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采血操作技术参考幻灯片
合集下载
动脉采血技术ppt课件

血栓形成的危害 血栓可能阻塞血管,导致局部缺血或器官功能障碍。
血栓形成的预防 和处理
预防包括保持血管通畅,避免过度操作;处理包括 溶栓治疗和机械取栓等。
05
动脉采血技术的 技巧和经验分享
提高采血成功率的技巧
准确选择动脉位置,确保穿刺针能 够顺利进入动脉。
掌握正确的穿刺角度和力度,避免 反复穿刺造成患者不适。
风险。
采集血液
04 一旦进入血管腔,抽取适量的血液样本,注意避
免空气进入。
采血后的处 理
01
压迫止血
采血完成后,用无菌棉球 或纱布压迫采血部位,持 续压迫5-10分钟,直到 不再出血。
02
样本处理
将采集的血液样本立即送 检,避免因为延迟处理而 影响检测结果。
03
设备处理
清洁并消毒采血设备,按 照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处理 一次性使用的采血器材。
儿造成过大伤害。
3
注意事项
新生儿动脉搏动较弱,定位困难,需要 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操作,注意避免感
染。
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动脉采血
采血前的准 备
为严重血小板减少 症患者准备充足的 采血器材和止血药 物,确保操作安全。
选择合适的 采血部位
选择患者体表血管 明显、易于固定的 部位进行采血,以 减少采血难度和并 发症发生。
扩张剂。
动脉血栓形成
动脉采血后可能发生动脉血栓形 成,导致远端动脉搏动消失。处 理方法是立即停止采血,给予抗 凝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取
栓。
动脉破裂
动脉采血过程中可能发生动脉破 裂,导致大量出血。应立即停止 采血,局部加压包扎,必要时进
行手术修补。
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原因
动脉采血技术PPT课件

• 标本的存放 • 患者体温
• 治疗 • 吸氧
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因素
病人状态的稳定性:病人若心里状态不稳定, 在短时间内可以影响病人的呼吸,从而影响 血气分析值
预防:采血前一定要向患者做好解释,力求 穿刺准确,一次成功,必要时可使用药物减 轻病人的痛苦
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因素
• 气泡的影响:采血时如果混有气泡,应立即排除,
股动脉穿刺要点
优点:管腔粗大,搏动感强,易于穿刺
弊端:位置较深,不宜扪及,周围 有股静脉和股神经,操作不慎 可伤及其,不宜有效压迫止血
股动脉穿刺要点
•股动脉定位:患者取半卧位,
下肢伸直略外展必要时臀下 小枕,触摸股动脉搏动,在 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cm 处,以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 点。
动脉采血流程
采血
见回血,保持进针角度不变,等待动脉血自动顶入血气针内1-1.5ml
动脉采血流程
拔针
将干棉签按压穿刺部位迅速拔针,拔针后立即将针头 斜面刺入橡皮塞以隔绝空气,将血气针放于掌心轻轻
搓动5秒钟,去掉橡胶塞拧上隔绝帽。
按压
指导患者或家属垂直按压穿刺部位5~10min至 不出血为止,禁忌环揉
动脉采血流程
分析值,当患者的体温高于37℃,每 增加1 ℃, ph值↓、PaO2升高↑,
PaCO2↑,因此,必须在化验单上注明 患者的实际体温
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因素
•药物的影响:如碳酸氢钠、利尿
剂可使PH值升高,因此,输入碱 性药物、大量青霉素钠盐前30min 采血,输注脂肪乳12h后采血
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因素
•吸氧的影响:吸氧及氧浓度对
PaO2有直接的影响。采血前应停止吸 氧30min,当改变氧浓度时要经过 15min以上的稳定时间再采血
• 治疗 • 吸氧
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因素
病人状态的稳定性:病人若心里状态不稳定, 在短时间内可以影响病人的呼吸,从而影响 血气分析值
预防:采血前一定要向患者做好解释,力求 穿刺准确,一次成功,必要时可使用药物减 轻病人的痛苦
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因素
• 气泡的影响:采血时如果混有气泡,应立即排除,
股动脉穿刺要点
优点:管腔粗大,搏动感强,易于穿刺
弊端:位置较深,不宜扪及,周围 有股静脉和股神经,操作不慎 可伤及其,不宜有效压迫止血
股动脉穿刺要点
•股动脉定位:患者取半卧位,
下肢伸直略外展必要时臀下 小枕,触摸股动脉搏动,在 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cm 处,以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 点。
动脉采血流程
采血
见回血,保持进针角度不变,等待动脉血自动顶入血气针内1-1.5ml
动脉采血流程
拔针
将干棉签按压穿刺部位迅速拔针,拔针后立即将针头 斜面刺入橡皮塞以隔绝空气,将血气针放于掌心轻轻
搓动5秒钟,去掉橡胶塞拧上隔绝帽。
按压
指导患者或家属垂直按压穿刺部位5~10min至 不出血为止,禁忌环揉
动脉采血流程
分析值,当患者的体温高于37℃,每 增加1 ℃, ph值↓、PaO2升高↑,
PaCO2↑,因此,必须在化验单上注明 患者的实际体温
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因素
•药物的影响:如碳酸氢钠、利尿
剂可使PH值升高,因此,输入碱 性药物、大量青霉素钠盐前30min 采血,输注脂肪乳12h后采血
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因素
•吸氧的影响:吸氧及氧浓度对
PaO2有直接的影响。采血前应停止吸 氧30min,当改变氧浓度时要经过 15min以上的稳定时间再采血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PPT课件

06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规范与 培训建议
制定统一操作规范并推广实施
01
制定标准操作流程
结合临床实际和专家意见,制定动脉采血的标准操作流程,明确操作步
骤、注意事项和异常情况处理。
02 03
统一操作规范
将标准操作流程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规范,包括患者准备、器械准备、穿 刺部位选择、消毒方法、穿刺技巧、标本处理等方面,确保医护人员在 实际操作中能够遵循统一的标准。
检测分析
使用相应的仪器和方法对处理 后的标本进行检测分析,记录 结果并审核。
结果报告
将检测结果及时报告给临床医 生,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05 动脉采血后护理及并发症 处理
穿刺部位止血和消毒措施
止血
采血后,立即用无菌棉球或纱布轻轻按压穿刺部位,避免局部出血。按压时间一般为5-10分钟,或根 据医嘱执行。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应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详细记录采血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穿刺 困难、血肿、患者不适等,以及处理措施 和效果。这些信息对于评估采血操作质量 和改进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方法
血肿
采血后,如穿刺部位出现血肿,应立即停止按压,并用冷敷法促进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24小时后可用热敷法促进淤血吸收。同时,密切观察血肿大小和患者症状,如有加重趋 势,应及时就医。
患者评估与沟通
病情评估
了解患者的病情、诊断及治疗情况,判断是否适合进行动脉 采血。
沟通解释
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动脉采血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取得患者的配合。
器械准备及消毒处理
器械准备
准备好动脉采血所需的穿刺针、注射器、消毒棉球、无菌手套等器械。
消毒处理
对穿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消毒范围要足够大,确保穿刺过程中无菌操作。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课件ppt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课件ppt
血气分析的目的
• 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判断有无缺氧和二氧化 碳潴留的最好方法
• 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可为医生确定治疗方案、调整药 物、观察疗效等,提供准确的依据
• 指导氧疗、机械通气各种参数的调节
操作前准备
• 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戴口罩,洗手。
• 用物准备:无菌治疗盘 一次性注射器、肝素盐水、橡皮 塞、消毒液、棉签、纱布、一次性乳胶手套、化验单、体 温表。
注意事项:
1、动脉血必须防止空气混入,取血后不可抽拉注射器,以 免空气混入,若血标本有气泡,针头向上竖直即可排除。
2、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避免从股动脉及下肢动脉采血。 3、若饮热水、洗澡、运动后,需休息半小时再取血。 4、如有特殊用药患者,应适当延长压迫止血时间(例如抗
凝药物),尽量避免进行股动脉穿刺。
穿刺步骤
• 选择合适的动脉,首选桡动脉,其次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 不建议选用颈动脉。
• 评估穿刺部位 是否有溃疡、红肿。
• 穿刺:桡动脉:30-40度 股静脉:90度
肱动脉:40-60度
足背动脉:15-20度
• 抽血量 :一般1-2ml ,
• 抽血后:若针筒内有气泡,及时排除,并及时用橡皮塞封闭针头 ,恰当混匀 。
患者体温的影响
• 温度会影响pH、PaCO2 、PaO 2 的测定值。 • 患者体温高于37℃,每增加1℃,PaO 2 将增加
7.2%,PaCO 2 增加4.4%,pH降低0.015;体温低于 37℃时,对pH和PaCO2 影响不明显,而对PaO 2 影响较显著。体温每降低1℃,PaO2 将降低7.2% • 因此,必须在化验单上注明患者的实际体温.
5、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观念。
血气分析的目的
• 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判断有无缺氧和二氧化 碳潴留的最好方法
• 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可为医生确定治疗方案、调整药 物、观察疗效等,提供准确的依据
• 指导氧疗、机械通气各种参数的调节
操作前准备
• 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戴口罩,洗手。
• 用物准备:无菌治疗盘 一次性注射器、肝素盐水、橡皮 塞、消毒液、棉签、纱布、一次性乳胶手套、化验单、体 温表。
注意事项:
1、动脉血必须防止空气混入,取血后不可抽拉注射器,以 免空气混入,若血标本有气泡,针头向上竖直即可排除。
2、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避免从股动脉及下肢动脉采血。 3、若饮热水、洗澡、运动后,需休息半小时再取血。 4、如有特殊用药患者,应适当延长压迫止血时间(例如抗
凝药物),尽量避免进行股动脉穿刺。
穿刺步骤
• 选择合适的动脉,首选桡动脉,其次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 不建议选用颈动脉。
• 评估穿刺部位 是否有溃疡、红肿。
• 穿刺:桡动脉:30-40度 股静脉:90度
肱动脉:40-60度
足背动脉:15-20度
• 抽血量 :一般1-2ml ,
• 抽血后:若针筒内有气泡,及时排除,并及时用橡皮塞封闭针头 ,恰当混匀 。
患者体温的影响
• 温度会影响pH、PaCO2 、PaO 2 的测定值。 • 患者体温高于37℃,每增加1℃,PaO 2 将增加
7.2%,PaCO 2 增加4.4%,pH降低0.015;体温低于 37℃时,对pH和PaCO2 影响不明显,而对PaO 2 影响较显著。体温每降低1℃,PaO2 将降低7.2% • 因此,必须在化验单上注明患者的实际体温.
5、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观念。
动脉采血PPT幻灯片课件

22
23
8
因此术者在进行桡动脉穿刺前首先应准确判断桡 动脉的走行方向,选择桡动脉搏动最强处、血管 走行较直的部位作为穿刺点,进针角度15~30度, 穿刺时沿桡动脉的向心方向进针,这样有利于提 高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
9
桡动脉穿刺争取一针成功,虽然实际工作中难免 多次穿刺,但是每次穿刺也应该有每次的收获, 以求寻找下一次穿刺的最佳方法。具体方法:确 定好穿刺点,穿刺针进入不成功,不要着急退出, 应明确穿刺针和桡动脉的位置关系,目的就是为 下次成功穿刺指明方向。
桡动脉在桡腕关节稍上方发出掌浅支入手掌与尺动脉末支吻合构成桡动脉穿刺要点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除了与术者的穿刺经验有直接的关系外桡动脉自身的情况如桡动脉发育不良细小狭窄以及严重迂曲等也是影响穿刺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动脉采血
1
动脉采血
动脉采血技术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护理操作 之一,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疾病判定是否缺氧及二 氧化碳潴留等的病情判断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临 床上,动脉采血常用的动脉主要是股动脉、肱动 脉、足背动脉、桡动脉。桡动脉是临床上动脉采 血首选部位。
4、氧分压(PO2)参考值10.64~13.3kpa(80~ 100mmHg)。低于60mmHg即有呼吸衰竭, <30mmHg可有生命危险。
19
5、氧饱和际碳酸氢根(AB),参考值21.4~27.3mmol/L, 标准碳酸氢根(SB)参考值21.3~24.8mmol/L。AB 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重要指标,在特定条件下计算 出SB也反映代谢因素。二者正常为酸碱内稳正常。 二者皆低为代谢性酸中毒(未代偿),二者皆高为代 谢性碱中毒(未代偿),AB>SB为呼吸性酸中毒, AB
20
7、剩余碱(BE)参考值-3~+3mmol/L,正值 指示增加,负值为降低。
23
8
因此术者在进行桡动脉穿刺前首先应准确判断桡 动脉的走行方向,选择桡动脉搏动最强处、血管 走行较直的部位作为穿刺点,进针角度15~30度, 穿刺时沿桡动脉的向心方向进针,这样有利于提 高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
9
桡动脉穿刺争取一针成功,虽然实际工作中难免 多次穿刺,但是每次穿刺也应该有每次的收获, 以求寻找下一次穿刺的最佳方法。具体方法:确 定好穿刺点,穿刺针进入不成功,不要着急退出, 应明确穿刺针和桡动脉的位置关系,目的就是为 下次成功穿刺指明方向。
桡动脉在桡腕关节稍上方发出掌浅支入手掌与尺动脉末支吻合构成桡动脉穿刺要点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除了与术者的穿刺经验有直接的关系外桡动脉自身的情况如桡动脉发育不良细小狭窄以及严重迂曲等也是影响穿刺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动脉采血
1
动脉采血
动脉采血技术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护理操作 之一,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疾病判定是否缺氧及二 氧化碳潴留等的病情判断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临 床上,动脉采血常用的动脉主要是股动脉、肱动 脉、足背动脉、桡动脉。桡动脉是临床上动脉采 血首选部位。
4、氧分压(PO2)参考值10.64~13.3kpa(80~ 100mmHg)。低于60mmHg即有呼吸衰竭, <30mmHg可有生命危险。
19
5、氧饱和际碳酸氢根(AB),参考值21.4~27.3mmol/L, 标准碳酸氢根(SB)参考值21.3~24.8mmol/L。AB 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重要指标,在特定条件下计算 出SB也反映代谢因素。二者正常为酸碱内稳正常。 二者皆低为代谢性酸中毒(未代偿),二者皆高为代 谢性碱中毒(未代偿),AB>SB为呼吸性酸中毒, AB
20
7、剩余碱(BE)参考值-3~+3mmol/L,正值 指示增加,负值为降低。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 ppt课件

• 注名明抽血时间,立即 送检。
• 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 舒适体位。
21+• 治疗因素 • 抗凝剂的影响 • 标本的存放 • 患者体温的影响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
• 血液中含有可呼吸的活性细胞(白细胞、网织红 细胞),它们在取样后仍然继续消耗氧气产生CO 2 ,一般动脉血样本体外37℃保存,每10min PaCO 2 增加1mmHg,pH减少0.01 。因此抽血后 应立即送检,一般从标本采集到完成测定,时间 不超过30min。
送检: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
• 穿刺点的选择:一般寻找到桡动脉搏动最强点,左手食指、 中指、无名指一字排开,由轻到重的压向桡动脉,感受桡 动脉的波动感,选桡动脉搏动最强的点为穿刺点。
• 穿刺体位选择:让患者手心朝上,把腕部垫高,使腕部处于 过伸位,此时可以更好的暴露穿刺点,便于穿刺成功。
• 进针角度选择:一般为30-45°右手持穿刺针于搏动最强点进 针,然后缓缓回撤,直到见到回血,再向前少许推送穿刺 针,若第一针穿刺未见回血,将穿刺针回撤至皮下,改变方 向后进针,呈扇形穿刺,每次调整角度不宜过大,若仍未 成功,则应拔出穿刺针,按压4-5分钟以上。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
• 选择合适的动脉,首选桡动脉,其次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 不建议选用颈动脉。
• 评估穿刺部位 是否有溃疡、红肿。
• 穿刺:桡动脉:30-40度 股静脉:90度
肱动脉:40-60度
足背动脉:15-20度
• 抽血量 :一般1-2ml ,
• 抽血后:若针筒内有气泡,及时排除,并及时用橡皮塞封闭针头 ,恰当混匀 。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
穿刺角度:90度 注意:压迫时间10分钟以 上
穿刺点:在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的间隙触摸 足背动脉,操作者左手握着患者穿刺侧的脚, 当脚向足底稍弯曲时最易刺入。
• 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 舒适体位。
21+• 治疗因素 • 抗凝剂的影响 • 标本的存放 • 患者体温的影响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
• 血液中含有可呼吸的活性细胞(白细胞、网织红 细胞),它们在取样后仍然继续消耗氧气产生CO 2 ,一般动脉血样本体外37℃保存,每10min PaCO 2 增加1mmHg,pH减少0.01 。因此抽血后 应立即送检,一般从标本采集到完成测定,时间 不超过30min。
送检: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
• 穿刺点的选择:一般寻找到桡动脉搏动最强点,左手食指、 中指、无名指一字排开,由轻到重的压向桡动脉,感受桡 动脉的波动感,选桡动脉搏动最强的点为穿刺点。
• 穿刺体位选择:让患者手心朝上,把腕部垫高,使腕部处于 过伸位,此时可以更好的暴露穿刺点,便于穿刺成功。
• 进针角度选择:一般为30-45°右手持穿刺针于搏动最强点进 针,然后缓缓回撤,直到见到回血,再向前少许推送穿刺 针,若第一针穿刺未见回血,将穿刺针回撤至皮下,改变方 向后进针,呈扇形穿刺,每次调整角度不宜过大,若仍未 成功,则应拔出穿刺针,按压4-5分钟以上。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
• 选择合适的动脉,首选桡动脉,其次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 不建议选用颈动脉。
• 评估穿刺部位 是否有溃疡、红肿。
• 穿刺:桡动脉:30-40度 股静脉:90度
肱动脉:40-60度
足背动脉:15-20度
• 抽血量 :一般1-2ml ,
• 抽血后:若针筒内有气泡,及时排除,并及时用橡皮塞封闭针头 ,恰当混匀 。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
穿刺角度:90度 注意:压迫时间10分钟以 上
穿刺点:在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的间隙触摸 足背动脉,操作者左手握着患者穿刺侧的脚, 当脚向足底稍弯曲时最易刺入。
动脉采血课件幻灯片课件

动脉血采集和注意事项
1
一、血气分析正常值 二、动脉血采集和注意事项
2
动脉血气分析测定主要包括: pH、 PaCO 2 、PaO 2 仪器计算值: SO 2 、H2CO3 、 BE。
3
血气分析正常值
PH
7.35~7.45
PaCO 2 35~45mmHg
PaO 2 70~100mmHg
SO 2 95%~97.7%
13
动脉采血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做好保护措施,以防 传播疾病。
2、活动后喘憋明显的患者应先 休息15~30min,避免因患者紧 张、恐惧和活动影响结果的准 确性。
14
动脉采血注意事项
3、患者吸氧时应尽量避免采用 末稍血,应采动脉血。因吸氧 时PaO2 大于空气中的氧分压, 标本一旦接触空气,血中氧可 迅速向空气中弥散,因而使测 得的PaO2 降低。采集标本要注 明“吸氧”。
15
动脉采血注意事项
4、取动脉血液,禁止空气混入。 5、标本采集完后应立即送检或
置入4℃冰箱保存,但不宜超过 2 小时,室温不能超过1小时, 以免细胞代谢耗氧,使PaO2 及 pH 下降,PaCO2 升高。
16
动脉采血注意事项
6、若发现针刺部位肿胀、疼痛, 应拔出注射器,避免反复穿刺, 以防触及神经。
17
动脉采血注意事项
7、采集时血液流入注射器,即 可判断是动脉血还是静脉血, 流速快、鲜红色,是动脉血; 流速慢、暗红色,静脉血的可 能性大。
18
动脉采血注意事项
8、SO 2 值在50%以下是静脉血的 数值,根据此数值即可判断是 动脉血还是静脉血。
9、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反复 穿刺引起局部淤血。注射器费用高
肱动脉穿刺部位采血,患者取 坐位或平卧位。
1
一、血气分析正常值 二、动脉血采集和注意事项
2
动脉血气分析测定主要包括: pH、 PaCO 2 、PaO 2 仪器计算值: SO 2 、H2CO3 、 BE。
3
血气分析正常值
PH
7.35~7.45
PaCO 2 35~45mmHg
PaO 2 70~100mmHg
SO 2 95%~97.7%
13
动脉采血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做好保护措施,以防 传播疾病。
2、活动后喘憋明显的患者应先 休息15~30min,避免因患者紧 张、恐惧和活动影响结果的准 确性。
14
动脉采血注意事项
3、患者吸氧时应尽量避免采用 末稍血,应采动脉血。因吸氧 时PaO2 大于空气中的氧分压, 标本一旦接触空气,血中氧可 迅速向空气中弥散,因而使测 得的PaO2 降低。采集标本要注 明“吸氧”。
15
动脉采血注意事项
4、取动脉血液,禁止空气混入。 5、标本采集完后应立即送检或
置入4℃冰箱保存,但不宜超过 2 小时,室温不能超过1小时, 以免细胞代谢耗氧,使PaO2 及 pH 下降,PaCO2 升高。
16
动脉采血注意事项
6、若发现针刺部位肿胀、疼痛, 应拔出注射器,避免反复穿刺, 以防触及神经。
17
动脉采血注意事项
7、采集时血液流入注射器,即 可判断是动脉血还是静脉血, 流速快、鲜红色,是动脉血; 流速慢、暗红色,静脉血的可 能性大。
18
动脉采血注意事项
8、SO 2 值在50%以下是静脉血的 数值,根据此数值即可判断是 动脉血还是静脉血。
9、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反复 穿刺引起局部淤血。注射器费用高
肱动脉穿刺部位采血,患者取 坐位或平卧位。
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PPT课件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
操作步骤 (16)再次核对,按压穿刺部位5-10分钟至无出血,取治疗 巾。 (17)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询问患者需要,并告知。 (18)整理床单位。 (19)洗手、取口罩。 (20)标本核对无误后,立即送检血标本。
注意事项
一、操作过程中血气针的摆放
√
×
注意事项
二、拔针 拔针同时用无菌纱布/棉球压住穿刺部位(桡动脉5分钟, 股动脉、肱动脉10分钟)直到出血停止。
足背动脉
• 定位:足背动脉通过内踝和外踝的中点,穿刺时进针角 度与皮肤呈15°~20°角
• 优点:位置表浅,易触摸,皮下少脂肪分布,周围软组 织少,活动度差,动脉管壁厚,弹性好
• 缺点:休克时压力低,搏动弱,回血量不足
部位选择
探究动脉采血的首选部位,以提高动脉穿刺的一次性 成功率中,60%首选桡动脉,20%首选肱动脉,15%首选 股动脉,5%首选足背动脉。
感谢观看
柯株芬,汤宪风,不同穿刺部位成功率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33):63-64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
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情况,了解患者吸氧状况或者
呼吸机参数的设置。 2、向患者解释动脉采血的目的及穿刺方法,取得患者
配合。 3、评估患者穿刺时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
操作步骤 (10)右手持采血针针筒顶端将其取出,取下乳头上的保护 接头接上专用针头。 (11)消毒左手大拇指和示指、中指。 (12)取一根干棉签夹在左手小拇指和无名指之间,再次核 对。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
操作步骤 (13)取下针帽,左手食指和中指模桡动脉搏动,右手持针 沿动脉走向在搏动最强处垂直进针或在下方以45°角进针, 见回血后停住,动脉会将血液顶入针筒内。 (14)取到所需血量后左手按压穿刺点,右手拔针,指导患 者或家属正确按压,脱手套。 (15)立即将针头插入密封针套内,用手掌来回搓动标本, 使之与抗凝剂混匀,并注明采集时间及是否用氧。
动脉采血技术PPT参考幻灯片

12
13
❖ ❖
8~10cm
消病找 皮
毒人好 肤
范的采 消
围采血 毒
血的
部部
位位
。
进 行
后Hale Waihona Puke ,消就毒要,对
14
操作者也要对自己要接触病人皮肤的手指进行 消毒;根据个人习惯,可以戴无菌手套
15
16
17
抽血后处理:查看血样标本有无气泡存在,如 果有,要立即排出排除气泡后,就可以用针帽 或胶塞把针头堵塞住,防止空气进入。 ❖ 摇匀标本 ❖ 充分混合血液标本,在手掌中滚动标本,让
血样和针管里的肝素抗凝剂充分混合 ❖ 来回按顺时针的方向,摇晃注射器,也可以
帮助血液和抗凝剂的混合
18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二)股动脉穿刺定位法
❖ 1.解剖位置: 股动脉是下肢动脉的主干,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
深面入股三角。在股三角内,股动脉先位于股静脉 的外侧,逐渐从外侧跨到股静脉的前方,下行入收 肌管,再穿收肌腱裂孔至腘窝,易名腘动脉。股动 脉在腹股沟中点处位置表浅,可摸到搏动,是临床 上急救压迫止血和进行穿刺的部位。
股神经,操作不慎可伤及股神经。。
5
6
7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一)桡动脉穿刺定位法
❖ 1.体表投影: 从肘窝中点远侧2cm处,至桡骨茎突前方的连
线,为桡动脉的体表投影,此位置表浅,仅覆以皮 肤和浅深筋膜,可在体表触及其搏动 。 ❖ 2.优势:
位于体表暴露部位,易扪及、易定位,周围无 重要组织,深面为桡骨,易于压迫止血,前臂及手 部侧支血流丰富,有利于避免桡动脉穿刺后并发栓 塞而引起手部缺血性坏死 。
(1)斜刺:逆动脉血流方向穿刺,角度与皮肤表面 呈45-60℃;用以消毒的手指触桡动脉搏动的准确 位置,使动脉恰在手指的下方,在食指下的动脉搏动处 进针
13
❖ ❖
8~10cm
消病找 皮
毒人好 肤
范的采 消
围采血 毒
血的
部部
位位
。
进 行
后Hale Waihona Puke ,消就毒要,对
14
操作者也要对自己要接触病人皮肤的手指进行 消毒;根据个人习惯,可以戴无菌手套
15
16
17
抽血后处理:查看血样标本有无气泡存在,如 果有,要立即排出排除气泡后,就可以用针帽 或胶塞把针头堵塞住,防止空气进入。 ❖ 摇匀标本 ❖ 充分混合血液标本,在手掌中滚动标本,让
血样和针管里的肝素抗凝剂充分混合 ❖ 来回按顺时针的方向,摇晃注射器,也可以
帮助血液和抗凝剂的混合
18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二)股动脉穿刺定位法
❖ 1.解剖位置: 股动脉是下肢动脉的主干,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
深面入股三角。在股三角内,股动脉先位于股静脉 的外侧,逐渐从外侧跨到股静脉的前方,下行入收 肌管,再穿收肌腱裂孔至腘窝,易名腘动脉。股动 脉在腹股沟中点处位置表浅,可摸到搏动,是临床 上急救压迫止血和进行穿刺的部位。
股神经,操作不慎可伤及股神经。。
5
6
7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一)桡动脉穿刺定位法
❖ 1.体表投影: 从肘窝中点远侧2cm处,至桡骨茎突前方的连
线,为桡动脉的体表投影,此位置表浅,仅覆以皮 肤和浅深筋膜,可在体表触及其搏动 。 ❖ 2.优势:
位于体表暴露部位,易扪及、易定位,周围无 重要组织,深面为桡骨,易于压迫止血,前臂及手 部侧支血流丰富,有利于避免桡动脉穿刺后并发栓 塞而引起手部缺血性坏死 。
(1)斜刺:逆动脉血流方向穿刺,角度与皮肤表面 呈45-60℃;用以消毒的手指触桡动脉搏动的准确 位置,使动脉恰在手指的下方,在食指下的动脉搏动处 进针
动脉采血实用技巧ppt课件

位置:在肘窝部肱动脉位于肱二头肌肌腱内侧可触及搏动 (测血压听诊处),肘部皮肤褶皱稍上方选择搏动最强除 为穿刺点。 方法:食指、中指固定在动脉两侧30-40°进针。
10
图片
11
优化采集:建议采集桡动脉和足背动脉
同为末梢动脉,穿刺和观察简单方便
反复穿刺不易形成血管内壁瘢痕组织增生 利于冬季保暖
通常选用下列几种动脉:
①桡动脉 ②股动脉 ③足背动脉 ④肱动脉 婴幼儿也可以选择头皮动脉,首选桡动脉。
3
桡动脉采集动脉血技巧
摆体位:操作肢体摆放为外展位,暴露操作区皮肤。 操作人员位置:以方便右手穿刺为准。 选进针点:定位以桡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动 1.2cm , 此位置桡动脉搏动最明显,进针点在此位置远心方向 0.5cm。(基本在第二横纹) 手法:以示指和中指置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将桡动脉固 定在两指缝之间。
不易受静脉影响,检验结果可信度高
12
采血部位按压方法
桡动脉按压方法:按压同时,将上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 降低肢体动脉内压力。
肱动脉按压方法:同桡动脉。 股动脉按压方法:常规按压后,将病人体位改变至对侧卧 位。 足背动脉按压方法:同桡动脉。
13
特殊病人的采集技巧
特殊病人指各种类型疾病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终末期的病 人(+3床liuguangying)
摆体位:患者去枕后仰头偏向一侧,可见皮肤表面搏动点。 手法:左手食指轻触搏动点,右手持采血针从搏动点斜向 下进针,进血管后可有动脉搏动对针尖的冲击。(不建议 采集颈动脉) 按压方法:无禁忌床头抬高 30度,按压力度适宜,按压过 程严密观察心率和血压变化,做好抢救准备。14Fra bibliotek 总结
10
图片
11
优化采集:建议采集桡动脉和足背动脉
同为末梢动脉,穿刺和观察简单方便
反复穿刺不易形成血管内壁瘢痕组织增生 利于冬季保暖
通常选用下列几种动脉:
①桡动脉 ②股动脉 ③足背动脉 ④肱动脉 婴幼儿也可以选择头皮动脉,首选桡动脉。
3
桡动脉采集动脉血技巧
摆体位:操作肢体摆放为外展位,暴露操作区皮肤。 操作人员位置:以方便右手穿刺为准。 选进针点:定位以桡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动 1.2cm , 此位置桡动脉搏动最明显,进针点在此位置远心方向 0.5cm。(基本在第二横纹) 手法:以示指和中指置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将桡动脉固 定在两指缝之间。
不易受静脉影响,检验结果可信度高
12
采血部位按压方法
桡动脉按压方法:按压同时,将上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 降低肢体动脉内压力。
肱动脉按压方法:同桡动脉。 股动脉按压方法:常规按压后,将病人体位改变至对侧卧 位。 足背动脉按压方法:同桡动脉。
13
特殊病人的采集技巧
特殊病人指各种类型疾病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终末期的病 人(+3床liuguangying)
摆体位:患者去枕后仰头偏向一侧,可见皮肤表面搏动点。 手法:左手食指轻触搏动点,右手持采血针从搏动点斜向 下进针,进血管后可有动脉搏动对针尖的冲击。(不建议 采集颈动脉) 按压方法:无禁忌床头抬高 30度,按压力度适宜,按压过 程严密观察心率和血压变化,做好抢救准备。14Fra bibliotek 总结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课件 PPT

送检:
桡动脉穿刺
• 穿刺点的选择:一般寻找到桡动脉搏动最强点,左手食指、 中指、无名指一字排开,由轻到重的压向桡动脉,感受桡 动脉的波动感,选桡动脉搏动最强的点为穿刺点。
• 穿刺体位选择:让患者手心朝上,把腕部垫高,使腕部处于 过伸位,此时可以更好的暴露穿刺点,便于穿刺成功。
• 进针角度选择:一般为30-45°右手持穿刺针于搏动最强点进 针,然后缓缓回撤,直到见到回血,再向前少许推送穿刺 针,若第一针穿刺未见回血,将穿刺针回撤至皮下,改变方 向后进针,呈扇形穿刺,每次调整角度不宜过大,若仍未 成功,则应拔出穿刺针,按压4-5分钟以上。
患者体温的影响
• 温度会影响pH、PaCO2 、PaO 2 的测定值。 • 患者体温高于37℃,每增加1℃,PaO 2 将增加
7.2%,PaCO 2 增加4.4%,pH降低0.015;体温低于 37℃时,对pH和PaCO2 影响不明显,而对PaO 2 影响较显著。体温每降低1℃,PaO2 将降低7.2% • 因此,必须在化验单上注明患者的实际体温.
• 核对,向患者解释。 • 测量体温。
特殊的准备
• 50ml的生理盐水+1支肝素钠配制成肝素稀释液(使用时间 :24h)。
• 一次注射器(2ml-5ml)抽取肝素稀释液,抽取2-3毫升完 全湿润整个针管后弃去肝素稀释液残留在针头及针管内的 稀释液即可起到抗凝作用并排净空气。
• 橡皮塞。 • AIIen,s试验(抽取桡动脉时)
• 注名明抽血时间,立即 送检。
• 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 舒适体位。
21+4×氧流量
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
• 病人状态的稳定性 • 治疗因素 • 抗凝剂的影响 • 标本的存放 • 患者体温的影响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课件.ppt(实用课件)

9
送检
• 填写完整的血气化验单:包括T、氧流量、氧浓度等。 • 注名明抽血时间,立即送检。 • 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舒适体位。
21+4×氧流量
2020-11-19
10
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
• 病人状态的稳定性 • 治疗因素 • 抗凝剂的影响 • 标本的存放 • 患者体温的影响
2020-11-19
2020-11-19
6
股动脉穿刺
穿刺角度:90度 注意:压迫时间10分钟以上
2020-11-19
7
穿刺点:在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的间隙触摸足背动脉,操作者左手握着患者穿刺侧的脚,当脚向足 底稍弯曲时最易刺入。
进针点 足背动脉穿刺
进针点
2020-11-19
8
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
• •
2020-11-19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课件.ppt
感谢您的阅览
血气分析的目的
• 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判断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最好方法 • 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可为医生确定治疗方案、调整药物、观察疗效等,提供准确的依据 • 指导氧疗、机械通气各种参数的调节
2020-11-19
2
操作前准备
• 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戴口罩,洗手。 • 用物准备:无菌治疗盘 一次性注射器、肝素盐水、橡皮塞、消毒液、棉签、纱布、一次性乳胶手套、化验
2020-11-19
13
注意事项:
1、动脉血必须防止空气混入,取血后不可抽拉注射器,以免空气混入,若血标本有气泡,针头向上竖直即可 排除。
2、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避免从股动脉及下肢动脉采血。 3、若饮热水、洗澡、运动后,需休息半小时再取血。 4、如有特殊用药患者,应适当延长压迫止血时间(例如抗凝药物),尽量避免进行股动脉穿刺。 5、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观念。
动脉采血技术PPT参考幻灯片共28页

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动脉采血技术PPT参考幻灯片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二)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
? 2、治疗因素:
? 吸氧及吸氧浓度对PaO2 有直接的影响。采血前, 应停止吸氧30min 。如果病情不允许,采血时
要记录给氧浓度。当改变吸氧浓度时,要经过 15min以上的稳定时间再采血。
? 含脂肪乳剂的血标本会严重干扰血气电解质测定,
还会影响仪器测定的准确性和损坏仪器。应尽量 在输注乳剂之前取血,或在输注完脂肪乳剂12h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
呼吸内科 巫萍丽
1
内容
? 一、动脉采血的目的 ? 二、动脉采血的适应症 ? 三、动脉采血的禁忌症 ? 四、动脉采血穿刺部位的选择 ? 五、采血器材的选择 ? 六、采血前的准备 ? 七、动脉采血操作标准流程 ? 八、采血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
2
一、目 的
? 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 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 判断有无酸碱失衡、缺氧和二氧 化碳潴留,帮助诊断呼吸、循环衰 竭并指导治疗的一种监测手段。 可为心、肺疾病和各种危重病病 人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 4、标本的存放的影响:
? 血液中含有可呼吸的活性细胞(白细胞、网织红 细胞),它们在取样后仍然继续消耗氧气。因此 抽血后应立即送检,一般从标本采集到完成测定, 时间不超过15min。
? 遇特殊情况不能立即测定时,应放在含有冰水的 容器中或冰箱内,但保存时间不超过2h。测定前 要在室温下放置数分钟,因为温度每下降1℃可 使pH上升0.014,对PaO2 、PaCO2 也有影响 。
15
七、动脉采血标准流程
? 选择动脉、消毒穿刺者的手
17
动脉采血标准流程
18
动脉采血标准流程
? 正确处理废弃物 标注患者信息
19
动脉采血标准流程
? 正确处理标本:
20
动脉采血标准流程
? 切忌混匀动作过猛造成红细胞破坏 ? 导致离子检测异常。
21
动脉采血标准流程
? 常选动脉: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 足背动脉。
6
(一)桡动脉(首选)
? 1、优点:.易于触及;部位表浅,易于 压迫止血。
? 2、缺点:脉管较细,失败率高;较疼痛, 且病人可见,影响抽血。
? 3、穿刺点:手掌横纹上1 cm~2 cm扪及 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 4、选桡动脉穿刺时 ? 应先做Allen试验。
? 缺点:易刺破血管。 ? 穿刺点: 在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
的间隙触摸足背动脉,操作者手 握着患者穿刺侧的脚,当脚向足 底稍弯曲时最易刺入。
11
标本采集
首选桡动脉:
? 易固定,便于操作
桡动脉
股动脉:
? 易固定,操作复杂 ? 解剖位置较深,易造
成感染
股动脉
肱动脉: ? 不好固定,滚滑 ? 不好操作
肱动脉
动脉血气指标 pH PCO2
动脉血气正常值 7.35-7.45 4.5-6.0kpa (35-45mmHg)
PO2
HCO
3
BE
Sao2
10-13kpa(80-100mmHg)
22-26mmol/L
-3--+3
95%-100%
25
(二)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
? 1、病人状态的稳定性:
? 病人若心理状态不稳定,在短时间内 可以影响病人的呼吸状态,从而影响 血液中pH值、PaCO2 、PaO 2 等不 稳定参数的结果。在采血时必须向患 者进行解释,力求穿刺准确,一针见 血,减轻病人痛苦,使病人处于情绪 稳定状态。
缺点:不易压迫,易形成血肿,易感染,易错抽 静脉血。
穿刺点:腹股沟韧带下方2 cm 股动脉处,以搏动 点最明显部位为穿刺点.
9
(三)肱 动 脉
? 优点: 脉管粗 ? 缺点: 不好固定,滚滑 ,不好操作 . ? 穿刺点: 肘横纹线上内 1/3处。
10
(四)足背动脉
?优点:足背动脉既表浅易触及 ,又 不易滑动.
3
二、适应症
? 各种创伤、手术、疾病所导致的 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者;
? 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 者;
? 心、肺复苏后对患者的继续监测 。
4
三、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
1.有出血倾向者; 2.穿刺部位皮肤有炎症、股
癣等;
3.动脉炎或血栓形成者。
5
四、穿刺部位的选择
? 理论上从全身任何动脉采集标本均可。 理想的部位:应是表浅易于触及、穿 刺方便、体表侧支循环较多、远离静 脉和神经的动脉。
13
我院采用的血气针
? 2、塑料毛细管采血针:采血过程中不要弯曲
针头;不可使毛细管 过度充盈;采样后立即送检 ,时间不超过 5分钟。
14
六、操作前准备
? 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 罩。
? 用物准备:无菌治疗盘、安尔碘、棉 签、无菌纱布、手套、弯盘、血气针、 化验单、体温表。
? 核对:与患者沟通解释; 测量体温。
7
AIIen试验方法
? 1、术者用双手同时压迫病人的尺 桡动脉后,嘱病人交替握拳和放松 动作5-7次,至手掌部变苍白 .
?2、术者松开对病人尺动脉的压迫 , 观察手掌颜色变化 ,若10秒内手掌 颜色变正常 ,则Allen试验为阳性 ,是 桡动脉穿刺的适应证 .
8
(二)股 动 脉
优点:脉管粗,易触及,成功率高;疼痛较轻, 病人不可见,易配合;
后,血浆中已不存在乳糜后才能送检,而且血气
申请单上必须注明病人使用脂肪乳剂及输注结束
时间 。
27
(二)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
?3、抗凝剂的影响:
? 血气分析所使用的动脉血标本必须 抗凝,而肝素钠是最为普及的抗凝 剂。肝素溶液对血气测定值的影响 主要是稀释。
28
(二)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
22
动脉采血标准流程
?送检:
?填写完整的血气化验单:包括 T、 FiO2等,立即送检。 (病人吸氧时 采血,要记录给氧浓度)
? 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舒适体位
23
八、相关知识介绍
(一)血气分析化验单的简单介绍 (二)采血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
24
(一)血气分析化验单介绍
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正常值
足背动脉
12
五、采血器材选择
? 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最好使用带有平衡肝素的动 脉采血器。 我院采用的血气针: 1、雷度血气针 PICO: 含固体高浓度肝素,充分抗凝同时无稀释 误差;先进的气道设计,快速充盈并排除气泡干 扰;斜面短滑,不易刺穿动脉;全电解质平衡肝 素,排除电解质测量错误 .
? 雷度推荐的动脉血气采血量:成人: 0.8-1ml , 婴幼儿和儿童 0.5ml
(二)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
? 2、治疗因素:
? 吸氧及吸氧浓度对PaO2 有直接的影响。采血前, 应停止吸氧30min 。如果病情不允许,采血时
要记录给氧浓度。当改变吸氧浓度时,要经过 15min以上的稳定时间再采血。
? 含脂肪乳剂的血标本会严重干扰血气电解质测定,
还会影响仪器测定的准确性和损坏仪器。应尽量 在输注乳剂之前取血,或在输注完脂肪乳剂12h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
呼吸内科 巫萍丽
1
内容
? 一、动脉采血的目的 ? 二、动脉采血的适应症 ? 三、动脉采血的禁忌症 ? 四、动脉采血穿刺部位的选择 ? 五、采血器材的选择 ? 六、采血前的准备 ? 七、动脉采血操作标准流程 ? 八、采血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
2
一、目 的
? 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 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 判断有无酸碱失衡、缺氧和二氧 化碳潴留,帮助诊断呼吸、循环衰 竭并指导治疗的一种监测手段。 可为心、肺疾病和各种危重病病 人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 4、标本的存放的影响:
? 血液中含有可呼吸的活性细胞(白细胞、网织红 细胞),它们在取样后仍然继续消耗氧气。因此 抽血后应立即送检,一般从标本采集到完成测定, 时间不超过15min。
? 遇特殊情况不能立即测定时,应放在含有冰水的 容器中或冰箱内,但保存时间不超过2h。测定前 要在室温下放置数分钟,因为温度每下降1℃可 使pH上升0.014,对PaO2 、PaCO2 也有影响 。
15
七、动脉采血标准流程
? 选择动脉、消毒穿刺者的手
17
动脉采血标准流程
18
动脉采血标准流程
? 正确处理废弃物 标注患者信息
19
动脉采血标准流程
? 正确处理标本:
20
动脉采血标准流程
? 切忌混匀动作过猛造成红细胞破坏 ? 导致离子检测异常。
21
动脉采血标准流程
? 常选动脉: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 足背动脉。
6
(一)桡动脉(首选)
? 1、优点:.易于触及;部位表浅,易于 压迫止血。
? 2、缺点:脉管较细,失败率高;较疼痛, 且病人可见,影响抽血。
? 3、穿刺点:手掌横纹上1 cm~2 cm扪及 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 4、选桡动脉穿刺时 ? 应先做Allen试验。
? 缺点:易刺破血管。 ? 穿刺点: 在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
的间隙触摸足背动脉,操作者手 握着患者穿刺侧的脚,当脚向足 底稍弯曲时最易刺入。
11
标本采集
首选桡动脉:
? 易固定,便于操作
桡动脉
股动脉:
? 易固定,操作复杂 ? 解剖位置较深,易造
成感染
股动脉
肱动脉: ? 不好固定,滚滑 ? 不好操作
肱动脉
动脉血气指标 pH PCO2
动脉血气正常值 7.35-7.45 4.5-6.0kpa (35-45mmHg)
PO2
HCO
3
BE
Sao2
10-13kpa(80-100mmHg)
22-26mmol/L
-3--+3
95%-100%
25
(二)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
? 1、病人状态的稳定性:
? 病人若心理状态不稳定,在短时间内 可以影响病人的呼吸状态,从而影响 血液中pH值、PaCO2 、PaO 2 等不 稳定参数的结果。在采血时必须向患 者进行解释,力求穿刺准确,一针见 血,减轻病人痛苦,使病人处于情绪 稳定状态。
缺点:不易压迫,易形成血肿,易感染,易错抽 静脉血。
穿刺点:腹股沟韧带下方2 cm 股动脉处,以搏动 点最明显部位为穿刺点.
9
(三)肱 动 脉
? 优点: 脉管粗 ? 缺点: 不好固定,滚滑 ,不好操作 . ? 穿刺点: 肘横纹线上内 1/3处。
10
(四)足背动脉
?优点:足背动脉既表浅易触及 ,又 不易滑动.
3
二、适应症
? 各种创伤、手术、疾病所导致的 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者;
? 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 者;
? 心、肺复苏后对患者的继续监测 。
4
三、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
1.有出血倾向者; 2.穿刺部位皮肤有炎症、股
癣等;
3.动脉炎或血栓形成者。
5
四、穿刺部位的选择
? 理论上从全身任何动脉采集标本均可。 理想的部位:应是表浅易于触及、穿 刺方便、体表侧支循环较多、远离静 脉和神经的动脉。
13
我院采用的血气针
? 2、塑料毛细管采血针:采血过程中不要弯曲
针头;不可使毛细管 过度充盈;采样后立即送检 ,时间不超过 5分钟。
14
六、操作前准备
? 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 罩。
? 用物准备:无菌治疗盘、安尔碘、棉 签、无菌纱布、手套、弯盘、血气针、 化验单、体温表。
? 核对:与患者沟通解释; 测量体温。
7
AIIen试验方法
? 1、术者用双手同时压迫病人的尺 桡动脉后,嘱病人交替握拳和放松 动作5-7次,至手掌部变苍白 .
?2、术者松开对病人尺动脉的压迫 , 观察手掌颜色变化 ,若10秒内手掌 颜色变正常 ,则Allen试验为阳性 ,是 桡动脉穿刺的适应证 .
8
(二)股 动 脉
优点:脉管粗,易触及,成功率高;疼痛较轻, 病人不可见,易配合;
后,血浆中已不存在乳糜后才能送检,而且血气
申请单上必须注明病人使用脂肪乳剂及输注结束
时间 。
27
(二)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
?3、抗凝剂的影响:
? 血气分析所使用的动脉血标本必须 抗凝,而肝素钠是最为普及的抗凝 剂。肝素溶液对血气测定值的影响 主要是稀释。
28
(二)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
22
动脉采血标准流程
?送检:
?填写完整的血气化验单:包括 T、 FiO2等,立即送检。 (病人吸氧时 采血,要记录给氧浓度)
? 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舒适体位
23
八、相关知识介绍
(一)血气分析化验单的简单介绍 (二)采血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
24
(一)血气分析化验单介绍
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正常值
足背动脉
12
五、采血器材选择
? 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最好使用带有平衡肝素的动 脉采血器。 我院采用的血气针: 1、雷度血气针 PICO: 含固体高浓度肝素,充分抗凝同时无稀释 误差;先进的气道设计,快速充盈并排除气泡干 扰;斜面短滑,不易刺穿动脉;全电解质平衡肝 素,排除电解质测量错误 .
? 雷度推荐的动脉血气采血量:成人: 0.8-1ml , 婴幼儿和儿童 0.5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