水花生以调节水质,为鳜鱼和蟹提供隐蔽场所。
4.饲料及饵料鱼投喂用菜籽饼投喂常规鱼及饵料鱼,投饵率为在塘鱼体重的2%~5%,并视季节、水温及吃食情况酌情增减,4~10月份每天投喂一次。
饵料鱼的投放:在鳜鱼放养前10天先投放银鲫乌仔40万尾,鳜鱼放养第7天放乌仔40万尾,第13天放20万尾。
鳜鱼放养20天后投放银鲫夏花25万尾,亩均1万尾。
各类水体如何套养鳜鱼

各类水体如何套养鳜鱼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鳜鱼又名桂花鱼,是市场畅销的淡水名贵品种。
实践证明,鳜鱼单养需要有充足的饵料鱼相配套,技术要求较高,开展大面积养殖有一定的困难。
如在其他养殖水体中套养鳜鱼,既能为市场提供大量的名贵鱼类,又能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值得大力推广。
一、主要优点1、提高水体利用率。
在水产养殖产品价格下跌,市场竞争较激烈的情况下,提高水体复养指数,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是水产养殖结构调整的一个可行模式。
2、增加产量和效益。
鳜鱼套养主要是利用主养塘内与主养品种争食、争氧、争空间的野杂鱼、虾作饵料,有利于主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通过套养鳜鱼每亩可增加收益数百元。
3、投入少、风险低。
在养殖吃食性鱼类、亲鱼等水面中套养鳜鱼,环境条件较好,不需要增加养殖的配套设施,仅投入鳜鱼苗种等需少量成本,便可获得较好的回报。
养殖时注意掌握溶氧、用药等环节,套养鳜鱼几乎没有风险。
二、套养方式1、成鱼池套养。
养殖吃食性鱼类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面积5-10亩,水深2-2、5米。
一般亩套放1龄鳜鱼种或早繁鳜鱼夏花50-80尾。
2、亲鱼池套养。
培育草鱼亲鱼为主的亲鱼池,由于经常冲水,生态条件较适宜鳜鱼生长。
在人工繁殖结束后,亩套放5-8厘米的鳜鱼夏花50-100尾,可增收商品鳜鱼15千克左右。
3、大水面套养。
采用提水粗养形式的养鱼大水面,产量较低,水体空间较大,最适宜套养鳜鱼。
一般亩放鳜鱼鱼种或夏花25-30尾,可不影响常规养殖品种的产量,也不需另外投喂饵料。
4、小河沟套养。
小河沟中野杂鱼较多,水质较优越,套养鳜鱼可有效利用河沟中的野杂鱼。
一般可每亩放养50克以上的大规格鳜鱼种30尾左右。
三、注意事项1、要保持较高的溶氧。
鳜鱼对溶氧要求较高,其窒息点是鲢鱼的3、1倍、鲤鱼的5、1倍、鲫鱼的12、5倍。
因此,套养鳜鱼的水面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最好栽种一定量的水草,这样既可吸附水中的有机质,降低水的肥度,又可供鳜鱼隐蔽。
鳜鱼池塘套养技术

鳜鱼池塘套养技术
在成鱼池套养鳜鱼可以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将池内与主养品种争食、争氧、争空间的低值野杂鱼、虾转化为优质水产品,同时还有利于主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增加池塘养殖经济效益。
成鱼池混养鳜鱼时,应控制其规格,以不危害主养鱼为原则。
套养鳜鱼的成鱼池,以饲养吃食性鱼为主的池塘为好,池塘的面积一般5~10亩,水深2.0~2.5米。
鳜鱼鱼种放养密度,应依据池中野杂鱼的数量来确定,一般每亩放养3厘米夏花30~40尾或5厘米夏花15~20尾。
不增加投饵,每亩池塘可净产鳜鱼5~10千克。
成鱼池内野杂鱼较多,且大小与鳜鱼夏花相近,可以把鳜鱼夏花直接放入池中。
如果野杂鱼数量较少,且规格又大,则应先在成鱼池内引进野杂鱼类或投放家鱼夏花,以便鳜鱼夏花放养后就有足够的饵料鱼。
套养池中鳜鱼发病率较低,它对一些杀虫药物很敏感,因此成鱼池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施用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最好在鳜鱼夏花放养前10~15天施用1~2次杀虫药。
夏季高温季节,成鱼池易发生缺
氧,应适时开启增氧机,同时要加强巡塘,严禁浮头现象的发生。
鳜鱼的常规养殖模式及要点探讨

江苏省涟水县在国家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入户过程中,将鳜鱼养殖列为主推品种,以提高水产养殖效益。
经生产实践,已摸索出多种养殖模式,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将常规养殖模式和要点探讨如下。
1.鱼种池套养模式鱼种池套养鳜鱼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鳜鱼养殖模式,不仅可培育大量鱼种,更重要的是还可获得一定产量的商品鳜鱼,明显提高鱼种池的养殖效益。
(1)鳜鱼夏花鱼种套养主要以养殖草青鱼种为主的鱼种池,主养草青鱼苗(体长2厘米左右)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放养160万尾,套养夏花鳜鱼600~700尾;以养殖鲢鳙鱼种为主的鱼种池,主养鲢鳙鱼苗每亩放养150万尾,套养夏花鳜鱼2O0~400尾。
这种养殖模式年终每亩可收获大规格草、青、鲢,鳙鱼种250~400千克,获商品规格为300~500克的商品鳜鱼80~120千克。
这种套养模式的日常管理应注意不断提高水位;保证提供适口规格的饵料鱼(饵料鱼体长应小于鳜鱼体长的45%~55%);保持水质清新优良,溶氧正常,最好配装增氧机;定期消毒,加强鱼病预防。
(2)大规格鳜鱼种套养主要指套养尾重30~50克的鳜鱼种。
套养时要求鱼种规格基本一致,以提高对主养鱼种的有效利用率;当主养鱼种和套养鳜鱼种规格均达较大时,必须按主养鱼种的体长为鳜鱼种体长的l/2之内作为放养标准。
一般以鲢鳙鱼为主的鱼种池,亩放主养鲢鳙鱼种55万~60万尾、套养鳜鱼种150~200尾;以草、青鱼为主的鱼种池,亩放青草主养鱼种60万~65万尾、套养鳜鱼种400~450尾。
经过半年左右养殖,一般鳜鱼成品规格可达500~600克,亩产商品鳜鱼100~160千克,大规格青草主养鱼种200~450千克。
2.成鱼池套养模式基本条件,一般以“四大家鱼”为主的池塘配备叶轮式增氧机(配套要求3亩/千瓦),3亩以下小水体可配喷水式增氧机或采用潜水泵替代,池中富有野杂鱼或人工投放小鱼苗,要求电源有保证。
(1)吃食性鱼为主的成鱼池套养鳜鱼吃食性鱼类主要指草、青、鲤、鲂、鳊、鲫等鱼类。
鳜鱼套养、单养是什么意思?鳜鱼网箱养殖技术要点

鳜鱼套养、单养是什么意思?鳜鱼网箱养殖技术要点“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鳜鱼也可以称为鳜花鱼、桂花鱼、桂鱼、鳌鱼、脊花鱼,因此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肉嫩无小刺而备受消费者喜爱。
今天要说的就是鳜鱼网箱养殖技术,具体如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鳜鱼也可以称为鳜花鱼、桂花鱼、桂鱼、鳌鱼、脊花鱼,因此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肉嫩无小刺而备受消费者喜爱。
今天要说的就是鳜鱼网箱养殖技术,具体如下。
一、鳜鱼养殖方式1、套养简单点来说就是一次性放养饵料鱼和鳜鱼种,在养殖过程中,随着鳜鱼生长,以浮游生物为主食的饲料鱼种的规格也同时增大,这样可以使套养的鳜鱼始终有充足、适口的饵料,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水体中低级的浮游生物迅速转化为鳜鱼。
2、单养单养就是将鳜鱼种单独放入网箱内,按其吃食和生长情况,定期投放饵料鱼。
二、鳜鱼养殖方法1、水面选择只要是适合网箱养鲢鱼、鳙鱼的水域都可以养殖鳜鱼,比如说河道、水库。
2、鳜鱼种进箱时间及放养规格鱼种进箱时间则要根据各地区气候条件灵活掌握,一般可以在6月底7月初进箱,鱼种规格为8-10cm。
3、进箱密度鳜鱼单养以20-25尾/㎡为宜,混养以6-8尾/㎡为宜,同时放入套养的饵料鱼种,其重量与鳜鱼种重量之比为(6-8):1。
4、饵料鱼规格以鳜鱼种体长的0.4倍作为标准。
5、及时分箱、分级饲养鳜鱼I级饲养的网目大小要控制在1cm以内,等鳜鱼长到100g 以上,则转入Ⅱ级网箱,网目大小要控制在2cm以内。
6、日常管理坚持清箱,定期用5㎎/L盐水浸泡,每次浸泡10-15分钟,防治鱼病。
另外要注意洪水或暴风雨季节网箱的安全。
成鱼池套养鳜鱼的效果

有些鱼病初看发病的症状 (3)鳜鱼喜清新水质不耐低氧,主养鱼要选择大规格、
少品种、低密度的搭配模式,适量放养滤食性鱼类花白鲢,
(上接第321页) 养池塘的饵料鱼数量进行调查分析,如果池塘中有较多的 野杂鱼,而且其个体大小适宜鳜鱼摄食,就不需要投放饵料 鱼。饵料鱼投喂需适量,如密度过稀,鳜鱼在追逐饵料鱼时 会消耗大量体能,不利于其生长;如过密,会增加池塘内生
鳊鱼185.3 kg,白鲢189 kg,花鲢86.4 kg,鳜鱼101.4 kg,鲫鱼
85
kg,总产量达到2
237.9
kg,折合产量为6
714
k∥hm2,与
为食,随着水温升高,鱼体长大,鳜鱼摄食量也越来越大。平 时要多观察,发现饵料鱼不足时,要及时补充野杂鱼。捕捞 的野杂鱼应剔除黄颡鱼等硬鳍鱼类,以防刺伤鳜鱼口腔。野
质量的水产品,并取得满意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振军.水产药物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江西水产科技,
2011(4):34.45.
再选用常规的晶体敌百虫等有机磷类或溴氰、氯氰菊酯类药 物,否则会造成套养的特种品死亡。故在用药时应当先了解 清楚套养品种对药物的禁忌,选用药物时也特别要注意到该 药的适用品种和禁用品种,切忌盲目仓促用药。
等情况灵活掌握。 1.3饲养投喂草鱼、鳊鱼饲养采用青饲料为主,在生长旺 季辅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次,08:00与16:00各投喂1 次,控制饲料在2 h内吃完为宜,如有剩余要及时清除,并于 下次减少投喂量。鳜鱼属于肉食性鱼类,且以吞食鲜活饵料 鱼为主。开始时以本池塘中野杂鱼及鲫鱼自然繁殖的幼鱼
kg,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潘辉 安徽省涡阳县水产管理站,安徽涡阳,233600 农技服务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2012(3)
鳜鱼的成鱼养殖的三种模式

鳜鱼的成鱼养殖的三种模式人工养殖鳜鱼的方法有混养和专池单养两种。
池塘混养,可以利用水体空间和水体中的饵料生物(小鱼、小虾),变低值鱼为优质鱼,同时还起到了生物除害作用。
混养方式,一般是将鳜鱼搭配混养在“四大家鱼”的亲鱼池或成鱼池中,以防止鳜鱼吞食家鱼。
1、亲鱼池中混养鳜鱼一般每亩放养体长3~4厘米的鳜鱼种30~50尾,放养后不需专门投喂饵料鱼,鳜鱼可以吞食亲鱼池中的小野杂鱼和虾,如亲鱼池中活饵料丰富,能满足鳜鱼吃食需要,一般饲养4~5个月,鳜鱼可以长到400克左右,达到商品鱼规格,每亩可产鳜鱼5~10公斤,成活率在40%左右。
2、成鱼池中混养在野杂鱼较多的成鱼池中,一般每亩可混养鳜鱼夏花20~40尾。
池中不宜再放家鱼夏花鱼种,以防止小规格鱼种被鳜鱼吞食。
饲养4~5个月,每尾体重可达300克左右,每亩可产商品鳜鱼4~8公斤。
如果混养在有罗非鱼的池塘中,每亩可放鳜鱼种50~80尾。
年底可产鳜鱼10~15公斤。
3、专池单养单养鳜鱼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以0.5~l亩,水深1~5米为宜。
为使鳜鱼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要求池塘水质清新,不宜施肥,最好有微流水,池内适当种植一些水草。
一般每亩放养鳜鱼鱼种500~1000尾。
放养后要适时适量投喂适口的饵料鱼,如小鲫鱼,麦穗鱼、鰟鮍鱼、鰕鯱鱼以及小规格罗非鱼等,以低值鱼为饵料饲养优质鱼。
也可以在单养鳜鱼池中搭配放养较大的鲫鱼和鰟鮍鱼。
因鲫鱼能在池塘中自然产卵繁殖,而且产卵期长,繁殖的小鲫鱼为鳜鱼及时提供了适口饵料。
每亩单养鳜鱼池可投放二冬龄鲫鱼600尾,约100公斤。
和鲫鱼一样,鰟鮍鱼也能在池塘中自行产卵繁殖,为鳜鱼不断提供活饵料。
每亩鳜鱼单养池可放一冬龄鰟鮍鱼10公斤左右,同时投放河蚌500~600只,作为鰟鮍鱼的产卵场所,以繁殖更多的鰟鮍鱼供鳜鱼食用。
除此以外,在单养的鳜鱼池塘内,也可一次放养较多的饵料鱼,通过人工投喂饲料培养饵料鱼,为鳜鱼提供饵料。
平时池塘拉网捕鱼或干塘所得的野杂鱼,也可投放鳜鱼池塘内作为饵料鱼。
鳜鱼套养技术

鳜鱼套养技术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喜欢栖息于清洁、透明度好、有微流水的环境中,夜间喜欢出来觅食,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且喜食活饵料。
在螃蟹、常规鱼的养殖过程中,由于小型野杂鱼的存在,导致种群密度大,往往影响常规鱼、螃蟹的产量和商品质量。
但在养殖常规鱼、螃蟹等池塘中同时套养鳜鱼,这不仅提高了常规鱼类、螃蟹类的产出,而且将不需要的野杂鱼换取了高价值鱼类的产量。
尤其当前,在池塘单一养殖效益不高的情况下,池塘套养鳜鱼可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环境条件选择一些水质较好、野杂鱼较多的养殖池,靠近水源,能够经常性地进、排水,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不能选择肥水塘,特别亩产量在500公斤以上的高产塘。
面积以10—20亩为宜,水深2米左右。
底质最好是沙质壤土,淤泥不超过20厘米。
常规鱼塘每10亩配备一台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螃蟹养殖塘可不配备但要有完好的防逃设施。
二、放养前的准备结合冬季干塘,修坡护埂,清除池底淤泥,每亩用200公斤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
虾蟹养殖池在3月初即可种植水草,品种以伊乐藻、苦草和轮叶黑藻等为好,种植面积占全池面积的1/3—2/3,同时每亩投放鲜活螺蛳250—300公斤。
三、苗种放养及数量分两种类型(一)常规鱼池套养1、常规鱼的放养常规鱼种在春节前后放养,规格在50克/尾以上,斤两鱼种要占一定的比例,亩放常规鱼种60—80公斤,以保证在5、6月份有部分鲢鳙鱼上市。
常规鱼的产量一般掌握在每亩300—400公斤。
2、鳜鱼种的放养5月下旬至6月上旬,除常规鱼夏花外,池塘成鱼的放养以成定局,鱼种都以入池后,对池塘中饵料鱼的数量作一次调查分析,根据野杂鱼数量情况,确定鳜鱼种的放养数量。
一般每亩鱼池中放入3—4厘米/尾的鳜鱼种10—30尾为宜,野杂鱼较多的池塘可以增加至40—80尾。
3、夏花放养6月下旬要根据池塘中野杂鱼数量,适时套放一定数量常规鱼夏花,部分作为鳜鱼的补充饵料鱼,部分作为来年的大规格鱼种。
两种鳜鱼套养模式

300~ 500克 的 鳜 鱼 8O~ 120千 可 达 500~ 600克 ,亩 产 商 品 鳜
克 。管 理措施 :要注 意不 断提 高 水 100~ 160千 克 、大 规格 主 养 鱼 种 位 ;保 证适 口规 格 的饵料 鱼 (体 长 200~ 450千克 。管理措 施 同上 。
鳜 7~ 12千 克 。(2)投 放 30~ 50
三 、注意 事项
克 的鳜鱼种 ,可 随主养 鱼种 一 同放
1.正确判 断饵料鱼数 量 可用
养 ,也 可 单 独 放 养 ,亩 放 15~ 25 60目的 网布 制 1把 直径 约 为 0.7
尾 ,年终每 亩可 获 550克左 右 的成 米 的 舀子 ,舀鱼 时 手执 舀把 ,快 速
1.鳜鱼夏花鱼种的套养 以草
鱼 种 为 主 的 鱼 种 池 ,亩 放 主 养 鱼
苗(体 长 2厘米 左 右 )160万00~ 700尾 ;
以鲢 鳙 鱼 种 为 主 的 ,亩 放 主 养 鱼 尾 ,套 养 鳜 鱼 种 150~ 200尾 ;
苗 150万 尾 左 右 ,套 养 夏 花 鳜 鱼 以草 、青 鱼 为 主 的鱼 种 池 ,亩 放 主
编辑 21  ̄ (dengjing—nJzf@1 39.c。m)
YANGZHISHIJIE养殖 世界
一 、鱼种 池套 养模式
这 是 套 养 鳜 鱼 比较 好 的 一种
模 式 ,不 仅 可 培 育 大 规 模 鱼 种 ,还
能获 得 一定 产量 的商 品鳜 ,使 鱼种
池养殖 效 益进一 步提 高 。
在 500克左右 的成 品鳜 2.5~ 7.0 出血性 败血 症 的病鱼而 感 染死亡 。
千 克 。滤 食性 成鱼池 套养 鳜鱼 的关 在防病 治病 时 ,应 以“四大 家鱼 ”为
成鱼池混养小乌鲤效益高(鳜鱼)

混养小乌鲤和鳜鱼可以降低饲料成本, 因为小乌鲤可以摄食部分残饵和有机碎
屑,减少饲料的浪费。
04
讨论与结论
讨论
成鱼池混养小乌鲤结合鳜鱼的养殖模式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和 生态效益。
小乌鲤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食性杂等优点,适合与鳜鱼混养 。
鳜鱼是肉食性鱼类,与小乌鲤混养可以减少池中野杂鱼的数量,从而降 低饲料成本。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张德鸿, 梁军. 成鱼池混养小乌鲤效益高[J]. 海洋与渔业, 2017(10): 54-55. 王海华, 王军. 鳜鱼养殖技术[J]. 科学养鱼, 2018(4): 78-80.
徐国昌, 王建华. 小乌鲤的养殖技术[J]. 渔业致富指南, 2019(12): 46-48.
THANKS
试验组1
混养小乌鲤的成鱼池,但不混养鳜鱼。
试验组3
同时混养小乌鲤和鳜鱼的成鱼池。
试验方法
1. 放养前备
对成鱼池进行清淤、消毒和注水等处理。
5. 收获与统计
在试验周期结束后,对成鱼池中的小乌鲤 、鳜鱼和其他鱼类进行捕捞和称重,并统 计各组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4. 饲养管理
定期投喂饲料,并注意水质管理和疾病防 治等方面的问题。
结论
成鱼池混养小乌鲤结合鳜鱼的养殖模式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需要注意饲料选择和投喂量,以及加强疾病防治和日常管理 ,以确保养殖成功。
展望与建议
展望
随着人们对水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成鱼池混养小乌鲤结合鳜 鱼的养殖模式将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建议
加强养殖技术研究和推广,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水产养殖 业的可持续发展。
成鱼池套养鳜鱼技术要点

成鱼池套养鳜鱼技术要点
崔荣珍;刘宗进
【期刊名称】《渔业致富指南》
【年(卷),期】2007(000)007
【摘要】成鱼池套养鳜鱼具有生长快、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套养鳜鱼不但能吃掉成鱼池塘中的野杂鱼、虾,还能减少野杂鱼、虾在池塘中争食、争溶氧的矛盾,又可促进常规鱼和鳜鱼的产量,一举两得。
一般鳜鱼在6月的中下旬套养到成鱼池中,经过4-5个月的饲养,每亩可增产鳜鱼25-50kg,亩增加收入
1,000~1,500元。
现将成鱼池套养鳜鱼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崔荣珍;刘宗进
【作者单位】江苏东台市东台镇农技推广中心东台市东亭南路98号,2242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325
【相关文献】
1.成鱼池套养鳜鱼的效果 [J], 潘辉
2.成鱼池套养鳜鱼增效技术 [J], 陈永祥;徐吉成;凌君芬;王金胜
3.成鱼池套养鳜鱼技术 [J], 陈永祥;徐吉成;凌君芬;王金胜
4.成鱼池套养鳜鱼六要点 [J], 周兴
5.成鱼池套养鳜鱼技术要点 [J], 陈卫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鱼池混养小“乌鲤”效益高

成鱼池混养小“乌鲤”效益高众所周知,“一池的鱼就怕一只乌鲤精”。
鄂南渔民称鳜鱼为乌鲤、“乌鲤精”、桂鱼或才鱼。
它口大鳞细,以鱼虾为食,是我国名贵淡水鱼这一。
传统的水产养殖,严格禁止鲭、草、鲢、鳙4大家鱼等与鳜鱼混养。
如果鱼池里有大一点的鳜鱼,其他鱼就会被吃掉。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在农村养殖科技户调查中,发现区政协委员、官埠桥镇雨坛村8组水产养殖大户张松柏,对4大家鱼等不能与吃鱼的鳜鱼混养有不同的见解。
张松柏委员与他人合伙承包2处共4000亩水面圈养家鱼,还在30亩水面精养家鱼。
他从15年养鱼实践中得知,在4大家鱼等成鱼鱼池中里,放养少量的鳜鱼、黄颡,每亩可以增加300元左右的收入。
黄颡又称黄角。
它头大尾小,外表光滑,游动速度快,以虾子、螺蛳为食。
张松柏通过仔细观察,当地最大的鳜鱼4斤重左右,只吃2寸长以下的小鱼;1.5斤重左右的鳜鱼成鱼,只吃1寸长以下的鱼苗。
于是,他在每亩4大家鱼等成鱼鱼池中放养5尾1寸长鳜鱼苗,放养50尾半寸长的黄颡苗。
亩产鳜鱼15斤,每斤11元,收入165元;亩产黄颡15斤,每斤9元,收入145元。
小计309元。
而且4大家鱼等有充足的食物资源等原因,产量增加1%至2%。
笔者请教了9位养鱼户、3位水产专家后认为,在成鱼鱼池中混养少量的鳜鱼、黄颡,可以消灭同一池中的其他野鱼等动物,减少了水体鱼类食物资源的浪费。
4大家鱼等与鳜鱼、黄颡生存空间不一样,使水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4大家鱼等成鱼以块头大参与生存竞争,鳜鱼、黄颡以性格凶猛参与生存竞争,形成了生态平衡。
在生存竞争中,它们的活动量加大,使进食量加大,生长速度加快,相得益彰。
同时,水体进一步激活,增加了氧容量,创造了共生共荣的生存环境。
鳜鱼、黄颡的食物链层次高,肉质鲜美,价格一般是4大家鱼均价的2.5倍。
适当混养,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但是,鳜鱼、黄颡不能过多,否则,水体及其中的食物资源就会“超负荷运行”。
每亩成鱼水面分别放5至6尾鳜鱼、50至60尾黄颡苗为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鳜鱼为肉食性鱼类且摄食活饵料,在放养前要对套 ( 下转第 324 页)
32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农技服务
2012 年
从 2011 年 9 月下旬开始出售,共产出草鱼 1 590. 8 kg, 鳊鱼 185. 3 kg,白鲢 189 kg,花鲢 86. 4 kg,鳜鱼 101. 4 kg,鲫鱼 85 kg,总产量达到 2 237. 9 kg,折合产量为 6 714 kg / hm2 ,与 本地区 同 类 型 池 塘 产 量 相 当,但 此 次 试 验 产 鳜 鱼 304. 5 kg / hm2 ,鳜鱼商品鱼的价格远远高于常规品种的售价。扣除 鳜鱼苗种费用以及捕捞饵料鱼( 野杂鱼) 所产生的费用外,套 养鳜鱼均增加利润 11 400 元 / hm2 。其放养与收获情况见 表 1。 3 讨论
涡阳县地处淮北平原,工业欠发达,水质较好,野杂鱼较 多,适宜开展鳜鱼各种模式的养殖,且鳜鱼肉质细嫩、味道鲜 美、无小刺、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鳜鱼已经 成为主要的名优水产品之一,也是许多水产品市场和大型超 市活鱼柜台的必备商品鱼之一。为此,笔者于 2011 年在成 鱼养殖池塘进行了套养鳜鱼生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 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 1 池塘条件 该试验池塘面积 0. 33 hm2 ,呈东西走向长 方形,池底平坦,略向出水口一边倾斜,池深 3 m,水深最深处 可达 2. 5 m,淤泥约 20 cm,水源为涡河支流的武家河,水质清 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且该水域中野杂鱼资源 丰富。池塘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方便。2011 年 2 月 25 日开始清塘,用生石灰 1 125 kg / hm2 ,池底带水 30 cm 全池 泼洒,杀灭病原体,7 d 后加水至 1. 2 m。 1. 2 苗种放养 2011 年 3 月 5 日开始投放 250 ~ 300 g / 尾的 草鱼 800 尾,100 g / 尾的鳊鱼 300 尾,二冬龄鲫鱼 300 尾,野杂 鱼 25 kg( 用于自繁自育,作为鳜鱼的饵料鱼) ,3 月 10 日投放 100 g / 尾的白鲢 150 尾,150 g / 尾的花鲢 50 尾。3 月 15 日购 进 50 g / 尾的鳜鱼 180 尾。同一品种鱼的规格最好大小一 致,所有鱼种及野杂鱼应当保持体表完整,无明显外伤,无病 害等,经计数称重后用 3% ~ 5% 的食盐水浸洗鱼体 5 ~ 10 min 后下塘,具体消毒时间应根据鱼的忍耐程度、水温、天气 等情况灵活掌握。 1. 3 饲养投喂 草鱼、鳊鱼饲养采用青饲料为主,在生长旺 季辅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 2 次,08: 00 与 16: 00 各投喂 1 次,控制饲料在 2 h 内吃完为宜,如有剩余要及时清除,并于 下次减少投喂量。鳜鱼属于肉食性鱼类,且以吞食鲜活饵料 鱼为主。开始时以本池塘中野杂鱼及鲫鱼自然繁殖的幼鱼 为食,随着水温升高,鱼体长大,鳜鱼摄食量也越来越大。平 时要多观察,发现饵料鱼不足时,要及时补充野杂鱼。捕捞 的野杂鱼应剔除黄颡鱼等硬鳍鱼类,以防刺伤鳜鱼口腔。野 杂鱼还要用 3% ~ 5% 的食盐水消毒 5 min 再投喂。饵料鱼 的规格应以鳜鱼体长 40% 左右为宜。饵料鱼应保持一定的 密度,保证鳜鱼每天能吃饱,在不超出池塘承受能力的前提 下,可尽量多投放饵料鱼,让其在池塘中边消耗边生长。
作者简介 潘辉( 1974 - ) ,男,安徽涡阳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水产技 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12-02-16
1. 4 日常管理 1. 4. 1 早中晚巡塘。养殖过程中养殖过程中养殖坚持每天 早中晚巡塘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早中晚 3 次巡塘,可以发现鱼的吃食情况、生长情况、水质状态、鱼病 情况、是否浮头、缺氧情况等,以便下一步采取改进措施,防 止灾害事故发生。 1. 4. 2 水质调节。鳜鱼喜清新水质,耐低氧能力较差,因此 加强水质管理十分重要。水质好坏是套养鳜鱼成功的关键。 早期为了促进水温升高,利于鱼类较早摄食生长,水位可适 当浅些。随着气温不断升高,要不断补充新水,逐渐加深水 位至 2 m 左右。随着水温升高,投饵量也越来越大,排泄物 也在增多,水质极易变差,这时除了每天要及时捞出鱼类吃 剩的饵料外,要视情况做到每 15 d 左右换水 1 次,以改善水 质,增加溶氧,促进鱼类正常生长。每隔 20 d 左右用生石灰 225 kg / hm2 或二氧化氯进行全池泼洒,消毒和调节水质,保 持水质清新。遇到雷雨天气,夜间要加大巡塘力度,增加开 增氧机时间,防止鳜鱼缺氧浮头。 1. 4. 3 病害防治。养殖过程中始终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 尽量使池鱼不生病、少生病。由于鳜鱼对有些药物较敏感, 在使用鱼药时,要格外小心谨慎,在用药量的计算时,一定要 准确,泼洒药物要均匀,药物浓度在有效范围内宜低不宜高, 不宜使用敌百虫等。在用药防病时,要严格按照《无公害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进行。笔者选用硫酸铜、硫酸亚 铁合剂( 5∶2) ,二氧化氯、生石灰等进行预防治疗,有效地控 制了鱼病的发生。 2 试验结果
农技服务,2012,29( 3) : 321,324
责任编辑 胡先祥 责任校对 胡先祥
成鱼池套养鳜鱼的效果
潘辉
( 安徽省涡阳县水产管理站,安徽涡阳 233600)
摘要 通过成鱼池塘套养鳜鱼试验,充分利用水体活饵料( 野杂鱼) ,在基本不影响主养鱼产量的前提下,生产出高品质的商品鳜鱼,从 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途径之一。从池塘选择、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捕捞上市、分析总结等方面阐述了 成鱼池塘套养鳜鱼养殖技术。 关键词 成鱼池; 套养; 鳜鱼; 效果 中图分类号 S965.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8421( 2012) 03 - 321 -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