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1

合集下载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1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2、让学生经历试验等活动会判断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3、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热情。

重点难点重点:能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类型作出正确判断。

难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区别与转化关系。

教学过程3.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摸出红球表示运气好)1、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只装的全部是红球的不透明盒子,让坐在教室左边部分的三四位同学摸球,显然学生摸到的全是红球,摸到红球的学生个个惊叹自己运气好啊。

2、教师再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另一只装的全部是白球的不透明箱盒子,让坐在教室右边部分的三四位同学摸球,而学生摸出的全部是白球,摸到白球的学生个个唉声叹气,叹自己运气怎么就不好呢。

师:真的是教室左边部分的同学运气好,右边部分的同学运气不好吗?我们一起来观察两个盒子里的秘密。

3、教师揭秘,分别展示两个不透明盒子里的球,学生观察第一个盒子里全部是红球,第二个盒子里全部是白球。

师:这个游戏公平吗?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呢?请大家思考生1:第一个盒子里装的全部是红球,必然摸到红球。

第二个盒子里装的全部是白球,摸到红球显然是不可能的。

师:回答得非常好,请坐。

师:如果现在让大家来摸球,你们可以确定摸出的球是什么球吗?生2:在第一个盒子里摸球,摸出的球肯定是红球,在第二个盒子里摸球,摸出的球肯定是白球。

概念:(1)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

(2)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

随机事件的概率-获奖说课稿

随机事件的概率-获奖说课稿

随机事件的概率-获奖说课稿随机事件的概率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随机事件的概率》主要研究随机事件的概念,概率的概念及意义,是学生进入概率学习的钥匙。

学生对概念及意义的理解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概率知识的学习。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它能使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素材。

而且概率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指导我们从事社会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该部分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对事件进行判断的过程,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概率的概念和意义;能利用概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亲身经历概率定义的形成过程和对现实生活问题的探究过程,学习对实验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验研究1式学习的快乐。

3、教学重点、难点:概率的定义及概率定义的形成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再现概率定义的形成过程,实现由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的转化。

二、教法学法教法:我采取的是“研究体验式”教学法,这其实也是教给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一种方法。

以问题为载体,再现概念的形成过程,实现研究方法的渗透以及数学知识的建构。

与此同时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增加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学法:新课程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着眼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动手试验、收集数据、绘制图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分析归纳等研究过程,体验合作参与、自主构建知识的快乐。

三、教学程序新课标倡导:教学过程设计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尽可能带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走出学习数学概念仅靠单纯的记忆模仿的误区。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247 0.494
波251动最0小.502
262 0.524
0.8 27 0.54 258 0.516
历史上有人曾经做过大量重复 掷硬币的试验,如下表所示:
试 验 者 试验次数 正面朝上的次数 正面朝上的比例
棣莫佛 蒲丰 费勒
2048 4040 10000
1061 2048 4979
0.5181 0.5069 0.4979
试验要求:要求每组的学生人数要相等,使得组与组之间有可比性.
第三步:请同学上讲台进行电脑模拟试验
试验总次数 正面朝上总的次数 正面朝上的比例
使用计算机模拟抛硬币试验
教师总结excel
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确定的,但是在大量 重复试验的情况下,它的发生会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
抛掷硬币试验
试验
抽取球数 n
50
100 200 500 1000 2000
优等品数 m
45
92 194 470 954 1902
优等品频 率m/n
0.9
0.92 0.97 0.94 0.954 0.951
则这批乒乓球优等品的概率约是多少?为什么?
五、小结作业
1、提问: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 怎样的区别和联系? ①事件的分类:确定事件;随机事件. ②随机事件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 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③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定义: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 时,事件A 发生的频率总是稳定于某个常数,这时就 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的概率。
皮 尔 逊 12000
6019
0.5016
皮 尔 逊 24000
12012
0.5005
归纳出概率的统计定义:

九年级数学随机事件说课稿

九年级数学随机事件说课稿

九年级数学随机事件说课稿九年级数学随机事件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九年级数学随机事件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数学随机事件说课稿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正确认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并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3、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体验中去感受数学,喜欢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并掌握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变化规律。

难点:1、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2、探究随机事件可能性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口袋、小球、扑克牌、骰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篮球比赛前,有这样一位新裁判员想以抽签方式决定两支球队的进攻方向,他准备了三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

上面分别写有1、0、0,在看不到纸签上的数字情况下,让其中一方队长从三根纸签中任意地抽取一根,抽到数字是1的纸签则拥有选择权,抽到数字是0的纸签则选择权给对方。

[师生行为]结合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队长会去抽吗?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谈谈想法,教师引导学生学完本节课内容后用严谨的数学知识可以解答。

[设计意图] 从篮球比赛中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二、活动1、猜牌游戏1、展示四张红桃A,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张是什么A?问可能是黑桃A吗?2、展示红桃A、黑桃A、方块A、梅花A各一张,然后洗牌抽出一张,猜是什么A?[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互动游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归纳出在一定条件下判断事件发生的结果有三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

三、活动2、投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每位学生掷10次并记录每次向上一面骰子的点数。

随机事件的概率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中,有些问题是能够准确回答的.例如: 明天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吗? 明天上午第一节课一定是八点钟上课吗?这些事情的发生都是必然的. 2.从辨证的观点看问题,事情发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往往存在有某种内在联系.例如:长沙地区一年四季的变化有着确定的、必然的规律,但长沙地区一年里哪一天最热,哪一天最冷,哪一天降雨量最大,那一天下第一场雪等,都是不确定的、偶然的. 3.数学理论的建立,往往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对于事情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及偶然性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将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探究.
课题
随机事件的概率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2)理解频率的稳定性及概率的统计定义.
(3)发现法教学,通过学生在抛硬币的试验中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理解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下,随机事件的发生呈现规律性,进而理解概率和频率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从试验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能力以及学生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考6:在实际问题中,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往往是未知的(如在一定条件下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你如何得到事件A发生的概率?
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得到事件A发生的频率的稳定值,即概率.
思考7:在相同条件下,事件A在先后两次试验中发生的频率fn(A)是否一定相等?事件A在先后两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P(A)是否一定相等?
(6)随机选取一个实数x,得|x|≥0.
例2某射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表所示:
(1)填写表中击中靶心的频率;
(2)这个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多少?
小结评价
频率具有随机性,做同样次数的重复试验,事件A发生的频率可能不相同;概率是一个确定的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试验无关.

高二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范文

高二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范文

高二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范文
数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推动了重大的科学技术进步。

小编准备了高二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希望你喜欢。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随机事件的概率》是高中数学教材人教版教材必修3、第三章、第1 节内容,是学生学习《概率》的入门课,也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

就知识的应用价值上来看:概率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模型。

概率已经成为一个常用词汇,为人们做决策提供依据。

就内容的人文价值上来看:研究概率涉及了必然与偶然的辨证关系,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思维能力的良好载体。

2.重点:①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
②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

难点:①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3.1.1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3.1.1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纳雍县第一中学王昊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王昊,我说课的题目是《随机事件的概率》,内容选自于高中教材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课时安排为二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随机事件的概率”是第三章《概率》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概率》的入门课,也是一堂概念课。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不确定事件,而概率正是研究不确定事件的一门学科。

概率也是每年高考的必查内容之一,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以及生活中的随机事件的概率的计算,这些都是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必备的数学素养,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理解概率的概念和意义,明确事件A发生的频率f n(A)与事件A发生的概率P(A)的区别与联系;(3)利用概率知识正确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在抛硬币、抛骰子的试验中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理解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2)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教学重点:事件的分类;概率的定义以及和频率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难点:用概率的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1. 教学方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件加以注意、分析,指导学生做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无意识地发现随机事件的某一结果发生的规律性;2.教学手段:利用硬币及多媒体等设备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分析(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例举日常生活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由此引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A版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说教材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随机事件的概率”主要研究事件的分类,概率的意义,概率的定义及统计算法。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不确定事件,而概率正是研究不确定事件的一门学科。

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在学生初中已经学过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的概念基础上展开的,作为“概率统计”这个学习领域中的第一节课它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今后学习概率统计的预备知识,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另外,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奥秘和应用美,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和情感的熏陶上,这节课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教学目标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能力培养为重,同时从知识教学,技能训练等方面,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教材的地位、作用,依据教学大钢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①了解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的概念;②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又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存在着一种客观规律性---频率的稳定性,理解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①通过三种事件的区分及用统计算法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概念的提炼和小结的归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①结合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又存在着统计规律性,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从而体现数学的美;②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分享合作带来的成功喜悦。

1.3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区分三种事件、概率的定义,频率与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的难点是随频率与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由于概念比较抽象,突破难点的重要途径是注重它们的实际意义,通过实例、实验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随机事件的概率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目标:1.通过在抛硬币等试验获取数据,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通过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正确理解事件A出现的频率的意义,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3.通过数学活动,即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概率的概念,明确事件A发生的频率f n(A)与事件A发生的概率P(A)的区别与联系,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教学重点: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教学难点: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曾经宣布:一名优秀数学家的作用超过10个师的兵力.这句话有一个非同寻常的来历.(故事略)在自然界和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象.如果从结果能否预知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现象的结果总是确定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所出现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这类现象称为确定性现象;另一类现象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那种结果是无法预先确定的,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随机现象是我们研究概率的基础,为此我们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二、新课讲解:1、提出问题(1)什么是必然事件?请举例说明.(2)什么是不可能事件?请举例说明.(3)什么是确定事件?请举例说明.注:以上3问初中已经学习了.(4)什么是随机事件?请举例说明.(5)什么是事件A的频数与频率?什么是事件A的概率?(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观察:(1)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2)某人射击一次,中靶;(3)从分别标有号数1,2,3,4,5的5张标签中任取一张,得到4号签;这三个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或者发生或不一定发生的,是模棱两可的.2、活动做抛掷一枚硬币的试验,观察它落地时哪一个面朝上.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试验,突破学生理解的难点:“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随机性中的规律性”.通过试验,观察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可以发现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然后再给出概率的定义.在这个过程中,重视了掌握知识的过程,体现了试验、观察、探究、归纳和总结的思想方法具体如下:第一步每个人各取一枚硬币,做10次掷硬币试验,记录正面向上的次数和比例,填在下思考:试验结果与其他同学比较,你的结果和他们一致吗?为什么?第二步 由组长把本小组同学的试验结果统计一下,填入下表.思考:与其他小组试验结果比较,正面朝上的比例一致吗?为什么?通过学生的实验,比较他们实验结果,让他们发现每个人实验的结果、组与组之间实验的结果不完全相同,从而说明实验结果的随机性,但组与组之间的差别会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小,小组的结果一般会比学生的结果更接近0.5.第三步 用横轴为实验结果,仅取两个值:1(正面)和0(反面),纵轴为实验结果出现的频率,画出你个人和所在小组的条形图,并进行比较,发现什么?第四步 把全班实验结果收集起来,也用条形图表示.思考:这个条形图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在每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一般情况下,班级的结果应比多数小组的结果更接近0.5,从而让学生体会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稳定在0.5附近.并把实验结果用条形图表示,这样既直观易懂,又可以与第二章统计的内容相呼应,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第五步 请同学们找出掷硬币时“正面朝上”这个事件发生的规律性.思考:如果同学们重复一次上面的实验,全班汇总结果与这一次汇总结果一致吗?为什么?出现正面朝上的规律性: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正面朝上的频率稳定在0.5附近.由特殊事件转到一般事件,得出下面一般化的结论:随机事件A 在每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能预知的,但是在大量重复实验后,随着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会逐渐稳定在区间[0,1]中的某个常数上.从而得出频率、概率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关系.3、讨论结果:(1)必然事件:在条件S 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 的必然事件(certain event ),简称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 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 的不可能事件(impossible event ),简称不可能事件.(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 的确定事件.(4)随机事件:在条件S 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 的随机事件(random event ),简称随机事件;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用A,B,C,…表示.(5)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 下重复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次数n 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frequency );称事件A 出现的比例f n (A)=nn A为事件A 出现的频率(relative frequency );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f n (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 (A ),称为事件A 的概率(probability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A n 与试验总次数n 的比值nn A ,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越来越接近概率.在实际问题中,通常事件的概率未知,常用频率作为它的估计值.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做同样次数的重复实验得到事件的频率会不同.概率是一个确定的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试验无关.比如,一个硬币是质地均匀的,则掷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就是0.5,与做多少次实验无关.三、课堂练习:四、课堂小结:本节研究的是那些在相同条件下,可以进行大量重复试验的随机事件,它们都具有频率稳定性,即随机事件A 在每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能预知的,但是在大量重复试验后,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在区间[0,1]内的某个常数上(即事件A 的概率),这个常数越接近于1,事件A 发生的概率就越大,也就是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概率越接近于0,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说,概率就是用来度量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

我的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我的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随机事件的概率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前后联系及其高考中的地位《随机事件及其概率》这一节作为学生概率的开始基础地位十分重要。

学生刚刚学完统计,通过对概率的学习,能进一步感受概率与统计的关系以及概率统计在实际中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

因此学好本节课的内容是掌握高考中的概率统计这一主干考点的入门课。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二B层次的学生,经历了高中数学思维锻炼一年多了,虽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普遍基础不是太好,学习过程中不善于独立思考,动手能力比较差。

概率虽然来源于生活,这堂课主要学习的是概念,却要深刻地挖掘生活中的事例,学生会因为一点阻碍而产生厌学情绪和烦躁的心理。

三.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应该以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正确价值观。

新课标指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目标的制定和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随机事件的概率》在教材内容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应实现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正确理解事件A(A)与事件出现的频率的意义和概率的概念和意义,明确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发生的概率P(A)的区别与联系;(3)利用概率知识正确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强调发现式教学法,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和发生的可能性大小(2)抛硬币等试验获取数据的过程,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区别概率与频率的区别,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2)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做”数学的精神,享受“做”数学带来的成功喜悦。

以上教学目的,是依据教学大纲对本节内容具体的教学要求,针对高中数学教学目的,并结合本节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来确定的。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三个事件的定义2.理解概率统计定义。

人教版高一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组次
试验次数 正面朝上次数 正面朝上比例
分组试验是本节课最 重要的环节和亮点,不 能忽略,必须把试验的 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同 学们亲历抛掷硬币的随 机过程,唯有如此,才 能辩证的理解随机性中 的规律性.
根据提问,让学生知道 随机事件的发生具有偶 然性。
三、实验探究,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三步:请两位同学上讲台进行班级结果汇 总,将结果填入表三: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概率初步,对频率与概 率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高中阶段学生刚刚在上 一章学习了统计,但他们还不能很好地理解频率 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学生很不喜欢概念课,觉 得概念课总是枯燥无味的。
2.认知水平与能力
高二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数学能力, 思维活跃、成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 积极性高。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解 决问题。
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 件,简称确定事件.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 一般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分类总结,提 炼出概念,使概念更严 密,让学生自己举例子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充 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 创新力,有利于学生发 散思维的培养。
教学过程
教师讲解 我们用概率度量随机事件发生的 可能性大小。随机事件发生的可 能性大则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大; 概率小则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小。 我们如何获得随机事件发生的概 率? 要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 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试验。
3.任教班级学生特点
县上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不少学生对于数 学缺乏兴趣与主动性。因此,教学过程中要不 断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 学。
三、教学目标分析
1、教 学 目 标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设计用意」依照提问一,让学生明白随机事件一次发生具有偶然性;针对提问二,发觉实验次数越多,频率数值就越有规律性,而这种规律性就反映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让学生通过第三步实验验证第二步实验取得的猜想,并从正面引出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统计概念;通过整个实验能够培育学生“做”数学的精神,享受“做”数学带来的成功喜悦。并在此通过实例、实验冲破教学难点。
(四)增强训练,及时巩固
「设计用意」依照学生的举例和自身的基础,我设计了两道关于三种事件的训练题,帮忙学生对所学概念进行明白得。第(3)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分析,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应选取哪个频率作为概率的近似值。
(五)反思小结、培育能力
提问:本课学习的要紧内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如何的区别和联系?
「设计用意」通过学生分类总结,提炼出概念,使概念更周密;让学生自己举例子加深对概念的明白得,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育
4、提问:由于随机事件具有不确信性,因此从表面看似乎偶然性在起支配作用,没有什么必然性。可是,人们经太长期的实践并深切研究后,发觉随机事件尽管就每次实验结果来讲具有不确信性,但是在大量重复实验中,它却呈现出一种完全确信的规律性。这是真的吗?让咱们用事实说话
提出问题2:与其他各组的实验结果比较,各组的结果一致吗?什么缘故?
采纳“问题探讨式”教学法,以多媒体为辅助手腕,让学生主动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育学生的探讨论证、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总结:(1)以上实验中,正面朝上的次数叫做频数,事件A显现的次数与总实验次数的比例叫做频率。
(2)频率的取值范围:(0,1)
(1)请同窗们每一个人选取一组号码,看看你会可不能中头奖。
(2)提问:你有机遇中头奖吗?
二、判定以下事件是不是会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1.1 随机事件的概率一、教材分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出现的确定性现象有其必然的结果,而随机事件现象因其不确定性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

随机事件的概率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教材编排中本章放在了“统计”之后,“计数原理”之前,结合古今现实生活的实例展开的,“统计”一章让学生掌握的分析实例的统计方法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为后续概率部分的学习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通过试验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

(3)利用概率知识正确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发现式教学,通过抛硬币试验,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

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在探索中不断提高。

(3)明确概率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方法。

(4)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掷币”,“游戏的公平性”,、“彩票中奖”等问题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理解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并通过数学史实渗透,培育学生刻苦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抛掷硬币了解概率的定义、明确其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

四、学法与教学用具学法:实践教学法,指导学生做简单易行的试验,让学生自然地发现随机事件的某一结果发生的规律性。

教学用具:硬币数枚、粉笔五、教学设想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程序及设计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入:以北宋大将狄青抛掷100枚铜钱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实际生活中的抛掷硬币和彩票中奖的例子,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进入到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随机事件的概率。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同时说明新课来自实际生活,便于学生接受。

新课引入后,直接书写课题。

一、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日常生活中我们熟知的事情中,有些问题是能够准确回答的。

而还有另一些事情不确定的、偶然的。

结合这些事件,引导学生得到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一般含义。

暂时不说破在条件S下。

(预留位置进行板书)得到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

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以种子发芽作为一个事件,一个种子发芽是随机事件,若种子被煮熟,则种子发芽就是不可能事件。

对于事件A,通过改变条件,使事件A在这个条件下是确定事件,在另一条件下是随机事件。

让学生明确“在条件S下”的重要性。

得到精确的定义。

以日常生活中我们熟知的事情引导学生得到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

易于学生接受。

师生合作共探新知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

简称必然事件。

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

简称不可能事件。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简称确定事件。

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

简称随机事件。

再补充说明事件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对于事件A,能否通过改变条件,使事件A在这个条件下是确定事件,在另一条件下是随机事件。

让学生列举一些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实例,加强理解。

数学理论的建立,往往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对于事情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及偶然性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将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探究。

2、事件A发生的频率与概率回顾上一章统计中的关于频数和频率的定义,举例设问:抛掷一枚硬币100次,正面向上的次数为49次,正面向上这个事件的频数和频率。

得到频数和频率的新定义。

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若某事件A出现的次数为n A,则称n 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事件A出现的频率()()()范围内。

随机事件的频率在,,不可能事件的频率为必然事件的频率为1,01.10,≤≤=AfnnAfnAn物体的大小常用质量、体积等来度量,学习水平的高低常用考试分数来衡量.对于随机事件,它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也希望用一个数量来反映。

对于随机事件。

知道他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非常重要的。

用概率度量随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能为我们的决策提供关键性的依据。

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试验,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和总结事件的频数和频率的概念。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概率度量随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得出获得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试验。

如何获得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试验(观察)。

试验步骤:第一步,个人试验,收集数据:每人试验10次;第二步,小组统计,上报数据:每小组汇报试验结果给老师; 第三步,班级统计,分析数据:分析抛掷硬币“正面朝上”频率分布情况;第四步,数据汇总,统计“正面朝上”次数的频数及频率;让同学们结合试验结果、课本上有用计算机模拟硬币试验,以及历史上一些抛掷硬币的试验结果。

引导学生发现平率的规律,回顾在他们做同样次试验时,结果可能性。

第五步,对比研究,探讨“正面朝上”的规律性。

上述试验表明,随机事件A 在每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能预知的,但是在大量重复试验后,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个规律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①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稳定在0.5附近;②抛掷相同次数的硬币,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不是一成不变的。

(讨论:0.5的意义,引出概率的概念。

) 思考:既然随机事件A 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发生的频率()A f n 趋于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那我们就可以用这个常数来度量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 发生的概率,记作()A P 的概率。

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 ,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A f n 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A P ,称为事件A 的概率。

讨论:事件A 的概率()A P 范围?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1、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重点、难点)⑴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稳定在概率附近;⑵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⑶概率是一个确定的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试验无关。

2、讨论: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有何意义?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试验是在课前由课代表组织进行,课堂直接利用汇总的数据。

学生经历了试验整个过程,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学生对试验结果也会更加有感觉。

师生合作讨论,得到概率的概念。

教师提出思考任务,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补充。

教师总结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意义,点拨数学思想方法——如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利用频率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

任何事件的概率是0~1之间的一个确定的数,它度量该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小概率事件很少发生,而大概率事件则经常发生。

对个人而言,知道随机事件的概率有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决策。

3、数学思想方法点拨——如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例子:天气预报、保险业、彩票业等。

例题精讲巩固新知例1: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例2:做同时掷两枚硬币的试验,观察试验结果:⑴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几种?分别把它们表示出来。

⑵做100次试验,每种结果出现的频数、频率各是多少?重复⑵的操作,你会发现什么?你能估计“两个正面朝上”的概率吗?照应导入:通过模拟试验,我们知道抛两枚硬币,得到“两个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25,那狄青抛100个铜钱都正面朝上,这种事情你敢相信吗?揭示谜底:狄青所抛铜钱正面朝上是必然事件,而不是随机事件,因为他所抛的铜钱正反两面是相同的。

精讲例题,照应导入,首尾呼应。

小结归纳布置作业1、课堂小结⑴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⑵理解概率的定义及其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体会随机事件的随机性与规律性。

掌握利用频率(统计规律)估计概率的思想方法。

2、课堂作业113P练习1(必做)如果某种彩票的中奖概率为0.001,那么买1000张彩票一定能中奖吗?试论述中奖概率为0.001的含义。

(要求突出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选做)试求上题中,买1000张彩票都不中奖的概率?小结归纳,让学生对知识有个系统把握,针对性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展开,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中来,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所不足的是由于条件限制无法把有些知识应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

枞阳县浮山中学2010 -- 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公开课说课稿学科:数学课题:随机事件的概率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汪亮生时间:2011年5月2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