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教案
第4课《草莓》教案
![第4课《草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4e876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4.png)
第4课《草莓》教案教案:第4课《草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第二章《水果》部分。
我们将学习草莓这种水果的相关知识,包括草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以及草莓的计量单位和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草莓的外观特征,能够用准确的词语描述草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水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使用草莓的计量单位,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草莓的形状、颜色、大小的描述方法,以及草莓的计量单位和使用方法。
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观察草莓的特征,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草莓模型、图片、卡片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展示草莓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草莓的外观特征,引发学生对草莓的兴趣。
2. 讲解:教师通过卡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草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特点,让学生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
3. 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让学生亲自触摸草莓,观察草莓的特征,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出来。
4. 巩固: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草莓特征的掌握情况,并进行巩固。
5. 应用:教师给出草莓的计量单位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草莓进行计量和计算。
六、板书设计草莓形状:圆形、椭圆形颜色:红色、白色大小:小、中、大计量单位:个、千克七、作业设计1. 请用准确的词语描述一下你吃过的草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 请计算一下,如果你有10个草莓,每个草莓重200克,那么这10个草莓一共重多少千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草莓的外观特征,让学生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草莓的计量单位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使用草莓进行计量和计算,提高了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采集草莓,进行观察和描述,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024年小班教案《草莓》
![2024年小班教案《草莓》](https://img.taocdn.com/s3/m/403cea6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b.png)
2024年小班教案《草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生活认知》第二章《身边的植物》,详细内容为“草莓”一节。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草莓的生长过程、形态结构以及营养价值,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认知和探索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草莓的基本特征,掌握其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食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草莓的生长过程及其营养价值。
教学重点:草莓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以及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草莓植株、草莓果实、图片、PPT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草莓植株和果实,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长什么样子?”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草莓的生长过程、形态结构、生长环境及其营养价值。
结合草莓实物,让幼儿触摸、观察,加深对草莓的认识。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检查学习效果。
例如:“草莓是长在树上的吗?它的颜色有哪些?”4. 互动环节(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草莓的生长过程、营养价值等,培养合作能力。
分组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组员补充。
5. 艺术创作(15分钟)以“我心中的草莓”为主题,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草莓》2. 内容: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形态结构:果实、叶子、茎、根生长环境:阳光、水分、土壤营养价值:维生素C、纤维素、矿物质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家的草莓园》画出一个草莓园,标注生长过程、形态结构等。
答案:见附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草莓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草莓园,实地观察草莓的生长过程。
开展“我爱吃草莓”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草莓的营养价值,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草莓》活动教案
![《草莓》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d3a27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6.png)
《草莓》活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第三册第五章《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具体内容为第2节《草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草莓的生长环境、繁殖方式以及果实的特点,并掌握基本的植物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草莓的生长环境、繁殖方式及果实特点,认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 学会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草莓的繁殖方式和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草莓的生长环境、果实特点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草莓植株、草莓果实、放大镜、PPT课件。
学具:记录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颗成熟的草莓植株,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草莓植株和果实的特征。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草莓的生长环境、繁殖方式、果实特点等。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做好笔记。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一道关于草莓生长过程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进行解答并解释原理。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解答疑问。
5. 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观察草莓植株,记录生长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问题。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草莓的生长环境2. 草莓的繁殖方式3. 草莓的果实特点4. 草莓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选择一种进行记录,描述其生长过程和特点。
2.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对草莓的认识,团队合作等方面。
3.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水果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幼儿园中班教案《草莓》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草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f48494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5.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草莓》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并准确理解课文的意思;2.能够融合课文内容,丰富语言表达,并有文字表现的能力;3.能够培养孩子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能够使用多样的文具和材料进行创作,提高手工制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课文《草莓》•学习新词语•画草莓及涂色•制作草莓鸡尾酒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将草莓放在桌上,并介绍它应该怎么吃,让孩子想想自己的喜恶。
然后,教师可以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让孩子们观看草莓的样子。
2. 学习新词语通过视频的形式给孩子展示草莓种植、生长、采摘等过程,并向孩子们讲解新词语和句型,让孩子们在能够听懂的情况下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到语言的力量。
3. 画草莓及涂色教师让孩子们分别用铅笔画出草莓的形状,并涂上绿色和红色的颜色。
同时,教师向孩子解释草莓的形状,让他们能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草莓。
4. 制作草莓鸡尾酒为了深化孩子们对草莓的理解,教师可以将草莓鸡尾酒的制作过程引入到课程中。
教师先向孩子们讲解如何制作草莓鸡尾酒,然后允许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
在制作草莓鸡尾酒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认识各种草莓用途和分类,深化对草莓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1.首先,我认为在导入环节中,我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们思考和表达。
有些孩子对草莓的态度是模糊不清的,我应该用更多的问答互动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2.其次,在制作草莓鸡尾酒的过程中,我忽略了孩子们的安全问题。
虽然我告诉孩子们不要轻易尝试,但我没有进一步强调安全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意孩子们的安全问题。
3.最后,我发现孩子们在绘制草莓时出现了很大的不同。
其中一些孩子绘制出的草莓太大了,导致绘制的过程变得很困难。
在实践中,我认为我需要更好地引导孩子们选择更适合他们的草莓大小,并提供更多绘画技巧来帮助孩子们克服绘画的困难。
通过这次教学,我认为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需求和兴趣,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使孩子们在学习中变得更加快乐和有信心。
《草莓》教案精选
![《草莓》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7544f3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9.png)
《草莓》教案精选教案:《草莓》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源于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中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主要内容为草莓的生长过程,通过观察草莓的生长变化,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草莓的生长过程,认识草莓的各个生长阶段。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草莓的生长过程,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的方法。
难点:理解草莓各个生长阶段的特点,能够运用观察和记录的方法研究植物的生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草莓植株、草莓果实、生长周期图、观察记录表。
学具:放大镜、笔记本、水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颗草莓植株,提问:“你们知道草莓是如何生长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讲解草莓的生长过程教师利用生长周期图,讲解草莓从种子发芽到结果的过程,包括发芽、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等阶段。
3. 观察草莓的生长学生分组观察草莓植株,用放大镜观察草莓的生长情况,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草莓生长过程中,哪个阶段最快?”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分析草莓生长的速度。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草莓生长过程中,为什么果实会变红?”并分享讨论成果。
7. 板书设计草莓的生长过程:发芽、生根、长叶、开花、结果。
8.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并描述生长特点。
答案:根据学生观察和记录的结果,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拓展延伸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来源于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中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通过观察草莓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小学语文草莓的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草莓的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1434c7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d.png)
小学语文《草莓》的教案优秀范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草莓》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草莓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增长农业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食物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观察和描述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描述草莓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运用恰当的词语描绘草莓的美丽。
教学准备:1. 准备草莓的图片、实物或视频资料。
2. 准备作文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贴出的草莓图片,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草莓的认识。
2. 教师简要介绍草莓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草莓》,边读边思考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观察草莓(10分钟)1.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近距离观察草莓实物,或者观看草莓的生长视频。
2. 引导学生关注草莓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的特点。
四、描述草莓(10分钟)1. 学生用彩笔在作文纸上画出自己观察到的草莓,并尝试用词语描述草莓的特点。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五、分享作品(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对草莓的描述。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草莓的生长过程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深入探讨(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草莓的生长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农民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3.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对草莓种植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七、小组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草莓生长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如种植、浇水、施肥等。
草莓的教案
![草莓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d1abc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9.png)
草莓的教案主题:草莓年级:小学三年级学科:科学时间:1个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知道草莓是一种水果,了解它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掌握草莓的生长过程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3. 培养学生对草莓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1. 草莓的图片、实物。
2. 画板、彩色粉笔。
3. 特制草莓种子、播种盘、土壤。
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水果的图片,带领学生回忆已学习过的水果,并问学生最喜欢吃什么水果。
2. 引入新知(10分钟)教师出示草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草莓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并与学生分享一些草莓的知识,如草莓是红色的,味道酸甜等。
3. 实践探究(20分钟)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些特制草莓种子,并准备好播种盘和土壤。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地播种草莓种子,并指导学生逐步操作。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将种子按照正确的方法均匀地撒在播种盘上,然后盖上一层土壤。
4. 总结提升(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播种盘,并提问种子会经历哪些过程来变成成长的草莓。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并展示草莓的生长过程图,并让学生用彩色粉笔在画板上画出自己种植草莓的场景。
5.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草莓的成长过程,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了草莓的生长过程,培养了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加深了对草莓的认识。
下一步可以引导学生体验草莓的种植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幼儿园中班教案《草莓》
![幼儿园中班教案《草莓》](https://img.taocdn.com/s3/m/2886718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1.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草莓》一、教材背景本教案所教授的故事是《草莓》。
《草莓》是一篇适合于3-4岁幼儿阅读的启蒙故事,主要描述了草莓在生长过程中的一些困难,以及草莓最终成熟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草莓的生长过程。
2.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探究和好奇心。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故事中的主人公草莓,教育幼儿要勇敢、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
三、教学准备1.故事书《草莓》。
2.视频教学素材,用于表现草莓的生长过程。
3.图片教学素材,用于展示草莓成长的不同阶段。
4.鲜草莓,用于教学示范和激励幼儿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故事老师首先向幼儿介绍故事《草莓》,让幼儿知道今天要讲述一个关于草莓的故事,并向幼儿提出几个问题:你们知道草莓怎么长大的吗?草莓成熟后我们可以做什么呢?第二步:讲述故事老师向幼儿朗读故事《草莓》,过程中适时停顿引导幼儿思考、询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以及故事意义概念的推导。
第三步:学习草莓生长老师向幼儿讲述草莓的生长过程,然后播放关于草莓生长的视频教学素材,并通过互动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视频中草莓的生长过程。
接着,老师展示草莓成长的不同阶段的图片,帮助幼儿巩固学习内容。
第四步:现场示范老师向幼儿展示新鲜的草莓并用手实际示范生动的过程。
简单地讲述草莓需要什么,如何塑造它的形状,如何在需要的时候采摘等。
第五步:动手参与老师将幼儿分成小组并提供相关的学习工具,引导幼儿学习如何塑造草莓,给草莓加上注音或字母,小朋友用彩笔画出卡片。
此环节的学习目标主要是让幼儿了解草莓的生长过程,以及草莓与字母、彩笔等的结合。
第六步:总结故事主旨老师引导幼儿回顾故事的情节,通过幼儿的口述来提取故事的主旨,让幼儿意识到在成长的路上,遇到了困难和挫折是很正常的,学会勇敢、坚持不懈是非常重要的。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以《草莓》这个主题为出发点,通过引入、讲述、学习、动手参与、总结的几个步骤,鼓励幼儿从小事中悟出人生的道理。
幼儿园中班科学《草莓》教案(通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草莓》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2cb5bbd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7.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草莓》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水果的认知》,详细内容为草莓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以及营养价值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草莓的外形特征,知道草莓的生长环境。
2. 理解草莓的营养价值,培养幼儿对水果的喜爱。
3.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草莓的生长环境及营养价值。
重点:草莓的外形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草莓实物、图片、PPT、生长环境模型。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来一篮子新鲜的草莓,让幼儿观察草莓的外观,闻一闻草莓的气味,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草莓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草莓的外形特征。
(2)教师通过PPT讲解草莓的生长环境,让幼儿了解草莓的生长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拿出一个草莓,现场切开,让幼儿观察草莓的内部结构,讲解草莓的营养价值。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草莓。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六、板书设计1. 草莓的外形特征2. 草莓的生长环境3. 草莓的营养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草莓。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草莓的认知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去果园实地观察草莓的生长环境。
(2)开展家庭活动,让家长参与草莓的生长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3)开展草莓创意画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草莓的生长环境及营养价值。
详细说明:草莓的生长环境涉及土壤、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对于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来说,理解这些内容较为困难。
4 《草莓》教案
![4 《草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3a5f016bd97f192279e948.png)
4《草莓》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写的是草莓,实际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2、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是一颗秋天的草莓,作者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这是散文的常用手法。
◆过程与方法1、有学生来谈草莓的口味,然后引出草莓味道不同的原因是时间上的差异,从而把学生的思路引向课文。
2、引导学生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的感情,并有所启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的态度,培养珍惜生命的情感,养成不浪费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本文如何紧扣“变”的主题,层层深入地展开联想。
难点:体悟本文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一、联想导入接近主题1、同学们,大家都吃过草莓,让我们一起来谈谈草莓的口味如何?明确:学生的描绘可能不够完善,教师可从草莓的形、色、香、味等方面予以引导2、如果在不盛产草莓的季节吃到草莓和盛产的季节吃到感觉会一样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明确:物以稀为贵;时间的不同会导致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一切都以时间、地点为转移,人们对同事事物的认识会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二、整体感知领悟主旨集体朗读课文,并思考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参考:a.自然与社会都处在无时不在的“变”的过程中,“不变”是错觉,“变”是必然的。
对青春易老,岁月易逝感伤悲叹。
(表层)b.通过展示人生四季的不同风景,写出时光赋予生命的不同色彩和形态。
作者有对时光流逝。
(深层)三、细读文本体味情感1、作者感情变化是由何而产生的?明确:一颗草莓,一颗晚熟的草莓2、为什么一颗草莓能引发作者的联想?明确:因为六月和九月的草莓是不同的,它的身上融合着“变”的因子,拥有六月的香甜芬芳,也拥有九月的成熟。
3、这颗草莓引发了作者的哪些联想?明确:季节交替六月:天暖、树绿、天蓝、人欢(夏意正浓)九月:天寒、树枯、天灰、秋的气息(秋意弥漫)人生变化青春期:如花似锦、韶华灿烂、激动不安、若明若暗成年期:思虑成熟、从容不迫、经验丰富、理性信仰4、作者联想到青春期到成年期的变化时,他是积极乐观的还是消极悲观的?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来分析。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草莓》(精选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草莓》(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e45546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2.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草莓》(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植物》,详细内容为“草莓”一节。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草莓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营养价值等,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草莓,了解草莓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及营养价值。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草莓的生长过程、营养价值。
重点:草莓的外形特征、观察与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草莓植株、草莓果实、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幼儿参观草莓园,让幼儿观察草莓植株和果实,引导幼儿发现草莓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草莓植株和果实,讲解草莓的生长过程。
(2)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草莓的外形特征和营养价值。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观察到的草莓。
4. 小组讨论(5分钟)幼儿分组讨论草莓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和营养价值。
5. 全班分享(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草莓的生长过程2. 草莓的外形特征3. 草莓的营养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草莓,并标注外形特征和营养价值。
答案:略2.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品尝草莓,描述草莓的味道。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对草莓有了全面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种植草莓,观察并记录草莓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耐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施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草莓这一主题,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进行选取和组织。
草莓的教案
![草莓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7c44d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f.png)
草莓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
2.掌握草莓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巧。
3.学会草莓的采摘和储存方法。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
2.草莓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巧。
3.草莓的采摘和储存方法。
三、教学重点1.草莓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巧。
2.草莓的采摘和储存方法。
四、教学难点1.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
2.草莓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巧。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以及种植和管理技巧,让学生了解草莓的基本知识。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草莓的种植和管理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讨论法:通过讨论草莓的采摘和储存方法,让学生掌握草莓的采摘和储存技巧。
六、教学过程1. 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1.讲解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包括草莓的生长温度、光照、土壤和水分等要求。
2.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
2. 草莓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巧1.讲解草莓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巧,包括草莓的育苗、移栽、施肥、浇水、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
2.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草莓的种植和管理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草莓的采摘和储存方法1.讲解草莓的采摘和储存方法,包括草莓的采摘时间、采摘方法、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等。
2.通过讨论草莓的采摘和储存方法,让学生掌握草莓的采摘和储存技巧。
七、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等。
2.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测学生对草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3.作业评价:通过布置作业检测学生对草莓的知识掌握情况。
八、教学资源1.多媒体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用于讲解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
2.实验器材:包括草莓种子、土壤、肥料、水壶、喷雾器等实验器材,用于实验草莓的种植和管理过程。
小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草莓》
![小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草莓》](https://img.taocdn.com/s3/m/1bc537b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6.png)
小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草莓》一、教案目标通过本次教学,使幼儿能够:了解草莓是一种水果,了解草莓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掌握草莓的基本生长过程,了解草莓的生命周期;培养幼儿对草莓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动手动脑能力。
二、教学准备草莓手稿或图片、幼儿科普书籍;草莓种子、土壤、水壶、小锄头、水桶;制作草莓图案的卡片、彩笔、剪刀、胶水;草莓相关的游戏道具。
三、教学过程1.导入:使用卡片呈现草莓的图案,激发幼儿对草莓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讨论和描述草莓的特征。
通过唱歌、诗朗诵等方式,培养幼儿对草莓的兴趣。
2.感悟:展示草莓的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草莓的颜色、大小、质地等特征,引导幼儿表达他们对草莓的感受和想象。
制作草莓手稿,引导幼儿用彩笔绘制草莓的形状和颜色。
3.实践:分发草莓种子,并向幼儿展示种植草莓的过程,教授幼儿如何正确地种植、浇水和养护草莓。
分组进行小型园艺实践,每个小组分配一盆土壤和一些草莓种子,由幼儿一起完成种植工作。
4.游戏:制作草莓拼图游戏,让幼儿通过拼图形式来认识草莓的不同阶段,培养幼儿对草莓生命周期的了解。
进行草莓收获游戏,设置游戏规则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尽量多地收获草莓,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动手动脑能力。
5.总结:回顾整个教学过程,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和经验。
通过问题引导和讨论,让幼儿总结他们对草莓的认识和体验。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以《草莓》为主题,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了解草莓的外观特征、生长过程以及生命周期。
教学中,幼儿表现活跃,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并且展示了良好的合作精神。
但也发现教学内容中的一些不足:对于草莓的特征描述过于简单,没有引导幼儿进行更深层次的观察和思考;缺乏与幼儿生活经验的联系,需要加强与幼儿家庭环境的沟通和信息收集;游戏环节的设计可以更富有挑战性,以激发幼儿更大的学习兴趣。
针对以上问题,下一次教学中,我计划增加观察和探究的环节,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草莓的特征。
4《草莓》教案
![4《草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ca03e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5.png)
4 《草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4课《草莓》。
课文描绘了作者童年时与爷爷在花园里种植草莓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教学时,需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写话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话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人、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通过朗读、讨论、写话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草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草莓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草莓是怎么生长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草莓有关的课文。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教师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精讲点拨(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感悟亲情。
5. 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写话练习,以“我和爷爷种草莓”为主题,描述一段与爷爷一起种草莓的经历,体会亲情。
六、板书设计《草莓》种草莓童年生活亲情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第35自然段,注意生字的笔画和结构。
2.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爷爷教我____,让我明白了____。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段话,描述与家人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写话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草莓》教案精选七篇
![《草莓》教案精选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9260b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c.png)
《草莓》教案《草莓》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会怎样画草莓。
2、让幼儿能够认真观察草莓,并能描述草莓的形态及特点。
3、让幼儿能够懂得绘画的`乐趣。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形式:准备材料:草莓形纸、叶子形纸、棉签、各色颜料、胶水。
活动步骤:1、请幼儿描述草莓的形态及特点,出示范画请幼儿欣赏并讲述活动方法。
2、请幼儿将草莓和叶子组合粘贴在一起。
3、用棉签蘸颜料垂直在草莓上点圆点,作为草莓的籽。
4、可添画成草莓宝宝的样子,并添画上周围的场景。
延伸部分:1、用棉签点画的形式可作为图案装饰衣服、蝴蝶等。
2、还可用点画的形式表现下雨的场景。
3、小蝌蚪和小花小草也可用这样的方法。
4、好吃的饼干、芝麻饼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完成。
《草莓》教案「篇二」活动形式:棉签点画准备材料:草莓形纸、叶子形纸、棉签、各色颜料、胶水。
活动步骤:1、请幼儿描述草莓的形态及特点,出示范画请幼儿欣赏并讲述活动方法。
2、请幼儿将草莓和叶子组合粘贴在一起。
3、用棉签蘸颜料垂直在草莓上点圆点,作为草莓的籽。
4、可添画成草莓宝宝的.样子,并添画上周围的场景。
延伸部分:1、用棉签点画的形式可作为图案装饰衣服、蝴蝶等。
2、还可用点画的形式表现下雨的场景。
3、小蝌蚪和小花小草也可用这样的方法。
4、好吃的饼干、芝麻饼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完成。
教学反思: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草莓》教案「篇三」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轻快的情绪,初步学习用两个声部进行演唱歌曲。
2、在图谱的帮助下演唱歌曲。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图谱。
活动过程:一、练声。
“孩子们,让我们先来亮一亮咱们的嗓子吧!”二、学习歌曲。
幼儿园小班教案《草莓》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草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3fd1d5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2.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草莓》含反思教案名称:草莓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草莓的外形、颜色、味道等基本特征;2. 培育幼儿对草莓的喜好和爱好;3. 培育幼儿的口语表达本领。
教学准备:1. 草莓;2. 纸杯、刀具;3. 学习照片册。
教学过程:1. 热身(10 分钟)(1)老师与幼儿打招呼,询问幼儿近况,并告知他们今日要学习草莓。
(2)老师带来一篮子新鲜的草莓,让幼儿察看和尝试,问幼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察看草莓初步认得(10 分钟)(1)老师使用投影仪,放草莓的学习照片册,介绍草莓的生长环境、基本特征及品种等。
(2)老师拿出草莓让幼儿察看:“草莓的外形是什么样的?”同学答:红色、圆形、带着小绿叶。
(3)老师拿出一把刀子,帮忙幼儿摘下草莓叶并切开草莓,让幼儿察看草莓内部,问幼儿:“草莓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同学答:有很多小黑点,里面是红色的果肉。
3. 利用草莓开展美术活动(20 分钟)(1)老师将草莓切成小块放进纸杯里,并提交了纸杯和画笔,让幼儿用草莓汁在纸杯上画出他们本身喜爱的图案,让幼儿感受草莓的颜色,培育幼儿的想象力和制造力。
4. 动手操作(20 分钟)(1)幼儿手中拿着剩余的草莓,老师和幼儿一起尝试本身动手包草莓饺子,培育幼儿的手工技能和生活阅历,加强幼儿对草莓的喜好。
5. 活动回顾(5 分钟)(1)回顾今日整个活动的内容,强化草莓主题的记录,加深幼儿对草莓的了解,让幼儿每天往带草莓作为零食。
6. 课程反思(10 分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发觉有部分幼儿对草莓的感受不是很积极,个别幼儿还对草莓产生了排斥心理,在以后的教学活动提示老师要注意离教学内容与同学生活的距离,能用生动实在的场景教授,并尽可能让同学加入互动和体验环节,加强活动的趣味性,让同学获得乐趣的同时学到阅历,更好地促进同学成长。
教学延申:1. 每周选取一种水果、蔬菜或者食物,同学亲自动手实践,做出与之相关的手工或烹饪美食。
2. 利用草莓做成儿童零食小吃,进行商业课程教学。
幼儿园中班教案《草莓》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草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0762e1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8.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草莓》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水果的世界》第二章,详细内容为“草莓”一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草莓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营养价值以及草莓的相关活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草莓的生长过程,认识草莓的外形特征。
2. 掌握草莓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草莓的生长过程及其营养价值。
教学重点:草莓的外形特征,以及与草莓相关的活动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草莓实物、草莓生长过程的图片、草莓营养价值展板。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草莓实物,引导幼儿观察草莓的外形特征,让幼儿通过触摸、闻味等方式,加深对草莓的了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讲解草莓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草莓从播种到成熟的过程。
(2)介绍草莓的营养价值,让幼儿知道草莓对身体的好处。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动手画草莓,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开展“草莓找家”的游戏,让幼儿将草莓图片与相应的生长过程配对。
4. 课堂小结(5分钟)5. 作业布置(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1. 草莓的外形特征:红色、心形、有籽、酸甜可口。
2. 草莓生长过程:播种、发芽、开花、结果、成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草莓。
作业要求:用画笔描绘出草莓的外形特征,并涂上鲜艳的颜色。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与家长共同制作草莓美食。
作业要求: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草莓蛋糕、草莓果汁等美食,品尝并分享制作过程。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1. 带领幼儿参观草莓园,实地观察草莓的生长过程。
2. 开展草莓主题活动,如草莓绘画比赛、草莓美食制作等,丰富幼儿的校园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草莓的生长过程及其营养价值。
2.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物让幼儿感知草莓的外形特征。
认识草莓的小班科学教案
![认识草莓的小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5e0e9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d.png)
认识草莓的小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草莓的外观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对草莓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草莓的生长和繁殖方式。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新鲜的草莓,放大镜,实验笔记本。
2. 学生准备实验笔记本和铅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用放大镜让学生观察新鲜的草莓,让学生描述草莓的外观特征,例如:草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一些关键词,如红色、心形等来描述草莓。
2. 实验观察教师将草莓切成片状或者用刀轻轻地刮去一部分,让学生观察草莓内部的细节。
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切割面的细胞、种子、果肉等部分,并在实验笔记本上绘制观察到的草莓截面图。
3. 讨论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草莓的特征和内部结构,讨论草莓是如何生长和繁殖的。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例如:- 草莓是如何从种子生长而来的?- 草莓的果实是如何形成的?- 草莓的种子是如何繁殖的?4.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例如,一个小组可以探索草莓生长过程,另一个小组可以探索草莓的种子繁殖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通过观察、实验和图表绘制等方式来回答他们所选择的问题。
5. 实验报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报告。
他们需要记录实验的过程、观察结果和得出的结论。
实验报告可以包括文字描述、插图和实验数据的图表。
6. 分享和展示每个小组将展示他们的实验报告和成果。
每个小组可以用简短的演讲方式来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思考。
四、巩固与拓展1. 家庭作业学生可以回家继续观察和研究草莓植株的生长过程。
他们可以记录草莓植株在不同阶段的外观和变化,并总结他们的观察结果。
2. 花园实践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参与草莓的种植,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草莓生长和繁殖的了解。
3. 达标评估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观察任务,来评估学生对草莓的认识和观察能力。
通过这节草莓的科学教案,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草莓的外观特征和内部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莓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写的是草莓,实际上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2、要学生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是一颗秋天的草莓,也就是的题目;作者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这是散文的常用手法。
3、通过本课教学,应使学生了解时间是宝贵的,生命的演进是大自然的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青春岁月是人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教导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宝贵时光,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时安排:1课时
重点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难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进行丰富的联想,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
2、使学生真正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理解作者是怎样由物及感的。
3、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和青春,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
教学设想:本课是之前选取入进入初中的一篇教材,作为自读课文难度也不大,学生读后基本上能体会的主旨,懂得青春的宝贵。
所以重点在于通过品味的语句,找出草莓引发联想的语句,掌握托物言志的由物及人,由物及理的写作手法,并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懂得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学生准备
.课前认真通读全文,找出自己的疑问。
2.找出本文的写作手法
3、了解作家作品和相关背景
自读预习要达到对以下知识点的掌握:
(一)、作者简介
伊瓦什凯维奇:即雅罗斯瓦夫•伊瓦什凯维奇,波兰作家(诗人、小说家、剧作家)。
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奥林匹克颂》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
《秋天的辫子及其他诗歌》、《阴暗的小道》、《明天收割节》、《一整年》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生活、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中篇小说《圣女约安娜》描写17世纪波兰修道院的生活,1961年被改编成电影。
长篇小说《荣誉和赞扬》描写波兰贵族地主和其他阶层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的生活。
他曾三
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69年获得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授予的约里奥•居里金质奖章,1970年获列宁奖金。
(二)、相关知识
草莓,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茎,叶子有长柄,花白色。
果实为红色,肉质多汁,味道酸甜,供食用。
有的地方也称其为杨梅。
(三)字词障碍
、字音字形
枝柯(kē)生意盎(àng)然酣(hān)然沁(qìn)人心脾
韶(sháo)华荒诞(dàn)惴惴(zhuì)不安
2、词语注释
[疏落]稀疏零落。
[妖艳]课文中指鲜艳,明丽。
[兴味]趣味、兴趣。
[察觉]发觉,看出来。
[色调]课文中指色彩、景象。
原指画面上表现思想、情感的色彩及浓淡。
还用来比喻文艺作品中思想感情的色彩。
[禀赋]指人先天具有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
[心性]课文中指性情、性格。
[再造]课文中指重新改造。
原指重新给予生命,多用于表示对重大恩惠的感激。
[若明若暗]比喻对问题或情况有所认识却不很清楚,也指对某事态度不明朗。
[馨香]课文中指香气、香味。
3、散文分为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本文属于抒情散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在听完《青春舞曲》虽然欢快,但是唱出对青春一去不复返的无奈,再来感受一下席幕蓉的关于青春太仓促的诗句。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起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这是一首能引发共鸣的席幕蓉的《青春》与本文的情感有所贴进,也能引发学生对青春的思考。
为课文的理解作好
铺垫。
初步感知课文
思考标题为“草莓”,中写了不同时节的草莓,分别有着怎么样的不同含义?
写到了夏(六月)和秋(九)两季的草莓。
六月的草莓代表着青春的妙龄,而秋季的草莓代表着生命的成熟。
这是一种类比的手法,有利展开的主旨升华。
从标题展开去,由浅入深,体会到借草莓这一物象来表达深意的意图。
深入课文
体会:既然是用不同时节的草莓来类比人生的不同生命状态,为什么前面三节都在写夏季和秋季的景色,是不是与主旨相悖,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分别找出作者描写六月和九月的句子,并进行对比。
六月:夏的芬芳
九月:过一天,两天夏就会消失
景物的比较只是要突出,变化只是人们在不知不觉的。
作用:一方面表现了季节更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借此引发下文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
体物作者由景及物的写作手法,并从中体会这种写作手法对中心的表达作用。
品味语言,体会联想的作用
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作者哪些联想,通过联想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
通过品味作者引发联想的语句,懂得作者寄予的思索,来探求的主旨。
作者体会到了的对生命的思考,感悟到青春不再的感怀,作者的感情抒发是不是消极的呢?
但作者并不是消极地感伤,而是感到了岁月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虽然时间飞逝,“深刻改变了我们的心性和容颜却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感情。
表现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剥夺的是什么,增添的是什么?从现实中找出例子来说明岁月的剥夺与增添
秋尽时,季节的斗转剥夺了枫树的苍翠,却增添了满眼的枫叶如丹。
时光的列车,凋谢了居里夫人那美丽的容貌,却增添了那跨越百年的美丽。
一方面是对句子的深入理解,一方面学以致用,能够结合自已的体会而谈。
联想训练(一)
联想有关珍惜时间的经典语句
若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萧伯纳
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展开联想,能够丰富对课文进一步地解读。
更能让学五明白青春易逝,应好好珍惜的道理。
联想训练
(二)
回忆有关托物言志的作品培养从普通生活中发现美,感悟哲理。
《白杨礼赞》
〈墙角的花〉
生活之中处处都有哲理
拓展对生活的感悟:
如钻石的璀璨是经历千锤万打有何生活启迪?
昙花一现怒放的生命,烟化瞬间的烂漫。
比较阅读
与《心田上的百合化》
比较写作方法上的异同
都是托物言志的方法
都用了类比手法
只不过一个是直接抒发情感,一个是通过拟人语气寓言式揭露作者的感受。
增加阅读的广度,更加获得对托物言志散文的特点感悟。
作业
写作
请结合自己的体会以《生命的四季》写一篇随笔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物体,写出它的特征和引发你对人生的感悟
巩固联想训练的写作
比较阅读:两篇都是托物言志的散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何异同?
心田上的百合花
作者:林清玄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
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
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
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
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关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
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
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
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
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