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先进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之路39页PPT
探求救国之路课件

救国之路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民族独立与国家振兴
01
实现民族独立、国家振兴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历
史赋予的紧迫任务。
社会进步与人民幸福
02
探索救国之路,旨在实现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让中华民族重
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继承先烈遗志与担当历史责任
03
作为后辈学子,我们应继承先烈的遗志,担当起历史赋予的责
戊戌变法与思想启蒙
戊戌变法背景及过程
01
02
03
04
民族危机
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严重民 族危机,爱国人士积极探求救
国之路。
维新运动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 新派发起维新运动,光绪帝支
持变法。
戊戌变法
1898年,光绪帝颁布《定国 是诏》,实施戊戌变法,推行
新政。
变法失败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 帝,戊戌变法失败。
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 政治舞台。
革命团体的成立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 命团体的成立,为辛亥革命的 爆发提供了组织基础。
民族危机
甲午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的 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为辛 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放思想
思想启蒙运动打破了封建 思想的束缚,使人们开始 接受西方民主、科学等先 进思想。
培育人才
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中国 教育近代化,培养了一批 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
探索道路
思想启蒙运动为后来的民 主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和 理论准备,为探索救国之 路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辛亥革命背景及过程Fra bibliotek 中国共产党初期探索及实践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那些积极的探索(大学现代历史)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那些积极的探索?结果如何?谈谈你的看法?近代以来,中国人一直在积极探索,积极斗争,力求找出一条正确的中国发展之路,使中国能站在世界的前列,但是这条路曲折而漫长,中国在各种阶级斗争中缓慢发展。
探索中国的发展之路,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农民阶级对中国发展之路的的探索,如太平天国与义和团。
第二部分是封建阶级对中国发展之路的探索,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1905宪法大纲的出台。
第三部分是资产阶级对中国发展之路的探索,如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等。
第四部分是无产阶级对中国发展之路的探索。
农民阶级:先后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统治势力,其中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梦想,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给外来侵略以沉重打击,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虽然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等原因失败了,但是它们产生的深远影响不可磨灭。
我觉得由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是不可能救中国的.地主阶级:作为当时的统治阶级,在一系列战争中组织了抵抗。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开始开眼看世界。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清政府内部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兴办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等,开始了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但是由于没有触及落后的封建制度,这场自救运动最终失败了。
但是它促使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当然,清末新政也不失为一种被迫的自救和探索。
由于阶级局限性,我觉得企图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不可能让国家富强起来的.资产阶级:伴随这列强的侵略,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担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
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通过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是一次进步的改良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运动,是近代中古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了思想启蒙作用;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运动,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斗争专题总结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清末“新政” 1.含义:从1901年起,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些改革,历史上称“清末新政”。清 末新政的主导力量最初是洋务派,不久立宪派开始推动新政的进程。 2.背景: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3.内容: (1)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 机构。 (2)编练新军,拟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并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 (3)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 (4)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 4.评价:清末新政是统治者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并未使清政府摆脱内外交困 的局面,反而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客观上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民 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政府 1937 年 9 月 6 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林伯渠任主席。政权结 构为:参议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参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政府机关,设边区、县、 乡三级,主要领导人由同级参议会选举产生;司法机关,设高等法院。陕甘宁边区的 政权是抗日人民的政权,实行民主集中制。它的阶级基础除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 级外,还包括其他一切愿意抗日的阶级、阶层,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国家政权建设作出 了巨大贡献。
——1945年9月5日 《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指出“半世纪以来”,日本对 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结论] (1)①发动或参与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②屠 杀中国军民: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等;③践踏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④违 反人道主义,推行“慰安妇”制度,蹂躏中国女性;⑤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 “三光”政策;⑥对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
近代中国救亡图存

清政府统治 (1840-191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1898-1900
(1900-1901)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1911
民主革命
中国近代史(110年)
1840
鸦片战争
1919 五四运动
194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中国成立前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反侵略反封建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救亡图存
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引导关注世界形势,思想解放起到启迪作用
洋务派:
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创办近代企业、开设新式学堂,迈出近代化 的第一步。
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1935年-1936年)
走向胜利————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 解放战争(1945年-1949年)
胜利——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
救亡图存
五四运动(开端) 先中导共锋火成:线立学:(生巴19(黎21北和年京、会、上上海罢中)课国)外;交主的力失:败工人 (内容上:海大)会规三定罢党相的主结要合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 口阶级号专:政外,消争灭主阶权级差,别内,惩实现国共贼产、主义废;除二十一条、
作用 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但是失败也是必然。
政治民主化 救亡图存、民主革命
维新派 维新思想—通过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西方学习制度—师英)
实践:维新变法;作用:反对封建专制,主张 兴民权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人 革命派 民的觉醒。 (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三民主义)—通过革命,推翻 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发展资 本主义。(向西方学习制度—师美)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华与晚晴时期的救亡图存PPT课件 图文

7.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下不平等条约
8.影响: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பைடு நூலகம்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国内形势不同: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中国内战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2.侵略国增加:第一次是英国,第二次是英、法、
不 美、俄 同 点 3.规模:第二次参与的国家更多,时间更长(4年),
鲁迅写作的勤奋也是出了名的。 为了工 作他常 常工作 到深夜 ,点燃 一支烟 便又来 了工作 激情。 二、鲁迅是一个性格非常刚强的 人
小时候的鲁迅就十分的要强,事 事总想 走在别 人的前 面。鲁 迅成年 后,他 的性格 变得更 加刚强 ,从他 的文章 中,从 他面对 敌人的 迫害不 惧怕中 ,从他 与批评 他的人 的针锋 相对中 ,我们 都可以 看出他 的性格 。 在鲁迅病重期间,他写个一篇关 于自己 身后事 的文章 ,其中 有一句 话说, “让他 们记恨 去,我 一个都 不原谅 !”这 句话就 是鲁迅 刚强性 格的绝 好体现 。 三、鲁迅是一个正义的、富有民 族气节 的、忧 国忧民 的人
鲁迅在物质生活上实在没法与胡 适相比 。其实 ,鲁迅 并不是 没有享 受荣华 富贵的 能力。 只是, 鲁迅是 一个精 神独立 的文人 。不愿 为了荣 华富贵 向人卑 躬屈膝 。这一 点,鲁 迅就像 陶渊明 。中国 古代文 人的气 节在鲁 迅身上 得到了 很好的 体现。 上面,我们说了鲁迅的许多优点 ,当然 人无完 人,鲁 迅也有 一定的 缺点: 一是鲁 迅的性 格过于 刚烈, 心肠较 硬。二 是鲁迅 过于敏 感、常 常为了 一些琐 碎的事 情而小 题大做 。 对于鲁迅的缺点,笔者只是举出 了一二 ,也许 鲁迅还 有其他 的缺点 ,限于 作者的 水平有 限只能 举这么 多了。
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探索

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探索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而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即是讲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这一单元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每年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
因此在复习时既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如领导阶层、代表人物、主张(口号、纲领)、结局等,又要加强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维新派、革命派、先进知识分子,各派主张与实践活动的差异,从而把握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特征与作用,进而以史为鉴,从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和感悟。
我校是乡镇学校,学生见识少,学习自觉性和学习基础差,对历史学科又不重视的特点,我在复习时重在对学生形成历史知识体系,主要分以下几步系统复习这一主题:一、中国近代化的含义:中国近代化,也称现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
包含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
经济工业化是核心,政治近代化是保证,思想近代化是前提。
二、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一是民族、国家独立;二是实现工业化,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之路三、中国近代化的时间范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
四、中国近代化的过程:1、抢分必会(本目主要是梳理基础知识,夯实基础,也是本主题复习的重点,当时的社会环境分析得出)(1)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2)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3、从上述事件可得出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有何特点?与西方的近代化有何不同?特点:由器物层面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与西方的不同:西方近代化是从思想变革——政治革新——经济变革五、中国近现代化的感悟:①、中国人民具有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段探索的结果是失败,说明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启示PPT课件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关键词】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仁人志士;民族独立;国家 富强;启示
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致使中国人民除了 继续遭受残酷的本国封建压迫以外,还遭受了外国帝国主义势力残暴的 民族压迫。为了救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2
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七个阶级
启示: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的提出使中国萌发了 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激励着中国人为挽救 民族危亡积极探索强国御悔之道。但是由于实践 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
6
l9世纪后半期,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 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以“中学 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提出“自 强”、“求富”的主张,发动了洋务运动, 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近代企业, 建立了新式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 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7
启示:
洋务运动的失败表明,尽管地主阶级引进 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但只是从器物层 面上学习西方,本质上仍是地主阶级的自 救运动,虽然有些微的成效,但是从本质 和实际进程来看,洋务运动不可能承担起 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不可能真正使中 国实现近代化。
8
甲午战争失败后,在新的民族危机下,以康 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 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 开展了百曰维新。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 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主张用君 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但是由于维新 派在政治上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 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等自身的局限和封 建势力的过于强大,从而最终导致了失败。
救亡图存的努力: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

(洪秀全像)
(二) 爆发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激化了国内 矛盾。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大致线索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攻占武昌(1853年) •建都南京(1853年) •北伐西征(1853-1856年) •天京事变(1856年) •建立江浙根据地 •天京保卫战(1864年)
(太平天国前期形势图) (太平天国后期形势图)
(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学术争论:近年来少数学者否定 太平天国,甚至认为它破坏了生 产力,认为太平天国是一个历史 的倒退。
首先用战争方式大大削弱了清王朝统治力量——太 平天国运动历时15年,转战18省,并建立了与清王朝 相对立的政权。同时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各地 民众反清运动纷纷兴起。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 容:
•政治方面:改革官制等。
•军事方面:训练新军等。
•经济方面:鼓励发展工商 业等。
•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 制度、废除八股、设立京 师大学堂、各省设中小学 堂等。
京
师 大 学 堂 校 牌
(三)戊戍维新的意义
学术争论:部分学者 给戊戍维新扣上改良的帽 子,加以否定。
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通过新式学堂、学会、 报刊三种工具,向中国民众宣传了西方新思想 ,在 思想上启蒙了、刺激了众多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 )
2、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进行洋务运动,企图通过学习西 方军事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和实现国家富强。
3、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戍维新, 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道路来实现 变法维新和救亡图存。
早期探索之一: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
历代农民战争此起彼伏,太平天国运动达到高峰。它 不仅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而且 具有新特点和新水平(反对外国侵略、纲领、制度)
专题五 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课件)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探究实操性课件

1898年 1911年 1915年
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发展工商业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深化拓展】
一、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表现
思想:面对新形势,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动摇了 “礼仪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 经济: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 外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 军事: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新式海军
随着第二次工 ①主要侵华方式:
签订《马》,大大
19世纪末
业革命的进行, 主要资本主义
政治上,由瓜分狂潮到“以华制华”
经济上,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 甲午中日战争
加深了中国半殖半 封程度;
—20世纪初 向帝国主义阶 段过渡
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②主要国家:除英、法、美、俄外, 德日意加入,尤其是日本曾独霸中国
际地位得到提高
【深化拓展】
一、列强侵华格局的演变
英国率先入侵 (1840——1894年)
英国通过鸦片战争率先侵略中国; 法、美、俄也追随英国的脚步加强对华侵略; 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华形式
列强瓜分狂潮 (1894——1914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甲午中日战争后,英、日、德、俄、法、美等国掀 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 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以资本输出为主要侵华形式
糖蜜或者大米,这场冲突就可能被称为糖蜜战争或者大米战争”。对于上述观点,
认识正确的是( )
①滥用了自由贸易原则
②混淆了毒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
③没有揭示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本质
④意在说明英国发动战争是偶然事件
近代先进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之路39页PPT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近现代史纲要第四讲救亡图存早期探索解析课件

湖南时务学堂讲习合影 左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谭嗣同
京师 大学堂
6、经验教训
1)维新变法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守旧势力顽固
主观原因:维新势力弱小
没有严密的组织
没掌实权和军队
也没有发动群众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幻想
惧怕人民群众革命
策略方面急于求成
谭嗣同殉难图
课堂提问:
如果说,农民阶级代表不了先进生产力, 其起义运动当然会失败;地主阶级的中 体西用式的改良运动也于事无补;那么, 代表先进生产力性质的资产阶级维新变 法运动为什么也会遭到失败?
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 练兵,强天下之气;变法,承天下之志。 公车上书图
著书立说,翻译西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天演论》) 兴办学会,设立学堂(强学会、保国会、万木草堂、时务学堂) 创办报纸,介绍经验
(《时务报》《国闻报》《湘报》 《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记》)
B、帝国主义掠夺中国的铁路筑路权 和矿山开采权
铁路筑路权争夺资料:1900年以前,为获得在华筑
路权,帝国主义曾进行激烈争夺。截至清政府崩溃之 时,中国已建成的九千六百多公里铁路,由帝国主义 国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近九千公里,占铁路总长的 93.1%。列强将自己国内剩余资本,强迫清政府接受 铁路贷款,不仅取得高额利息,而且作为伸展势力范 围的手段,它们控制了铁路沿线的电讯、森林、矿山 等,甚至派驻军队,干预地方行政。 矿山开采权争夺资料:出于在华设厂和本国工业原料 和动力的需求,矿山也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主要目标。 继开平煤矿于1900年沦入英国之手后,全国十几省的 重要矿权,纷纷为英、法、比、美、俄诸国攫取。帝 国主义者不仅大量霸占铁路沿线的矿山开采权,而且 深入到内地和边远省区。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华与晚晴时期的救亡图存PPT课件

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1860年8月,英法联军再燃战火,攻占天津,直扑北京。攻破北京城门,英法联军占领了北京西郊的圆明园,抢夺奇珍异宝。
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那个把箱子装满,他们手拉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那两个强盗的历史……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雨果
侵略国:
英、法、美、俄
目的:
扩大鸦片战争的侵略权益
过程:
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炮击广州;法国趁乱制造借口参战,组成英法联军;战争爆发后,美、俄以调停之名加入战争
结果:
面对列强的进逼,清政府妥协,进行议和,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1.各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在当时中西外交关系不平等的情况下,利于列强对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施加影响(监视、操纵)
C、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
2、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和标志是( )
A、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B、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
C、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
D、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
D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是( )
A、60多万平方千米 B、40万平方千米
C、100多万平方千米 D、150多万平方千米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包括(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PPT课件

甲午战争惨败,北洋舰队的全军 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中国落后的根 源所在,洋务派非但不改变它, 反而企图维护
洋务运动 积极作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引进了 西方先进的科技,促进了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抵 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为中国的 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西
平方千米
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
沙俄是近代侵占中国 通领过土一系最列多不平的等国条约家, !
割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积.
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中国失去了更多领土和主权, 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 并伸向内地。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 加深。
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张之洞、广东的陈启元等实业家创办的大量 企业,到1894年,中国的民族工业总数已达 170多家。
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
事和民用企业,开办了新式学堂, 派留学生,筹建近代海军等等。 洋务运动在当时起到怎样作用? 我们怎样评价它?
评价洋务运动
洋务派主观目的
强兵富国,摆脱内外困境, 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运动 实际结局
晚年的李鸿章最后清楚地说了一段话: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 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 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凑……,虽明 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 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 葺,亦可支吾应付。……何种改造方式,自 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有何术能 负其责?”
汉阳铁厂 武昌
上海
轮船招商局
民
汉阳
用
工基隆Βιβλιοθήκη 矿业请看一段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