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的数据处理》教学设计【模板】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案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熟悉Excel的操作界面及基本操作;2、会恰当的对表格数据进行计算操作和简单分析3、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形成分析问题基本思想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的操作理解和掌握表格信息加工和表达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尝试、独立思考、互相帮助的自学品质,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学习重点】1、数据的计算、公式和函数、排序、筛选2、能对加工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学习难点】1、数据的公式和函数2、能对加工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学习方式】任务驱动和分组协作【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最近学校刚进行了期中考试,面对一份原始的全班成绩电子表格,你想知道你在本班的名次,你该如何操作?思考:1、如何计算班内每一位同学的总分2、根据学生总分,把总分进行降序排列二、认识Excel1、单元格:是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
(表示时应先字母和数字的表示方法)2、列标和行号: Excel使用字母标识列,从A到IV,共256列,这些字母称为列标;使用数字标识行,从1到65536,共65536行。
每个单元格通过“列标+行号”来表示单元格的位置。
如:B1,就表示第B列第1行的单元格3、名称框和公式编辑框:名称框用来对Excel电子表格中的单元格进行命名和名称的显示。
利用名称框,用户可以快速定位到相应的名称区域。
公式编辑框用于输入和显示公式或函数的区域。
4、工作表:工作表是由单元格组成,在excel中一张工作表由256×65536个单元格组成。
Excel中默认新建的工作簿包含3个工作表,工作表的标签名为sheet1、sheet2、sheet3。
可能通过单击工作表标签在不同的工作表之间进行切换。
5、工作簿:工作簿是处理和存储数据的文件。
标题栏上显示的是当前工作簿的名字。
Excel默认的工作簿名称为“book1”。
《表格数据的处理》的教学设计
4.2.1表格数据的处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信息的表格化、掌握表格数据的处理(2)、选择恰当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这里使用Excel2000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如何在教材现有的知识层次之外发掘新的知识点,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对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分析和思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数据表格的边框和底纹,插入、删除行和列,页眉和页脚,fx 函数难点:数据表格各种操作的理解和熟练运用三、学情分析: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了一点,或许有些同学根本没有接触过,实际操作经验并不丰富,因此,有必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更多的表格数据处理方法,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节课中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个人荣誉感和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方法:任务趋动、讲演练结合、启发与自主(或合作)探究结合五、课时:3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找茬游戏”:office软件中包含:word 、excel、powerpoint、access、frontpage、outlook他们都是兄弟软件,各个存在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我们已学过word文档,而今天这节课的重点是excel,在此,我们做个游戏,叫“找茬游戏”,也就是找出word和excel整个窗口界面上的不同之处。
【分组】:5个人为一个小组,选出一名为组长,组长负责该小组的整个游戏过程【回答】:由小组长回答所有的“有茬”的地方。
如果没有说全,则其他小组补充。
【获胜】:哪个小组说的最全面,哪个小组就获胜。
(二)、知识罗列,新知清晰【教师讲授】1、单元格:单元格是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它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单个数据的输入和修改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
2、工作表:工作表是一个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的表格,一行和一列的交叉部分称为单元格。
表格数据的处理课程设计
表格数据的处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表格数据的基本结构,掌握数据整理、排序、筛选和分类的方法。
2. 学生能运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学会用图表展示和分析数据。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表格数据处理产生兴趣,培养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精神。
3. 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电子表格软件处理数据的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对电子表格软件有一定的了解,但数据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表格数据基本概念:数据类型、数据结构、数据录入与编辑。
2. 数据整理与排序:数据清洗、排序规则、多条件排序。
3. 数据筛选与分类:筛选条件设置、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
4. 公式与函数:常用函数介绍(如SUM、AVERAGE、COUNT等)、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公式复制。
5. 图表制作与美化:图表类型选择、图表元素编辑、图表样式调整。
6. 实践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表格数据基本概念及数据录入与编辑。
第二课时:数据整理与排序。
第三课时:数据筛选与分类。
第四课时:公式与函数。
第五课时:图表制作与美化。
第六课时:实践应用与总结。
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电子表格数据处理”章节相关,涵盖了教材中关于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处理》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掌握Excel 表处理工具的基本操作;
2.掌握基本图表的建立;
3.能够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处理学会基本数据分析。
(二)学科素养:
1.通过学习活动,提升学生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进而达到提升学生计算思维和信息意识的目的;
2.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加深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等。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Excel 基本图表的制作及数据分析。
2.难点:图表制作与数据分析。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授课对象高一新疆班学生,通过了解,这些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几乎从未接触过Excel,因此教学难度非常大。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要求,前一节,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基本界面及基本操作要领指导,但情况仍然不够理想,所以本节课设计了操作较为简单,但主线明确、层进式的探究任务,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学
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环境及准备;
多媒体投影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青岛教育云平台、微视频、PPT 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表格数据的处理的教案
表格数据处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表格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表格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表格数据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表格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表格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3. 表格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表格数据整理、分析和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对复杂表格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和问题解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表格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表格数据处理的具体操作。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操作表格数据处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表格基本概念、作用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技巧的课件。
2. 实践案例:准备一些实际案例,用于分析表格数据处理的具体操作。
3. 教学工具:准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以便进行实践操作教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表格数据处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表格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明白表格在数据处理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表格数据处理的具体操作。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操作表格数据处理。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表格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解决。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表格数据处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检查学生实践操作的成果,了解学生对表格数据处理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3.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表格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解决,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以便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表格数据的处理》是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一部分内容。
在上一节已经了解了信息的表格化是结构化表达信息的一种方式,对信息进行表格化加工和处理,是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技能,也是对数据进行整理的常用方法。
为后续章节关于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能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养成中学生合理使用零花钱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表格信息处理的简单知识,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所以考虑适当的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选择恰当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掌握表格处理数据的基本操作与方法;学会分析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2、过程和方法:
由学生月平均零花钱使用情况表引入,了解同班同学的月平均生活费使用情况,引入合理消费和理财的观念,指导学生的生活价值观。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养成学生自己寻求答案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并加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及选择适当工具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筛选、排序等适当的方法来处理表格数据,发掘其内部所蕴含的信息,以之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过程;筛选与排序的一般技巧。
五、教学策略
教法:任务驱动、范例教学、启发教学、个别指导
学法:主题活动、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协作学习
六、教学环境
多媒体课室
七、教学过程。
高中信息技术__《表格数据的处理》—_教学设计2
第十五课表格信息加工第一课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目标:主要介绍了数据的计算、筛选、排序、分类汇总等功能。
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软件处理数据。
教学重、难点:数据的计算方法、数据的整理(排序、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排序,数据的图形化表达方法、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课时数:1课时1。
首先打开电子表格,认识基本元素。
行用数值“1、2、3……"表示,列用大写字母“A、B、……AA、AB……AZ……IV”表示.A1表示此单元格位于第A列第1行.2.设置表格,并输入数据。
(保存工作簿的名字“总计")填空。
(1)此表单元格范围是(①);标题中的内容需要独占一行,应单击(②),则合并了单元格的范围是(①)。
[答案:C;B;B]①A。
A1:G6 B。
A1:G1 C.A1:G7 D。
A3:G6(2)B2:G2中的内容输入的形式是(①),数值“29”所占的单元格是(②)。
[答案:B;A]①A.数值B。
文本C。
货币 D.时间②A。
E5 B。
D4 C。
E4 D。
G5(3)选中A2:B5单元格时,鼠标变成(①),四周被(②)的方框围住。
[答案:D;B]②A。
浅红色B。
黑色 C.浅蓝色D。
蓝绿色(4)改变表格中的文字的字号应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修改,应选择( )选项卡。
[答案:C]A.数字B.对齐C。
字体 D.边框 E.图案(5)G7单元格中的数值可以直接输入。
()[错误](6)当修改了数值“210”,哪些单元格也跟着变化。
()[答案:A]A.G5、C7、G7 B。
C6、G7、G5 C。
C6、G4、G6 D.G7、C6、G63.数据的计算计算数值有两种:用公式计算和自动计算⑴自动计算选中B3:B7单元格,在状态栏中就会显示所选定区域的均值、计数、计数值、最大值、最小值、求和⑵用公式计算把光标停留在“总计"单元格,现以“B3:B6”单元格中的数据为例求和:单击编辑栏中的“编辑公式"按钮,从中选择一个函数“sum”,然后输入公式“=sum(B3:B6)”,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得出结果.求和的另一种方法:“=B2+B3+B4+B5”平均值:①把光标停留在计算平均值的单元格,然后按以上方法输入公式average(B3:B6)②先计算“总和”的单元格B7,然后把光标停留在B8单元格,再按以上方法输入公式“=B7/4”③把光标停留在B8单元格,然后按以上方法输入公式(B2+B3+B4+B5)/4实践题:①计算C3:F3单元格中数据的平均值应使用函数()。
excel数据处理课程设计
excel数据处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数据处理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理解Excel的基本数据处理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录入、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例如: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计算,使用图表和图形展示数据,使用数据透视表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认识到数据处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致耐心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Excel 2019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Excel的基本操作:包括启动和退出Excel,认识Excel界面,编辑单元格内容,调整单元格格式等。
2.数据录入与编辑:包括手动输入数据,使用填充柄填充数据,数据的导入与导出,数据的查找和替换等。
3.数据排序与筛选:包括单列排序和筛选,多列排序和筛选,自定义排序和筛选等。
4.数据分类与汇总:包括使用条件格式对数据进行分类,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计算,使用数据透视表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等。
5.数据可视化:包括使用图表和图形展示数据,编辑图表和图形,使用数据透视图进行数据可视化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Excel的基本操作和功能,使学生掌握Excel的使用方法。
2.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学生在实验室进行上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以《Excel 2019数据处理与应用》为例,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材料。
《表格的数据与处理》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表格的数据与处理》教学设计◆设计思想:生活中的课堂,课堂中的生活,把生活和课堂紧密联系起来;知识、能力与情感并重;充分运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在做中学,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的信息素养。
◆教材分析:《表格数据的处理》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育科学出版社)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一部分内容。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信息的表格化是结构化表达信息的一种方式,对信息进行表格化加工和处理,是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技能,借助表格,可以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发现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它也为后续章节关于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怎样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筛选。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知识点在现代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也是Excel数据应用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能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表格处理软件的一些基本操作,对一个具体的任务要求也基本能够根据自己的分析或小组协作寻找到解决的一般途径。
表格数据的处理, 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了,但是实际操作经验并不丰富,因此,有必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更多的表格数据处理方法,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节课中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问题,而在我们这里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决不仅仅是一些纯粹的技术。
所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究,逐步领会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过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表格数据计算、筛选和排序的方法;学会分析表格数据蕴含的信息,为生活服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任务实践让学生用自学、讨论等多种方式来学习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公开课教案】《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表格数据的处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中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的获取.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和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章节又为后续章节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的地位。
本节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提炼和提高,对软件的功能使用及其基本操作不再详细介绍,而侧重于引导学生从如何分析问题或任务需求着手,学会从相关需求中寻找技术解决的方法或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二.教学对象分析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课程面对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该年级的学生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有独立的思维能力,接授知识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同时,大多数学生在初中学习过Excel的基础知识,但因为时间跨度较长,遗忘较大。
另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持续性不够,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刺激.鼓励与引导。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根据任务进行需求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2)利用数据求和、排序、分类汇总分析表格中的数据;(3)形成简单报告。
2.过程与方法(1)熟练应用Excel进行数据求和.排序.分类汇总;(2)通过分析“你的幸福指数是多少?”的案例入手,设计一系列学习活动,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和教师点拨的学习方法完成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一定的数据分析意识及对数据的敏感性和观察力;(2)培养学生自主尝试探究精神和小组合作精神,感悟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获取原始数据并作需求分析。
(2)利用数据求和.排序.分类汇总分析表格中的数据。
难点: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Excel加工信息。
五.教学方法1.激趣法:课本上有“某人一餐摄入食物营养成分”的完整例子,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课本上的既有案例并不感兴趣,会认为是照本宣科。
表格数据的处理的教案
表格数据处理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表格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表格数据处理的基本技巧,提高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表格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3. 表格数据处理的常用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表格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和功能、表格数据处理的常用技巧。
2. 难点:表格数据处理的复杂操作和高级功能。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例子讲解表格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2.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Microsoft Excel的操作界面和功能。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表格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第二课时:学习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3. 第三课时:掌握表格数据处理的常用技巧和方法。
4. 第四课时:通过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5. 第五课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提高表格数据处理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表格数据处理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操练习: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Microsoft Excel时的熟练程度,以及对表格数据处理技巧的掌握情况。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评估学生对表格数据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表格数据处理与应用》2. 软件:Microsoft Excel3. 教学PPT:包含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和功能介绍、表格数据处理的案例分析等内容。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以保证教学效果。
2. 在实际操作练习环节,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格中的数据处理》教案
1、公式计算
2、函数求和
制作家庭用水总量表
学生总结
课下尝试将家庭用水总量进行由小到大排序
2分钟
25分钟
演示法
讲授法
15分钟
2分钟
1分钟
课时计划
12月4日
2、单元格
每个工作表中都会有一系列行和列组成的网格,每一个网格称为单元格。
行用1.2.3…….顺序编号
列用A.B.C……顺序编号
例:A1代表第一行第一列的单元格
3、活动单元格
在工作表中,总有一个单元格由黑色边框包围着,称该单元格为活动单元格
4、填充柄
位于活动单元格或选定区右下角的黑色方块
5、编辑栏
靠近窗口顶端的信息栏,用于显示活动单元格中的常数或公式
课题
表格中的数据处理
第[1]课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Excel界面
2、掌握工作表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Excel界面
2、掌握工作表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工作表计算方法
教具
计算机多媒体
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
导入:
新授:
巩固:
小节:
作业:
学生观察示例进行导入
表格中的数据处理
一、用Excel建立用电统计表
1、工作簿
进入Excel,系统会自动建立一个默认名为book1的工作簿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第四章第二节《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精选5篇)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第四章第二节《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第四章第二节《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表格数据的处理一.教学目标a)1.认知目标: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方法。
b)2.能力目标:在任务的驱动下,会完成对工作表数据的基本操作。
c)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中的点滴,培养学生探索求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节约用水的习惯。
重难点:掌握EXCEL表格的一般操作(数据的排序,数据的筛选,数据的计算)二.课题引入a)由老师喝水并倒掉剩余的水引起学生好奇 b)学生反应c)让学生说出看到此行为的感想三.设置任务a)数据的求和(重点讲解利用函数求和,自动求和以及公式求和让学生课余自学)任务一:计算各个学校的总用水量b)数据的排序(重点讲解一般排序,自定义排序由学生课余自学)任务二:统计我的母校用水量排名c)数据的筛选任务三:统计哪些学校用水量低于我的母校附:课堂任务由学生自主观看视频以分组的形式合作探究,教师统计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讲解四.检验学生自学情况每个小组抽出代表对每个任务进行演示五.练习巩固1.下列软件中,属于表格处理软件的是()。
A. WindowsB. WordC.WPSD. Excel2、如下图所示,在H2单元格中计算购买“趣味动物乐园”图书总金额的公式是()。
A.=SUM(F2,G2)B. SUM(F2:G2)C.=SUM(F2:G2)D.=MAX(F2:G2)3.李霞使用电子表格对本班同学的成绩进行分析,图一为表格部分截图。
现要求筛选出第二次月考成绩在550分以上(含550分)的同学,图二中筛选条件空白处应该填入的是什么?(2分)六.总结根据今天的数据统计谈谈你的感想附:通过观看视频深刻情感目标第二篇:4.2表格数据处理教学设计及反思2016年电教优质课评选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及反思冠县武训高中马迎峰教材分析:《表格数据的处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中第一课时的内容,是比较难掌握的一节。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案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案第一篇:表格数据的处理教案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以“初中八年级4班中考成绩单”为载体,学习使用公式表达式,对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运算,用Excel中的求和函数(SUM)求学生的总分,平均分,理解函数的参数和函数参数的格式是应用函数的关键,进而学习利用MAX、MIN等函数计算指定区域数值的最大值、最小值。
教学对象分析:上节课,学生已经认识了EXCEL工作界面,感受了EXCEL电子表格魅力,了解了EXCEL的常用数据类型和输入格式,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单元格地址是理解公式表达式、公式参数、公式运算和公式复制的关键,教学中,教师应利用EXCEL公式运算操作本身,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来揭示公式运算的本质。
EXCEL函数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中,以练习为主,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理解函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公式法计算工作表中的数据;2、学会复制公式;3、了解函数的定义、组成和使用方法;4、学会利用函数进行简单的计算;5、体验在EXEL工作表中计算数据的快捷和便利。
教学重点:利用公式表达式、函数进行数据运算教学难点:使用公式计算数据;理解函数的参数和函数参数的格式是应用函数的关键。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知识回顾生活中我们常常用表格来处理各种各样的数据,如课程表、成绩表、学籍表、调查表,等等。
在很多时候我们会根据需要,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利用表格来组织和存放,也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分析结果,从而让我们了解更多的事实、发现问题或者得到某些结论。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目前较为流行的数据处理软件EXCEL。
1、EXCEL的工作界面2、EXCEL中单元格的基本操作二、用公式表达式计算数据1、复习:算术四则运算算式① 运算符:+、-、*、/(说明计算机使用的算术运算符与数学的运算符的区别)② 幂运算和圆括号。
(说明:括号只能使用圆括号,且圆括号可以多层嵌套)③ 运算规则:先乘除、后加减,内层括号中的式子优先计算。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处理》优质教案、教学设计(1)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表格数据的处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中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一部分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怎样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和分类汇总。
这个知识点在现代办公中应用非常广泛,也是Excel 数据应用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练运用公式与函数统计数据。
(2)理解数据排序时各关键字所起的作用。
(3)熟练掌握数据分类汇总的操作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真实、实用的教学内容,在操作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斗志。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工作表数据计算、排序和分类汇总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工作表数据的分类汇总。
(因为分类汇总前必须先进行排序,容易被学生忽略。
)4.教材的处理本课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重要教学环节。
有一句名言:“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
因此,实践是学好表格数据处理乃至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途径。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少讲多练的教学方法,并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动手操作的欲望强烈,表格数据处理这部分内容在初中阶段学习过,因此教学设计时,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三、教法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高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讲练结合法和网络教学模式法。
四、学法新课程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所以我设计的学法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布置任务、学生探索、逐个解决。
五、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的主要途径。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以下的设计。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信息技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问题提出自然连贯,逐步深化,整节课讲练结合,流畅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效率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并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表格数据的处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中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一部分内容。
在上一节已经了解了信息的表格化是结构化表达信息的一种方式,对信息进行表格化加工和处理,是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技能。
借助表格,可以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发现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它也为后续章节关于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表格数据的处理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但实际操作经验并不丰富,因此,有必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表格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而让学生在这节课中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表格数据计算、筛选、排序和分类汇总的方法;会分析表格数据,从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分析家电销售表,归纳总结利用表格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统计分析,形成良好的信息活动态度,提高信息素养。
让学生明白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思维要开阔。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数据的排序
难点:数据的分类汇总
五、教法学法:
教法:任务驱动、启发教学、个别指导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协作学习
六、教学环境:
网络机房,配备多媒体教学系统,可实现广播、转播、示范等功能。
七、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工具的选择:
同学们想想有哪些方法可以完成建立表格?
手工
手工对于少数的数据来说还行,如果我有成千上百个数据要进行统计处理呢?不仅花费时间而且容易出错。
Word
虽然可以直接插入表格,但是不能直接将数据统计分析,不够全面。
这里我们要选择比较常用的Excel软件来进行。
②教师启动Excel软件,介绍表格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二、布置拓展任务
请同学们利用我们已经掌握的表格数据处理技术,对某道题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根据处理的数据结果得出结论。
为了能全面的分析数据,第一组的同学完成第一题的数据分析,第二组的同学完成第二题,第三组的同学完成第三题。
教师可以做一下提示:
1、使用“筛选”功能筛选出各个选项的人数。
2、使用“公式计算”计算百分比
(4)认识到表格是处理数据信息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发现更多有价值的联系和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用恰当的方法分析家用电器用电情况;
(2)能归纳利用表格处理数据信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护学生对数据统计分析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在社会活动中学习和使用数据统计分析的知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活动态度;
①“自动求和”的操作方法
②函数的应用和书写规则
③使用公式计算的方法
任务二:对家用电器的工作用电量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学生操作)
知识要点:
①“排序”有什么作用
②“排序”的操作方法
③如何设置排序条件
任务三:筛选出工作状态用电量大于或等于1.8度的电器,了解哪些家电用电量较大。(进行小组比赛,教师进行点评)
三、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作出评价。
四、同学们分析所得到的数据表明:中学生节约用电意识还有待于提高,大家想对中学生提出什么倡议呢?(节约用电做得好,省钱节能又环保)
教学对象
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多种渠道获取零散的数字信息,并加工整理成文本信息,能够独立完成基本需求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能根据任务需求,选择恰当的软件处理表格数据;
(2)掌握表格数据计算、筛选和排序的方法;
(3)学会分析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总结】
播放“地球一小时”公益广告
导入:同学们,你们是否了解:从2007年开始,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一个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这个行动在强化人们遏制变暖气候意识的同时,还倡导人们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
引出课题: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浪费现象,为了增强同学们的节电意识,某同学对“家电用电量”展开了调查,得到下面这组数据,这节课我们就结合这组数据学习表格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除了表格上的这些家电外,常用的家电还有微波炉,现在若要在“电饭煲”和“电视机”之间增加“微波炉”的相关数据,应该怎么做呢?演示给学生看。
给学生布置任务,在“电脑”和“空调”之间增加“微波炉”的相关数据。
3、处理数据
任务一:统计一天中因所有电器待机而浪费的电量,了解浪费电的严重性。(教师演示)
知识要点:
(2)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
表格数据的简单计算、筛选和排序。
教学难点
分析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教学策略
情境导入——探究学习——拓展研究——总结评价
教学资源
1、硬件环境:网络机房
2、软件环境:电子教室、Excel软件
3、准备资源(学习内容):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教师课件,Word软件制作学生学案,准备好学习素材、视频素材等。
一、表格数据处理的过程
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1、明确任务
请问同学们,这组数据有什么规律?(横向看,可以直观的看出每种家电不同项目的数据;纵向看,可以直观的看出每个项目不同家电的数据。)
从这些规律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呢?家电的正常功率,工作用电情况,我们还能通过统计比较各家用电器的用电情况,了解家电在待机时浪费电的情况。这样也就明确了我们的任务。
《表格的数据处理》
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课 题
表格的数据处理
教 者
湖北省团风中学——余异
教学内容
分析
《表格的数据处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第一部分,即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揭示客观事物随时间、地点、及其他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在本课之后,是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和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相关内容,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成了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环节。
评价方法
采用“知识+技能+创意”评价体系、“过程+效果”评价方法、学生自我评价形式。
评价方法:教师点评、学生互评、自评相结合。
学时
1课时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讲解】
【演示】
【提问】
【提问】
【演示】
【讲解】
【讲解】
【演示】
【演示】
【任务】
【总结】
【拓展】
【探究】
【评价】
③总结“排序”“筛选”的方法:选定数据区域→选择菜单命令→设置条件
4、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三个任务数据的处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在各种家电中,空调、洗衣机的用电量较大;
②一个普通家庭中处于待机状态的电器总共浪费的电量大。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尽可能少的使用空调和洗衣机)
一、导入:节约用电迫在眉睫,然而我们做到了没有呢?为此,某同学对“中学生节约用电现状”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3个问题,收到有效问卷30份,经整理后得到下列的表格数据。
知识要点:
①“筛选”有什么作用
②“筛选”的操作方法
③如何自定筛选条件
先做出来的小组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按照以下思路(使用的处理技术——操作方法——从数据中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演示讲解。
教师根据学生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总结。
①“计算”“排序”“筛选”等技术的作用
② 总结计算的方法:选定目标单元格→输入公式或函数→确认
单元格: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它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
工作表:是一个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的表格,一行和一列的交叉部分称为单元格。
工作薄:工作薄一般由若干个工作表组成,并以文件形式存放在磁盘上。
③接下来要建立表格,考虑到数据量比较大,让学生打开教师提供的“数据表”后,(表格栏目结构本身就蕴含了数据间的某种关系,设计表格时应根据需要让表格能够更好地揭示这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