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特色学校建设的新思考
特色学校建设的新思考作者:王忠诚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3年第01期目前,全国范围内学校的特色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各地的特色学校已如雨后春笋,逐渐成为了我国教育战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基于此,笔者考察了一些地方的特色学校,也查阅了一些关于特色建设的理论书籍,对如何创建特色学校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特色学校建设,更新校长的办学理念是主导教育的美好愿景,即“学校有特色,校长有思想,教师有风格,学生有特长”。
在这“四有”之中,“校长有思想”属于先决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校的领导首先应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常言道:“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在一所学校,校长既是组织者,又是决策者,他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贯彻程度、他的办学思想和人格,对学校特色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富有特色的学校必然有一位创新意识强、特色意识浓、办学思想独特的智慧型校长。
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充满艰辛的事业,需要做很多艰苦细致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的校长不仅具有独特的教育思想、强烈的特色意识、渊博的文化知识,还要有完善的个性及出色的管理才能。
“正确的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所以,作为一校之长绝不能一味地停留于校舍、设备等硬件建设上,要潜下心来思考和研究学校的内涵发展,把特色建设的思想融入教职员工的一言一行中。
二、特色学校建设,选准优势项目是前提选择特色项目,是取长而不是补短。
因此,各学校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要在与同类学校的比较中分析出自己的特点和差异,找准优势,作为创办特色学校的突破口。
一是从学校实际出发。
作为校长,要对本校实际进行客观分析,认识到自身的劣势和优势,构筑学校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优势项目的确认,不仅仅取决于校长或教师的专长和愿望,还要考虑各种客观条件,诸如本校的地域文化、生源状况和教师素质等。
不能东施效颦,也不能好高骛远。
那种不从学校实际出发、凭一时冲动盲目确定的所谓优势项目,很难获得可持续发展,结果往往是昙花一现。
《校本课程与特色学校建设》解决问题和预期成果
预期成果:
• • • (一)逐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2、以主课题报告及子课题报告、经验总结、研究论文、案例分析、编写校本课程教材等形式 反映研究成果。 • (二)学生活动课程化 1、学生行为文化育心:以做好“十二件小事”(叠好被、洗好手、扫好地、吃好饭,唱好歌、 上好课、读好书、写好字、排好队、上好操、做好人睡好觉)为主要抓手,做好育心阳光大课间 活动和以评价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开展的艺体节、科技节、读书节的展示活动及以传统节日为载体 的庆典节日课程等。 • 2、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现场展示交流汇报。 • 3、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 通过外出培训学习,教师获益匪浅。许多老师对校本课程有新的认识,教学水平有不同程 度的提高,教学的内容与方法都有很大的提高,校本课程也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与好评,所传 授的知识面不断扩展,提高了综合素质培养的内容与方法。 • 4、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 由于在研究中开展了各种活动,学生的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例如:诗歌朗诵水 平以及手工制作、文体水平等都得到了很好地训练。
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目的之一就是尊重地方差异和学校不同,结合学校 教育资源和传统优势,确立本校独特的办学目标和策略,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 特色。《校本课程与特色学校建设研究》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积极探索以“育心”教育为特色的办学路子,构建多元化的校本课程体系, 营造“育心”特色行为文化。 2、整合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规范开发与实施行为,形成更具有特色的、 创造性、示范性的校本课程,促进学校资源的重新配置,促进校本课程理论和 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3、开发更多的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特色课程.逐渐形成以校本课程为主的 “育心”特色学校。
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实现学校特色发展
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实现学校特色发展一、背景与意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明确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所谓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也就是学校在落实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为发展学生个性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在对本校学生发展需要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地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自主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这对于增强学校课程体系的自主性、均衡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谐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打造学校办学特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为此,我校站立于创建学校特色的高端,着眼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关注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地方课程教学并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逐步实现了学校课程体系完善和特色发展。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一)、挖掘资源立足发展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而实现教育、促进发展的教育工具是课程,课程的载体则是教材。
所以,课程体系在根本上影响、制约甚至决定着学生和学校发展。
地方课程,尤其是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其提出正是基于长期以来教育存在的过度失衡、忽视差异等弊端,从根本上说,校本课程的萌生源于基础教育中突出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伟大使命也注定是解决这些问题。
我校作为一所具有30多年历史的学校,在办学中同样面临一些长期难以解决的困惑,主要有三点:一是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多年分析的结论是语文课程中语言积累份额明显不足,教材内容局限造成学生口语能力和写作水平较为低下;二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偏差,个性发展制约严重,不利于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三是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相对滞后,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等组织机构,确定了由教师、家长、学生代表等构成的多元开发主体,开始了校本教材的创编历程。
开发诗词校本课程,创建诗意特色学校
开发诗词校本课程,创建诗意特色学校诗词蕴藏智慧,蕴含人生哲理。
从春秋时代开始,历代教育家都很看重古典诗词具有“温柔敦厚”和“明德进业、博文崇雅”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推进素质教育、建设特色学校是梅州教育“再从春天出发”的根本方向,而校本课程开发是特色学校创建的重要途径。
为了学校向更高目标迈进,梅州市学艺中学积极探索诗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目标是创建诗意特色学校,为梅州中小学诗词教学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
2004年12月,学校成立了学艺诗社,创办了《沁园》诗刊,从此拉开了诗教工作的序幕,先后有省级课题《中学诗词励志德育研究课题》、市级课题《中学语文诗意教学实验课题》立项、结题和获奖,一方面提升了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艺术水平,另一方面也通过励志诗词的诵读吟咏和语文课堂教学的诗意启发,指导学生从诗词中领略美、感受美,在诗词中陶冶心灵、净化情感,使学生在诗词熏陶中不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激励自己、完善自己。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的诗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7年6月,学校学艺诗社学生学员参加首届梅州城区“动感地带”杯中学生现场作文比赛,吴滉荣获一等奖,另有七人荣获二等奖,11人荣获三等奖,37人荣获优秀奖。
2007年12月,学校荣获“广东省诗教先进单位”奖匾。
2008年3月,林青山校长主持的《诗教活动中的德育探索》荣获广东省德育创新奖。
2015年7月,我校被评为“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诗词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是形成学校的诗意办学特色。
研发初中三个年级使用的诗词校本教材,既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既要在诗词的选择上保证教学的有序有效,又要方便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目前,我们准备在原有基础上深化、细化学校诗进校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发诗词校本课程,创建诗意特色学校。
1.营造诗化环境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性工作,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隐形课程,对学生良好情感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方案
崆峒区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方案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不断增强我区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特色兴校”理念,遵循“以改革创新促发展,特色内涵铸辉煌”的工作思路,创新特色学校建设机制,营造特色学校创建氛围,扎实抓好特色学校建设的各项举措,进一步丰富学校内涵,努力形成全区中小学“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发展局面。
二、目标任务在总结梳理提炼以往办学经验和特色的基础上,从2017年起,用一年左右时间,创建教育理念先进、管理模式科学、师生素质优良、学生个性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的品牌特色学校,争取100%的学校具有“特色项目”,60%的学校达成“学校特色”,40%的学校创建成“特色学校”。
三、基本原则(一)科学性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继承创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二)发展性原则。
坚持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总体要求,逐步分类分层推进。
(三)独特性原则。
注重在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提升、凝练独特的办学思想和推进举措,在学校共性的基础上,体现学校特色。
(四)全面性原则。
在开齐开足课程、教学常规管理、高效课堂、养成教育、综合实践、体艺2+1等工作全面落实的基础上,抓好特色创建工作;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特长。
(五)校本性原则。
认真审视学校历史资源和文化氛围,寻找创建的着力点,将其打造成优势项目和强势特色。
(六)稳定性原则。
学校特色一旦形成,应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学校要积极探索深入推进建设工作的创新举措,一般不因为校长、师资以及其他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四、特色项目我区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主要分四种类型:(一)教育类特色。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过程,大力开展“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文明礼仪、和谐教育等主题教育,形成教育理论体系,具有良好教育效果。
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范文(10篇)
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范文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总结回顾____-____学年度,我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扎扎实实开展特色创建工作,在具体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克服了很多困难,取得了明显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在享受到成功快乐的同时,也备感创建的艰辛。
我们深深体会到,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
现将大概情况初步总结如下。
一、以校为本开发特色我们给学校的特色发展定位在“家校联合”上,也就是立足于学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灵活运用教育手段,科学合理地建设学校特色。
量体裁衣拿措施,体现小中见大,平中见奇,持之以恒,以广大小学生喜闻乐见,好做易为的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实实在在地搞好特色创建工作。
根据《淄川区创建特色学校工作实施方案____》的精神,我校于____年,正式申请创建“以主题教育为载体,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新体系”特色学校。
我校以主题教育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主题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文明校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精心选择教育主题,科学安排活动内容为了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成长和感悟,学校特别根据每个月的节日特色或学校活动安排确定活动的主题。
围绕活动主题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活动能力科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如高年级安排手抄报比赛,低年级安排绘画比赛,让学生各展所长,各有所获。
2、精心打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活动氛围为增强学生活动积极性,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每个月伊始都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进行活动启动,班级明确活动目标,安排班级评比,在班内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
学校____展演评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平台,提高学生活动兴趣。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我校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和打造,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活动环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3、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全力保证教育效果为确保教育效果,我们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演讲、绘画、手抄报、征文比赛;照片故事、好点子征集;文艺演出等活动,各项活动根据每个月主题的不同还有不同的特色活动。
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建设
教育发展研究2011.20一、问题的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学校正进行着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并力图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来打造特色学校。
然而,由于对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实践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校本课程实践的力度不大,未能发挥其对于特色学校创建的应有意义。
本文拟在厘清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促进特色学校建设的内在机制。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形成的现实困境很多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由于对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致使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中产生种种现实困境,遮蔽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层价值,同时,也影响校本课程开发走向深入。
有研究表明,不少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活动课程或是选修课程,还有的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或教师自己编写教材,或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布置下来的一项工作。
[1]由此看来,在实践中,“校本课程开发”更多的是被理解为“校本课程的开发”。
如果这个理解成立的话,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对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安排,即三者占总课时的16%-20%,除去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所占的比例,那么所谓的“校本课程”实际上所占有的比例就非常小了。
在这么小的空间里,所谓的“校本课程”又何以能够构建学校特色,并承载所谓的学校文化呢?显然,这一理解是自相矛盾的。
正是由于对概念的理解偏差,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中也存在诸多误区。
误区一:表面化的校本课程开发。
这主要表现为很多学校混淆了校本课程开发与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和兴趣小组活动的不同概念。
由于“校本课程开发”被理解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因此,很多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都在尽力避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而去寻找所谓的“校本课程”,但结果却发现,似乎校本课程开发,就是过去所说的兴趣小组,或是活动课程,或是选修课程。
以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大力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以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大力推进学校特色建设作者:杨帆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35期【摘要】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我校从立足校情,着力开发本土特色校本课程;规范管理,强力推进特色化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成效初绽,有力彰显办学特色三个方面对我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做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学校特色、成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新课程改革已赋予学校课程自主权。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以学校特色为基础,学校自主决定,一线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
校本课程的实施即展示了学校的教育个性,又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内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了舞台,真正实现让课程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一、立足校情着力开发本土特色校本课程学校以独特的视角,结合校情,根据需求,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的有效资源,捕捉身边的课程资源,确定学校课程开发的方向和思路。
努力彰显学校特色,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呈现多元特色。
1.根据学校地理位置的优势,开发校本课程。
郑州市二七区航海路小学位于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一三研究所家属院内,学校创建于1963年,原名七一三研究所子弟小学,2008年移交地方。
校内三分之一学生为七一三研究所子弟,其父辈或祖辈为研究所职工,专门从事海军军备、舰船等方面的研究,所内有数十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舰船专家、舰载导弹专家、舰载火炮专家等。
优越的地理位置、高端的航海专业人才、浓郁的航海文化氛围,为我们打造“我爱航海模型”校本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根据社会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
当前,公民的道德水平在逐渐滑坡,如:有的年轻人道德沦丧,不知廉耻,为了出名,不惜牺牲身体,出卖尊严;还有小悦悦事件中,18名路人的冷漠,见死不救。
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学校办学特色
度 ,并负责组织实施和考核 。组织教师进行特色建设 的理论 学 习,规 范教学行为 ,提高教 育教学能力 。实施 课程计划 , 编写教案和安排教 师上课 ,对特色建设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 导、评估 ,调查、分析学生对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这一课程 档案整理等工作 。做 好特 色建设的总结及经验成果 的推广和
一
1 . 3建立组织 机构、明确职责
学 校 成 立 特 色 建 设领 导 小 组 。 组 长 :许 雪建 ( 学 校校 长 ) 职 责 :负 责 特 色 建 设 的总 体 领 导 与策 划 ,宏 观 调 控 特 色 建 设 的全 过 程 。 副组长 :马海涛 职责 :构思并制订特色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和有关规章制
1实施分析 1 . 1指导思想
以科 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 ,以推进教 育现代化为动力 , 以深 入实施素质 教育为 目标 , 以创建特色学 校建设为思路 、 深化 教育教学改革、优化 学校管理,丰 富学校 内涵 ,提 升学 校 品位 ,形成 一条的特色发展之路 。 1 . 2 可行性思考 年 前,我校成立 了 “ 运用说文解字 的方法进行汉字教 学”的课题组 。经过一年 的认真 学习,努 力实 践,我课题研 究取得一 定的成果。 ( 1 ) 、师生对汉字信息 的理解素养得到有效 的发展提 高, 对形声字 、会 意字 的解 释更加准确到位 。 ( 2 ) 、教师通 过合理应用新 的学习汉字 的的方法教 学, 使得学生 的思维方 式和 行为方式都有 了新 的变化 ,学生 的主 体特征 凸现 ,求职欲望加大 ,探 究意识增 强,达到较之 以往 更 高 的学 习水 平 。 ( 3 ) 、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 ,初步构建 了符合我校学情 的汉 字 教 学 的 教 学模 式 。 综上 ,我校决定全面开展 以说文解字为主题 的特色办学 以及 根 据 此 主 题 进 行校 本课 程 的 开 发 。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特色学校的创建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特色学校的创建作者:张兴武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8年第04期甘肃省古浪县曙光完全小学是一所国扶贫困县农村小学,学校现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19人,教职工15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一级教师6人,小学二级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创建特色学校的研究与探索》是我校于2005年7月申报,并被列入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的一项教育科研项目。
2005年8月,课题进行了开题论证,制定了实施方案。
此后,课题在我校一至六年级七个班全面铺开,到2007年4月,经过二年多的努力实践和探索,已经取得初步效果,2007年9月,课题通过了省级鉴定验收。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创建特色学校的背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首次明确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随着新课改实验工作的深入推进,开发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特色,充分满足学生兴趣、个性、爱好的校本课程,已成为每个学校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我校是一所国扶贫困县农村小学,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生源质量较差。
如何结合农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具有能够形成学校特色、体现学校独特发展方向、并能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作用的校本课程,是我们亟需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申报立项开展了“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创建特色学校的研究与探索”课题研究,经过我们的认真调查了解和分析,决定开发和实施《热爱生命学会生活》校本课程。
二、多措并举推动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创建1. 加强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力军,我们针对本校师资力量差次不齐的现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培养,着力提高他们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一是开展专题学习,学校选编了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文章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讨论;二是组织教师收看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案例;三是开展结对帮教,组织骨干教师与非骨干教师结对,通过“能带新,一帮一”活动提高他们的素质;四是邀请农技员、司法助理员、交警协管员及镇、村卫生所人员为校外辅导员,邀请他们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实施校本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
如何以课程建设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如何以课程建设引领学校特色发展摘要:素质教育引领的教育工作中,学校要致力于特色课程的建设,引领学校的特色发展。
在特色课程开发和建设中,学校管理者应当认识到,树立创新型教育理念是基础,进而才能综合三级课程,形成属于本校的特色课程。
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们致力特色课程的建设,才能朝着特色学校发展。
在特色课程的实践过程中,一定要致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构建个性化、适合、丰满的学校课程,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成为全面的生动活泼的人。
关键词:课程建设;学校特色;校本课程一、致力特色课程的建设,朝着特色学校发展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应当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同时能让学生放飞自我,张扬个性,从而实现全面地发展。
(一)确定出本校未来发展的特色教育理念一所学校所体现出的办学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育理念的影响,因此,学校管理者要能将当代教育理念作为知道思想,引领这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确定合作共赢和互帮互助的基本方式,重视本校的教学研究工作,构建属于本校的健全的课程研究机制,形成优良教研风气。
因此,在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中,要在特色课程建设中确定教育理念,形成教育服务的观念,学校产品是教育服务,服务对象则是学生。
而后,对于教育质量标准有着明确要求,分成学校标准、满意标准、预定标准。
学校应当在“满意标准”和“约定标准”间,找到最为平衡的点,办好家长满意、学生愿意的教育。
最后,学校应当形成“和美”教育的教育思想,“和美”从学生角度出发,希望学生能够和谐美好地成长,得到全面关注,不但要关注学生健康,还要关注学生兴趣,更要关注学生习惯与能力,致力于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二)创新原有办学理念,跟上时代步伐特色课程的建设中,学校必须重视人才的积极作用,发挥人才的推动作用,以教师特长,开发学校特色课程。
学校要重新审视传统办学理念,创新办学理念,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明确“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共同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力度,强化教师和学生间,亦师亦友的关系,才能做到真正教学相长,并重“和美”教学,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成长质量的关注。
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打造特色学校文化
四、全面建设校本课程
以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为 背景构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体系。 办学理念: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服 务,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办学目标:落实精细管理,追求精致 教育,彰显办学特色,打造精品学校。
显性课程的操作措施: (1)材料选择 (2)确立目标 (3)组织与实施 (4)评价与展示
重视校本课程开发
打造特色学校文化
新郑市观音寺镇太清完全小学 二O一四年二月二十五日
陈留彦
一、对校本课程的思考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做法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历程 四、全面建设校本课程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收获
一、对校本课程的思考
如何搞好师资队伍建设?
遇到了三大问题: 1、硬件设施落后 2、教育资源匮乏 3、随意性、无目标性
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兴趣活动校本课程
4、建设校本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的隐性课程
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教师文化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历程
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零星研究阶段 2011年11月—2011年12月。 (二)课题研究阶段 2012年1月—2012年6月 (三)校本课程实施阶段 2012年7月—2012年12月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做法
1、确定目标,制订方案 2、提供校本课程建设的保障 3、建设校本课程显性课程 4、建设校本课程中的隐性课程
1、确定目标,制订方案 校本课程定位
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总方案
2、提供校本课程建设的保障 (1)组织保障。 (2)培训保障。 (3)经费保障。 (4)综合保障。
3、建设校本课程显性课程
组织与实施 确定活动主题。 编写活动计划。 编写活动方案。 自主选择参加。
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校建设的实践总结报告
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校建设的实践总结报告什么是学校特色?学校特色是指在学校自己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水平与优秀的办学成果,即呈现出的整体独特的文化风格。
校本课程开发的要素与学校特色发展的要素,极其吻合。
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需要、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树立学校良好形象的需要。
一、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初明确以下几个问题1.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首先要求学校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
国内外任何一所特色学校,都有一种自己的理念支配办学。
学校自己的教育理念从哪里来?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和灵魂,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提出并阐释学校的核心理念,从而形成学校共同体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哲学。
2.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要明确特色和特长的关系。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个性,有个性才能有特色,但特色不是偏科,也不只是特长。
特长是指特有的专长,主要指专有技术的特长,而特色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而且是具有文化价值的概念。
3.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最终要呈现一种整体独特的文化风格。
特色的形成不是单一的过程,而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涉及学校方方面面的文化。
学校文化既可以成为学校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培育学校特色的氛围与环境。
学校整体独特的文化风格的形成,应该是学校特色发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比如校本课程《写字》,它不是简单的写字方法和写字技能的训练,它更是一种“立字立人”的教育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教育文化的集中体现;再比如校本课程《诗歌原创》,把最能焕发纯洁童心与人性光辉的“诗歌”,引入课堂并形成课程,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编诗报、成立诗社、组织赛诗会,让学生读诗、写诗、研究诗,全校形成了一种如诗歌一样美好的文化氛围。
这种真正贴近儿童心灵并为儿童终身成长奠基的课程,应该是最理想而又最富生机、最具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为大力实施特色强校的战略目标,促使学校走出一条“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之路,进一步打造一流的教育品牌,提升我校教育品位和整体实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特制定如下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特色教育发展战略,以师生“读好书写好字打好球做好人”为目标,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大力开展“兴趣营养餐”活动,扎实开展特色创建工作,为培养“身心健康能力强,个性和谐品德良”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品位和档次,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化学校。
二、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一)特色学校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规范性原则。
学校要在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发展特色。
做到重点突出,亮点集中、特色明显。
2、先进性原则。
特色学校建设要禁忌“共性”,追求“个性”,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色境界,以先进的、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指导具体的办学过程,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3、整体性原则。
特色学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统筹兼顾,全员参与,持之以恒。
要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4、校本性原则。
特色学校建设要从学校实际、传统底蕴、工作优势、周边资源等出发,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选择创建特色领域,形成浓郁的本土气息和鲜明的个性特色。
5、以人为本的原则。
高度重视人在特色学校建设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能动性发挥,把体现人文本质和培养人文精神作为特色学校建设的主攻方向。
6、发展性原则。
特色学校建设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特点,要与时俱进,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二)总体思路: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体现个性、促进发展”的思路,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个阶段梯次推进。
初级阶段---选择特色项目,学校在一年内通过大力开展书法、国球“兴趣营养餐”活动,做到“写好汉字------立字立人,规范练字打基础;打好国球------灵动小球活筋骨”,从而形成两项特色:艺术特色(书法)、体育特色(乒乓球)。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摘要: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驱动力量,是学校发展灵魂。
突出学校特色决左着学校战略以及相应制度策略制左,决左着教育质虽:提高和学校发展速度,影响着校内各种资源开发及组合,塑造着学校品牌价值。
可以说,没有特色学校就是没有生命力学校。
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追求办“规范+特色”学校,培养“合格十特长”学生办学目标, 以务实创新精神和“以特立校”办学理念,把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全而实施素质教育着眼点和突破口,积极实践,大胆探索,通过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
关键词: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正文:众所周知,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驱动力量,是学校发展灵魂。
实践证明,学校特色建设关键不在于建立各种特色形式本身,而在于特色建设所产生影响和效能,在于努力提升学校办学特色,即真正使学校特色成为推动学校发展巨大力量。
无数优秀学校发展史表明:突岀学校特色决左着学校战略及相应制度策略制立,决定着教育质量提高和学校发展速度,影响着校内各种资源开发及组合,塑造着学校品牌价值。
可以说,没有特色学校就是没有生命力学校。
在深入实施素质教冇过程中,学校坚持以质虽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追求办“规范+特色”学校、培养“合格十特长”学生办学目标,以务实创新精神和''以特立校” 办学理念,把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全而实施素质教育着眼点和突破口,积极实践,大胆探索,不断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
一、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冇作为培养人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髙度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空间,具体体现在课程内容多样性、可选择性和丰富性上。
传统课程强调学科知识,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人真实体验:而特色校本课程则注重学生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差异性。
推进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内涵发展的策略
推进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内涵发展的策略作者:杨惠全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3年第11期一所好学校必须是一所有品位的学校,有特色的学校。
那么,究竟有没有真正的特色学校?当然有。
所谓“特色”,应该是在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文化传统等方面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风格、个性或独特性。
一、特色学校建设内涵发展需要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建设课程是学校办学理念的载体,更是学校推行一切教育思想、方法的基础。
没有一定的课程作支撑,学校特色难以形成的。
1. 开发特色课程,亮出学校特色。
特色办学的关键在于办出学校的独特个性,办学的个性从哪里来?归根到底来自于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特色的,也为学校特色的创建提供了契机。
校本课程它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以荔城街第一小学开发的校本课程为例,根据“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原则,进行整体规划,开发出两大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一是从学校的德育因素,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可以不断生成和循环开展的,而且充分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蕴含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自我因素等活动领域的课程体系——“我是小主人”,它包括:“我是生活小主人”、“我是学习小主人”、“我是环保小主人”这三大系列的课程研究内容;二是从美术科实施的“黑与白的游戏”这一活动主题的基础上,开发出“形与色的游戏”这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内容。
2. 积极开展特色科研,让特色在校本课程得到凸现。
科研需要一定的载体,以课题带动进行课题研究是特色科研实施的关键,课题研究是探索创建规律的重要载体。
增城市富鹏小学在多年的校本教研建设中,努力为教师搭建科研平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立科研课题,如《特色发展与德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以“科幻画、十字绣、篮球、京剧、综合实践”等校本特色活动为突破口,丰富了德育内涵,突出了德育管理特色。
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内容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究,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
我校作为甘肃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示范校,把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来抓,并以此为载体,推进特色学校的建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究,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
我校作为甘肃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示范校,把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来抓,并以此为载体,推进特色学校的建设。
笔者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评价等方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课程开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资源,结合县情、乡情和校情,对课程开发体系进行前期认证,以独特的视角,捕捉身边的课程资源,确定学校课程建设的方向和思路,可从四个维度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
1、根据孩子健康成长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设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学生的年龄差异。
针对一、二年级小学生刚入学,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的现状,可以注重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为使学生在青春萌动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可在中高年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类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2、根据书香校园建设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要大量阅读,学会阅读,结合建设书香校园,指导学生有效阅读。
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打造特色学校文化
校本课程教学论文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打造特色学校文化“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的,也是相对于专家开发的课程而言的。
它是基于学校自身特色,以教师为开发主体,旨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和发展需求的课程。
越来越多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者认识到,“引领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学校特色形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价值追求。
因此,为深化课程改革,坚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师生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充分发掘和整合学校、社区资源,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体系,营造该校独有的文化氛围。
一、顺应时代,灵动校本课程思路,引领学校文化发展方向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个亮点,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构建特色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
校将“弘扬民族文化,打造现代、书韵”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
积极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经典诵读》。
在浩如烟渺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如何选择好诵读材料,让我们煞费苦心。
最初学校选择了《孝经》、《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即孝、弟、三、百、千,通过尝试,诵读量太大,部分作品较难,学生不易接受,为此重新筛选。
第二次选择了《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语录和古诗160首,通过实践,较之上次有所改进,但是趣味性不浓,于是再次重新筛选。
第三次我们选择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古诗160首、趣味小古文,并且学校复印,保证每位学生人手一本,随捧随读。
真是一波三折,窥一斑而知全豹,我校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再有落实教师。
有了时间,有了材料,我们精心配置了古诗文诵读辅导老师,以语文老师为主,班主任配合,确保各班经典诵读课程实施到位。
再次是做好诵读活动“多样化”的工作。
多样的形式,丰富的活动,是日常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主要平台。
第一,我们积极利用学校资源,就地取材,创设浓厚的古诗文诵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安图三小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材料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究,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
我校作为县课改实验校,于2004年开始进行了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学校把此项工作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来抓,并以此为契机,推进特色学校的建设。
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下面就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以简单的汇报:一.校本课程建设的背景及课程结构门类学校地处长白山脚下,拥有一千三百多名学生,学校条件优越,师资力量较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待值较高。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发展,创建特色学校,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改变过去单一的课程模式,学校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资源,结合县情和校情,积极向师生、家长征求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发展需求和教师特长。
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对课程开发体系进行了前期认证,确定了学校课程建设的方向和思路。
现在已经完成初稿的校本教材有:《可爱的安图》共两册,六十八课;《硬笔书法》共一册,此系列为学生校本课程必修课。
《经典诵读》共一册,此系列为学生校本课程选修课。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1.健全机构,明确目标,规范课程管理体制。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顺利的实施,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建立起校长统筹,主任指导,课题组组长负责,教师落实的管理网络,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管理,还成立了由校领导、教师代表等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课程审议、课程计划管理的执行、课程评价,教师培训等。
2.加强培训,提高认识,理清课程开发思路。
学校通过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别学习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方式做好教师培训。
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专题讲座,学习相关的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开发理论等,选派多名教师参加省、州、县组织的研讨会,定期组织课程开发专题研讨会。
通过培训与学习,全体教师掌握了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理清了课程开发的思路。
3.深入调查,科学论证,明确课程开发方向。
2004年3月,我们根据实施方案,对全校教师、学生、家长发放了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情况的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从反馈的情况看,教师们对校本课程很感兴趣,对校本课程很关注,焦点都集中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生活能力培养、个性特长培养等方面,这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也初步确定了教材结构及教材门类。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1.强化管理,狠抓落实,确保课程有效实施。
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学校强化校本课程管理,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的同时,每个年级的校本课程在课程表上明确安排。
学校狠抓校本课程的落实,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上好每一堂校本课,教导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师的备课与上课进行检查,采用座谈、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校每月进行一次研讨会,研讨解决校本课程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确保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2.多元评价,注重发展,促进课程体系建设。
我们对学校课程进行多元化评价,主要从《课程纲要》、教师课程实施、学生学业成绩、《学校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评价中,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编制评价工具,全面收集、分析、整理师生信息,及时反馈评价结果。
对师生的评价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与实践能力、教师的开发创新能力。
同时,将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工作与教师量化考核相挂钩。
3.丰富载体,拓宽思路,完善校本课程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和各项活动的开展是校本课程的隐性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各项活动的开展又可以展示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校本课程的实施与校园特色教育活动相结合,寓教寓乐,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活动中挖掘教育资源,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内容。
(1)《可爱的安图》:我校地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长白山脚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安图的旅游、经济地位逐步确立。
这就要求每一个称职的城镇市民都应该从小熟悉安图了解安图。
因而,学校将爱家乡教育设立为我校校本课程,这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可爱的安图》共两册,分别介绍了安图的自然状况,安图的历史沿革,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奔小康几部分。
①.安图的自然状况:本部分是教材的主要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安图自然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主要景区。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景点的特点和自己的语言风格,编写导游词,与同伴交流,并在班上择优演讲。
②.安图的历史沿革:重点介绍安图县建县史、安图人民革命斗争史,通过收集资料、采访相关部门与政府部门、调查收集民众意见等形式,撰写安图人民革命斗争事迹。
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为保卫安图,建设安图在这块热土上流血牺牲的革命烈士。
教育学生像英雄学习,用实际行动建设安图。
③.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这是本教材的一大特色,本教材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生事物。
教学生明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人民才能富起来。
课程实施已有6年,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能结合实际调查研究情况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及时更新教材中相关数据,补充新内容。
使校本教材逐步完善。
《可爱的安图》校本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不仅了解了安图的资源环境、乡土风情、历史轶事,熟悉了安图县的主要人文景观。
通过课程设置中的调查、采访、演讲等活动,还培养了学生的收集、分析、整理信息,撰写调查、采访报告及实践、交际和创新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激励了学生勤奋学习,将来更好地建设安图。
(2)《经典古诗文诵读》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它句式工整,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
为此,我校还自编了一套《经典诵读》,规定了1—6年级不同的阅读内容。
如:一、二年级背诵必背古诗、《三字经》、《百家姓》;三、四年级背诵《弟子规》、《笠翁对韵》;五、六年级背诵《论语二十则》、《朱子治家格言》等。
学校利用早自习和大课间活动时间安排各班级根据规定内容进行背诵。
值周教师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同教师月工作量化考核挂钩。
我校自实施古诗文诵读活动3年多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校师生踊跃参与,形成了人人争先背诵古诗文的良好氛围。
每学期人均背诵量40首,最多的每学期达到100首以上。
(3)书法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书法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和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引起学生对书写的高度重视,培养他们正确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美观,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让学生从小就练就一手好字,我校将书法纳入校本课程,在一至三学年开展,每学年每班一周一节课,由书法教师刘源伟和崔海燕任教。
为增强此项活动的时效性,学校利用周三、周五午自习进行书法训练课,值周领导和书法教师进行检查。
学校还规定每班要经常开展书法竞赛活动。
每周每位学生要完成一件书法作品,周一上交,班主任点评。
每月学年组织一次书法现场竞赛,竞赛内容学年统一,全校老师参观浏览。
参评的作品在学年展出,学校对参选上来的作品进行表彰。
经过几年的训练,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几乎每位学生都能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美观,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为学生从小就练就一手好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快乐大课间活动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活跃校园体育文化,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增长学生体育才干,促进学生体质提高,使学生能有更健康的身体、更和谐的心理,我校有组织的开展了快乐的大课间活动,快乐课间活动实行分年级、分场地、分项目以轮换的形式进行活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实施。
每到课间,看到的是孩子们一张张溢满欢笑、幸福、快乐、健康的面庞。
老师和同学们在校园里,一起进行着跳绳、踢毽子、打乒乓球等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
校园里充满着生机、充满着欢笑,师生都展现出了健康、向上的活力。
四.校本课程实施取得的成效校本课程开发,始终以“一切为了学生”为指导;以“张扬个性,和谐发展”为理念;以“师生发展为本,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核心,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的动态,可持续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个性+特长的办学特色。
近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提升,校园内外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1.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
由最初的心存疑虑、观望等待转变为主动参与,积极配合,目前承当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70%,很多老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初优势并不明显,也曾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摸索着、实践着、积累着,与校本课程同成长共进步。
2.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转变。
基础教育的立足点远远不是让学生学到什么,而是学会探索什么。
如今,学生会自主学习,能直接参与实践,真正体现了师生的民主平等,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可以说校本课的开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校园文化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相得异彰。
校本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发展,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以活动为载体,我们注重多方位挖掘校园的途径,利用各种节日,适时组织一些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热情。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师生们共同策划,布置走廊和班级文化,使教学楼内充满了童趣、活力和斗志,甚至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努力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了多彩的校园文化。
但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虽取得了一些成绩,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上的衔接性,时间上的周期性,知识上的系统性等,有待于我们加以审视、修正,这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回顾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点点滴滴,我们欣喜地看到,六年来的校本开发历程,全校师生不畏艰辛,不断探索,洒下了无数的汗水与泪水,也正是有了“校本”这一活水才会给“课改”注入新的活力,才能让校园充满浓郁、温馨的文化氛围。
尽管未来之路布满荆棘,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以乐观积极的心态,一路高歌,走向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