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重点句翻译

合集下载

每天学点大语文之国学经典《湖心亭看雪》翻译

每天学点大语文之国学经典《湖心亭看雪》翻译

第十讲湖心亭看雪翻译示例
翻译:明崇祯五年十二月,我正住在西湖边。

连续下了三天大雪,西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完全消失了。

这一天,初更刚定的时分,我乘坐着(或:让船夫划着)一条小船,我裹着我的皮毛大衣,抱着我的小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上)冰花一片(向远处)弥漫,天空与云、与山峦、与湖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清晰的)物影,只有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倒影),和我的一叶小舟(的倒影),船上的两三粒人(的倒影)罢了。

来到湖心亭,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见到我非常高兴的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起喝酒。

我勉强喝下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问他们的姓名,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回来)下了船,船夫自言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狂,还有比相公更痴狂的人呢!”。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更定】。

更,。

2、【拏】。

3、【拥毳衣炉火】。

拥,毳,。

4、【雾凇沆砀】。

雾凇,。

沆砀,。

5、【长堤一痕】。

6、【焉得更有此人】!焉得,。

更,。

7、【三大白】。

白,。

8、【客此】。

9、【舟子】。

10、【相公】。

二、重点句子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三、理解性默写:1、“痴”字是文眼,以舟子的话结尾,具有画龙点睛,深化意境的作用:2、描绘了一幅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3、“独”字用得精妙,展示出作者不随俗流、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4、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举目皆白的景象:5、使用数量词表现出景物依稀可辨、使人唯觉其小:四、课内简答题:1、“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2、“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3、“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4、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5、试着赏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7、请说明引用舟子话的用意。

8、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9、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10、本文文字简练质朴,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请题为一下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11、本文的思想感情。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赵人养猫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更定】晚上八时左右。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2、【拏】撑(船)。

3、【拥毳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

拥,裹、围。

毳,鸟兽的细毛。

4、【雾凇沆砀】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5、【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6、【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焉得,哪能。

更,还。

7、【三大白】三大杯酒。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8、【客此】客居此地。

9、【舟子】船夫。

10、【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二、重点句子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翻译: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翻译:(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翻译: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翻译: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翻译: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翻译: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三、理解性默写:1、“痴”字是文眼,以舟子的话结尾,具有画龙点睛,深化意境的作用: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描绘了一幅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湖心亭看雪》全文对照翻译

《湖心亭看雪》全文对照翻译

《湖心亭看雪》全文对照翻译《湖心亭看雪》全文对照翻译《湖心亭看雪》是晚明小品文作家张岱所写的一首朦胧的梦幻诗,深受人们的喜爱。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湖心亭看雪》的全文对照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湖心亭看雪》全文对照翻译篇1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杯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湖心亭看雪》赏析张岱,是晚明小品文作家中成就较高的一位。

他的作品爽朗清新、雅俗兼施、笔墨洗练、意趣深远,历来为人所称颂,《湖心亭看雪》则是其代表作。

全文不过一百六十多字,却把湖心亭夜间雪景写得气象混茫、恍惚迷离,把作者拥毳围炉、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情怀表现得栩栩如生。

全文围绕一个“痴”,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的痴迷,对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的痴爱,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故国的千般眷恋、万般钟爱的一片痴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课内文言文之《湖心亭看雪》翻译及重点词汇梳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课内文言文之《湖心亭看雪》翻译及重点词汇梳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课内文言文之《湖心亭看雪》翻译及重点词汇梳理及下船,舟子(16)喃喃(17)曰:“莫说相公(18)痴,更有痴似(19)相公者!”译文: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

(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

”便拉着我一同喝酒。

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啊!”注释:(1).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

原居杭州。

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白洋潮》等绝代文学名著。

(2).【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

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3).【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

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定,开始。

(4).【余】我(5).【挐(ná)】撑(船)。

(6).【拥】穿着(7).【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乘船。

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毳,鸟兽的细毛。

(8).【雾凇沆砀(hàng dàng)】冰花一片弥漫。

雾凇,水汽凝成的冰花;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上蒸发的水汽,这时因为天寒,凝成冰花。

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沆,形容大水。

(9).【上下一白】天色湖光全是白皑皑的。

一白,全白。

一,全;都。

(10).【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湖心亭看雪字词批注译文及知识点完全归纳

湖心亭看雪字词批注译文及知识点完全归纳

湖心亭看雪字词批注译文及知识点完全归纳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译文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一、【重点注释】1、是日更定矣是:这。

定:完了,结束2、余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

挐:通“桡”,撑,划。

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3、雾淞沆砀。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哪里。

更:还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勉强。

白:指酒杯6、上下一白一白:全白7、客此。

及下船客此:在此地客居;及:等到8、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二、词类活用1.大雪三日大雪: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

客:名词活用作动词,客居。

3.拥毳衣炉火炉火:名词活用作动词,带着炉火。

4.与余舟一芥芥:小草,这里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初中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原文注释翻译

初中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原文注释翻译
注释
俱:都。
绝:消失。
崇五年:公元1632年。崇,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完了,结束。
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
独:独。
拏(ná):同“”,牵引。撑(船)。一作“挐”。
拥(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衣,细毛皮衣。,鸟兽的细毛。
译文
崇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乘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上下下全都是白茫茫的。湖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像小草一样微小的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雾凇:冰花一片弥漫。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白气弥漫的样子。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
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
惟:只有。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这里指苏堤。一,数词。痕,痕迹。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迷的'人啊!”
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在此地客居。
及:等到。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重点字词复习课程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重点字词复习课程

2、拥毳衣炉火:毳,鸟兽的细毛。毳衣,毛皮衣
3、惟长堤一痕: 只有。
4、上下一白: 全
5、一芥(jiè):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
6、而已:
罢了。
7、客此:
客居,作动词用。
8、及下船: 等到
9、喃喃:
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这里可看作自言自语
翻译课文
崇祯五.年.十二
月,余住西湖。大 雪三日,湖中人鸟 声俱绝。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重点字 词

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这) (判断动词)

是日更定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古时计时单位) (还)
客此(动词,客居) 余住西湖 (我)
及下船 (等到)
解词释义,积累文言知识。
解词释义,积累文言知识。
1、是日更定: 是,这。 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
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从晚上八时算起。
.水,上下一白。湖 . 上影子,惟长堤一
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 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 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 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
痕,湖心亭一点, 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只小船,
与余舟一芥,舟中 船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人两三粒而已。
翻译课文
到亭上,有两人 铺毡对坐,一童 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 此人?”拉余同 饮。余强饮三大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及下船,舟. 子喃
喃曰:“莫说相 公痴,更有痴似 相公者。”
等到(回来时)下了 船,船夫嘟囔道: “不要说相公您痴, 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 呢!”

《答谢中书书》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 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 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丛, 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此起彼 伏地鸣叫;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 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天堂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 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对照翻译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对照翻译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对照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 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 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到亭上, 有两人铺毡对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 饮三大杯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 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全文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 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 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上) 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 天与云与山与水, 浑然一体, 白茫茫一片。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 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 到了亭子 上, 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 相对而坐, 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 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问他 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 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湖心亭看雪对照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 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 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 消失了。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更定】。

更,。

2、【拏】。

3、【拥毳衣炉火】。

拥,毳,。

4、【雾凇沆砀】。

雾凇,。

沆砀,。

5、【长堤一痕】。

6、【焉得更有此人】!焉得,。

更,。

7、【三大白】。

白,。

8、【客此】。

9、【舟子】。

10、【相公】。

二、重点句子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三、理解性默写:1、“痴”字是文眼,以舟子的话结尾,具有画龙点睛,深化意境的作用:2、描绘了一幅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3、“独”字用得精妙,展示出作者不随俗流、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4、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举目皆白的景象:5、使用数量词表现出景物依稀可辨、使人唯觉其小:四、课内简答题:1、“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2、“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3、“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4、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5、试着赏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7、请说明引用舟子话的用意。

8、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9、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10、本文文字简练质朴,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请题为一下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11、本文的思想感情。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赵人养猫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更定】晚上八时左右。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2、【拏】撑(船)。

3、【拥毳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

拥,裹、围。

毳,鸟兽的细毛。

4、【雾凇沆砀】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5、【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6、【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焉得,哪能。

更,还。

7、【三大白】三大杯酒。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8、【客此】客居此地。

9、【舟子】船夫。

10、【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二、重点句子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翻译: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翻译:(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翻译: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翻译: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翻译: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翻译: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三、理解性默写:1、“痴”字是文眼,以舟子的话结尾,具有画龙点睛,深化意境的作用: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描绘了一幅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1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课内文言文之《湖心亭看雪》翻译及重点词汇梳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1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课内文言文之《湖心亭看雪》翻译及重点词汇梳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1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课内文言文之《湖心亭看雪》翻译及重点词汇梳理11.湖心亭看雪〔张岱〔明〕崇祯五年〔2〕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3〕矣,余〔4〕挐〔5〕一小舟,拥〔6〕毳衣炉火〔7〕,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8〕,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9〕。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10〕、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11〕,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寓居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响全都消逝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乘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

西湖雪夜雾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天衣无缝,白茫茫一片。

湖上能〔明晰〕见到的影子,只要〔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苏堤〕,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两三团体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12〕拉余同饮。

余强饮〔13〕三大白〔14〕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15〕。

及下船,舟子〔16〕喃喃〔17〕曰:〝莫说相公〔18〕痴,更有痴似〔19〕相公者!〞译文:到了湖心亭上,有两团体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

〔那两团体〕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俗气〕的人。

〞便拉着我一同喝酒。

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时分,船夫自言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啊!〞注释:(1).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

原居杭州。

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贫贱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白洋潮»等绝代文学名著。

中考《湖心亭看雪》+全文理解性默写+实词、语句释义

中考《湖心亭看雪》+全文理解性默写+实词、语句释义

《湖心亭看雪》一、理解性全文默写第一段,痴行。

思)、地点、人物。

“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独特的心境、高洁的情操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包含了作者逃避世俗的忧愤和孤高自许的情怀!为下文做铺垫。

第二段,痴景。

作者使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一副绝妙淡雅的湖山雪夜图画。

首先,对湖心亭雪景的总体描绘: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沆砀”写出了湖面水气凝成的冰花和雾气混杂在一起,白茫茫一片,接着作者叠用三个“与”字,把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混沌莫辨的壮阔雪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其次,具体细微地描绘雪中的景物: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在茫茫天宇下,悠悠天地间,西湖长堤、湖中岛上的亭子、作者乘坐的小船以及船中的人,都变得何其渺小,让人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感。

作者痴迷于这天地间悠悠的景色,其实是痴迷于自己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和对故国的一片忠心。

在这里,人的感情与自然美景达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

第三段,痴人。

不料到了亭子上正遇到有人在铺毡对饮,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而是背面敷粉,反客为主。

既然双方都视对方为知己,“酒逢知己千杯少”,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尽管作者不善饮酒,“强饮”,是为了答谢这天地间奇遇的知音。

饮罢相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金陵人”“客此”,看似答非所问,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他乡遇故知,这自然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透露出作者的无限怅惘:茫茫人海,知己难逢。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知音之念、漂泊之感)巧妙的侧面描写。

这里借舟子之口,通过他的喃喃自语,把作者和普通人感情上的隔膜,把作者空有一腔抱负、孤高冷寂的情怀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这个“痴”字,与“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准确生动地表现了他钟情山水,清高、超逸的情怀,也是他孤独哀伤、淡泊孤寂的独特心灵的写照。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翻译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翻译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席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问曰:“何不戴笠?”曰:“莫邪为吾先乎!”舟子笑而不答。

是日也,天与雪与湖与亭,三者皆奇,湖上影子,更奇。

舟中人,更奇。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及醒,则身在湘水之上,不知何年何月。

盖大梦初觉,群鸟惊飞,声声入耳,如身在画图中。

译文:崇祯五年(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大雪连续下了三天,湖中的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那天晚上,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观赏雪景。

湖面上冰花盛开,天空、云、山和水,上下一片洁白。

湖上的影子,只有长堤的痕迹、湖心亭的轮廓、我的小舟以及舟中的两三个人影。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席子坐着,一个小孩在烧酒,炉火正旺。

他们见到我,非常高兴,说:“湖中怎么会有这样的人物!”拉着我一起喝酒。

我喝了三大杯酒就离开了。

问他们的姓氏,他们是金陵人,在这里做客。

下船时,船夫问我:“为什么不戴斗笠?”我说:“莫邪剑不是在我前面吗?”船夫笑了笑没有回答。

那天,天空、雪花、湖面和亭子,三者都显得非常奇特。

湖上的影子,更是奇妙。

舟中的人,更是奇妙。

舟中的人,只有两三个而已。

等到醒来,发现自己身处湘江之上,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大概是刚从一场大梦中醒来,群鸟惊飞,声声入耳,就像身处一幅画图中。

这篇文言文描绘了作者在西湖湖心亭观赏雪景的情景,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同时,也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的动荡和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这篇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后人传颂不衰。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更定】晚上八时左右。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2、【拏】撑(船)。

3、【拥毳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

拥,裹、围。

毳,鸟兽的细毛。

4、【雾凇沆砀】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5、【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6、【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焉得,哪能。

更,还。

7、【三大白】三大杯酒。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8、【客此】客居此地。

9、【舟子】船夫。

10、【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二、重点句子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翻译: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翻译:(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翻译: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翻译: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翻译: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翻译: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三、课内简答题:1、“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答: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2、“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答:“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湖心亭看雪》翻译

《湖心亭看雪》翻译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八时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往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

等到下了船,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啊!”。

《湖心亭看雪》翻译

《湖心亭看雪》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观赏雪景。

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米粒般的两三个人罢了。

我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那两个人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力饮下好几大杯后和他们告别。

(我)问他们的姓氏,原来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空与山峦与湖水,浑然一体,上下全白了。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影子,只有长堤的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的两三个人罢了。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湖上哪能有你这样(闲情雅致)的人。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了。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跟您一样痴迷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