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电大2020年春季《中学语文教学研究》03任务百分非答案.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及标准答案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一、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 10分,共 50分1.简答谈话的含义与主要特点。
2.语文教学方法优化选择的原则是什么?3.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4.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涵泳?5.语文教学设计的要素有哪些?二、论述题(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
每题 16分,共 32分1-结合作文教学实际,谈谈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2.具体论述传统学习方法与现代学习方法的一般特征及辨证关系。
三、分析题(18分分析教学个案,回答问题:1.本案例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请梳理出教学思路 j (12分2.本案例突出体现了哪些教学理念?(6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实录师:在当代诗人中, 有一个我们颇为陌生的名字, 叫海子。
2001年, “人民文学诗歌类” 在空缺了两年之后,授予给他和另一位诗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我们先读一遍。
(学生自由诵读。
师:读了这首诗,你一定会受到精神上的影响和情绪上的感染,请说说你的原初体验。
要求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讲空话、套话。
生 1:这首诗有某种吸引力,让人总是欲罢不能,也许是作者诗中那种乐观向上感染了我,读时觉得很轻松、清新、温暖。
生 2:写得很朴实,没有什么华丽辞藻,写的是一种平凡安逸幸福的生活,读了之后令人很向往。
生 3:读完这首诗,让人觉得自己十分幸福,觉得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十分美好。
生 4:我感到了生活是如此美好,可以和每一个人分享快乐。
生 5:这首诗语言并不是十分华丽,但是能让人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心中涌起浓浓的春意。
生 6:全诗不长,但字字句句都透出一种温馨,一种真情。
形式很随意,表达很自然。
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读过之后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放松感觉, “活着”真好。
师:再读一读。
透过字句,请你想象推测一下,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生 7:作者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比较善良,对生活充满希望。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各章综合练习题与答案(三)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各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第四章阅读与阅读教学一.填空题1.阅读是一种言语操作技能。
它是一种读者借助(内部言语),以简缩的形式对读物进行加工改造的智力活动过程。
2.学校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3.阅读的本质决定学生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读书(主体)。
4.阅读阐释阶段大致需要经历(披文感言)、拓展运思,得意体情、(言语表述)等活动。
5.欣赏性阅读具有认识属性,(文化)属性和审美属性。
6.学习经典文篇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文化素养)。
7.读解策略包括(认知语言)的策略,还原语境的策略;(提纯撮要)的策略;(联想生发)的策略,问题导向的策略。
8.语文教材中的语音文化知识又可称为“(用件)”,目的是供学生阅读后用。
9.阅读教学的基本属性是(对话)和(活动)。
10.思路就是反映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思维条理).作者的思路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形象性思路,抽象性思路和(临界性)思路。
11.对于论说义的教学,教师可以运用下列模式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路:找观点,(提纲目),探思路,(释逻辑)述思路。
12.语感是主体对于言语的敏锐直觉力和深刻(理解力)。
13.言语分析的具体方法有阍点评注法,(语感笔记法),(佳句模写法)。
14.诵读技巧主要有处理停、连.表达(重音),把握(语气)和掌握节奏。
15、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为起点,为中心,为归宿。
16、《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规定了“应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
”17、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的参谋,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选择和实施阅读方法和策略的知指导者,是学生阅读探究活动中的平等参与者和首席发言人。
18、个性化阅读,已经成为新世纪改革阅读教学的一个科学理念了。
19、个体的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不顾及到个体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育,以及个性倾向的张扬。
【贵州电大】形成性考核《中学语文教学研究02任务》04辅导资料
[提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上述题目]
正确答案:AB
【题目】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
阅读能力的结构包括()。
A、积累性阅读与阅读感知力
B、理解性阅读与阅读理解力
C、欣赏性阅读与阅读审美力
D、研究性阅读与阅读评价力
[提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上述题目]
正确答案:ABCD
【题目】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
D、思维导图教案
[提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上述题目]
正确答案:ABC
【题目】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
阅读中言语分析法有()特征。
A、着眼作者运用语言过程中的动态思考和表达经验
B、注重言语的人文意蕴
C、注重静态的语言分析
D、注重单纯的语言分析
[提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上述题目]
正确答案:AB
【题目】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
√
×
[提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上述题目]
正确答案:√
【题目】(3分)
信度是反映测试结果在不同条件下的一致性与可靠性程度的指标。
√
×
[提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上述题目]
正确答案:√
多选题(共11题,共55分)
【题目】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
从解释分数的方法来看,有()之分。
A、标准参照考试
B、常模参照考试#学业考试
【题目】(3分)
阅读既是现实行为,也是历史记录。
√
×
[提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上述题目]
正确答案:√
【题目】(3分)
教学资源专指物质,即可供教学利用的一切硬件、软件资源。
√
×
[提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上述题目]
正确答案:×
【题目】(3分)
最新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1、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2、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3、知识观、新的学生观、生活4、语文内容和形式5、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电脑器材、家庭文化环境、家庭文化活动、家庭亲友交往、学生学习6、多样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二、简答题1、中国古代语文教学有哪些主要特点和经验?答:中国古代教学的的主要特点是:在封建教育阶段①语文教学与文化、史、哲等方面的教学相结合起来;②先蒙先识字后读经书;③读经为主,文选为辅。
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经验为:①识字教学、集中识字、为读写打下基础,识字课本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记诵,正确正理“文”与“道”的关系;②熟读精思、博览;③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基本功,多读多写多改,作文模仿着手。
2、简答如何优化选择教学方法?答:语文教学化选择的依据:①要依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②要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③要依据教学内容;④要依据教师素质;⑤要依据学生特点。
语文教学方法的原则有:①多样性原则;②综合性原则;③灵活性原则;④创造性原则。
三、论述题1、谈谈对语文课程综合性的认识。
答:语文课程综合性表现在:①语文课程目标和综合性是多元性的知识、能力、过程与务实、情感与态度与价值三个维度,综合呈现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三个领域的综合。
②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语文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既在课内,也在课外,既要教知识,也要教能力;③语文教学方法的综合性是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阅读教学,就要运用识字认词语理解;④课程资源的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阅读教学,既要运用汉字认识词语理解,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多种课程资源。
四、分析题:1、结合《归田园居》的教学,谈谈在师生关系、教师地位、学生地位、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目标内容等方面分析比较在你所进行过的教学中(某一节课)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春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研究》形成性查核册参照答案作业 1:一、填空题:1、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2、识字教学设计、阅读教学设计、写作教学设计3、知识观、新的学生观、生活4、语文内容和形式5、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电脑器械、家庭文化环境、家庭文化活动、家庭亲朋交往、学生学习6、多样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灵巧性原则二、简答题1、中国古代语文教学设计有哪些主要特色和经验?答:中国古代教学设计的的主要特色是:在封建教育阶段①语文教学设计与文化、史、哲等方面的教学设计相联合起来;②先蒙先识字后读经书;③读经为主,文选为辅。
中国古代语文教学设计的经验为:①识字教学设计、集中识字、为读写打下基础,识字课本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记诵,正确正理“文”与“道”的关系;②熟读精思、博览;③写作教学设计着重培育基本功,多读多写多改,作文模拟着手。
2、简答如何优化选择教学设计方法?答:语文教学设计化选择的依照:①要依照教学设计规律和教学设计原则;②要依照教学设计目标和任务;③要依照教学设计内容;④要依照教师素质;⑤要依照学生特色。
语文教学设计方法的原则有:①多样性原则;②综合性原则;③灵巧性原则;④创建性原则。
三、论述题1、说说对语文课程综合性的认识。
答:语文课程综合性表此刻:①语文课程目标和综合性是多元性的知识、能力、过程与求实、感情与态度与价值三个维度,综合体现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写作、口语社交、综合性学习三个领域的综合。
②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语文课程资源特别丰富,既在课内,也在课外,既要教知识,也要教能力;③语文教学设计方法的综合性是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设计方法,如阅读教学设计,就要运用识字认词语理解;④课程资源的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设计方法,如阅读教学设计,既要运用汉字认识词语理解,语文教学设计中重视讲堂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多种课程资源。
四、剖析题:1、联合《归田园居》的教学设计,说说在师生关系、教师地位、学生地位、教学设计方式、学习方式、目标内容等方面剖析比较在你所进行过的教学设计中(某一节课)有哪些同样之处和不一样之处。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复习题
3、语文课程除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等特点。
4
这篇课文不到千字却记载了 50 年经历的自传,如用一般阅读分析的方法,补充相关材料,帮学生理 清作者思想发展的脉络,解说写作特点,估计效果不会太好。因此笔者建议采用相关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和 方法,依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一)学生先自读全文。要求能用自己的话大致说出鲁迅人生经历的三个阶段和主要的文学创作活动。 (二)学生简述鲁迅生平。教师进一步提示:本文表面上看确实是以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家庭、求学 和回国后的情况(人生历程的三个阶段),仔细读,还会发现文中另隐含着一条反映作者性格特点和思想 发展的轮廓线。 (三)学生再细读课文。划出各段能反映作者性格和思想发展的关键语句,并尝试作批注。 (四)课堂讨论交流。教师可用表格或其他形式归纳,勾勒出作者性格形成和思想发展轮廓,如: 文中的语句: ▲“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 表现出性格和思想倾向:幼年鲁迅就具有不甘屈辱、刚强、自尊的性格。 ▲“……我总不肯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不走别人老路,能冲破世俗观念,追求新的生活,开拓进取的积极人生态度。 ▲“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实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把个人志愿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需要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 艺。” 关心民族未来,不“坐而论道”,一旦有新的认识,就弃医从文立即付之实施。 ▲“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 从侧面反映了鲁迅先生对于革命的积极态度。 ▲“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表明鲁迅坚定地站在反帝爱国的人民一边。他对反动政府的揭露击中了要害。 (五)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自传是作者记述自己人生经历的文章,鲁迅先生写自己的经历 和变故并没有事无巨细一律都写,而是有所选择。想一想作者为何有些内容要特意突出,有些却要一笔带 过甚至避而不谈? 引出这一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和深入地认识鲁迅。教师可提供学生查找有关资料的线索——《呐 喊自序》、《纪念刘和珍君》、《藤野先生》、《鲁迅传》(王晓明著)等,还可登陆“在线鲁迅”、“大 鲁迅网”等众多专门网站搜寻。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经思考研究,在基本解决以上问题的同时,也会对本 文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的写法特点有所领悟。 (六)学生仔细研读课文,参读有关资料。 (七)学生交流自己研究的结果。作者突出写的是能反映自己性格和思想倾向的内容,如:受亲戚冷 落而回家,不肯做幕友或商人,决意学医,弃医从文,抨击段政府而遭秘密通缉等。其他内容则略而带过。 即使是重点记叙的内容,也力求文字简练,点到即止。如讲到弃医从文的原因时,只说:“看见一个中国 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 艺”。至于为什么“医好几个人也无用”,“提倡新文艺”怎么就有用了,文章一概略去,因在此之前的 《呐喊自序》、《藤野先生》等文已经提过。再如,讲到去厦门的原因时,只说“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 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告的什么密,并不谈及。这是因为本文是“传略”, 文体要求提纲挈领的叙述。再者,有关详情,作者已在有关文章中记叙过,因而不再重复。教师不必强求 划一的结论。 顺便提一下,本单元的其他几篇人物传记,尽管写法不尽相同,但学习的重点都应是对所记人物有全 面的了解和深层的认识,故也可以采取相类的学习方法。至于写作上的特点,可在学生研读过程中适时点 拨。 附:鲁迅自传
贵州电大(2020-2022)-中学语文教学研究03任务-学习资料5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03任务0005
贵州电大形成性考核课程号:5205528
判断题(共10题,共30分)
第1题,(3分)
写作是表达,表达是人的一种内心需求,一种心理需求。
√
×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
第2题,(3分)
记笔记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学生发现和构建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
×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
第3题,(3分)
口语交际教学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
√
×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
第4题,(3分)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考试复习题.docx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1、1956年秋我国语文教育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科教学实验。
______________ 年,该实验停止。
这是我国第一次有组织有领导的对语文教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探索。
2、2001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稿)正式颁布,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的大幕拉开了。
本次语文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课程理念,强调“ _________________ ”,凸现____________ ,正在为建立一个新的适合21世纪信息时代需要的语文教学体系,边出坚定的步伐。
3、语文课程除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等特点。
4、语文课程的任务有:积累_________________ 的任务;发展________________ 的任务;培养 ________________ 和价值观的任务;构建和应用 _________________ 的任务。
5、倡导______ 、________ 、 _______ 的学习方法,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6、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调动学生的语感能力、_________________ 、思维能力、_____________ 。
7、诵读技巧主要有处理___________ 、表达________ 把握语气和掌握_________ 等四项。
8、学校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_______________ 的阅读能力。
9、解读课文应抓住三个主要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鉴赏性评析。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者的阅读期待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 、、和自我期待。
最新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参考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一、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0分,共50分)1.设计语文作业应考虑哪些问题?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有哪些具体任务?3.初中语文知识教学存在哪些主要问题?4.语文教学新理念的具体内容是什么?5.语文教学设计有哪些主要的要求?二、论述题(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
每题16分,共32分)1.分析学生缺乏写作欲望的原因,联系作文教学实际论述如何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2.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是什么?请举例进行具体论述。
三、分析题(18分)分析教学个案,回答问题:1.在本个案中,教师是怎样引导学生处理好整体感知与局部分析的关系的?(14分) 2.举例分析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
(4分)《善良》教学实录师:《东郭先生和狼》、《农夫和蛇》两个寓言故事,大家都应该很熟悉吧。
这两个寓言讲的都是善良的人“好心不得好报”。
在我们的生活中,关于“善良”这个话题,也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和“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等谚语、俗语。
你对善良有什么看法呢?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打开王蒙先生的《善良》,看看他是持什么观点。
(学生通读全文)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自己勾画出的最能表现作者基本观点的语句。
生1:最后一段中的“我喜欢善良。
我不喜欢凶恶”。
生2:我找的是“我相信,国人终归会愈来愈善良而不是相反”。
生3:我认为上面两句话合起来才是作者的完整的观点。
师:那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观点吗?生3(稍作思考后):喜欢善良,希望并相信国人终归会愈来愈善良。
师:大家还有没有其他意见?生:没有了。
师:好,看来作者的基本观点就是:“喜欢善良,希望并相信国人终归会愈来愈善良。
”下面迅速通读全文,看一看王蒙先生是分几个部分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的。
(学生速读,思考、交流)生4:作者是分两部分来论述的。
第一部分是第1-4自然段,谈人们对善良的认识和自己的疑问;第二部分是第5自然段至结尾,作者对善良进行阐释并表明自己的态度。
最新电大汉语言文学《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参考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注意事项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
考试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
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
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
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简答题(答出要点进行适当论述。
每题10分,共50分)1.我国古代写作教学有哪些经验对今天的作文教学改革具有启发意义?2.在语文学习中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包括调动哪些方面的能力?3.教学过程的安排应该考虑哪些因素?4.简答写作阶段要经历的两个转化。
5.简答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二、论述题(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具体论述。
每小题16分,共32分)6.联系作文教学实际,论述你对写作的个人特点的理解。
7.结合教学实际具体论述语文知识教学的基本原则。
三、分析题(18分)分析教学案例,回答以下问题:8.本教学案例中有哪些教学环节?各有什么目的?(12分)9.教师的教学具有什么突出特点?收到什么效果?(6分)《律诗二首》教学实录师:今天学习《律诗二首》。
这课咱们没上过,把两首诗放在一起上,会有另外一种韵味在里面。
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
下面请两位同学将《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分别读给老师听一下。
(生甲朗读《过故人庄》,生乙朗读《游山西村》)师:呵,读错了一个字,两个字读反了。
再读的时候节奏要分明一点,不能读断。
你们听我读:“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生齐读<过故人庄》《游山西村》。
老师板书:朗读)师:读文言诗词,重要的是吟读(板书:吟)。
吟读,是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照自己的体会来读。
它读得比较慢,有时候有拖音。
吟读和朗读的味道可不同啦。
你们听老师把《过故人庄》吟读一遍。
(老师示范吟读《过故人庄》)师:你们看,吟诗和朗读,吟读,味道就是足一点。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三形成性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y 过程性评测
判断题:20道,每道2分,总分40
1.直觉思维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整体把握。
正确
错误
2.选材是“肯定-否定-肯定”的辩证认识过程。
正确
错误
3.立意和选材是辩证关系,是一个辩证过程。
正确
错误
4.安排结构的过程常常是理性思考的过程。
正确
错误
5.作文能力是社会的需要。
正确
错误
6.写作是一种心理需要。
正确
错误
7.审题时一步步分析,目的是揭示题目的本质。
正确
错误
8.命题作为有很大弊端,最好不要选用。
正确
错误
9.加强语文基础最重要的就是给学生补上很多知识。
正确
错误
10.对于作文而言,丰富的表象并不重要。
正确
错误
11.作为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正确
错误
12.相似包括形似和神似。
正确
错误
13.写作是一种消极的情感活动过程。
正确
错误
14.具体形象记忆是指对文字语言材料的记忆。
正确
错误
15.观察的范围越大,指导的越宏观,效果越好。
正确
错误
16.阅读是衡量一个人的思想水平的重要尺度。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期末考试答案(考试必过)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电大期末考试最新小抄一简答题1.中国封建社会语文教学有哪些基本特点?语文教学与文史哲方面的教育综合在一起(语文教学存在于原始宗教、艺术、记事、生活之中,文化教育实行专制,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学典籍为主)(4分);发蒙先识字,后读经书 (“三、百、干、千”——《五经》《四书》——文选)(4分);读经为主,文选为辅(2分)。
2.什么是“原型内化”?原型内化,就是将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自己头脑中转化,(4分)变成观念性的、(2分)简缩性的、(2分)内潜性的过程。
(2分)3.语文课程主要有哪些任务?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内容的广博,过程的应用,目标的定向,态度的坚韧,方法的多样)(2分);发展语文能力(一般的语文能力:运用检索工具搜集处理信息,语感,记忆,思维,想象的能力)(2分);发展语文应用能力(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1分),发展审美和研究能力(1分);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分);构建和应用必要的语文知识(2分)。
4. 口语交际教学有哪些要求?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社会交际实际,着力培养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兼顾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2分);创设多种多样的口语交际情境(2分);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2分):突出口语交际的实践操作性(2分);引导要切实、精当(1分);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1分)。
5.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注意什么?科学性(以当代的学习理论和语文学科的基本理论为指导。
设计和制作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结构合理,操作便捷)(4分);适用性(多媒体的选用:内容的选择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形式的选择要直观性较强的媒体,在能帮助学生理解或想象的时候使用,注意使用的顺序和时机)(4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2分)。
6.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是什么?①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1分)②教学目标和任务;(2分)③教学内容;(2分)④教师素质;(2分)⑤学生特点;(2分)⑥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本)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完整版)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完整版)的是要运用于教学的实践.要注意第二篇:《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答案》①1950年:将“国语”和“国文”合称为“语文”,工具性和思想性双重性质思想初步形成;②1953年: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
出现把“文学分析”当成语文教学主要内容的倾向④1961—1963年:明确提出和重点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先后提出“加强双基”和“工具说”;⑧201X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发,启动新课程改革。
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言材料的丰富是语文素养提高的基础,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以培养语感,丰富语文知识,发展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此外可以丰富概念和判断,并接受体现在语言材料中的优质思维品质的负载在语言材料上的文化信息的影响,提交思维能力和思想文化修养。
B方法的思想特点分类:①逻辑思维方法②形象思维方法③直觉思维方法④社会思维方法 C语文学习的方法的类型:①一般思想方法②一般学习方法③语文学科学与一般方法④语文学科学过程中的具体学习方法:制定计划的方法、有效预习的方法、高效听课的方法、优质作业的方法、课外学习的方法、系统小结的方法。
这里首先涉及到对教学评价的认识。
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衡量学生语文水准,评定语文教学效果;诊断学生学习困难,反馈语文教学情况;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促进语文教学工作。
所以说,在实施教学评价中我们应该坚持发挥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语文学习目标的程度,而且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侧重对所教过的内容的及时评价,随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发现学生的潜质。