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第四章 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

合集下载

语言学纲要笔记第四章语法

语言学纲要笔记第四章语法

第四章语法一、语法的内涵和研究范围1、语言结构和使用的规则性2、客观的规则和对客观规则的抽象3、对“语法”的多层次理智(1)语法的词的构成、变化和用词造句的规则。

(客观的,一种语言只有一套)。

(2)对客观语言结构规则的描写、说明和解释。

实际指语法学。

(有主观性。

不同专家可能有不同的系统)。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P12-13:语法是一种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一套规则。

4、大语法和小语法(1)凡是能够体现为语言结构的规则性的部分都是语法。

(大语法)包括语音学、语义学、词法学(形态学)、句活学所研究的对象。

(2)只限于词和句子的构造规则。

(小语法,本书的理解)(3)有的甚至只指句子的构造规则(句法学)。

二、语法规则1、语言结构(1)结构成分:音义结合体,如语素、词、短语、句子。

(2)结构方式:成分与成分的组合,如:成绩好——好成绩。

虚素“们、看、了、呢”与别的成分组合时,永远不会出现在句道:“第、初、问”与别的成分组合时,永远不会出现在句末。

[分布]2、语法单位的内涵即语法系统的组成部分,凡是能在组合的是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组合成分单位,如短语、句子,都是合义结合的。

3、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1)组合规则:语法单位的组合起来的规则,链条,现实的,存在于话语中。

(2)聚合规则:语法单位的归类的规则,仓库,潜在地,存在于人脑中。

例如:小学生的句型练习:游戏中的语词龙(组合规则)及其后接的多种可能性(聚合规则)。

三、语法单位的层级性教材中从大单位到小单位,是解构式[分解]:应该从小单位到达单位讲,建构式[组合]。

(一)句子1、概念:语言交际的基本表述单位。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P21:是语言中前后有较大停顿、伴有一定句谓、表示相对完整意义有音义结合体,是最大的语法单位。

2、句型:按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张涤华等《汉语语法修辞词典》:[补充,不讲]句类:(1)句子的类型。

语言学概论_第四章语法

语言学概论_第四章语法
1.语法形式:能够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 的形式。
2.语法意义:通过一类共同功能所获得的意义。 语法意义不等于词汇意义。
如:英语中名词加词尾“- s”表示复数, “- s” 就是语法形式,“表示复数”就是语法意义。
3、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它们归并为几个基 本类型,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就叫做“语法手段”。
如:“一张动物园”,看起来是量词误用, 其实是“我要买一张去动物园的票”这句 话的成分省略现象。
初中,某数学老师讲方程式变换,在讲台 上袖子一挽大声喝道:同学们注意!我要 变形了!……
5.语法和逻辑
逻辑是语言表现内容的规律,语法是 语言表达形式的规律,二者的关系非常紧 密。逻辑对语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语言 成分之间搭配关系的制约。从基本要求看, 一般人们说话不但要合语法,也要合逻辑。 个别不合逻辑的,只要大家都这么说,都 懂得是什么意思,就不能完全用逻辑来苛 求了。
“科学”本为名词,后产生出“具有科学属 性的”这一意义,用该词修饰或描写此属
严密的系统性 相对的稳定性
语法的高度抽象性
小明喝牛奶。 妈妈已经吃过饭了。 老师在黑板上写字。
语法规则具有强大的递归性
学生在看书。 隔壁的学生在看他的书。 隔壁在xx小学读书的学生在家里看他的辅
导书。 隔壁在xx小学读书的学生在家里看他昨天
从新华书店买来的他一直想要的辅导书。
语法规则具有严密的系统性
江西人不怕辣 湖南人辣不怕 四川人怕不辣
(4)语调是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重音、停顿等 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调实际上已经是 表达层面上的一种语法手段了。
如:滚蛋!
6.根据语法手段的不同可把人类语言分为:
语言
综合性语言:主要使用词形变化、 词的轻重音等语法手段的语言。 如俄语、德语

语言学概论讲义第四章 语法四

语言学概论讲义第四章 语法四
2013年7月15日星期一 17
4.3.3.2.1性(gender)
a、语法性属与天然性别一致:певец (男歌手);певеца(女歌手)。 b、语法性属与天然性别不一致:класс (阳性,班级);книга(阴性,书); солнце(中性,太阳)。Das Sofa”(沙 发)是中性,但法语“le fauteuil”是阳性。 “太阳”一词在德语、法语和俄语中分别 是阴性、阳性、和中性。
2013年7月15日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第四节
4.3.1.3划分词类对句法描写的意义
自主动词 “看”“说”“打”“抢”“参 观”“锻炼” 非自主动词 “病”“死”“漏”“塌”“丢”“知道” 自主动词可以构成祈使句,如“看!”“抢!”“别看 了!别抢了!” 非自主动词不能构成祈使句,我们不能说 “死”“病”“别死”“别病”。
4.3.1.1.2句法标准
he came with speed he came quickly we will discuss it at supper we will discuss it then he comes from London he comes often 位置
2013年7月15日星期一 16
4.3.3.2常见的语法范畴
4.3.3.2.1性(gender)。 性是由词的语法形式所表示的名词、代词等在 语法上的性别特征。欧洲许多语言的名词、代 词、形容词都有性的语法范畴。比如俄语、德 语的名词都有阳性、阴性和中性的分别,法语 的名词有阳性和阴性的分别。 俄语里класс(阳性,班级);книга(阴性, 书);солнце(中性,太阳)。
2013年7月15日星期一 18
4.3.3.2.2数(number)

现代汉语语法ppt-第四章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ppt-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
三、语法的性质
语法概说
1、概括性: 组合:线形序列中依次出现的语法 成分之间内在的结构关系。 聚合:各级语法成 分组合过程中所形成的同类相聚的类别关系。
组合
我看小说 你听音乐 聚 合
他写散文
第一节
语法概说
2、稳固性 在语言的三要素中,语法与语音、词汇比较发展 是很缓慢的。一种语言不会在较短时间内废弃 旧的语法结构系统,而产生一种新的系统。
第二节
词的分类(上)
3、量词的作用,量词的表达作用主要有: 1)区别语义。 2)表达色彩。主要是感情色彩。 3)协调音节。重叠的量词可以起到协调音节 的作用。
第二节
三、谓词
词的分类(上)
(一)动词 1、动词的分类,应根据动词的句法功能的差异分类。 1)根据宾语分类。 根据动词宾语的情况,可以分成及物动词和不及 物动词。及物动词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必须带宾语, 如:x于,x以,x得,x为等词汇。另一种是可以带宾 语的,但有时也可不带宾语的。能带两个宾语的叫双 宾动词。不及物动词也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不能带宾 语的,另一种是可以带施事宾语的动词。
第二节 词的分类(上)(形容词)

(3)宾语和主语
有些形容词可以用在心理动词或感觉类动词后 边充当宾语。如:
嫌脏 怕麻烦 显得威风
少数性质形容词可以充当主语,其述语通常是 判断或使令类动词。如:
方便是最主要的 骄傲使人落后
第二节 词的分类(上)(形容词)

3、形容词的重叠
单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可重叠为AA式,双音节的重叠 式为AABB式。而表示不如意性状的形容词是不能重叠 的。带有贬义的性质形容词,多用“A里AB”式。 性质形容词重叠后,在功能上就转向了状态形容词, 前边不能再加程度副词,也不能用“不”否定,而且做 定语、补语时都须要加“的”。 形容词ABAB重叠式(部分动态形容词可)和动词 ABAB式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不能带宾语,凡重叠后带 宾语的是形动兼类词,大多具有致使义。

语言学纲要-第四章-语法幻灯片课件

语言学纲要-第四章-语法幻灯片课件

二、词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构造 复合词 短语 主谓 地震、 大地震动 结构 海啸 大海咆哮 述宾 将军、 写字 结构 管家 吃饭 偏正 白酒、 快跑、 结构 飞快 红花 述补 说明、 说清楚、 结构 推翻 打死 联合 道路、 踢打、 结构 是非 我和他
句子 大地震动了。 大海咆哮。
吃饭? 吃饭! 慢走! 这样的中国人! 说清楚! 打死了。 我和他。 聪明人和傻子。
第四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单位 第二节 组合规则 第三节 聚合规则 第四节 变换 第五节 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1、您 吃喝 茶。 2、我 也以以前前也 不喜欢读书。 3、即尽使管天塌下来,我也能顶得住。
看得 4、我看书的入神时,他来了。 5 They wvililsvitisit our school next week. 6 He ssttuuddyys in a school. 7 He said he haasd a good holiday.
• “seeing(看)”——ing——表示进行体;
• “books(书)” —— s ——表示复数。
词语形法变手化 段
语法形式 语法意义
•常见的语法手段主要有: •选词、词序、虚词、词形变化等。
• 1、句法手段
• 指的是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示各种语法意义的 手段。
• 句法手段又叫分析性手段,它主要包括“选 词” 、“虚词” 、 “语序”、“语调” 等。
能够充当句子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是实词; 不能够充当句子成分、只语法意义的词是虚词。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副词、数词、量词、
代词、叹词、拟声词。
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 (二)词组
• 词的组合,它是句子里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法提纲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法提纲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法提纲第四章语法【内容简介及重点】主要要掌握语法结构的基本规律,包括:语法的结构单位——句子、词组、词、语素;语素和词组合成更大的语法单位的类型;语法结构的层次性与递归性特点;语法的聚合规则;句子的变换、语言结构的类型和普遍特征。

难点是学会运用已学的语法理论分析和阐释常见的语法现象。

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一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1.1 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1.1.1 语言语法规则的存在客观性用什么样的形式体现符号之间的结构关系,是有规则的。

1.1.2 从母语者和二语习得者的材料看1.2 语法和语法研究1.2.1 语法语法是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词法)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句法)的总和。

The rules of syntax combine words into phrases and phrases into sentences.(1)语言中现成的词不能任意更换其中的构成成分,同时也不能任意挪动它们的位置。

(2)一句话可以只有一个词,也可以有几个词。

(3)词法和句法是不同的语法规则,但二者有密切的关系。

1.2.2 语法是客观存在的,语法研究则是对这种客观存在进行客观的归纳、总结和描写。

语法研究不能带有研究者的主观性。

1.2.3 几个概念(1)语法中的任何成分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语法成分的内容是语法意义,语法意义的表达者是语法形式。

(2)在词的范围内的语法形式称为形态,如英语表示“复数”的“-s”就是一种形态。

词序表示词与词的关系,超出了词的范围,因此词序不是形态。

(3)把具有共同特点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就成为一种语法手段。

如附加语素和词序就是两种语法手段。

(4)语法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抽象性。

二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2.1 语法的两个基本规则2.1.1 组合规则语法单位互相连接起来构成更大的语言片断的规则叫做语法的组合规则。

2.1.2 聚合规则指语法单位的归类的规则。

语法上能够出现在相同句法位置上的词形成一个聚合,如果用来替换的不是从这个聚合里选出的词,句子也不能成立。

语言学概论课件 第四章 语法学

语言学概论课件 第四章 语法学

• 英语: • 名词:1、属格(加后缀-’s) • 2、通格(不加后缀) • 人称代词:主格、宾格、属格
一、语法范畴
• 4.时和体 • 时和体都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事件的时间关系和 过程状态。 • 时(tense)表示事件时间、参照时间、说话时间之间的时 序关系, • 一般分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一、语法范畴
• 5.态 • 态又称语态,是表示主语与动词的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 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主动态和被动态。主动态表示 主语是动词的施事,即行为动作的主体,被动态表示主语是 动词的受事,即行为动作的对象。 • 英语就有主动态和被动态之分,主动态的动词形式不变,被 动态则用助动词be和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表示。
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
递归性——指在语言单位的组合过程中,各种语法规 则可以反复地无限地使用。例如: 木头房子
一所木头房子
老师的一所木头房子 他的老师的一所木头房子 他的小学老师的一所木头房子 他的丈夫的小学老师的一所木头房子
• 鸦鹊鹊,肚下白,打下请老伯,老伯耳朵 聋;请裁缝,裁缝手脚慢;请老板,老板 心肠黑;请菩萨,菩萨心眼偏;请神仙, 神仙要猜拳;请和尚,和尚不睁眼……
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 (一)语法形式 • 语法形式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 标志,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又称语法手段 。 • 语法形式可分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语法形式可以 直接感知,主要包括语序、虚词、词缀、重叠以及 各种语音形式。 • 隐性语法形式不能直接感知,但可通过能否组合、 替换、扩展、变换等方式分析抽象出来。 • 有些语言主要通过不同的词形变化来体现名词和动 词的区别,但有些语言主要通过不同的组合功能来 体现。 “鸭蛋大”

现代汉语讲义(第四章语法)

现代汉语讲义(第四章语法)

2.提示成份 与主语成份或谓语成份中的某一部分 有复指的关系。可分为称代式和总分式 两类。
第七节 句式系统
句式是按照句子的局部特点划分出来的类 型系统。
一、主谓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可分为4类。 1.受事性主谓谓语句。 2.领属性主谓谓语句。 3.关涉性主谓谓语句。 4.周遍性主谓谓语句。
二、双宾语句 双宾语句的特点。
(三)修饰词 修饰主体词。
1.区别词:单用只能做定语,跟“的” 组成“的”字结构。 跟形容词的区别是不能作谓语,跟名 词的区别是不能作主语或宾语。
2.副词:只能做状语或补语。 副词的分类:程度、范围、时间、否 定、语气五类。 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能否充 当状语。
(三)声音词 1.拟声词:模拟自然界的声音。可以 单独成句,主要作状语,重叠式加“的” 还可作谓语、补语和定语。 2.叹词:表示强烈感情和招呼应答。 一般都独立成句,有时可活用作谓语, 重叠后也可作状语。
8.兼语词组:由一个述宾词组跟一个主谓 词组套叠而成,述宾词组的宾语兼任主谓 词组的主语。第一个动词往往带有使动性。 是谓词性词组。
兼语词组:“请他来” 宾语由主谓词组充当的述宾词组:“希 望他来” 兼语词组和宾语由主谓词组充当的述宾 词组之间的区别:(1)“请”后面不允许 停顿,“希望”后面可以停顿;(2)“请 ”有使动义,“希望”没有;(2)后动作 “他来”是前动作“请”的结果,“他来 ”不是“希望”的必然结果;(4)不能在 第一个动词后插入其他成分,说“请明天 他来”,但可以说“希望明天他来”;(5 )可以针对述宾部分提问说“你请谁?” ,但不能说“你希望谁?”(但可以说“ 你希望什么?”)。
二、结构 实词与实词的非结构组合以及实词 与虚词的组合。
1.量词结构:量词在后并跟其他词语组 合而成的结构。 名量词组成的名量结构可以充当定语、 主语、宾语,动量词组成的动量结构可以 充当补语。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法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法

第四章语法一、名词解释1.语法2.客观存在的语法3.主观认识的语法4.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5.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6.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7.词法(形态学)和句法(造句法)8.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9.核心语法(小语法)和外围语法(大语法)10.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组11.语法形式12.语法意义13.语法手段14.词法手段15.句法手段16.综合性语言17.分析性语言18.虚词、语类选择、语序19.语法范畴20.词法范畴、体词性范畴、谓词性范畴、句法范畴、类别范畴、关系范畴21.附加、屈折、异根、零形式22. 重音、轻读23.词类24.体词性词组、谓词性词组,向心词组、离心词组25.完全主谓句、不完全主谓句、非主谓句。

26.多重复句 27.句组二、简答和论述1.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2.请结合具体例子谈一谈语法和语音、语法和语汇、语法和修辞、语法和语境、语法和逻辑之间的关系。

3.语言学家研究语法,首先必须限定某个范围,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

研究的内容不同,语法规则就会有所区别,这种区别最重要的有:4.历时语法与共时语法的区别:上面(1)5.教学语法与面向信息处理语法的区别:上面(2)6.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的区别:上面(3)7.语法现象的分类(传统语法学、结构语法学和现代形式语法学分别怎样对语法现象进行划分?)8.词法规则、句法规则的区别:9.组合规则与聚合规则的关系。

10.为什么说每个语言成分都既处在组合关系中又处在聚合关系中?11.为什么说聚合规则是潜在的,组合规则是现实的?12.为什么说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主要是指应用于词和句子的规则?13.现代形式语法学把语法分为核心语法和外围语法,为什么说这种语法分类是一种较新的观点,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重要的意义?14.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15.怎样看待语素的语法地位?16.为什么说语法规律只有一种,而语法规则可以多种多样17.为什么说方言语法实际上是共时语法现象反映历时语法现象?18.为什么说形态丰富的语言中词法问题重要,而汉语中句法问题更重要?19.语法手段中的词法手段有哪些?20.语法手段中的句法手段有哪些?21.词的轻重音的作用:22.词的重叠的作用:23.语序的作用:24.语调的作用:25.类别范畴的表现形式:26.关系范畴的表现形式27.词缀和词尾有哪些不同?28.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29.词法范畴中的体词性范畴和谓词性范畴各包括哪些内容?30. 什么是句法范畴?请结合例子论述句法范畴所包括的内容.31.语法手段和语言类型有什么关系?32.不同语言的不同虚词形式:33.不同语言的不同语类选择形式.34.不同语言中相同的语法意义和不同的语法范畴.35.外语中的主句、小句、从句.36.英语的动词谓语句一般可以分为七种主要句型.37.汉语的动词谓语句分类和英语不同38.复杂结构单句、复谓结构单句与复句的区别39.为什么说词和句子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两个单位?40.为什么说句子的意义和词的意义具有突出的地位?41.怎样看待语素的语法地位?42.划分词类可以有哪些不同的标准:43.各种语言词类划分结果的特点?44.为什么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词类数量和类型?45.如何理解词组作为一种语法单位,它与词这种语法单位实际上是同质不同量的关系?46.词类和词组的聚合类的关系?47.汉语中比较重要的三种特殊词组:48.句子的类型49.什么叫复句,复句的判断标准是什么?50.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的定义及其原则:51.多重复句与句组的区别:52.要不要把句组作为一级语法单位?53.句组要不要作为语法单位?(请答出各种不同意见的根据所在)54.句组有哪些语法作用?55.句组的三种意义关系和三类衔接形式: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语法:是语言中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精讲-第四章_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

精讲-第四章_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

二、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
(四)相对的稳定性 指语法规则相对语音、语汇这样一些语地域差异、社会发展关系 十分密切的语言要素比较起来,变化现象比较少,变化过程也十 分缓慢。例如《论语学而》篇的首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又如:汉语“把”字句经过了千年的发展和变化得到确立。
本章知识结构
第四章 语言的结构 规则——语法
第一节 语 法概说
第二节 语法现 象和语法研究
第三节 语法形 式和什么是语法 2.语法的性质和特点 3.语法和其他语言现象的关 系
1.语法研究的范 围和目的
2.语法研究的角 度和现象
1.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 的关系 2.语法形式的主要手段 3.语法意义的主要范畴
三、语法和其他语言现象的关系
(三)语法和修辞 修辞是对语言中表达的要求,包括词语选用,辞格运用和句式 调整等。修辞现象有时也可能影响到语法,即为了修辞需要有 时可以超出语法规则的选择。比如在“太阿Q”、“很女性”这 样的句子里,名词就活用为形容词而做了谓语,就突破了“副 词不能直接修饰限定名词”的语法规则。
二、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
(三)严密的系统性 指语法规则具有推导性和解释性。语言中的每一条规则并不是独 立起作用的,一条规则之外还有另一条规则管着。例如汉语的 把字句: 1.我洗干净衣服了→我把衣服洗干净了。 2.他摔碎了花瓶→他把花瓶摔碎了。 3.他喝醉了酒。→他把? 4.我听烦了说教。→我把?
规则一:原来的主谓句中的宾语用“把”引导,提前至主语后; 规则二:动补结构中的补语必须陈述“把”后面的名词,使之具 有被处置性的结果。
、句子末尾的语调也会影响到语法。又如:“我们三个一组”
三、语法和其他语言现象的关系

语言学理解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规则

语言学理解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规则

语言学理解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规则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交交流的重要工具,它通过语音、符号和语法规则的组合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规则,进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一、语言的结构语言的结构主要包括音韵结构、词汇结构和句法结构。

1. 音韵结构音韵结构是研究语音的组合方式和发音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各种语音单位(音素、音节、音调等)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例如,英语中的音素包括元音和辅音,它们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单词的发音。

2. 词汇结构词汇结构研究词汇的构成和形态变化规律。

通过词根、前缀、后缀等的组合和变化,我们可以创造出各种形态和意义的词汇。

例如,在英语中,通过在动词前加上-ing可以变成现在分词,而加上-ed则可以变成过去分词。

3. 句法结构句法结构研究句子的构成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它关注的是句子的语序、成分搭配、句子成分的功能等。

例如,在英语中,句子通常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它们之间的顺序不能随意改变,否则会影响句子的意义和语法正确性。

二、语法规则语法是习得和运用语言的规则系统。

它规定了词语和句子的构成、组合和语序等要素。

语法规则是语言运行的基础,它帮助人们理解和遵循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规则,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1. 词法规则词法规则是研究词语形态和语法功能的规则。

它涉及到词类、词形变化、词义等方面。

例如,在英语中,形容词一般在修饰名词时放在名词的前面,而副词则常常放在动词之后。

2. 句法规则句法规则是研究句子结构和句子成分之间关系的规则。

它包括主谓一致、动词时态、语态和疑问句结构等方面。

例如,在英语中,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谓语动词的时态和主语的人称和数要保持一致。

3. 语用规则语用规则研究语言使用的情境和沟通效果。

它涉及到语境、语言的含义和交际意图等方面。

例如,在不同的场合中,我们会使用不同的称谓和礼貌用语,以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

总结:语言学的研究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规则。

第四章 一二节

第四章 一二节

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单位
* 聚合规则是潜在的,它储存于人们的脑子 中,组合规则是现实的,它存在于话语中。 * 说话时组合规则提供要求,聚合规则提供 可能。
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单位
三、语法单位 1、概念: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 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 2、类别:包括语素、词、词组(短语)、句 子。 * 大的单位都是由小的单位依照一定的规则 组合起来构成的。
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单位


一、语法和语法学 3、语法的特性 2)稳定性 语法结构在历史长河中有着惊人的稳固性, 它的变动极小。
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单位



汉语:“主语+谓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孔子.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 可圬也.” 英语:否定词not始终位于动词之前 古英语:Thou shall not kill. (你不可以杀生。) 现代英语:You mustn„t go away.(你不可以离 开。)

四、句子 1、定义 句子是具有一定语法特征,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 具有一定语调的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 2、句子的特征 一是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二是有完整的语调。 一个语言单位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无论长短, 都是一个句子。句子可以短到只有一个词(哇! 哎呀!),也可以长到无限。

3、句法结构分析 句法结构是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 所形成的类型。



一、语法和语法学 语法的抽象性表现在有限的句子结构形式 我吃饭。 你喝水。 他看书。 主语+谓语中心+宾语 王丽唱歌。 妈妈洗碗。
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单位



一、语法和语法学 语法的抽象性也表现在词的形态变化上。 助动词be+动词+-ing 现在进行时 我在做作业。 *I‟m done homework.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

二、组合规则
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 语素的不同类别: 2)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还可以分为构词语素和变词语素 构词语素:能构成新词的语素,词根和派生词缀都是构词语素 变词语素:又称“构形语素”,也即屈折词缀,表示语法意义
1
2
3
4
5
6
7
二、组合规则
二、组合规则
词形变化的几种表现形式:
形态
book→books do→doing clean→cleaner
附加屈折词缀
woman→women swear→swore→sworn
内部屈折
I me good better best
异根
三、聚合规则
语言学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第三章 语音和音系
CONTENTS
01
02
张三找李四。
01
李四找张三。
02
张三找的李四。
03
张三找李四的。
04
等我找到座位的时候,已经电影开始了。
05
尽管天塌下来,我也能顶得住。
06
后来,梨花姑娘到山那省略) 你去买菜还是我去买菜?→你去买菜还是我去? 是小王去还是小李去?→是小王还是小李去? 小王看电视、小李看电视。→小王、小李看电视。 2. 移位(换位) 小王骑走了自行车。→ 自行车小王骑走了。 你怎么了?→ 怎么了,你? 他大概到家了吧。→ 他到家了吧,大概。 他气得话都说不出来。→ 他话都说不出来,气得。 3. 添加(插入) 小王骑走了自行车。→ 小王把自行车骑走了。 You know him. → Do you know him? 4. 替代 我请了老张,可老张不肯来。→ 我请了老张,可他不肯来。 Your bike is outside, is i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些公认的习惯和规则,语言的习惯和规则,或者说组词造句
的规则,就是“语法”。
第四章,我们将要学习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
本章知识结构
第四章 语言的结构 规则——语法 第一节 语 法概说
1.什么是语法 2.语法的性质和特点 3.语法和其他语言现象的 关系
第二节 语法现 象和语法研究
1.语法研究的 范围和目的 2.语法研究的 角度和现象
三、语法和其他语言现象的关系
(二)语法和语汇 语汇是指语言中使用的词语。包括词语的意义、用法和类别等
。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往往会影响到语法,因为某些特定词语会
造成语法上的差异。比如“长2米”和“短2米”,前句是两个 意思两种结构(主谓:长度是2米/动宾:长出了2米),而后 一句只是-个意思和一种结构(动宾:短少了2米)。这种意义 和结构区别就是因为“长、短”这对词语只要“长”才具有“
语言学概论
新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 《语言学概论》配套讲义
第四章 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
主讲人:林刚老师
本章导学
问题:平常说话需要思考说出的话是否符合规则? 有的说:不需要,往往脱口而出。(语言获得-母语)
有的说:需要思考规则,尤其是讲外语时。(语言习得-外语)
就像下棋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一样,人们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
第一节 语法概说
本节学习要点
1.语法规则是说本族语的直觉知识,是本族人在使用语言 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语感”。
2.语法规则具有的共同性质和特点:高度的抽象性、强大
的递归性、严密的系统性、相对的稳定性。
3.语法规则和其他语言要素,如语音、语汇、修辞、语境
、逻辑等,都互相联系和相互制约。
一、什么是语法
三、语法和其他语言现象的关系
(一)语法和语音。 语音指语言的声音,包括字词的发音、音节的轻重、句子末尾
的语调等。语音形式有时也可能影响到语法,或者说语法现象
也表现为语音差别。比如“想起来了”有两个意思(回想起/ 打算起床),也是两种结构(动补/动宾),这种区别在语音 上就表现为“起来”要分别轻读和重读。其他语音形式如停顿 、句子末尾的语调也会影响到语法。又如:“我们三个一组”
例题
【简答题】什么是语法规则的递归性。
【答案】“递归”指的是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语言
中句子的格式和长度各不相同,而且抽象也不能使新的规则不断地衍生 ,这样就需要让一种规则多次起作用。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一种有限手
段可以重复使用的规则。语法规则的这种递归性质,使它成为一种简明
的规则,帮助人们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时举一反三,以繁驭简。 【解析】语法规则的递归性就是指规则的重复使用。P138
长度”的意思造成的。
三、语法和其他语言现象的关系
(三)语法和修辞 修辞是对语言中表达的要求,包括词语选用,辞格运用和句式
调整等。修辞现象有时也可能影响到语法,即为了修辞需要有
时可以超出语法规则的选择。比如在“太阿Q”、“很女性”这 样的句子里,名词就活用为形容词而做了谓语,就突破了“副 词不能直接修饰限定名词”的语法规则。
类的概括。例如汉语中的句子:
1.小明喝牛奶。 2.妈妈已经吃过饭了。 3.老师在黑板上写字。
二、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
(二)强大的递归性 即相同的语法规则可以重复使用。例如下面的句子无论多长,都遵循
着“主语+谓语”和“谓语=动词+宾语”结构的套叠。
1.小明在看书。 2.隔壁的小明在看他的书。
3.隔壁在xx小学读书的小明在家里看他的辅导书。
(一)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中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
规则。语法规则从本质上说是人们说话时的一种约定习惯
,它强制性地要求说一种语言就必须按照这种语言的标准
去说,否则,别人不能接受,你自己也感到别扭。
二、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 高度的抽象性 强大的递归性 严密的系统性 相对的稳定性
(一)语法的高度抽象性 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对人们说话中的单位、结构和关系的某种
第三节 语法 形式和语法意 义
1.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1
第四节 组合规 则和聚合规则
.词的聚合——词类
的的关系
2.词的组合——词组 3.句子的聚合——句类 4.句子的组合——句组
2.语法形式的主要手段
3.语法意义的主要范畴
重难点和考点
本章是教材主要内容之一,是对语法部分的重点介绍, 在考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需要重点掌握,考试中本章多 出单选题、单选题、术语解释题、简答题题型,大概分值 15-20分。
本章重、难点
一、本章学习重点: 1.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
2.语法单位及相互关系
3.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 4.语法形式的主要手段
5.语法意义的主要范畴
本章重、难点
6.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7.词的聚合语词类
8.词的组合与词组
9.句子的聚合和句类 二、本章学习难点
1.语法单位的关系
2.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语法手段、语法范畴 3.聚合和组合 4.词类、词组、句类
三、语法和其他语言现象的关系
(四)语法和语境 语境指说话时的环境条件,包括特定的场所、对话的上下文等
。语境对语法的影响有时也很大,即在特定条件下常常会出现
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比如“一张动物园”,看起来是量词误 用,其实是“我要买一张去动物园的票”(在公交车上或者站 台上说的)这句话的成分省略现象。 又如:某初中数学老师讲方程式变换,在讲台上大声说:“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
(四)相对的稳定性 指语法规则相对语音、语汇这样一些语地域差异、社会发展关系
十分密切的语言要素比较起来,变化现象比较少,变化过程也十
分缓慢。例如《论语学而》篇的首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又如:汉语“把”字句经过了千年的发展和变化得到确立。
4.李阿姨隔壁在xx小学读书的小明在家里看他昨天从图书馆店借来的 他一直想要的辅导书
二、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
(三)严密的系统性 指语法规则具有推导性和解释性。语言中的每一条规则并不是独 立起作用的,一条规则之外还有另一条规则管着。例如汉语的 把字句: 1.我洗干净衣服了→我把衣服洗干净了。 2.他摔碎了花瓶→他把花瓶摔碎了。 3.他喝醉了酒。→他把? 4.我听烦了说教。→我把? 规则一:原来的主谓句中的宾语用“把”引导,提前至主语后; 规则二:动补结构中的补语必须陈述“把”后面的名词,使之具 有被处置性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