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公开课)

合集下载

《加法结合律》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

《加法结合律》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1课时加法运算定律(2)——加法结合律人教新课标(含答案)加法运算定律(2)——加法结合律(1)230+370=300+300(2)70+80+30=70+30+80(3)55+45=45+55答案:10878922.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2+35)+65=32+(+65)287+182+118=287+(+118)答案:35 1823.在加法结合律的等式后面画符号“√”。

(1)a+(50+5)=(a+50)+5( )(2)△+□+○=△+(□+○)( )(3)(10+20)+30+40=(10+40)+(20+30) ( )(4)a+b+c=a+(b+c)( )答案:(1)√(2)√(3)√(4)√4.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73+19=19+73()32+65+18=32+18+65()54+27+73=54+(27+73)()34+42+66+58=(34+66)+(42+58)()答案:运用了加法交换律运用了加法交换律运用了加法结合律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二、探究规律,总结定律。

(20分钟)1.出示例2情境图,请学生看图,提出问题。

2.指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3.组织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4.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5.提问: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这两个结果相同的等式。

6.引导学生比较下面两组算式,并提出问题:你们有什么发现?(69+172)+28 69+(172+28)155+(145+269) 155+145)+2697.师生共同总结加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

[教师板书:(a+b)+c=a+(b+c)]1.观察情境图,寻找图中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2.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方法一:88+104+96=192+96=288(千米)方法二:88+104+96=88+(104+96)=88+200=288(千米)4.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这两个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并证明这两个律,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符号和表达式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两个概念,学生可能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这两个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发现和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及其运用。

2.难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证明和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证明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数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加法运算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探索: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证明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3.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并进行解释和举例说明。

4.练习: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关键信息。

北大四数上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北大四数上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练一练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旳横线填上合 适旳数。 369+258+147=369+(_2_5_8_ +147)
(23+47)+56=23+( _4_7__ + __5_6_) 654+(97+a)=(654+_9_7__)+__a__
58+36+22+64= 357+288+143= 248+192+352= 129+235+171+165=
88+104+96
200 288
(88+104)+96=88+(104+96)
你能再举几种 这么旳例子吗?
假如用a、b、c表达三个数,怎样 用这三个字母来表达这个规律呢?
(a + b)+ c = a +(b + c)
像上面这种式子中旳规律就是加法结合律
请同学们看着字母式用自己旳 语言说一说什么是加法旳结合律
61 45 23 54 82
相加等 于100?
18 46 39 67 55
李叔叔一共骑 了多少千米?
李叔叔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 了56千米,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你能再举几种 这么旳例子吗?
40+56 56+40
你能再写出几种这么旳等式吗?
两个数相加,互换加数旳位置,它 们旳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互换律。
有一天,小明爸爸对小明说:你从 1数到100,小明刚数完,爸爸便说出了 这l00个数旳成果是5050,你能帮小明阐 明为何算得这么快吗? l+2+3+4+5+…+99+100=5050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加法旳 运算定律,同学们要掌握加法旳互 换律和结合律,能够用加法旳互换 律和结合律处理实际旳问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件(公开课)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件(公开课)

数学故事:
1+2+3+4+5+6+7+8+9+10 =1+9+2+8+3+7+4+6+10+5 =(1+9)+(2+8)+(3+7)+(4+6)+10+5 =5×10+5 =55
回顾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45+36)+ 64= 45+(3664+ )
(72+20)+ 8 =72+(20+8)
560+(140+70)=(56104+0 )7+0 =(560+ 70 )+ 140
: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80+0=0+80 加法交换律 47+(30+8)=(47+30)+8 加法结合律 (26+△)+□ =26+(△+□) 加法结合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故事:朝三暮四
• 从前,宋国有一个老人,他在家中养了许多猴子 。老人每天都会给每只猴子八颗栗子,早晚各四 颗。后来,猴子越来越多,老人也越来越穷,所 以他想每天只给猴子七颗栗子,于是他就和猴子 们商量:“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四颗 粟子,晚上给你们三颗栗子,行不行?” 猴子们 想了一想,晚上怎么少了一颗呢?于是大叫起来 ,非常不愿意。老人一看,连忙说:“那么我早 上给你们三颗,晚上再给你们四颗,可以了吧? ” 猴子们听了,以为晚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 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同意了。
75+(48+25)=(75+25)+48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优秀5篇)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优秀5篇)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优秀5篇)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篇一一、导入部分上课伊始,我先说了个牛顿的故事:牛顿因为看见苹果落地,进行思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伟大的成果。

目的是想告诉学生要注意观察、思考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问题,并从中探索出一些规律。

然后说,随着气候渐渐转凉,学校将组织同学们进行冬季锻炼——跳绳和踢毽。

请大家翻开课本,看看从图上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反思:自我感觉这样的导入效果不错,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能马上提出一些问题。

为后面的探究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探究规律在初步认识了28+17=17+28这样的等式以后,我问:这样的等式你还能举些例子吗?(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我追问,如果一直这样说下去,能说的完吗?(学生马上回答我:不能。

)我启发道:这样的等式无穷无尽,在这里肯定有着某种规律,大家想知道吗?(想)好,大家以4人小组为单位,研究这些等式里蕴藏的规律,可以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但要说明表示的理由。

经过一番合作,学生的探究结果也出来了,主要有这样几种:甲数+乙数=乙数+甲数;△+○=○+△;逗号+句号=句号+逗号;a+b=b+a,这时我又让他们用文字叙述这一规律。

然后我小结:在很平常的一些四则运算中包含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把这些规律叫做运算律。

然后指着板书指出:我们刚才研究的就是加法交换律。

接着,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探究加法结合律。

反思: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的设计,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示,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前面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由扶到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

这节课我强调学生的发言要大声的说:我们小组的发现是……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总的来说,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呵呵,自我感觉良好,不过,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客观的,有些是由于本人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设计还不够。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公开课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公开课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公开课《神奇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公开课》哇塞!今天我们上了一堂超级有趣的公开课,是关于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上课铃一响,老师就笑眯眯地走进了教室,手里还拿着一堆彩色的小棒。

同学们都好奇地盯着老师,心里想着:这是要干啥呀?老师先把我们分成了几个小组,然后说:“同学们,咱们先来玩个小游戏。

”一听有游戏,大家都兴奋起来了!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一些小棒,说:“你们用小棒摆一摆,看看3 + 5 和5 + 3 得到的结果是不是一样的?”我们赶紧动手摆起来。

我一边摆一边想:这能一样吗?摆完之后,我们发现3 + 5 = 8,5 + 3 也等于8 !这可太神奇啦!我忍不住叫起来:“哎呀,怎么会这样?”老师笑着问我们:“那你们发现了什么呀?”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有的说:“这两个算式的得数一样!”有的说:“交换了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老师点点头说:“这就是加法交换律!”接下来,老师又让我们算一算(2 + 3)+ 4 和2 +(3 + 4)的结果。

这可难不倒我们,很快就算出来了,两个算式的结果都是9 。

老师说:“这就是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老师还举了个例子,她说:“就好像你们去买零食,先买薯片和巧克力,再买果冻,和先买薯片,再买巧克力和果冻,最后花的钱是不是一样的呀?”我们一听,都哈哈大笑起来,这也太形象了吧!然后,老师出了几道题让我们做。

我一开始还有点紧张,怕自己做错,可一想到老师讲的那些例子,心里就有底了。

我认真地算着,嘿,还真都做对啦!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我们组的小明可积极啦!他说:“这个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太有用了,以后算题能省不少时间呢!”小红也说:“对呀,对呀,我觉得数学越来越好玩啦!”这堂公开课,我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可开心啦!我发现数学不再是那么枯燥的数字和算式,而是像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充满了惊喜和乐趣。

我觉得呀,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就像是数学世界里的两把神奇钥匙,能帮我们打开很多难题的大门!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探索更多的数学奥秘!。

加法运算定律优质公开课教案(通用10篇)

加法运算定律优质公开课教案(通用10篇)

加法运算定律优质公开课教案加法运算定律优质公开课教案(通用10篇)加法运算定律优质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观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班上有多少小女孩?多少小男孩?那么我们班上一共有多少个孩子?学生列式,师板书(二)呈现事实,形成问题1、出示准备题:(1)27+73(2)37+5873+27 58+372、学生计算得数。

3、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投影书上的主题图,你搜集到了什么信息?今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米?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56+40=96千米和前面的两个例子比较你发现了什么?、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既然和不变,每组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5、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三)验证猜想,形成结论1、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

让学生举例,如35+20=20+35等等让学生多说同桌互说学生汇报答案。

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

2、同学自己设计一组式题验证,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论。

3、这种猜想看起来比较可靠,但我们不可能把符合猜想的例子全部举完过就给我们的证明留下了遗憾,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我们来看生活实例。

例:一家电影院,走廊的左边是476个座位,走廊的右边有518个座位,一共有几个座位,(用两种方法计算)(1)口答列式:476+518518+476为什么这样列式?(2)判断:得数会相同吗?(3)计算结果,得出结论:476+518=518+476在加法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板书)5这种规律在其他运算中有吗?学生质疑,验证。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说课稿数学教案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说课稿数学教案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说课稿數學教案設計尊敬的评审团,我将就《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主题进行说课稿和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

难点: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列出算式,然后改变数字的位置,让学生发现结果并没有改变,从而引入加法交换律的概念。

2. 探索新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加法交换律的规律。

然后通过类似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加法结合律。

3. 巩固练习:设计一系列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巩固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理解和应用。

4. 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设计一些包含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应用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以上就是我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一主题的说课稿和数学教案设计,谢谢大家!。

《加法交换律》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人教新课标《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7页例1和18页例2相关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五部分习题。

例1教学加法交换律,例2教学加法结合律。

对于这两个运算定律,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广泛的接触,对于加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已经有充分的认知经验。

教材创设了“李叔叔骑车旅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确认规律、解释规律和表述规律这样一个完整的合情推理过程,为后面学习其它的运算积累研究经验。

(二)核心能力通过举例、讨论、提炼规律的过程,积累研究发现规律的经验,经历“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规律”的过程,提高符号意识,进一步理解定律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模型思想。

(三)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尝试计算,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2.通过观察交流、举例验证的过程归纳出运算定律,并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提高符号意识。

3.在研究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中,感受算式的等值变形,初步体会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模型思想。

(四)学习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五)学习难点从运算意义的角度理解定律模型的正确性。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复习任务。

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二)课堂设计1.复习导入课前同学们已经完成了复习任务,请同桌交流计算的结果和发现。

看来,每个学生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发现。

这些发现正确吗?科学吗?严谨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两组算式的计算,唤起已有经验,初步感知规律。

】2.问题探究(1)加法交换律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①感知规律问:你能列式计算吗?40+56=96 或 56+40=96为什么用加法计算?40+56和56+40这两种列式都对吗?40+56○56+40 ○里填什么符号?②充分举例。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等式吗?(学生举例,老师写在黑板上)你能说明他们为什么可以用等号连接吗?问: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预设:不管是什么数作为加数,交换他们的位置后,和是不变的。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公开课 (1)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公开课 (1)
=28+40
=68(人)
=68(人)
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如何 用这三个字母来表示呢?
( a + b) + c = a + ( b + c ) 请同学们看着字母式用自己的 语言说一说什么是加法的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 加,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 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 它们的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2、据加法运算律,在
25+ 43= 43+ 25
里填合适的数。
45+72+36= 45 +(72+
36 )
130+(70+65)= ( 130+70)+ 65
第一关 火眼金星 82+8=8+82 加法交换侓
(84+68)+32=84+( 68 + 32) 加法结合侓 75+(47+25)=(75+25)+47 加法交换侓 加法结合侓
第二关 现学现用
38+76+24 =114+24 =138
88+45+12 =133+12 =145+100 =145
小明数数,从1、2、3……98、99、 100,小明刚数完,他的爸爸就说出 了它们的和是5050。小明的爸爸算得 真快,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8+17= 45 17+28=45 28 17 验 +1 7 +2 8 算: 45 45
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如何用这 两个字母来表示呢?
a+b=b+a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
们的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17个女生 28个男生在 23个女生 在跳绳 跳绳 在踢毽子 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解法一 先算出跳绳的有 多少人,再求一共 有多少人。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公开课)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公开课)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公开课)【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5~56 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体会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加法算式的计算过程更加简便。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归纳等能力,发展初步的符号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进一步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运算律的理解、掌握与应用。

【教学难点】运算律的探究、概括与归纳。

【教学过程】一、童趣导入师:听张老师说,咱们班同学的计算能力都特别厉害,是这样吗?口说无凭,咱们来试一试:19+17= 26+0= 12+18=23+11=10+35= 15+25= 39+4=21+20= 7+37=28+19=师:你们觉得谁最厉害?不好说。

这样,咱们这次分男女生来比赛,看谁更厉害,谁先来?男先女后,男生,请:19+7253+2846+2936+4517+2872+19 28+53 29+46 45+36 28+17师:男生觉得不公平?怎么就不公平?你发现了什么?生:女生都是做我们做过的题目?数字大小一样,都是加法,结果当然一样!师:你们觉得接下来也是这样的?那男女生换下顺序,女士优先。

果然。

二、童心探究(一)探索加法交换律1.观察思考师:同学们来仔细观察一下,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呢?生:数字(加数)大小相同,摆放位置不同。

得数相同。

(既然得数相同,就用等号连接。

)师:怎么位置不同?(交换了位置)2.大胆猜想,列举验证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它们的结果都相同呢?就这几题就可以得出结论?这只是我们的猜想,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怎么验证?利用黑板上的磁铁可以吗?(还可以再写一些算式来)好的,照样子看谁写的最多。

师:老师如果不喊停,你们能写得完吗?你写了哪些等式,其他同学判断,如果正确就击掌。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示范课例)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示范课例)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2.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中研究数的运算。

在给出运算的定义后,最主要的根底工作就是研究该运算的性质。

在运算的各种性质中,最根本的几条性质就是运算定律。

可见运算定律在数学中的地地位和作用,是“数学大厦的基石〞,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更是基石中的基石。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其含义。

2.能抽象、概括、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以及观察、比拟、抽象、概括等初步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运算定律。

四、教法学法本节课采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质疑,引导学生用观察、比拟、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帮助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和教法结合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在加法算式30+20=50中,30、20和50分别叫什么?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汇报。

师总结:30和20叫做加数、50叫做它们的和。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加法的运算。

〔二〕、学习新课1.加法交换律。

出示教材第17页例1情境图。

(1)仔细读题,图中告诉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数学问题?明确:条件:李叔叔上午骑行了40 km,下午骑行了56 km。

所求问题:李叔叔今天一共骑行了多少千米?〔2〕你会用数量关系式表示出所要解答的数学问题吗?上午骑行的路程+下午骑行的路程=全天一共骑行的路程下午骑行的路程+上午骑行的路程=全天一共骑行的路程(3)如何列式解答?板书:40+56=96(千米)“40+56〞是用上午骑的40千米加上下午骑的56千米。

追问: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吗?板书:56+40=96(千米)“56+40〞是用下午骑的56千米加上上午骑的40千米。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说课稿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说课稿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说课稿一、引言本次说课的主题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是小学数学中非常基础而重要的概念。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算式灵活变化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本次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的计算中。

二、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概念和规律。

2.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和规律。

3.能够熟练应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单的运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和规律。

2.教学难点:理解和应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的资料和教辅材料。

2.学生准备好的课本和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概念讲解加法交换律是指加法运算中,交换加法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例如,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是指加法运算中,可以改变加法的顺序,结果不变。

例如,(a + b) + c = a + (b + c)。

通过多个例子和实际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概念。

3. 规律总结通过多个练习题和实例,让学生自己总结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规律,并在黑板上记录。

4. 练习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特别是针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应用题。

教师可以随堂检查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5. 拓展应用通过一些拓展应用题,让学生进一步培养灵活变化算式的能力,并应用所学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6. 归纳总结让学生在班级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并由教师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归纳总结。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他们学会了正确应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培养了算式灵活变化的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将更轻松地应对加法运算相关的题目。

七、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运算规律,并在明天的课上检查作业。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开放日公开课教案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一课时福安市逸夫小学四(9)班阮卫华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难点:归纳、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生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和踢毽子吗?我们班哪位同学跳绳比较强?谁踢毽子比较强?学生自由发言。

2.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题1情境图,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说)追问: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1)跳绳的有多少人?(2)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3)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3.导入新课。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进行过很多的加法运算,你知道在加法运算里有哪些基本规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加法中的运算规律。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加法交换律。

(1)提出问题: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2)列式解答。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8+17=45(人)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教师板书:17+28=45(人)(3)观察发现。

提问: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再观察算式,说说它们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道算式都是求跳绳的总人数,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引导: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道算式连起来呢?(等号)师板书:28+17=17+28(4)照样子写一写。

让学生试写等式,并投影展示。

提问: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5)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这种规律。

学生在各自的练习本上表示规律后,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明确: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a+b=b+a教师指出: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案(优秀7篇)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案(优秀7篇)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案(优秀7篇)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律。

2、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3、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应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实际意义,感受到加法结合律的价值,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一定得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教学过程:一、复习。

根据加法交换律在()里填上恰当的数。

20+34=()+()a +100= ( ) + ( )二、板书课题:加法结合律三、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出示自学指导。

1、认真看课本29页的例2.想想(88+104)+96先算什么?后算什么?88+(104+96)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104+96”要加小括号?2、(88+104)+96与88+(104+96)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观察后比较(88+104)+96与88+(104+96)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五、检测。

1、根据自学指导检测。

2、习题。

(1)根据加法结合律填空。

(136+157)+143=136+( + )(288+495)+105=288+( + )(○+□)+△= ○ + (+ △ )(a+ )+ = +(b+c)(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填数。

53 + 36 + 6 4 = ()+ (+ )4 8 + 2 7 + 6 2 = ()+ (+ )8 9 + 1 2 5 + 1 1 =(+ )+()3 5 0 + 3 74 + 65 0 = (+ )+()(3)不用计算,把左右两边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a: 76 +1 8 + 2 2 1、(2 7 + 7 3 )+ 4 6b: 4 2 + 2 4 + 5 8 2、7 6 +(1 8 + 2 2 )c: 3 1 + 1 9 + 6 7 3、2 4 +(4 2 + 5 8 )d: 2 7 + 4 6 + 7 3 4、(3 1 + 1 9 )+ 6 7(4)哪个算式计算最简便,就把表示哪个算式编号的字母填在□内。

加法结合律公开课教学设计

加法结合律公开课教学设计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属于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并且对加法的运算法则较为熟悉,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学习加法结合律,为之后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以及简便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材由沿用了之前加法交换律学习中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继续学习新知。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从而总结出加法结合律。

学情分析:从知识起点上来看,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并且对加法的运算法则较为熟悉,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从能力起点上来看,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能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

从情感起点上来看,该年龄段的学生有一定的探究意识,并乐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

但由于该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自主发现并进行规律的归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因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从而归纳出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应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养成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对加法结合律的掌握和运用。

2.加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幻灯片学生准备:课本、习题本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复习旧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律,老师来检验一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

⑴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⑵根据加法交换律在下面的()里填上恰当的数。

20+34=()+()36+()=64+()a+100=()+()⑶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交换律?①230+370=300+300 ()②60+80+40=60+40+80 ()③48+b=b+48 ()【归纳】谁能说一说加法交换律是怎样的?【深入练习】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270+380=390+260 30+50+70=30+70+50a+800=800+a □+△+○=○+□+△【导入】两个加数的加法定律我们已经发现了,那三个加数的加法定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结合律(出示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单位:青洛中心学校班级:四(2)班执教人:柏家波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56——5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
律和加法结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
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的运算律。

教学难点:
概括加法的运算律,尝试用字母表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前谈话(讲“朝三暮四”的故事)
猴妈妈给小猴们分配桃子,“早上给你们每人3个,晚上每人4个桃。

”小猴们很不乐意,“太少了,太少了!”吵着要妈妈多分一些。

猴妈妈说:“好的,早上给你们每人4个,晚上每人3个。

”小猴们拍手欢呼。

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交换、不变)
原来,猴妈妈就是巧妙地运用了“变”与“不变”规律,轻松的解决了分桃的问题,其实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曾经也不知不觉的运用过这样的数学规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它们吧!
2、(课件出示)这是同学们活动的情况,从图中,你了解到什么?
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二、探索加法交换律
1、怎样列式计算?指名答
追问:还可以写成什么?
2、它们的得数怎样?
得数相同的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师板书等号,生齐读等式。

3、仔细观察,等号两边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因此你猜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大胆的去猜想,找学生说一说)
让我们一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吧!(出示练习)
4、像这样的等式你能再写几个吗?生试写,交流写法
问:“类似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板书:……
师:虽然写出的等式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却有着共同的规律,你发现了吗?你能完整地说说吗?
同桌交流规律,概括总结。

5、指导用简洁的方式表示
师:刚才我们用语言描述了这个规律,其实,我们还可以用更为简洁的方式来表达,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吗?试试看!
师适时提示
师巡视帮助,指明几人板演。

针对学生板演评讲
师说明: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字母a、b分别表示这两个加数,就可以写成:a +b=b+a(板书),这个规律我们给它起名叫加法交换律。

生齐读。

6、练习(略)
三、学法迁移,探索加法结合律
谈话:刚才通过解决第一个问题,我们得到了加法的一条运算律,叫做加法交换律,现在,我们再来研究第二个问题,看看有没有新发现?(出示问题)
1、你会列综合算式吗?
指名答,师板书
引导得出两种列式:(28+17)+23和28+(17+23)
交流:估计又学生列式28+17+23=68(人),你先算的是什么?(跳绳的人数)添上小括号表示强调先算,板书:(28+17)+23(人)
有没有不同的解法?估计有学生有列式28+(17+23)追问:这样列式先算的是
什么?(女生人数)
如果还出现其他算式基本上都归为两种思路,先算跳绳的人数或先算女生的人数。

观察比较这两个不同算式的计算结果,引导学生说出计算结果是一样的,这两个算式也可以写成等式。

生一起说,师板书:(28+17)+23=28+(17+23)
提问:它符合加法交换律吗?(不符合,加数的位置没变)
提问:加数的位置没变,那究竟加数的什么发生了变化呢?(相加的顺序不同)引导学生一起说出:左边的算式是先把前两个加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右边的算式是先把后两个加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

但他们的结果是一样的。

2、在计算中验证规律:
再来看这样两组算式:算一算,下面的Ο里能填上等号吗?汇报前置性作业第四题。

(45+25)+13Ο45+(25+13)
(36+18)+22Ο36+(18+22)
如果有学生直接回答结果是一样的,教师添上=请学生分组验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5+25)+13=45+(25+13)、(36+18)+22=36+(18+22) 那现在老师来写个算式(28+46)+27=你能按照上面三个等式的规律写出等号后面的吗?
你还能写出类似的等式吗?
指名几个学生回答,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回答要点:先算前两个加数的和和先算后两个加数的和的结果是一样的。

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多吗?板书……
3、揭示加法结合律
观察黑板上的几个等式,你能发现等号两边的算式什么没变?什么变了吗?小组讨论:(要点:三个加数没变,加数的位置没变,运算顺序变了,结果没变)提问:你们组发现了什么规律?谁来总结一下这个规律。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第二个运算律——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你能用a,b,c,表示加法结合律吗?这里的a,表示?b 表示?c表示?
板书:(a+b)+c=a+(b+c)
跟老师一起读一遍。

4、练习(略)
四、回顾总结
说说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异同。

五、巩固练习
1、连线题
2、完成练习九“第一题”
3、计算比赛,渗透简算意识。

分两组比赛,各做一题,
小结:原来合理地应用运算律有时还能使计算更简便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研究
的内容。

六、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一起认识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么减法、乘法、除法有没有运算定律呢?今后我们再研究。

不管学习什么内容,只要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相信自己能行,只要自己努力去学,就一定会学有所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